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騎乘自行車之行為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之文獻探討擬針對研究目的,彙整國內外文獻後做整理探討,

內容包含:第一節「身體活動」、第二節「騎乘自行車之行為」、第三節

「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第四節「行為流行病學架構」。

第一節 身體活動

一、身體活動的定義與重要性

由 P. Caspersen, Christenson (1985)定義身體活動為由骨骼肌肉產生的 需要消耗能量的任何身體動作,包含所有以健康為目的的工作、家務、

休閒活動、運動;WHO 根據此定義身體活動是任何透過身體骨骼肌肉消 耗能量所產生的動作,包含體育運動及任何身體的動作像是:遊戲、走 路、騎自行車、工作、做家事及娛樂性活動、打球、跳舞等 (WHO, 2010)。

近年來,由於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生活型態轉變,日常生活中的實質、

經濟及社會環境產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些改變主要包括交通型態的改變,

如私人汽機車的普及率不斷上升,根據交通部的調查,我國成年人使用 私人機動運具做為日常生活主要的通勤方式的比率相當高,男性的使用 率為 80.8%,女性的使用率為 66.8% (行政院交通部,2010),私人機動運 具成為主要的交通通勤工具;通訊方式的改變,由於電腦、平板及智慧 型手機使用的普及,國人幾乎無時無刻都在使用科技產品,與網路的世 界形影不離;工作型態的改變,高科技的進步許多流程漸漸以機器代替 人力,減少勞力的付出,逐漸轉變為以坐在辦公室為主的工作模式;以 及娛樂活動的改變,成年人主要的休閒活動為看電視、使用 3C 產品等靜 態娛樂。這樣的生活型態改變減少人們在生活中從事身體活動的機會,

相 對 的 增 加 了 許多 從 事 靜 態 活 動的 時 間 (Owen, 2012; Owen et al., 2011)。

9

WHO (2012)發現世界各國缺乏身體活動的程度日趨嚴重,全球三分 之一的成年人缺乏身體活動,已經是全球第四大死亡高危險因素,每年 約有 320 萬人因缺乏身體活動而死亡,占全球死亡率 6%,僅次於高血壓 13%、吸菸 9%及高血糖 6%;缺乏身體活動會加速非傳染疾病的發生,

像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癌症等慢性疾病的罹患率,更會影響總體的 健康狀況,經研究估計與一周從事四天以上至少 30 分鐘的中強度身體活 動者相比,沒有身體活動者多了 20%-30%的死亡風險,約有 21%-25%的 乳腸癌和直腸癌、27%的糖尿病和 30%缺因性心臟病,其皆歸因於缺乏 身體活動 (WHO, 2008)。

一項針對 20 個國家跨國性的調查結果指出 (Bauman et al., 2009),臺 灣地區 18 至 64 歲的成年人中,約有 42.3%的人身體活動不足,意即近五 成的臺灣成年人每週參與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時間,並未達國際間身體 活動的最低建議量-每週 150 分鐘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 (Haskell et al., 2007),在該調查的之中,臺灣地區成年人身體活動不足的比例僅低於日 本 (43.3%)及比利時 (43.0%) (Bauman et al., 2009)。一項由國民健康署委 託 國 立 陽 明 大 學 辦 理 的 「 國 際 衛 生 組 織 身 體 活 動 量 表 監 測 系 統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Taiwan;簡稱 IPAQ 台灣)

建立與國際合作」三年計畫調查,研究結果發現與 2006 年國際初步分析 資料比較,18-64 歲國人身體活動量不足的人 (38%)遠比國際平均值 (17%)多出兩倍之多,其中身體活動情形又以 26-45 歲之工作人口最為不 足,特別是剛踏入社會的新鮮人及白領階級的人,且環境是影響身體活 動的一大原因,例如住家附近有無民生場所、大眾運輸系統的方便性及 住家附近治安等,以臺灣七大地區來看,有充足身體活動量比率最高為 臺北市 (53.4%),而身體活動量不足比率最高為雲嘉南地區 (42.7%) (國 民健康署,2006),有研究指出女性、年齡越高、及高收入國家其身體活

10

動量較為缺乏 (Bauman et al., 2009; Hallal et al., 2012)。

充足的身體活動可以增進心肺健康,減少死亡、心血管疾病、高血 壓、中風、第二型糖尿病、乳癌、大腸癌、憂鬱症及跌倒的發生率,達 到控制體重,增強骨骼與肌肉,促進心理健康與情緒,延長壽命的益處 (Global Advocacy Council for Physical Activity,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2010; C. J. Caspersen et al., 1985; Dunn, Trivedi, Kampert, Clark, & Chambliss, 2005; Hankinson et al., 2010; Haskell et al., 2007; Lee et al., 2012; Parker, Gustat, & Rice, 2011; Taddei et al., 2013);以臺灣 102 年十大死因來看: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

糖尿病、肺炎、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肝 病及肝硬化、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衛生福利部,2014),其中惡性腫瘤、

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高血壓性疾病都跟缺乏身 體活動有較強的關聯性,如果能增加身體活動量不僅可以預防許多慢性 疾病的發生,對於永續發展及經濟上也有所助益,可以見得充足身體活 動是健康、永續發展、經濟的強大投資 (Global Advocacy Council for Physical Activity,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2010)。

很多研究都證實了個人、社會及環境對於成年人身體活動有相關 (Bauman et al., 2009),身體活動的類型可以大致分為職業、休閒、家庭、

交通四個面向 (J. F. Sallis et al., 2006),根據巴西一項調查這四個面向之 研究發現在 1,318 位成年人中,影響身體活動不足比率最高為「交通」占 了 91.7%,其餘的休閒、職業、家庭對身體活動不足影響的比率分別為 77.5%、68.9%、56.7% (Florindo et al., 2009),可見得交通及休閒這兩類型 是影響身體活動不足很大的因素,由於現今私人運具的盛行,成為國人 主要的運輸工具,越來越多研究指出私人運具所造成的健康危害,不僅 會使得肥胖機率增加,也造成嚴重的久坐行為及身體活動量嚴重不足

11

(Ding, Gebel, Phongsavan, Bauman, & Merom, 2014; Frank, Andresen, &

Schmid, 2004; Hoehner, Barlow, Allen, & Schootman, 2012; Sugiyama, Ding,

& Owen, 2013),因此 WHO 一直呼籲利用多學科的方法來增加體力活動

參考 Corbin & Pancrazi, 1996

12

成年人的身體活動建議量整理如表 2-2,詳述如下:澳洲政府建議成 年人把運動視為一種增加身體活動的機會,且每天都要以自己的方式運 動,至少盡可能的每天從事 30 分鐘中強度身體活動,一次持續 30 分鐘,

或者結合幾個 10 至 15 分鐘的活動累積起來,在能力範圍之內再做一些 高強度的活動 (Australian Government, 1999)。一項美國研究建議成年人 一週至少五天每次 30 分鐘的中強度身體活動,或者每週至少三天每次 20 分鐘的強度身體活動 (Haskell et al., 2007)。WHO 則建議成年人每週至少 150 分鐘中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每週至少 75 分鐘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

且每次至少持續 10 分鐘,此外每週至少進行強壯肌肉活動 2 天,可以促 進心肺與肌肉骨骼的健康,並且降低非傳染性疾病及憂鬱的風險。英國 政府建議成年人每週之中強度活動至少 150 分鐘,等於每週至少 5 天從 事 30 分鐘中強度活動 (Department of Health, 2011);而臺灣衛生福利部國 民健康局 (2010)的臺灣健康體能指引參考 WHO (2012)的建議量,宣導每 週 5 天每次至少 10 分鐘的有氧身體活動,中強度每週累積 150 分鐘,高 強度則累積 75 分鐘。

13

表 2-2、成年人的身體活動建議量

作者(年代) 年齡 類型 頻率 強度 期間 總時間

澳洲政府 (1999) 18 歲以上 有氧 每天 30 分鐘

Haskell WL et al. (2007) 18-65 歲 有氧 每週 5 天 30 分鐘 -

每周週 3 天 20 分鐘 -

國民健康局 (2010) 18-64 歲 有氧 每週 5 天 10 分鐘 150 分鐘

75 分鐘

英國政府 (2011) 19-64 歲 有氧 每週 5 天 10 分鐘 150 分鐘

75 分鐘

世界衛生組織 (2012) 18-64 歲 有氧 - 10 分鐘 150 分鐘

75 分鐘

本研究整理

14

三、小結

綜上所述,身體活動不足對健康來說是一大危險因子,充足的身體 活動量可以增進心肺健康,減少死亡、心血管疾病、高血壓、中風、第 二型糖尿病、乳癌、大腸癌、憂鬱症及跌倒的發生率達到控制體重,增 強骨骼與肌肉,促進心理健康與情緒,延長壽命的益處 (Global Advocacy Council for Physical Activity,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2010; C. J. Caspersen et al., 1985; Dunn, Trivedi, Kampert, Clark, &

Chambliss, 2005; Hankinson et al., 2010; Haskell et al., 2007; Lee et al., 2012;

Parker, Gustat, & Rice, 2011; Taddei et al., 2013);在 1995 年後對於身體活 動之目的已從提昇體適能與改善身體組成轉變為促進健康,而建議量為 每週累積中強度身體活動至少 150 分鐘,如能達到充足身體活動量,就 可以改善得到慢性疾病及減少死亡的機率。

15

第二節 騎乘自行車之行為

一、騎乘自行車的益處

在全球肥胖盛行率上升、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身體活動不足比率 及環保概念不斷攀升的情況下,促使騎乘自行車成為 21 世紀先進國家都 市交通的流行趨勢,被認為是在日常生活中,促進人們參與規律身體活 動的有效方式之一,其中一項策略就是透過改變物質環境去鼓勵及支持 走路和騎自行車的可能性,從日常生活中提供增加身體活動量的機會 (Oja, Vuori, & Paronen, 1998),並且減少環境汙染,增進健康 (Excellence, 2012; S. D. Fraser & Lock, 2011; Hamer & Chida, 2008; Yang, Sahlqvist, McMinn, Griffin, & Ogilvie, 2010; 行政院交通部,2010)。

自行車為較環保的交通運具,根據行政院環保署規劃自行車道之初 步構想,預估若自行車的交通量成長一倍,將可帶來許多社會經濟成本 的效益,包含了改善民眾健康、降低空氣汙染、減少能源的消耗等,以 自行車為交通運具,能節省空間及能源消耗,不會產生噪音及汙染,對 於永續社會有良好的貢獻,是兼具環保、經濟、休閒的交通工具 (行政院 環境保護署,1997)。因此,如果能將騎乘自行車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改 變目前的交通習慣,以騎自行車做為代步工具,使得騎乘自行車成全民 運動將是人們改變生活型態的有效途徑,可以減少空氣汙染及減少暴露 於壅塞的交通中,並且在健康及環境上都可以得到改善 (Taddei et al., 2013)。

綜上所述,對成年人而言,利用騎自行車等動態通勤方式,除可以 增加日常身體活動量,達到降低心血管疾病及肥胖的發生率 (Furie &

Desai, 2012; Wanner et al., 2012),還能夠「替代」騎機車、開車的久坐時 間,同時有助於環境保護 (Merom et al., 2008),使得騎自行車逐漸被政府

16

所重視,在公共衛生領域及綠色運輸上有不可取代的位子。

二、騎乘自行車與健康的相關研究

許多科學研究證實騎乘自行車在健康方面有相當多利益 (Andersen et al., 2000; Besson et al., 2008; Huy et al., 2008; Matthews et al., 2007; Wen

& Rissel, 2008; Woodcock, Tainio, Cheshire, O’Brien, & Goodman, 2014),

騎乘自行車之國外相關研究整理如表 2-3,以死亡率及慢性疾病與騎自行

騎乘自行車之國外相關研究整理如表 2-3,以死亡率及慢性疾病與騎自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