• 沒有找到結果。

二、六十日人神

關於六十日人神的記述,目前僅見於《黃帝蝦蟇經》以及《醫心方》所引的

《蝦蟇經》之中。110《黃帝蝦蟇經》稱之為「六甲日神遊舍」,《醫心方》所引的

《蝦蟇經》則稱之為「甲日神游舍避灸刺法」。《黃帝蝦蟇經》之〈六甲日神遊舍 避灸判法第三〉云:「凡灸鍼之,謹避六十日節。靈符所舍,犯之致死。」111由 此可理解靈符的概念與「人神」相仿,皆是周行依時、不可犯之、犯之致死的針 灸避忌。換言之,靈符等同於「神」;「靈符所舍」與「人神所舍」的意義相同。

六甲日,即是六十甲子日;起於甲子日、終於癸亥日。

六十甲子日的第一天甲子日,靈符所舍之處為「頭上正中」。乙丑、丙寅、

丁卯、戊辰、己巳,序次為2 到 6,靈符從「頭上左太陽」、「頭上左角」、「左

       

107 《黃帝蝦蟇經‧蝦蟇圖隨月生毀日月蝕避灸判法第一》,收入《東洋醫學善本叢書》,頁 27

(古籍原頁八上)。

108 〔日〕丹波康賴撰,趙文山等注釋《醫心方》卷二〈人神所在法第八〉,頁 114。

109 〔日〕丹波康賴撰,趙文山等注釋《醫心方》卷二〈人神所在法第八〉,頁 115-116。

110 《黃帝蝦蟇經‧六甲日神遊舍避灸判法第三》,收入《東洋醫學善本叢書》,第二十八冊,頁 51-54。(古籍原頁二十上-二十一下)。〔日〕丹波康賴撰,趙文山等注釋《醫心方》卷二〈人 神所在法第八〉,頁116。

111 《黃帝蝦蟇經‧六甲日神遊舍避灸判法第三》,收入《東洋醫學善本叢書》,第二十八冊,頁 51。(古籍原頁二十上)。

耳」、「左曲頰」到「左頰」。庚午、辛未、壬申、癸酉,序次為 7 到 10,靈 符從「左肩」、「左肩下三寸」、「左肘下三寸」到「左手合谷」。從序次 11 甲戌日開始,靈符自「頭上右太陽」循行,序次12 到 15 的乙亥、丙子、丁丑、

戊寅,分別循行「頭上右角」、「右耳」、「右曲頰」、「右頰」。序次16 到 20,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分別從「右肩」、「右肩下三寸」、「右 肘下三寸」、「右肘下五寸」、「右手合谷」。甲子旬和甲戌旬這二十日,靈符 從頭部正中到雙手合谷,正好完成局部並且左右對稱的循行。其中,循行人身左 側時,靈符並未舍於「左肘下五寸」。這個現象應該和甲子起於頭部正中有關,

為了左右側能夠相對應,因而捨去「左肘下五寸」。

甲申旬當中,甲申在「右乳」、乙酉在「右肘裡」……癸巳在「右足心」,

序次21 至 30,正好從右乳經過肋骨、足髀、膝、足指,最後到達足心。甲午旬 與甲申旬完全對稱,序次31 至 40,循行人身左側的「左乳」直至左足心。甲辰 旬這十日較為特殊,接續序次40 癸卯日的靈符所舍處「左足心」,一開始向上 循行。甲辰日在「左踝上踵」,丁未日在「左股陰中」,己酉日則到了右側「右 股陰中」,隨著序次遞增而向下循行。其所舍之處,亦與左側相應。由於序次 45 戊申日在「陰中」,與序次 1 甲子日在「頭上正中」的情形相同,都是單獨 居中、沒有左右對稱的狀況。因此,為了符合序次48 辛亥日在「右腨腸」,左 側則未有對應的循行點。最後的甲寅旬,循行在身體中央的位置。甲寅日在「膺 中三脈」,乙卯日在「直兩乳間」、丙辰日在「心鳩尾下」。丁巳、戊

午、己未這三日,分別為胃管以及左、右胃管。庚申日、辛酉日是左、右氣 街;壬戌日、癸亥日則是左股陰中太陰以及右股陰中太陰。至此,六十甲子日循 行完畢。

事實上,六十日人神是其有規律的。首先是先上後下。上部是先左後右,下 部是先右後左,先內後外,下部的外則是先左後右。上為陽下為陰,左為陽右為 陰,外為陽內為陰,這是上古的時空觀。面南而立,上為天,下為地,左為東,

右為西觀念的衍生。六十日人神的上部是頭正中,頭左、左手、頭右、右手,這

部份手與頭的聯繫是手陽經的循行部位。又因為頭是諸陽之會, 手是陽經之陽。

下部亦可以類推,下部從右足內部開始,是陰中之陰。足陰經是經絡中的陰中之 陰。下部以足陰經為主,足陰經循行的部位走胸腹與足。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對稱、平衡的特色在「六十日人神」的循行規律中展露無 遺。由於甲子日、戊申日的人神所在處為頭頂正中以及陰中,正好居於人體的中 軸線上。為了達到對稱的效果,權將位於上半身的「左肘下五寸」省略,位於下 半身的「左腨腸」也省略。如圖一所示,左手及左足皆有省略的區塊。筆者認為 這可能代表著《黃帝內經素問》天不足西北,地不滿東南,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 的概念。

圖一、六甲日神遊舍

圖三、六甲日神遊舍圖【《黃 帝蝦蟇經》臨模影寫舊鈔本】

圖二、六甲日神遊舍圖【《黃帝蝦蟇經》衛生彙編本】

第二節、四季人神與逐年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