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文獻回顧

相關於學校建築與教育之文獻大致落於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環境心理學、

學校建築規劃設計以及評估之領域,討論極廣之議題。有些文獻試圖瞭解特定空 間元素與教育之間的關係;有些從學校建築發展的歷史整理出其與教育觀點配合 的可能;有些則探討如何拉近這二者的關係。但這眾多文獻卻因研究方法以及理 論缺乏而無一致的結果,且不易累積(Lackney, 1994)。但本文仍希望能藉由文 獻,理出看待學校建築與教育相關性之可能視角,與台灣經驗相對話。因此本章 先整理有關於學校建築及教育的數個理論觀點,接著討論拉近二者關係之一種可 能—使用者參與營造在學校的意義,最後回到台灣學校建築與教育政策發展過 程,指出其趨勢正往有利於使用者參與營造的方向行進。

7該專案整合「台灣綠色學校伙伴網路計畫」,為教育理念先行的校園局部空間改造行動,學校與 社區結合成區域永續行動的起始單元,最終這些區域將串連成永續台灣。…讓學校透過妥善資源 管理,以形塑具有在地文化與自然生態之校園空間,這動態過程並成為教具(楊清芬,2004);

綠色學校即校園師生採取自主行動改造環境,目的在激發師生有自主性公民意識,共同建立美好 校園環境—環境公民式環境教育政策逐步可落實環境公民社會的理想 (張真嫚、梁明煌,2003)

8 該專案由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主辦,希望透過參與式營造方式,以生態觀點改善校園景觀與 圍牆。

一、學校建築與學校教育之間的關係

就人與環境關係之取向而言,可分別從特質(trait)、互動(interaction)、有 機(organism)、交互(transaction)觀點討論學校教育與學校建築之相關。特質 論觀點認為人類行為與個體的特質有關,並不強調環境、脈絡、場所的角色,即 個體在不同的環境仍展現自己的特質。因此學校建築並無涉於教育實踐。互動論 觀點流行於現代心理學,可視為牛頓原理之縮影。假設實質與心理元素獨立存 在,是一個靜態的心理現象模型。最常見的假設是學校建築影響教育實踐結果,

但不會改變這二者的本質。有機論觀點指出整體實體由可區分的人與環境元素所 組成,相互間的關係成為全體品質,而其總和大於部分的加總,其最終目標是達 成系統的平衡,因此其關注的是整體教育系統。交互論觀點,整體實體是由「面 向(aspects)」組成,並非分別的部分或元素。面向是相互定義的,並不預定改 變的方向,但時時改變。後二者相較,有機論觀點認為系統由個別元素組成,由 關係模式組織之;交互論觀點則認為沒有個別元素,整體是由不可分別之面向所 組成。事件中沒有個別角色,而是關係。所以,學校建築與教育實踐可視為處於 動態相互定義的情境,研究重點為二者關係之改變(Altman & Rogoff, 1987)。

以下分就不同觀點整理相關研究。其中,由於特質論觀點並未考量環境之影響,

因此未羅列於下。

(一)互動論觀點

互動論觀點最常見的研究方式是採用刺激—反應的取向,即研究藉由操弄環 境自變項,探究其對依變項,例如學生之學習成就與學生行為之影響。

1.操弄環境變項以瞭解其對學習行為的影響

在過去數十年之間,教育心理學者、環境心理學者、設計專業者從不同角度 探討學校之社會與實質環境對學生之影響,例如 Johansson(1975)藉由控制之 實驗研究指出,當教室溫度越來越高,作業要求越來越多時,國小學童表現表現 下滑(引自Evans, 2006)。其他主題如教室窗戶的有無、擁擠程度、內裝材質、

座位安排、家具陳設、壓力、氣候與溫濕度舒適感、學習環境複雜度、開放教室 比之傳統教室等變項,是否有助於提高學習成就或對於學生行為產生影響(參考 Bell, Greene, Fisher, & Baum, 2001; Gump, 1978, 1987; Lackney, 1994; Weinstein, 1979; Wohlwill & Heft, 1987)。

Lackney(1994)直指過去的這些研究結果並沒有定論,致使制訂教育政策 者與皆大眾認為學校建築對於學習結果並沒有達到可測量的效果。但許多教育現

場工作者卻認為實質場所對於教學確有影響。造成這樣矛盾的論點有二原因,方 法論的問題與缺乏理論模型。在方法論上,主要以標準化測驗評量兒童成就,但 有些測驗內容有問題,對於弱勢兒童極為不利;或者測驗信度與效度都不高。因 此無法指陳學校建築對於學習效益的影響。就理論模型而言,該文指出並無相關 於學校建築與教育關係之全面整體理論架構,因此無法將研究累積在前人的發現 上。同時,這些研究不但缺乏脈絡變項,如社經、組織結構與政策;也未考慮實 質/心理/社會/教學等中介變項的影響。

面對這樣的問題,一者必須採用有別於利用標準測量學習成就的其他的方 法,例如,從每日生活中瞭解學生成就與行為;二者則需找尋描述學校建築與教 育之關係的解釋或取向,或也需要從一些相關的領域借用可行的理論。

2.學校建築配合意識形態

Lamm (1986/1991)在一篇短文裡指出,學校建築乃有助於為達成某意識 形態而安排之教學方法的實踐。亦即,教學方法與意識形態的改變,必須與實踐 這些方法之實質環境的改變同時存在。學校建築是依據教育理論指導下之活動形 態的結果。作者以三類教育意識形態分別說明如下:

(1)社會化(socialization),教育乃為了養成學生之社會角色而實施的歷程。

教育歷程類似於工廠之生產線,學生依循漸進的課程,認知自己未來角色。相對 應的學校建築反映這樣的官僚概念,如學校規模大且同一年級集中一起,年級越 高樓層越高,中間為校長室,可俯瞰全校。這些學校建築為兼具理性和功能的建 築,同時也符合教育生產線的理念。

(2)同化(acculturation),教育的目標是啟發學生之文化與傳統價值觀。

教育即訓練,藉由示範或馴服,代代相傳人類的歷史。學生認同教師並瞭解其文 化觀點,進而將學校所教導的價值觀應用於生活中。相對應的建築表現為,在外 觀上顯示對過去和教育本身的尊重,因此是氣勢宏偉莊嚴的建築。而內部配置如 鴿子寮般有秩序與組織,可讓同樣的教育情境重複示範。

(3)個別化(individualization),教育是為了個別化學生。個別化為內在人 格的支持歷程,引導兒童與社會規範及文化價值互動。教育是要滿足個別學生之 內在需要。學校的組織架構是為了因應學生興趣與主動性而提供行動的機會。因 此,學生是自我時空的規劃者。例如,開放式學校有許多活動的核心,學生依其 意願從一個活動核心移至另一個活動核心,不同的活動空間之間不必有隔間,也 沒有課桌椅,代之以書櫃圖書角、電視角等。這些設施都成為認識自我的工具。

Lamm 一文申論教育之意識形態與相應之學校建築的密切關係,特別是意識 形態需藉由學校建築實踐之。不過這樣的靜態連結單純化二者的關係,只強調意 識形態之單向引導作用,並未提及當學校建築或其使用方式改變時,是否亦將誘 發意識形態的改變。另一方面,這觀點闡述大社會環境脈絡下對於學校概念及建 築的指導,但學校內部結構對於這二者關係之作用力亦不容忽視。

3.學校建築反映教學法

相較於前述 Lamm 聚焦於教育意識形態與教學方式對於學校建築的影響,

Dudek(2000, 2007/2008)認為還有其他因素導引學校建築的想法—教學法。以 往的建築為教學法的再現,當代者則需詮釋並預期新教學方法的特殊需要。作者 將早期學校建築之設計分有三類,(1)符於大人需要之學校建築,首重學童的 安全與保全。這類建築會降低或限制學習目標;(2)反映新教學法之建築。這 類建築以Edward Francis O’Neill 為首,建築物需有助於主動學習。O’Neil 的觀 點改變了過去之結構化訓練取向的學校,而是強調兒童藉由動手做而學習,因此 設計一個兒童可隨自己學習進度安排之學校環境—learn by doing school。最明顯 的改變是將活動中心轉為開放教室,對所有年齡層兒童開放。學校建築因為教育 需要與定義而發展。基進的教學法與空間改變同步進行,因此建築物常需改變以 配合課程需要;(3)以「兒童為中心」的設計,創造最先進的教學建築設計形 式。這個取向首推Frank Lloyd Wright,他以自己童年經驗作為設計範本,取徑 杜威(John Dewey)之實務與學術學習並重之教育觀點,視兒童為熱情求知待啟 發的個體,而學校則為小宇宙且反映大社會的多元性,需讓不同背景者合作。因 此實施其新教育的建築要具有互補的品質(complementary qualities):例如設計 彈性多功能空間以作為社交空間、校園與自然環境相調和、鼓勵學生使用校園周 邊脈絡作為創意思考與活動的觸媒。往後的建築設計則仍與教育哲學同步發展,

建築物既有建築美學,又要反映教育的啟蒙觀。

Dudek 最重要的觀點是指出學校建築的可變 (changeable)。從往昔到當代,

學校建築總如鐘擺般在二極端裡擺盪。從20 世紀開始既要滿足工業主義之下大 量的大眾教育需要,又要顧及創新教育家所關注的兒童發展;以科目為中心還是 以兒童為中心;學校為社區核心還是開放讓社區使用。或更要超越「好建築(good architecture)」或適當學校設施(adequate school facilities)之比,而是在複雜的

學校建築總如鐘擺般在二極端裡擺盪。從20 世紀開始既要滿足工業主義之下大 量的大眾教育需要,又要顧及創新教育家所關注的兒童發展;以科目為中心還是 以兒童為中心;學校為社區核心還是開放讓社區使用。或更要超越「好建築(good architecture)」或適當學校設施(adequate school facilities)之比,而是在複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