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主要根據文獻探討、問卷調查與訪談結果,提出本研究之重要發現結論,並根 據重要發現結論,提出相關性建議供新竹市政府鼓勵生育之參考。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根據新竹市婦女生育津貼現況對於鼓勵生育之效果,及比較不同個人屬性 之影響,經結果分析整理後,本研究發現:

一、政策制定面 (一)法源依據方面

根據訪談結果發現,此項社會福利政策是依據新竹市婦女生育津貼發放作業要點所 辦理,並已實施超過五年,每年均在預算編列上,亦具持續性,對於其他的福利政策並 無排擠效果,是一種合法化之政策,法源上無問題,且對於請領資格、補助標準等相關 事項具有其規範,對於新竹市婦女生育津貼之執行,可謂於法有據。

(二)政策目標方面

新竹市婦女生育津貼發放作育要點明列,只要是合法婚姻關係之新生兒父母雙方或 一方設籍並實際居住於新竹市一年後,於新生兒出生後二個月內完成申請或是妊娠滿二 十週以上之死產,即具備婦女生育津貼請領之資格,目標可謂相當明確。

二、政策執行面 (一)執行機關

1.地方議會:婦女生育津貼對新竹市婦女來說是一種「美意」,對於目前面臨少子化 的現象,更是一個良性的鼓勵政策,而地方議員亦支持該項福利政策,每年均在

議會預算編列之內,受訪者亦表示,婦女生育津貼為獨立預算,並不會有未來發 放困難或是其他福利政策之排擠效果。

2.執行機關:執行機關為能讓婦女生育津貼政策順利推行,並讓新竹市市民知道此 項政策,除在網站中詳細明列相關事項外,更會製作宣導單於各大醫院、各區戶 政事務所及其他活動擺攤地點。

(二)執行者

1.訪談結果顯示,受訪者提及,由於婦女生育津貼是一種社會福利,為在社會局其 中一項業務,然而,受訪者背景並非人口政策相關領域人士,雖能明確表達政策 目標之立場,但無法提供相關政策改進措施。

2.訪談結果顯示,受訪者表示新竹市婦女生育津貼已行之有年,由於政策執行過程 簡便,受訪者更提及,婦女生育津貼並非社會救助,不會對請領者做出薪資調查,

只要是符合資格即可以立即領取補助。

3.受訪者認為新竹市婦女生育津貼發放辦法及發放金額,均較其他縣(市)的婦女生 育津貼政策優渥且完善。

4.受訪者在執行過程會積極配合執行機關至各大醫院、區公所及擺攤活動中宣導婦 女生育津貼之政策,顯見執行者對於政策具有高度參與感。

(三)標的團體

1.依據調查結果顯示,高達 84.6%受測者目前擁有的孩子數量是二位以內,若非認 為目前生育小孩數量已然足夠,就是目前暫無生育小孩之計劃,顯見社會普遍呈 現小家庭狀態。

2.依據調查結果顯示,高達 88.0%不同背景之受測者不認為新竹市生育率有增加趨 勢,然而,新竹市自然人口的增加率的確是全國第一。

3.依據調查結果顯示,不同背景之受測者並不會因為新竹市婦女生育津貼的提高,

會作為自己願意生育的主因,甚至有受訪者提到,生育意願是在於個人,並不會 因為補助金額增加就生育,沒有補助仍然會考慮生育,也有其他受訪者提及,生

育是意外發生並不在生育計劃之內。

4.依據調查結果顯示,58.1%的受測者請領過一次婦女生育津貼,與本研究中生育 小孩的百分比不同,若非受測者是一次生育雙胞胎或多胞胎,就是之前受者者生 育時,並未符合婦女生育津貼請領資格。

5.依據調查結果顯示,54.8%的受測者認為婦女生育津貼的發放金額過少較不滿 意,並不符合受測者的需求與期望,有受訪者提及沒有滿不滿意的感覺,因為發 放的金額不足以養一個小孩,只是因為剛好生育就當作是一種福利,就算沒有任 何補助也還是會生育,對金額的滿意度則毫無感覺。然而,也有受訪者提及,新 竹市在發放婦女生育津貼的金額已經是全國最高,讓受訪者相當滿意。

6.依據調查結果顯示,高達 94.6%的受測者認為,新竹市婦女生育津貼的請領程序 簡單無請領困難,受訪者亦表示,只要拿著孩子的出生證明去區公所報戶口時,

馬上即可領取到婦女生育津貼的補助,並不會遇到區公所之刁難。

7.依據調查結果顯示,受測者認為目前宣導新竹市婦女生育津貼的效果較不滿意,

有受訪者提及是自行從網站或是新聞上得知婦女生育津貼的訊息,未曾從路上、

醫院或是區戶政事務所看到社會局製作之宣導單,似的與執行單位積極宣導程面 出現兩極化差異,顯然有資訊不對稱現象發生。

8.依據調查結果顯示,不同性別之婦女生育津貼受測者對於鼓勵生育具有正面作用 之意義有顯著差異,女性的婦女生育津貼受測者認知程度高於男性的婦女生育津 貼受測者。

9.依據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居住地之婦女生育津貼受測者對於婦女生育津貼之請領 程序有顯著差異,居住在北區之婦女生育津貼受測者大於居住在東區之婦女生育 津貼受測者;而居住在香山區之婦女生育津貼受測者大於居住在東區之婦女生育 津貼受測者。

(四)環境因素

1.研究的過程中,政治運作過程及制定中,因為婦女生育津貼對生育的家庭而言,

是一項善意的政策,並沒有不被認同的因素存在,並不影響整個政策執行上之困 難。

2.研究的過程中,受訪者提及此項政策由於未針對本國籍及外籍的家庭做區分,並 不清楚婦女生育津貼對於本國籍或是外籍在鼓勵生育的效果上哪個最好,故無法 釐清是否因為國籍不同或是文化的不同出現差異。

3.研究的過程中,受訪者普遍提及影響生育的原因是因為養育成本高的關係,在家 庭計劃長久的影響下,多子多孫多福氣的時代已過去,大多數的家庭僅生育一胎 或是兩胎的狀況之下,受訪者提及,也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夠唸大學的心態,顯見 一般人普遍存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裡,連帶的優質的養育及教育成本逐漸 增加下,對生育的意願自然產生怯步。

三、執行結果面 (一)執行者

研究的過程中,受訪者認為婦女生育津貼是新竹市市長對新竹市市民的美意,而新 竹市婦女生育津貼實施至今已五年多,是否重賞之下必有勇婦?受訪者亦對此政策之推 行深具信心,具有高度認同感,並認為此項政策無須修正,顯然與標的團體的認知有所 差異,當醫療逐漸發達,粗死亡率逐漸趨緩後,其粗出生率的增加亦代表著自然人口的 增加,換言之,自然人口增加率逐漸下降的狀況下亦代表著人口負成長,根據統計數據 的結果顯示,在同樣實施婦女生育津貼的地方政府中,新竹市政府連續幾年在自然人口 增加率方面一直是前三名,更在 2004 年與 2005 年獨佔鰲頭,而這樣的結果更讓新竹市 政府實施婦女生育津貼深具信心(如表 5-1)。

表 5-1 各直轄市、縣(市)政府 2000 年至 2005 年自然人口增加率

2.依據調查結果顯示,49.5%的受測者認為政府提供幼兒生活津貼,較能達到鼓勵 生育之目的,顯見按月給付之誘因,較能增加受訪者生育之意願。受訪者提及除 了生育仍需養育,如果政府能站在扶助的角色,普及式的提供零至六歲的家庭按 月給付幼兒生活津貼,對於鼓勵生育的效果較好。

3.研究的過程中,受訪者認為政府提供所得稅的扣除額,對於鼓勵生育的效果有限,

租稅的減免、免稅額的提高或是養育扣抵額的增加只是其中一個誘因,但效果不 大,因為減免的金額對於養育成本來說是無法相比的。

4.依據調查結果顯示,有受測者認為政府提供增加公立托兒所的名額,或許能夠佳 惠一些中低收入家庭,但根本辦法是能夠提供在於良好的托育環境、優良的師資 以及將強化硬體設備的補助的金額最好直接反應在家長托育費中。

5.依據調查結果顯示,高達 86.6%的受測者認為新竹市婦女生育津貼仍有持續實施 之必要,顯見受測者雖認為此政策對於鼓勵生育雖無誘因,但社會普遍存在著福 利制度只可增不能減之心態。

第二節 建議

當新世代人口對於生育態度開始轉變,所造成人口失衡的現象已經是一個不爭的 事實,然而,生育小孩不單單只是一個家庭的事,由於生育力的下降,將影響日後國 家之勞動人口數量過少或是人力斷層現象,這對經濟及社會來說,更是一把無情的利 刃,然而,婦女生育津貼為一種生育胎數之階段性補助,就目前政府鼓勵生育的政策 當中,現金補貼的政策,僅能扮演一種補貼性的動作,並無法真正解決夫妻因為生育 小孩所衍生出來的家庭教養費用。

而鼓勵生育並非一朝一夕政策即可展現成果,需要長期的配套措施,政府應站在 扶助家庭的角色定位,並朝著善待政策的方向著眼,其相關建議如下:

一、政策標語之推行:政策標語對於生育率雖然無法達到立竿見影之效果,然而,在過 去家庭計劃-兩個孩子恰恰好的影響下,的確也抑制多生育之現象,顯見長時間的教化 仍具潛移默化之效,仍有其推行之必要。有人將少子化的主因歸咎於現代女性教育程度 變高使然,並將主要重心由家庭轉變成工作,當工作成為女性主要目標時,結婚就不再

一、政策標語之推行:政策標語對於生育率雖然無法達到立竿見影之效果,然而,在過 去家庭計劃-兩個孩子恰恰好的影響下,的確也抑制多生育之現象,顯見長時間的教化 仍具潛移默化之效,仍有其推行之必要。有人將少子化的主因歸咎於現代女性教育程度 變高使然,並將主要重心由家庭轉變成工作,當工作成為女性主要目標時,結婚就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