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全球化時代的政府與企業——以兩岸經貿關系為例 State and Busines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he Case of Cross-Strait Linkages in the Computer Industry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全球化時代的政府與企業——以兩岸經貿關系為例 State and Busines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he Case of Cross-Strait Linkages in the Computer Industry"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文/ 冷 则刚} 【内容提 要]本文考察了地方激励 因素在海峡两岸经济互动中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 全球化 力量业已改变了政府的权力和海峡两济 交往 中政企关系。 首先, 对于 不 同水平 和 不 同部 门的政府机构, 在分析 时应 当加以 区分。 其次, 与早期的两岸经济交往相比, 台湾 企 业在建立全球化联盟开发大 陆市场方面, 扮 演着更加 独立的角色。 最后, 政治因素仍然 在企 业 与政府的互动发挥着关键因素。 A bst『a ct:T h iS PaPe r stud ie s the impe rts nc e of IOc al in e e ntiv e fac to rs in the ec on omic interac 一 tio n s ac0 5 5 the Taiwan St ra ite. T he aUt ho r holds that g lobalizt ia on has transform ed govem一 mentalpe we r a nd the re lat io nsh iP betwee n g

ov

e

m me nta nd e nterP ris e s in the e

rO

S

S一at tec oee nomic e x eha nge s. First, a ny ana

lysis should d ifferentiate govem m e咐 inat itUt ions at d iffere 爪 Ievels and in d ifferentdePart ments. Sec o nd, eo m Pa 『ed with e arlie r c 『05 5一atraite c onom ic e x一 cha nge s, Taiwa n enterp rise s

a

re

n

ow

Playing a more aLJt on omous ro le in the gIbOalc oll

6C

t

ive off ort of e xPloring the m ainla nd ma rk6t . 比st, pe lities 15 at ill having a eritic8I im Pa cto n the i爪e r--a ctive re lat ion shiP between ente rPriseS and govem ment二 台湾与中国 大陆的经济和 政治关系相互交织, 为考察全球化时代政府和 企业 间的互 动关系提供了丰富资。 由 于将自身经营融人全球劳动分工 的自主性企业团的 崛 起, 早期有关东亚“ 发展 型 国家” (devel 叩m en tal go vem m ent)的¹ 已不再适用。 政府 的管制能力也因此而被削弱。可 以看到, 台湾和中国大陆为适应新 的形势, 都在采用新的 政策模式。 本文的考察范围有五 项, 一是海峡两岸经济互动 中政府和 企业关 系的一般框架; 是台湾和各国企业拓展中国大陆市场的共 同努力;三是台湾的全球化企业 在 中大陆 “ 本土化” 过程;四 是峡两的最高 当、 地方政府和 准政府机构为顺应全球 化力量所 做的努力;最后, 鉴 于 两 岸关系有着高度政治化的特点, 两岸的 最高当局 直接和 间接 的政 口 8 0

(2)

治干预是如何 使这一关系复杂化的。 一、

分析框 架

s e an o ’ Ri an 以爱 尔兰 为例, 阐述 了一种政府 成功发挥作用 的新类型。 他认 为, 爱 尔 兰政府 在协调 国内和全球网络的关 系时采取的方式, 明显 不同于东亚新兴工业 国家, 他 把后者称 为“ 官僚 发展 型 国家” (burean eratiC dev elopme ntalstate s), 其特 点是政 府 的 自主 权, 这种权力因政府部 门协调 一致以及在出口导 向增长模式 中选拔“ 全国第一” 的做 法而得 到加 强。 他指出, 由于 亚洲各地 的企业 与国际商业伙伴 的利益 日益紧密地结合在 一起, 并将部分生产置于 国外, 企业与官僚 发展型 国家之间的联盟 正在动摇。 0 ’ Ri an 所谓的“ 灵 活的发展型 国家” , 如爱尔兰的情况所示, 采用 了两种新战略。 为应 对全球化挑 战,“ 灵 活的发展 型 国家” 通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引人资本 流, 以此建立 国内 的生和创新网络;政府 同时培育本创 新, 然后鼓励它们国际化。 这两个战略的 作用是让 国内经济与全球济接 轨, 以此促进国内产业 的转型、 积 累和发展。 º Und a Weis s 认为, 在当前全球化大气候下, 政府应当促进各种形式的公共一私人“ 创 新联盟” , 使其 成为获取、 改进和扩散技术 的平 台。 »U坑ch Bec k , 整个全球化过程引 发了一种“ 企 业有组 织 的免责能力” 。 它拥有 流动性和全球网络的优势, 能够通 过挑动政 府之 间的竞 争削弱单个政 府的势力。 ¼ Ron en

P

a

l

an 主张, 政府在面 对这 一 挑战时不 应退 缩, 而应调整自己的应 对能力, 尤其是对付企业界变本 加厉的要求的能力。 原则上讲, 各 国对全球化力量 的反应 大致相同, 它们不得不争相 为企业 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一揽子立 法 制度。 ½ 同时, 全球化依然是一种被特定地 区所“ 包容” 的现象。 正如Sas kia Sassen 所 指出的, 全球 化过程 是 由当地的约束条件构建的, 比如当地的劳动力构 成、 它的工作文化和 现有 的政治 文化。 经济全球化过程形 成 了各种具体的生产综合体, 它们受到 特定地区 条件 的 制约。 ¾ 如上 所述, 全球 化以及政 府应付 自主性公司活动的努力, 业已成为挑 战发展 型 国家 模式这一早 期形式 的主要 动力。 这一点在两岸经 贸关系中是显 而 易见 的。 二、 全

劳动分工 与 大陆的台

:以

计算机设 计

造 业为

台湾在大陆 的资本和技术, 已经成为全球 劳动分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 充分利用 了海峡两岸的比较优 势提高经济效率, 实现利润最大化。 无论是劳动密集型 的制鞋业, 还 是像笔记本电脑生产这样 的高技术产业, 情况都是如此。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 的经 济全球 化的冲击下, 纯粹“ 台湾企业” 的身份已经 变得难以辨认。 很多企业 注册为外 国公 司或投 资公司。 现在它们都在从事着真正 的国际 运营和供应活动。 政府继 续采用 控制 国 口 81

(3)

么犯5203 开 放 时 代 内经济的有限手段去管制企业的战略联盟, 已是捉襟见肘。 关于台湾企业 的全球经 营其在拓大陆市场方与跨 国公的联盟, 广达电脑公 司就是一个例子。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 中期以来, 广达一直是戴尔、 康柏、 Gateway 、 苹果、 IBM、 索尼、 夏普等跨 国品牌 的承包 商。 广达的品牌在电脑用户 中默默无 闻, 但它 在200 1 年超过东芝, 成为全球最大 的笔记 本电脑制造商。 在200 3 年装的37 60 万台笔记本电 脑中, 有930 万台是 由广达制造, 几乎 占到全球总产量的25 %。 ¿ 为了与日本和韩国的电脑 巨头竞争, 台湾企业家必须适应笔记本 电脑产业的快 速变 化和更短的生产周期。 通常的情况是, 美国的品牌公司向台湾制造商提供线路图, 说 明产 品细节和功能, 台方负责提供技术设想, 然后进行制造并交付成品。 品牌公司通过与台湾 合伙人之 间高度 互动性 的共 同开发过程, 6一刃个 月内就 能拿到一款新笔记本 电脑 的样 口 口口。 台湾笔记本 电脑设计 能力 的提高, 使这种国际联盟具有相互依赖性。 戴 尔采取 的策 略是, 让为它供货的生产商相竞争。 À鉴于 这种关系的危险性, 台湾笔记本 电脑生产商 一直努力降低过度依赖 的风险。 例如, 广达同时为全世界9 到10 个主要笔记本电脑生产 商加工产品。 从 2(X) 3年末开始, 广达也开始为中国大陆的联想公司加工产品, 并成 为它 的主要伙伴之一。 Á 基于激烈的竞争导致利润微薄这一事实, 广达决 定使其生产 多样化, 开发新市场, 如液晶电视。 根据广达的经营计划, 非电脑产品在2(X抖年至少要占到 量的四分之一。 由于海峡两岸 紧张 的政治局势, 仃产业 的跨国公司试图在与台湾合伙人打交道 时保 持灵活性。 台湾不同意跟大陆直接通航, 因此戴尔驻台湾的国际业务官员无法对大 陆的 生产进行有效监 控, 而大陆的专业人员在台湾也面临工资和就业保护方面的歧视。 不 过 戴 尔的战略家在 大中国区域不偏 向任何一。 200 1, 戴尔在上海建立 了个海外研 发中心。 一年后, 戴尔对它在中国的研究开发能力 进行重组, 并强化了台湾 的研发 中心。 戴 尔在大陆的研 发中心负责开发低端

P

C

和软件, 台湾 的研发 中心则负责笔记本 电脑 和 个人数码辅助产品的开发。 À 从台湾方面 看, 为 了降低成本、加强 国际竞 争力、维护其国 际 生 产网络, 台湾的

P

C

企 业别无选择, 只能将加工转移到大陆。 迁址和到大陆开 展业 务的, 常常是 由国际 品牌 公司 和台湾承包商共 同做出的。 实际 上, 大多数 台湾的 件大制造商都在 中国大陆建立 了 上游供应商的网络。 处在这个供应链上 的大多数台湾

P

C

零部件供应商也有相同的情况。 过 去, “ 中国台湾制造” 多见 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如世界 最大 的鞋类制 造商(台湾宝 成公 司)和耐 克公司在运动鞋生产上 的联盟。 今天, 台湾的

P

C

制造商与跨国公司在 中国大 陆 的联盟, 也在海峡两岸的 IT 产业中形成了同样的格局, 它们多集 中于 上海这样的大城 市。 过去 的几年里, 台湾企业为中国大陆的全球IT 市场份额作出了 巨大贡献。 例如, 广达 在200 3运走的笔记本电脑中, 有7 0%(560 )自它设在上海的工 厂, 而在 200 2年 这一数字 只有 25 %。 200 3, 台湾制造商在中国大陆生产了2《XX) 万台笔记本电脑, 而 口 8 2

(4)

台湾制造商在全球生产的笔记本 电脑 总数 为25 00 万台。 广达是台湾企业尝试在海峡两岸进行劳动分工的一个典型。 台湾仃 企业为获 得尖端技术的优势, 与跨国公 司结成各种联盟 以提升研 发能力。 台湾 当局为了在全球网 络 中取得竟争优势, 也别无选择, 只能从金融等方面鼓励 这种联, 协助 台湾企业 界改善 全球竞争力, 强化 岛内的研发 能力。

企业

国企业

”:

IT

公 司

大陆的

土 化

大 陆的台湾IT 企业已不再具有纯粹的“ 台湾” 性质, 而是成为“ 混血儿”。 大陆方面 甚 至把这些 混血的台湾企业视为样板公司。 下文讨论的中芯国 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就 是一个典型。 在技术、 人力资源和政企关 系方面的本土化过程, 是台湾 的全球化企业 目前努力摆脱台湾当管制的一种重要表现。 20 [X )4的中芯 国际坐于 上海 的张江高科技园区, 是一家拥 有14 .6 亿 美 元资产的台湾半导体公司。 为了避免 台北可能 的干预, 它注册为一家美国公司。 它这样做 不无道理。 台湾当局在企业界的压力下, 于200 2年本 着“ 积极开放, 有效管 理” 的原则, 最 终 放松了 对半导体产业投资大陆的限制, 但只允许 台湾企业在大陆建立三个硅 晶片铸造 车间, 技术 水平也被限制在8 英寸晶片以下。 此外, 凡是在大陆投资8英寸 晶片生产项目 的人, 也必须在台湾上马 一个 12 英 寸晶片的新投资项目。 不允许 台湾半体企业在 大陆 投资尖端半导体技术项 目, 但 允许 向中国大陆出口太先进025 微米微电路技术。 中 芯具 有“ 美国公司” 的身份, 所以它能在 中国采用0. 1 3 微 米的微生产技术, 把 其他台湾竞 争对手甩在了后 面。 此外, 通过与其 他国际 仃 巨头 的战略结盟, 中芯 国际已经成为一家 跨国公司。 中芯 国 际还计划将雇员政策本土, 吸引和当地的专业人员。 管理层 的许多 台 湾高级工 程 师已被 大陆工程师所取代。 用 不 了几年, 控 制核心管理团 队 的很可 能是 大陆 而不是台湾的 rr 精英。 为了扩展业务 和在大陆站 稳脚跟, 中芯 国 际 还为当地 大学生 和研究生, 尤其是 IC 设 计专业 的 学生, 提供见 习 机会。 如果情况正常, 这 些当地 的“ 种子” 可以在 中芯 国 际 团 队 的 监督下, 获 得完成硕士或博士论文 的机 会。 除了上 海 的基地和 天津的新建设施 外, 中芯 国际 还在北京建立 了 生产基地。 2(XX )4 月 成立的中芯国 际 坐落 于 上 海 北京的项 目 旨在加强公司 的政 治和商业 的张江高科技园区, 是一 家拥14 .6 亿 美元 网络, 为招 收北 京一流大学的高素质毕 资产的台湾 半 导体公 司。 ( 图片来源:新 京) 口 8 3

(5)

2以巧/03 开 放 时 代 业生提供方便。 这项计划打算充实上海和北京两个重要的IT 基地, 同时确保公司的经营 不会 出现政治问题。 在中国大陆, 政府能力是从 中央政府扩展到沿海地 区。 如今, 广东省和 上海市政府在 满足外国投资者的经济需要方面扮演着仅次于 国家 的关键角色。 为了顺应这一趋势, 很 多市政府也 加强 了自己的研 发能力, 与中芯 国际结成联盟, 提高 当地 rr 部 门的竞争力。 例如, 深圳的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 化基地, 是有 关政府机构 在200 1年12 月批准 的 七个基地之一, 于200 3年4 月开。 中芯 国际在 中国大陆市场上 的发展契机 一直同 这 种地方背景有关。 四、

府动机

方政

准政

府机构

台湾企业在拓展大陆市场时, 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全球化和本土化 战略, 面 对 这一事 实, 台湾 当局 不得不突破传统管制方式, 对其管理海峡两岸经济 的角色加以调整。 如前 所述, 主张 向发展型 国家转变的人强调, 政府应当促 进国 际联盟 以获得全球竞争力。 这类 政府行动致力于公共部 门和私有企业之间的联盟, 通过提供必要 的基础设施和研 发条 件, 为私有企业 的全球化提供帮助。 台湾“ 经济部” 的一项计划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它打算加强台湾的研发能力, 在海峡 两岸 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形成全面分工。 台湾“ 经济部” 计划 支出1(X刃亿 新 台币(合29 亿美元), 五年 内在台湾建立六个研发群。 这 一项 目旨在以这些研发群 为基础, 促进 高技 术产业中心 的形成。 “ 经济部” 预计, 到2以)6 至 少30 个跨国企 业在 台湾开设区域性 研究 中心并与 当企业组成 研发团 队。 “ 经济部”、 当地企业和跨国企业已共 同组织 了 巧 个研发联盟, 并计划到2(X) 6 年再成立60 个类似的联盟。 蚁‘经济部” 计划采用减税、 研发 补贴和低息贷款等措施, 鼓励外国和本地企业建立研发中心。 广达为强化它在 台湾 的设计能力, 向台湾 当局提出了支持其研发活动 的申请。 广达 需要 100 英亩土地建新厂。 负责 寻找地 皮的台湾“ 国家科学委员会” 已在桃源找到一块 地。 通过公共部门和 私 有企业之间 的联盟提高研发能力的另一事例是鸿海(Hon H ai )在 台北 县的项 目。 鸿海案例的重 要性在于, 从 中可以看 到当局试图 让主要供应能力 留在 台 湾。鸿海是最早到中国大陆淘金的台湾主 要 电子制造商之一。 据估计, 目前鸿海90 %的净 利润来自于它在 中国大 陆的经营。200 3年上半年, 鸿海的 税后 收人达 到100 亿新台币, 其 中6 7%来 自它在 中国大陆 的工厂。 让鸿海的总部和研发留在台湾, 是台湾 当局 需要采取 的战略。 200 3年, 鸿海决定将 新的全球经营总部和研发 中心 一起建在 台北 县, 但是 它与地方 官员的协商却以失败告终。 当时鸿海打算缩减甚至取消计划。 由于“ 经济部” 的强力支持, 在台北县建立科学园的计划终于启 动。 双方的妥协使“ 经济部” 和台北县避免了鸿海撤走 口 84

(6)

所带来 的尴尬 局 面。 上海市政府为鸿海提供 的条件似乎更具竞争力。 它为鸿海提供了一大片已铺好道路 的地皮, 免费 的光缆、 水、 电、 气 等基础设施, 还对拟议中的鸿海地址附近的一个高尔夫球 场做了修缮。 相比之下, 台北 县只能提供税收优惠。 上海能 向鸿海这类台湾公司提供更 具吸引力的条件, 这对台湾官方鼓励这些企业保 留“ 台湾根” 的政策是一个严峻挑 战。

地 方政

府在

球化 中

广达和鸿海 的案 例证明 了 地方 激励因素 在海 峡两岸经济互 动 中的重要 性。 正如 Sas ki a Sas sen 所 言, 有关全球化的大多数“ 政府退 出” 论, 其 缺陷即在于它们没能认识 到对 实现全球化至关重 要 的实际 过程、 活动和基础设施。 @ 由于忽视了经济全球化 的地 点, 也 就曲解了央政府和大城市政府起的作用。 将地方 政府 纳人分析, 可 以为经济全球 化研究增加三项重要内容。 第一, 它将政府分 解 为不同的组成部分, 它们对于 理解国际经济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 它使我们将注意 力从凌驾于政府和经济体之上 的大公司势 力, 转 向活动范围和组织安排 的层 面, 它们对 于实现和 维持工厂、业务经营和市场 的全球网络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 它有助于 形成一种 新视角, 更加关注与这些全球网络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地点和城 市的社会政治秩序。 对地 点和城市的关注, 能够使我们以全球化 的视野确定一种“ 战略位置” 的地缘理论, 以及在 这 些地方发生的微观地缘和政治状况。 @ Mon ic。varsan yi 认识到了 全球化过程中地方官员 和城市的重要性, 她认 为我们必须 了解城市 内部的各种社 会力量 是如何在全球 化时代 引起跨流动 的。 对地方要素 的研 究, 能够使我 们理解以 地方 为基础的过程: 即地方的社会、 政治、 文化和 经济过程与全球 的变化 动力接轨的方式。 从本质上说, 这一研究 方法试 图从“ 自下 而上” 的视角理解全球 化的 动 力, 我 们是从这个视角研究城 市内部的各种政治 和经济利 益如何被全球化带 来的 机会所吸引。 简 言之, 在分析 海峡两 岸关系时, 除了 国家层面的主要框架以外, 地方因素也是 经济 全球化的关键环节。 台资集 中于 中国 东南沿海和大上海地区;在 地方政府 与商益 的 互 动中, 无 论是迎合还是抵制中央政府的政治干预, 终究是地方 当局 发挥着作用。 上 海已经成了台湾资本和 人才 向流 向大陆 的热点地区。 À在蒸蒸日上 的 IT 部 门, 上 海市政府已经 变成 了主 要投资者和财务资助人。 在某些项目上, 上海市政府的参与已经 成为增强台资信心 的稳定因素。 ¾ 例如, 上海市政府台湾的风险资本共 同投资, 培 育孵 化 器和处于起步阶段的IT 公司。强大的激励因素和上海官员 的专业精神, 给rr 业的海外 华 人企业家留下 了 深刻印象。 这种地方动力将资本和人才吸 引到 了大上海地区。 与华南其他地 方(如广东省 ) 相 比, 上海 法律法规的透 明度有 助于 工商界作出准确的 成 本和利润估计。 高技术部 门的企业 主普遍认 为, 在开发先进技术 方面, 上 海不 是最具创 贝 8 5

(7)

么沁5 了03 开 放 时 代 新能力的地方, 但上 海 的规章制度很透明, 有繁荣的制造商服务业, 当地技能熟练的服务 行 业供应充分, 因此在那些想在 中国建立分部 或总部的外国高技术企业眼 里, 它成了最 具吸引力的地方。 À 不过, 这也导致了跨国公 司的激烈竞争, 再加上租金和其他 成本的增加, 一些台湾公 司被逐渐挤 出了上海市区, 有相当多 的公司迁往临近的江苏省。 例如昆山和苏州就吸引 了数百家 台湾公 司, 形成了台湾电子企业群。 主要的台资企业享 受着更 低的运营成本, 利 用着繁荣的长江 三角洲 的基础设施 和人力资源, 它们在苏州是“ 老大” , 而在上海不过是 “ 小土豆”。 在这场吸引外资的激烈竞争 中, 大陆 的地方政府擅 自为台商提供 减免税和土 地使用 权。 这 种未经授 权的优 惠待遇 可能引起与 中央政府的争议和财政麻烦。 台商为避免这些 麻烦, 与 中央 和 地方政府同时协商, 为投 资项目争取“ 高新技术” 的地位。 一 旦获得这种地 位, 就能得到更大的优惠待遇 和保障。 À 但是, 即使被 中央政府定 为“ 高新技术” 产业, 台湾企业仍要花大量 的精 力与地方政 府打交道。 在企业起步阶段, 大陆的地方行政机关在帮助台湾企业建立新项目上明显 于台湾 的地方 当局, 但这些项目一 旦投产并开始赢利, 大陆地方官员的问题 就来了。 从长 期看,“ 合作的” 大陆地方政府在协调台商利益方面, 既可能起积极作用, 也可能起 消极作 用。 尽管 如此, 台北还 是感 到了来 自中国大陆大城市的 日益增 长的挑战, 它必须通过 激烈竞争才能领先于 对手。 台北市 政府为吸引高技术投资, 给一些 目标产业, 如rr 和生 物技术产业, 提供 低息贷款和税收激励。 台北市长马英 九在 200 3年夏访问硅谷的高技 术公司期间, 试图通过提供更多的财政 支持和职业培训吸引投资。 台北正为把自身建设 成大中国 区研究、 设计、 营销 中心和台湾企业的总部而造势。 ¹ 台北市要想成为大 中国区域 的供应和运营 中心, 它就必须促 进资本、 商品和人才在 海峡两岸的直接流动。 但是, 台北市在研究设计和加工上与大陆城市形成分工的努力, 却 因为陈水扁当局 的敌意和限制两岸直航 的政策而受阻。 马英九市长已就此向最高当局提 出抗议, 并发生 了几轮直接冲突。 主张“ 台独” 的民进党指责身为 国民党员 的马英九市长 提倡与 中国 大陆建立 直接联 系, 忽视“ 国 家安全”, 这使得最高当局 和地方政 权的关系进 一步复杂化。 台北市为顺应全球化、 加强与中国大陆交往 的努力, 已经演变为台湾权力斗 争的焦点。 台湾 当局各部门也在努力使 尖端技术的研发 留在 台湾。 台湾和 国外公司通常都会与 “ 经济部” 的工 业发展局 签定合 同, 以便将其研发业务 建立 在新竹科技工业园或 台北 的内 湖和南 岗软件园。 六、

准政

府机构

除了 最高当局和地 方的政府部 门外, 一些新的准政府机构也参 与处理台湾和大陆之 口 8 6

(8)

间复杂的经济依存关 系。 由于海峡两岸经济关系具有政治上 的敏感性, 政府机构在“ 国家 安全” 还是经济利益优先的取舍上进退两难。 半 官方的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 近 年来成了台湾 当局 处理企业服务和商业 谈判等海峡岸 事务有益工具。 但从 19 98 年 台湾 当局宣布两岸 关 系是 “ 特殊 的国与 国关 系” 后, 大 陆官方便不再把海 基会作 为处理 两岸交流和谈判 的正式渠 道。 台湾企业在处理中国大陆商务时有 自己的一套 策略, 于 是台湾 当局 的经济 部 门也试 图转换角色, 变成为应付经济挑战和政治敏感 问题 提供服务的部 门。 台湾的对 外贸易发 展协会(外 贸协会)填 补了 经济关系上 的这个空白。 外贸协会是“ 经济部” 在30 年前创办 的一个非赢利组织, 它一直是台湾外 贸的主要推进者, 但始终保持低调。 它在两岸经济交 往中正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外贸协会 的战略是 将台湾建成“ 国际承包生产 中心” 。 这一战略基 于 全性 的外包趋势, 致力于台湾 在海峡两岸经 济互动 中的角色从“ 生产 商” 变为“ 批发商” 和“ 服务供应商”。 外贸协 会于2(X) 2 年在大陆着手建立代表处, 致力于 让跨国公司的全球外包活动与大陆 的台湾利益挂钩。 ¹ 外贸协会的半官方身份使 它能够强化与亚洲其他 国家的 同行之 间形成的国际 网络。 它与日本贸易振兴会 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 的例。 它同后者共同组织 台湾供应商与日本 企业结成战略联盟, 以确保零配件和半成品的稳定供 应。 它帮助 日本 贸易振兴 会为日本 制造商寻找合适 的大陆 台商企业。 它还协助大陆企业 向台湾 的合作伙伴外 购rr 产品。 单 是联想公司一家, 就在200 3年购买 了价值 14 亿美元 的台湾产 品。 在 当前台湾这种政治 形势下, 半官方 的外 贸协会在促进这种新型 经济活动 时别无选择, 只能保持低调。 但是, 鉴 于外 贸协会的半官方身份, 它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台湾的政治大环境。 20年 1, 外 贸协会的正式名称改为台湾对外 贸易发展协会。 这一改变反映着执政 的民进党从 机构名称上为 台湾“ 正名” 的意图。 2(X) 4年初, 台湾对外 贸易发展协会的新会长下令关闭 驻北京的代理机构, 以放慢与 中国大陆伙伴 的进一步合作。 À

中国

湾 与

大陆

经济

政治操

在蒋介石 的 威权统治 时期, 台湾企业 的利益是通过一党制的委托一代理框架加以表 达。 台湾企业界同 国 民党 的地方政 治派系和“ 国有企 业” 进行沟通协调, 学会了如何与威 权政府相处。 台湾 民主化后, 大企业为加强政治影响力, 采取 同时跟执政党和 反 对党结盟 的策略, 主 要手段是竟选捐款和资助政客的政策智囊团。 中小企业为了接近权力, 最常用 的手段是建立各种企业协会, 参与非正式的团体咨询和游说。 O 尽管如此, 从历史上看, 他们对台湾当局政策 的影 响力有 限。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他 们面 对政府的限制, 在向大陆进行制造业投资 时, 不得不工厂 注册 为香 港企业, 或把这 些“ 非法企业” 变成大陆的内资企业, 以免受到台湾 当局 的处罚。 台湾官方的 经济政策如 今已经 发生 了很大变化, 这 些变化反 映着 当前 台湾 的“ 国家 口 8 7

(9)

么为5 产03 开 放 时 代 安全”、 各政党的政策立场和市场 力之 间的角。 在陈 水扁 的第一个“ 总统” 任期 内, 5《XX )元以 下 的大陆直接投资获得许可, 但 台湾当局 出于安全考 虑, 仍然试图对高技 术部门施加限制。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台湾当局为直接 投资大陆逐渐敞开大 门, 但工商界仍要 面 对各 种各样 的监督审查。 不过, 台北在监督台商的大陆工 厂方面鞭长莫及, 因此商人们真正关 心 的是日常经营和应付大陆的地方官员。 在大陆方面, 为了强化反对民进党 的政策, 当局也试图对投资者施加政治压力。 虽然 中央政府没有直接下令 限制亲民进党 的台商在大陆 的商业活动, 但地 方官员习惯于“ 揣 测” 上级的政策目, 试图找出“ 绿 色台商” (即亲民进党亲陈水扁的台商)。 地方官员对 陈水扁第一任期和第二任期的政府 顾问名单进行比较, 找出与他们有关的大陆企业。 处 罚绿色 台商最简便的方式, 就是查看他 们的纳税记录, 或对他们执行更严格 的法规, 如环 境影响评估 标准。 À 最近 一个事例涉及一家 大公司, 即许文龙在上世纪 六十年代建的奇美集团。 许文 龙及其奇美集团与台湾当局 一直关 系不错。 许 文龙强烈赞 同“ 台独”, 这使他 与前“ 总统” 李登辉结成了牢固的同盟。 许文龙最近担任了民进 党的“ 国顾 问”, 并为陈水扁2《X抖 的“ 总统” 选战捐款, 他还为陈水扁最主要的政策分析机构

台湾智囊库提供 资助。 奇美集团是全球最大的AB S塑胶制 造商, 大陆则是这种产品的最大市场。 自199 6 年 以来, 该公司在浙江、 江苏等地建立 了 石化联合体, 在 新的扩建 完成后, 总投资将达到6 亿美 元, 生产能力超过该公司在台湾 的企业

奇美光电公司是计 算机和电视机平板显 示 器的世界第四大供应商, 它还在浙江宁波建立一个组装平板监视 器的工厂。 在大陆, 奇美集团的政治倾 向最终导致了中央政府的直接干预。 陈水扁再 次当选“ 总 统” 后, 国台办发言人宣布 中国大陆不欢迎“ 绿色 台商”。 2仪阵5 月的民 日》的评论 文章把许文龙称为“ 独 派大佬” 。 文章说, 许文龙从 中国大陆的广 阔市场和低成本 中大赚 其钱, 却仍 然认 为“ 大陆有点像 台湾 的经济殖民地”。 ¿ 然而, 奇美集团与大陆关系的恶化, 却为它加强与台湾当局 的关系提供了契机。 就在 “ 绿色台商” 的评论文章发表不 久, 奇美 光电与 台湾 35 家银行签 署 了一份价值20 亿美元 的联贷合 同。 这 35 家银行 中包括 台湾银行、 彰化商业银行、 交通银行和华南银行 等“ 国 有” 大银行。 ¹ 考虑到美 的特殊地位和 处, 这一大笔银行贷款被视为对它在 中国大陆 遇 到麻烦的 补偿。 奇美把它 的工 厂建在台湾, 也标志着它支持 陈水扁当局 要求企业 留住 “ 台湾根” 的政策。 和奇美集团一样, 长 荣集团也与李登辉和随后 的陈水扁 当局保持着良好关系。 在陈 水扁 2《XX〕到2《X又年 的一 个任期 内, 长荣集团总裁张荣发是“ 国策顾 问团” 的一员。 作 为世界最大海运集团 之一 的 总裁, 张荣发对一再推迟两岸海空直航变得更 加不 耐烦。 在 过去 四年里, 张荣发选择 了同大陆改善关系, 逐渐疏远 了他与民进党当局的联系。 在大陆 发布重要 的对 台政策之前, 长荣集团成了少数几个能够得到大陆官方提前告知的台湾大 口 88

(10)

企业之一。 ¹ 在 2《X)4年 的“ 总统” 大选前夕, 张荣发严词抨击 陈水扁 当局 阻碍两岸直航 的 政策。 在大陆抨击奇美集团后 没过多久, 张荣发就访问大陆并 受到了热情款待。 另一 些投资 大陆的 台商也走上 了与长 荣集团同样 的路。 越来越多 的人甚至 走得更 远, 他们决定“ 一边倒”, 把企业全部转移 出台湾。 在吸引 台商的竞 争 中, 台湾 当局正在渐 落下风。 还有很 多中国大 陆的台商 也表示要疏远陈水 扁当局。 他们还直接游说“ 总统” 。 在 2(X) 4年的“ 总统” 大选 中, 台湾商会在大陆大城市的分会 向台湾 当局提出了促进两岸经贸 关 系的“ 十条要求” , 其 中包括通航这样的重大政策。

结 语

就两岸 关系的背景而言, 台湾当局 的能力受制于台湾私有企业的全球化和本土化策 略。 这些企业 不 顾台湾最高 当局的遏 阻政策, 已经与中国大陆的地方政府 建立起各种网 络。 在降低成本的压力下, 这些公司促使 台湾 当局作出决定, 解除了“ 到 中国(大陆)创业” 的禁令, 虽然 台湾 当局基于政治考虑, 对于促进两岸的劳动分工仍然犹豫不决。 _ 大陆的地方政 府能够提供较低 的经营成本, 因此在 吸引台湾制造业和研发项 目上占 有主动权。 不管 台湾 当局采取怎样 的政策立场, 从 长远看 会有越来越多 的台湾企业变成 实质上的“ 中国企业”。 因 而, 台湾当局面临着全球化的多重挑战, 其 中也包括台湾公司 的 这种转移。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初, 台湾 企业经常以转 移大陆相要挟, 迫使 台湾 的最高 当局 和 地 方政权作出让步。 这种转移计 划在当时只是企业家的美 梦。 但是 自九十年代末以来, 他们 的大陆投资项 目已不再仅仅是 讨价还价的祛码 了。 如今, 企业家们基于自己的经验和 更 加

性的成本计算, 发现在大陆投资比在 台湾获利更丰。 经济利益的天平在 向大陆倾斜, 但两 岸 的地方政府仍在 为 吸 引追逐 利润 的台资而相互竞争。 为 了提 升台湾的竞争力, 台湾当局试图转 变 自身的角色, 从直 接的干 预者和管 制者 变为交易者和研发 的资助者。 这 些新 角色不同于早期东亚的“ 官僚 发展型 国家”。 目前, 台 湾当局 正努力 吸 引跨国公司在 台湾建立研究基地, 鼓励台湾企业将总部留在台湾。 这 些 努力近似于 O’ Ri an 所描述的“ 灵 活 的发展型 国”, 它致 力于 在政府和 全球经济之间建 立更好的联系。 这些努力也证 实了Weis s 的论点, 即 这种政府着眼 于建立 有利创 新的 公 共部门 和 私有企业联盟。 大陆的地方政府也有类似的举动。 全球化力 量业已变了政府的权力和海 峡两岸经济交往 中的政企 关系。 首先, 对 于 不同水平和不同部 门的政府机 构, 在分 析时应当加以 区。 这不意味着 中央政府“ 寿 终正寝”, 而是意味着基层政府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过去 的发展型 国家的理论范式, 把 国家作为一个不可分 割的决策机构。 修正 后 的发展 型 国家观则必须考虑不断变化的经济 需求和企业利 益。 既然全球化必须被 当地环境所包容, 地方政府就成了关键角 色, 其作用 口 8 9

(11)

么扣5/0S 开 放 时 代 类似于 一个“ 开发型中央政府” 。 此外, 由于 两岸经贸关 系的敏感 性, 也出现 了很多“ 准政 府角色”, 它们 能够在企业界和全球经济力量之间建立更好的联系。 这些新的准政府角 色, 尽管在本 质上仍然 处于“ 中央一级”, 但它们是交 易者和 服务提供者, 而 不是管制者和 独揽 大权 者。 其次, 与早期 的两岸经济交往相 比, 台湾企业在建立全球化联盟 开发大陆市场方面, 扮演 着更加 独立的角色。 台湾企业在大陆的全球化和本土化过程表明, 政府目标和企业 利益之间的鸿 沟正在扩 大。 台湾企业已经融人大陆当地环境, 并且通过企业的全球化经 营和供应 活动, 也把 中国大陆 的地方利益 同全球资本主义联系在了一起。 最后, 但并非不 重要, 政治 因素仍然在企业与政 府的互动发挥着关 键因素。 正如所 见, 在大 陆, 中央政府 的政策对方政府协台商利的努有 时具有负。 对于 两 岸关 系, 台湾当局自上世纪九 十年代 中期以来 完全不是主动应对全球化挑战, 而是认为 海峡两岸的经济依存威胁到“ 国家安全”。 经济问题一直与“ 国家认 同” 和安全等非经济事 务 纠缠在一起。 台湾 的政府机构即使赞 同“ 灵活的发展 型 国家”, 有时 为避免政治抨击, 也 采取 消极政策。 尽管两岸经济交往已经演化为全球 性关 系而非双边关 系, 它却因台湾“ 内 政” 和 北京对亲近 民进党企业的威胁而受到阻碍。 * 原 文(英 文稿)为香港学 中服务 中十 周“ 中国现 况” 学术研讨 会(2仪阵1 月6一7 日)的 宣读文。 译者删节了大约四千字。 鸣谢: 本 文得到台湾“ 国家 科学委 员会” 的资助。 在上 海的 实地调 查得 到上海社会科学院和 华东师 范大学的赞助。 笔 者还要 感谢关信 基、 熊景明、 安 戈(Jonatha。 ung e r )、 陈 佩华教授和另外四 名匿名稿人 的支持和批评。 注释: ¹ 关 于这一模型, 参见Robe rt wad e 颇 具影响的著作‘, erning the M吸et: Ec o nom ic

a

nd

the Role of C, ern me nt in

tAs

Ind

。名以切n (Pri n e eton : P ri n e eto n Univers ity

5 5, 1900 )。 º参见sean o’ R ia n, “ 仆e n exib lne v elop men 回state : elob日i zauo n , Info

rma

tio 。 Teehnolo 群, a n d the Celtie Ti 罗r”, P o l“ics l

Soc

衍ty, Vol. 25, No. 2, June Z。, pp. 16 3一16 5。 » 参见u nd。weiss,

of 认。八脚e,, &“比 (I山aca: eomeu university

s , , 1995), vp . 70一80;15 the Stat。being

Tra

nsfo

rme

d byG lob alization? ”, in Unda Weis s (ed. ), sto 叱: in the C 勿b以Ec o 肋爪y(Ca mb ridge : Ca mb 五dge University

P

re

s s, 200 3), p p. 293一317. ¼ 见Uldeh Beek, “ Rede6ning 几we : in the cl ob目A: E ighte s e s”, 刀iss e (

ra

l

l200 1), p. 56。 ½ 见 Ronen p ala n , “ Re e a sung 几li tie^u 俪ri妙: clob 目izatio n a nd 山e Stare” , in Ran d a ll Ge rm‘n (ea. ), e 肠6

at 如n dt女: (New Y

ort

: st. Mart in ,

5 5, 2侧刃), p 一5 5。 ¾ 见

sa

s

kia sas sen , “ Citie s a na eom mu nitie , in the cob 吐Ee o n om y” , 注me 成an

sc必时众r, vol. 39, No. 5(Marc 日Ap五1 19 96), pp. 6 31, 6 36。 ¿预计2( x 抖笔记本电 脑 的 生产童为47 00 万台, 据估计广达 的份额将增加到28 .7 %。 。 见“ 广达 和 康柏提高T全球生产”, 2以科 l 月15 日 消息(elob d souo e ,),

w

w

w

. globals o u re e s.e o m;“ 台 湾笔记本电脑 组装企 业2以只年前景看”, 200 311 月71 日息》;“ 在笔记本电脑世界承 包商 中Asustek 挤身前五” , 2以抖2月6 日《全球消息》。 贝 9O

(12)

À 参见 方 国健, 《海阔天 空:我在 戴尔的 月》, ( 台北: 天下出版公司, 200 2)。 Á 《工商时报》2以妈2月9 日。 《工商时报》200 4年2月10 日。 À见Gu a n zhen x u a n,“ 外商新一波 的 台湾热” , 《天 下杂志》, 200 210 月l 日, 第112l一6 页。 见^be ne Ramo s, “ Qu a nta.s 玩ap” , e r o Asia, 29 oetob er 2 00 3,

w

w

w

.e fo.e o m。 “ Chin a overtake s Ta iwa n in NotelKk P C

du etio n, ,, oetobe r Z (X ) 3 Is s ue , Nik kei

Ele

etronic: A:ia, n easia.n ikkeibp.e om . ht; Institute for I nfo rm atio n Indus 勿, M le , Janu a 叮 2

; 信息 产业研究 所, M le , 2

年l 月;“ 台湾信息产业稳步发展” ,

~

. tai pei trade shows・c o m・ t wo 2(X) 4 年79 日, 在上海对中芯国际一位 台湾籍 高级经理 的访谈。 迄今为止, 跨国公 司在台湾业已立的研究开发中心的包括惠普、 戴尔、 A i x tI’ o n AG 。 “

Ta

l

wan Pla n s t。set Up Six R&D Clusters in Five Ye 。” Chin a Ee o n o 而e News Serviee s, 27 May 2(X) 3. O (工商时报》200 310 月28 日。 (大公报》200 39 月15 日。 公( 中华日报》

34月16 日,

W

W

W

c dn news・c om・ tw。 ÀE Tted 叮. c om , 200 34 月15 日,

w

w

w

・ et todayc om o Às

a

sk

ia sas se n , 曲份, in thWorl d Eco no (Th o u s a nd o a k。: Rn e Fo rse

s , , 2以x〕), p. 2。 À乃, P . 4o OMon ie a vars a nyi, “G lobal eitie s fro m 山。

cro

und up: A Re s

to Pe te r 几ylor” , P o l众ic以Ge

hy , Vol. 19 (2以刃), pp. 35一36。 À例知, 见几e一Kang 晚ng,“ Ee o n omie G lobaliz

a

tio

n a ndrr Tale nt R

ow

s

: Th e Ta i pei1Sha n ghailsilieon Vall eyTri a n gle” , Asian Surve y (Marc

p ril200 2), 即. 230一50. À200 312 月1 日, 在台北就大陆台商话题对一家金融咨询公司首席执行 官的访谈。

00 3年12 月9 日, 在美国圣何塞对华源科技协会副秘 书长Hu。Y a n g 的访谈。 华源是一家设在硅 谷的非赢利组织, 旨在促进中美之间的高科技交流。 华源的 大多数成员都是来自中国 大 陆 的工程 师。 2(X风7 月 巧 日, 在上海对一家在建软件公 司老板的访谈。 200 38 月14 日, 在苏 州对台湾 高技术企业 经理的访谈。 À238 月5 日, 对上海台湾商会官员的访谈。 马英 九2《X )42月11 日“ 全球化对台北 的挑 战” 会议上 的演说。 À200 3年8 月4 日, 与外贫协会副秘 书长 刘 大俊的访谈。 O 资料来源:20( 只 6 月24 日台北 与台湾外贸协会市场拓展部亚 太 处长官的访谈。 见 陈东升, 《金权城市》( 台北: 巨流, 1 9 99 ), 第3436 页。 20( 只7 月9 日, 在上海与上 海台湾商会代表的会谈。 “ 探察绿皮 台商许文龙的内地基地”, 《中国经营报》2以”6 月7 日, 第4。 《人民日报 》2以〕45 月3 1 日, 第l版。 “ehi Meiopt。 ce ts 助a n to ru nd 7. 5 G Plan t” ,

Ele

e tro n交Ene eri 砒: , 15 JulyZ 以科. 20( 抖7 月8 日, 在上海对台办官员的访谈。 20( )4台湾的“ 总统” 大选后, 大 陆方面声称要“ 寻找绿 色商标” , 台湾商会的地方首脑只10 %出 席了台湾当局组织的龙舟节聚会, 而去 的数字是70 %。 见( 台湾)《经济日报》20( 抖6 月21 日, 第2。 ( 张清津译 ) 冷则刚: 台湾政治大治系 资任编辑: 口 9 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 Strange metal state are generic non-Fermi liquid properties in correlated electron systems near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s. • Kondo in competition with RVB spin-liquid provides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