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資訊教育也列入了九年一貫的課程中,網路愈來愈普及 的結果可能使之變成人們獲取資訊、學習及互動的主要管道,對我們的生活造成 極大的變化,也因為如此,我們對於在新媒體方面的識讀能力更加重要,除了能 夠正確的辨別及運用網路上的資源外,我們也應當去學習資訊素養與倫理,但我 們要如何去培養對於新媒體使用的能力呢?而現今的學生對於新媒體及媒體識 讀方面的認知又有多少呢?

本研究一開始先進行文獻探討,而後將所閱讀之文獻資料中的概念轉換為問 卷題目對建中生進行施測,而本節即對上一章的分析結果進行歸納、討論與做結 論。

一、本研究發現,幾乎所有建中生都曾使用過新媒體接收新聞,僅有5人未曾利 用過網路接收新聞,且網路為建中生最常利用的傳播媒體。在這其中臉書佔 了最高的比例,而在其他的答案裡也出現雷霆多功能軟體、IGN、Gamesport、

Line 及 YOUTUBE 網路直播等,且使用的時間無論是在平日或是假日都以一 小時左右居多,因此我們可以大致推斷多數建中生極有可能是在與親友使用 通訊軟體或玩線上遊戲時順道瀏覽新聞的,但當然因為所蒐集到的資料有限,

故這只為推測。

二、我們會發現若就電子報、臉書或 Line 所擁有的留言及按讚功能,真正會將 此功能運用在網路新聞上的建中生其實數量偏少,且即使有,頻率也偏低,

建中生在看新聞時大多先看報導才會去看留言,在挑選上很少人會去挑選分 享或留言較多的看,故我們可以發現其實間終生仍舊偏向於詳實閱讀報導本 身,而非底下意見分歧或斷章取義的留言。

三、對於建中生對網路新聞的看法,我們可以分成幾項去討論,在政治偏向的部 分,無論是與家人或是朋友、同儕討論新聞時事,我們都可以發現政治新聞 佔極高的比例,皆僅次於社會新聞,然而只有 35.1%的建中生認為自己有政 治偏向,而在這些人當中,大多數人認為政治偏向僅造成些微的影響,當然 我們可以進一步地發現,其實影響政治偏向最多的並非朋友也非家人,而是 一個人或一個黨的施政情形。再回過頭來看會主動與家人討論網路新聞的建 中生其實偏多,但頻率一樣偏少,而相較與家人,與朋友或同儕討論新聞的 數量就顯得多了許多,且頻率也高了些,因此我們會發現其實比起家人,建 中生更願意去與同學分享自己在網路上的所見所聞,而在相互討論中也就紛 紛形成不同意見。當然,與朋友討論的不只是政治新聞或社會新聞,其他也 有像是娛樂八卦、體育新聞、國際新聞、軍事外交等,而與家人討論的內容

94

也包括體育新聞、國際新聞、司法、環保、軍事外交、科學、社會研究及科 普新聞,由他們所討論的項目中我們會發現建中生與家人所討論的很多都偏 向於學術性的,此點因本問卷無對家長進行更深入的訪問,故無法得知其家 中長輩的職業、興趣或專長,有無法得知這些資料是否與討論內容有相關聯 性,故若此研究有接下去的發展,或是有其他後進之研究,則可就此一方向 設計問卷之問題,並探討之。

建中生的家長時常會主動去對新聞內容進行評論,且其影響力雖不多,但多 少會有所影響,而其他像是網路新聞底下的留言或網路評論,其影響程度所 製成的柱狀圖,其圖形極為相似,全集中於影響較少,故可發現這些外在因 素建中生多少都具有影響,只是較輕微罷了,然而對於網路上不確定消息或 八卦大多都會先行查證,而個人偏好及報導的媒體也是建中生較常有的反應,

因此,基本上查證是建中生在看見一則報導較常有的反應。

四、在問卷的第四部份為利用新聞實例去測試建中生的媒體識讀能力及實際行 動的部分,以下就先就問卷題目進行分析:

三立新聞網

1936 年出生於山東省曹縣的趙衍慶,因為國共內戰成為流亡學生,一群學 生就這樣隨著國民政府逃來台灣,沒想到在等待政府安排一行人重返校園念 書時,因為漁翁島司令李振清欲強行將學生們編列進他的軍隊,領頭的山東 聯中校長不從,於是被陷害成匪諜,校長與學生們就這樣入獄,有的人被槍 決,有些就這樣被丟入大海裡,這段黑暗的歷史就是「澎湖 713」事件,而 趙衍慶就是這群學生中的生還者之一。

退伍後的趙衍慶以拾荒、撿廢紙維生,但他卻為了中華民國這段黑暗的過 去,甘願花上畢生積蓄買一只選舉公報的欄位。據獨立媒體《沃草》報導指 出,趙衍慶平時非常省吃儉用,他在 2009 年缺額補選大安區立委,提出了

「大安區內撿廢紙,每日所得無法買到一個飯盒者,政府發給立委的錢(薪 水)做飯共同進餐」、「對久病難治之居民,願意協助尋找廉價,較有把握的 秘方」的政見,不難看出趙衍慶對社會底層的重視。

《沃草》報導也提到,孓然一身的趙衍慶生活過的辛苦,卻選擇拿出 200 萬元參選台北市長,北市選委會副總幹事黃細明曾經問過趙衍慶相同問題,

但他回答,自己沒有家人,去世之後財產也是給國家,雖然知道選舉保證金 可能拿不回來,還是想要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點印記。

註:原報導在開頭的地方還有以下段落,但因過於明顯,故將此段先行刪除,

但在第三則蘋果日報的報導中有將此段內容藏於文章中,故也成了判斷此新 聞真假的一項線索:

參選台北市長需要繳納 200 萬的保證金,明明知道錢拿不回來,為何還是想

95

要參選?獨立媒體《沃草》舉辦的「市長,給問嗎?」活動中,屢訪不遇的 台北市長 2 號候選人趙衍慶,在明查暗訪之後,才發現了趙伯伯原來背後有 這樣的故事。

(三立新聞綜合報導,2014.11.19)

自由時報電子報

〔本報訊〕北市長候選人趙衍慶為了講述「澎湖 713」這段被遺忘的黑歷史,

花畢生積蓄的參加選舉,受到網友瘋狂轉載。據獨立媒體《沃草》報導指出,

趙衍慶沒有競選團隊,登記的戶籍在公園裡面,平時靠榮民津貼、拾荒、撿 廢紙為生,是名孑然一身的街友。

《沃草》報導,趙衍慶在 1936 年出生,生於山東省曹縣,軍校畢業後,國 共戰爭讓他成為流亡學生,隨國民政府軍隊轉進台灣,年輕時,曾參與台灣 重大建設的開發,退伍後,則以拾荒、撿廢紙為業。

因此,當鄰居看見平時省吃儉用的趙衍慶,拿出 200 萬高額保證金參選北市 長時,都傻了眼,因為他在 2009 年也曾參選大安區立委補選,僅僅獲得 46 票,若按此狀況分析,他很難拿回這筆錢,至於為何不惜代價參選?鄰居轉 述他的話:「讓大家看到我的存在。」

生活如此困苦,趙衍慶為何不拿這筆保證金過得好一點?北市選委會副總幹 事黃細明也曾問過他相同的問題,趙衍慶則回應,自己沒有家人,去世財產 也是充公,「明知選舉保證金可能拿不回來,也為自己的人生留下印記。」

(自由時報綜合報導,2014.11.19)

蘋果日報電子報

我在網路上隨意瀏覽台北市長的選舉公報,發現了這個名字以及經歷:趙衍 慶,學歷「山東聯中」、「員林實中」。後面一行「流亡學生」,簡單幾個關鍵 字,好像接起串聯電源一樣,白色恐怖氤氳舞台突然打亮燈光。

選台北市長需要 200 萬保證金,沒有過總票數 10%的門檻,候選人的保證金 就要被沒收。趙衍慶伯伯的 200 萬,註定是收不回來。大家都想問:「他為 何參選?」

根據這篇「沃草」報導,沃草記者尋訪不到他,幫他留下一則簡單的小傳:

在 1936 年出生的他,生於山東省曹縣,軍校畢業後,國共戰爭讓他成為流 亡學生,隨國民政府軍隊轉進台灣,在他年輕時,也曾經參與開發東西橫貫 及大雪山運材公路等台灣重大建設,退伍之後,則依靠榮民津貼,以拾荒、

撿廢紙為業。

其實,趙衍慶並不是先讀軍校才成為流亡學生,而是讀書讀到一半被抓去當

96

兵,這背後有著一段如澎湖咕咾石般沈重滄桑的歷史,只是悲慟都結了痂。

故事又如何說起?我們只能憑著史料追憶:

1949 年,山東聯中校長張敏之,帶著多個學校 8000 名學生,為了躲避共產 黨,從北方逃難到台灣。他們先在澎湖漁翁島落腳,等待政府安排這些年輕 學生到台灣讀書。結果漁翁島司令李振清強迫所有男學生編入他的部隊,張 校長不從,於是被誣告為匪諜。校長及上百位同學被羅織入獄,有些遭到槍 決、有些消失在黑暗的海上。最後女學生及年紀輕個子小的男生,於 1953 年全數轉送到員林實驗中學就讀。直到 2007 年,政府才在澎湖設立「713 事件紀念碑」,公開紀念這段歷史。

(江昺崙,2014.11.19)

沃草原文

《沃草》發言人林祖儀遞交「市長,給問嗎?」邀請函,但第七位台北市長 候選人趙衍慶始終無緣見面,從趙衍慶鄰居的口述與實地觀察,得知趙衍慶 孑然一身、是一位街友,他為何參選?又有哪些政治抱負?《沃草》將為讀 者一一解惑。

你不知道的台北市長參選人系列四

前言:2014 年台北市長選舉參選人數突破歷年紀錄,達到史上最多的七位。

但除了柯文哲、連勝文及馮光遠外,鎂光燈鮮少投射到其他四位市長候選人 身上。參選直轄市長必須繳納新台幣 200 萬元的高額保證金,若總得票數少 於全市選舉人數的一成,就會被沒入,參考 2010 年台北市長選舉人名冊,

欲達到門檻可能需要獲得 204,593 張以上的有效票。為何有人願意花金錢、

精神與時間打一場勝算微乎其微的選戰?《沃草》「市長,給問嗎?」平台 堅持公平邀約,讓每一位候選人決定是否要上平台回應市民提問,由於第七 位候選人退役軍人趙衍慶的手機似乎沒有開過,也不曾回應簡訊,沃草發言 人林祖儀三顧茅廬送交邀請函,卻始終與他緣慳一面,而從趙衍慶鄰居的口 述與實地觀察,得知趙衍慶孑然一身、是一位街友,他為何參選?又有哪些 政治抱負?《沃草》將為讀者一一解惑。

住在公園中的神秘參選人

一反其他六組候選人成立競選總部,或是上網公開自己參選的政見,趙衍慶 卻靜悄悄地,連 2 號籤都是由北市選委會代抽,凸顯了他單獨競選、沒有幕 僚。從台北市選舉委員會的公開資料中,《沃草》取得了趙衍慶的聯絡方式,

但屢次去電都發現他沒開機,簡訊也不曾回過,因此從十月 7 日起,林祖儀 擔任跑跑業務員、三度登門拜訪,希望親自遞交邀請函給趙衍慶,希望他參 與「市長,給問嗎?」平台、答覆市民提問。

趙衍慶在選委會登記的地址,事前用 Gooogle map 無法勘查實景,十月 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