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常用學與教資源

在文檔中 歷史科課程指引 (頁 87-91)

第六章 學與教資源

6.3 常用學與教資源

6.3.1 教科書

無論印刷版還 是電子 教科書,一本編撰 優 良的教科書是一項非常 重要的資源,

它可以提供詳 盡的學 與教材料,並為教 師 提供教學進度的框架。 然而,單憑 一 套 教 科 書 便 滿 足 所 有 學 校 或 學 生 的 需 要 是 不 可 能 的 ,教 師 須 根 據 學 生 的 能 力 與 需 要 調 整 其 中 的 內 容。教 師 在 運 用 教 科 書 作 為 學 與 教 資 源 時 , 應 注 意 以 下各項原則:

 教科書不應被視為唯一的學與教資源。不論課本內容編寫得怎樣好,單憑教 科書並不足以令學生有效學習。

 教科書應視為學習工具,而非課程本身。教師應憑藉專業知識挑選、刪減或 增潤教科 書內容 ,設計學 與教活動,以落 實課程宗 旨、 學習 目標及達至 預期 學習成果。

 教科書一般並不足以令學生掌握歷史概念、技能及促進探究學習。教師宜利 用教科書作為資料的來源,而不是藉教科書向學生灌輸知識。

教師在選擇適 合學生 興趣和能力的課本 時,可 以參閱教育局《優 質課本基本 原則》,相關資訊可以從以下連結獲取:

https://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resource-support/textbook-info/guidingprinciples/index.html

學 校 亦 可 以 參 閱 《 教 科 書 適 用 書 目 表 》(Recommended Textbook List) 和

《電子 教科 書 適 用書 目表》(Recommended e-Textbook List)。適用書目表 內的印刷版和 電子版 的教科書均符合由 課 程發展議會製訂的課程 文件,其內 容、學與教、組 織架 構和語文都是獲認 可 的。相關資訊可以從以 下連結獲取:

https://cd.edb.gov.hk/rtl/search.asp

81

6.3.2 書籍

閱讀令人愉悅 ,也是 終身學習的基石。 閱 讀有助發展思維能力、 豐富知識、

拓寬生活經驗 ,更會 帶給讀者快樂。閱 讀 可以讓人跨越時空、翱 翔古今中外 不 同 的 歷 史 事 件 與 人 物 之 間 , 我 們 還 可 從 歷 史 人 物 身 上 獲 得 寶 貴 經 驗 。「 從 閱 讀 中 學 習 」 是 教 育 局 自2001年課程改革以來推動的關鍵項目之一。《中學 教育 課程 指引》(2017)建議學校將「從閱讀中學習」推展至「跨課程閱讀」

及 「 跨 課 程 語 文 學 習 」, 以 拓 寬 學 生 的 知 識 基 礎, 連 繫 不 同 學 科 的 學 習 。 個 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2017) 提出「跨課程語文學習」的發 展 重 點 , 其 中 包 括 「 跨 課程 閱 讀 」。 總 的 來 說 , 閱 讀 仍 是 加 強 歷 史 學 習 的 不 二法門。歷史 科教師 可以鼓勵學生閱讀 歷 史人物的傳記、社會紀 錄、旅遊、

人文、文化, 以及世 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 書籍,因為它們可提供 與經濟、社 會及政治議題 相關的 本地、國家和全球 的 豐富資料,從而擴展歷 史科課程的 學與教。閱讀 書本可 以增加學生的知識, 培養他們對不同議題的 興趣,提升 他們的語文能力,並拓寬他們 的視野。

關於教師參考文獻及資源的更多例子,請參閱《參考文獻》。

82

6.3.3 教育局提供的學與教資源

除教科書以外,教 育 局還製作印刷版或 電 子版的學與教資源套以 支援歷史科 課程的教學實 踐,曾 經分發學校的大部 分 資源套已經上載網頁。 教 師可以定 期瀏覽教育局 的網頁 ,以選擇適 合的教 學 資源,並可獲得最新的 版本。教師 可以透過以下連結取得相關教學資源:

https://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pshe/references-and-resources/history/index.html

關於教育局提供的學與教資源的更多例子,可同時參閱《參考文獻》。

6.3.4 社會資源

善用社會資源 亦有助 於學習歷史。學校 和 教師應提供不同的學習 機會,豐富 學生學習歷史的體驗,將歷史學習延展至課室以外。

政 府 部 門 包 括 博 物 館 、 古 物 古 蹟 辦 事 處 、歷 史 檔 案 館 、 非 物 質文 化 遺 產 辦 事 處 等 可 以 提 供 不 同 的 資 源 材 料 供 歷 史 研 習 。至 於 本 地 非 政 府 組 織, 包 括 來 自 社 區 的 非 牟 利 組 織 , 例 如香 港 社 會 發 展 回 顧項 目 、 東 華 三 院 文 物 館 和 保 良 局 歷 史 博物館等,這 些機構 均收藏大量的歷史 檔 案,有助於學生研習香 港不同時期 的社會面貌和 轉變。學校可與 這些部門和機 構建立 夥伴關係,以不同方式 組織 活 動 , 協 助 學 生 更 有 效 地 學 習 歷 史 科 。 學校 也 可 以 鼓 勵 學 生 瀏覽 政 府 部 門 或 其 他非政府組織的網頁,於歷史學習中應用豐富的社會資源。

除了本地的政 府部門 或非政府組織以外 , 教師也可以參考不同國 家和地區的 政府機構和半 官方機 構、政府間的國際 機 構等 發佈的文件或報告 ,以了解和 獲取較新的官 方資料 及數據。同時,非 政 府組織、社區組織、 民 間團體、專 家學者、其他 獨立人 士等,也可以為學 生 提供不同層面的資訊和 分析,有助 於 學 生 建 立 更 全 面 和 廣 闊 的 歷 史 視 野。 教 師 可 以 善 用 這 些 資 源 來 豐 富 學 生 的 學 習 體 驗 , 在 課 室 以 外 實 踐 歷 史 教 育 , 並把 課 堂 上 所 學 習 的 知識 與 日 常 生 活 連 繫起來。

83

6.3.5 科技與網上資源

資訊科技的發 展一日 千里,歷 史科的教 學 方法因而變得更加互動 、更趨向以 學生為本。策 略性地 運用科技能加強學生 的參與度,使資訊更易 獲取、 學習 更豐富多元。 教師的 工作將是引導學生提 出恰當的問題,並協助 他們建構知 識,而不再是 源源不 絕地提供答案。學生 應從反覆背誦的學習 模式轉向以發 展高階思維和 明辨性 思考為主的模式。 因 此,運用科技對學習歷 史有以下的 幫助:

 提供視聽工具,幫助理解較艱深的歷史概念和較複雜的歷史事件;

 幫助學習者從不同渠道搜集資料,處理大量資訊;

 讓學生按照自身的進度學習,包括使用特定軟件輔助;

 促進學習者、資源和教師之間的互動;

 為學習者和教師提供協作;以及

 教師給予學生適當指導和支援,幫助學生獲取資訊,培養學生明辨性思 考能力和建構知識。

然而,需要強 調的是,儘 管網上資源豐 富 ,但對於從網上獲得的 資源和訊息 必須加以謹慎 處理。 教師應留意網上資 料 的出處, 不應使用來歷 不明或被故 意捏造的資料 作為學 習材料。教師亦應 對 任何資料宣稱的有效性 和可靠性加 以覆核,或利 用其他 來源的資料進行交 叉 驗證。在教授歷史過程 中,教師應 以專業的知識 判斷資 料、選取材料及調 適 學與教資源,並教導學 生不可剽竊,

以 及 在 引 述 任 何資 料(包括書籍及網上資料)的內容時,必須 清楚指明出處,

如書籍名稱及網址等。

有關教師參考文獻及資源的更多例子,可參閱《參考文獻》。

6.3.6 發展校本學與教資源

因應不同校情 ,學校 會發展校本教材以 照 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 當學校製作 這些校本材料 時, 為 確保所製作的材料 是 必需的和有效地支援歷 史科學習,

教師應考慮下列各項因素:

84

 教材應能提供額外資訊,可增潤及支援課程內容,及/或包含其他有助於 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學習活動;以及

 教材可照顧到學生的學習多樣性,例如不同的學習風格、資質及能力。

在文檔中 歷史科課程指引 (頁 87-9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