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教育與排名運作機制之省思 / 4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學校教育與排名運作機制之省思 / 4"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學校教育與排名運作機制之省思

葉川榮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兼任助理教授 在現代化的國家中,國民教育目 標 的 落 實 有 待 於 學 校 教 育 的 具 體 推 動,然而學校教育的推動卻不僅僅只 是落實國民教育目標如此單純。學校 教育的實際運作機制牽涉到學生學習 成 效 的 表 現 、 教 師 教 學 表 現 的 卓 越 度、教育經費執行的完善率、甚至是 招生績效的亮眼度,凡此種種無不牽 涉到各種大大小小、鉅細靡遺的積分 計算。只要有積分(分數)的出現, 就難以避免排名與教育競爭的出現。 在學校教育的尺度中,幾乎無法將考 試 、 分 數 與 排 名 當 作 是 三 個 獨 立 事 件。在教育的情境中,考試不但是手 段(督促學生唸書、檢視教學成果、 檢視學生學習成果等)也是目的(為 了之後大大小小的升學考試),既然有 考試就必然會有分數,既然有分數就 會有高低排名,既然有高低排名就會 有比較,既然有比較就會有競爭。這 樣的邏輯循環,或許沒有必然性與合 理性,但卻相當程度的反映了大多數 教育現場的事實。 學校就是一個傳遞知識、檢驗知 識、以知識為商品的地點,而知識的 傳遞成果必需受到檢驗。因此,同事 間的帶班績效,同學間的學業表現, 每每都成為檢驗、比較與競爭的基本 要件,無法視而不見。而且要老師完 全避免去做成績上的排名與競爭,不 但難以達到卻也是個不切實際的浪漫 作法。學生與老師在班級的情境中, 就算所有的分數與成績被嚴密的秘密 化起來、被污名化、被消音,但學生 與 老 師 還 是 會 在 僅 有 有 限 的 資 訊 之 中 , 找 到 符 合 自 己 需 求 的 「 競 爭 訊 息」、「比較訊息」。競爭來自人類從遠 古時代所帶來的生物習性,在結合了 人 類 漫 長 的 文 明 發 展 與 科 技 進 展 之 後,競爭的本性其實只是被隱密化, 就如教育現場中的學業競爭亦被巧妙 的掩蓋在不准公開的成績與排名之下 一樣。 本文認為國家透過學校教育、考 試制度來分流學生,且成績的存在更 產生了排名的機制。我們從這樣的觀 點出發,試圖探討排名機制的運作原 則,並檢視結合著排名機制的教育現 場是如何促成了教育的競爭,最後再 思考成績與排名是否已被污名化、秘 密化,並進一步的省思學業排名是否 需要被除罪化。

一、 學校教育透過考試機制分流

學生

一般家長以及社會大眾,對於學 校的要求皆在提供良好教育商品、促 使下一代能夠成功的藉著教育達到向 上流動等等的教育期許。或許透過市 場的機制與需求也是一種合法性的機 制,因為學校被預設為必須培養「良 好教育」的學生,而評斷這種學生最 好的方式就是透過考試機制(Cannella & Viruru, 2004)。然而教育制度往往藉 著成績與分數評斷優劣,劃分等第,

(2)

並藉此「分流」學生,安排到相對應 的層級與職業去。政府主導的課程標 準與資格考試,因此決定了學生在就 業市場的銷售價格(張建成,2002)。 就整個學測制度來說,這是一種國家 化的競爭篩選制度。它的運作方式是 這樣子的,它先透過「公平的考試」 篩選掉一些競爭者,這些在考試競爭 中落敗的競爭者被視為是在教育成效 上的「弱者」,在基礎的入學考試中就 先被「巧妙的刪除」掉了。這也是政 府提升「文官代理人素質」的高明手 段,它不直接從公務員考試來篩檢, 它先利用學力測驗,在篩選大學生素 質的理由之下,就已率先剔除了考試 上的落敗者。而之後這一批可以就讀 大學的學生,又能在日後以「大學」 的學歷報考高等公務員考試,再做第 二次的篩選。這是一種巧妙(又不落 人話柄)的考選機制,也是明顯將國 家意志深入教育競爭的遊戲規則之中 的明證。 教育測驗、分數、考試與排名, 本身就不是原罪,這只是一個「工具」 與「工具理性」互相辯證的關係,也 是一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相 對關係。延續這樣的觀點來看,方德 隆(1993)認為基於分數與測驗的編 組(Grouping)可以被稱作是一種為了 達到學術成績而進行規訓的機制。這 樣 的 機 制 是 否 會 成 為 一 個 「 規 訓 力 量」,就端賴教育過程中的每個角色如 何去面對這樣的測驗機制。學校因此 成為一個巨大的、商業考量的、以科 學(測驗)方法為依據的系統(Cannella & Viruru, 2004)。這也是一個龐大的篩 選系統,在教育的世界裡,有上位者 進行著監督與考核,並視學生的表現 給予獎懲。當國家將「測驗」與「分 數」視為一種評價教育績效的專門技 術,它相對的也就會漏失掉許多教育 評 鑑 技 術 所 難 以 覺 察 到 的 教 育 意 義

(Davies & Quirke, 2007)。而為了要達

到上位者所預定的目標,教師與學生 之間的競爭是必然存在的,不論是透 過教育成就的追求,或是最低基本學 業程度的達成,國家標準化測驗所營 造出「分數主義」的競爭環境,一直 是現代學校教育的最大特色。

二、 成績的存在產生了排名機制

學校教育實際運作的內容與成績 難以切割,而成績的出現必然結合著 排名的運作機制。教學成果的表現需 要大大小小、精心設計的考試與測驗 來確認。分數是必須透過計算的,分 數的獲取也是必須在競爭的架構之下 才有意義。因為分數就是被使用來計 量,而全班都換算成 PR 值是無法看出 學習效果與學習差異的,更何況全班 都一百分與全班只有少數人一百分, 或 只 有 某 些 人 一 百 分 , 對 學 生 與 教 師 、 家 長 來 說 是 具 有 極 大 不 同 意 義 的。因此,在分數主義的架構下存在 的教育現況,競爭是必然存在的一種 學習機制。或許有人會說分數是為了 量尺考量,但量尺亦是必須競爭與排 等第的。 排名與競爭的特質,無論教育理 論學者喜愛與否,它早已被預設在學 校教育的運作機制裡面。Wolf (2007) 對於教育測驗的定義就是:能夠測量 學生在獲取與精熟知識和技能的方面

(3)

是否有進步的任何程序(any procedure for gauging the progress of a student in acquiring and mastering educat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這項定義牽涉

到了進步,而不是僅僅只有「獲得與 否」,這就含有競爭的概念在內,因為 是否進步不但要跟自己比較,還要跟 別人比較。「排名」也是學生與教師的 關心的議題,考試如果沒有排名,就 很難顯現「優勝者」的榮耀與光彩(林 秀珍、徐世豐,2006)。排名一方面是 教 育 實 踐 中 所 謂 「 可 以 瞭 解 教 學 成 效、評估學生學習結果」的基本要素, 一方面更是學生與教師在學校裡存在 的合理性要素。基本上,不論對外還 是對內,一個不追求「排名」的學校 是不太可能存在的。盧增緒(1995) 認為學校藉由標榜「客觀而科學」的 教學評量,將成績轉換成為 PR 值,美 其 名 不 讓 學 生 與 教 師 去 做 比 較 和 競 爭 , 其 實 仍 是 暗 地 裡 施 行 了 篩 選 任 務,公然助長了學校裡弱肉強食、適 者生存的情形。因為 PR 值本身就帶有 極為濃厚的「競爭、比拼」意味,因 為不透過競爭與比較,你怎麼能踩在 百分比人數的人頭上,建立起自己在 教育競爭中的勝利果實?

三、 排名機制助長了學業競爭

重視成績,不代表就樂於競爭。 但在教育的現場中,成績與排名已經 是和「競爭」難分難捨、難以切割了。 方德隆(1993)認為學校裡的分數與 測驗,便是一種為了鼓吹學術成績與 學業競爭的規訓機制。因為在意這些 教育上的成績、名次、課業狀況會讓 學生努力去追求、爭取某些必須去競 爭的東西,也會將自己融在一個廣大 的教育競爭氛圍之中。而成績、名次、 課業這幾個名詞在廣義來說是息息相 關、相互涵攝的,並不容易輕易切割, 因 為 它 們 代 表 著 學 業 競 爭 的 許 多 面 向。學生若對於它們感到十分在意、 耿耿於懷、亟欲追求或爭取,我們就 無法故意視而不見,要求學生家長都 已平常心看待,因為這違反了人性。 也 是 如 此 看 重 成 績 、 排 名 與 考 試,考試變成了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 競爭,激烈的考試競爭往往引起學生 內心矛盾與壓力(王后雄,2008)。部 分家長過度看重成績,干預教師正常 教學,迫使教師以考試成績及比賽名 次為教學目標;部分教師汲汲營營名 利,為求得績效,忽略正常教學程序 與學生基礎能力之養成,學生淪為家 長 及 老 師 的 戰 利 犧 牲 品 ( 張 敏 芳 , 2006)。在學校經營的過程中,學校時 常參考一些「客觀而科學」的教學評 量轉換成相對分數,遂行所謂的「班 常模」或「級常模」,美其名叫「教學 正常化」,其實仍暗中施行篩選任務、 公然製造人為的不平等,使學校成了 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典型(盧增緒, 1995)。學校一方面承載著宏大理想的 教育目標,一方面又得想辦法讓學生 考上一間好學校,如此一來學校主事 者就得在「不強調競爭的教育理想」 前提之下,去追求教育中必須努力去 競爭的成績,這就使得社會大眾對於 學校中出現分數與排名的競爭現象, 不太容易以正面且明確的態度去看待 之。

(4)

四、 成績與排名被秘密化的矛盾

現象

學生認為分數可以用來評定學生 努力程度與學習成效,甚至是個人品 行操守的保證,進而象徵未來可能的 成就與發展,成績儼然成為代表一切 學習成效的指標(許殷宏,2006)。成 績在學生的心目中是如此的重要,學 生也清楚成績在老師與家長的心中, 甚至是在未來的升學競爭中,扮演著 極為重要的角色。但是許多學校或教 育論述的具體作為中,又將成績視為 一種「不可言出的秘密」,似乎成績背 後藏有極大的教育黑暗象徵,既不能 公開的追求它,也不能公開它的具體 真面目,那更不用說直接拿它來作分 析、比較。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 準則,第十條:國民中小學學生成 績評量結果及紀錄,應本保密及維 護學生權益原則,非經學校、家長 及學生本人同意,不得提供作為非 教育之用(教育部 93.12.31 修正)。 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教育部 直接透過「準則」,將學生成績給秘密 化,不准對外輕易公開。成績排名是 學生個人的隱私嗎?還是成績排名是 教育中所有的原罪?它這麼的見不得 人?其實教育當局懼怕的是「過度的 競爭」,也懼怕學生、家長或老師過度 的沈浸在成績與分數的迷思之中。其 實,教育當局的「準則」才是過度的 違反人性,違反大家對於成績排名的 在意之天性。教育部的介入,適足以 將成績、排名更塑造為一個大家亟欲 追求的黑箱,教育部長久對於「成績 排名黑箱化、秘密化」的努力,只造 就了更多的猜測與創造了更多的明星 學校,並且將教育中對於成績的追求 與競爭更加的白熱化。 在現代的教育情境中,成績排名 已經被刻意的「秘密化」,好像成績排 名是一個禁忌般的被「隱藏」起來。 但在實際的教育場域中,各班的成績 常常有老師努力去打探,力行「知己 知彼、百戰百勝」的精神。老師對於 自己班級的成績很有興趣,但成績是 相對比較出來的,若是沒有其他班級 的 成 績 當 作 參 考 值 , 對 有 些 老 師 來 說,這樣的成績是缺乏一些訊息的, 無法用來當作激勵學生競爭的工具。 而老師與老師之間便很喜歡試探彼此 班級的成績,有的是直接問,有的是 叫學生私底下去問,有的會叫學生去 「補習班」補習的時候再問,有的會 去教務處靠關係「申請」或「詢問」。 成績與排名在被秘密化的情況之下, 已儼然成為老師與老師之間、家長與 學生之間私下較勁與追求窺探的非公 開秘密。

五、 成績與排名除罪化?

許多來自教育現場的聲音顯示: 學生與老師其實都還是很在意分數與 排名的,卻必須在許多教育場合中試 著隱瞞這樣的心情,表現出一副我不 在乎成績的樣子。現場老師認為這樣 根本就不符合實際的心理需求,也不 符合教育現場中希望學生擁有好成績 的真實狀況。 如果妳告訴他要有運動家的精神,

(5)

妳告訴他良性競爭,其實那對他們 來講那都是很抽象的東西啊。他們 會覺得說,我今天跟你競爭,比如 說成績好了,我明明就輸了,我不 高興,那我為什麼還要表現出一副 好像,寬宏大量的樣子呢?那樣很 虛偽啊。妳明明就很在意啊(訪某 國中導師,轉引自葉川榮,2009)。 老師認為學校的教育要學生表面 上不在意成績與排名,其實他們心裡 都很在意,為何要刻意隱瞞?教育現 場因此變成了一個心口不一、價值觀 與實際作為相互矛盾、衝突的荒謬現 象。但是令人驚訝的,在教育現場中 老師和學生對於這樣的情形,卻有著 極為有韌性的適應能力。或許在教育 的現場中,老師天天傳遞許多形式上 的、抽象的、言不及義的東西,讓學 生也藉此機會學習到許多適應社會的 應對方式。譬如老師要學生不要過度 在意成績,也表明自己不是在意成績 的人,卻也常在段考成績出爐之後, 為了學生表現不佳的成績大發雷霆、 情緒失控。久而久之,在學生的心裡, 學校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愛都只是一種 束之高閣、不切實際的美麗期許,這 些 東 西 只 會 在 寫 作 文 的 時 候 暫 時 出 現。當要實際面臨升學的競爭、考試 的競爭和與別班的競爭時,學生們知 道光靠這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愛是撐不 了場面的。血淋淋的激烈競爭、強取 豪奪、達成最後升學成果才是最實際 的教育目標。而這種虛幻與真實相互 參差的情形,在每天學生的面前都常 常 在 上 演 , 學 生 或 許 也 早 已 見 怪 不 怪。就教育現場的觀察來看,這些現 象早就已經普遍存在,實在應該予以 「除罪化」,不要再將它當作是一個天 崩地裂的壞事情。這樣的觀點則和周 愚文(2007)的觀點一致,他認為競 爭與追求成績排名是教育情境中「不 滿意、但必須接受」的手段與事實。

六、 結語:排名與學校教育已成

為學業競爭的共生體

同一個空間裡的各所學校,彼此 無法避免的有許多激烈的競爭關係。 而學校載「競爭與被競爭」的過程中 不斷的「與他校比較且也被他人所比 較」。校際間的排名衍伸出優/劣學校, 班際間的排名衍伸出好班/普通班。在 學校的尺度中,這些在校長、老師、 家長、學生心目中優/劣學校彼此競爭 著資源、競爭著入學率、升學率排名、 競爭著保持優勢…等,唯有透過不斷 的「比較」、「排名」才能一較出高下, 也才能永遠的維持/失去優勢。這樣的 觀點,使得教育競爭與學業排名在校 際、班際間不斷的比較中存活下去, 甚至是獲得養分。 學校與班級本身不具有生命力, 並不會比較,也不會主動去排名。只 有依附或執著於學校教育空間範圍內 的「人類」才具有比較的能力,也只 有人類的不斷對學校、班級做比較、 排名,才使得校際/班際間的教育競爭 與學業排名如此激烈,變成了一個難 以分割的共生體。或許面對考試與知 識成長的正確態度才是關鍵,也才是 教育實踐中的一個重要真諦與課題, 不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而言都應該 是如此。

(6)

參考文獻  方德隆(1993)。教學歷程與教室 互動。高雄:復文。  王后雄(2008)。論教育考試的功 能性缺陷與價值衝突。教育研究與實 驗,1,47-53。  周愚文(2007)。「反對競爭:讚 許可鍛鍊的分析及哲學的顛覆性」評 述。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課 程與教育哲學:教育哲學評述(四), 頁291-314。台北:師大書苑。  林秀珍、徐世豐(2006)。教育的 實鏡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 學研究。台北:學富。  張敏芳(2006)。與壓力共舞:國 小音樂資優生學習壓力之研究。資優 教育研究,6(1),69-88。  許殷宏(2006)。教學實踐與學生 身份認同:國中美術班與普通班的比 較」。教育研究集刊,52,125-153。  葉川榮(2009)。國中階段的學業 競爭現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 文,未出版,高雄市。  盧增緒(1995)。論教育評鑑觀念 之形成。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 教育評鑑(頁3-59)。台北:師大書苑。

 Cannella, G. S., & Viruru, R. (2004). Childhood and postcolonization:

Power, education, and contemporary practice.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Falmer.

 Davies, S., & Quirke, L. (2007). The impact of sector on school organizations: Institutional and market logic. Sociology of Education, 80, 66-90.  Wolf, P. J. (2007). Academic improvement through regular

assessment. Peabody Journal of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

STEM 教育課程領導學習社群 參與者 每所參與學校的核心教師團隊成員 每所參與學校的 2-3名課程領導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及絕大部分專上院 校接納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的「達 標」

學校如何善用 資源為教育工 作及學習過程 中製造成功與 快樂..

為要達成普通話科的整體學習目 標,學校每周安排 2-3 教節是最理 想的。但個別學校可能因為暫時的 困難,只能為普通話科安排 1

在整個學與教過程中,教師按不同因素(如課程和學習目標、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等)運 用適切的學與教策略 [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

2月28日至3月31日 學校透過SEMIS提交報名申請 學校透過SEMIS提交學生報讀課程的報名表 4月11日至 29日 機構安排學生進行甄選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