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果與討論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87-127)

第五章 網點最佳化設計

第四節 結果與討論

75

76

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研究方向

一、結論

本研究提出一個 LED 導光板光學設計兩階段最佳化系統,第一階段研究主題是 針對LED 光源導光板提出一入光側縱溝結構之最佳化方法,對 V-cut 與 U-cut 兩種縱 溝結構進行探討,將其成果運用於後續實驗上。第二階段研究主題是針對 LED 光源 導光板提出網點分佈之最佳化方法,利用本論文所提出的區塊劃分方式,對不同區塊 之網點半徑進行探討,整合實驗分析之結果,將結論條例如下:

1. 導光板入光側使用 V-cut 或 U-cut 縱溝結構皆能改善入光側亮暗不均的問題,進一 步的由田口實驗得知,V-cut 在使用效果上比 U-cut 來的佳。

2. 以田口實驗所建立實驗資料,經由倒傳遞類神經網路之訓練與測試,建構入光側 均勻度的品質預測器,再搭配基因演算法找出的V-cut 與 U-cut 最佳參數組合,分 別能使入光側均勻度達到 88.19%及 85.22%,也驗証了田口實驗中所觀察到之趨 勢。

3. 在導光板入光側加入參數最佳化後的 V-cut 縱溝結構,能使 LED 的點光源特性轉 變為趨近於線光源之特性,使網點在設計上容易許多,因此得以簡易的區塊劃分 方式針對網點半徑進行最佳化研究,透過田口方實驗法、倒傳遞類神經網路及基 因演算法之輔助,成功設計出140 點量測均勻度達 90.19%之導光板。

4. 本論文提出的 140 點量測方法,所量測的樣本夠多,能將導光板均勻度精準的呈 現,可有效改善以往九點量測法容易誤判均勻度之問題,除此之外亦可避免光學 品味上的缺陷。

二、未來研究方向

由於本文在進行導光板光學設計時,未將擴散膜及稜鏡片之影響納入考量,未來 希望藉由完整的光學設計流程,求得最真實的光學參數。在入光側縱溝結構或是網點

77

品質預測器上,未來希望以有效率的方式增加類神經網路的訓練資料,以獲得更準確 之預測效果。

本研究以光學模擬軟體進行實驗時,皆以理想化的方式對物件屬性進行設定,但 在實際製造時,是否能保有良好之均勻度,這是令人省思的問題,未來希望能針對模 擬與實作進行比較。

78

參 考 文 獻

尹相志(2009)。SQL Server 2008 Data Mining資料採礦。台北市:悅知文化。

方育斌(2004)。LCD背光模組之光學最佳化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工程科學系,台南市。

白尚以(2009)。以田口實驗方式進行背光模組背板翹曲之成形參數探討。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機械工程學所,台中市。

石文傑(2002)。混合基因演算法在工程設計最佳化應用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彰化市。

吳淑芳(2005)。應用倒傳遞網路建構雨量與淹水間之關聯模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私立大同大學資訊工程學所,台北市。

吳耀庭(2008 年 4 月)。薄型 LED 背光技術之發展趨勢。工業材料雜誌,256,109-117。

呂昌岳、陳杰良。背光源。中華民國專利公開編號200411286。

周奉儀(2006)。導光板光學設計及成形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 大學機械與精密工程研究所,高雄市。

周書全(2009)。兩階段最佳化系統應用於多品質特性塑膠射出成型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林士凱、張慈牧、吳戴仰(2007)。主動式液晶顯示器(AMLCD) -基礎與應用。台北縣:

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宜鋒(2004)。應用田口方法於無鉛迴銲製程參數優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華 梵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碩士班,台北縣。

耿繼業、何建娃(2007)。幾何光學。台北縣: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訊技科技(2007)。TracePro快速學習手冊。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良瑋(2008)。LED透鏡最佳化設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 學機械與精密工程研究所,高雄市。

79

張政德(2003)。背光模組導光板微結構設計對光學輝度分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私立崑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台南縣。

張斐章、張麗秋、黃浩倫(2004)。類神經網路:理論與實務。台北市:臺灣東華書局 股份有限公司。

張智傑(2007)。發光二極體背光模組之導光板入光側縱溝微結構最佳化設計。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私立南台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台南縣。

許瑋宗(2009)。新型導光板對背光模組暗區現象消除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高雄市。

陳勇仁、侯珮棻、曾關嶺、朱延專、王英夫。導光板及使用該導光板之背光模組。中 華民國專利公開編號 200611024。

陳振臺(2005)。塑膠射出成型製程參數最佳化與製程控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私立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新竹市。

陳起偉(2007)。應用類神經網路模擬預測電子迴旋共振式蝕刻機台蝕刻深度與蝕刻良 率系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桃園縣。

黃財政(2008)。具雙層微結構14吋導光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 科技大學機械與精密工程研究所,高雄市。

黃國勝、楊萬隆、黃丞宇、黃顯川(2006)。區塊細劃網點設 計 方法應 用 於 小型液晶 顯示器之LED背 光 系 統 導 光 板 設 計 之 研 究 。2006台灣顯示科技研討會,台 北。

黃顯川、葉志庭(2006)。應用於12吋邊光式LCD背光模組之LED光源轉成線光源設計 研究。2006台灣顯示科技研討會,台北。

楊覲聰、羅仁南。面光源裝置。中華民國專利公開編號200527063。

趙凱華、鐘錫華(1997)。光學。台北市:儒林圖書有限公司。

劉美君、賴彥中、何世湧、李佳恬、練惠玉、劉俊宏等(2009)。2009平面顯示器年鑑。 台北市:經濟部。

盧俊廷(2009)。應用田口方法於微撓性燒錄型探針最佳化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私立明志科技大學機電工程研究所,台北縣。

80

謝明和(2009)。應用田口方法於產品造型設計之研究---以水龍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

蘇朝墩(2008)。品質工程。台北市:中華民國品質學會。

Chang, J. G. & Fang, Y. B. (2007). Dot-pattern design of a light guide in an edge-lit backlight using a regional partition approach. Optical Engineering, 46(4), 0430021-10.

Chen, W. C., Hsu, Y. Y., Hsieh, L. F. & Tai, P. H. (2010). A systematic optimization approach for assembly sequence planning using Taguchi method, DOE, and BPNN.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37, 716-726.

Chen, W. C., Lee, H. I., Deng, W. J. & Liu, K. Y. (2007).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ural network for semiconductor PECVD proces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32, 1148-1153.

Chen, W. C., Tai, P. H., Wang, M. W., Deng, W. J. & Chen, C. T. (2008). A neural network-based approach for dynamic quality prediction in a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35, 843-849.

Chen, W. C., Tsai, M. Y. & Chen, C. T. (2009). Optimization design of LCD light guide plat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7, 4622-4625.

Goldberg, D. E. (1989). Genetic Algorithms in Search , Optimiza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Massachusetts, MA: Addison-Wesley.

Li, C. J., Fang, Y. C. & Cheng, M. C. (2008). Study of optimization of an LCD light guide plate with neural network and genetic algorithm.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7(12), 10177-10188.

Li, C. J., Fang, Y. C., Chu, W. T. & Cheng, M. C. (2008). Optimization of Light Guide Plate with Microstructures for Extra Light Modern Backlight Module.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47(8), 6683-6687.

Liao, S. J., Hsieh, W. H., Wang, J. T. & Su, Y. C. (2004). Shrinkage and warpage prediction of injection-molded thin-wall parts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44(11), 2029-2040.

81

Ponnambalam, S. G., Aravindan, P. & Subba Rao, M (2003). Genetic Algorithms for Sequencing Problems in Mixed Model Assembly Lines.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45(4), 669-690.

Sun, C. C., Ivan Moreno, Chung, S. H., Chien, W. T. & Yang, T. H. (2008). Brightness management in a direct LED backlight for LCD TVs.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 16(4), 519-526.

Tseng, W. P. & Taoyuan, Y. (2006). Incident assemble of light guide plate. U.S. Patent No.

0203511 A1.

Wu, C. H., & Chen, W. S. (2006). Injection molding and injection compression molding of three-beam grating of DVD pickup lens. Sensors & Actuators: A. Physical, 125(2), 367-375.

Yasushi, H., Chikara, N., Makoto, A., Masashi, H., Hiroshi, Y., Toshikazu, T. & Akira, T.

(2005). Light guiding plate,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TW Patent No.

I237723.

82

附錄A

V-cut初步田口實驗之輝度分佈

圖1 初步田口實驗第1組輝度分佈 圖2 初步田口實驗第2組輝度分佈

圖3 初步田口實驗第3組輝度分佈 圖4 初步田口實驗第4組輝度分佈

圖5 初步田口實驗第5組輝度分佈 圖6 初步田口實驗第6組輝度分佈

83

附錄A

V-cut初步田口實驗之輝度分佈

圖7 初步田口實驗第7組輝度分佈 圖8 初步田口實驗第8組輝度分佈

圖9 初步田口實驗第9組輝度分佈 圖10 初步田口實驗第10組輝度分佈

圖11 初步田口實驗第11組輝度分佈 圖12 初步田口實驗第12組輝度分佈

84

附錄A

V-cut初步田口實驗之輝度分佈

圖13 初步田口實驗第13組輝度分佈 圖14 初步田口實驗第14組輝度分佈

圖15 初步田口實驗第15組輝度分佈 圖16 初步田口實驗第16組輝度分佈

圖17 初步田口實驗第17組輝度分佈 圖18 初步田口實驗第18組輝度分佈

85

附錄A

V-cut初步田口實驗之輝度分佈

圖19 初步田口實驗第19組輝度分佈 圖20 初步田口實驗第20組輝度分佈

圖21 初步田口實驗第21組輝度分佈 圖22 初步田口實驗第22組輝度分佈

圖23 初步田口實驗第23組輝度分佈 圖24 初步田口實驗第24組輝度分佈

86

附錄A

V-cut初步田口實驗之輝度分佈

圖25 初步田口實驗第25組輝度分佈

87

附錄B

U-cut初步田口實驗之輝度分佈

圖1 初步田口實驗第1組輝度分佈 圖2 初步田口實驗第2組輝度分佈

圖3 初步田口實驗第3組輝度分佈 圖4 初步田口實驗第4組輝度分佈

圖5 初步田口實驗第5組輝度分佈 圖6 初步田口實驗第6組輝度分佈

88

附錄B

U-cut初步田口實驗之輝度分佈

圖7 初步田口實驗第7組輝度分佈 圖8 初步田口實驗第8組輝度分佈

圖9 初步田口實驗第9組輝度分佈 圖10 初步田口實驗第10組輝度分佈

圖11 初步田口實驗第11組輝度分佈 圖12 初步田口實驗第12組輝度分佈

89

附錄B

U-cut初步田口實驗之輝度分佈

圖13 初步田口實驗第13組輝度分佈 圖14 初步田口實驗第14組輝度分佈

圖15 初步田口實驗第15組輝度分佈 圖16 初步田口實驗第16組輝度分佈

圖17 初步田口實驗第17組輝度分佈 圖18 初步田口實驗第18組輝度分佈

90

附錄B

U-cut初步田口實驗之輝度分佈

圖19 初步田口實驗第19組輝度分佈 圖20 初步田口實驗第20組輝度分佈

圖21 初步田口實驗第21組輝度分佈 圖22 初步田口實驗第22組輝度分佈

圖23 初步田口實驗第23組輝度分佈 圖24 初步田口實驗第24組輝度分佈

91

附錄B

U-cut初步田口實驗之輝度分佈

圖25 初步田口實驗第25組輝度分佈

92

附錄C

V-cut二次田口實驗之輝度分佈

圖1 二次田口實驗第1組輝度分佈 圖2 二次田口實驗第2組輝度分佈

圖3 二次田口實驗第3組輝度分佈 圖4 二次田口實驗第4組輝度分佈

圖5 二次田口實驗第5組輝度分佈 圖6 二次田口實驗第6組輝度分佈

93

附錄C

V-cut二次田口實驗之輝度分佈

圖7 二次田口實驗第7組輝度分佈 圖8 二次田口實驗第8組輝度分佈

圖9 二次田口實驗第9組輝度分佈 圖10 二次田口實驗第10組輝度分佈

圖11 二次田口實驗第11組輝度分佈 圖12 二次田口實驗第12組輝度分佈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87-12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