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科學-技術-社會(STS)的「道德與公民」課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科學-技術-社會(STS)的「道德與公民」課程"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科學 技街一社會 (STS) 的「道德與公民 J 課程

科學一技術一社會 (STS) 的

「道德與公民 J 課程

吳璧純

I 摘要}

隨著時代巨翰的轉動,道德與公民教育的課程,也須要變革。傳統

注重傳輸重要德自以及公民基本社會科學知識的課程與教學取向,已經

不再適用於當今多元價值以及人本潮流當道的社會。本文從科學教育所 提倡的「科學-技術』社會 J (STS) 教學取向,進一步探討 STS 的教育

理念以及 STS 科學教學可能達成的具體效果。本文以為, STS 的科學

教育在實施上不易達成其原本所預期的教育目標。目標中有關倫理價值

內通﹒做決策的能力以及參與社區活動能力的培養等項目,適合透過

STS 的道德與公民課程來達成。至於,其他各學科的教學則應該在維持

學科知識邏輯系統的架構下採取 STS 的教學策略,一方面讓學生能對每

一科的知識進行真正的理解與學習,另一方面則培養學生具備這些學科 知識,以利於 STS 道德與公民教育問題解決活動的進行。 關鍵字

l.

STS

2 道德教育 3 公民教育

(2)

80

STS

(Science/Technology/So自己ty ,科學/技術/社會)運動是八0年

代以來,科學教育界所引發的一場世界性教育風潮(Ro旬, 1981) 。科學教

育相關學者體認到科學與技術在社會層面所引發的種種影響以及與社會文化 密不可分的關係,於是倡導學校的科學教育不應只重視學術的黨陶與準備,

而是應該兼顧協助學生去發展面對科學與科技問題的能力(Yager,

1984;

1988)

0 這種注重科學與科技在社會所引發的問題的一種科學教育理念,由 於重視學生生活膺遷的問題、強調實際問題情境的教學、強調學生自我學習 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恰與當代的建構主義知識論、人本主義心理學以及 認知學習理論的思潮相碧空合,並與各國培養新世紀公民素養的國民教育目標 紹一致 (Wal咕,

198

8)

,所以很快地蔚為傳統科學教育的替代教育趨勢(王 澄霞,民84

)

事實上, STS 的教育取向,不只在科學教育的領域發靜,也在環境教育 以及社會科的教學上受到重視(林明瑞,民 86 ;鄭春童基與邱美虹,民訟,

Heath

,

1990; Wraga

&

Hlebowitsh

,

1990) 。在我國新近規劃中的九年一貫 自然科與社會科課程也都把STS視為課程中的重要成分。在生活化議題以及 學生的學習動機兼顧之下,可以預期的是,各科的 STS 教學較容易達成該科 教學的認知、↑青意與技能目標。然而,由於各科的教學仍然比較以「學科知

譏」為內容,以 STS 精神為教學策略,所以要達成 STS 的深層目標

讓學生結合各種知識背景,在倫理價值的考量下,學會做明智抉擇,恐怕就 難竟其功了 o 仔細探討 STS 的理念與精神,它應該是現代公民與道德教育的基本範 式。長久以來,我國的公民教育或是道德教育,總是失之於形式主義或灌輸 取向, STS 的教學取向提供道德與公民課程一個另類的呈現方式。事實上, 這種取向也與幾個已經被倡導的道德教育模式有所要在合。基於此,本文的主

要目的便是希望在更清楚地臆釋 STS 理念與教學策略的基礎上,主張 STS

的道德與公民課程。 教育研究集刊

1999 . 1 .

42 輯,頁 79~95

暈、對

' -t=l 科學技術社會 (STS) 的「道德與公民J 課程

貳、 STS 課程的理:全

近二十年來,由於愈來愈多的科學教育相關學者受到建構主義思潮的影 響以及社會時代趨勢的需要,漸漸質疑以學科知識邏輯來鋪陳學生學習順序 或學習材料的傳統科學教育取向,而強調以「學習是為了解決問題」、「人 無法不生存在其所處的社會文化脈絡中」、「科學的問題與陳述並非獨立於 價值領域之外」等觀點為主的「科學/技術/社會J

STS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科學教育理念。在英國,七0年代便開始倡導 STS 理念,

並發展課程與教材 (A鈕,

198

1)

;日本也將 STS 的精神納入九0年代的新 課程中(魏明遍,民的) ;而在美國,其國家科學教師協會會於1980年將

STS 列為科學教育的主要白標,並發表以下聲明(NSTA,

1982)

1980 年代的科學教育目標,在於培養有科學素養的人,使其能夠了 解科學、技術與社會三者之間是如何互相影響,並能將這些知識應 用於日常做抉擇的事情上。共有科學素養的人不但對於事實、概念 以及概念網路等有厚實的知識基礎,並且具備有能使自己持續學習 的過程技能。此外,他也能夠欣賞科學與科技在社會中的價值以及 它們的限制 o 事實上,各國以及各不間的STS 課程計量在倡導 STS 科學教學取向時, 不但揭欒 STS 的教育目標,也努力在界定STS 的理念內涵,以方便STS 教 學的具體化。例如,英國SATIS 的課程理念便是﹒ (l)科學不限定於學校的實驗室,無論在身邊或是很遠的地方,科學到處 都存在。 (2)科學具有人性的一函。 (3)幫助學生發展關心科學、技街、與社會闊的相互關係。 (4)認識科學與技術給予社會好的與壞的影響。 (5)認識產業及其經濟義礎、產業的作用及產業在創造財富所扮演的角色。 (6)充分考慮技術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必須盡量減少環境破壞。 (7)必須有慎用自然資源的概念o (8)科學並不是孤立的研究領域,而是與地理、經濟、歷史等其他領域有

81

(3)

教育研究集刊

1999 . 1 .

42 輯 密切的關係。

(9)在實際生活中所下的決定,往往根據矛盾約、不足的資料,因此所作

的決定往往是妥協而不正確。 (I的幫助學生以事實的根據進行討論,聽了別人的意見才下決定。 (j ll幫助學生在科學有關的事務中,與他人分享意見。 ω給予學生有機會練習閱讀、收集與分析資料、檢索資料、解決問題、 角色扮演、傳達等特定技術。 英國 SIS 計畫的理論內涵則是(魏明通,民的) (1)理解自然並認識科學知識的本質與其界限。 (2)認識科學知識及其應用對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利與敝。 (3)正確認識地球資源的有限性。 (4)理解考慮了所有因素後而下正確決定的重要,並藉此發展正確決定的 能力以及下決定時需考慮的道德觀點。 (5)發展理解、傳達、討論及下決定的技巧。 至於,美盟國家科學教師協會則指出有科學素養的公民必須具備以下的

特色 (NSTA ,

1982)

:

(l)應用科學概念、科學方法、科學態度旦懂得如何面對日常生活問題做 明智抉擇 o (2) 了解社會如何影響科學和科技的發展,正如同科學和科技如何影響社 會的發展。 (3)由資源的重新分自己中明瞭社會如何控制科學與科技的發展。

(的了解科學與科技對現代人類福祉的貢獻和其有限性。

(5)了解並應用科學概念、假設和理論於生活中投懂得感謝人類智慧的結 品←一科學與技術。 (6)明瞭科學知識的產生是仰賴科學的探討方法與理論基礎。 (7)明瞭並懂得如何分辨科學證據和個人看法約不同。 (8)認識科學起源並明白科學的知識是暫時的,並且會因科學證援的累積 而改變。 (9)加強對科技應用以及科技的知識。 (10)具有足夠的知識與經驗而懂得感謝科技發展與珍惜其研究價值。 (jll科學教育的結果是造就具有豐富世界觀的人,並懂得應用這些科學與 科學技術社會 CSTS) 的 f 道德與公民」課程 科技的資訊於各種生活事務中做抉擇的人。 不同的課程對於 STS 的理念內涵或許有些出入,然而都不外乎以下六個

重點 (Cheek ,

1994)

:

STS 教育在於(1)強調科學、技術、社會聞之交互作

用: (2)能提升學生對於科學、技術、社會議題的覺知: (3)包括倫理與價值內 泊的考量: (是)能培養學生做決策的能力與技巧: (5)能增進學生對於科技應用 的了解;以及(6)能促使學生參與社區活動與地方結合。這套教育理念落實到 課程中,是以琨實世界中的議題或人們所聞心的事情為起點,藉由公民角色 的扮演,提供學生運用科學的機會而學得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態度、 以及對社會的關心(蘇宏仁,民 85 )。

令、 STS 的教學模式

雖然科學教育相關學者對於 STS 教育理念多所認同,但對於以生活議題 為中心的課程,其具體面貌為何,則有分歧的看法(蘇宏仁,民 85 )。這些

分歧的看法主要在於 STS 教學模式的內容成分,以及 STS 如何進入學校課

程。

一、 STS 生活議題

STS 教學模式應該包括哪些內涵,有些研究著重 STS 約議題調查與討 論,有些學者則分別從自標與教學策略的觀點提出建議 o 有~ STS 議題方面, 有些 STS 課程是以攸關全體人類未來所面臨的重大生存問題為主,例如:世

界性的飢餓與食物資源、人口成長、空氣品質與大氣、水資源、科技戰爭、

人類的健康與疾病、能源缺乏、土地使用問題、有毒物質、核能反應器、植

物與動物面臨絕積以及礦物資源等 (Bybee

&

Mau

,

1986)

:有些則多以生

活周遭的小議題切入發展教學模起,並以科學知識與技能約探究作為學生學 習的主要內容。例如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主澄霞與洪志明教授所領導 的 STS 相關研究,像是食用油、清潔劑、漿糊等(台灣師範大學科教中心, 民 86

87)。到底 STS 教材應該選用何種議題,並沒有一致約定兒,但是 學者對於選擇這些議題的基本原則卻有一些共識, Heath 於 1992 年提出選 擇 STS 議題的五項準則﹒(1)和學生生活有相關性與應用性: (2) 考慮社會的 成熟度和學生認知發展的程度;

(3)

STS 議題對今日的世界和學生個人具有同

(4)

教育研究集刊

1999 . I .

42 輯 樣的重要性; (4)具有轉移知識到課外事務的需要; (5)使學生感覺興趣 (Heath ,

1992 )

二、 STS 教學目標與策略

除了議題之外,學者也從教學目標與策略來探討 STS 的教學內涵。

Rubba

(1987) 曾就課程與教學的觀點,提出供7-12 年級教學參考的 STS 四個教學目標階層﹒ (1) STS 基本層次;

(2)

STS 議題覺知層次;

(3)

STS 議題 調查層次;

(4)

STS 行動技能發展層次。四個階層的內涵分別如下所述﹒ 階層一; STS 基本層次。提供學生充分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概念,科 學與科技本質的知識;科學、技術和社會相互關聯的背景知識 使其能對 STS 做明智抉擇。 階層二; STS 議題覺知層次。學生能夠檢查議題的所有面相;檢查人類 的信仰和價值;檢查不同的解決問題方案;並且覺察行動的必 要。 階層三; STS 議題調查層次。培養學習者能夠認查 STS 議題,並判斷 在錯綜複雜的價值中做明智判斷的能力,也就是問題調查技能 以及執行的能力。 階層四:

STS

行動技能發展層次。教導學生一些行動策略,讓他們能獨 自或合作地在STS 議題上採取行動。 除了 Rubba 外,尚有 Graham (1986) 則從教學策略方面提出包括社會 議題、科技過程,與發明、科學概念與原理、決策與問題解決等四個模組主要 成分;

Bybee

(1992) 等人則將學習環 (learning cycle) 的教學步廢加以擴 充為五個學習階段,而Yager (199 1)則指出 STS 包括三個科學的基本組成 (1)學生提出問題, (2)形成假設、解釋,以及(3)設計實驗以及驗證假設。 自上述可知,在 STS 教學模式上,有些模式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科學 知識與技能,例如 Bybee 的學習環以及 Yager 的科學基本組成,而有些模 式則涉及較廣泛的社會議題以及社會行動,例如:Rubba 的四儕階層以及 Graham 的四個模組成分。由於,教學模式的內涵有廣有狹,具體的教學實 施上也就有不同的面貌,這時就涉及了如何將STS 納入學校課程的問題。 科學技術社會 (STS) 的「道德與公氏」課程

肆、 STS 的課程類型

在美國,

Heath

(1988) 、Hickman (1987) 等人曾提出三種將 STS 納

入學校課程的策略,分別是 (1)將 STS 融入現存單元中, (2) 延伸現有課程

單元, (3)創立一全新的課程,而Jarcho

(

1985) 也提出五種方式,分別是﹒

(l)選擇小主題融入課程單元中, (2)發展一獨立單元, (3)發展一學期(年)的

課程做為選修課, (的持續數年的 STS 課程,以及(5)強調 STS 跨科巨整合課

程。

一、小主題的 STS 教學

將 STS 融入現行單元、延伸現有的單元課程或是選擇小主題融入課程單

元的作法,是在現有的科學課程內容上,改變教學策略。例如,在~小的課

程中若有「辨識粉末 J 的單元,就可以以「如何炸雞塊」為主題,來引導學

生分辨各種可以裹雞塊的粉末,並認識生活中常見粉末的性質( Hua時,

1997)

;或是在對「保溫與散熱」有所概念之後,提出保混或散熱的比賽活

動,讓學生進行解決問題的活動(台灣省教師研習會自然組,民的);或者

直接以解決問題的教學取向,讓學生探究「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條件」。由以

上的例子可知,這樣的STS 教學,基本上仍是以學科為分際的,在考量應該

i函蓋的學科知識內容之後,然後發展議題與問題活動來引領學生學習。這樣

的 STS 教學,能讓學生較有趣的學習「有用」的知議,然而,涉及價值的省

思與社會行動的成分郤微乎其微,所以,對於Cheek (1994) 提出的 STS 六

項教育目標中的第三、四以及第六項,也就是「包含倫理與價值內涵的考

量」、「培養學生做決策的能力與技巧」以及「促使學生參與社區活動與地

方結合」等似乎無法透過這樣的教學來達成。

二、完全創新的STS 教學

若是以創造-全新的課程來進行STS 教學的方式,往往是選擇一個大的

環境議題,例如「空氣汙染J

來進行長詩期的探究,課程可以是一學期、

每學年或持續數年。而在探究這個大議題的歷程中,會引出各種影響決定與

(5)

教育研究集刊

1999 . 1 .

42 輯 行動的小議題,需要進一步去釐清與考量,所以這種 STS 課程往往是跨不向 學科的,科學知識內容不再是課程安排的重點,只要是與科學、科技以及社 會三者互動有闋的生活主題都可列入教材中。這樣的 STS 教學,由於重視學 習活動中,同儕意見與價值觀的交換與省思,由於有足夠的詩間讓學生從行 動中去學習與調整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較能達成 Cheek (1994) 所提出的

六項 STS 教育目標。

然而,若是以這種全新的課程形式來進行 STS 科學教學,那麼合科統整 的教學或課程取向就在所難免了,因為,涉及科學、科技以及社會的議題要 順利解決可能涉及的知識是包羅萬象的。然而,有哪些學科該整合?各學科 之筒如何合?又如何整?卻是一連串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且,各學科中原有 的知識邏輯系統是否要捨棄,這又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三、統合課程的必要性與設計

愈來愈多的研究指出,學科知識邏輯取向的教學,往往使得學生的錯誤 觀念比比皆是,使得學校教育沒有效果(陳瓊森與汪益譯,民 84) ;又出於 知識暴增的現象愈轉愈烈,使得我們的孩子們永遠無法追趕上新的知識(蔡 坤章譯,民 83 )。所以,教育學者紛紛主張「給他魚吃,不如給他釣竿」的 教學理念。依照目前的教學潮流以及待代趨勢,有關各學科如何統整的問題, 似乎逐漸在「生活化」以及「學生中心」兩個原則上要在焦 o 理論上,合科統 整課程真的要進行約話,只要選擇夠具代表性的生活議題與主題,以指導學 生探究問題的方法與思考習慣作為教學的重點,那麼,一套統整課程就可以 在時間與空閥的架構考量下形成。

四、各學科邏輯系統的重要性與教學

如果合科課程的統整是可能的,那麼接下去要間的便是:是否要因為課 程的合科統整而捨棄原有的各科之知識邏輯結構?本文對於這個問題是持否 定的看法。首先,這些知識系統是人類幾千年來的文明資產,學校教育的主 要白的之一就是系統性地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不必經歷祖先們的所有學 習過程,來獲取智慧精華,以利每個人適應生存並進而帶動社會演進。如果 把每 科別的系統打破,那麼,不但人類知誇綺華無法傳承,每一科眉目知該

系統所衍生的「美感 J 將不為人所知、 pJT欣賞。

科學 技街一社會 (STS) 的「道德與公民」課程

其次,每一科別的知識邏輯系統中,內隱著知識演化的軌跡,以及知識

創造的基本環境。所以,知識的進一步創造發明,往往建基於個人對於學科

知識的深入理解,而不是豐富的個人生活經驗。

其三,雖然拜文明與科技之賜,各科學間的探究方法以及對於重要思考

習慣的要求愈來愈類似,然而,做學間的方法以及思考習慣是不能獨立於學 科知識之外而發展的。根據當代的學習理論,所有的學習都是脈絡依賴的

(contextual dependent)

(Vygotsl句, 1978) 。做學悶的方法與思考習慣是

學習某些學科內容的衍生產物,是屬於後設認知的能力,教學不應該為「方 法而方法 J 否則愉越了個體認知發展的自然順序,學生的學習效果仍是不 彰的。而學生也可能因為過度強調方法的學習,因此不具備某些重要的內容 知識,於是徒有做學間的正確「傾向J 而無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後,過度以「學生為中心」而忽略「學科邏輯結構」的課程取舟,容 易形成學生的學習鬆散。美國的教育改革常常在呼籲叢視其函民基本學力的 低落現象,我國在主張以學生為中心的較無學科結構約課程改革時,應該謹 償記取前車之鑑(林寶山謗,民73 ;邱兆偉,民8 1)

五、各科的 STS 教學

當然,強調不要取消傳統學科的分襟,並不是贊成去使用傳統灌輸學生 學科知識的教學方式。作者的基本論點在於﹒在各學科系統之內,進行生活 化的教學,也就是將STS 教學取向作為各科所參考的教學策略。就像在科學 教育中,以科學知識的系統為藍本,融合STS 主題於教學單元或延伸的科學 教學活動,同樣地,社會相關科目、數學科、圈文科、藝術、音樂等都應該 在既有的學科內容為導向的教學中,採取STS 的教學策略。 所以,總體而言, STS 的教學在自然科乃至於其他各科的教學只是一種 教學策略取向,而這些科目的教學都只能達到原本STS 教育的部分目標,那

麼是不是有什麼樣的科自或設計能達成STS 所揭藥的理念與目標呢?作者以

為, STS 的道德與公民課程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

(6)

教育研究集刊

1999 . 1 .

42 輯

伍、道權與全民毅軍

一、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方式

無論東方或是西方道德教育的實施,在早期都著重在傳統德目的傳授或 教導。在我圈,無論是在德穹的施教或評量方法上,多倚重獎懲並透過正式 課程將道德規能灌輸給下一代(詹志禹,民 84) ;在西方,例如美國,是把 道德教育涵蓋在每一科的課程中,而在五0年代以前的道德教育,仍是強調

培養學生優良的傳統品德與行為習慣 (Kirschenbaum , 1995) 。然而,由於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復甦、文化多元,以及既有約民主的社會體制所造

成的影響,傳統的道德教育在六0年代之後受到極大的衝擊。強調個人認知 的覺醒、同理心的喚起以及溝通技巧培養的價值教育,變成道德教育重要的 一環(劉秋木與呂正雄譯,民 82) ,而這些又與當代公民教育培養的目標相 一致,所以,當令的道德、教育於是涵萎了價值教育、德行教育、人格教育以 及公民教育的內容 (Kirschenbaum , 1995) 。台灣社會近幾十年來,在經濟、

多元文化、以及民主體制方面的發展,也是蒸蒸日上。傳統灌輸的或「文化

傳遞 J 約道德教育方式(詹志禹'民 84) ,愈發顯得跟不上詩代的腳步,甚 至在某些價值或德目的灌輸無法被認同理解時,加劇了人們對於所有舊規範

的教條化心理與反抗,並迷失在多元混亂的社會中(陳秉彰,民79 )。傳統

的道德教育在台灣必須有所改變,事實上,從新近高中、國中以及國小有暸 道德與公民課程的目標與教學策略的改變方向來看,強調價值澄清與交換、 強調認知覺醒以及強調社會行動的道德與公民教學,已經成為道德教育的主 要方式(教育部,只 82 、鈞、 84 )。道德教育的最終目標在於培養能夠關懷 他人與社會(關懷) ,能夠做理智判斷、具備道德良知(認知) ,以及能夠 實踐盛民權利義務(行動)的良好公民。

二、現行道德與公民課程的缺失

雖然,現行的道德與公民相關課程標準都揭嚷了符合時代精神的課程目 標或教學方法(教育部,民 82 、民鈞、民 84 )。然而,也於其教材內容仍是 科學 技街一社會 (STS) 的「道德與公民 J 課程 以學科融合為主要考量,舉凡與公民教育較相關的法律、政治、經濟、文化 與教育學門都被考慮放入課程內容中。這樣的課程形同各種社會科學科目的 精衛雜隆,不但內容繁雜,老師們覺得無法勝任非專業方面的社會科學知識 的教授,課程的實施也容易回到傳統的講述灌輸,無法達成課程預定的自標。 另一方面,我們當然可以進一步的質疑,養成一位有道德的公民所需要的知 識,難道是這幾鬥社會科學知識就能涵蓋的嗎?

三、合科的道德與公民課程

道德教育若是強調關懷、認知與行動三個核心取向,那麼在整個道德教 育的活動中應該有讓學生進行反思與批判、做抉擇以及採取行動的機會,所 以它經常是以與學生生活有闋的議題作為教材的焦點。在 Hersh 等人所著的 「德育模式 J 一書中,所介紹的各個模式所採舟的教學策略,在不向程度上 都採用了這些成分(劉秋木與呂正雄諜,民 82) ;而這四個成分正與 Rubba

(

1987) 所提出的四個 STS 教育臼標階層相呼應;另外,在環境教育的文獻

中,學者 Pedretti (1996) 採用了 STS 的精神,也提出了類似的架構,

Pedretti 的 STS 環境教育架構可以簡述如圓 1

;

正E

f

-8/

\-J

(7)

教育研究集刊

1999 . 1 .

42 輯 由上述的模式可知,與這些議題有闋的知識領域無法只是限定在少數的 社會科學領域,因為現實生活問題的解決經常是跨領域的理由思辨以及不同 立場觀點的協調後才來進行決策的,它會涉及各種不同領域的知識,包括德、 智、體、群與美的範疇。所以,基本上,道德與公民課程的範圍是跨領域的, 不能而且也無法按照某個或數個學科內容的知識邏輯來鋪陳與學生有闋的生 活主題。道德與公民課程應該是一種合科課程,也應該被設計成活動課程, 但是該依什麼來設計它的活動議題呢?從 STS 議題通常是如何蒐集來思考, 或許可以獲得線索。

陸、 STS 華文學與「道種與合民」教主

一、 STS 道德與公民教學的生活議題

STS 教學的原始出發點著重在科學、科技與社會的互動關係,所以 STS

所涵蓋的議題與道德公民教育的議題範圈似乎有交集,但是重疊的範疇不大。

然而,事實是,每個人無論身處何種時空,都是生活在科學、科技與社會互 動關係的環境脈絡中,所以,以 STS 為考量所引發的議題,基本上可以涵蓊 所有的價值與問題。從{唐人、家庭、社區、學校、城鎮乃至於整個大社會環 境所發生的問題,只要是配合著學生認知發展的程度來鋪辣,並且容許適度 的地域開放性、教師自主性、以及學生白發性,一套以 STS 生活議題為主的 道德與公民課程就有了一個活動主題設計的藍本。這樣的主題設計藍本必須 檀基於一些相關的議題蒐集的系統研究,例如有關不同年齡的學生所關心的 環境議題的研究,或是配合學生認知發展而蒐集的有關個人、家庭、社區、 學校、社會所面臨的生活或公眾議題等研究都能拿來作為教材設計時所使用 的議題。有了這些議題庫之後,就可以以九年一貫或是十二年連貫的活動課

程來設計道德與公民的課程,從最高年級一路發展下來,從很大的議題到很

小的問題,從複雜難解的議題到可以具體解決的小問題,從公民議案的決策 歷程到但人的問題探究學習等。有些議題可能要歷經一、二個學期才能探討 得完或才能有實踐回饋的機會,例如,該不該建核四廠、該不該廢公娟、該 不該市j定汽車強制責任驗等議題。 科學一技衛社會 CSTS) 的「道德與公民」課程

二、 STS 道德與公民教學的模式

本文所提倡的 STS 道德與公民教育課程,主要包含議題、反思與批判、

做抉擇以及採取行動等四個成分,而在反思與批判的這個成分中,則正是教

師展現各種不同的教學策略以達成不同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歷程。當學生覺

察到環境議題或被引導來思考環境議題時,接下來老師要讓學生有機會去界

定向題與澄清問題,這時可能是透過分組討論讓學生去找出子問題、調查問

題的可信程度等;接下來,可能透過資料的蒐集與研讀,來對問題有更深入

的認識;老師可以安排角色扮演以及針對特定立場發表感想,讓學生有機會

同理於不向立場人對相同事情的動機與心態,另外,也可以透過辯論活動來

釐清觀點。問題釐清之後,接下來的工作在於形成解決時題的假設以及執行

策略 o 這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以科學的態度來進行解決問題的步綴,亦即是

Yager

(1991) 在 STS 教學中所提出的三個科學的基本組成﹒(l)提出問題;

(2)形成假設與解釋,以及(3)設計與軍車證假設。在這些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夠

養成同理心的能力、人際敏感度、溝通與合作的技巧、社會關懷的傾向、創

造的能力、批判思考的能力、科學的態度以及道德可欲的價值觀。所以,本

文所主張的 STS 道德與公民教育課程的模式在反思批判的歷程中可以加入以

上的元素,並以置 2 來表示。

(8)

技街

區 2 STS 的道德與公民教學模式

隨著時代豆輪的轉動,道德與公民教育的課程,也須要變革。傳統注重 傳輸重要德自以及公民基本社會科學知識的課程與教學取向,已經不再適用 於當今多元價值以及人本潮流當道的社會。本文從科學教育中有關 STS 教學

的文獻著手,提供另一種道德與公民教育的課程與教學取向,把道德與公民

課程視為一個跨所有學科的生活教育,也是一個統擎的活動課程。 由於每一個學科都有它的學術生命與價值,很難加以合併刪減,而 STS 課程需要其他各學科知識背景的配合,所以 STS 課程的議題安排除了考慮學

生的興趣、學生對解決該問題所擁有的心智能力、以及議題的複雜程度之外,

參考雪白

科學技術社會 (STS) 的「道德與公民」課程

ASE.

(1

98

1).

Education through science: the policy statement of th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Education.

School Science Review

,

63

,

5-52

Bybee

,

R.

W.

,

&

Mau

,

T.

(1

986).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lated global problems: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science educator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

h-ing

,

23

,

599-6]8

Cheek.

D. W. (]994).

1于ends

and dilemmas in science

,

technology

,

and society

education within K-12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ED. 381429

還需考慮其他各科在某個年級階段為學生培養的學識基礎。所以,各分科與 STS 的道德與公民課程是相互配合的,而各分科也有其獨立的價值與重要性。 課程的革新與發展是教育事業中永不止息的 項工作,也是一項科際整 合的工作,希望本文能拋磚引玉,喚起更多有關課程革新的討論。 王澄霞(民84) 0 STS 活動中之「學」與「教 J 0 科學教育學利,

3 ' 115-137

0 台灣省教師研習會自然組(民85 )。儘民小學自然實接本第八個。台北 板橋。 台灣師範大學科教中心(民鈞、 87 )。園中數學與自然科學生活it 實驗設計學習模組的 研究開發與援農計畫。 林胡瑞(民 86) 0 STS 模式之環境教育教學法。科學教育另刊,

204 '

24 。 林寶山譯(民73 )。國家在危機中:美盟的教育改革計畫。高鏈,復文。 邱兆偉(民 82 )。美國教育改革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民 82 )。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 83 )。圓民中學譯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 84 )。高級中學譯程標準。台北 教育部。 陳瓊森與汪益合譯(民 84 )。超越數化的心靈。台北 遠流。 鍊秉彰(民 79 )。道德規範與倫理價值。台北 智庫。 詹志禹(民 84 )。德育評量.觀念與方法的突破。教育資料與研究 I

2 ' 2-9

0 蔡伸章譯(民 83 )。未來的衝擊。台北 時報文化。 鄭春蠶與邱美虹(民 84 )。環境教育與以 STS 為導向的科學教育。科學教育月刊 I

180 '

17-22 。 劉秋木與呂正雄合譯(民 82 )。德育模式。台北 五爾。 魏明通(民 83 )。各國 STS 課程教材評介件、口、日。科學教育月刊, 17] 。 蘇宏仁(民 85 )。科學課程模式一科學、技學、社會 (STS) 之探討研究。科學教育另 刊,

190 ' 2-11

0

E到

形成的能力 間理心 人際敏感度 溝通技巧 合作技巧 社會關懷傾向 創造能力 批判思考 科學態度 道德可卻價值

;::t=

、對? 至五 ,.,.τ +口 口口 教學策略 分組討論 蒐集背料 辨正背訊的可靠性 桶色扮演 辯論 調查 實驗 解決問題 教育研究集刊

1999 . 1 .

42 輯

(9)

教育研究集刊

1999 . I .

42 輯

Graham

, C.

S. (1986). STS in middle/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One state's response.

S~STS

reporter

,

2

, 1~4

Heath

,

P. A. (1988). Science/ Technology /

Society in the social studies. ERIC D

j.

gest. EOO-SO-gg-g

Heath

,

P. A.

(1

990). Integra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ruction into the social

studies: Basic elements. Social Education

, 207-209

Heath

,

P. A.

(1

992). Organizing for STS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doing of STS. Th

e-0天y

into Practice

,

16

,

52-58

Hickman

,

F. M. et a

1. (1

987). Science/ Technology /

Society: A framework for

CUf-riculum reform in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and social studies.

ED

.2

88783.

Hua呵,

W.

(1

997). The study of fostering in-service STS tcacher in elementary

sci-ence.

STS 科學教育研討會。

Jarcho

, 1.

S.

(1

985). SIT/S in practice: Five ways to make in work. Curriculum Review,

24

,

17-20

芷江 schenbaum ,

H.

(1

995).

100

ways to enhance values and mora

1i

ty in school and

youth settings. Needham

Heigh凹,

Mass.: Allyn

&

Bacon.

NSTA.

(1

982).

"Science

- technology-society:

Science education

for

the

1980s."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Position Statement. Washington

,

D. C..

NSTA

Roby

,

R. K.

(1

981). Origin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society

movemen

t.

The Australian Science Teachers Journa

l.

27

,

7~

12

Rubba

,

P. A.

(19 日7).

Recommended competencies for STS Education in Grades

7一位

The High School Journal

, 145-150

Vygotsky

,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aks

, L. 1. (1

988). Science,

technology

,

and society education and citizen

partie手

pation. ED. 293214

Wraga

,

W. G.

& Hlebowit晶,

P. S. (1990).

Sc悶悶.

technology

, an丘 the

social studies

Social Education

, 194-195.

Yager

,

R. E.

(1

984). Defining the discipline of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

,

68. 35-37

Yag軒,

R. E.

(1

988). A new focus for school science: SIT/So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

88

,

181-190

Yager

,

R. E.

(1 991) 訪華講學專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94

科學 技街一社會 (STS) 的「道德,與公民」課程

Moral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The STS Approach

φlehu血流F缸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pose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ward

moral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The

approach

is

named

"STS" moral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

which

is 吐eri

ved from science

education.

STS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in

science

education

provides

broader

and

deeper

e心cational aims

of

the

science

education than those of the

tra廿三tional

one.

STS also provides

sev-er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凹, which make science eωcatIOn

progressive.

However

,

owing to the

"science-centere丑"

STS

educati-on

,

the aims in STS science

education regarding ethical issues

,

de

Cl日閻明making, and social action are not easy to achieve. Therefore

,

after exploring what STS is

,

and discussing what should moral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be

,

STS'

moral

and

citizenship

e位ucation

is

proposed.

Keywords: STS

,

moral education

,

citizenship education

9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1-1參照課程綱要 與學生特質明定教 學目標,並研擬課 程與教學計畫或個

道德決策者本身必須意識 ( 知覺 ) 到道德問 題,產生道德感受與認知,才會有後續的判斷

思維策略簡報 教學系統 課文短片 快樂閱讀花園 閱讀策略短片 閱讀策略簡報 課文分析簡報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 利用緊扣 課程設計 讓同學做討論,使同學 必須要讀過內容才能針對議題發表意見,這 樣不只讓教師知道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慢

• 4.1 學校尚需提升學與教 效能。學校仍需持續探討 不同的教學策略, 以助 教師促進課堂互動,及 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初中科技教育學習領域課程資源 課題四 金錢的性質 策略和管理—延伸學習元素.. 單元 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