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

在文檔中 1.1 理念 8 (頁 66-69)

. 了解、接納和欣賞每位幼兒的獨特成長、背景、文化生活習 慣,明白他們會展現不同的性格、能力和興趣。

. 掌握辨識、處理和跟進幼兒的多樣性的策略,主動聯絡家 長,以探討幼兒的需要,制定跟進方案。

. 按情況需要,在徵得家長同意下,可尋求醫護人員、社工等 專業人士協助,盡早介入,適時給予幼兒支援。

. 認同班中存有幼兒的多樣性,如果處理得宜,不單可以促進 學習,也能培育他們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例如:尊 重他人、接納、和諧共處、關愛。

. 視幼兒的多樣性為課程發展的契機,讓幼兒都能享受愉快的 學習和生活;也讓他們的家長感到受尊重和關懷。

教師應具備專業知識,識別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幼兒,並懂得與 同工及家長溝通協作,適時轉介個案,尋求專業服務。

然而教師的主要角色,乃作出「識別」及「轉介」,並非辨別 幼兒的問題屬於哪種障礙。教師只要留意到幼兒出現問題,並 盡早介入,向家長建議轉介幼兒接受評估,已為他們作了合適 的幫助及安排的第一步。

衞生署聯同教育局及社會福利署,聯合製作《學前兒童發展及 行為處理 ── 幼師參考資料套》,幫助教師及早識別有特殊學 習需要的兒童,並提供轉介幼兒接受專業評估和支援的方法建 議,詳情可瀏覽以下網站:

http://www.edb.gov.hk/tc/edu-system/preprimary-kindergarten/comprehensive-child-development-service/

index.html#Reference)

5.4 潛在發展困

難或有特殊

學習需要的

幼兒

社會福利署提供《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讓有特殊需 要幼兒在訓練的黃金期,及早獲得所需訓練,詳情可瀏覽以下 網站:http://www.swd.gov.hk/tc/index/site_pubsvc/page_rehab/sub_

listofserv/id_psosps/

圖八:不同部門或團體為照顧幼兒多樣性提供支援服務

5.5 非華語或 新來港幼兒

非華語或新來港幼兒,均需適應本地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及早 融入學校和社區生活。他們在語言溝通和學習上或會遇上挑 戰,也會在能力和興趣上出現多樣性,於一些日常生活的知識 和技能,需要得到額外的照顧和支援。

學校可從以下方面支援非華語和新來港幼兒:

. 加深他們對社區環境和設施的認識;

. 幫助他們了解本地的文化及生活習慣;

. 提升他們聽、說粵語的能力,幫助他們學習繁體字。

部分非華語或新來港幼兒,在陌生環境中,會經歷更長的適應 期,亦因言語溝通的困難表現膽怯。教師宜多關心他們的適應 情況,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和自我形象。

有效的家校溝通能幫助幼兒及早適應及融入學校生活。學校可 建立良好的家校溝通途徑,幫助非華語或新來港幼兒的家長認 識學校的課程。如情況許可,教師可鼓勵一些同時懂得粵語和 其他語言的家長作為溝通橋樑,促進交流。

教育局鼓勵及支援非華語學生盡早融入學習及社會生活,並致 力幫助他們學好中文。教育局為學校提供額外資源,亦安排教 師專業發展活動和提供校本支援服務,以增進他們教育非華語 幼兒的知識和技能。

(有關教育局支援非華語學生服務,可透過以下網站參閱「支 援非華語學生服務總覽表」http://www.edb.gov.hk/tc/student-parents/ncs-students/summary-ncs-support-services/index.

html)

第六章

在文檔中 1.1 理念 8 (頁 66-6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