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對黑格爾法哲學的辯證分析與反思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對黑格爾法哲學的辯證分析與反思"

Copied!
28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博士學位論文. 對黑格爾法哲學的辯證分析與反思. 指導教授:. 楊世雄. 博士. 陳文政. 博士. 研究生:郭鴻德. 撰. 中華民國一0四年一月.

(2)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Dr. Yang Shih-Hsiung Advisor: Dr. Chen Wen-Cheng. Graduate Student:Kuo Hung-Te January 2015 Taipei,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3) 校所名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論文題目:對黑格爾法哲學的辯證分析與反思 畢業時間:2015 年 1 月(一0三學年度第一學期) 研究生姓名:郭鴻德. 指導教授:楊世雄博士、陳文政博士. 論文摘要 黑格爾法哲學思想受到其辯證邏輯方法所統貫,首先以「抽象法」作為論證 基礎,透過直接性與反思性、內在性與外在性的運用,導引出「道德」概念,再 藉由二者間概念的綜合統一,構成「倫理」理念,這種「三合一」概念組成形式, 正是黑格爾辯證法的典型。從廣義來說,黑格爾國家理論從屬於法哲學體系,因 為國家屬於倫理理念,倫理理念則包括家庭、市民社會、國家與時代精神等範疇; 但從狹義來說,國家作為世界歷史的主體,本身是家庭與市民社會的本質與真理, 因此,黑格爾的法哲學其實正是國家哲學。本論文依據辯證邏輯:直接性、反思 性與同一性的形式,以黑格爾國家學為出發點,申論其核心概念,另藉由包括康 德、諾錫克、凱爾森與羅爾斯等四項差別理論的比較分析,綜合提出新的反思模 式,並以之作為總結。. 關鍵字:法、道德、倫理、國家、精神、世界歷史.

(4)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Graduate Student: Kuo Hung-Te Kuo Advisor:Dr. Yang Shih-Hsiung 、Dr. Chen Wen-Cheng. Abstract Hegel’s thought of “The Philosophy of Right” penetrated by his dialectic method. Firstly, “The Abstract Right” act as the basic grounds of argumentation, instructed the concept of “The Morality” , reli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 direction ” and “reflection”, “Interiority” and “exteriority”. Secondly, constructed the Idea of “The Ethical Life” by virtue of the synthesis of “The Abstract Right” and “The Morality”. This triad form of the former is the canonical use of Hegel’s dialectic, namely, the Hegelian triads. Broadly speaking, Hegel’s state theory is subordinated to the “Philosophy of Right” system. The category of Families, Civil Sociality and the State included to the Idea of “ Ethical life”. But in a narrow sense, the State served as the subject of World History, is the essence and truth of Families and Civil Sociality. For this reason,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just equate to the “Philosophy of the State”. According to the dialectical logic that is the form of Direction, Reflection and Identity, this Dissertation will be beginning from Hegel’s “Staatswissenschaft” (Theory of the State) and inducing their primary notions of it. In the conclution, try to provide a new reflective scheme of the State theory by virtue of comparing with four major related theories of Immanuel Kant, Robert Nozick, Hans Kelsen and John Rawls.. Key words:Right, Morality, Ethical life, the State, the Spirit, World History.

(5) 目次 頁次 第一章 緒論 -----------------------------------------------------------------1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0 第四節 名詞界定 --------------------------------------------------16 第二章 黑格爾哲學的思想背景、 黑格爾哲學的思想背景、體系與辯證方法--------------體系與辯證方法---------------19 ---------------19 第一節. 黑格爾哲學的思想背景 -------------------------------20. 第二節. 黑格爾哲學體系架構 ----------------------------------55. 第三節 黑格爾的辯證法 -----------------------------------------64 第四節 黑格爾法哲學的思維邏輯 ----------------------------80 第三章 黑格爾「 黑格爾「法」概念的推演-------------------------------的推演----------------------------------------------------------------------8 -----85 第一節 法的個別性:物的占有與所有權 -------------------86 第二節 法的特殊性:物的轉讓與契約 ----------------------93 第三節. 法的普遍性:抽象法與不法 -------------------------97. 第四節. 對黑格爾「法」概念之述評 ------------------------102. 第四章 黑格爾「 黑格爾「道德」 道德」概念的推演---------------------------------概念的推演----------------------------------1 ----------------------------------109 第一節 道德的個別性:故意與責任 -------------------------110 第二節 道德的特殊性:意圖與福利 -------------------------113.

(6) 第三節 道德的普遍性:良心與善 ----------------------------117 第四節 對黑格爾「道德」概念之述評-----------------------123 第五章 黑格爾「 黑格爾「倫理」 倫理」概念的推演---------------------------------概念的推演----------------------------------131 ----------------------------------131 第一節 倫理的個別性:家庭 ----------------------------------132 第二節 倫理的特殊性:市民社會 ----------------------------140 第三節. 倫理的普遍性:民族國家 ----------------------------151. 第四節. 對黑格爾「倫理」概念之述評 ----------------------182. 第六章 對黑格爾國家理念的反思-------------------------------------對黑格爾國家理念的反思--------------------------------------197 --------------------------------------197 第一節 順向之考察-康德永久和平論 ----------------------198 第二節 逆向之考察-諾錫克最小限度國家 ---------------207 第三節 形式之考察-凱爾森法規範體系 ------------------217 第四節 實質之考察-羅爾斯公平正義論 ------------------234 第七章 結論: 結論:國家辯證模式的導出 ----------------------------------249 ----------------------------------249 第一節 直接性:黑格爾的國家理念 --------------------------250 第二節 反思性:對於黑格爾國家理念的再考察 ----------257 第三節 同一性:以國家概念為中心的四維分析 ----------261 第四節 總結 ---------------------------------------------------------264 參考文獻 -------------------------------------------------------------------267.

(7) 表次 頁次 表 1.1、黑格爾法哲學辯證關係表-------------------------------------------------------14 表 1.2、黑格爾國家理念要素交叉分析表----------------------------------------------15 表 2.1、黑格爾哲學體系形式(一)----------------------------------------------------56 表 2.2、黑格爾哲學體系形式(二)----------------------------------------------------56 表 2.3、精神現象學架構表-----------------------------------------------------------------59 表 2.4、精神哲學架構表--------------------------------------------------------------------62 表 2.5、黑格爾絕對哲學體系表-----------------------------------------------------------63 表 2.6、黑格爾法哲學概念辯證表--------------------------------------------------------81 表 4.1、康德道德原理分析表-------------------------------------------------------------124 表 4.2、自我意志的主客觀要素辯證分析表------------------------------------------128 表 4.3、黑格爾法與道德要素比較表----------------------------------------------------128 表 5.1、黑格爾倫理理念分析表----------------------------------------------------------132 表 5.2、康德與黑格爾家庭概念比較表------------------------------------------------139 表 5.3、國家等級要素中介表-------------------------------------------------------------169 表 5.4、黑格爾世界歷史分期表----------------------------------------------------------177 表 5.5、黑格爾兩性本質差異分析表----------------------------------------------------186 表 5.6、黑格爾世界歷史理念辯證表----------------------------------------------------193 表 5.7、世界歷史與精神原則彙整表----------------------------------------------------194 表 6.1、康德與黑格爾國家理念比較表-------------------------------------------------206 表 6.2、諾錫克與黑格爾國家理念比較表----------------------------------------------216 表 6.3、凱爾森與黑格爾國家理念比較表----------------------------------------------233 表 6.4、羅爾斯對於正義二原則內容修正表-------------------------------------------238 表 6.5、羅爾斯與黑格爾國家理念比較表-----------------------------------------------248 -表 7.1、黑格爾國家定義彙整表-----------------------------------------------------------250 表 7.2、國家概念綜合比較表--------------------------------------------------------------257.

(8) 表 7.3、黑格爾國家理念反思論證比較表 --------------------------------------------258. 圖次 頁次 圖 2.1、黑格爾邏輯學辯證流程圖 -----------------------------------------------------58 圖 7.1、以人為中心的基本圖式 -------------------------------------------------------260 圖 7.2、以國家為中心的基本圖式 ----------------------------------------------------260 圖 7.3、國家理念的靜態分析模式 ----------------------------------------------------263 圖 7.4、國家理念的辯證分析模式 ----------------------------------------------------263.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本論文基本上依循黑格爾法哲學之辯證路徑,凸顯黑格爾如何看待自由之個 別性與普遍性之矛盾本質,及其尋求二者之間調和的可能性,同時以黑格爾法哲 學對於國家理念之分析成果為基礎,透過其與相關理論的相互滲透辯難,導引出 新的國家分析模式。據此本論文首先是建立黑格爾法哲學體系的辯證模式,此種 法哲學主要概念的建構,其實正是黑格爾辯證法的實際運用。其次,本論文將以 黑格爾國家理念為核心,詳細解讀國家作為最高倫理實體的意涵所在。最後,提 出國家概念的四維分析模式作為總結。至於本章則主要闡明撰寫論文之原因、目 的、方法及分析方法與論理架構,並對特殊專有名詞進行界定。因此,本章除簡 要論述黑格爾辯證方法外,同時提出黑格爾法哲學辯證關係與分析模式,另在本 章末對於「法」 、 「道德」 、 「國家」 、 「倫理」及「精神」等重要概念進行基本界定。. 1.

(10) 對黑格爾法哲學的辯證分析與反思.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黑格爾思想歷經 1831 年以後的解體、1850 年後的沉寂與 1890 年代的復甦, 在 20 世紀初對英國、美國哲學界造成重大影響,伴隨馬克思主義的盛行,其部 分學說亦成為法國哲學及義大利哲學的重要分支。誠如馬克思所言: 「德國國家哲學與法哲學保持的最完整、最豐富與最系統性是黑格爾,而對它的 批判是對於現代國家及與其相關的現實性二者的批判分析,而且也是對於迄今為 止的整個德國政治意識與法意識形式的最徹底的否定,其中最主要、最普遍且已 提升為科學水準的表現,正是思辨的法哲學本身。」1 直到現代,黑格爾哲學從未停止其影響力,特別是在馬克思哲學、存在主義、 現象學及精神分析等範疇思想,確實說明了黑格爾哲學的歷史韌性2。另外,在 方法論無政府主義的科學哲學3氛圍日益彌漫之際,重新審視作為社會科學研究 方法的「辯證法」,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時機。此外,在當代全球化思潮之下似乎 動搖了民族國家概念,而國際恐怖主義假藉宗教教義對於資本霸權主義的反撲, 細究之,凡此均在於對國家理念、內涵、界限、目的與功能的見解殊異,因此從 學理上探究國家法與國際法的分際、宗教與國家概念的區別,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探究國家理念的內涵,本論文試從黑格爾法哲學出發應是一個合理的選擇, 原因在於:首先,國家的概念既非單純的功利效用,也非完全的道德陳述;既非 單一個體的原子積累,也非集體主義的有機運動,黑格爾的辯證思維或可合適的 概括彼此相異的二端;其次,黑格爾是德國觀念論集大成者,在其百科全書式的 概念架構下,我們將可不致遺漏任何可能涉及的主要概念及命題;再者,黑格爾 法哲學是從社會契約論轉向非契約論的關鍵,對於理解左派與右派對於自由、民. 1 2 3. 馬克思,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批判導言》 ,馬克思恩格思選集(卷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頁 8. 參見:Maurice Merleau-Ponty ,《可見與不可見的》 ,羅國祥譯,北京:商務,2008,頁 63. 「科學是本質上的無政府主義的事業…不禁止進步的唯一原則就是:怎麼做都行。」參見: Paul Feyerabend , Against Method-Outline of Anarchistic Theory of Knowledge, London : Verso, 1993. p.9: “Science is an essentially anarchic enterprise,…The only principle that does not inhibit progress is: anything goes.. 2.

(11) 第一章. 緒論. 主與正義之爭,亦必須從黑格爾開始。 回顧一下阿爾杜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曾說過的話: 「然而如今, (黑格 爾) 這個已死的神祇,這個飽受凌辱並被埋藏了一百多年的幽靈,已經從墳墓 復活」4。意圖探索特定哲學家的思想價值,先行理解此哲學家所在的思想背景 及其目的是絕對必要的,因此探究黑格爾哲學中關於政治思想價值,應衡酌以歷 史進程的視角,藉此深入理解黑格爾的政治思想內涵,或許我們會對黑格爾政治 哲學中的「自由」概念的意義有所體會,並對其作為「普魯士皇室的御用文人」、 「開放社會的敵人」的刻板印象5將有所改變。例如當代重要政治哲學家羅爾斯 (John Rawls),甚至將黑格爾解釋成一個溫和、進步、具有改良頭腦的自由主 義者,且是自由主義道德哲學與政治哲學史上的典範6。. 壹、「盧梭的問題」 盧梭的問題」7的啟發 法國大革命的導師盧梭(Rousseau)在《社會契約論》中企圖解決一個難題: 「尋求一種結合的方式,它應能以全部的共同力量保衛每個成員的人身及財產, 而且藉由此一結合,每一個與全體相聯合的個人,能夠仍然只是服從他自己,並 且像未結合之前一樣自由。」8。 此即個體如何在集體中獲得自由的問題,或者換一個角度說明,暴力何以轉換成 權力,即如英國新黑格爾學派鮑桑奎(Bernard Bosanquet)所說的:「藉以解釋 社會奴役之所以合法化的原由」9。盧梭揭開了政治哲學上的「潘朵拉之盒」10, 4. Louis Althusser ,《黑格爾的幽靈-政治哲學論文集【1】 》 ,唐正東等譯,南京:南京大學,2005,頁 231. 卡爾·巴柏將黑格爾視同赫拉克利特、柏拉圖和亞里土多德等開放社會的大敵,參見:Karl 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volume2, London: Routledge,1945, p.25. 6 參見:John Rawls , 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Moral Philosophy , Edited by Barbara Herma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330: “I interpret Hegel as a moderately progressive reform-minded liberal, and I see his liberalism as an important exemplar in the history of mor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the liberalism of freedom.” 7 參見:Ernst Cassirer, The question of Jean-Jacques Rousseau, Trans. by Peter Gay, Yale university , 2009, pp.31-34.文中指出盧梭以其感性與激情,衝撞當時的理性思想模式,他被視為是個人主義者,也被解讀 為 國家社會主義的奠基者。 8 Jean-Jacques Rousseau ,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Other Political Writings, Trans. by Victor Gourevitch,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p.49. 9 鮑桑奎(Bernard Bosanquet)並認為盧梭及其後繼者康德、費希特、黑格爾是一脈相承的,或者說後三者 的自由理論是盧梭社會契約理論的應用。參見 Bernard Bosanquet , The Philosophical Theory of the State, 5. 3.

(12) 對黑格爾法哲學的辯證分析與反思. 於「個體」與「集體」 、 「個別意志」 (the individual will) 、 「特殊意志」 (the particular will) 與「普遍意志」 (the general will)的矛盾及其和解,他論證一個有組織的 政治群體不在僅僅是公民的集合體,其本身將成為具有能動性的實體11,因此, 人民主權與國家機體成為不可解的政治欒生子。就黑格爾而言,「盧梭問題」其 實正是「黑格爾問題」12,然而黑格爾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即對於「自由」與 「必然」的矛盾對立及其和解將饒富趣味。. 貳、「國家」 國家」理念內在元素的探究 理念內在元素的探究 關於社會群體建構的本體論分析(人與精神)13以及作為滿足基本需求及提 供表彰善惡基礎的社會公共領域的根本界定(道德與市民社會),甚至深入公共 倫理或正義的諸多彼此互異的文本陳述,究其所以,不外乎是思想家意圖以自身 之理性思維能力,釐清與掌握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群體、以及群體之間的交 互關係,對於因應不同歷史情境所產生的政治思維各具不同著力點。但在這些差 異性論述的表象中,我們仍可宏觀分析其間概念統合的可能性。作為有意追索及 探究社會真理的人,立足於黑格爾的歷史視角,這種深入思考對個人或者國家無 疑是有所裨益的。 就黑格爾法哲學的辯證思維而言,「法」並不僅僅局限於法的客觀抽象概 念,它的理念一方面具有普遍的經驗有效性,另一方面,它又是「道德」自內在 充實的過程。可以如此理解,法哲學從法的外在與內在二方面進行自由概念的解 索,就此而論,整個「法」理念的演變,即是自由概念的自我開展的現象。由「革 Batoche Books Limited , 2001, p.68. 潘朵拉之盒(Pandora's box)源自於希臘神話,Pandora (pan, all, dora, gifts)是宙斯意圖造成男人混亂所創 造並送出的第一個女人,潘朵拉不經意釋放了盒中的所有不幸與災禍疾病,僅留存希望未及放出,從此人 世間充滿磨難。參見:Robin Hard,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Greek Mythology, New York:Routledge, pp.94-95. 11 Scott Gordon, Controlling the State: constitutionalism from ancient athers to today, Cambridge:Harvard College Press, 2001, p.31. 12 黑格爾的政治哲學是一種國家學“Staatswissenschaft” (Theory of the State),對於「盧梭問題」的思索與解答 表現在其主要政治著作也是其生前最後一部出版作品“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法哲學原 理)之中。 13 參見:Charles Taylor , Hegel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p.845.文中指出黑格爾的本體 是精神,而馬克思的本體則是人。 10. 4.

(13) 第一章. 緒論. 命的火藥庫」14的黑格爾思想中可以引介其對政治社會整體現象的研析方式,在 社經條件及環境的大幅變動的全球化資本主義經濟之下,國家概念的定性是一個 重要影響因子,值得釐清其相關概念之間的錯結之處。. 參、「自由」 自由」多重面向的索解 西方政治哲學對於「自由」的內涵有多種歷史意涵,如古希臘的公民自由, 實際上是對於城邦事務的參與自由,既非人人得以享有,也欠缺權利觀念15。霍 布斯雖然將國家主體由君權神授轉化為人民契約,但卻將自然權利的放棄與契約 轉讓劃上等號,最終等同於君主專制16。盧梭則認為文明制度正是人類之所以不 自由的起源,社會的精神及不平等,改變及腐化了我們的自然天性,而不平等的 頂點,則是所有個體都是平等的奴隸,一種新的自然狀態,暗示人民革命的合理 性17。至於法國大革命,則流於暴民的放任恣意,最後對抗專制、爭取自由的行 動,成為利用民粹暴力的雅各賓黨人少數統治,則更難以保障自由。 法國革命之後,思想家無不在於個人自由與集體自由之間求得平衡,即探 求國家合法暴力的界限,此命題涉及自然法與實定法的不休論爭。如以薩˙柏林 (Isaiah Berlin,1909 –1997)將自由概念區分為消極自由與積極自由,前者代表 古典政治哲學的自由概念,即個人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即「免於…的自由」; 後者之積極自由則以行為主體出發,人作為自身意志的主人,是理性的自我完善 的個體,必須具有爭取自我實現的自由權利。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守夜人政 府與全能政府之間,主要出發點,即是對於自由的認知差異。其中,黑格爾法哲 學的推論,正介於個人自由與集體自由的轉折點,其邏輯關係深值玩味。 14 15. 16 17. 參見 Karl Popper.,《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莊文瑞、李英明編譯,台北:桂冠,1992,頁 621,662. 參見柏拉圖《申辯篇》 ,蘇格拉底所受的形式上公平,但卻不是公正的審判。 《柏拉圖全集》 ,王曉朝譯,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頁 9. 參見:霍布斯,《論公民》 ,應星等譯,貴州:貴州人民,2003,頁 16. 參見:Jean-Jacques Rousseau, The Second Discourse: Discourse on the Origin and Foundations of Inequality Among Mankind, Trans. by Susan Dun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2, p.125: “Such was, or must have been the origin of society and of law, which gave new fetters to the weak and new power to the rich; irretrievably destroyed natural liberty, fixed forever the laws of property and inequality; changed an artful usurpation into an irrevocable right; and for the benefit of a few ambitious individuals subjected the rest of mankind to perpetual labor, servitude, and misery.”. 5.

(14) 對黑格爾法哲學的辯證分析與反思.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就德國觀念論的集大成者黑格爾而言,對國家作為倫理實體的理念分析屬 於客觀精神領域,但其獨特的推理方式,如不予理解,則無法掌握其理論架構, 因此,充分理解唯心辯證法是最首要的,從辯證思維的角度來探究國家「理念」 是饒富學術趣味的。 另外就方法論而言,對社會現象或社會建構諸多概念因素的分析,對辯證 法的內容適當理解及運用,從而鋪陳對黑格爾法哲學理念架構的批判性思考,其 中包括理念架構的建立、概念內容推演邏輯、理念架構的反饋修正,俾符合現代 思想研究之嚴謹要求,亦為學術上之自我挑戰。 對國家具有道德內涵的這種論點,其實是賦予國家一種維持公平及正義之 理想性,在政治思想理念探究自始皆然。當然作為社會實踐的主體,如空有現實 而不具理想,則於家庭、市民社會、宗教團體、國家內部及國際之間,視為強權 私利的狩獵場,將使人類遠景更加悲觀。譬如羅爾斯(John Rawls)於《正義論》 所陳述的:作為公平的正義(Justice as fairness)及其原則運作之目的,乃是促 成正義的善(The good of Justice)及合理的善(Goodness as Rationality) ,可作為 相互辯證的對照材料。 誠然,黑格爾的政治思想在《法哲學原理》一書中得到較完整的呈現,但 是如前所述,由於辯證法的運用貫穿黑格爾整個思想體系,其本體論(自由)、 知識論(理性)以及方法論(辯證法)是相互滲透結合的,因此本論文將著重於 辯證法、辯證法在國家理念推演過程、以及配合當前時代背景在既有邏輯架構的 擴充,茲說明如下:. 壹、黑格爾法哲學體系辯證圖式的建立 誠如一般學術界所通常理解,辯證法的根本原則是否定性原則,即所有一切 6.

(15) 第一章. 緒論. 知性的有限事物莫不揚棄自身並轉向其否定面,而且這種矛盾的產生乃是一切存 在事物的必然現象,黑格爾認為無論是運動、生命或足以影響真實世界的任何東 西,辯證法都在發生作用,凡經驗所存在的東西其自身都潛藏自我毀滅的因子, 但是這種毀滅性正是自然與精神進化的根本力量。但是除了以上的否定性之外, 依筆者對於黑格爾邏輯學的研究,辯證法另外側重的是自然與精神概念從「存在」 18. 到「本質」以至於「理念」的不斷進化的動態觀 以及從辯證概念的整個概念體 系去理解個別事物的整體觀,簡要的說,《法哲學原理》是黑格爾運用辯證法建 構現實的權利與權力概念的成熟著作,其內容主要是探究對於人的外在與內在的 約束與支配力量,即抽象法與道德,另外以倫理表示二者的統一,倫理實體則包 括家庭、市民社會、國家,最後由國家的制高點來看待國際關係,各民族力量相 互較力的自然狀態,這些國家間相互鬥爭與融合的過程,形成世界精神的歷史軌 跡,一部完整的時代精神遞移史。但是這些概念的論證推理並不是恣意鬆散的意 見陳述,而是一種類似哥德式建築的思維建構技藝,本論文首要目的即展現此種 辯證圖式。. 貳、國家核心概念的導出 就黑格爾而言,時代精神的歷史軌跡即是「自由」的自我展現,其主體不 是個別性或特殊性,而是普遍性,即民族國家。而國家理念正是對其外在的法 的概念與其內在的道德的概念的辯證轉化與融合過程。換言之,穩定而消極的 面向必不長久,不穩定而積極的自由動能無不逼迫歷史精神與時俱進,這種否 定性的思維是黑格爾國家理念的核心。如黑格爾所言: 「在世界歷史進程中,個別的民族精神祇是一個個體,…… 精神的發展並非寧 靜無害的成長,卻是極為嚴厲的違反己願的反對自身的過程」19。 18. 19. 這一點從黑格爾對於「揚棄」這個重要術語的解說可以略窺一二,有關德文「揚棄」(Aufheben)在此不僅 指取消(clear away)或捨棄(annul)的否定意義,又有保持(keep)或保存(preserve)的肯定意義,顯示出該語 彙的辯證精神。參見:Hegel, Hegel’s Logic, Trans. William Wallac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1975,§96. Hegel, Lectur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Trans. J. Sibree ,New York: Dover.1956,p10:” The remark next in order is, that each particular National genius is to be treated as only One Individual in the process of. 7.

(16) 對黑格爾法哲學的辯證分析與反思. 黑格爾的思想受到其辯證邏輯方法所統貫,以法哲學為例,首先以「抽象 法」作為整體推論的基礎,透過直接性與間接性、內在的與外在的區分與運用, 導引出「道德」的概念,再藉由二者間概念的綜合統一,使成為「倫理」的理 念。這種「三合一」概念組成形式,正是黑格爾辨證法正反合運用下的產物。 可以這麼說,就概念形式的推理而言,類似金字塔形狀或如黑格爾所言之 哥德式建築,其端點稱之為「絕對精神」 , 「絕對精神」則由諸多「理念」所交 疊而成,它有如支撐起思想大廈的主要支柱,其下是各種特殊性「概念」相互 鋪陳。例如法哲學形式架構中,在具有普遍性的「倫理」理念之下,「法」的 概念是片面的,「道德」的概念亦顯然是片面的。但是,從概念的實質內容而 言,反倒是倒金字塔型,絕對精神的實質內容包括所有現實的理念,而理念的 實質內容包括所有現實的概念。 通俗的解說黑格爾的觀點:上帝的生命並不因自身而圓滿,而是反映在其 所照臨的云云萬物的生生不息之上。因此,黑格爾在法哲學引言開宗明義指 稱: 「法哲學這門科學係以法的理念,即法的概念及其現實化為對象」 。其中所 謂的「法的概念及其現實化」(the concept of right together with the actualization of the concept) ,就是對「法」的概念形式與實質內容的綜合考察。換言之,對 於現實世界中諸多「法」的現象加以科學化的分析與整合,從而排除其中的偶 然性,達到作為一門科學應具備基本的普遍性要求。 「法」的理念乃是主觀意志的法與客觀意志的法二個環節的相互統一。 「善」的理念在自身反思的意志和外部世界中獲得實現。自身反思的意志在外 部世界中獲得實現是不夠的,因為自身反思的意志如果不是與普遍的「善」相 符合,便是流於恣意與放任。 以唯心論的角度切入,主觀的意志在蘊育成熟之後總要外化為精神實體, Universal History….. Thus Spirit is at war with itself; it has to overcome itself as its most formidable obstacle. That development which in the sphere of Nature is a peaceful growth is, in that of spirit, a severe, a mighty conflict with itself.”. 8.

(17) 第一章. 緒論. 也因此,就其過程加以考察,原屬內在的「善」在外部的實存中得以完成,這 兩種面相在國家的理念中圓滿地結合在一起。. 參、解析國家概念的界限 依據黑格爾法理學的論點,國家的客觀要素為法、主觀要素為道德,二者 的融合為精神實體,分別展現於現實者20為家庭、市民社會及國家,就其單純 理念的完備性而言,國家是俗世之神。黑格爾說道: 「國家是精神為自己造的世界,……國家高居於自然生命之上,正如精神高居自 然界之上一樣,因此人們必須崇敬國家,把祂當成地上的神」21。 可知黑格爾受其時代理性範圍之限制,以充當時代理性精神的民族國家為 峰頂。今日在全球化現象的影響衝擊下,國家理念介於個體自由與國際關係之 間,其中涉及世界法是否得以形成普遍精神實體的可能性,即基本人權、公平 正義與和諧秩序的先設。 民族國家之所以取得精神實體的地位,與主權理論的發展不無關係,而國 家主權性質的國內及國際最高、不可分割及不可轉讓等三種特性,乃是現代民 族國家形成內聚力的理論基礎。在經濟上勞動及金融資本自由化、社會文化資 源訊息網路傳播技術日新月異,國家主權地位受到國際社會的威脅與干預,一 方面在於包括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全球議題,另一方面在於建立一個穩定安全 繁榮的國際秩序的必要性。因此,藉由具有相互類似研究命題之不同的代表性 理論探索國家理念的界限,將是對黑格爾法哲學體系的必要補充。. 20. 21. 黑格爾於《法哲學原理》序言說道:「凡合理者必為現實,現實者必為合理」(What is rational is real; And what is real is rational./ Was vernünftig ist,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 das ist vernünftig) Hegel,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Trans. T. M. Knox,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 §272: “The state is the world which mind has made for itself; ….. As high as mind stands above nature, so high does the state stand above physical life. Man must therefore venerate the state as a secular deit.. 9.

(18) 對黑格爾法哲學的辯證分析與反思. 第三節 研究方法 壹、研究方法 本論文之研究方法為辯證法,立意在於試圖運用辯證法之基本原則,探究 黑格爾法哲學之真義,一方面藉由辯證理則重構黑格爾法哲學各相關概念的推導 架構圖式,另一方面則以此黑格爾法哲學架構為基礎,透過與四組差別性哲學理 論的相互關照之下,建立新的國家學論證模式。所謂的辯證(dialectic/Dialektik) , 字源來自於 dialog,字義就是相互言說,如蘇格拉底從對話的反復辯難中求得問 題的正解,這裡隱含著某種對於事物的判準,即稱之為善的東西,如果欠缺這個 判準,那麼辯證過程便會淪為各說各話,換言之,辯證的目的是追求事物真理的, 具有普遍性真理的根據則是超越表象之上的理念,辯證法致意於從雜多的表象中 論證事物存在的本質,其對象不僅在於追索事物之一般規律,更在於表彰生命之 普遍目的22。 卡爾˙巴柏(Karl Popper)在其名著《猜測與反駁》中曾專章討論辯證法 的特性。他認為真正的科學方法是一種經驗的「試誤法」(the method of trial and error),即就某特定問題,針對當前的理論提出批判與檢證(criticize and test) , 並 排 除 不 適 當 的 理 論 23 。 而 辯 證 法 則 是 「 正 、 反 、 合 」 (thesisantithesis-synthesis)的發展過程 ,其中包含廢除、保存與提升三種作用,亦 即在合題之中,不僅揚棄(Aufheben/ supersede)了正題與反題,更保持了二者 的 特 性 , 並 提 升 到 另一 更 高 的 概 念 之 中 ,此 即 所 謂 的 「 辯 證 三段 式 」 (the dialectic triad)。從表面看來, 「試誤法」與「辯證法」似乎是相近似的方法, 主張正題與反題的鬥爭性,但實際上二者存在根本上的區別。首先,「試誤 法」堅持的是一種批判態度,即對於主流學說、律則的不信任或普遍懷疑; 然而「辯證法」則堅持一種抽象的思想的法則或圖式,並認為此種圖式是事. 22. 23. 鄧曉芒教授認為語言學與生存論兩種面向來表現辯證法的源始,理性不僅具邏輯上的意義,更包含生命 上的意義。參見:鄧曉芒,《思辨的張力-黑格爾辯證法新探》,北京:商務,2008,頁 63-64. Karl Popper,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London:Routledge,2002, pp.312-313.. 10.

(19) 第一章. 緒論. 物進化的真理;其次,對於「矛盾」(contradictions)的認知,「試誤法」尊重 形式邏輯的「矛盾律」(law of contradiction),即 A 與~A 不可能同時為真, 「辯證法」則認為矛盾律是有限的知性規律,對於理性的無限性來說是必須 被超越的。由此可見, 「試誤法」強調「批判」(critical), 「辯證法」強調「調 24. 和」(conciliatory) ,此種對於辯證法基本精神所作的解說尚稱允當。 但從另一方面而言,卡爾˙巴柏對於辯證法所作的實證批判或許過於主 觀武斷。因為觀之科學哲學方法論的演進過程,自從韋伯(Max Weber)在 1910 年代提出:社會科學研究者對於研究課題的價值判斷(value-judgment)應保持 「倫理中立」(Ethical Neutrality)與客觀性(Objectivity),據此,知識體系可被 區分為二個部分,其一是以經驗事實為依據的科學推論,另一為涉及實用或 倫理的價值判斷 25。此種「是」與「應當」的對立,產生對「什麼是科學」 的二分法的簡單判斷:所謂科學即是取自經驗的,其他的非經驗的、不可檢 證的東西即是非科學,因此,傳統的哲學思維與哲學方法都被劃歸後者。誠 然,經驗理性及「可量化」的測度標準恆常居於科學研究的領導地位,不過 隨著質性研究的範圍及方法的逐漸開展,所謂的「科學性」也有了重大的修 正,承認「科學判斷本身即是一種涉及價值的判斷」的這種觀念,也日益為 科學哲學家所接受與傳播。例如 T.Schwandt 依據理解人類行動的不同視 角、方法與目的,提出質性研究的三種知識論取向,包括解釋主義 ( Interpretivism )、 詮 釋 學 ( Hermeneutics ) 及 社 會 建 構 主 義 ( Social Constructionism ), 雖 然 三 者 對 於 研 究 者 與 目 標 之 間 究 竟 是 「 理 解 」 (undestanding) 或「解釋」(explanation)仍存有歧義 ,但其共同點均認 為知識建構本身必須涉及社會、文化與歷史維度,所謂的科學現實不可能是 純粹客觀的,它們必須仰賴於研究者的「共同承諾」26。換言之,掌握與理解. 24. 25. 26. 參見:Karl Popper,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pp.330,335.他認為基 於 辯 證 法 的 模 糊 性 導 致 知 識 與 歷 史 的 教 條 主 義 (Dogmatism), 黑 格 爾 的 邏 輯 學 是 典 型 的 前 科 學 (prescientific)甚至前邏輯(pre-logical)思維方式。從當前科學哲學方法論的發展過程來看,實證主 義者對於黑格爾的批評似乎過於武斷。 Max Weber,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rans. and Ed. by E. A. Shils and H. A. Finch, Glencoe: The Free Press,1949, pp.3-5,pp.50-51. T.Schwandt 此篇論文“Three epistemological stances to qualititive inquiry ”收錄於 N. K. Denzin 等所編, The landscap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ories and issues (2nd ed.) ,Portland : Book News, Inc., 2003 ,pp.292-331.文中結論道:定性研究主要議題是如何理解以及理解的合法化,目前仍是多元發展階 段,其共同點僅是反對經驗論的重現主義。. 11.

(20) 對黑格爾法哲學的辯證分析與反思. 人類活動,科學理論不可能如實證論者所說的是現實的「重現」 (Representation),知識的客觀性很大部分必須包含主觀性要素在內。在後 實證主義者眼中,在社會科學領域參與以及相互協商的共識機制更形重要, 他們試圖以一種「共有的理解、實踐、語言」等為背景來開展社會知識建構 工作,辯證法作為社會知識的分析方法應是適格的。 黑格爾的辯證法主要是解決物自身與思維相互分離,以及知性與理性相 互分離的問題。對於二律背反問題的克服,根本上須要運用辯證思維去統一 它們,此即黑格爾如和音一般「三位一組」(A Triad) 的方法特性,從辯證法 的基本模式 27來看,表現在邏輯學主要闡明:直接性的「存在」(Sein/ Being) 與 反 思 性 的 「 本 質 」 (Wesen/ Essence)的 真 理 是 同 一 性 的 「 概 念 」 (Begriff/ Notion),概念的現實化即是理念(Idee/ Idea),至高點則提升至絕對理念,作 為整個「哥德式建築」( Gothic architecture)體系的峰頂。復從黑格爾的邏輯 學論之, 「辯證法」除了取材自知性的形式邏輯之外,也同時運用於實踐理性(意 志)之上,即以生命為根本的精神理念之上28。形式上看來,辯證法除概念上正、 反、合的推演,即所謂「否定的否定」的認知外,更重要的是「概念的階層性」 及「真理的整體性」,對於雜多現象的外在的與內在的、直接與間接的、特殊與 普遍的掌握,同一性、差別性及矛盾統一是掌握辯證法運用上的核心,對此,本 論文在解釋黑格爾唯心辯證法章節時將細述之。 辯證法的基礎是人類共通的理性,辯證法所追求的目的是合理性,即概念 式的理解萬有,辯證法正視差別與矛盾,並將之提升為得以包容此差別與矛盾的 更高階、更普遍的概念,從「化多為一」的過程來看,辯證法是根據事實經驗的 綜合方法,但從「一分化多」的過程來看,辯證法是根據特殊邏輯推理的分析方 法。依據作者的歸納研究,黑格爾辯證法的主要特性,可以區分為以下特點:. 27. 28. 據筆者研究結果,黑格爾辯證基本模式大致有二:1、力的模式:直接性、反思性與同一性;2、量的模 式:個別性、特殊性與普遍性。 鄧曉芒教授亦認為辯證邏輯是生存論的,是討論人的自由,人的生存、運動、發展、成長、形成過程的。 參見鄧曉芒,《哲學史方法論十四講》 ,重慶:重慶大學,2008,頁 99.. 12.

(21) 第一章. 緒論. 一、個別性的真理在於普遍性:真理存在於概念與類之中。 二、有限性必須過渡到無限性:真理必須擺脫表象與關係回到自身。 三、存在與思維同一的動力是否定性:對於他物的否定(意志)是精神之所以自 由的基礎,而對於自身的否定(理性)是精神之所以現實化的基礎。 四、真無限是一個概念的整體29:普遍性是對於特殊性予以概念化理解的思維體 系,就精神現象學來說,即「一」是「多」的形式, 「多」是「一」的內容。 準此,本論文在架構及章節建構上,首先,依循辯證思維邏輯:直接性→ 反思性→同一性,其主要論證基礎在於否定性原則,即在肯定中尋求否定,在差 別對立中尋求綜合的過程;其次,依循辯證思維邏輯:個別性→特殊性→普遍性, 其主要論證基礎在於整體性原則,即從單一、多數與全體各面向予以綜合分析, 個個概念之間彼此滲透統一的過程。藉由以上兩種主要辯證方法,運用到本論文 對於《法哲學原理》主要概念:法、道德、倫理及其細部概念之間的相互推演, 並指明其概念自身否定的依據何在。另外,在通盤理解黑格爾國家理論之後,將 其理論轉變為直接性,藉由四組反思理論:康德、諾錫克、凱爾森及羅爾斯,歸 納綜合出兩種對於國家概念的分析圖式,並據以之作為總結。. 貳、研究架構 本論文研究架構之建立,乃是依循黑格爾對《法哲學原理》之概念編排,並 滲入對辯證法的理解,其矩陣式推理說明如下: 一、在分析步驟方面,基本架構為 3*3 的矩陣,包括橫向座標:直接(自在)、 反思(自為)及同一(自在自為)的辯證思維模式(A1、A2、A3),另縱向 座標:個別、特殊、普遍的層次分析模式(B1、B2、B3),逐步推演為: (一)抽象法之所有權(A1 B1)、契約(A1 B2)與不法(A1 B3); 29. 參見:劉哲,《黑格爾辯證-思辨的真無限概念》,北京:北京大學,2009,頁 243-250.文中指出真無限是 黑格爾哲學之基礎概念而非絕對概念,包含無限與有限的差異與同一進程,即理性的概念的自由進程。. 13.

(22) 對黑格爾法哲學的辯證分析與反思. (二)道德之故意/責任(A2 B1)、意圖/福利(A2 B2)、良知/善(A2 B3); (三)倫理之家庭(A3B1)、市民社會(A3 B2)、國家(A3 B3); 二、在分析成果方面,藉由前項國家理念之導出,轉化為單一民族國家,作為時 代精神(The age of spirit)之個別性主體,依層次分析,分別呈現為: (一)民族國家(A4B1); (二)國際法(A4B2); (三)世界法(A4B3); 依據所涉及的相關概念及其合邏輯性的分析架構,僅當各概念之內容及其間 相互辯證之關係證成之際,即本論文所欲探究之國家理念諸多面向成果之展陳。 此矩陣模式詳如表 1.1:黑格爾法哲學辯證關係表;與表 1.2:黑格爾國家理 念要素交叉分析表。. 表 1.1: :黑格爾法哲學辯證關係表 辯證法. 被動性. 主動性. 自動性. (直接性) 直接性). (反思性) 反思性). (同一性) 同一性). 真理. 對象(物). 自身(我). 超越物我. 歸屬. (我是被決定的). (我決定對象). (精神自我決定). 應用. 人與物:財產. 涉己:行為責任. 單一:家庭. 範圍. 人與人:契約. 涉他:意圖福利. 特殊:社會. 人與外在規定:不法. 涉眾:善與良心. 普遍:國家. 抽象法. 道德. 倫理. 概念. 民族國家 時代精神 世界歷史. 資料來源:作者自製 14.

(23) 第一章. 緒論. 表 1.2 1.2:黑格爾國家理念要素交叉分析表 黑格爾國家理念要素交叉分析表 辯證 要素. A1. A2. 直接 Immediacy. 反思 Reflextion. 自在(being-in-itself) 自為 Being-for-itself). A3. A4. 同一 Identity. 絕對. 自在且自為. Absolute. 國家 要素 世界精神. 分析 層次. 抽象法. 道德. Abstract right. Morality. Abstrakt Rechts. Die Moralitat. 倫理 Ethical life Die Sittlichkeit. World Spirit. / 世界歷史 World History. 故意 個別 所有權 B1. Individual. Property. (一). Purpose /. 責任. 家庭. 國家法. The Family National law. Responsibility. 意圖 特殊 B2. Particular. 契約 Contract. (多). Intension /. 福利. 市民社會. 國際法. Civil Society International laws. Welfare. 良知 普遍 B3. Universal (全). Conscience. 不法與犯罪 法與犯罪. /. Wrong & Crime. 善. 國家 The State. 世界法 Laws of the World. Good. 資料來源:作者自製. 15.

(24) 對黑格爾法哲學的辯證分析與反思. 第四節 名詞界定 壹、國家( ) 國家(Der Staat/ the State) 黑格爾從倫理及歷史的視角來定義國家,並認為國家是「精神理念在人類 意志及其自由的外在展現」30 ,而且作為競逐世界歷史的精神基本元素而存 在。就其理念內容加以分析,在「國家」中,權利與義務是相互結合在一起的, 因為所謂權利,是我可要求於外在的東西,至於義務,則是外在所可要求於我 的東西,作為一個公民,「國家」所要求於人民的義務,正是作為保障及促進 人民之福利,也就是說,在「國家」中,「國家」的目的及福利即是我的目的 及福利,「國家」所取之於我者即必用之於我,二者是等同的。. 貳、法 (Recht/Right) 黑格爾認為「法」是精神理性的現實化,所以「法」不僅指稱「形式法」, 道德、倫理及世界歷史,皆同樣屬於「法」的範疇31。在狹義的抽象法概念中, 是對無限思維主體的直接強制,因此可以看作是對自由的一種許可或禁止,在 廣義的「法」的範疇,可以認為它具有一種先在的強制,亦即對於主體能自在 的產生普遍制約力量的東西,就是「法」 。 「法」既是自在之物,不可避免的受 到「思維無限性」的挑戰,於是產生「法」的對立面「不法」,但是「法」既 是普遍強制的東西,必須反過來對「不法」施以制裁,這正是「刑罰」,證明 了「法」的自為性。 因此對「法」而言,它揭示了一個原則:「法」所維護的自由人格是不容侵 範的,在這個階段,「自由」就是承認實定法的客觀性。. 30. 31. Hegel, Lecture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Introduction: 「The State is the Idea of Spirit in the external manifestation of human Will and its Freedom.」.& 「History in general is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Spirit in Time, as Nature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dea in Space. If then we cast a glance over the World’s-History generally, we see a vast picture of changes and transactions; of infinitely manifold forms of peoples, states, individuals, in unresting succession.」 參見 Hegel,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33.. 16.

(25) 第一章. 緒論. 參、道德( ) 道德(Moraliät/Morality) 如果說「形式法」是外在於主體的直接規定性,換言之,「形式法」是一種 強制法,靜靜地在主體及其構成物的外頭等待需要。「道德」則是主體自我反 思之規定性,主體以自己作為意識的對象。簡要的說,「道德」就是我的良知 的自我立法32。所以「道德」如果要從主觀性出發並取得客觀性,必須克服三 個環節:出自於我的自身、具應然的本質性及與他人的意志之間的聯繫33。換 言之,道德行為不僅如康德所言涉及自我立法,也必須考慮到對方的幸福與福 利。. 肆、倫理( ) 倫理(Sittlichkeit/Ethical life) 黑格爾認為將概念(Concept)發展成為現實性(Actuality)就稱為理念(The Idea),「倫理」的理念指涉的是 既具有自在的、客觀的(即意識)法的概念,又 具有自為的、主觀的(即自我意識)道德的概念,就是「倫理」 ,它在現實世界的 具體呈現,就是家庭、市民社會及國家34。. 伍、精神( ) 精神(Geist /Spirit) 精神的內涵必須從精神的許多面向來觀察,因為精神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就 意識來說,其認識對象是自在存在;就自我意識來說,其認識對象是自為存在; 就理性來說,其認識對象是自在自為存在;而精神則是活生生存在著的理性,是 理性的現實化。所有的社會及歷史現象,都是精神所表徵的世界,即民族的倫理 生活(the ethical life of a nation) 。所以精神是所有現象的本質及其真理。在精神 現象學的最後一節,黑格爾感性地說: 「(精神)從它們表現在偶然形式的自由存在看來,它們的保存就是歷史,但. 32 33 34. 參見 Hegel,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105-109. 參見 hegel,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113. 參見 Hegel,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141.. 17.

(26) 對黑格爾法哲學的辯證分析與反思. 從它們被哲學地概念式理解的組織方面來看,它是現象領域的知識的科學,二者 合在一起,被概念地理解的歷史,形成絕對精神的過往回憶與殉難墓地,它的王 座的現實性、真理與確定性,沒有這個王座,絕對精神將是無生趣孤寂的。」35. 35. Hegel, 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Trans.A.V.Miller,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p.493.. 18.

(27) 第二章. 黑格爾哲學的思想背景、體系與辯證方法. 第二章 黑格爾哲學的思想背景 黑格爾哲學的思想背景、 思想背景、體系與辯證方 體系與辯證方法 本章旨在作為通篇論文的導言,即在對於黑格爾法哲學主要概念進行推演之 前,首先,對於黑格爾哲學本身的思想背景進行說明,包括當時的德意志歷史、 作為黑格爾哲學先行者的德國古典唯心論大家康德、費希特、謝林的哲學理論, 藉以鋪陳黑格爾哲學的時代意義。其次,概要分析黑格爾的主要著作,包括精神 現象學、科學哲學百科全書、法哲學、歷史哲學等,藉以指明法哲學作為客觀精 神哲學的一環,在整個絕對精神體系中的定位。再者,本章更加深入的剖析黑格 爾的邏輯學,以利於準確掌握黑格爾辯證法的內涵,並藉由兩種基本辯證模式: 「力」與「量」的辯證範疇,交叉建構獨特的法哲學基本架構矩陣模式,作為後 續各章節對於法、道德、倫理概念論證的基本根據。. 19.

(28) 對黑格爾法哲學的辯證分析與反思. 第一節 黑格爾哲學的思想背景 黑格爾哲學的思想背景 西方政治哲學對於國家理論的探討,多出自於對政治現狀的反思。同樣的, 哲學家亦都受到當時所處時代的條件限制,並企圖超越這種限制,以便自我構築 特殊的思維成果。換言之,政治理論是為具體實踐提供思想武器的,所有的思想 體系既是人類文明歷史的產物,又是人類文明的驅動力。例如柏拉圖的理想國, 可以當成是對腐化的城邦制度的反省及解決;馬基維利(Machiavelli)的李維史論 (Discourses on Livy)、君王論(The Prince)的目的,最主要在於他對統一意大利, 重振羅馬帝國榮光的殷切期盼;同樣的,盧梭(Rousseau)在社會契約論(The Social Contract)中所呈現的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結合,主要在於化解個人自由與集體自由 之間的矛盾,從而將國家主權的基礎反轉到作為主體的人民的身上。哲學一旦欠 缺歷史意義,或者說哲學家不具有批判歷史現況的思維力道,將永遠淹沒在歷史 灰燼之中,對於黑格爾哲學的研究亦復如是36。. 壹、背景說明 背景說明 如果從黑格爾所處的時代(1770~1831)來審視黑格爾哲學,這個時期 正是所謂「雙元革命」(Dual Revolution,1789-1848)37的核心年代,世界的動 能正由英國及法國兩座火山口噴發,工業革命在英國起始,展開對全部物質 世界的征服,對理性、財富、科學文明的崇拜以及人類控制自然的信念,取 得壓倒性的力量;而法國大革命隨之在精神的世界豎起自由、平等及博愛的 旗幟,進而在現實世界敲響封建專制主義的喪鐘。但是這次大革命的結局, 卻是在羅伯斯比爾(M. Robespierre)的民粹暴亂以及拿破崙帝國的建立之下黯 然落幕,正好應證了民主制與僭主制僅止於一線之隔的警語。然而,當象徵 為「馬背上的世界精神」的拿破崙鐵騎征服歐洲時,促使封建制度瓦解,近 代意義的國家憲政理念則逐漸傳播成型。. 36. 37. 洪鎌德教授亦認為黑格爾政治哲學是對於當時政治思想與憲法的回應,參見:洪鎌德,《當代政治社會學 (二版)》,台北:五南,2013,頁 104. 雙 元 革 命 ( Dual Revolution ) 即 英 國 的 工業 革 命 ( Industrial Revolution ) 及 法 國 大革 命 ( French Revolution) 。. 20.

(29) 第二章. 黑格爾哲學的思想背景、體系與辯證方法. 西元 1800 年前後的德意志在現實及精神上都還欠缺統一的條件,基本 上被區分為三大勢力範圍,除了普魯士、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以外,拿破崙 在 1806 年擊敗普魯士,組成一個親法的萊因邦聯(巴登、巴燕、符騰堡等領 主)。1815 年拿破崙戰敗退位,維也納和會之後成立了軟弱無力的德意志同 盟,成員包括 35 個領主國及 4 個獨立城市。在黑格爾死後 3 年,普魯士在 1834 年組成德意志關稅同盟,形成統一前的「小德意志」,之後在俾斯麥主 政下,於 1866 年的德意志戰爭中擊敗奧地利,成為德意志盟邦「北德同盟」 中的領袖。1870 年復在俾斯麥策畫下擊敗法國,1871 年普魯士國王在巴黎 凡爾賽宮加冕,完成德國統一大業。 如以德國統一當成德意志民族歷史的重要里程碑,普魯士在黑格爾在世時, 先後擊敗奧、法,掃除統一障礙,並於黑格爾死後 40 年完成德意志統一。我們 可以肯定的說,在黑格爾的政治思維中必定隱含促進德國統一的強大歷史因子, 即促成民族國家統一目標,如其思想先行者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 1814) 在〈告德意志國民書〉(Addresses to the German Nation)中所揭示的德意志 民族情感,建立一個統一的德意志民族國家的呼籲,是當時知識份子的普遍精神 共鳴。所以在進行黑格爾政治理論論述時,應對此特別留心,以免落入將黑格爾 思想過度解說成極權主義的火藥庫、開放社會的敵人的片面思維中38。 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從康德到黑格爾的發展,學界通常有兩種看法,其一是「康 德與黑格爾之間」,即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個別哲學家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多面向發 展;另一則是「從康德到黑格爾」,即個別哲學家之間具有體系上的線形發展型 態39。本論文則遵循黑格爾自身的見解,認為哲學的開展是具典範意義的體系之 間的相互揚棄過程。換言之,從康德、費希特、謝林至黑格爾哲學的發展,被視 為是辯證性質的,後者既吸收並包容前者,更是對於前者的超越。 誠然,他們的知識體系建構雖然側重於不同層面,但唯心主義的共同點在於. 38. 39. 卡爾˙巴柏在其名著《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中寫道:「在 1815 年的時候,反動派開始在普魯士重新掌權, 它發現自己迫切需要一種意識形態。黑格爾受命來滿足這種需要。他通過復活開放社會的最初幾位大 敵——赫拉克利特、柏拉圖和亞里土多德的觀念,來滿足這一要求。」參見 Karl Popper,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volume2, p.25. 前者如 Dieter Henrich、Richard Kroner,後者如 Andrew Seth.. 21.

(30) 對黑格爾法哲學的辯證分析與反思. 認為知識的本質基礎是思維,只不過康德提出的是思維的先天形式,即範疇的普 遍性;費希特提出的是自我的設定行動;謝林則提出先驗直觀的不同層次;至於 黑格爾則認為精神的自在自為,才是所有事物賴以存在的本質基礎。 因此,就德國觀念論的發展歷史而言,沒有康德學說,就不可能有黑格爾哲 學體系40,不能理解康德主觀唯心主義,就無法理解黑格爾絕對唯心主義;同樣 的,不能理解費希特知識學及謝林先驗唯心體系,亦將無從掌握黑格爾哲學的真 義。可以如此說,德國古典哲學的主軸從康德開始,經由費希特的加工及謝林的 融合,最後在黑格爾手中完成,但是黑格爾唯心體系的完成,雖是德國古典哲學 峰頂,卻也是唯心主義思想的黃昏。在此之後,黑格爾哲學崩解了,但他的思想 養份則分別澆灌了唯物主義、存在主義等現代哲學41,並影響了包括歷史、政治、 經濟、社會、教育、道德、宗教等各分支學門。 如前述,在探討黑格爾法哲學之初,必須對於康德所興起的思想上的「哥白 尼革命」42進行了解,亦必須對於費希特及謝林的唯心體系進行研析,以求不失 真於黑格爾本義。依據辯證法,凡屬於相對性的事物,其真理必在對象的相互關 係中顯現出來。換言之,本章節主要目的在於理解具代表性唯心體系的理論建構 基礎,以便掌握黑格爾的辯證邏輯之發展途徑,形成一個完整的分析架構,並持 以運用於各核心章節的概念理解與推導。. 貳、康德哲學 作為西方思想家的康德之所以影響深遠,可以從三方面來說: I.. 就知識論而言,在傳統經驗論的有限性中尋求思維無限性的依據,並確認思 維能力本身即具有普遍性與必然性。. 40 41. 42. 參見B. Russell,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 1945, p.729. 依據學者迪特.亨利希(D.Henrich)的看法,馬克思主義是黑格爾哲學崩潰下的產物,而存在主義則是觀念 論崩潰下的產物。參見:《康德與黑格爾之間》 ,彭文本譯,商周,2006,頁 6-7. 哥白尼(Copernicus)將星體與觀測者運行的角度互易,正如同康德將物我之間的主、客體角度互易。 參見:Kant,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 Trans. P.Guy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p.110.. 22.

(31) 第二章. II.. 黑格爾哲學的思想背景、體系與辯證方法. 就道德哲學而言,在道德論中確認善的理念,不是存在於外在的規範法令的 他律,而是思維主體自身的意志自律。. III. 就政治哲學而言,反對以利益或功利為主導的政治哲學,特別是國際政治思 想,康德依據自由的概念,推導出群體和諧與永久和平的理想。 康德哲學的一貫立場:在群體之中,堅持實踐理性的普遍性,透過自由理性, 必能獲致一個和諧的人類社會,思維的逐步啟蒙會消除人類的無知狀態。康德以 人類尊嚴(人格與人權)為名,確認那種歷史上將人當成物,將人作為手段而非目 的的奴隸現象必然會逐步消失,這個過程是在個人與群體、思維與現實的矛盾 中,不斷追索自由解放的思辨與實踐的辯證運動。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康德作為啟蒙運動中的智慧高峰,他認為哲學家的任務 在於啟蒙個人思維,進而啟蒙群體思維。在思想上理解人類理性能力,俾為普遍 性科學知識之可能性提供理論基礎;在實踐上形成普遍理性的現實性,即建立理 性和諧的政治秩序,達成個人尊嚴與權利的保障,獲得自由人格的實現。作為思 想導師的角色,康德應是無愧的。 誠如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自問自答的提到三個關於「人的問題」43: 我能夠知道什麼(What can I know)?這是認識論所研究的範疇,主要表現. I.. 在「純粹理性批判」。 II.. 我應該作什麼(What should I do)?這是倫理學的範疇,包含道德哲學與法 哲學,主要表現在「實踐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學」。. III. 我可以希求什麼(What may I hope)?主要論及形而上學預設(世界、上帝、 靈魂)等宗教哲學主題。 其中與本論文相關的是關於認識論與倫理學,即理論理性與實踐理性,簡要 論述如次,以便為理解黑格爾鋪平道路。. 43. Immanuel Kant, Practical Philosophy,Ed.and Trans. Mary J.Grego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6, p.677.. 23.

(32) 對黑格爾法哲學的辯證分析與反思. 一、理論理性 (一)獨立於思維之外的「 獨立於思維之外的「物自身」 物自身」(Thing-in-itself/ das Ding an sich ) 形而上學的困境正是對於人類理性能力運用的過度樂觀所致,如獨斷的唯理 論形而上學(如沃爾夫-萊布尼茲),認為僅須理性思維即足以掌握萬物(思維 等同於實在,本質是思維);與其相對的,經驗論者的反形而上學(如洛克-休 謨)觀點,則認為經驗是認識的唯一基礎,而因果原則是來自心理習慣(存在等 同於思維,本質是存在)。形而上學如何擺脫經驗論者的說理,而使之成為可能 的思維科學,其中最大的癥結在於:形而上學是追求絕對無條件原理,但是,只 要理性無法獨立於經驗之外,它就只是有條件的有限之物,並且離此「絕對無條 件」越來越遠,一旦如此,則古典哲學所研究的各項無限性的形而上學命題,包 括世界開端、上帝存在、意志自由、靈魂不死等,均無立足之地,那麼,絕對無 條件之物究竟存於何地? 康德哲學所從事的偉大事業,就是建立一個公正審理的思想法庭,對於這兩 種看似對立的觀點判斷其真實性,德文”kritik”,雖翻譯為批判,但其中包括檢驗、 區分、判斷的意思,甚至在康德的用意上來說,後者要更甚於前者,即重於釐清 事實而非推翻論證。康德所謂的純粹理性,即是對於理性本身進行考察,究明理 性自身是否有可能獨立於經驗,從而不依賴於經驗,使純粹知識成為可能。此種 對於抽象思維能力的分析,旨在探究並釐清人類認識能力的範圍、界限及其功能。 康德認為獨斷論與經驗論固然各言其是,但各有所偏,因此他構思一種先驗 理性,既駁斥獨斷論也一併駁斥經驗論,認為必然存在不依賴於後天經驗材料的 純粹思維範疇,但這種理性不是構成性(獨立)的存在,而是作為調節性(依附) 原則,為經驗的普遍認識而服務的。換言之,康德認為欠缺先驗理性,不可能形 成經驗知識;同樣的,僅憑藉理性思維,亦不足以認識現實的東西。時空及範疇 作為普遍有效的經驗的先天條件,證明形而上學(先驗的綜合命題)是確實可能 的,但它不是超越經驗的,而是經驗之先(a priori),但仍然在經驗現象之中。 24.

(33) 第二章. 黑格爾哲學的思想背景、體系與辯證方法. 此種創新的批判方法,康德比喻為哥白尼(Copernicus)式的思維革命44。 這種新的思維方式,是一種主、客體之間的反轉,原先對於對象的認識,都 是以自在存在的對象(物)為中心,而康德則將其轉移到具有認識能力的思維主 體身上,對象依據我們對它的思維而轉變。換言之,客觀認識的必然性與普遍性 不是來自於對象,而是認識的主體所具有的先驗理性,至於認識的結果,只是現 象而已,所以真正的「物自身」或者物的真實性狀,人類思維無從及之。簡言之, 康德所謂的科學認識,一端是主體(思維能力與思維方法),另一端是客體(思 維對象),至於認識的真理只是現象。其中認識對象(物)與認識結果(現象) 之間的矛盾克服,康德採取的途徑是將現象與物自身二者分離,客觀的認識(理 論理性)僅限於現象與經驗領域,至於真正的對象(物)本身究竟如何?依人類 理性能力實無從知悉。 (二)先天綜合判斷是科學存在的基礎 先天綜合判斷是科學存在的基礎 康德將《純粹理性批判》區分為先驗感性論、先驗分析論與先驗辯證論,其 用意在於為數學、物理學的普遍性獲得理論上的支撐,並探究形而上學普遍概念 的可能性。他將「認識」分為二類:先天的認識及後天的認識。所謂先天的認識 就是不依賴於一切感官印象的認識,具有絕對的無限性、普遍性與必然性。至於 後天的認識就是起源於經驗的認識,具有相對的有限性、特殊性與偶然性。至於 判斷的分類,主要是主詞與謂詞之間的關聯,凡是謂詞包含在主詞的概念之中, 稱之為分析判斷;如果謂詞不包含在主詞的概念之中,稱之為綜合判斷。因此, 所有的判斷可以區分為以下四類: 先天分析判斷:分析判斷是概念的自我包攝,必然是獨立於經驗的,所以凡. I.. 分析判斷必是先天的。 II.. 44. 後天綜合判斷:綜合判斷是無法自我包攝的概念,必須依賴經驗而來,所以. Immanuel Kant,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 , p.110.. 25.

(34) 對黑格爾法哲學的辯證分析與反思. 凡依賴於經驗的綜合判斷必是後天的。 以上兩類判斷其實並不能稱之為判斷,實際上只是自我言說而已。 III. 後天分析判斷:依據定義,分析判斷不需依賴經驗,因此不存在後天分析判 斷。 IV. 先天綜合判斷:獨立於經驗,而謂詞又能擴展主詞意含的判斷類型,所以, 科學的形而上學能夠成立的前提,有賴於先天綜合判斷是否具可能性? 綜而論之,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主要是回答下列三個問題: 數學的先天綜合判斷如何可能:純粹的先驗直觀形式演繹,在先驗感性論予. I.. 以論證45。 II.. 物理學(自然科學)先天綜合判斷如何可能:建立在經驗之上的假說體系, 在先驗分析論予以論證。. III. 形而上學的先天綜合判斷如何可能:純粹理性是否有能力獨立於經驗之外自 行創設概念,在先驗辯證論予以論證。 此處有必要對於先驗(transcendantal) 與超驗(transcendant)二個術語進 行解讀:所謂「超驗」,指涉的是與經驗相互對立,與經驗無關的,即經驗的彼 岸,超越或凌駕於經驗之上的東西;相反的,「先驗」則仍在經驗之中,但是卻 作為經驗之所以構成的前提要件,是「經驗之先」,能與經驗產生相關性,或先 於經驗但卻是形成經驗所必須的形式上的東西,一種經驗的先天構成要素。所以 先驗是先天的,它是獨立於經驗表象,但它卻是經驗所以可能形成的要素;但先 天的東西卻不一定是先驗的,例如它包含一些直觀與定義體系,不必然是形成經 驗所必須的要素。如此看來,康德先驗理論並不涉入科學與非科學的概念之爭, 他既不推翻經驗的科學性,也不同意獨斷論具有合理性,他只是提供一種新思維 45. 雖然通說近代數學是先天分析的,僅靠公理、定義與邏輯法則就可以演繹出來,但康德則主張數學是先 天綜合的。. 26.

(35) 第二章. 黑格爾哲學的思想背景、體系與辯證方法. 方式,藉以論證客觀普遍的科學認識是如何可能的。所以誠如開章明義時所說 的,康德所謂的理性批判,其實僅是對理性能力進行理解與澄清作用。 (三)時間、 時間、空間、 空間、範疇作為認識的先天條件 範疇作為認識的先天條件 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首先從較低級的認識能力「感性」 (sinnlichkeit/aesthetic) 開始,在先驗感性論中,提出空間與時間是純粹直觀的先驗形式,並使得先天綜 合認識成為可能,因此空間與時間是感性的先驗要素。再者,由高級認識能力「知 性」 (verstand/understanding) 、 「理性」 (vernunft/reason) ,依循概念、判斷及推論 的演繹方式,在概念分析論中推導出知性的先驗要素:範疇(kategorie/category) ; 在原理分析論中推導出先驗圖式(schema/scheme) ;在先驗辯證論中論證知性(狹 義理性)的界限;最後以純粹的先驗方法論作為結果,以確證先天綜合判斷之所 以可能。 康德說:「沒有感性就無法給與我們對象,沒有知性則無法思維對象。沒有 內容,思維是空的;沒有概念,直觀是盲目的」 46 。所謂的感性直觀(sensible intuition),包括直觀的形式與感性內容,如果將其中的感性內容完全排除,就只 剩下直觀形式,包括外感官的先驗形式,即直觀空間(廣延)及內感官的先驗形 式,即直觀時間(序列)。所以,時間與空間並非產生自經驗,但卻是感性直觀 的構成要件,在經驗中感覺不到它們,但它們的先驗存在卻是必然的。我們可以 想象有空間與時間,但無法想象無時間與無空間,所以直觀形式是思維主體進行 認識所必然的先天結構。然而,空間與時間僅具有無限性的抽象普遍性,不可能 是個別概念,而是直觀形式,並據以產生獨立於經驗的數學科學,如由空間直觀 形式產生幾何學,由時間直觀形式產生力學。 在此,康德先驗感性論獲致三項重要成果:. 46. Immanuel Kant,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 pp.193-194: “Without sensibility no object would be given to us, and without understanding none would be thought. Thoughts without content are empty, intuitions without concepts are blind.”. 27.

(36) 對黑格爾法哲學的辯證分析與反思. I.. 感性直觀的成果是為知性認識提供材料內容。. II.. 感性直觀的時空形式是對象向我們顯現的必要條件。. III. 直觀形式可以直接推演出純粹的科學:數學。 原則上說來,感性直觀給與我們雜多的感覺,透過知性的統一性與規定性, 此種雜多材料形成概念,思維所憑藉以掌握雜多表象的統一性規則稱之為「範 疇」,因此,若無範疇則無概念性客觀認識可言。就康德而言,不論是知性範疇 或者純粹直觀形式都是先天存在於思維主體的先驗結構之中,所以對於自在之物 的認識其實只是一種思維 「現象」 ,如此,範疇的性質與時間、空間形式相同, 是形成知性概念的先驗條件,二者只不過分屬不同的認識能力而已。所謂「判斷」 (judgment /urteil)是對主詞及謂詞進行聯結,或者說主詞與謂詞之間的關係, 而康德在概念分析論中的主要重點,在於從判斷形式中發現純粹不涉及經驗內容 的範疇表,這種範疇形式,基本上與傳統形式邏輯的判斷形式相互對應,康德將 判斷形式區分為四類:量、質、關係、模態47。 康德說:「範疇是一些給予現象、因而給予作為一切現象的總和的自然界頒 布先天法則的概念」48。他認為範疇並非從經驗中推導而來,範疇是先天的,欠 缺這些先天有效的範疇,就不可能認識對象,從而不可能形成後天的經驗。可以 這麼說,感性的偶然性之所以可能轉化為知識的客觀性,主要是有範疇的存在, 換言之, 「知覺判斷」 (主觀特殊性)可能透過與「先天範疇」的結合轉變為「經 驗判斷」(客觀普遍性)。 範疇是先驗自我意識的規定性,即先天的思維規則,構成一切經驗認識的先 天前提條件。由此可知,康德的先驗理性批判,表現為一種新的形而上學,他認 為思維自身即存在先天的必然性要素,如果欠缺先驗時空形式與範疇,對於一切 經驗的認識都是不可能或者至少是可懷疑的。 47 48. Immanuel Kant,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 pp.206 ,212. Immanuel Kant,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p.263:“Categories are concepts that prescribe laws a priori to appearances, thus to nature as the sum total of all appearances (natura materialiter spectata).”. 28.

(37) 第二章. 黑格爾哲學的思想背景、體系與辯證方法. (四)二律背反與理性 二律背反與理性理想性 就康德而言,企圖以有條件的人類思維去掌握無條件概念,根本上是一種幻 想,但是,思維本質的無限性卻要求必須去追求絕對之物。雖然理性無法證明靈 魂不死、意志自由與上帝存在,但相反的,理性同樣不能證明其不存在。形而上 學中理性對於無條件者(理念)的追求,雖說是一種天生的傾向,卻使自身落入 了自己編織的幻想之中。理性雖然可以思考無條件的超驗理念,但卻無法對它進 行經驗認識,換言之,理念並非經驗對象,它欠缺作為認識基礎的經驗的感性直 觀與知性概念。誠然康德在先驗辯證論中將理念視之為理論理性的先驗幻想,但 在實踐理性批判中,理念反倒成為倫理公設,因為欠缺無條件者,整個道德體系 即無法圓滿完成,所以先驗辯證論也是從理論理性過渡到實踐理性的轉折點。 對於先驗宇宙論的批判,主要涉及世界開端(量的有限、無限)、基本物質 (質的單一、複合)、意志自由(關係的必然性與自由)、上帝存有(模態的絕對 者的存在與不存在),此種法則適用的衝突,卻無法獲得確定解答的苦惱理性稱 之為「二律背反」。為了破除懷疑論的絕望與獨斷論的固執,康德提出第三種可 能性,即無條件者可以被思考,但不能被認識;理念是先驗的,但不具有超驗意 義。理念透過調節性原則與經驗產生關聯,但其本身是先驗的形式,不具有實體 性。換言之,宇宙論不具有構成性意義,僅具有調節性意義,本身並不產生知識, 所有經驗知識相對於無條件者,都是片斷與未完成的作品,它的意義要在實踐理 性中去探尋,所以先驗理念是一種理想性。 理性思維的邏輯運用錯誤稱為先驗幻相49(Transcendental illusion),有別於邏 輯幻相(Logical illusion)屬於對於邏輯規律的輕忽所遭致的錯誤,先驗幻相則 出自於理性本性所必然不可避免的、永遠不能消滅的幻覺。它的過程是這樣的: 首先,理性將理念(先驗理想)設想成是構成性的,並使謂詞的抽象總體性實在. 49. Immanuel Kant,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 p.386: “Transcendental illusion, on the other hand, does not cease even though it is uncovered and its nullity is clearly seen into by transcendental criticism (e.g., the illusion in the proposition: "The world must have a beginning in time")..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參見 The Numerical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Translation of the Aṅguttara Nikāya, by Bhikkhu Bodhi, The Book of the Eights, WISDOM PUBLICATIONS.BOSTON, 2012,

With respect to methodology, I draw on techniques of religious studies and art history toexplore the position of the legend of Bodhidharma in Sung-Yuan Ch'an history, as well

Proceedings of the Kristiansand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nd its Place in Teaching, August 1988, edited by F.. Youschkevitch, “Euler”, in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Fauvel, John and Jeremy Gray eds, (1987)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 Reader, London: The Open University. Y.: Dover

• 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 Cowen, Noel , Global History:

Philosophiæ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

Akira Hirakawa, A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From Śākyamuni to Early Mahāyāna, translated by Paul Groner,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Dhivan Jones, “The Five

If general metaphysics insists on positing something ‘infinite’,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from finite things, and takes it to be the only object worth pursuing, then such a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