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著作流傳

在文檔中 永明延壽 (頁 31-34)

據宋.文《智覺禪師自行錄》所錄日行一百八件佛事中之 第一百八事,記錄延壽大師之著作「共六十一本,總一百九十七 卷」45文中雖有著作目錄之名列,唯考今收錄於《大正大藏經》

第 48 冊中有:《宗鏡錄》百卷。《萬善同歸集》3 卷,後附〈垂誡〉。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以下簡稱《唯心訣》)1 卷,後附〈定 慧相資歌〉與〈警世〉。收錄於《卍續藏經》中有:第 105 冊《受 菩薩戒法》1 卷。第 111 冊《註心賦》4 卷。第 114 冊《觀心玄樞》

1 卷。以上為延壽大師最主要之著作,本文以下所將探討其思想 核心,亦將以此著作為主要之參考依據。另有一篇提名〈神棲安 養賦〉,收錄於宋.宗曉《樂邦文類》第 5 卷中。46另據冉雲華先 生之考證,尚有《山居詩》等。47以下將引史傳資料中,對延壽 大師著作之記述:

45 卍續 111.83b~d。

46 大正 47.214 下~215 上。

47 同注 16,頁 60~62。

宋.贊寧《宋高僧傳.延壽傳》曰:

著《萬善同歸》、《宗鏡》等錄數千萬言。高麗國王覽其錄,

遣使遺金線織成袈裟、紫水精、數珠、金澡罐等。48

宋.道原《傳燈錄.延壽傳》曰:

著《宗鏡錄》一百卷,詩偈賦詠凡千萬言,播於海外。高 麗國王覽師言教,遣使齎書敘弟子之禮。……彼國僧三十 六人親承印記,前後歸本國,各化一方。49

宋.曇秀《人天寶鑑.延壽傳》曰:

著《宗鏡》一百卷。寂音曰:切嘗深觀之,其出入馳騖於 方等契經者六十本,參錯通貫,此方異域聖賢之論者三百 家。領略天台、賢首而深談唯識,率折三宗之異義,而要 歸於一源。50

宋.惠洪《禪林僧寶傳.延壽傳》曰:

智覺以一代時教流傳此土,不見大全。而天台、賢首、慈 恩性相三宗,又互相矛盾,乃為重閣館。三宗知法比丘,

48 大正 50.887 中。

49 大正 51.422 上。

50 卍續 148.71b。

更相設難,至波險處,以心宗旨要折中之,因集方等秘經 六十部,西天此土聖賢之語三百家,以佐三宗之義,為一 百卷,號《宗鏡錄》。51

宋.志磐《佛祖統紀.延壽傳》曰:

師道播海外……又集大乘經論六十部,兩土聖賢三百家之 言,證成唯心之旨,為書百卷名曰《宗鏡》,又述《萬善同 歸集》,指歸淨土,最得其要。52

元.普度《廬山蓮宗寶鑑.延壽傳》曰:

會三宗師德,製《宗鏡錄》一百卷。《萬善同歸集》、〈神棲 安養賦〉等九十七卷,並行于世。師志誠殷重,專以念佛 勸人同生淨土,世稱宗門之標準,淨業之白眉。53

史傳資料中所載有關延壽大師之著作流傳,約可了解為如下 幾點:

1. 一生之著作豐富,以《宗鏡錄》百卷,最為世人所重。

此書以「心」為宗,折天台、華嚴、唯識等宗異義,而 要歸於一源。延壽於《宗鏡錄.序》中有言:「分為百卷,

大約三章。先立正宗,以為歸趣。次申問答,用去疑情。

51 卍續 137.240a。

52 大正 49.264 下~265 上。

53 大正 47.325 上。

後引真詮,成其圓信。」54所立之三章分別是:標宗章(為 立大旨)、問答章(為決疑情)與引證章(為堅信力)。 2. 另一代表作為《萬善同歸集》,此書多論禪定與念佛各有

其功,不可單執一門以為究竟,其卷上有論曰:「如坐禪 昏昧,須起行道念佛,或志誠洗懺,以除重障,策發身 心,不可確執一門以為究竟。」55故後人常以此書為禪淨 合一之作。

3. 深受高麗國王所敬重,遣使贈物,且道播海外。

延壽大師之著作,若依文《智覺禪師自行錄》所載「總一 百九十七卷」,如是之著作量着實驚人,唯其中許多書目已無從得 知。但今僅依現存之資料,亦能看出其一生讀書多、立著亦勤勉。

其心態趨向於包容、融合,於各宗經論採會歸方式,着重於彼此 之會通融貫,將彼此之差異以「心」而折中。佛學傳衍至唐代,

是各宗派、各經論發展之高峰,待延壽大師之出現,其所代表之 意義,可謂是佛學之一大集成者,冉雲華先生稱其為:「正合乎世 界哲學思想的大潮流──多樣模式的一元論。」56

在文檔中 永明延壽 (頁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