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民國38 年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因時間倉促,當時為了整編安置來自大陸各地的軍人及其 眷屬,多半選擇了學校、寺廟、農舍等空間做為暫時安置軍眷的處所,而在中國共產黨宣布 取得大陸政權後,這群來自大陸各地的軍人及其眷屬自此將長期居住於臺灣,政府便利用日 遺房舍或覓地興建公有住宅之方式,依軍種、職業、特性將眷舍分配給軍眷,「眷村」便是在 此種特殊歷史時空背景下之產物。眷村除了集合式建築有形資產外,也融合外省族群及臺灣 其他族群不同的生活方式、生命經驗和價值觀,眷村特有的人文氛圍如:眷村文學、眷村美 食、緊密的人際網絡、忠貞的愛國情操等,皆是許多人懷念的故鄉味,亦為臺灣近代歷史演 進、社會變遷的過程,屬珍貴的文化資產。

隨著眷村人口凋零、眷村老舊,政府基於加速更新國軍老舊眷村、提高土地使用經濟效 益、協助地方政府取得公共設施用地、改善都市景觀等考量下,於民國85 年公布及施行「國 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在眷改條例施行20 年後,全國 900 處老舊眷村,幾乎拆除殆盡,眷 村文化快速凋零、消失,可見一斑。有鑑於此,眷村文化保存之聲浪迭起,眷村文化保存運 動如火如荼地展開,在全臺眷村文化工作者和各地關心眷村保存的民間團體奔走疾呼之下,

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陸續保留了數處眷村文化空間,並由地方政府將眷村指定或登錄為歷史 建築、遺址或市定古蹟等文化資產,如台北市信義公民會館(四四南村)、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與屏東縣勝利星村等,使眷村文化空間得以保存;而民國96 年 11 月 21 日「國軍老舊眷村 改建條例」亦修法將文化保存精神納入眷村改建政策,讓眷村文化空間保存用地的取得、軟 硬體的籌設經費有了法源依據;嗣後國防部更依據民國98 年 9 月訂頒的「國軍老舊眷村文 化保存選擇及審核辦法」,及99 年 1 月公布的「國軍老舊眷村文化保存計畫評選及開辦費補 助作業要點」之規定,於101 年 3 月 27 日公告全臺 12 縣 13 處眷村為「國軍老舊眷村文 化保存區」,將眷村文化保存運動推向新的里程碑,使得眷村文化保存工作更加具體化。

2

在國防部公告的 13 處眷村文化保存區,高雄市左營明德、建業新村即為其中一處。明 德、建業新村承襲於日治時期左營軍港之建設,且為全台第一大海軍眷區,具有特殊的文化 價值和時代意義,因此早在民國99 年 3 月,高雄市政府便將左營明德、建業新村登錄為文 化景觀。民國107 年 7 月 28 日,高雄市政府將原左營舊城內「高雄市眷村文化館」遷移至明 德新村第 2、3、4、10、11 號,以「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之名蛻變開幕,並積 極推動「以住代護‧全民修屋」、「以住代護・眷村民宿」等計畫,期盼延續眷村豐富的生命 紋理與居住機能。

本研究旨在探討「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眷村文化保存與永續經營之策略,

並據此目的設計研究架構、研擬訪談大綱,以文獻分析法、田野調查法及半結構式訪談等方 法,針對園區現行經營者、承租眷舍之業者及原眷戶,從眷村文化保存的意義、困境、經營 模式、民間參與經營程度及「以住代護」計畫成效等方面,探討園區目前眷村文化保存與經 營之成果,期望透過具體建議,使「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能藉由公私協力的模 式引進專業團隊經營,建立起Business Ecosystem(商業生態系統),以達永續經營之目的,並 作為其他眷村改造之契機及典範。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自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施行後,眷村消逝速度始料未及,雖然在眷村文化工作者及民 間團體的呼籲及努力下,政府意識到眷村具文化資產之重要性,開始著手保留數處眷村空間,

然這些眷村空間大部分是原眷戶全數遷離後,再將眷舍予以保存利用,因原眷戶已遷離,缺 乏維護,眷舍毀壞速度非常快,除需龐大維護管理經費外,若僅單純保留有形之眷舍,而忽 略眷村特有人、物、史、文化之保存,則易淪於文物展演空間,不僅與其他保留之眷村相類 似,亦難有特色吸引人潮湧入,終成蚊子館,且原眷戶遷離後,僅將眷舍保存再利用是否符 合眷村文化保存之精神?缺少人的眷村保存意義何在?目前經營管理單位是否具有專業?其 管理模式成效如何?基此,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透過文獻了解眷村的發展及眷村文化保存的意義、策略及困境。

二、藉由相關案例研究,分析各案例公私協力及維護管理之經營模式。

三、檢視「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之眷村文化保存現況及經營成效。

四、探討現況及分析未來發展,提出因應策略並給予建議,以供未來經營單位作為永續經營 之參考。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位於高雄市左營區,涵蓋明德新村、建 業新村及周邊之中山堂、四海一家、臺灣豫劇團等設施(圖 1)。左營區是高雄市最早開發的地 區,是日治時期的軍事要塞。民國26 年,日本人開始於左營籌建軍港,讓左營成為日本南進 政策的海軍基地,為了安置大量的海軍官兵及眷屬,遂於軍港附近興建多處官兵宿舍。二戰 結束後,左營軍港由我國海軍所接收,原本的日本官兵宿舍則成為我國海軍軍官與眷屬居住 的房舍,明德、建業新村即是接收的日遺眷舍中房舍等級較高的宿舍,其中明德新村曾住過 4 名參謀總長(桂永清、黎玉璽、宋長志、劉和謙)、7 名海軍總司令(第 2-8 任海軍總司令:

桂永清、馬紀壯、梁序昭、黎玉璽、劉廣凱、馮啟聰、宋長志),日本已故前首相中曾根康弘 亦曾住過明德新村2 號,是名符其實的「將軍村」。

國防部雖將明德及建業新村公告為眷村文化保存區,無奈全國待養護之老舊眷舍眾多,

硬體修復的金額、後續經營管理及周邊環境設施整頓的費用相當龐大,而國防部撥列之補助 經費有限,未免屋舍不斷頹圮、毀壞甚至文物被盜,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自民國104 年起,開 始向國防部申請代管部分明德及建業新村原眷戶遷出後騰空的房舍,首先將保存狀況良好的 明德新村2 號、3 號、4 號、10 號、11 號等房舍修葺整理,並將原左營舊城內「高雄市眷村 文化館」遷移至此,於民國107 年 7 月 28 日以「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之名開幕,

以博物館形式展示眷村之建築特色及生活文物,其餘明德新村代管眷舍則陸續規劃活動及策 展;建業新村部分,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在獲得文化部「眷村文化資產保存新星計畫」的支持 下,於民國 106 年起在建業新村陸續推出「以住代護‧全民修屋」、「以住代護‧眷村民宿」、

「以住代護・眷村築夢」等試辦計畫,挑選喜愛眷村之民眾實際入住並修繕眷舍,一方面維 護保存眷舍,一方面延續眷村文化聚落居住的形式;至於中山堂、四海一家、臺灣豫劇團等 現況及沿革,則詳見於第四章。

5

圖1 園區位置圖 資料來源:(黃文珊,2007)

6

第四節 研究流程

依據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相關文獻探討,訂定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2 所示。

圖 2 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繪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