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性別平等教育

在文檔中 PDF議題融入說明手冊(定稿) (頁 46-53)

4.1.1 基本理念

性別平等是一種價值、一種思維方式,更是一種行動目的。立基於我國性別平等教育法 之立法理念,十二年國民教育的性別平等教育實踐,應促進性別地位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 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性別平等教育應培養學生之性 別平等意識,啟發學生多元文化理解及批判思考能力,覺察性別權力不平等,肯認性別多樣 性,悅納自己與他人的性別展現,進而能以具體行動消除各項歧視,使所有學生皆能在性別 友善的校園中學習與成長。

4.1.2 學習目標

 理解性別的多樣性,覺察性別不平等的存在事實與社會文化中的性別權力關係。

 建立性別平等的價值信念,落實尊重與包容多元性別差異。

 付諸行動消除性別偏見與歧視,維護性別人格尊嚴與性別地位實質平等。

4.1.3 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 整體說明

性別平等教育,是一種理念與價值教育,希望能讓學習者,站在辯證與多元的角度,思 考現代社會與文化中的性別相關議題。學習面向主要對應總綱、性別平等教育核心素養強調 的自主行動、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的精神(詳附錄 8.1),不同教育階段所強調的議題實質內 涵略有不同,主要是依據由具象到抽象、從理解、分析應用到社會行動的原則。性平議題總 計發展九個學習主題,各不同的學習主題,其不同階段的內涵說明如下:

• 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與性別認同多樣性的尊重:旨在理解性別的多樣性,將從 生理與心理兩個面向探討。國小教育階段能夠認識生理性別、性別特質、性傾向、性別 認同的差異,覺察身體意象對身心的影響。國中教育階段強調接納自我與他人的性別多 樣性,並釐清身體意象的性別迷思。高中教育階段進一步肯定自我與接納他人的性別多 樣性,並探究社會文化與媒體如何塑造身體意象的迷思。

• 性別角色的突破與性別歧視的消除:旨在了解性別角色的限制與破除相關的性別歧視。

國小教育階段可以覺察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例如職業、學校、家庭場域),國中教育階 段進一步檢視相關場域中,有哪些因性別刻板而產生的偏見與歧視。高中教育階段在前

兩個教育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因應與改善的策略。

• 身體自主權的尊重與維護:旨在了解身體的界限與自主。國小教育階段強調認識自己的 身體界限,以及如何尊重他人的身體。國中教育階段進一步認識身體自主權的相關議題,

在高中教育階段強調如何捍衛與維護自己與他人的身體自主權。

• 性騷擾、性侵害與性霸凌的防治:旨在了解性騷擾、性侵害與性霸凌。國小教育階段強 調認識性騷擾等,並知道尋求救助管道。國中教育階段強調能夠運用資源解決問題。高 中教育階段則要知道相關權利與救濟管道。

• 語言、文字與符號的性別意涵分析:旨在分析語言、文字與符號的性別意涵。國小教育 階段強調理解並使用性別平等的文字與語言。國中教育階段探究人際溝通中的各種性別 符號。高中教育階段能進一步運用具有性別平等的語言與符號。

• 科技、資訊與媒體的性別識讀:旨在培養媒體中性別識能。國小教育階段能夠解讀媒介 的性別刻板印象,國中教育階段可以解析其中的迷思與偏見,在高中教育階段可以發展 批判的能力,並尋求解決的可能辦法。

• 性別權益與公共參與:旨在了解性別相關的權益與公共參與。國小教育階段強調不同性 別者能依其能力與專業,對家庭、社會、國家有所成就與貢獻。國中教育階段強調相關 的法律權益與性別平等運動的歷史發展。高中教育階段強調主動參與促進性別平等的公 共事務。

• 性別權力關係與互動:旨在了解性別人際關係與互動,及其中的權力關係。國小教育階 段強調辨識與破除性別刻板的情感表達與互動,國中教育階段強調省思與他人的性別權 力關係,培養平等互動的能力。高中教育階段進一步養成溝通、協商的能力,提升處理 情感的挫折。

• 性別與多元文化:旨在了解家庭型態的多樣性,國小教育階段可以針對不同社會文化中 的性別文化意涵進行討論,國中教育階段可以連結至性別、種族與階級的交織,高中教 育階段應拓展至國際趨勢,並與本地議題進行對話。

 各教育階段說明

在表 4.1.1 中的左欄,即「議題學習主題」;而表格的中間,希望學習者能逐步隨教育階 段而擴展,因此規劃不同教育階段(國民小學、國民中學、高級中等學校)相應的議題實質 內涵。

表 4.1.1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

議題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議題學習主題 議題實質內涵

• 例舉

(1) 生活課程:學生從生活課程中,學習了解自己的身體、能力、情緒、需求與個性等,

並學習表現個人特質,積極開發自己的潛能,形成自我價值,建議在此融入正向的 身體意象議題,學生學習欣賞自我的身體,消除刻板的性別迷思。

(2) 社會領域:在「個人與群體」之間的互動關係主軸課程中,融入性別角色與家庭、

學校與職業分工的觀察與討論,藉由價值澄清過程,覺察、省思性別刻板化現象及 突破性別限制的可能性。透過人己關係與分際的主題,來討論性別關係與平等尊重 內容,透過引導討論讓學習者學習如何尊重身體自主權,進而避免因為含糊不清的 身體界線而導致騷擾或其他人際互動中違法之情事,若不幸遭遇相關事件也知道 有哪些法律的保障與權利救濟之管道。透過人與人權的主題,結合人權理念的發 展,日常生活中的人權議題,或人權立法的保障等主要內容,鼓勵學生探究在地的 婦女與性別人權的公民運動中,不同時期的性別處境以及性別權益如何被忽略,如 何倡議修法或立法?如何從政策的邊緣到主流?例如:民法親屬編的修法,刑法 227 條或是性別三法等背後的公民運動。

(3) 綜合活動領域:透過綜合活動課程中之認識自我、人際互動、情感教育、服裝設計 與搭配等內容,結合社會時事與媒體廣告之實例,以及團隊合作、同儕互動的課程 實施,引導學生覺察時事/媒體廣告內容,以及人際溝通層面,涉及性別意涵的關 係與符號意義,進而習得理解與詮釋與性別相關的解析能力。透過與「家庭」相關 的內容,結合與性別相關之社會議題與現今之時事,幫助學生理解與接納現今家庭 型態多元性之產生因素,協助學生跳出傳統性別之思維框架,引導學生針對家庭組 成之多元意義進行思考,並能適當表達個人對於家庭定義之不同觀點,由反省而至 理解,進而能夠尊重現今社會發展下,不同家庭型態的多元性。透過家人關係,性 別與人我關係或擇偶與婚姻等主題,在家人互動與溝通技巧,約會、分手與婚姻調 適等主要內容中,透過學生生活中的觀察與實際案例,透過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反思 家庭成員中或交往伴侶間的情感表達與互動關係,有哪些因為彼此權力不對等的 關係導致的溝通困境,進而思考如何積極改善。

(4) 健康與體育領域:透過健康教育中性教育有關性與愛的親密關係表達與其接受程 度的課程內涵,關注性別相關議題,包括釐清性別間不平權的性與愛的迷思;能自 我肯定地表達對於接受或拒絕親密關係的意願;以積極的行動維護自己並尊重他

人的身體自主權。

(5) 語文領域:語文使用因時間、文化差異而有轉變,透過在字、詞教學的過程中,轉 化具有性別歧視的用字遣詞,例如藉由查閱某一字詞的古今用法,理解語文與文字 的性別意涵,進而能學習應用具平等性的語文進行溝通。在本土語課程中,亦可經 由認識語言使用的文化因素,去探討語言背後的性別意涵。

(6) 藝術領域:透過藝術課程的「探索與表現」,以及「實踐與應用」等能力展現,協 助學生觀察、探索各種媒體所傳遞的身體展演、戲劇角色、色彩運用等訊息,並展 現突破性別迷思、偏見與歧視的藝術創作與分享。

(7) 科技領域:透過科技課程「科學應用」素養引導學生對於科學相關的社會議題,做 科學性的理解與研判,藉此鼓勵納入女性與弱勢者觀點之科技研發與通用設計,特 別是與生活攸關的食衣住行、科學、資訊科技與服務等,以降低女性或高齡者使用 科技產品的門檻。運用科技社會與環境,創意設計與製作的相關主題,鼓勵學生透 過觀察與反思並結合設計規劃與實作的行動,針對日常生活中各種資訊傳遞的媒 介中所呈現的性別價值,透過科技的平台進行檢視與反省,落實對話與分享的行動 策略。

(8) 數學領域:透過統計部分(百分比、統計圖表等),建議利用校園空間、資源分配 運用的資料,在統計圖表分析中,理解資源運用與分配在性別上的差異。實務上,

可利用性別統計資料布題,讓學生在學習數學能力過程中,藉此認識性別統計的意 義。課程提供生活中與性別相關之「數與量」、「統計與機率」的情境示例,以協助 學習者能將數學能力作為分析性別社會現象與國際問題的基礎工具。

可利用性別統計資料布題,讓學生在學習數學能力過程中,藉此認識性別統計的意 義。課程提供生活中與性別相關之「數與量」、「統計與機率」的情境示例,以協助 學習者能將數學能力作為分析性別社會現象與國際問題的基礎工具。

在文檔中 PDF議題融入說明手冊(定稿) (頁 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