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How Could We Release the Tension between Science and Philosophy? Or, How Necessary is It?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How Could We Release the Tension between Science and Philosophy? Or, How Necessary is It?"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課程:政治學方法論 (Political Methodology)

班級:博士班二年級

姓名:劉正龍

學號:

D966020001

報告形式:

Reaction Paper

探討主題:

How Could We Release the Tension between Science and

Philosophy? Or, How Necessary is It?

繳交日期:

2009 年 4 月 29 日

回應內容

傳統看法認為政治哲學是「規範的」,主要探討應然面的問題,如政治系 統應如何運作或個人應如何行為等(Mayhew, 2000: 192) ;而政治科學則是「實 證的」,主要討論政治事實的本質與實證情形等。但這是否意味二者無合作的 可能 ?又相關解決衝突作法為何?乃是本次閱讀文獻關注的焦點。 諸位學者的問題意識包括: ( 一) Smith指出因學術專業與分工的確立,使政 治哲學的歷史觀點甚難被政治科學接受,故二者之間的緊張關係不易消弭 (Smith, 2000) 。 ( 二 ) Mc-Cormick 指出政治科學採取的「事實」與「價值」二 分法暗示西方文明的衰落,而政治哲學的思想歷史觀點可使政治科學家理解在 不同時代的研究作法,故建議其宜嚴肅地看待自身作品的規範面向(Mc -Cormick, 2000) 。 ( 三 ) Mayhew 將古典理論視為本體論闡述的起源,認為在 分析政治事實本質方面,因為政治科學家缺乏單一的答案,故須藉助政治哲學 的古典理論尋求解答,而且科學與哲學的關係似乎是可調和的,故呈現本體多 元論 (ontological pluralism) 的情況乃是必然結果 (Mayhew, 2000) 。 ( 四 )

White 針對 Mayhew 有關本體多元論及本體、規範之間關係看法提出批評,他 認為對政治科學家而言,欲得到有關政治事實本質的明確、單一答案是不可能 的,而且如果本體不是規範的,政治科學研究的“tastes” 將會隨著社會認知 轉變,使政治科學家不安(White, 2000) 。 ( 五 ) O’Neill 檢視 Neurath 有關一

(2)

體式的科學(unified science) 概念被運用於抵禦政治及社會多元論觀點的作用, 並就有關不同社群之間的通用語言看法加以檢討。他從廣義科學角度指出,不 同的科學社群固然有其自身專屬的語言,但在行動及決定時仍須藉共通的語言 對話 (O’Neill, 2003) 。 ( 六 ) Stauffer 指出 Leo Strauss 認為經由喚起古代與現 代觀點的爭辯,可復甦古典政治哲學,並從政治學發展的關鍵階段理解古代與 現代政治哲學最大的差異。而 Hobbes 的「新政治哲學」觀點建立在自然科學 基礎上,與 Plato 、 Aristotle 的古典政治哲學有相同及相異之處,且後者可彌 補前者不足之處(Stauffer, 2007) 。 ( 七 ) Lawson 指出近來政治研究發展集中在 有關歷史、文化與事件的脈絡(context) 方面,反映對實證主義與經驗主義的不 滿,並尋求其他方法論與認識論觀點解決。而脈絡論 (contextualism) 充實了研 究途徑內涵,使客觀主義受到重視,故適當的政治解釋必須經過廣泛、周詳的 考慮,且完善的政治分析必須加入歷史、文化的客觀方法 (Lawson, 2008) 。 謹將諸位學者對科學與哲學之間關係的處理看法,簡略評論如下: ( 一 ) 就Smith 指出政治哲學雖無法提供實際問題解答,但可做為研究的出發點,及 其批評政治科學與一般人民或政治領袖的需求脫鉤等看法,可知其強調政治哲 學的引導作用,而且緊張關係的肇因似乎是「政治科學」所造成(Smith, 2000) 。然而,是否政治科學對政治哲學研究無法提供任何建議?而且在此如 果不將政治哲學做為方法論,而將它視為所謂幫助深化、活化及引導研究的集 合概念,則所謂缺乏歷史觀點或理論建構的政治科學研究,是指何種情形?建 議Smith 可補充說明。 ( 二 ) 就 Mc-Cormick 提到政治科學家只專注某些較無 意義的議題,如民意、投票模式等,以致於無法預測及防止納粹或蘇聯的崛起 等使歐洲式微之重大事件看法,牽連似乎過於空泛(Mc-Cormick, 2000: 195) , 而且政治科學雖提出「事實」與「價值」的二分法,但政治科學是否完全不涉 及道德或價值內涵尚有爭議。如Andrew Heywood 認為基於它與自然科學在資

(3)

料取得上的差異,及隱含價值之存在對研究中立性的影響,政治學是否能達到 科學的境界是有爭議的(Heywood, 2002: 17-18)。因此,McCormick雖列舉上述 二分法的缺點,指出政治哲學對實際政治問題的預測或決定作用,但卻忽略了 政治科學與政治哲學在本體論與認識論看法的差異,故有偏重後者之研究議題 意義傾向。 ( 三 ) Mayhew 從本體論觀點指出政治事實具有 4 種面向,也強調 政治哲學對政治科學的引導作用,而且雖然古典理論與實證分析在看法上存有 摩擦,但不影響「規範的」與「非規範的」分立,故會呈現本體多元論面貌 (Mayhew, 2000) 。不過, Mayhew 的做法缺點是仍舊未對政治事實本質提供所 謂清楚、單一的答案,而且其區分方法為何不具規範性的成分?建議Mayhew 可補充說明。 ( 四 ) White 對 Mayhew 建構主義式看法的回應是基於政治科學 觀點,從實然面角度看待政治事實的本質,故否認有明確、單一的答案。而且 其看法基本上不牴觸本體多元論,僅是在解讀政治事實研究途徑上有所區別。 另外,即使規範判斷在邏輯上無法從本體論導出,也不能據此否認其與規範判 斷無關,因為對政治科學家而言,其研究仍是隱含某種道德立場或價值認知在 內。綜上所述,學生接受White 的論點 (White, 2000) 。 ( 五 ) O’Neill 分析

Neurath 的各社群之間共通語言概念時,關於持有不同信念(doctrine)者的政治 上對話問題,提到其對Hayek 及程序自由主義觀點的回應。 Neurath 指出在不 同社群之間需要藉助 lingua franca 溝通,而其共通語言是採取物理主義者 (physicalist)觀點,不同於程序自由主義的最小道德式(moral)語言概念,且在具 有共同傳統的前提下才能藉共通的字彙溝通。再者, Neurath 認為溝通語言內 容是具體而特定的;程序自由主義則認為它是一般而抽象的。實則,做為不同 領域的溝通語言,具體而特定的者是否較有助於一體式科學概念的實現,仍有 待探討。另外,關於共通語言的共同傳統概念論述未盡明確,建議 O’Neill 可 補充說明 (O’Neill, 2003) 。 ( 六 ) Strauss 指出 Hobbes 的政治哲學觀點是建立 在自然科學基礎上,嘗試對一個人的正確生活提供一致及詳盡的答案,也是給

(4)

予社會的正確秩序解答。但是他的作法模糊了人們的基本道德觀念,及昔日責 任與義務優先的信念,因此,新政治科學的上述缺點有賴於藉助古典政治哲學 尋求解決(Stauffer, 2007) 。綜上所述,學生接受Strauss的論點。 ( 七 ) Lawson 指出實證主義與經驗主義是代表先前的研究途徑,主張事實與價值分離,但脈 絡論的政治分析認為事實必須結合既有的信念安排或理論訴求。如就人權或民 主概念而言,方法論與規範看法均無法提供可行的(viable ) 解釋,因為他們忽 略變化中狀況的特性,故須藉助脈絡論觀點。然而,文化脈絡論所建構的「內 部」與「外部」區分,除使局外人(outsider)的批評失去力量,並否定來自外部 批評的合法性,甚至促成「東方」與「西方」的區分,似乎含有自我中心主義 (egoist) 立場,故所得到解釋結果可能傾向主觀主義 (subjectivism) 看法 (Lawson, 2008) 。 綜上所述,可知Smith 及 Mc-Cormick 傾向認為科學與哲學之間的緊張狀 態是不易調和的;而Mayhew 與 O’Neil 則較樂觀看待二者的調和,其中似乎以 O’Neill 援引的一體式科學概念作法較為具體。而且除 O’Neill 外,其他學者 似乎均贊同政治哲學對政治科學有引導作用的看法。的確,如 Lawson 提到脈 絡論的歷史、文化因素對科學研究的重要性,政治科學家在從事「實然面」的 研究時,不能去除「應然面」的啟示。但政治科學家在其認識論與本體論觀點 方面,是否可能在完全缺乏「應然面」價值的的立場上,從事政治科學研究?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似乎便意味政治事實在性質上等同於自然事實,而且科學 與哲學之間的緊張將是不可避免的。反之,政治科學與政治哲學的緊張關係將 是可以協調的,因為社會事實的本質使政治科學家必須具備某些價值考量。是 以,對政治科學家而言,科學與哲學之間的緊張狀態可能不存在,因為哲學確 實可提供研究的出發點。但在此吾人不禁好奇政治科學能夠提供政治哲學研究 何種啟示作用?如果二者能發揮互相參考、啟示作用,也許會有助於消弭學術

(5)

※ 參考文獻

Heywood, A. (2002). Politic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Lawson, S. (2008). Political Studies and the Contextual Turn: A Methodological/ Normative Critique. Political Studies, 56 (3), 584-603.

Mayhew, D. R. (2000).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Ontological Not Normative. Ps-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 33 (2), 192-193.

McCormick, J. P. (2000).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Return to the Classics - No, Not Those! Ps-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 33 (2), 195-197. O’Neill, J. (2003). Unified Science as Political Philosophy: Positivism, Pluralism

and Liberalism.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34A (3), 575-596. Smith, S. B. (2000).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An Uneasy Relation.

Ps-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 33(2), 189-191.

Stauffer, D. (2007). Reopening the Quarrel between the Ancients and the Moderns: Leo Strauss’scritique of Hobbes’s “New political scienc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01 (2), 223-233.

White, S. K. (2000). Taking Ontology Seriously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al Theory: A Reply to Mayhew. Ps-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 33 (4), 743-74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觀念學習一 速率公式的變化 對應能力指標. 6-n-08

3.8.2 學校自評多以教師和學生的觀感作為成效 指標,流於主觀,學校及科組仍未能完全掌握運

The answer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in science, philosophy and even theology... An Ultimate Question

建議多協助學生進 行運用工具實作的 機會,亦可嘗試將 部分概念以圖像化 (如流程圖、太陽 圖等)的形式呈現

• How social media shape our relationship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breaking news events. – How do we know if information shared on social media

• How social media shape our relationship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breaking news events. – How do we know if information shared on social media

並以較淺易的方式進行評估,為學生建立學習成就感。整體而言,大多數政治演變的課題,會以概覽式課題的方法處理,即教師

OpenGL 4.2 Reference card: Blue means!. depre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