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重玄視域下的「道體」 、 「道相」詮釋-即本體即境界之道

第三章 自然與因緣: 《道教義樞》 「自然」概念所蘊含的道論

第一節 重玄視域下的「道體」 、 「道相」詮釋-即本體即境界之道

《道教義樞》將〈道德義〉作為整本書的第一章,這在南北朝至隋唐時代的 諸多道經中並不常見,3可見孟安排對於「道」、「道體」的重視,當中《義樞》彙 整歷代道士們對於「道」的說法討論及吸收佛學思想,以其為基礎建立屬於道教 的道體論。根據盧國龍先生所說:

道體論,乃就其「本體論」層面而言。其表述方式,道德體用、有無體用、

三一體義等,而這些話題的背後所要探討的,其實是合理性與現象世界的 關係問題。合理性即作為天地宇宙、古往今來之根本至理的常道,所以合 理性與現象世界的關係問題,簡而言之,就是道物關係的問題。4

這也是佛教對道教「道」之質疑的問題,一、若就道氣自然的說法來看,道作為 至理常道的合理性?二、物無法通過工夫證悟道體之存在,道與物之間是否為斷 裂的關係?因此道教徒們無論用哪些方式詮釋「道」,皆為對這些問題的回應與 探討,而面對這些問題的思考,《道教義樞》如何呈現「道體」、「道相」的詮釋 內容及思維模式,是此節論述的重點。筆者認為孟安排在說明道教道體論時,分 別從「肯定式思維」(認知層面)、「否定式思維」(兼含工夫體證)之雙重進路來 詮釋及把握,說明此「道」確實是根本至理的常道,且非與「物」斷裂開來的道

其實也說明一切萬法皆依因待緣所生起的緣起說內涵。因此本論文運用「因緣」一詞為承此 中國思想史的脈絡來說明,主要討論的核心是為佛教之根本教理-「緣起」思想。

3 參考王宗昱:《《道教義樞》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年),頁 50。

4 盧國龍:《道教哲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 年),頁 183。

體,是一種即本體即境界的道體論,同時通過「重玄視域」的理解,帶出由傳統

「道」之「客觀實體義」向「空靈虛化」義面向的詮釋。5從中亦欲探究孟安排如 何承接六朝重玄道士開啟「以理詮道」的內容,及重玄思辨下雙遣「非有非無」

的道境論述,進而統整成自身詮釋「道體」、「道相」的內容,希冀通過上述的探 究,能把握《道教義樞》中「道體論」詮釋的思想軌跡。以下茲就「兼含『妙有』

『妙無』之理體」、「兼忘『非有』『非無』之道境」的兩個詮釋面向來進行討論。

一、兼含「妙無」「妙有」之理體-以肯定式思維詮釋「道」

關於以肯定式思維來討論道,內容為孟安排「正面」對「道體」、「道相」直 接肯定的詮釋和論述,屬認知的理論層面,筆者依《道教義樞》中的詮釋內容分 述為有「虛無之本體」(道之無)和「通生之道用」(道之有)的面向,最後以「道 之體用義」總和兩個面向,說明「道體」為一兼含「妙無」「妙有」之理體存在。

(一)虛無之本體-道之「無」

《道教義樞》中提出以「理」為道的說法:

道者,理也。通者,導也。言理者,謂理實虛無。《消魔經》云:夫道者,

無也。6

以「理」言道並非孟安排提出的新詮釋,在先秦道家《莊子•繕性》7中及後來《韓 非子•解老》8、《管子•君臣上篇》9都有指出「道,理也」的解釋,但是他們解 釋「理」的意義皆為「文理、條理」的意思,說明的為「萬物各自之理」,並非 直接將「理」等同「道」。10到了王弼注《老》時,談論「理」的基本義是「以無

5 此說法是來自鄭燦山:「道教重玄思想是在長期對於「道」之「客觀實有」層意義之解釋後的 一種反思。」參考氏著:《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關於道德經與重玄思想暨太玄部之討論》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 年),頁 253。

6 引自王宗昱:〈《道教義樞》校刊〉第一卷〈道德義〉,附錄於氏著《《道教義樞》研究》(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年 1 月),頁 289。亦輔參唐•孟安排編撰,《道教義樞》,收錄於《正 統道藏》第 41 冊,(臺北:新文豐出版,1985 年),本文所引孟安排《道教義樞》皆依循王氏 校勘版本。

7 《莊子•繕性》:「古之治道者,以恬養知;知生而無以知為也,謂之以知養恬。知與恬交相養,

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無不容,仁也;道無不理,義也。」

8 《韓非子•解老》:「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萬物之 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物有理不可以相薄,故理之為物,制萬物各異理。」

9 《管子•君臣上篇》:「別交正分之謂理,順理而不失之謂道。」

10 關於「道為理」的解釋思想源流麥谷邦夫先生已指出,參考[日]麥谷邦夫著、孫銳譯:〈南 北朝隋唐初道教教義學管窺-以《道教義樞》為線索〉,《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台北:駱 駝出版社,1987 年),頁 275。

為本」的「至理」,如其曰:「物無妄然,必由其理。統之有宗,會之有無。」11

「理」之內涵是什麼?「虛無」,此處承接傳統道家以「無」指「道」的思想詮 釋,解釋「道體」、「道相」內涵實為「虛無」、「無」。以「虛無」言「道」帶出幾 點詮釋面向:其一、就大道流行所顯之「相」的描述性思維,說明「道」本體為 虛寂超越的。因為「道」本體非能以感官認知去掌握,它超越現象一切有、無之 形,於是言其「無體」。又,「道」打破任何時空封域限制,無所不在、無所不含,

世界萬物現象皆含括其中,因以「虛無」言「道體」不受限、不滯礙的性質。誠 如《義樞》引玄靖法師的話闡釋「道體」為:「無體為體,體而無體,……然則 無一法非其體,……尋其體也,離空離有,非陰非陽,視聽不得,摶觸莫辨。」

19以此彰顯「道體」為非感官認知所能把握,但卻含攝萬法萬物的「無體之體」、

「虛無之體」。

其二、以「無」言「道」為說明道本身「虛寂玄遠」的存在,無法以任何「有」

的名言概念指涉。道家道教言「無」並非指「空無」(什麼都沒有)的意涵,就

「道」生化萬物、宇宙三才等的作用來看,「道」是「有」(作用),以生化出的 萬物顯其「實」(有象),然「道」虛寂玄遠的內涵,為超越現象一切規定、概念 可以指涉和窮盡把握的,於是言「無」,即道之本體。因此「道」為「無」,並非

「空無」,是以其虛無寂靜之「體」為「無」(虛-抽象);而以其生化宇宙萬物 之作「用」顯「有」(實)。由此整合來說,「道」為兼含無、有的雙重性內涵;分 解的說,「道之本體」(理)以「虛無」為內涵。

其三、孟安排發揮了陸修靜「虛寂為道體」的思想,在序的首句便道:「夫 道者,至虛至寂,甚真甚妙;而虛無不通,寂無不應。」20以「虛」、「寂」之義 來詮釋此「本體」,又說「道德者,虛極之玄宗,妙化之深致。」21此處「虛極之 玄宗」指涉的為「道」,同樣以「虛」義來說明此道之本體。由上述可見《道教 義樞》是以「虛寂」、「無形無體」的概念來說明「道體」、「道相」,從中承接傳 統道家及六朝陸修靜、玄靖法師的思想脈絡詮釋「道」為「虛無之本體」。

(二)通生之道用-道之「有」

上述以「理」、「虛無」說明「道之本體」後,接著《道教義樞》提出以「通」

言道的說法:

19 王宗昱:〈《道教義樞》校刊〉第一卷〈道德義〉,頁 290。

20 王宗昱:〈《道教義樞》校刊〉〈道教義樞序〉,頁 285。

21 王宗昱:〈《道教義樞》校刊〉第一卷〈道德義〉,頁 289。

道者,理也。通者,導也。……言通者,謂能通生萬法,變通無壅。河上 公云:道四通也。22

此處說明以「通」詮解道,說明道能通生萬法,且與物通無壅。首先,為何道能

「通」?原因在於它「虛無」的性質,就如上小節談到其不遮蔽、不封限的特性,

所以能「開通」、「變通」萬事萬物,是由「虛無」來談道「通」,如〈位業義〉:

「道者,虛通不壅。」王宗昱先生指出此觀點在嚴遵、王弼的說法中也能見到,

23繼承河上公注「道以至虛,無所不入」的思想,認為道由於是「無」才能通於 萬物,直至南朝陸修靜亦云「虛寂為道體,虛無不通,寂無不應」、臧玄靖道士 也有「道者通物,以無為義」之論說。24

第二,「通」的作用為何?一、道能通「生」萬法;二、道與物(現象界)能 相互「通達」無礙,皆說明了「道」對「物」的作用,是道之「有」。此處談到

「生」萬法,筆者認為並非「道之本體」直接「創生」萬法萬物,「道體」是「虛 無」,無法直接「生有」,而是透過「通」的作用來「通生」有(現象界),因此

「虛無之道體」經由「通」(通達、開通)的方式,使現象萬物得其自然而然的

「自生」,便為所謂「道能通生萬法」。25若從物的角度來說,道是生成萬法萬物 的第一因,是萬物之所以為萬物存在的依據,因此也說明了道為萬法萬物之「本」, 實帶出具形上存有的思想。然而此「道體」並非只是超絕現象的存有,它以「通」

的作用將形上與形下連結,非絕對的二元割裂,道能使物變通無礙,而物經由通 能達道,如〈三寶義〉中所說:「道以通達為義,謂能自通通他,又能令凡達理,

通物至樂。」26透過「通」的作用呈顯了道與世界是「非一非異」即一「整體」

的關係。

第三、如何「通」?王宗昱先生指出最早詮釋道「通」的河上公注中,「通」

有「溝通」的意思,這種溝通在秦漢時代叫做「精通」,而《呂氏春秋》有明確 的討論精通的基礎是「氣」,27如「天人相通,精氣相貫。」之後的道教皆承續此

22 王宗昱:〈《道教義樞》校刊〉第一卷〈道德義〉,頁 289。

23 如王弼注《老》:「與天合德,體道大通,則乃至於窮極虛無。」或《老子指略》:「能為品物 之宗主,包通天地,靡使不經。」、「生之畜之,不壅不塞,通物之性,道之謂也。」等等觀 點。

24 參考王宗昱:《《道教義樞》研究》,頁 56。

25「通生」此概念在同時代的成玄英、李榮等重玄道士思想中也能看見,如成《疏》:「至道虛玄,

通生萬物。」、「道無不在,取其有通生之德,故字曰道。」;李《注》:「無象者絕名,約通生 而為用,字之曰道。」。

26 王宗昱:〈《道教義樞》校刊〉第一卷〈三寶義〉,頁 294-295。

27 詳參王宗昱:《《道教義樞》研究》,頁 54。

思想,為何道教談能與道相通?與道合一?皆由「氣」、「神氣」的基礎來「貫通」

道、物之間,才有所謂「道氣」的概念,《義樞》不直接說「道,氣也」,而是以 道的作用「通」來說明道物間相互通的基礎為「氣」。因此我們上述討論通生萬 法,實是在一「氣化流行」造化中,28萬物萬法經由道「通」而「得」到自身存 在的意義,也就是「德」,如〈道德義〉中:「德,言得者」,此謂「道之有」。

(三)道之體用義-兼含「妙無」「妙有」

上述從道之「無」及道之「有」的面向詮釋道體、道相,並非說「道」實是

上述從道之「無」及道之「有」的面向詮釋道體、道相,並非說「道」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