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權教育

在文檔中 PDF議題融入說明手冊(定稿) (頁 53-61)

4.2.1 基本理念

人權是人與生俱來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不論其種族、性別、社會階級皆應享有的權利,

不但任何社會或政府不得任意剝奪、侵犯,甚至應積極提供個人表達和發展的機會,才能尊 重個人尊嚴、包容差異,達到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標。因此,人權教育實際上是關乎人類尊嚴 的教育,也就是在幫助我們了解「人之所以為人」所應享有的基本生活條件,包括生理、心 理及精神方面的發展,也讓我們檢視社會上有哪些問題是違反人類尊嚴,以及涉及公平、平 等的問題,例如種族主義、性別歧視等議題,從而採取行動,解決問題,去除阻礙人權發展 的因素,建構一個美好的社會。進一步來說,藉由人權教育的實施,加強對人權的意識、了 解、尊重、包容,而能致力於人權文化的建立,共同推展人類世界的和平與合作。人權教育 的中心思想是不斷地探索尊重人類尊嚴和人性的行為法則,促使社會成員意識到個人尊嚴及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並能加強種族、族群、宗教、語言群體之間的了解、包容與發展。由此 可知,「尊重」與「包容」是人權的基本概念與核心價值;互惠的權利與責任,則是民主法治 社會中每個人所應謹守的共同契約。因此,人權教育即是尊重與包容、自由與平等、公平與 正義等觀念的教導,進而促進個人權利與責任、社會責任、全球責任的理解與實踐。

4.2.2 學習目標

 了解人權存在的事實、基本概念與價值。

 發展對人權的價值信念,增強對人權的感受與評價。

 養成尊重人權的行為及參與實踐人權的行動。

4.2.3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 整體說明

人權教育,是一種價值教育,希望能讓學習者,由心動而行動。讓學習者能心動,第一 須先對「人權的基本概念」有所認識,即人權係與生俱有的、普遍的且不容剝奪的人性尊嚴;

第二「人權與責任」,即維護人權不僅是國家,更是每個人的責任;第三「人權與民主法治」, 人權的保障必須建立民主與法治的體制。讓學習者的心動,能導致進一步的行動,接續第四

「人權與生活實踐」,即人權須落實在生活中的人際互動;第五「人權違反與救濟」,即人權 的違反,必須被導正與救濟。價值學習的心動與行動,更可以結合不同的重要主題內容來促

進,以加深與加廣有關人權的學習,因此,規劃第六「人權重要主題」,在不同的教育階段,

可以探討相關的人權主題。其與總綱核心素養之關係可參考附錄 8.2。

• 人權的基本概念:人權,係與生俱有的、普遍的且不容剝奪的人性尊嚴。人權的英文 Human Rights,直譯可以解釋為「對人做『對』的事」,而其相反即為 Human Wrongs。

換言之,侵犯人的尊嚴,使其受「非人」的對待,即係侵犯人權。人的尊嚴,強調人的 主體性,能有自己的信仰與意見,能有自己的自由,且人格上無所謂「高低」,在社會上 或法律上,能有平等的地位。人權的追求,已不僅在國內的憲法上被建立,更是在國際 法上,被聯合國所主導的國際人權公約所確立。因此,在國小教育階段,先認識人權的 基本概念;在國中教育階段,擴充至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概念;在高中教育階段,則更 延伸為受國際人權公約所保障之普世人權概念。

• 人權與責任:維護人權,不僅是國家,更是每個人的責任。人權的價值,不僅是一種權 利,更是一種責任,且不僅是國家不得違反,更是每個人的責任。人權強調維護人權人 人有責。踐踏人性尊嚴,就是貶抑所有人的人權,每個人都有責任來制止或避免其發生。

教學生人權,就是教其能自尊尊人,尊重每個人平等的自由,享有權利也須盡責任。責 任感的培養,在國小教育階段,可從生活周遭的不公平事件關懷起;在國中教育階段,

則擴大至國內的人權議題,且不僅提出改善的想法,並須能提出符合正義藍圖,並進行 改進與行動;至高中教育階段,更須能討論國際的人權議題,並肩負起全球公民和平與 永續發展的責任。

• 人權與民主法治:人權的保障,必須建立在民主與法治的體制。人權保障每個人平等的 自由,而公共的生活與秩序,則必須透過民主與法治的體制來形成。不同的價值與利益 之衝突,更需透過公共審議的過程,來形成公共的規範。公共的規範,不僅規範人民的 行為,更規範公權力的行使,而形成民主憲政的體制,以落實人權的保障為目的。要理 解人權與民主法治的關聯性,國小教育階段可以從團體生活中,理解每個人的生活需求 不同,但在集體的公共生活中,能討論與遵守團體的規則;在國中教育階段,則必須探 索各種利益的可能衝突,並能運用民主審議之方式與透過正當的程序,來形成公共的規 則,以落實平等的自由;在高中教育階段,更可進一步認識重要的人權立法,及理解保 障人權的憲政原理與原則。

• 人權與生活實踐:人權,必須落實在生活中的人際互動。人權的保障,除國家的規範體 制中實踐,更需要在生活的人際互動中實踐。尊重每個人、族群、文化等,皆有其差異,

且須避免因為各種偏見,而導致不公平的對待特定的個人或族群。不要小看族群的歧視,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歷史上往往會導致戰爭或大規模的族群屠殺,且其與社會上政治經 濟的不平等或種族主義等互為因果,必須正視且採取行動來避免其發生。在國小教育階 段,美好世界是可以在生活中實踐,可先從表達它開始,且從聆聽他人的想法,來踐行 對他人的尊重;對於尊重差異與包容不同,可從自身與他人關係做起;而避免歧視的行 為,則從自身的偏見覺察開始。在國中教育階段,則進一步理解平等與正義的原則,需 要在生活實踐;而尊重差異與包容不同,則需擴充至群體與文化的層面;有關歧視的避 免,則要從關懷與保護社會的弱勢來具體行動。至高中教育階段,關注的層面擴充至全 球,世界和平的追求必須從生活實踐起;有關尊重差異與包容不同,則需延伸至全球的 層面的不同國家、群體和文化,且能尊重其文化權;歧視的議題,則需更深入的認識,

種族主義和政經結構的不平等的關聯性,且能透過具體的公民行動方案來實踐。

• 人權違反與救濟:人權的違反,必須被導正與救濟。權利往往必須透過爭取,才可能獲 得保障。歷史上的人權爭取行動,甚至必須透過公民不服從的方式,才能獲得法律體制 的導正與救濟。人權的倡議,往往不僅必須透過正式的司法救濟,更需採取社會抗爭模 式,來喚醒社會的重視。特別是弱勢的抗爭行動,其所採取的激烈方式,正凸顯其政經 資源不平等的狀況。國小教育階段,人權的違反與救濟,可以從認識生活中不公平、不 合理、違反規則和健康受傷害等經驗且探索其救助管道做起;到國中教育階段,則延伸 至社區、部落或社會來探討違反人權的事件,且能提出改善策略或行動方案;高中教育 階段,更擴充至全球人權議題之倡議,並須能理解公民不服從的人權法治意涵。

• 人權重要主題:不同的教育階段,可以逐步探討相關的人權主題。在國小教育階段,例 如兒童對遊戲權利的需求、認識生存權、身分權的剝奪與個人尊嚴的關係、認識隱私權 與日常生活的關係、了解兒童權利宣言的內涵及兒童權利公約對兒童基本需求的維護與 支持。在國中教育階段,例如人身自由、教育權、工作權、人權的起源與歷史、人權的 組織與活動、貧窮與階級剝削、戰爭與世界和平、世界人權宣言等。在高中教育階段,

例如言論與新聞自由、平權行動的意涵、聯合國及其相關的人權組織、大屠殺、國際人 權公約體制等。

 各教育階段說明

以下表 4.2.1 表格的左欄,即「議題學習主題」;而表格的中間,希望學習者能逐步隨教 育階段而擴展,因此規劃不同教育階段(國民小學、國民中學、高級中等學校)相應的議題

實質內涵。

議題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議題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式」、「互動式」、「參與式」的教學方式與過程。教學設計者可以在「尊重與珍惜生 命」、「團體活動與領導」、「社會關懷與服務」、「文化理解與尊重」有關主題之中加 以發揮,並安排適切的學習活動。

(3) 社會領域:在社會領域,由於課程目標強調公民素質培養與人權教育議題相互契合。

因此,人權教育議題相當適合融入社會領域,國小教育階段的「互動與關聯」主題 下「權力、規則與人權」、「全球關聯」項目或「差異與多元」、「變遷與因果」、「選 擇與責任」等主題;國高中有關歷史「日本帝國的統治」、「當代臺灣」、「現代化的 歷程」等主題;地理在「地理視野」主題下「全球化」項目等;公民與社會「公民 身分與認同」主題下「人性尊嚴與普世人權」項目、「社會生活的組織與制度」主 題下「憲法與人權保障」項目、「民主社會的理想與現實」主題下「公平正義」、「多 元文化」、「全球關聯」等項目,有許多的內容直接和人權相關。課程設計者應將人 權教育議題的實質內涵結合在社會領域中相關主題探討,以加深與加廣領域或學 科的學習內涵。

(4) 健康與體育領域:在健康與體育領域,「生長、發展與體適能」、「個人衛生與性教

(4) 健康與體育領域:在健康與體育領域,「生長、發展與體適能」、「個人衛生與性教

在文檔中 PDF議題融入說明手冊(定稿) (頁 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