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之主要研究結果發現與結論探討,研究者提出下列建 議,以作為教育機關、學校、教師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一、低碳飲食課程的整體規劃,並融入相關的環境教育課程

低碳飲食為近年來的飲食口號。在現行課程中,低碳飲食教育尚未 獨立成為教育議題,而是融入相關健康飲食的課程領域做統整教學,

缺乏完善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時間。從本研究發現,低碳飲食知識得分 較高的學生,其在低碳飲食行為表現上也較正向。其中在「排碳衝 擊」、「減碳認知」層面的平均得分較低,由此顯係國小學童對氣候異 常變遷、全球暖化、生物多樣性、環境生態等議題,相關環境知識的 不足。因此,低碳飲食教育必須在全面性課程規畫與長期性教學實施 之下,才能提升學童的低碳飲食素養。

二、善用媒體教育宣導低碳飲食觀念,提升國人的低碳飲食素養

從本研究發現,國小高年級學童低碳飲食知識來源,大都從學校 教師、電視網路、家人獲得。而國小學童飲食習性,從小受到家庭成 員所影響,對低碳食材的攝取全由家中長輩負責,因此,政府應善加 利用傳播媒體,對國人進行宣導教育,讓低碳飲食教育的推廣能更普 及深入家庭,如此必定能夠相得益彰。

三、教師自我的成長建議

高年級學生每日在校活動八至十小時,與學校老師的關聯密切。

若老師的認知愈正向、行為愈積極,相對提升學生學習表現有一定的 正向效能。國小教師除法定每學期的環境相關議題的時數研習外,也 能藉由週三進修研習多接觸與「環境與健康」相關的課程,提升自我能 力,並增加對環境敏感度,才能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因材施教,以期 達到最好的教學成效。

四、學校辦理相關活動,結合社區資源推廣

從本研究中發現,學校有宣導低碳飲食的活動有助於學童的認知 與行為表現,因此除了利用升旗時間的宣導,更可以在導師的晨光時 間加強宣導教育或辦理相關活動,淺移默化學童的認知與培養強化積 極的行為表現。結合社區資源,推廣系列活動、更能深入社區中的每 個家庭,藉以提升學童的低碳飲食認知與行為表現。

五、未來的研究建議 (一)研究對象

在本研究中,研究對象僅針對屏東縣屏北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 究對象,無法顧及各縣市地區。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針對不同縣市 地區進行更大範圍的研究,使研究結果更具代表性。再者,本研究的 觀點是以國小高年學童為主,建議未來的研究對象可擴大範圍,比較 不同年段、及對象間觀點之差異。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工具的來源是參考相關文獻後編製成問卷,在研究向度和 變項上無法面面俱到。影響低碳飲食認知與行為的因素非常繁雜,本 研究的自變項僅以問卷內容個人變項來做探討。因此在未來的研究

85

上,可依據研究者的需要,增加變項,適時增加問卷因素層面及題 項,使問卷的設計更加完善周全。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量化研究,透過問卷調查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可在 短時間內普遍取得大量的樣本資料並且進行統計分析,但這種研究方 法可能難以完全避免自陳式填答的限制,例如當時作答的時間長短、

教室情境等外在環境問題,也無法更深入瞭解研究對象填答時真實的 內在心理觀感。因此,建議未來研究,除了採用問卷調查外,可以考 慮以實地晤談等質性研究方法為輔,以取得更深入、更詳盡的資料,

使研究能兼具量化與質性的支持,研究結果也將會更加周全深入。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僅針對低碳飲食認知程度與行為表現的研究加以整合探 討,瞭解兩者間影響、相關和預測。爾後對此一議題的研究,也可以 再針對態度加以考驗分析、迴歸預測,探究其更深層的向度。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彥伶 (2009)。 健康新食尚,週一不吃肉。常春月刊, 321,頁 132-138。

王文科(2010)。教育研究法。台北: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保進 (1999)。 視窗版 SPSS 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股份有限公司。

王凱媚(2013)。國小學童低碳生活實踐、資源回收行為與綠色消費態 度相關之研究-以雲林縣斗六市為例。康寧大學休閒資源暨綠色產 業研究所,台南市。

王樹根 (2008)。 氣候、生態、糧食及健康。科學發展月刊(428),

頁 20-27。

石靜文 (2011)。 你,今天蔬食了嗎?。閱讀大台中, 3,頁 15-20。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2011)。 國民低碳飲食選擇參考手冊。

艾爾、高爾、張瓊懿、欒欣 (2007)。 不願面對的真相 。 台北。商 週出版。

何英忠(2004)。苗栗縣國小高年級學生營養知識、態度、飲食行為及 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 班,台中市。

吳明進 (2008)。 氣候變遷的預測。科學發展月刊, 428,頁 6-11。

87

吳冠儀 (2012)。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生營養知識、營養態度及飲食行 為之相關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台中市。

李河清、羅永青 (2004)。全球暖化與全球正義。應用倫理研究通訊,

200411 (32)

頁 3-11。

李堅明 (2008)。 國際再生能源發展現況與策略研析。行政院環境保 護署, 能源報導第 8 期經濟部能源局。

沈英俊(2015)。國小學生對週一無肉日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以屏東地 區高年級學生為例。大仁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屏東縣。

周玥靚(2010)。屏東地區幼兒照顧者之飲食教養方式與幼兒飲食行為 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台南市。

林美如(2009)。台南市國小學童全球暖化知識、態度與抗全球暖化行 為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生態旅遊研究所碩士班,台南市。

林國偉 (2010)。 冷媒與全球暖化。看守台灣季刊, 12(4),頁 26-32。

林欽榮 (1988)。 管理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邱皓政 (2000)。 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邱聖展 (2014)。食物里程餐飲消費態度及意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高雄市。

姚銘輝、陳守泓 (2008)。 全球溫暖化趨勢對臺灣地區溫室氣體排放

量之影響[Impact of Global Warming Trend on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in Taiwan]。作物、環境與生物資訊, 5(1),頁 52-59。

柳中明 (2008)。 穩定未來氣候變化。科學發展月刊, 428,頁 34-39。

津田淑江、大家千恵子、瀬戸美江、久保倉寛子、稲葉敦 (2006)。 調 理時におけるライフサイクル CO2 排出量の実践的定量。日本 LCA 学会誌, 2(3),頁 288-297。

孫安安 (2011)。搶救地球特展對採取環保飲食之分析-以彰化縣國中學 生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彰化縣。

翁睿穎 (2014)。臺北地區國小學童的無肉日飲食知識、態度與行為相 關性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台北市。

高惠雅 (2011)。國中生對蔬食抗暖化的認知、態度與行為現況之研 究—以臺南市某國中為例。亞洲大學生物資訊學系碩士在職專 班,台中市。

張艮欽(2012)。雲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低碳飲食知識、態度及行為之 研究。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休閒環境管理碩士班,嘉義縣。

張春興 (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 (1999)。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訂版), 台 北市。東華書局。

89

張凱惠(2006)。台北市國小教師全球暖化相關概念之調查研究。臺北 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戚祖沅、宋承叡、鄭維智、許朝凱、馮潤蘭、蔡淑貞 (2011)。 九十九 年台灣地區食品中毒案件分析。食品藥物研究年報(2),頁 83-88。

梁啟源(2006)。 因應油價飆漲及地球暖化之能源價格政策 郭生玉(2004)。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市:精華總經銷。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 (2003)。多變量的分析方法-統計軟 體應用。 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正達 (2008)。 明天過後氣候會如何。科學發展, 424,頁 18-27。

陳沛怡(2010)。國中學生生態飲食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南投 某完全中學國中部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 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彭明輝 (2011a)。 13 年後,我們吃什麼。看守台灣季刊, 13(1),

頁 4-15。

彭明輝(2011b)。糧食危機關鍵報告: 台灣觀察:繼全球暖化, 能源 枯竭之後, 糧食爭奪是你接著必須面對的重要危機!。:商周出 版。

湯曉虞 (2010)。 氣候變遷的衝擊與因應。科學發展, 456,頁 6-13。

程華興、陳俊傑 (2009)。 素食的環保與對抗全球暖化。臺灣醫界,

52(1),頁 57-58。

童慶斌、林嘉佑 (2008)。 氣候變遷的挑戰與因應。科學發展月刊,

424,頁 32。

黃啟峰 (2007)。 二氧化碳與地球暖化。科學發展 (413)。

黃淑敏(2013)。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對週一無肉日認知與態度之研 究。大葉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碩士班,彰化縣。

楊玉如 (2011)。 低碳飲食、從小開始。幼教資訊,頁 250。

葉欣誠(2006)。地球暖化,怎麼辦?:請看「京都議定書」的退燒妙 方?。新自然主義。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9)。臺北縣低碳教育白皮書。

趙琬瑜(2009)。北區高職餐飲科學生的營養知識、態度與飲食行為之 研究。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劉佳宓(2012)。彰化縣國小教師對節能減碳之認知、行為及週一無肉 日之支持度。大葉大學工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

蔡保樟(2013)。國小學童對「週一無肉日」政策之健康認知與相關環 保態度探究 ~以彰化縣立忠孝國民小學為例~。亞洲大學生物與 醫學資訊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

91

鄭尤瓊(2011)。學童對「週一無肉日」的認知與滿意度~以屏東縣立 枋寮高級中學國中生為例。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在 職專班,台中市。

鄭麗玉(2006)。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 份有限公司。

謝淑芬 (1994)。 觀光心理學。台北市:五南書局,頁 63-65。

蕭秋燕(2013)。國中師生對低碳飲食的認知與對週一蔬食日的態度及 行為之研究—以南投縣某完全中學國中部師生為例。大葉大學工 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

羅功明(2007)。國小教師對實施休閒農場校外教學的認知與態度之研 究--以花蓮縣為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所,屏東縣。

羅時鴻(2011)低碳飲食 低碳健康蔬食. 宜蘭縣建構低碳城市研討會:

宜蘭大學。

蘇亭如 (2013)。 雲林縣國小教師全球暖化, 低碳飲食知識與低碳飲食 行為意向之研究。環境教育學刊(第十三期),頁 9-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