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計畫行為理論
一、 理性行為理論
雖然有關態度如何預測或影響行為的理論或模式並無定論,但從事此研究 的學者們都認為,在社會心理學中的理性行動論與計畫行為理論(Armitage &
Conned, 2000;Garcia & Mann, 2003),正好可以提供研究者對於人們在從事此活 動的時候,預測其對環境的可能影響行為,進而在其行為之前有所預防與宣導。
國內學者張偉志(2009)與葉俊麟(2011)提及從心理學領域出發,對有預測和了解 個人的行為進行描述,解釋消費者在各種情境下的自願行為提出了理性行為理 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此理論的基本假設是人的行為是基於意志 的控制之下,且思考是具有系統性,簡單來說,本身個人的行為是具有理性且 有系統的使用所蒐集到的資訊,在經過深思熟慮後而採取的行為。所以,由此 推論,人的行為表現取決於人的行為意圖,而行為意圖會受到自身的態度與主 觀規範所影響(王明杰, 2013),理性行為理論架構圖如下圖 6 所示。
圖 6:理性行為理論架構圖 資料來源:Fishbein & Ajzen (1975)
理性行為理論認為行為的發生是在理性之下,且是受到意志的控制,認為 行為意圖是影響個人行為的決定因素,也就是個人的行為是藉由其所獲得的資 訊,在有系統及理性的思考後,進而採取的活動。在理性行為論中,行為有所 改變則必先改變個人的信念,即為,如果個人認為自己應該出現此行為,此行 為就會產生。而信念代表個人對其行為的意志控制力,也就是說行為的產生是 由一個人經過邏輯思考的信念產生之後,來選擇要或不要,或者其他的決定之 後才去採取的行為。這理論假設本身並不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所支持的想 法就能夠代表個人的行為(劉潔心,2008)。
二、 計畫行為理論
Ajzen(1975)原本提出的理性行為理論僅以態度(Attitude Toward Behavior)與 主 觀 規 範 (Subjective Norm) 兩 大 構 面 來 探 討 消 費 者 的 行 為 意 圖 (Behavioral Intention)與實際行為,不足以解釋個人行為的所有問題,因為他發現一個人的 行為並不是只決定個人對行為的態度與主觀性的規範,尚必須是個人意志力的 控制,因此 Ajzen 又在 1985 年提出「計畫行為理論」;根據計畫行為理論主張,
要預測一個人特定的行為時,最佳的三個預測變項分別是當事人對此特定行為
的態度、當事人的主觀規範、當事人自認對該行為的控制程度,加入了知覺行 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讓理性行為理論的架構更為完善(葉俊麟,
2011),如圖 7。
圖 7:計畫行為理論架構圖 資料來源:Ajzen (1985)
基本上,個人的行為具有控制自我意志力之能力,那就表示個人基於自由 意志可以完全決定是否要執行某行為。但是,外在環境因素並非由個人意志可 主導或控制。例如,時間、金錢、科技技術或政策等,皆有可能影響我們採取 某行為之決定。因此,計畫行為理論則強調了「知覺行為控制」。在觀察行為意 向時,「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三個因素皆會影響個人行為意 向,進而影響其行為。知覺行為控制反應個人過去的經驗和預期的阻礙,所以 影響自我行為控制則涵括了內在及外在兩大因素。內在因素包含個人差異性、
資訊技術與能力、個人意志力、情緒修養及記憶力等項目。其中有些可以靠訓 練及經驗來加以改變,例如加強技能方面的訓練。相反的,若是情緒或處於壓 力環境之應變能力,則較能控制及改變。外在因素則包含了時間、機會與他人 的協助,就如同我們常說的,「天時」、「地利」、及「人和」的完美組合。不過,
外在因素的影響通常只導致行為意向的暫時性變化。它可以經由時間或環境的
性行動論上用來解釋學習者在採用新科技或創新產品等行為時,是否屬於自願 性行為,或具有一些不可抗拒之外在因素及障礙(許巧齡,2007)。
本研究欲探討收看意願之議題,是屬於個人自己有計畫性地採取特定行為,
因此適合採用計畫行為理論來做探討。以下為 TPB 各階段詳細說明。
(一)態度
態度是指一個人對人、事、物或行為所持有的正反面評價,若是個人對某 一行為的意向越強,將越有可能去從事該行為,所以個人的行為的態度可以用 來精準的預測個人的行為。所衡量的態度愈特定,並且所找出的相關行為越具 體,則兩者之間能顯示出高度相關的可能性越大,此乃是 Ajzen & Fishbein(1977) 所提特定性的配合度(林妤玲,2007;葉俊麟,2011)。
主觀來看 CPBL TV 的功能與加值服務(付費觀看直播),使用者會憑著自己 的想法提出對於 CPBL TV 的感受或者評價。
(二)主觀規範
指個人是否該採取某行為時,對該行為所感受到的社會壓力。當個人在執 行某種行為時,會預先參考到對本身重要的人或是團體人為他是否該執行某種 行為的壓力。而主觀的測量主要是藉由規範的信念(Normative Beliefs) 以及順從 的動機(Motivationto Comply)來測量。規範信念指的是個人知覺到重要他人或是 團體認為它是否應該採取某種特定行為的壓力。而順從的動機則指的是具有動 機去做那些重要他人或團體希望他去做的事情。(張玲星,2006;黃坤祥、游皓 瑋,2006;塗三賢、王松永,2007;陳明遠,2010)。
所以,當使用者會因為自己主觀上的想法或受他人影響提出自己的看法,
進而影響對 CPBL TV 的實際行為。
(三)知覺行為控制
多數國內、外有關計畫行為理論的研究都發現知覺行為控制對於行為意圖 預測的重要性,也就是知覺行控制能比態度或主觀規範更有效的預測行為意圖
(呂宛蓁、鄭志富,2008;翁誌誼,2007;張千培、鄭志富,2009)。Ajzen(1985) 發現,行為並不僅僅決定於態度與主觀規範,還必須看個人對行為的意志力控 制,意志力越強,其決定行為的控制力也就越強。另外,也有其他國內學者李 永祥(2010)提出知覺行為控制係指個人欲執行某種特定行為所需要的資源與機 會的信念,或者是所知覺的難易程度。當個人認為自己所擁有的執行能力越強、
相關資源與機會越多時,對去執行該行為的知覺控制即會越強,對該行為的意 圖會越高。若個人能夠控制並且擁有利於表現行為的資源或機會等因素越多,
將越能使行為發生。知覺行為控制亦會直接影響個體行為的過程,但只有在二 種前提之下會發生(吳濟華等人,2005;李永祥,2010;汪明生等人,2005;張 玲星,2006;黃坤祥、游皓瑋,2006;塗三賢、王松永,2007;陳明遠、葉俊 麟,2010):
(1) 為所預測之行為完全是在非意志的控制之下。
(2) 知覺行為控制反映出某種程度的實際控制,此時知覺行為控制並不必透 過意圖就能夠對行為產生直接的影響。
故研究提出,在此影響過程中,即使個體想從事某一項行為,但若本身沒 有能力或機會時(低度知覺行為控制能力),則個體也將無力從事該行為。
(四)行為意圖
行為意圖最能反映出個人從事某一行為的主觀機率,為預測實際參與行為 最好的指標,當個人行為意圖越強烈,就越有可能從事該行為。在計畫行為理 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中,行為意圖(Behavior Intention)是預測個人 行為的最佳變數(Fishbein & Ajzen,1975)。因此,計畫行為理論認為行為意圖與 行為間存在高度的相關性,也是最直接決定個人從事特定行為,而態度、主觀 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共同決定個人的行為意圖,若個人對該行為正面的態度越 強,主觀規範越支持從事該行為,對該行為的知覺行為控制越高,則從事該行
計畫行為理論較能提供完整的資訊。此一發現亦與李永祥(2010)、Armitage and Christian(2003)等研究者的看法相同,認為計畫行為理論是態度與行為關係的最 佳模式(陳敏男,2010)。
對此,本研究採取計畫行為理論(TPB)的理論觀點,深入探討閱聽人關於 CPBL TV 之「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的主要構面對其實際使用 網路直播平台的行為意圖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