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幽默感的意涵與測量

壹、幽默感的意涵

幽默感(sense of humor)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人際關係上,可以當 作人際潤滑的作用;情緒部分,它具有正向機制,可讓人感到開心愉悅,並影響個 體表現;壓力部分,它可以舒緩壓力,讓人勇於面對挑戰和困難;生活上,它可以 增加生活的情趣;生理上,更能增進人的身心健康。教育上已有許多探討幽默融入 課程的成效和運用(陳學志,2004;陳學志、徐芝君,2006;孫聖和,2010;張雨 霖、邱發忠、陳學志,2013),在諮商技巧中亦有學者探討幽默感運用於諮商中的 效果(管秋雄,2011)。國際上更有「幽默應用與治療協會」( The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and Therapeutic Humor, AATH ),探討幽默於健康、教育、諮商、社會工作、

職場上的應用。

探討幽默感的理論相當多元,生理層面可以從激發/喚起理論、激動產生理論 探討生理的運作機制;動機層面可以從心理分析理論、優越理論探討幽默感運作的 動機;從認知層面可以從理解推敲理論、反向合意理論、失諧解困理論、幽默引發 的匯合模式等來探討認知的運作模式(蘇靜如,2009)。簡單來說,幽默感是指個 體內在產生、外在言語及行為會使人愉悅或發笑的特質。該特質會影響與他人的互 動,亦會影響個體能否用正向的角度來看待生活事件(Martin et al, 2003)。然而,

幽默感的面向相當多元,從不同角度切入即會有不同的想法,因此學者們對幽默感 的定義不盡相同,並無統一的定義。有一部分研究幽默感的學者會因為自己的理論 基礎與關注議題,較專注於某一概念上而形成單一觀點。如 Martin 與 Lefcourt(1983)

認為幽默感是一種運用幽默來因應環境的人格特質;林耀南(2010)提出幽默感是 一種正向的心理人格特質,是輕鬆、詼諧、歡樂或快樂等正向情緒表達與思考方式;

Ziv(1984)指出幽默感是人對幽默理解與創造能力上的差異表現;蕭颯、王文欽 與徐智策(1995)指幽默感是個體理解並表達好笑有趣事物的能力,也是讓人發笑 的能力,是種生活藝術。

除了單一觀點的解釋外,另一部分的研究者以多面向觀點來詮釋幽默感。

Kuiper、Martin 和 Olinger(1993)指出幽默感是個體間在行為、經驗、情緒、態度、

引發樂趣、笑聲等各種能力上的個別差異;Thorson 和 Powell(1993)研究指出幽 默感包含了幽默創造能力、玩性或突發奇想的特性(playfulness)、社交情境中使用 幽默的能力、辨認幽默和趣事的能力、幽默理解能力及幽默因應能力等六個向度。

Svebak(1996)提出幽默感是表達歡樂行為的需求、喜歡幽默的人與幽默的社交行 為、較不具嚴肅性格以及具有對幽默訊息的認知能力的四個成分組合而成;Martin

(2000)認為幽默感涉及層面廣泛,包含了認知、情緒、行為等層面,且可細分為 幽默理解、幽默欣賞、社交幽默的能力、幽默創造、容易產生歡樂等正向情緒的傾 向以及引發笑及對幽默事物的喜好程度共六個面向。國內學者的研究,劉佩雲

(1990)亦指出幽默感是幽默欣賞和幽默創造兩個向度的組成。前者指能理解並享 受幽默的訊息,後者指能察覺人、事、物或概念間彼此不一致的關係,並能將這些 原本不相干的彼此巧妙結合在一起的能力。邱發忠(1999)整理國內外多位學者的 研究,將其統整為五個向度,分別為幽默刺激、幽默經驗、幽默反應、幽默產生能 力與幽默理解。陳淑蓉和陳學志(2005)更是將各專家的研究進行彙整,整理出幽 默感的六個向度:1.幽默理解能力;2.幽默創造能力;3.幽默因應能力;4.社交情境 中的幽默能力;5.對幽默的態度;6.笑的傾向。而這也是目前學界對於幽默感較完 整的界定,也是學者在探討幽默感時普遍會關注的面向,以下就此六個面向進行說 明:

一、幽默理解

Ziv(1984)指出幽默理解是具有對幽默訊息的認知能力。張紋(巾英)(2012)

彙整文獻後,指出幽默理解為個體掌握笑點以及對幽默訊息察覺的能力,若個體無

法理解幽默訊息的意義或掌握它們有趣的關鍵,則無法欣賞幽默事物,而此為幽默 感的最基本能力。簡言之,幽默理解是指個體對幽默訊息的辨識、覺察、明白的能 力,並可從中獲得樂趣(陳淑蓉、陳學志,1984)。

二、幽默創造

Ziv(1984)指出幽默創造就是產生幽默的能力。陳淑蓉、陳學志(2005)指 個體能覺知到人事物之間的不一致,並將原本沒有任何關聯的它們巧妙連結在一 起,因而引發他人笑的能力。張紋(巾英)(2012)更進一步指出,被認為具有幽默 感的人,多是指很容易從生活中創造出幽默的行為或作品。

三、幽默因應

幽默因應是一種防衛機制,當個體遇到困境時,能在認知上做轉換或是在外在 行為上以使用幽默有趣的方式來面對,它能讓個體舒緩負向情緒、壓力(張紋(巾 英),2012)。簡言之,幽默因應是指能使用幽默技巧臨機應變面對問題與人生。

四、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

Thorson 與 Powell(1993)指出這是個體使用幽默技巧達到社交的目的。意即 人在社交場合中運用幽默來提升人際關係、舒緩尷尬或解決衝突的能力(陳淑蓉,

陳學志,2005)。

五、對幽默的態度

Svebak(1996)指出具備幽默感的人較不具嚴肅的性格,且具有玩性或是突發 奇想的特性,並喜歡幽默的社交行為或幽默有趣的人。張紋(巾英)(2012)指出幽 默態度是個體對他人的幽默所抱持欣賞態度的程度,並願意表現幽默和欣賞的情 形。簡言之,就是指對幽默事物的喜好程度或使用幽默的喜好程度(陳淑蓉,陳學

志,2005)。

六、笑的傾向

指的是個體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笑的行為或以用笑來因應日常生活事件的情形

(陳淑蓉、陳學志,2005)。簡言之,即因幽默事物而產生笑的外在表現行為。

依據以上的整理,幽默感是個複雜概念,難以簡易說明,故本研究以幽默理解、

幽默創造、幽默因應、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對幽默的態度、笑的傾向等六向度 作為幽默感的內涵,以此來探討中學生幽默感與創造性潛能、創造傾向的關係。

貳、幽默感的測量

幽默感是一個複雜且多元的概念,因此,在測量幽默感的方法上也相當多。回 顧國內外的幽默心理測量,隨著學者對幽默感的定義差異與著重的面向不同,使用 的工具也有所不同,可以運用觀察法、晤談法、社會計量法、實驗法、測驗法等來 了解個體的幽默。然而,沒有一種方式可以完整測試出真實的幽默感情況,每種方 式都各有優缺點。以下分別探討。

一、自然觀察法

自然觀察法指的是在自然狀態中觀察個體使用的幽默方式、目的、內容、笑的 頻率等的幽默行為。優點是能用較客觀的方式觀察個體,但運用此方法評估幽默感 可能會產生偏誤,像是「笑」雖然是相當直觀且容易量化的行為表現,但是與幽默 感間並不具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單純僅以此為評分標準會有問題(邱發忠,1999)。

二、晤談法

晤談法包括訪談和觀察兩部分,研究者除了和受訪者直接當面進行言語的溝

通之外,也對受訪者做行為的觀察。雖然能進一步了解個體狀況,但卻較為費時(陳 淑蓉、陳學志,2005)。且若訪談者的評估標準不一致,易產生誤解或偏差。

三、社會計量法

主要是以熟悉被評估者之同儕為評量者,依照和被評估者的日常生活互動來 進行評量。劉佩雲(1990)認為此方法是最具有效度測量幽默感的方式。此方法提 供研究者另一種角度來看待個體的幽默感,然此方法需要勞煩個案生活中的其他 成員並深入其生活圈(陳淑蓉、陳學志,2005),較耗費勞力。

四、實驗法

實驗法主要是透過實驗處理來了解幽默的因果關係。其優點能非常清楚了解 個體幽默感的因果、影響、干擾等因素,然而實驗情境並非真實情況,因此研究結 果並不一定能類推到現實生活中(陳淑蓉、陳學志,2005)。

五、測驗法

測驗法雖然在編製過程較為費時,但其內容通常可依照研究包含所需的各種 向度,會是較完整的工具(Thorson & Powell, 1993)。且在測驗編製完成後,與其 他測量方式相比反而會是最容易上手且運用的。故這也是研究者最普遍使用的方 法。其可分為測驗與自陳量表兩種,藉此來測量幽默欣賞、幽默理解、幽默因應或 幽默創造等不同層面的幽默感。

(一)測驗型態

運用標準化的測驗題型,可能是以笑話、卡通或漫畫等為題材,來測試個體的 幽默理解、幽默創造等表現,常見的測驗有:

1. 機智幽默欣賞測驗(Wit and Humor Appreciation Test,簡稱 Test WHAT)

O’Connell(1962)認為笑話與心理需求有關,故編訂此測驗來評估幽默欣賞

的能力。

2. 國中小學版幽默理解與幽默創造能力測驗

由吳靜宜、陳學志、邱發忠、徐芝君(2007)編製,幽默理解分測驗包括:幽 默笑話選擇、幽默笑話改編。幽默創造分測驗包括:幽默短文改寫、幽默標題命名。

3. 台灣青少年幽默測量工具

江宜珍等人(2011)編製,分為「表現幽默的經驗測量工具」和「接收幽默的 經驗測量工具」。前者包含表現幽默的主題、方式、情境、目的與反應五個獨立的 分量表。後者包含接收幽默的主題、方式、反應與被當作幽默對象的經驗等四個獨 立量表。

(二)自陳量表

此類測驗多以問卷或量表呈現,請受試者依據題目內容和自己真實生活的狀 態,評量其符合的程度,以測量個體的幽默感或幽默能力。常見的有:

1. 幽默感量表(Sense of Humor Questionnaire,SHQ)

Svebak(1974)以人格特質取向編製,用以評估幽默創造和幽默欣賞的個別差 異 情 形 。 分 為 後 設 訊 息 敏 感 度 量 表 ( meta-message sensitivity dimension,

Svebak(1974)以人格特質取向編製,用以評估幽默創造和幽默欣賞的個別差 異 情 形 。 分 為 後 設 訊 息 敏 感 度 量 表 ( meta-message sensitivity dim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