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就讀普通學校聽障學生的自我認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就讀普通學校聽障學生的自我認同"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就讀普通學校聽障學生的自我認同

張淑品

臺北市立啟聰學校巡迴輔導教師

摘 要

根據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解決自我認同的危機感(ego identity crisis)是 13-18歲青年的主要發展任務。對就讀普通學校聽障學生而言,他們自我認同的發 展在聽人文化及聾人文化的衝擊下,又比一般學生更複雜。本文經由彙整相關文 獻以了解就讀普通學校聽障學生自我認同取向、自我認同發展的歷程及影響因 素;並提出增加聽障生及其父母對聾文化及手語的認識及接觸機會,以及聾社區 提倡者能提升聾文化包容性等建議。 關鍵詞:聾、聽障、自我認同

Self-Identity of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Educated in Regular Schools

Shu-Pin Chang

Itinerant Teacher,

Taipei Municipal School for the Hearing-Impaired

Abstract

According to Erikson's psychological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it is the 13-18 years-old youth's main developmental task to solve the ego identity crisis. For the deaf or hard of hearing students educated in regular schools, their development of self-identity under the impacts of hearing culture and deaf culture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hearing peer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reviewed researches on deaf identity and discussed under three topics: the aspects of deaf identity, the stages of deaf identity development, and factors affecting deaf identity. It is suggested that more chances should be provided to deaf or hard of hearing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to understand the deaf culture and sign language; moreover, the deaf community promoters could improve the pluralism of deaf culture.

(2)

壹、前言

根據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解決自 我認同的危機感(ego identity crisis)是13-18 歲青年的主要發展任務,而自我認同就是自 我了解與自我追尋的歷程。順利發展個人認 同有助發展成一個自我悅納的成熟個人,如 果個人無法依照自己的條件去找到自己的定 位,就會產生角色混淆的現象(confusion), 亦即迷失個人方向,所作所為與自己應有的 角色不符合,最後可能會有退縮,甚或出現 異常行為(張春興,1993)。 對聽障學生而言,他們自我認同的發展 又比一般學生更複雜。根據筆者教學經驗發 現,就讀啟聰學校的學生,因為同儕都是聽 障者,彼此溝通無礙,且周遭不乏優秀聽障 楷模,因而自然體認個人聽力的特殊情況, 發展自尊感,形成對聾社群的自我認同。在 國內文獻也看到曾經就讀啟聰學校的聽障生 做 出 類 似 的 自 我 陳 述 , 他 提 到 在 啟 聰 學 校 「有跟我一樣是聽障的小朋友,我們在一起 很快樂啊,就好像是同一世界」(張稚鑫, 2004,p. 69)。至於在普通學校就讀的聽障 學生,通常會經歷矛盾期,不知自己該歸屬 聽人或聾人群體,若將自己歸屬聽人群體, 即使能以口語與他人溝通,但因聽覺缺損, 仍會顯現一些與聽人不同狀況;若將自己歸 屬於聾人群體,則因不會手語,仍會受到聾 人群體的排擠,甚或不習慣聾人某些形式作 風 或 價 值 觀 。 在 文 獻 上 也 有 同 樣 發 現 , 例 如:Glickman (1986)指出在普通班的聽障學 生發現有手語及聾文化存在時,會產生內在 衝突,需澄清自己是歸屬於聾人或聽人(引 自Lang & Stinson, 1994)。Sharon (1997)訪談 八位美國本地的聾人,發現他們仍傾向徘徊 在聽人文化及聾文化之間,並非保留或認同 二者之一。張稚鑫(2004)訪談的14位國小 到國中有一半以上時間在普通學校就讀的聽 障大學生,發現他們在普通學校就讀後沒多 久 幾 乎 都 會 察 覺 到 與 其 他 同 學 的 「 差 別 性」,而有「格格不入」、變得「很安靜」、 「我是一個怪物」感覺;同時也在認識其他 聽 障 者 後 , 開 始 產 生 初 步 認 同 聽 障 群 體 的 「同一性」,但是在深入了解聽障群體的差 異後,反而會產生認同上的困惑,亦即雖發 現與聽人群體不同,但也無法完全融入聾人 群體中。 因此,在早期回歸主流及近期融合理念 下,大部分聽障學生就讀普通學校,且目前 聾文化概念已日漸在臺灣成形,手語在教育 上定位也日漸受肯定,在普通學校就讀之聽 障 學 生 在 同 時 面 對 聽 人 文 化 及 聾 文 化 衝 擊 下,他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以下將整理 相關文獻,探討聽障者自我認同發展取向, 自我認同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

貳、聾人/聽障者自我認同取向

通常聾社群與教育工作者對聾人/聽障 者的認同是採取不同觀點,聾社群較重視聾 人 群 體 認 同 , 亦 即 從 聾 人 文 化 觀 點 , 認 為 「聾」不應被視為一種缺陷或障礙,而應被 視 為 使 用 不 同 語 言 ( 手 語 ) 的 少 數 族 群 (Padden & Humphries, 1988;引自Bagga-Gupta, 2002)。而教育工作者則較偏向從醫 療缺陷及聽人文化觀點,以「聽障」指稱這 群因聽力損失導致在普通教育環境中學習有 困難而需要特殊教育協助的學生,也因而較 強調聽障者對聽人群體的認同。 在聾文化及主流聽人文化交互影響下, 聾人/聽障者的認同,可分成三個層次:語 言 認 同 、 個 人 認 同 及 社 會 認 同 (Kannapell, 1994)。所謂「語言認同」即是家中經常使 用 的 語 言 , 例 如 : 主 流 社 會 所 使 用 的 語 言 ( 如 : 英 文 、 中 文 )、 手 語 ( 如 : 美 國 手 語、臺灣手語)、二者並用(如:英文與美 國手語、中文與臺灣手語)。「個人認同」即 是個人如何看待自己,例如:聾人(deaf)、 重 聽 (hard of hearing) 、 使 用 口 語 溝 通 者 (oralist)、聽障者(hearing impaired)、後天失 聰者(deafened)。「社會認同」即是個人對一 個 群 體 的 歸 屬 感 及 該 團 體 對 其 接 納 度 , 例

(3)

如:聾人(Deaf people)、介於聾人與聽人之 間(Mixed, Deaf and Hearing)、聽人(Hearing people)。 聾人/聽障者的自我認同也在這三者交 互影響下,形成以下幾個不同的取向:

一、口語聾人(deaf)

將個人定位為聾人,但未使用手語而仰 賴口語溝通(說話及讀唇),會積極參與爭 取 身 障 者 權 益 之 運 動 。 例 如 : 在 Skelton和 Valentine (2003)研究中,訪談20位16-25歲英 國聾人中,有人較認同並將自我歸屬於使用 口語的聾人,亦即雖能融入聽人社會並認同 聽人文化,但認為自己要融入聽人社會時仍 需要一些特別協助。

二、口語聽障者

使用口語,歸屬聽人群體,將自己定位 一 個 聽 障 者 , 強 調 自 己 在 聽 覺 上 的 障 礙 , Chang (2002)曾訪談二位在普通教育情境下 求學的聽障者,二位皆已成人,其中一位認 同聽人文化,但她認為自己是一個使用口語 聽障者,因她覺得雖然她會口語,但希望別 人能注意到她仍有聽覺上的障礙,仍有溝通 上的困難。例如:「比如和一群人聊天,或 是在上課,開會時的情形,那對我來說很困 難」(Chang, 2002, p. 5)。

三、手語聾人(Deaf)

認同自己是一個聾人且歸屬於聾人群體 也被聾人所接納者,使用手語為主要溝通方 式,承認聾人有聽力上的障礙,但是強調是 因大部分聽人社會大眾的態度、做法及整個 大環境,都缺乏對聾人的了解及缺乏與聾人 溝通的能力而造成的,同時致力於推動手語 成為官方語言之一。和口語聾人最大的不同 是,他們認為聾人並不應被視為有身體缺陷 的 殘 障 者 (bodily impairments/disabled) , 而 應 被 視 為 使 用 不 同 語 言 的 少 數 族 群 (a linguistic minority),就像臺灣少數族群,例 如客家族群及原住民族群一樣,聾人有其獨 特的語言—手語,及因聾人聚集而發展的獨 特文化內涵—聾文化。在美國甚至有些社區 因聾人占大多數,而自然發展成聾社區,例 如:Martha’s Vineyard, Massachusetts (Groce, 1985 , 引 自 Kannapell, 1994)。 在 Skelton 和 Valentine (2003)研究中,受訪者中有人以能 成為聾人及聾社區一員感到自豪,並認為能 使用手語的地方,才是一個能發展自尊,建 立自信及自我價值的地方。

四、會口語也會手語的聾人

將自己定位是一個聾人,會流利使用口 語及手語,認同聽人文化,也在聾人群體中 找到歸屬。例如:Chang (2002)訪談二位聽 障者中,另一位表達自己優游於聽人文化及 聾人文化間,她認為自己是一個會口語也會 手語的聾人。在Skelton和Valentine (2003)研 究中,也有人雖以身為聾人為榮,但也體認 到使用口語融入聽人文化對其在職場發展上 的重要性。

五、不歸屬任何一個群體

缺乏足夠語言能力融入聽人群體及聾人 群體,無法認同及融入聽人文化外,也無法 在聾人文化中找到歸屬感。例如:在Skelton 和Valentine (2003)研究中,有一位訪談者因 為可以使用口語溝通而拒絕學習手語,同時 認為聾人聚會很無聊,沒有他感興趣的,雖 然,他極力想打進聽人群體中,但總是覺得 有隔閡,無法完全融入。張稚鑫(2004)所 訪談個案中也有類似情況。 可 見 , 聽 障 者 認 同 是 一 個 非 常 複 雜 概 念,並不是只是單純將自我視為一個使用手 語的聾人(認同聾文化)或使用口語的聽障 者(認同聽人文化),也有的除了以身為聾 人為榮外,也能或盡力融入聽人群體;但也 有另一群聽障者既無法在聽人群體中找到歸 屬感,也無法認同聾文化。為何會產生如此 不同的取向,以下將從認同發展歷程及影響 因素試著來尋求解答。

(4)

參、聾人/聽障者自我認同發

展的歷程

Carty (1994)以澳洲聾人為對象,應用 焦點訪談方式,歸納出聾人/聽障者認同發 展會經歷六個階段。以下將以Carty所提出 的架構,並輔以Chang (2002)訪問二位聽障 者的陳述,說明聾人/聽障者自我認同發展 的歷程。

一、混淆困惑期(confusion)

主 要 起 源 於 察 覺 自 己 與 其 他 家 人 的 不 同。而有聽父母的聽障者比聾父母的聽障者 更有可能經歷這種角色混淆困惑,但有聾父 母的聽障者也會因察覺自己家人與其他親戚 或 鄰 居 、 朋 友 不 同 而 產 生 角 色 混 淆 困 惑 現 象。 Chang (2002)訪談二位聽障者,其中L 是先天聽障者,雙耳裸耳聽力損失90分貝以 上,家族中未有其他親人是聽障者。L從有 記憶以來,就從與家人及同學的互動中察覺 到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我覺得我爸和我 媽對我和對我哥,講話方式是不一樣的」、 「我那時候(小學)助聽器是戴口袋型的, 很 明 顯 , 小 朋 友 都 會 來 問 我 說 這 是 什 麼 呀!」(Chang, 2002, p. 4)。但是,L並未因此 產生如Carty所謂的角色混淆困惑現象,她 說:「我認識自己,知道自己聽不到,是一 個聽障者」(Chang, 2002, p. 4)。 F則是在三歲發高燒後失聰,雙耳裸耳 聽力損失100分貝以上,家族中除弟弟也是因 發高燒而失聰外,未有其他親人是聽障者。 F五歲時發現自己和弟弟與其他家人、鄰居 的不同,且心理開始產生疑惑,「我看到大家 跟別人說話都是口語的,可是跟我們兩個講 話要用比手劃腳的方式來跟我們溝通,我們 覺得自己很奇怪」(Chang, 2002, p. 5)。

二、挫折或憤怒或自責期

(frustration/anger/blame)

來自不被週遭環境(人、事、物)所接 納 或 了 解 , 而 產 生 挫 折 、 憤 怒 、 自 責 的 情 緒。聽障者可能將這些情緒內在化,形成討 厭自己的想法或表現暴躁易怒情緒或不合作 行為。 L 在 與 家 人 及 同 學 溝 通 過 程 中 感 到 挫 折 ,「 我 哥 和 我 同 時 在 現 場 的 話 , 她 ( 媽 媽)會把那些話對我哥講,她很少對我講。 所以我會感覺到家裡面發生什麼事,都是講 給別人聽,而不是講給我聽的」、「我小學說 話好像並不是那麼清楚,因為我國小畢業紀 念冊,就有同學她什麼都不寫,她說:『請 妳以後國語發音標準一點,要不然大家都不 知道妳在講什麼。』」、「別人笑我的時候, 我 會 很 退 縮 , 因 此 我 害 怕 公 開 上 台 說 話 」 (Chang, 2002, p. 4)。 F 則 是 學 校 教 育 環 境 無 法 符 合 她 的 需 求,課業遭遇極大挫折與困難,「(小學時) 我看得到的就學得很快,看不到的就不知道 是什麼了,常常在那裡發呆」、「(國中時) 我再怎麼努力也沒辦法了解,只能自己看參 考書,不懂的問同學,同學也不知道怎麼教 我,…那時我最常想:『氣死我了!如果我 是正常人,我就可以勝過他們,偏偏我聽不 到』」(Chang, 2002, p. 5)。同時,F國中時開 始 察 覺 現 有 的 友 誼 關 係 無 法 滿 足 她 的 需 求,「我們都在一起也只限於做功課方面, 玩一玩,…就只是這樣而已」、「(我的)好朋 友只不過是互相幫助而已,進一步能夠分享 交流的都沒有」(Chang, 2002, p. 5)。

三、探索期(exploration)

在此階段聽障者會想要深入探索自我認 同方向,因而藉由練習說話技巧融入聽人群 體,或藉由學習手語融入聾人群體。因此, 這個階段是影響聽障學生認同聾文化或聽人 文 化 的 關 鍵 期 。 若 聽 障 學 生 缺 乏 與 其 他 聾 人、聾人歷史、聾文化接觸機會,將很難發 展聾人認同。 L就讀小學時,同學、老師都是聽人, 因 此 她 藉 由 練 習 說 話 技 巧 , 反 抗 欺 負 她 的 人,及展現自己的優勢,努力地融入聽人群

(5)

體。「我必須要克服,必須要努力想如何才 能把話說得好」、「我盡量了解我在哪方面說 得 不 好 , 盡 量 改 善 」、「記得我剛進來的時 候,…被我們班的一個男生用棍子把頭上打 了一個包包…那時候我就哭了,

老師就問 我說是誰做的,然後我就很直接說是那個人 幹的,…結果一堆人就被老師打了!我覺得 反抗真的很重要,要不然一直沉默下去,人 家會欺負妳」、「也許因為我會畫畫,班上有 幾個人蠻羨慕的,對我的敵意就慢慢減輕, 因為我會教他們畫畫」(Chang, 2002, p. 4)。 F國中時從與聽人同學的互動挫折中, 開始思考自己是聽人還是聾人。「我開始去 摸索我到底是正常人還是聽障人,我自己聽 不到…大家都把我當作正常人,可是我還是 也有障礙的地方」(Chang, 2002, p. 5)。高中 時因感受到課業的壓力,且在聽人群體中未 能感受到歸屬感,所以轉而探求聾人群體的 認同。「上了高中,功課越來越難,這時候 開始就出現了逃避叛逆的狀況」、「我好羨慕 弟弟(就讀啟聰學校)他們同學之間都能夠 互相幫助了解,我都完全沒有」、「我開始有 這方面的渴求,希望有一個朋友能夠和我一 起 分 享 。 所 以 我 才 想 來 啟 聰 學 校 」(Chang, 2002, p. 5)。

四、認同或拒絕期(identification/rejection)

在與聽人或聾人群體接觸後,會短暫認 同聽人或聾人群體,之後感受到被群體認同 或拒絕階段。例如:有聽父母且就讀一般學 校的聽障者一旦接觸到聾人團體後,會很興 奮發現一個可以歸屬的團體,並迫不及待想 要融入該群體;只有那些感受到難於融入聾 人群體的聽障者,會重新思考甚或拒絕認同 聾人群體(Skelton & Valentine, 2003;張稚 鑫,2004)。另一方面,來自聾人家庭的聽 障 孩 子 , 在 此 階 段 可 能 會 嘗 試 融 入 聽 人 群 體,因而拒絕聾社區,然而在經歷被聽人拒 絕經驗後,反而會以一個嶄新且欣賞態度來 看聾社區(Skelton & Valentine, 2003)。

L剛升國中時,接觸到和她一樣使用口 語 的 聽 障 者 , 開 始 對 此 群 體 產 生 認 同 感 。 「到國中時,發現我們班有一位和我一樣都 是聽障,和他溝通沒有什麼障礙,…剛開始 覺 得 很 好 啊 ! 講 話 可 以 懂 得 他 們 的 意 思 」 (Chang, 2002, p. 4)。 F高中轉入啟聰學校後,剛開始並未如 預期地感受到群體的接納,也未在她自認同 樣隸屬聽障群體中找到心靈相通的好友及歸 屬感,反而因不了解彼此想法及互動方式, 產生一些誤會或被群體排拒的現象。「他們 只 要 看 到 我 跟 老 師 用 嘴 巴 聊 天 , 就 會 說 : 『妳故意跟老師講話,我們不知道,也聽不 懂』」、「他們排斥我,因為只有我一個人戴 助聽器,我也會說話,我功課又很好」、「再 加 上 我 不 會 手 語 … ( 同 學 ) 會 偷 我 的 助 聽 器」(Chang, 2002, p. 5)。

五、矛盾、猶豫不決期(ambivalence)

在開始認同某一群體時,察覺此群體的 負面刻板行為。如:發覺聾人較被動且行為 很幼稚。 到了國三時,L察覺到聽障同儕的負面 刻版行為「聽障生難免都會小家子氣,都會 事情還沒搞清楚就亂講亂講,害了很多人, 別 的 學 校 也 牽 扯 進 去 。 我 不 喜 歡 這 樣 的 團 體」(Chang, 2002, p. 4)。因此,轉而積極想 融入聽人同學群體,但聽人同學群體又因升 學壓力,讓其感受到彼此為成績而鉤心鬥角 的不快,「因為國三的時候要升學考試,大 家都比較自私一點,…我那時候覺得很不愉 快 , 因 為 不 像 以 前 那 樣 可 以 談 心 」(Chang, 2002, p. 4)。 F剛轉到啟聰學校時,不習慣同學某些 形式作風「我以前…都乖乖的寫作業考試, 可是在這裡(啟聰學校),就不是。只知道 要玩,跟人家比賽,頭腦都不會想到課業的 事情』」(Chang, 2002, p. 5)。也覺得她的聽 障同學「該做好學生的本分他們不做」,「考 試的時候偷作弊」,「如果說發生不愉快,他 們 就 會 說 , 是 老 師 不 對 」 (Chang, 2002, p. 5)。因此,F一度想要轉學離開啟聰學校。

(6)

六、接納期(acceptance)

當已有足夠訊息及經驗確定自己所屬群 體 時 , 就 會 接 納 自 己 個 人 及 社 會 認 同 的 取 向 , 進 而 產 生 自 尊 , 發 展 成 熟 穩 定 人 際 關 係,適應社會。 L 到 高 中 時 確 認 自 己 是 歸 屬 於 聽 人 群 體。「後來到高中時候才碰到那樣(有歸屬 感)的群體。」「我覺得高中時我的人際關 係很活躍,不只國中部的我認識、高中部的 學 姊 我 認 識 , 商 科 部 的 我 也 認 識 」(Chang, 2002, p. 5)。L在大學時或出社會以後,雖也 因參加活動的關係認識許多手語的聾人,也 積極學習手語,但她還是覺得和聽人的想法 比較接近,用口語交談比較方便。「和我有 心靈深處交談者都是聽人,聾人之間大多都 是 表 面 上 的 打 哈 哈 , 沒 有 辦 法 再 深 入 」 (Chang, 2002, p. 5)。 F後來察覺原來自己一直沒有用心去融 入聽障同學群體,因此積極學手語,主動和 班上同學用手語溝通,化解因溝通障礙所引 起的誤解,慢慢因彼此溝通越來越無礙,而 被同學所接納。「我只有尊重他們,才會跟 他們處得很好…我就開始學手語。因為他們 說不會手語,別想跟我們談朋友」、「我就是 跟 他 們 溝 通 , 他 們 才 知 道 我 不 是 瞧 不 起 他 們,我是真的很想跟他們做好朋友。結果他 們就開始放下身段,接受我」(Chang, 2002, p. 6)。高三時,參與聾人協會手語之家的活動, 才較深入認識聾社群並接觸聾文化,也開始 覺得自己是歸屬於聾人群體。「(我)還是屬 於聾人的,只不過我會說話而已,生活方面 我還是跟他們差不多」(Chang, 2002, p. 6)。 由以上陳述及分析得知,Chang (2002) 訪 談 的 二 位 聽 障 者 探 索 自 我 認 同 的 歷 程 與 Carty (1994)架構大致相同。只不過L雖從有 記憶以來即感受與周遭家人及同學的不同, 但並未經歷如Carty所謂的「混淆困惑期」。 可能與L從小就在指導聽障幼兒聽能說話的 私人機構中,和其他聽障幼兒有接觸互動的 經驗有關。在Skelton和Valentine (2003)訪談 的20位16-25歲聾人/聽障者中,也發現相 似結果,其中一位受訪者Sean(23歲)也是 一位先天重度聽障者,當被問到是否記得何 時 察 覺 自 己 聽 不 到 而 其 他 人 聽 得 到 時 , 他 說:「不,我不記得,我覺得成為一個聾人 (Deaf)是很正常的,他們是聽人,我是聾人 (Deaf)」(Skelton & Valentine, 2003, p. 461)。 因此,若以Carty (1994)架構及二位聽 障者的經驗陳述,可以發現聽障者的自我認 同是一個連續發展且會不斷變動的歷程,而 聽障者自我認同的取向即是在個人與環境不 斷互動中所產生的結果。

肆、影響自我認同因素

一、聽損程度及時機

先天重度聽障者通常比那些聽力損失程 度較輕且戴助聽器的聽障者或後天失聰的聽 障 者 , 較 容 易 接 納 自 己 是 一 個 聽 障 者 。 例 如:Sophie(17歲)被問到當時五歲突然聽 不 到 聲 音 時 的 感 受 , 她 說 :「 我 實 在 很 驚 訝,我不想要成為一個聽障者」(Skelton & Valentine, 2003, p. 461),但是現在她雖然仍 寧願自己聽得到,但已能坦然接受自己是一 個聽障者。還有一些聽力損失程度較輕且戴 助聽器的聽障者,無法接受手語,無法融入 聾社區,例如:Karl(22歲),他形容自己 是「部分聾(half deaf)」,而他形容其他的使 用 手 語 聽 障 同 儕 則 是 「 全 聾 (full deaf) 」 (Skelton & Valentine, 2003)。

二、父母的聽力狀況及態度

有聾父母的聽障孩子比有聽父母的聽障 孩子較有機會和聾成人及聾文化接觸,自然 比較容易接納自己聽力狀況。因此,有幾篇 研究指出聽障學生會產生自我認同矛盾情結 (ambivalent)可能與從家庭或主要照顧者得到 對 聾 社 區 及 聾 文 化 等 不 當 評 論 或 訊 息 有 關 (Benderly, 1980; Erting, 1982;Washabaugh, 1981;引自Stone & Stirling, 1994)。Stone和 Stirling (1994)訪談43位7-15歲的聽障學生, 研究發現有聽父母的聽障孩子(29%)對自我

(7)

認 同 不 確 定 性 高 於 有 聾 父 母 的 聽 障 孩 子 (9%),同時有聽父母的聽障孩子(56%)對自 我 認 同 滿 意 度 也 低 於 有 聾 父 母 的 聽 障 孩 子 (86%)。因為聽父母的聽障孩子都較希望自 己的聽力會因未來科技輔具或醫學進步,能 讓自己和其他家人一樣聽到更多聲音;而有 聾父母的聽障孩子則較能接受現狀,甚至有 可能會喪失某些聽力的心理準備。

三、接觸手語及聾文化的機會

Carty (1994)經由和一群澳洲聾人討論 結果發現若聽障學生缺乏與其他聾人、聾人 歷史、聾文化接觸機會,將很難發展聾人認 同。而Skelton和Valentine (2003)發現學習手 語,接觸聾文化,是聽障者發展認同的關鍵 因 素 。 例 如 : Bernice( 21歲 ) 來 自 聽 人家 庭,進入一般學校就讀,一直無法融入聽人 群體,後來因為有機會學習手語接觸到聾文 化後才找到自己的歸屬,她形容手語非常清 楚明確,透過手語能獲得更完整明確訊息, 同 時 在 聾 人 群 體 也 感 覺 完 全 被 接 納 的 自 在 (Skelton & Valentine, 2003)。

Nikolaraizi 和 Hadjikakou (2006) 在 訪 談 22位22-47歲聽障者以了解其自我認同取向 及歷程,也發現能發展雙文化者,亦即能認 同聽人文化,也在聾人群體中找到歸屬感者 的特點是,在普通學校內能用口語和聽人有 良好互動,也有機會在校外碰到聾人模範並 學習手語。

四、聾文化的包容性

由於聾文化的主要特徵就是手語(邢敏 華,1994;Erting, 1994),但是手語對某些 盲聾者仍有些困難存在,這也是推動聾文化 者應考量的一個課題。另外,由於聾人群體 是不管在數量及分布地域上都較受限的小團 體,因此對某些無法融入當地有限聾人團體 的聽障者而言,並無法在這樣的團體中找到 完 全 的 歸 屬 感 , 例 如 : 無 年 齡 層 相 近 的 成 員 、 宗 教 信 仰 差 異 、 同 性 戀 者 (Skelton & Valentine, 2003)。

五、身處的環境

Skelton和Valentine (2003)發現聽障者認 同是有變動性的(fluidity of identity),會隨著 身處環境不同而改變,例如:參與當地聾人 聚會,大家使用手語交談,感覺自在,此時 自 我 認 同 為 聾 人 群 體 一 員 。 當 在 工 作 場 合 中,必須使用口語和他人溝通,此時同事會 將之定位為聽障者。 從上述影響因素看來,除聽損程度及時 機外,父母對手語及聾文化的態度,以及接 觸手語及聾文化的機會及環境,是影響聽障 學生發展自我認同的關鍵因素。尤其對就讀 普通班的聽障學生來說,除能用口語和一般 聽力同儕有良好互動,若有機會接觸聾人模 範 及 學 習 手 語 , 較 容 易 發 展 出 雙 文 化 認 同 (Nikolaraizi & Hadjikakou, 2006)。

伍、結論與建議

由以上探討得知,雖然在早期回歸主流 及近期融合的教育政策推動下,大部分教育 工作者希望聽障學生學會口語、認同聽人文 化、融入聽人社會,但是聽障生由於不同程 度的聽力限制,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完全使 用口語溝通;即使是一個依賴口語溝通的聽 障者,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在聽人群體中找 到歸屬感。而且聽障者自我認同的發展是一 個連續且是在個人與環境不斷互動中所產生 的結果。對教育工作者的啟示是,可以透過 此架構來分析所教導聽障學生的自我認同發 展階段,並搭配檢視相關影響自我認同發展 因素,提供必要的協助,尤其是那些自認不 歸屬任何一個群體的聽障生。 同 時 , 從 影 響 聽 障 者 自 我 認 同 因 素 來 看,聾文化及手語確實有介入聽障教育的必 要。尤其,目前聾文化概念已日漸在臺灣成 形,手語在教育上定位也日漸受到重視(邢 敏 華 , 2008; 劉 秀 丹 、 曾 進 興 、 張 勝 成 , 2006;劉秀丹,2007,2008)。因此,建議 學校可舉辦各類活動,使聽障及聽人學生皆 有認識手語及聾文化的機會。如:舉辦手語

(8)

演講比賽、請成功聽障人士(包括手語及口 語聾人)來校演講或表演特殊才藝、開辦手 語及聾文化的課程等。另外,由於父母態度 也是重要影響因素,所以學校也可辦理父母 成長課程,讓他們對手語及聾文化有更多認 識(Stone & Stirling, 1994)。當然,聾文化本 身 的 包 容 性 也 是 聾 社 區 提 倡 者 該 努 力 的 目 標。 註 : 手 語 有 自 然 手 語 及 文 法 手 語 之 分 (劉秀丹、曾進興、張勝成,2006),前者 為聾社群溝通時主要採用的手語,後者為主 要 借 用 自 然 手 語 的 手 勢 , 但 以 主 流 語 言 (如:中文、英語)的語序打出的手語。本 文所指的手語,主要是指自然手語而言。

參考文獻

邢敏華(1994):我對聽障生「最少限制環境」與 「 聾 文 化 」 的 看 法 。 特 教 園 丁 , 9(4) , 35-38。 邢敏華(2008):聽常與聽障嬰幼兒個案學習手 語七個月後其語言與整體發展之效益初探。 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編),中華民 國 特 殊 教 育 學 會 年 刊 : 邁 向 成 功 的 融 合 (303-313頁)。臺北:編者。 張春興(1993):現代心理學。臺北:五南。 張稚鑫(2004):徘徊在「聽」與「聾」之間:回 歸主流教育中聽障大學生的身分認同。國立 臺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 劉秀丹、曾進興、張勝成(2006):啟聰學校學生 文法手語、自然手語及書面語故事理解能力 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0,113-133。 劉秀丹(2007):文法手語構詞語句法特性對聾 生 詞 義 與 句 義 理 解 的 影 響 。 特 殊 教 育 研 究 學刊,32(1),77-92。 劉秀丹(2008):空間性對於聾生手語句義理解 的 影 響 。 特 殊 教 育 研 究 學 刊 , 33(2) , 71-83。

Bagga-Gupta, S. (2002). Exploration in bilingual instructional interaction: 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on literacy.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2, 557-587.

Carty, B. (1994). The development of deaf identity. In C. J. Erting, R. C. Johnson, & B. D. Snider (Eds.),

The deaf way: Perspective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af culture (pp. 40-43). Washington, DC: Gallaudet University.

Chang, S. P. (2002). Self-identity among hearing-impaired educated in mainstreaming settings. The

8th Asia-Pacific Congress on Deafness. Poster

Presentation, P-35, 1-8.

Erting, C. J. (1994). Introduction. In C. J. Erting, R. C. Johnson, & B. D. Snider (Eds.), The deaf way:

Perspective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af culture (pp. xxiii-xxxi). Washington, DC:

Gallaudet University.

Kannapell, B. (1994). The identity: An American perspective. In C. J. Erting, R. C. Johnson, & B. D. Snider (Eds.), The deaf way: Perspective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af culture (pp.

44-48). Washington, DC: Gallaudet University. Lang, H., & Stinson, M. (1994).The potential impact

on Deaf students of the full inclusion movement.

Implications and complications for deaf students of full inclusion movement. Occasional Paper, 94(2), 31-40. (ERIC: ED380917)

Nikolaraizi, M., & Hadjikakou, K. (2006). The role of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eaf identity. The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 11(4), 477-492.

Sharon, B. (1997). The native American deaf

experience: Culture, linguistic, and educational

perspectives (American sign languag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America. (AAC 9717940, dissertation abstracts).

Skelton, T., & Valentine, G. (2003). ‘It feels like being Deaf is normal’: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complexities of defining D/deafness and young D/deaf people’s identities. The Canadian

Geographer, 47(4), 451-466.

Stone, R., & Stirling, L. O. (1994). Developing and defining an identity: Deaf children of Deaf and hearing parents. In C. J. Erting, R. C. Johnson, & B. D. Snider (Eds.), The deaf way: Perspective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af culture

(pp. 49-54). Washington, DC: Gallaudet University. 來稿日期:2009.06.18 接受日期:2010.07.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Content demands – Awareness that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weather is different and we need to wear different clothes / also culture. impacts on the clothing

To ensure that Hong Kong students can have experiences in specific essential contents for learning (such as an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 to develop a culture of learning to learn through self-evaluation and self-improvement, and to develop a research cultur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More able students and those who have interest may further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culture (pop music, cartoons, movies, television, etc.) in post-war Hong Kong to

(b) Pedagogical and Assessment Practices (e.g. Transforming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Culture, Promotion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Skills Development for e-Learning) ... Use

Through the examples of Master Taixu and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ir views on traditional culture, by comparing Buddhism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information on preventive measures, youth online culture, relevant community and online resources for e-learning. –Most of Students were asking the tips of healthy use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