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2 建議

雖然家庭暴力防治法制化已經於民國八十七年完成,唯「徒法不足以自 行」,還是必須透過中央和地方各單位的聯繫與結合,才能落實這個法律。但 是家庭暴力防治法實施以來,仍存在許多盲點,以下就綜合前揭章節實務與 理論之研究所得提出幾點建議,分述如下:

一、加強橫向聯繫,建立保護網絡良好之溝通管道

家庭暴力防治,絕非政府任何單一部會的事,必須要各相關機關,

包括司法、教育、衛生、警政、社政等單位,共同攜手合作,並加上民 間現有的各種資源,協力建立完備的網絡,才能確實發揮功效,故網絡 之相關單位平時應多加聯繫,交換心得,取得共識,此乃家暴防治之基 石。

二、強力宣導「家庭暴力防治法」及相關議題

「徒法不足以自行」,推展家暴防治宣導業務時,如何能夠「研擬正 確的計畫」及如何能夠「有效的執行策略」是我們最重要的思考方向,

故宣導應:

(一) 清楚訂定明確的宣導主題

(二) 不斷嘗試各種宣導策略並開發宣導管道 (三) 透過多元管道進行「一一三」宣導工作

由結論中我們可以得知,市民對「一一三」申訴管道仍相當陌 生,唯市民對「一一三」申訴管道運用之多寡可說是家暴防治工作 之指標,以下就宣導之管道提供相關單位之參考:

1. 編篡及印製家庭暴力防治宣導品及海報,主動發送警察機關、

學校、社福機構、醫療院所、區公所及戶政事務所等張貼與提 供一般民眾取閱。

2. 透過電子或平面媒體採訪、接待外界參訪、協調電視臺及醫療 院所播放宣導短片及結合公車車體廣告等方式,提供社會大眾 接觸家庭家庭暴力防治正確觀念的管道。

3. 應邀演講或參與學校區域性研討會、座談會及個案討論會,介 紹家庭暴力防治網絡及其功能。

4. 透過家庭暴力防治短劇於校園巡迴演出,搭配宣導品之發放,

宣導防治觀念。

5. 結合民間力量、學校資料(學校社會工作團隊)辦理各項宣導 活動;並透過補助辦理宣導活動經費的方式,鼓勵民間單位積 極、主動參與各項宣導活動的辦理。

6. 每年定期辦理家庭暴力防治週活動。

三、重視非本國婦女婚姻暴力

隨著非本國婦女(指外籍、大陸新娘)大量湧入台灣,她們所遭遇 的問題也一一浮現出來,例如雙方在無感情基礎之下結為連理,語言上 之溝通困難、生活習慣之適應不良,社會價值觀有落差,加上離鄉背井

、孤立無援等種種因素,極易造成夫妻失和,甚至演變為家庭暴力,此 現象對整體社會而言,是一項不可輕忽之隱憂。針對這些非本國婦女,

政府部門應加強設計法治教育及自我保護課程,教導她們如何自我保護 的法律常識,及遭遇問題後如何尋求相關單位之協助等。透過相關教育 課程的宣導與推展,讓這些非本國婦女更懂得維護自身權益,才能真正 落實對她們的保護工作。

四、強化家暴加害人戒酒教育輔導

根據內政部家庭暴力防治委員會所公布資料,顯示加害人的酒精與 家庭暴力行為是有高度的相關。而由本文調查中可發現「家暴案件和酗 酒有關」亦得到多數家暴防治工作者的認同。然目前法院僅針對具有飲 酒相關暴力行為的加害人,裁定應接受「戒癮治療」或「戒酒教育」外

,另其他尚未達酒精成癮之酗酒者則無相關的輔導計畫。故強化家暴加 害人戒酒教育輔導應是防治家暴重要途徑之一。

家庭暴力防治工作不同於一般的施暴犯罪行為,其涉及家庭關係的 重整與家庭個別成員的處遇輔導,故建立一套完整的保護服務(兼具預 防與治療)系統將是家暴防治工作人員努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王麗容(1995),「婦女與人身安全婦女與社會政策」,巨流圖書公司。

2.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 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四十一期,第99-127 頁。

3. 內政部(1999),「家庭暴力防治種子教官講習教材」,內政部家暴防治所

4. 內政部警政署(1999),「警察機關防治家庭暴力工作手冊」,內政部警政 署頒行。

5. 內政部警政署(2002),「九十一年度各縣市警察局處理家庭暴力案件」,

內政部警政署。

6. 邱珍琬(2001),「我的家缺角了:一個心理治療師的觀察」,張老師出版 社。

7. 孟維德(2002),「警察逮捕行為之研究— 以台北市警察處理婚姻暴力案 件為例」,2002 犯罪問題研究研討會,國立台北大學。

8.林明傑(2000),「美加婚姻暴力犯之治療方案與技術暨其危險評估之探討

」,社區發展季刊,第九十期,第197-215 頁。

9.周月清(1995),「婚姻暴力— 理論分析與社會工作處置」,巨流圖書公司

10.周月清、高鳳仙(1997),「台北市婚姻暴力防治體系之研究-現況與需求 之評估」,台北市政府。

11.周月清(2000),「家庭暴力防治「法」與執行落差之探討-各縣市家暴中 心防治工作問題與改善」,社區發展季刊,第八十五期,第286-301 頁。

12.周月清(2001),「受暴婦女與專業人員對婚暴認知探討研究」,社區發展 季刊,第九十四期,第106-133 頁。

13.韋愛梅(1998),「警察系統回應婚姻暴力模式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警察 局為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14.張錦麗(2001),「婚姻暴力處遇模式初探」,刑事警察實務與學術研討會

,台灣警察專科學校。

15.陳若璋(1993),「家庭暴力防治與輔導手冊」,張老師出版社。

16.新竹市政府(2005),「新竹市88 至 93 年家庭暴力案件統計報表」,新竹市 家暴中心。

17.鄭瑞隆(2001),「家庭暴力被害經驗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犯

罪學期刊,第八期,第215-246 頁。

18.Buzawa, E.S. and Buzawa, C.G..(1996), Domestic violence:The criminal justice response(2nd ed.), Thousand Oaks, CA:Sage Publications.

19.Gelles, R.J.(1983), An Exchange/Social Control Theory, In D. Finkelhor.

20.Gelles,R.J.(1993), Family violence. In R.L. Hampton, T.P. Gullotta, G.R.

Adams, E.H. Potter, and R.P. Weissberg(Eds.), Family violence: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pp.1-24, Newbury Park, CA:Sage.

21.Hart, B.(1996), Battered women and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In E.S.

Buzawa and C.G. Buzawa(Eds.), Do arrests and restraining orders work, pp.98-114, Thousand Oaks, CA:Sage Publications.

22.Milner, J.S. and Crouch, J.L.(1993), Physical Child abuse :Theory and Research. In R.L. Hampton, T.P. Gullotta, G.R. Adams, E.H. Potter, R.P.

Weissberg(Eds.), Family violence :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pp.25-55, Newbury Park, CA:Sage.

附 錄

新竹市防制家庭暴力執行現況之研究 親愛的先生、小姐你好:

首先對你長年來為防制家暴工作打拼,表示最真摯的敬意。深信你對家 暴工作,必定有很多寶貴的意見,爰擬定此問卷,懇請 撥允填答。本問卷 採不記名方式,敬請放心作答。謝謝你的支持與協助。

敬 祝 健 康 愉 快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敬啟

非常同意

同意

普通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1、 家庭暴力是家務事,應自行處理……… □ □ □ □ □ 2、 家庭暴力問題要靠政府各網絡共同解決…………□ □ □ □ □ 3、 家庭暴力問題最主要是加害人的問題………□ □ □ □ □ 4、家庭暴力問題被害人應負相當責任……… □ □ □ □ □ 5、保護令的聲請可遏止加害人的再度施暴………… □ □ □ □ □ 6、家庭暴力問題由法律介入是最適當的……… □ □ □ □ □ 7、家暴案件如進入司法程序會增加暴力衝突……… □ □ □ □ □ 8、本市市民對家暴防治法都有相當的認知………… □ □ □ □ □ 9、家暴案件和職業高低有關……… □ □ □ □ □ 10、家暴案件和教育高低有關 ……… □ □ □ □ □ 11、外籍(含大陸)新娘家暴案件會比本國更嚴重… □ □ □ □ □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67-7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