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第二節 研究建議

在民主發展的進程中,政府的角色從直接提供服務,逐漸轉變成組織之間的協力 合作關係(inter-agency working or partnerships),政府方能在有限的資源下,與其他組織 共同合作,提供與滿足民眾的服務與需求。

要符合民眾對政府的期望,除了重視政府公共關係的運作外,亦需有新的思維方 式,融合創新的方式,妥善運用各種行銷策略或模式。

一、從顧客導向到視民如親

「顧客導向」是以消費者的需求思考,開發其滿意的產品,強調的是產品的「銷 售」,而非品牌的支持與忠誠。若政府為民眾所提供的服務,將「顧客」的層次提昇至

「家人」,加入「同理心」,並盡量平衡彼此的地位的對等,強化彼此互信與互賴的基 礎,所提供的服務才能更讓民眾滿意,並獲得真正的民意支持。

二、建立關聯 發揮綜效

針對各利益關係人建立關係策略,加強各種傳播工具以及行銷組合的配合運用,

發揮整合傳播的綜效,互動、對話、資訊交流,這些都是產生關係的重點所在。

三、強化資料庫建立

整合行銷傳播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發掘傳播工具的價值與功能,以符合其動機與 行為,對於消費者的瞭解則須從顧客資料庫的建立與研究開始。整合性資訊除了需要 將各類型的資料整合在同一資料庫裡,以不同的角度作各類分析,更要配各機構或媒 體發佈的統計資料和市場分析調查結果,以獲得正確的顧客知識並加以研判、預測。

此種透過資料庫的建立及資料探勘(data mining)的方式,以尋求客製化的顧客行銷 模式,在商業部門的使用已日益普遍,在公部門方面亦開始起步,唯在地方政府層次 則較為罕見,頗值得各級政府進一步運用,當可有效提高民眾對政府部門的滿意程度

第三節 未來研究展望

檢視現有地方政府公共關係之相關研究,未有就整合行銷傳播(IMC)理論的運用 進行研究,本研究僅取西北大學之IMC 企劃模式(Shultz, Tannenbaum & Lauterbom , 1993)作討論,無法涵蓋IMC 全部層面的討論。後續研究者可選取其他學派之理論架 構模式作一比較探討。

本文在研究範圍選取上是以新竹市政府為研究對象,並且針對林政則任內之公關 作為進行研究。由於僅選擇具「代表性」的一個政府機構,且限於特定時期,其結果 與推演性有限,是以,建議後續研究可進行「縱向的比較研究」,就同一政府部門在不 同時點上之公關作為加以比較分析,或者「橫向的比較研究」,選擇兩三個個案,進行 比較分析。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中文部份 中文部份 中文部份 1.書籍

卜正珉,2003,《公共關係─政府公共議題決策管理》。台北:揚智出版社。

孔誠志主編,1988,《公關手冊-公關原理與本土經驗》。台北:商周。

王洪鈞,1989,《公共關係》。台北:華視教學部。

王洪鈞主編,1998,《新聞理論的中國歷史觀》。台北:遠流。

王德馨、俞成業,1995, 《公共關係》。台北:三民。

王鏑,洪敏莉譯,Percy 著,2000,《整合行銷傳播策略—從企劃、廣告、促銷、通路 到媒體整合》,台北:遠流。

方世榮譯,Philip Kotle 原著,1998,《行銷管理學:分析、計劃、執行與控制》。台 北: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朱欣民等譯,1988,《公共關係學》。台北:五洲。

朱柔若譯,Neuman, W. L.著,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量化取向》,台北:揚智 文化。

吳定,1996 《公共政策》。台北:華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定、林潔瑜,1996 《行政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宜蓁,1998,《議題管理》。台北:正中書局。

吳宜臻,2002,《危機傳播:公共關係語藝觀點的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

吳宜臻,李素卿譯,Duncan 等著 1999,《整合行銷傳播》。台北:五南。

吳怡國,錢大慧,林建宏譯,Schultz 著 1997,《整合行銷傳播—21 世紀企業決勝 關鍵》。台北:滾石文化。

吳秋美,1998, 《議題管理:企業公關的新興課題》。台北:正中書局。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

李 瞻,1992,《政府公共關係》。台北:理論與政策雜誌社。

李美華等譯,1998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

明安香,1992,《政府公共關係》。台北:理論與政策雜誌社。

林靜伶、吳宜蓁、黃懿慧,1996,《公共關係》。台北:空中大學。

邱淑華,2005,《網路公關: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文化。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姚惠忠,2005,《公共關係學:原理與實務》。台北:五南出版社。

孫秀蕙,]1997 ,《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台北:正中書局。

孫秀蕙、1999、《網路時代的企業公關—格魯尼模式的理論性重構》。台北:國立政 治大學廣告學系。

孫秀蕙 1998、1997,《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台北:正中書局。

祝振華,1986,《公共關係學》。台北:黎明。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

翁秀琪,1997,《新聞與社會真實的建構─大眾媒體、官方消息源與社會運動的三角關 係》。台北:三民書局。

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台北:華泰文化事業。

袁自玉,1990,《公共關係》。台北:前程企業管理公司。

崔寶瑛,1966,《公共關係學概論》。台北:台北市記者公會。

張在山,1994,《公共關係學》。台北:五南。

張依依,2006,《公共關係學:原理與實務》。台北:五南。

張潤書,1998,《行政學(修訂新版) 》。台北:三民。

張彝鼎,1965,《行政學概論》。台北:政大公企中心。

陳琇玲譯,Brannan 著,2000,《完全搞懂整合行銷傳播》。台北:麥格羅希爾。

陸炳文,1992,《公關與危機處理》。台北:南海圖書公司。

湯賓等譯,Cutlip、Center & Broom 原著,1991,《有效公共關係》。台北:五南。

黃榮護主編,1999,《公共管理》。台北:商鼎文化。

楊乃藩,1987,《公共關係》。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楊志弘、莫季雍譯、Dannis Mcquire et al.著,1996,《傳播模式》,台北:正中。

楊國樞等編,199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

熊源偉,2002,《公共關係學》。台北:揚智出版社。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三民。

趙嬰,1996,《公共關係》。台北:五南。

劉毓玲譯,1993,《新政府運動》。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潘家慶,1987,《發展中的傳播媒介》。台北:帕米爾書店。

潘家慶,1993,《傳播、媒介與社會》。台北:台灣商務。

蔡伸章譯,1997,《公關活動規劃》。台北:五南。

鄭貞銘,1999,《公共關係總論》。台北:五南。

2.期刊論文期刊論文期刊論文期刊論文

方世榮, 2001,「從關係管理的觀點探討整合行銷傳播」。管理評論管理評論管理評論管理評論,第二十卷,第 四期,頁 29-64。

方寶慶,1998 「企業危機下公關策略的四大基本原則」。公訓報導公訓報導公訓報導公訓報導,第七十八期,頁 28-29。

王洪鈞,1983,「當前政府公共關係的基本問題」。東方雜誌東方雜誌東方雜誌東方雜誌,第十七卷,第二期,

頁 6-9。

王洪鈞,1985,「現階段我公共關係之檢討及改革芻議」。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

第一卷第一期,頁 23-29。

朱詣璋,2000,「IMC 時代的媒體策略」。動腦雜誌動腦雜誌動腦雜誌動腦雜誌,第二八六期,頁 40-42。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1998 「政策行銷的時代意義」。公訓報導公訓報導公訓報導公訓報導,80 期,

頁 5-6。

吳宜蓁,1993,「遊戲理論:一個新的公共關係研究典範簡介」。傳播文化傳播文化傳播文化傳播文化,創刊號,

頁 203-220。

林志鴻,1993 「政治公關在選舉中扮演的角色」。廣告雜誌廣告雜誌廣告雜誌廣告雜誌,一九九三年二月,頁 115-117。

林建山,1998,「政府政策行銷」。公訓報導公訓報導公訓報導公訓報導,第 80 期,頁 7-13。

林絲雯,1996,「公關之本在顧客服務」。公關雜誌公關雜誌公關雜誌公關雜誌,第 12 期,頁 22-23。

林照真,2005,「置入性行銷」:新聞與廣告倫理的雙重崩壞〉。中華傳播學刊中華傳播學刊中華傳播學刊中華傳播學刊,8:27-40。

林碧翠,1997 「危機管理未雨綢繆」。公關雜誌公關雜誌公關雜誌公關雜誌,第 23 期,頁 4-8。

林慶翰,1993 ,「公共關係的真諦」。行政管理論文輯行政管理論文輯行政管理論文輯,第七輯,銓敘部主編,403-419。 行政管理論文輯 柯三吉,1997,「政府各部門應強化危機管理的能力」。人力發展月刊人力發展月刊人力發展月刊人力發展月刊,第 40 期,頁

23-30。

孫本初,1997,「二十一世紀管理新趨勢:顧客導向及其建立策略」。公訓報導公訓報導公訓報導公訓報導,75 期,頁 9-17。

孫秀蕙,1994,「環保團體的公共關係策略之探討」。廣告學研究,第三集,頁 59-185。

孫秀蕙,1995,「公關理論中的「雙向對等性溝通模式」再省思」。廣告學研究廣告學研究廣告學研究廣告學研究,第 五集,頁 185-201。

祝鳳岡,1998,「廣告策略之探研-系統建構觀點」。廣告學研究廣告學研究廣告學研究廣告學研究,第十集,頁 31-50。

祝鳳崗,1996,「整合行銷傳播之應用:觀念與問題」。傳播研究簡訊傳播研究簡訊傳播研究簡訊傳播研究簡訊,第六期,頁 6-8。

張虹絮,1998,媒體寵兒是怎樣發言,才不會發“炎”」。公關雜誌公關雜誌公關雜誌,第 24 期,頁 6-9。 公關雜誌 張耀仁,1998,「政策行銷」。公訓報導公訓報導公訓報導公訓報導,第 80 期,頁 28-32。

郭淑華,1995, 「怎樣塑造首長的風格與魅力」。公關雜誌公關雜誌公關雜誌公關雜誌,第 8 期,頁 64-65。

陳光超,1997 「如何透過訓練改造---建立全面為民服務的學習型組織」。公訓報導公訓報導公訓報導,公訓報導 第 75 期,頁 18-22。

陳基任,1998,「從黃、周緋聞談政府發言人的角色與責任」。公關雜誌公關雜誌公關雜誌,第 25 期,公關雜誌 頁 9-13。

陳惠芬、吳靜吉、臧國仁,1994,「組織文化與組織行為相關性探討」。廣告學研究廣告學研究廣告學研究,廣告學研究 第四集,頁 71-91。

陳德明,1996,「Internet-新溝通工具」。公關雜誌公關雜誌公關雜誌公關雜誌,第 13 期,頁 18-19。

陳德禹,1989,「公共關係概念分析」。行政管理論文選輯行政管理論文選輯行政管理論文選輯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四輯,銓敘部主編,

頁 453-467。

黃懿慧,1994,「與你的關係人親密對談: 2000 年台灣公共關係發展趨勢剖析」。

廣告雜誌 廣告雜誌 廣告雜誌

廣告雜誌,1994 年 4 月號,頁 140-142。

楊乃藩,1993,「政府機關的公共關係」。行政管理論文選輯行政管理論文選輯行政管理論文選輯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七輯,銓敘部主編,

楊乃藩,1993,「政府機關的公共關係」。行政管理論文選輯行政管理論文選輯行政管理論文選輯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七輯,銓敘部主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