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xey 的旅客情緒指標
3) 流失
7.2.3. 量度經濟影響
資金流量 - 旅遊業倍增效益的現象
「倍增效益的概念,植根於不同機構互相倚賴而組合成的經濟體系。除原材料如 勞動力及進口貨品外,各機構亦互相購買對方的產品及服務。因此,任何產品需 求上的改變不單影響此一產品製造商,對此製造商的供應商亦構成影響。」
(Fletcher & Archer, 1991:28)
為了解旅遊業所帶來的淨經濟收益,我們將探索旅客消費的資金流經目的地的經 濟體系的過程,從流程圖中分辨出3個階段,並將討論如下。
-
第一重效應
旅客首先在經濟鏈的開端開始消費,直接或間接地購買旅遊產品或服 務,而這些產品和服務的供應,均可以在目的地國家內或其他地區得 到。從上述觀察所得,可以編制出以下圖表:
最後收款人
目的地內 目的地以外地區
直接購買 (a) 住宿,食物 (c) 購買免稅品
間接購買 (b) 經旅行團承辦商訂房 (d) 經旅行團承辦商購買機票
表7.2 - 旅客開支分類及舉例
需視乎 (a)及旅行團承辦商在目的地國家的 (b) 開支百分比。明顯地,
假如 (b) 相對 (a) 為重要,則目的地國家的收入將容易受到旅行團承 辦商開支模式改變的影響。此外,假如 (b) 佔極大比重,旅行團承辦 商往往可藉議價來取得大幅度折扣,導致較少資金流入。
-
第二重效應
在收取旅客及旅行團承辦商的初期開支後,旅遊業界接力將這些額外收 入用於投入的資源(消費),以及支付生產成本、勞工(工資)、資金
(利息)及企業管理(利潤)。
-
第三重效應
再談到資金流量,我們發現購買投入的資源,即會產生額外消費及非經 常性稅款(增值稅形式)(Holloway,1989)。生產因素的擁有者以消費、
儲蓄或繳稅的形式用去其收入,其中儲蓄及稅款可被視為開支週期中漏 損的部份。然而,這些漏損情況通常是很短暫的,原因是儲蓄只是延後 的消費,而部份稅收會以政府開支的形式回流到經濟體系中。
這個模式是假設匯出利潤、利息支出及工資是屬於儲蓄部份的。匯出利 潤數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需視乎外國人及外國公司的參與情況。當僱 員為當地人,以及旅遊公司是由當地國民所擁有及資助時,匯出利潤而 漏損的資金通常會較少。
我們最好緊記旅遊業對國際收支差額的淨額貢獻,不單要視乎初期開支 的數額,同時亦要視乎因進口而漏損資金的數額,以及匯款的金額。非 洲的旅遊業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地旅遊收益並沒有跟隨旅客的 增長而增加。
-
週期完結
現在,用於購買本地產品的資金再次流入開支週期中,由於曾有多次流 失,回流的資金當然較初期的開支為少。當第二次開支週期完結後,所
收回 漏損
圖7.2 - 旅遊業對經濟的影響
旅客開支
旅行團經營商 投資者
在目的地的開支 (第一重)
匯款 (第三重) 工資、利息、利潤 (第二重)
儲蓄(第三重) 稅款 (第三重)
進口 開支 投入的資源
圖7.3 - 旅遊業倍增效益收入的運作情況 資料來源:摘自Holloway, 1992:175
旅遊業相關機構,如酒店、航空公司或旅行團承辦商和代理商常被喻為旅遊業發 展下的得益者,但旅遊業實一個多元化的工業,其盈利為不同機構帶來利益。舉 例而言,電子器材生產商及食品供應商為酒店提供產品及服務亦因此而得益。此 足以證明不同機構及工業聯繫攜手支持旅遊業,最終會因此而獲益。
旅客每次消費都能引發東道國的經濟興旺,而在這經濟系統中有不少乘數效果在 運作,包括交易乘數效果、產量乘數效果、收入乘數效果、就業乘數效果及政府 收益乘數效果。
交 易 (銷 售 )乘 數 效 果
用以計算旅客消費的增加所產生的額外生意收益。
用以計算旅客花費的增加所帶來的額外收入(工資及薪金、租金、利息及利 潤)。
就 業 增 值 率
用以計算每一單元的額外旅客花費所帶來的就業總數,或直接就業比率。
政 府 收 益 增 值 率
用以計算旅客消費的增加對政府收益的影響。此乘數效果可以總值計算,即 旅客消費的增加所帶來的政府收益增加總數,或以淨值計算,旅遊活動的增 加相對加增了政府開支,從而政府的淨值收益相對減少。
資料來源:Cooper, Fletcher, Gilbert, Shepherd & Wanhill, 1998:134
上述的乘數效果收入有以下解釋:
當一個訪港旅客在餐廳進食時,餐廳東主便賺取了一筆收入,而東主會進一 步將收入用作交稅、儲蓄及其他消費。這些收入部分也會用來向本地的供應 商或生產商購買貨品/服務,部分則支付員工的工資/薪金,部分向銀行繳付 利息,或者向業主繳付租金。
當上述人士收到餐廳東主所支付的金錢後,他們又會利用這筆收入來繳付稅 款、儲蓄或其他貨品/服務的消費。由此可見,旅客的消費會作多次運用,
伸展至整個經濟上。結果,這些連鎖式的消費遠遠超過旅客的最初消費款額。
不過,並非所有金錢都會在經濟上循環使用的,那些繳稅、儲蓄及購買進口 貨品或服務的款項便不會。不被循環使用的項目會減低乘數效果的影響力。
總而言之,當不同經濟活動範圍具備強勢的聯繫時,乘數效果自然較大,假 如所有貨品或服務由本地提供,聯繫效應及收入的乘數效果也會較為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