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評估準則根據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和協作能力三方面評估學生的表現。 評 估的準則分為三個階段:起步階段、發展階段和成熟階段。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在 所屬的空格裡加上「」號。教師亦可因應需要自行補充各標準的內容。
起步階段 發展階段 成熟階段
解決問題能力
成功找出解決問 題的方法
完成小組分配的 角色任務
選取解決問題的策 略,並制定行動計 劃
根據分配的角色執 行任務,並在必要 時進行調整
選取解決問題的策 略,並準備後備方 案
監察和評估個人及 團隊的效能
溝通能力
能表達意見,但表 達方式欠缺條理
(例子:我覺得要 由成本方面諗…
即係呢…因為都 唔便宜…啲材料 都唔便宜…即係 我覺得第二間好 啲)
勇於分享新新穎 或不同的想法
用尊重的態度和 組員溝通
能清楚地、有條理 地表達意見 (例子: 我覺得第 二間好啲,因為材 料便宜啲,成本低 啲)
問有意義的問題,
幫助團隊理清思 路、目標和立場
有效地回應解難過 程中的問題
運用合適的方法,
和尊重的態度,促 進組員之間對問題 的了解
能清楚地、有力地 表達意見
(例子: 我覺得第二 間好啲,因為材料 便宜啲,成本低 啲,大家睇下資 料……)
主動引入新資源和 發掘新意念,協助 團隊不斷進步 (例子:我揾到啲唔 同嘅資料呀,不如 我地試下從新嘅角
126
度諗下)
遇到意見分歧時,
以和善的態度和組 員商議, 尋求共識
促進組內合作的氛 圍,遇到衝突時能 幫忙化解矛盾
協作能力
響應小組的要 求,與其他成員共 同達到小組目標
遵守團隊制定的 規則
參與小組活動,為 團體目標作出貢 獻
明白其他組員的觀 點,並嘗試為問題 達成共識
發掘組員的強項,
發揮他們的潛能
能與不同的人合 作,靈活處理計劃 和角色的變動
珍視團隊協作,激 發成員同心協力,
達成目標
面對困境和難以相 處的人,仍能彼此 尊重,互相支持
主動建議方案,或 因應情況調整計 劃,調動崗位
表 4.8 老師評估準則 評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7
背景資料:
現代醫學昌明,部分器官衰竭的病人可以靠器官移植延續生命。器官移植成為許多 病人及家屬唯一的希望。雖然近年來社會大眾對器官移植的意識和接納程度提高,但相 比西方國家,本港願意死後捐出器官的人數相對較少。近年數字顯示,每百萬港人只有 5.4 人死後會捐出器官。由於只有小部分的捐贈者符合病人的配對條件,社會需要更多 器官捐贈者。
直至 2016 年,香港有超過二千名病人每天焦急地等待著奇跡的發生,希望能輪候 到合適的器官作移植。衛生署向大眾呼籲,希望多些人能願意成為器官捐贈者,幫助絕 望中的病人。
任務:
四人一組,運用協作解難能力和你的組員一起設計一個向公眾推廣器官捐贈的活動,
目的是令願意捐贈器官的人數增加。
生活化情境學習:器官捐贈
128
相關課題: 價值觀的建立與應用、提升人文素養(此教案旨在展示如何建基於相關課 題,發展學生協作解難的能力,本教案不是相關課題的完整教案。)
題目:器官捐贈 程度:中一至中三
課時:80 分鐘連堂
學習目標
知識 (K):
3. 了解香港器官捐贈的資訊
4. 找出改善香港器官捐贈數量不足的解決方法
技能 (S):
2 運用協作解難能力與組員一起改善香港器官捐贈數量不足的問題 3 學會用正確的溝通方式與組員討論
態度與價值 (A):
1. 尊重不同的意見 2. 重視所有組員的貢獻
3. 與組員團結一致,取長補短
129
教學流程
環節 時間 教學活動 學習目標 相關資料 備註
1 5 分鐘 (全班) 教師講解器官捐贈的背景資料。
教師可邀請同學表態:
有聽過器官捐贈的同學舉手
贊同器官捐贈的同學舉手
有意將來成為器官捐贈者的同學舉手
(如有投票器的課室,可叫同學用投票器表決,做小型 的民意調查)
K1 學生可能會馬上運用
系統一思維方式(憑直 覺說出原因或解難方 法),例如「逼人捐 啦」、「宣傳多 D 啦」, 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 系統二思維(逐步拆解 難題,找出可行的解決 方法)。
2 10 分鐘 播放關於香港器官捐贈的影片。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09/1968 8240
(或瀏覽
http://www.organdonation.gov.hk/tc/resources.html 索
取其他關於器官捐贈的影片或教學材料)K1
3 10 分鐘 (全班)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影片的內容。
教師可提問問題:
剛才影片中提及甚麼問題?
K1
130
你聽說過身邊有人等待器官移植嗎?
你猜猜哪些國家的器官捐贈人數會相對多些?
你認為相對那些國家,為甚麼香港的器官捐贈人數 會比較少?
看完影片後你覺得自己完全了解香港器官捐贈的 資訊嗎?還有甚麼部分需要補充或澄清?
3 30 分鐘
10. 教師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分組模式可採用混合能 力分組,或根據需要選擇其他模式。
11. 分組後,教師分配每位同學擔任一個小組角色。(例 如領導者、記錄者、監督者和匯報者)
12. (全班)教師用分析矩陣把捐贈人士分類。
K2、S1-2、
A1-3
個人評估、
小組評估、
教師評估標 準
如果是程度高的班 級,教師將捐贈人士分 類後,便可請同學自行 分析成因,找出解決方 案,無須逐步指引。
分組討論時,教師要密 切留意小組的動態,進 行適當的提點或調適。
當有些組別某方面做 得好時,教師可以公開 讚揚,鼓勵其他組學 習。
小組討論時,提醒學生 要運用良好的討論技 巧。
分組活動(一):
背景資料:雖然近年政府已加強對器官捐贈的宣 傳與教育,社會關注亦得到提高,但器官捐贈的 情況並無明顯改善,甚至有下降趨勢。
任務:四人一組,運用協作解難能力和你的組員 一起規劃如何推廣器官捐贈,令捐贈人數增加。
<教師亦可按學生程度安排以下的挑戰題>
近來登記捐贈器官的人數有所增加,但實際捐贈 器官的數目卻下跌。試找出其中原因並提出解決 辦法。
131
13. (分組)各組就不同的群體類別找出他們願意或不 願意捐贈器官的原因。小組討論後,每組的匯報者 負責向班上講解該組的答案。
*教師可要求同學在分組學習時做【自我評估】。同時,
教師也用【教師評估準則】考核學生的表現。
14. (全班) 教師用圖表形式綜合同學列出的各種潛 在原因,引導同學評估各種原因的普遍程度。
15. (分組)每組分別負責為其中一種原因思考解決辦 法。小組討論後,每組輪流匯報。
16. (全班)教師綜合同學列出的解決辦法填上圖表,
並討論辦法的優劣。
17. (全班)學生運用價值矩陣分析各種解決方法的利 弊,然後投票選出合適的解決方法。
18. 完成情境學習後,學生可進行小組評估,反思剛才 的表現。
教師可提問問題:
你認為器官捐贈者可以分為哪幾類人?
你認為我們可以直接透過捐贈人數比較本港和其 他地區對器官捐贈的需求嗎?
你認為有甚麼因素阻礙一般人成為器官捐贈者?
你認為可以如何解決這問題?
整體來說,你認為這次的小組活動成功嗎?
你們在小組活動中有沒有遇到甚麼困難?
個人和小組評估可以 讓學生自己監控分組 的表現。除此之外,還 可以讓老師知道有甚 麼需要跟進。
132
你們認為剛才的小組表現有甚麼需要改進嗎?
4 20 分鐘
1. 教師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分組模式可採用混合能 力分組,或根據需要選擇其他模式。
2. 分組後,讓同學自行分工,然後把角色任務告訴教 師。
3. (分組) 每組設計一張關於器官捐贈的宣傳海報。
完成後,下堂交給教師。
*教師可要求同學在分組學習時做【自我評估】。同時,
教師也用【教師評估準則】考核學生的表現。
*完成活動後,學生可進行小組評估,反思剛才的協作 過程。
K2、S2、
A1-3
分組討論時,教師要密 切留意小組的動態,進 行適當的提點或調適。
小組討論時,提醒學生 要運用良好的討論技 巧。
4 5 分鐘 (全班)總結回顧 A1-3 / /
分組活動(二):
任務:四人一組,和你的組員一起設計一張器官 捐贈的宣傳海報,用來提高公眾的意識。
133
分組活動(一)的解難思路:
<第一步:找出/確定問題>
公眾的器官捐贈意願不強,捐贈數目遠遠不達需求。
<第二步:識別問題的各種成因>
先將問題分拆成不同的類別,有助於有系統地地找出各種背後原因。
背景資料:雖然近年政府已加強對器官捐贈的宣傳與教育,社會關注亦得到提 高,但器官捐贈的情況並無明顯改善,甚至有下降趨勢。
任務:四人一組,運用協作解難能力和你的組員一起規劃如何推廣器官捐贈,令 捐贈人數增加。
適合器官捐贈
不適合器官捐贈 死亡
個案
不會捐贈器官 過
會捐贈器官
不認識器官捐贈
文化背景不認同器官捐贈
對器官捐贈存有誤解或顧慮
心理障礙
家人不同意
134
根據收集的數據整理出問題的各種成因:
原因 解決方法
1. 不認識器官捐贈
生命教育不足,公眾缺乏對器官捐贈的認識。
2. 文化背景不認同器官捐贈
中國文化習俗對去世後屍體不完整非常忌諱。
3. 對器官捐贈存有誤解或顧慮:
有人擔心如果登記成為器官捐贈者,萬一遇上 意外,醫護人員會放棄搶救。
有人擔心登記為器官捐贈者後,醫護人員可以 隨意在去世後移植任何器官。
有人擔心因捐贈器官而引起的費用,要家屬負 責。
4. 心理障礙:
要人把器官捐贈給別人,甚至是不認識的人,其實 是很大的心理關口。
5. 家人不同意:
有些人擔心家人接受不了自己死後捐贈器官的意 願。
135
<第三步:針對各種成因找出解決方法>
原因 解決方法
1. 不認識器官捐贈
生命教育不足,公眾缺乏對器官捐贈的認 識。
提高宣傳和教育 方法 1:成立官方網頁 方法 2:廣告宣傳
方法 3:在學校進行教導 2. 文化背景不認同器官捐贈
中國文化習俗對去世後屍體不完整非常 忌諱。
介紹器官捐贈後對屍體的人道處理。
3. 對器官捐贈存有誤解或顧慮
有人擔心如果登記成為器官捐贈 者,萬一遇上意外,醫護人員會放棄 搶救。
有人擔心登記為器官捐贈者後,醫護 人員可以隨意在去世後移植任何器 官。
有人擔心因捐贈器官而引起的費 用,要家屬負責。
在公眾管道澄清人們對器官捐贈存有的誤解或 顧慮
方法 1: 在官方網頁上澄清誤解和疑問 方法 2: 在新聞媒體澄清誤解和疑問
方法 3: 在其他宣傳管道澄清誤解和疑問 (廣 告、傳單)
4. 心理障礙
要人把器官捐贈給別人,甚至是不認識的 人,其實是很大的心理關口。
讓公眾了解病人的苦楚和迫切的需要 方法 1:
透過病人因無法獲得合適器官而遺憾離世等新 聞引起社會關注
方法 2:
透過訪問專家、病人及家屬來反映器官捐贈迫切 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