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校園面對的一般性議題挑戰

第三章 (新)空間誕生與營造

第二節 新校園面對的一般性議題挑戰

當使用者進駐學校建築時,即挑戰使用者對於這些空間(熟悉)的觀點:可 以如何使用、未來如何維修、是否有助於達成目標等。一旦察覺不相符,使用者 勢必有所行動以調整之。以下兩節即依主題綜合討論之。

一、校園安全

自學生一進入學校,其安全就由學校接 手。其實,家長與社會皆認為,凡是在校園裡 的人,其安全都由學校負責,因此如何保障校 園內人員的安全,成了學校最優先考量的議題 之一。

圖3-8 校園開放實施辦法即為學校管理之 表現

(一)校園保安:有牆沒牆都有關係

自1990 年代宜蘭縣政府推動校園圍牆軟化的政策之後,學校高聳的圍牆因 此受到挑戰而逐漸鬆動,甚至有學校把圍牆拆掉。但是校園圍牆的有與無,卻衝 擊著學校管理系統。一所參與新校園運動的無圍牆學校,待建築完工後,在短時 間內即將校園圍牆堆砌起來,這並不是個案。該校校長表示,位於城市環境複雜 的學校無法比照其他環境單純的學校。之前學校沒有圍牆,結果有人半夜進入校 園裡喝酒並亂扔酒瓶,實在很擔心學生早上被破酒瓶扎到,所以築起圍牆。也有 校長擔心學校無圍牆,學生容易自由離校。或有校長認為沒有圍牆,就無法釐清 邊界。這些是學校常見校園保安的議題,而學校的處理方式多半以圍牆、更高的 圍牆、監視器、保全系統因應之。

以前,教室與校園多是界定清楚的區塊,但在開放學校、開放教育、校園開 放、「亮綠校顏」計畫的催生下,一些教室去除了與隔壁空間,或與走廊間的隔 間牆;一些學校去除了視覺不穿透的圍牆,企圖以實質空間的開放打開班級間、

學校與週邊環境的區隔。學校的圍牆尤其背負著重責大任。

但學校在校園開放的社會期許下如何兼顧校園保全,學校有幾個應變方式。

如時間換取空間,學校擬定開放校外人士進入校園的時間,上課時間則管制出入

(見圖3-8)。軟性轉化圍牆的封閉性但仍有區界的功能,例如北台七縣市之「亮 綠校顏」計畫在這兩年積極辦理的以有綠意、帶入人氣、視覺穿透的設計取代實 牆。視覺上,校園與週邊環境似乎融為一體,但實際上仍具有實質邊界。

學校的圍牆是實質區隔,但心理的區隔才是造成學校為化外之地的原因。學 校保全確實很重要,可是並非將學生與週邊環境一分為二,學校保全應是全校成 員與社區的責任。但有些學校對於校園圍牆有著超越管理或界定邊界等考量,而 有更深入的思考。慈心華德福國中小校園原就沒有圍牆,學校成員對於這議題的 討論並不在圍牆的設置與否,而是學生上學路徑的安全性、學生進入學校的感 受、以及維續校園的自然生態。例如主要上學路徑避開學校周邊的砂石車道;或 從大草原方向進入學校,感受環境的開闊感;設置入口步道以降低人行對於校園 生態的影響。即使如此,學習並不侷限於校園之內,各年級安排「散步課」即為 其一。此時,老師與學生走出校園,瞭解學校周邊在地社區之人文地理歷史,讓 教育更貼近生活。

位於汐止山區的森林小學也是特殊案例,從設址於此之時,學校就沒有圍 牆,當然也因為校區位於山坡道路旁,道路與土堤及水溝,自然形成邊界。不過 這所住宿型的學校對於要如何防止不明人士進入校園,或預防學生私自出校,確 實有深刻的討論。2009 年,學校裝上的綠網與大門,是因為學校裡的狗群64咬傷 了汐止市公所清運垃圾的同仁,不得不圍上以避免狗再度傷人。有同仁表示,「圍 網以後將森林小學的區位暴露出來,反而感到不安全不自在」(F07062010_6)。

這與一般學校需要圍牆以產生安全感的想法恰相反。

森林小學裡所有同仁、學生、家長、校狗,都相互認識,因此進入校園的陌 生人,都會受到來自學校成員的「熱切問候」65。如此之自然監督,即形成校園 保全的安全網絡。另一方面,森林小學的教育內容絕不限於課本與校園裡,許多

64 由學校收留的十幾隻流浪狗。

65 當我一開始進入森林小學時,一進校門,兩隻最凶悍的校狗就開始咆哮,接著所有校狗都圍 繞著我狂叫,直到學校裡的人帶我進入校區才能脫身。在校園裡小朋友常會問我是誰,來作什麼,

即使之前主任已經告知老師,並在大家都出席的生活會裡介紹我的出現。

課程都在校園之外進行。但是學生們對於探索校外世界的熱情依然不減。學校正 視這樣的需要,在生活會66與大家討論兩全其美的辦法,例如出校前需要登記,

並需有大人陪伴。在十幾年前,森林小學曾發生學生自行走出校門而走失的事 件,學校最後將這個經驗轉成探險教案。當學校尋獲走失的小孩後,這個事件就 成為教育的起始:跟這名自行外出者以及全校其他學生討論事件過程、反省學校 犯的錯、改善學校點名的時間、跟家長說明因應辦法、確實執行「外出須知」,

最後,由老師發展出探索教案並與戶外教學課程合併(朱台翔,1994: 43-63)。

校園保安也是學校與社區關係的議題。Ballantine(1989)的模型指出,學 校建築之樣式、區位、封閉性,除了代表它們特殊的機能,也基於學校是否獨立 於或融入周邊複雜脈絡社會的考量。因此,學校建築既是教育活動的載體也反映 著學校在週邊環境中的定位。另一方面,就社區而言,校園是社區的化外之地,

學校教育的議題以往並不涉及社區,也少以社區作為教學現場;但校園又是公共 空間,因此社區與校外人士常以對待一般公共空間的方式看待校園:可以不負責 任的使用,亂丟垃圾、隨意走動。因此一些旅遊熱門景點之學校每到週一早晨,

皆必須動員多人整理校園。但校園若成為社區的一部份,則易帶入社區力量作為 非正式監管校園安全的力量。新北市菁桐國小經過參與式設計改裝的校園成為社 區引以為傲的地標,特別如假日時參觀者眾,但因為社區成為學校保安的後盾,

讓學校環境之損害降至最低。土牛國小與周邊社區具有良好關係,社區人士覺得 學校是他們的驕傲,許多人也都是該校校友,因此很關心學校。即使學校周邊僅 設置低矮樹籬,學校設備也不易遭人破壞。

類似情境,一些新校園運動中所重建的學校,其特殊之建築形式成為周邊社 區的地標,提升了在地居民的驕傲感。而社區人士也將這些校園視為社區重要的 公共空間,使用頻繁,間接提高校園之保安層級。負責中科國小與水尾國小設計 之象集團建築師陳永興提及規劃設計時配合學校週邊社區的構想。若能考量學校 建築與在地社區建築、材料、使用需要等,將有助於學校建築完工後社區人士使 用的便利性。當然這也必須有來自學校的配合。

[學校]他們有一些 open 的半戶外的場所,社區常常使用,使用率很高,他 們有一些辦桌,就在走廊開桌,因為學校就在集村社區,就像公園一樣,也 有進來泡茶的,然後有些社區活動在學校辦。現在有新的學校他們覺得更好 用,而且他們覺得很 proud,因為那個學校很多觀光客會去…3.65m 標準騎

66 生活會,每週五早上的全校性活動,內容包括全校性的課程、重要事項宣布、或針對生活議 題的討論。生活規範多由這樣的會議訂出。此舉的要點是,學生是教育的主體,不但有知的權利,

也有表達意見的權利。

樓深度,剛好一個間距排一桌。…這點在水尾國小設計也是這樣,水尾國小 周邊反而是丘陵、山地,很少平坦開闊的場所,我們在設計上還是盡量維持 校地的草地,開闊的場所還是保留,校舍還是集中在一個區上,將來社區有 一個開闊的場所來辦任何活動都比較好用。(陳永興_10)

中科國小以矮牆做為圍牆67;水尾國小則沒有圍牆。學校圍牆的存廢、形式 其實不是重點,而是我們如何看待這個圈起來的世界,是封閉還是開放。

(二)空間使用的人身安全

校園裡總有一些空間容易造成使用者的傷害,有可能是使用不當,也有可能 是設計時未考量學生的使用慣性。面對學生各式各樣,有時近乎挑戰身體極限的 空間使用模式,學校往往疲於奔命。空間使用的安全除了使用者本身的行為外,

也相關於使用者間的共識。共識即為校園裡常見的「規定」,重點不是規定的內 容,而是訂定的過程。

一些學校禁止學生進入「校園危險」地區,或者「改善」危險空間/設備。

如此的作法似乎能保護學生不受傷,但學校老師卻也憂心過度保護反而成為反教 育。一位主任舉例,學校因為安全空間檢查的糾舉,必須增設額外的設備,例如 在飲水機出水口處加裝透明遮板以避免學生承接熱水時被燙到;川堂的圓柱需加 裝保護被、方柱則裝設護條(見圖 3-2 左、中圖)。但保護與保安教育需要同步 進行,如此的設備不但使用上不方便,也讓學生卸下照顧自身安全的責任,不利 於發展。

或者,立下規範看板(圖3-9 右圖)以約束使用行為,但學生真的瞭解這些 約束規範的意義嗎?

67 原設計並無圍牆,但因為曾有颱風帶來土石淹沒整個校區,校長要求加蓋圍牆。

圖3-9 學校建築常見安全措施:飲水器防燙透明遮板(左);立柱防護設施

圖3-9 學校建築常見安全措施:飲水器防燙透明遮板(左);立柱防護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