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國民小學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國民小學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

Copied!
2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江志正 博士

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國民小學

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

研究生:蔡明昌 撰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一月

(2)

謝 誌

初接到錄取通知單,心中相當雀躍,因為終於可以在大學畢業之後往另外一個更高 的殿堂邁進了,但是在職進修要兼顧工作和課業,剛開始還真是有些不能適應。不過隨 著慢慢適應小學與研究所兩邊跑的生活,且又與研究所的同學較為熟稔之後,這種感到 辛苦的感覺漸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做學問的感覺。 進入研究所一眨眼就過了兩個半的年頭,而本論文能順利完成,最感謝的是我的指 導教授江志正老師。在我寫論文過程出現困惑之際,江老師總會適時地伸出援手,拯我 於無助之際,心中對於江老師的感謝真是萬言難以盡訴。江老師極高的親和力讓我能很 放心且輕鬆地將問題提出,而不會擔心是否所提出的問題太過淺顯;嚴謹的治學態度, 讓我學習到面對問題時,該如何去區辨問題的所在並思謀解決之道;對學生的關心與照 顧,讓我心中倍感點滴溫馨。在此,謹對江老師致上最真心的謝意。 此外,黃教授月嬋及黃教授淑玲在論文計畫與口試時,對於本論文的建議及指導, 讓我能從更多不同的角度去修正及前進,並使本論文更加地完備與妥適,在此亦要向兩 位教授致上滿滿的感謝。 最後,我要感謝的是我的老婆大人。從建議我報考研究所,到我完成學業的這段期 間,總是在我身邊默默地陪伴我,陪我找資料、跟我討論論文的內容、在挑燈夜戰時給 予我最多的關懷,並在我思緒困頓無以為繼時,鼓勵我堅持下去、扎穩腳步,這都是讓 我能無後顧之憂不斷前進的最佳原動力。 畢業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新的學習的開始,本論文完成之後,我也將持續應用運 動教育模式於教學中,讓更多學生能更加喜歡運動並培養運動的習慣。 蔡明昌 謹誌

(3)

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國民小學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

摘 要

研究者針對在教學上所遇到「學生喜歡上體育課卻不喜歡運動」的問題,向自身服 務學校的其他體育教師及教練請益並閱讀相關文獻之後,決定以運動教育模式來實施體 育教學,希冀能改進此一情形。 運動教育模式強調以學生全人發展為出發點,除了讓學生習得運動技能之外,更要 他們學會運動的相關知識、團隊合作的精神、如何與他人互動及自發性的參與等。除此 之外,更希望學生能在歡愉的氣氛之中快樂的學習,並進而養成運動的習慣。 本研究是屬行動研究,以台中市翔鷹國小六年級櫻木班為研究對象,並以運動季來 作課程的實施。在研究進行中以自陳量表、協助研究人員觀察、訪談、札記及運動習慣 紀錄表做資料蒐集及分析,且以強化自身的知能、與指導教授及協助研究者討論及三角 檢證的方式以提高研究的信效度。 透過此次實施運動教育模式,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動機、讓學生運動成就感獲得 滿足及培養了全班約三分之二的學生課後運動的習慣,如此解決了研究者在教學現場所 遇到的「學生喜歡上體育課卻不喜歡運動」問題。 關鍵字:運動教育模式、籃球教學、成就感

(4)

An Actio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Sport Education Model in 

Elementary Physical Education 

The phenomenon, students are fond of taking athletics but are lacking in pleasure in  doing exercises, is encountered by researcher in educating. After asking suggestions from  other athletics teachers in the same elementary school where I serve, and reading references  which are relative to the phenomenon I mentioned before, I decide to improve physical  education with sport education model.  The sport education model lay great emphasis on student’s whole­person develops, also  as a starting point. In addition to learning sport skills, students must also learn knowledge of  sports, spirit of teamwork, the way how to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and voluntary  participation. Furthermore, I hope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happily in a pleasant mood, and  can acquire the habit of getting exercises.  In this research which belongs to action research, I choose students as an object of study  in class Sakuragi of the fifth grade of the Siang­Ying elementary school in the Taichung city,  and set up the courses with campaigns during the sport season. During the research, I can use  self­report inventory to assist my coworkers to observe, have conversation with, and note  down some information from objects. I als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data with sport­habit  record. In order to increas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 strengthen my knowledge and ability,  discuss with my thesis advisor and coworkers, and use triangulation.  Through carrying out this sport education model, we increase students’ motive for  participat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we help them find fulfillment in doing exercises, and we  let two third of them to gain the habit of getting exercises after school tim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we solve the phenomenon, students are fond of taking athletics but are lacking in  pleasure in doing exercises, which confront the researcher during education. 

(5)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四節 研究的必要性………8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體育教學……….11 第二節 運動教育模式……….25 第三節 動機理論……….5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65 第一節 研究情境……….65 第二節 研究流程……….69 第三節 資料的蒐集與分析……….75 第四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7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79 第一節 學生課堂參與動機……….79

(6)

第二節 學生運動成就感……….107 第三節 運動習慣……….131 第四節 綜合討論……….14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47 第一節 結論……….147 第二節 建議……….150 第三節 研究歷程省思……….153 參考文獻………157 中文文獻………157 外文文獻………165 附件 附件一 例行賽與季後賽賽程……….169 附件二 運動季工作職掌……….170 附件三 運動季獎項及得獎人數……….171 附件四 投籃比賽成績紀錄表……….172 附件五 小隊評分表……….173 附件六 家長同意書……….174 附件七 施測問卷……….175 附件八 運動習慣紀錄表……….177 附件九 訪談大綱……….178 附件十 運動季觀察紀錄……….179

(7)

附件十二 分類編碼說明……….184 附件十三 運動教育模式教案……….185

(8)

表 次

表 2-1 學校體育教學目標之種類結構………21 表 2-2 國內外研究運動教育模式相關文獻………48 表 2-3 國內研究成就動機與學習之間關係的相關文獻………62 表 3-1 本研究課程設計………72 表 3-2 三角檢證檢核………78 表 4-1 自陳量表「體育課的活動能引起我的學習興趣」之分數變化………85 表 4-2 自陳量表「我覺得上體育課時我能表現得很不錯」之分數變化…………89 表 4-3 自陳量表「對於體育課的表現,我覺得很滿意」之分數變化………90 表 4-4 自陳量表「上體育課時,我能選擇我想要練習的運動技巧」之分數變化 93 表 4-5 自陳量表「上體育課時我很努力地學習上課內容」之分數變化…………94 表 4-6 自陳量表「對於體育課的活動我能多加練習」之分數變化………95 表 4-7 自陳量表「我認為上體育課很有趣」之分數變化………100 表 4-8 自陳量表「上完體育課後使我感覺與同學的關係更為緊密」之分數變化 105 表 4-9 自陳量表「我認為和同學一起上體育課是愉快的」之分數變化…………106 表 4-10 自陳量表「我想要在上體育課時展現我的運動能力」之分數變化………107 表 4-11 自陳量表「上完體育課後我學習到體育的知識」之分數變化………110

(9)

表 4-12 自陳量表「上完體育課後我能更瞭解運動的重要性」之分數變化………111 表 4-13 自陳量表「上完體育課後我學習到如何擔任裁判」之分數變化…………116 表 4-14 自陳量表「上完體育課後我學習到如何增進良好的人際關係」之分數變化 119 表 4-15 自陳量表「上完體育課後我學習到團隊合作精神」之分數變化…………120 表 4-16 自陳量表「上完體育課後我學習到觀賞比賽的樂趣」之分數變化………124 表 4-17 自陳量表「上完體育課後我能更喜歡體育課」之分數變化………125 表 4-18 自陳量表「上完體育課後我學習到運動技巧」之分數變化………129 表 4-19 自陳量表「上完體育課後我覺得我的運動能力提升了」之分數變化……130 表 4-20 自陳量表「上完體育課後我更能充分地表現自己」之分數變化…………131 表 4-21 學生運動天數與總天數的比例統計………137 表 4-22 學生運動時間統計………141

(10)

圖 次

圖 2-1 體育課程設計模式及價值取向………32 圖 2-2 運動教育模式的概念性架構………37 圖 2-3 運動教育模式的特徵………40 圖 3-1 Ebbutt 的行動研究歷程………70 圖 3-2 本行動研究歷程……….71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 節為名詞釋義及第四節研究的必要性。希冀能在本章對此行動研究立定明確的目標及方 向。各節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體育課程是在學校的安排及教師的課程設計下,所提供給學生的教育活動及經驗, 其內涵應為在教育範圍內,包括教師、學生、場地設施、教材等,並且是有系統、有計 畫的活動的內容(李文田,1996) 。且健康與體育領域在課程實施時,皆須藉由課程的 設計以達到並符合課程的能力指標(李勝雄,2001),所以課程設計是否得當將影響學 生的學習是否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對於體育與運動之間的關係,蔡貞雄(1989)指出,運動之所以不同於體育,乃在 於運動可以只是活動,不一定具有教育意義,但體育必定是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脫離 教育的體育不能稱之為體育。例如,今天去籃球場打了一個小時的籃球,這只可以說是 從事了籃球這一項運動,而不能稱之為從事了籃球體育。換句話說,如果去了籃球場, 有教練或老師教了你運球、投籃等籃球技能,在這一個小時的運動中具有教育的意義,

(12)

那麼這一個小時的活動就可以稱之為體育。如此看來,運動只是體育的外顯行為,而須 在運動背後加諸教育的意義,方可稱之為體育。 據研究者觀察,翔鷹國小的學生不分男女,絕大多數都很喜歡上體育課,但是在下 課、放學後的時段,來到球場及運動場做運動的人並非多數,這表示喜歡上體育課的學 生並不表示他熱愛運動。學生喜歡上體育課的原因除了運動具有競爭張力之外,更重要 的原因應是因為體育課的「教室外教學」性質,暫時放下手邊的課業到室外活動相信對 每位學生都具有吸引力。而不喜歡從事該項活動背後的因素有很多,對其不瞭解及不擅 長應為最主要的,簡單的說,「看不懂、不會做的活動連從事這項活動的意願都缺缺, 更遑論樂在其中了!」。那麼為什麼學生喜歡體育課卻不喜愛運動呢?這可從傳統體育 教學來略窺一二。 傳統的體育教學,多以講述法搭配教師示範的方式來實施,此雖有利於教師運動技 能的傳授及說明,但是此種教學方法會使得體育課的氣氛較為凝重,且若「教」的意味 過於濃厚,那麼「學」的意願可能會因此而隨之低落,因為學生無法經由親身的參與而 完整地了解教師所欲教授的體育技能,如此一來,體育課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恐怕只有 「教 室外教學」性質。 因此,打破傳統體育教學以師為主的模式,讓學生參與其中,學習如何做好比賽進 行中的角色(這角色含球員、裁判、記分員、場務人員等),並完整地學習該項運動,

(13)

相信如此能讓學生因為「看得懂」、「懂得多」、「打得不錯」而熱愛該項運動,並希望學 生能進一步熱愛運動、養成運動的習慣。不過,若以此認為傳統體育教學法是不佳的, 那未免太過武斷,只是若能佐以其他教學方式,相信更能豐富學生的學習及參與感。 為解決體育課程僵化的現象、豐富學生的學習及參與感,Jewett,Bain,和 Ennis (1995)基於課程價值取向,提出五種體育課程模式,分別為運動教育模式、體適能教 育模式、動作分析模式、發展模式及人的真諦模式。而此五種模式以運動教育模式最引 起研究者的注意。 研究者於前年剛帶完小學畢業班,為提高學生運動參與動機及培養學生課後運動的 習慣,常利用彈性課程的時間(因研究者非任教班上的體育課),帶學生到籃球場打籃 球或傳接棒球等。但歷經了數次與學生一起運動,研究者就思考著能否藉由某種方式讓 全班的學生不分男女都能一起運動呢?幾經評估後就舉辦了班上的籃球比賽。 在一整個例行賽及季後賽進行完之後,學生課後運動的時間增加了、同學之間感情 變好了且最令研究感動的是,班上學生不分男女都因此而愛上了運動(此從學生的日記 及家長的反應中綜合得知)。 去年研究者任行政職務,帶了六個班的體育課,在上完一學期的課之後就發現學生 喜愛體育課卻不愛運動的現象。為解決此項困境,研究者與學校的體育專任教練、體育 組長及健體領域輔導員討論該如何解決時,教練就提起了研究者帶畢業班時所實施的班

(14)

上籃球比賽,並認為是否可以將之應用於體育教學上。為此,研究者開始翻閱文獻,並 在文獻中發現原來研究者一直在應用運動教育模式,只是雖掌握精神及簡單的實施方 式,但是並不完整及系統化。因此研究者認為,如果能對運動教育模式有更為深入的了 解,並在教案設計及實施流程規劃上能更具系統、更有組織的話,相信對於解決目前所 遇到的教學困境將會更有幫助。 運動教育模式是透過遊戲化的形式來進行體育活動,每位學生都能因積極的參與而 獲得成就感,且學生都需學習這項運動的每個位置及角色扮演,如此使得學生為了盡好 自己的責任及做好自己角色,無不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專注力來用心學習。但這非強迫, 而是完全出自於學習者的發自內心,所以整個學習過程是相當愉悅的。 運動教育模式在美國、澳洲及紐西蘭等國皆已實施多時、蔚為主流,且經研究證實, 實施運動教育模式之後,學生的認知、情意方面有大幅提升的現象,技能方面也有明顯 的進步(翁國興,2006)。且九年一貫課程強調的多樣性、解構傳統的運動教育方式, 更讓運動教育模式成為未來體育教學的主要推動方向(黃月嬋,2004a)。所以本研究認 為若能將運動教育模式運用在國小的體育課程中,相信將會在研究者任教的學校,引起 迴響的。 因此,引發研究者會以運動教育模式為探究,並選擇籃球當此次行動研究的運動項 目是因為,籃球是一種全民運動,一顆球、一個框就可以讓許多人樂在其中,甚至當無

(15)

球友相陪時,自己一人亦可以「玩」得開心。把運動當作是遊戲來「玩」,這樣的運動 才會是持久的。且籃球場處處皆有設立,籃球的耗損性又低,一顆球打個幾年皆不成問 題,如此場地易覓、器材簡單、獨樂宜眾樂佳的運動,實有讓學生提早習得該運動技能 之必要和優先性。 動機是引發個體去從事某項活動,並向某個目標邁進的內在歷程(盧俊宏,1994) , 當學生對於某項運動項目有了完整的認識並能在從事該項活動之後滿足了成就感,如此 學生將會更有意願去從事該項運動,參與的程度必然會提升。以之視此次實施運動教育 模式,其主要的目的在於讓學生提高課堂參與、滿足學生的運動成就感及養成終身運動 的習慣(林永能,2008) ,而這亦是實施本研究的最大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基於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希望應用運動教育模式在籃球教學中發展出有效方 案;在具張力的比賽中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及滿足個人的成就感;在裁判組及場務組的 工作中更能因瞭解籃球運動而參與其中;並在運動季結束之後能培養運動的習慣。茲將 上述整理分列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16)

一、以運動教育模式發展出適合國小體育課教學的有效方案。 二、探討運動教育模式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動機的可能性。 三、探討運動教育模式滿足學生運動成就感的可能性。 四、探討運動教育模式培養學生課後運動習慣提升的可能性。 貳、待答問題 而為實現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的待答問題如下: 一、此運動教育模式適合於小學的體育教學嗎? 二、實施完運動教育模式之後學生的課堂參與動機提高了嗎? 三、運動教育模式能滿足學生的運動成就感嗎? 四、實施完運動教育模式之後學生能養成課後運動的習慣嗎?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體育教學 體育教學是指教師在針對所欲施教的運動項目,依該運動項目的特性、學生的活動 需求及身心健康等,設計活潑、有趣的課程,除了讓學生能主動地學習該項運動的技能 之外,更能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貳、運動教育模式

(17)

運動教育模式是一種體育課程設計模式,運用此模式於體育教學中是希望學生不僅 能習得該項運動的技能,更希望學生能獲得更完整的運動知識、比賽經驗,並從學會人 我之間的相處之道。 參、學習動機 動機是驅使個體往預設目標邁進的原動力,而學習動機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引發學生 的學習行為,並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能持續地往教師所設定的目標邁進的內在心理歷程。 肆、參與動機 本研究的參與動機是指學生在體育課時參與課堂活動的自我驅使動力,將探討對課 程內容的瞭解程度、能有發表、表現及討論的機會、學習氣氛及課堂情感支持等影響參 與動機的四個面向。 伍、成就感 成就感是指當面對具挑戰性的工作時,表現出成就並達成自己的預期目標所產生的 一種完美感受(張春興,1996) 。本研究所探討的運動參與動機是屬於在運動時內在動 機中的成就動機,它所指的是學生在體育學習時,對於自己設定的目標能克服困難並努 力地去追求,並希望在達成目標之後產生自我價值感。 陸、習慣 本研究所探討的習慣是屬於非習得性的行為反應,是指在某種類似的刺激出現時,

(18)

所表現的某種行為,而這行為的出現,初始是為了滿足個人的需求,但後已成為刺激與 反應之間所產生的穩定關係。 第四節 研究的必要性 「給予學生帶得走的能力」是九年一貫課程相當重要的精神,而制式化的體育教學 雖能讓學生習得該項運動的技能,但是卻未真正引發學生學習的樂趣。不僅如此,過度 強調運動技能的體育教學,將會使部分不擅長運動的學生在未開始學習之前就退縮了。 運動教育模式強調的是每位學生都必須參與其中,對該項運動做完整的學習,學習 比賽角色、學習裁判工作、學習場務工作等,這讓體育課不再是善於運動的學生之專屬, 也讓其他的學生有發揮長才的舞台。參與其中才會樂在其中,樂在其中也才會激起體育 學習的動機(周紹忠、岑漢康,2000),運動教育模式除了能讓學生學會該項運動技能, 更能提供一個歡愉的上課氣氛,發展學生其他的能力,如領導能力、組織能力、美編能 力等,實為一兼具認知、情意及技能的教育模式。所以本研究的必要性如下 一、突破傳統體育教學之僵化,讓學生得以完整學習該項運動。 二、在研究者應用運動教育模式於籃球教學中,在不斷反省及修正之下,除提升研究者 自身的體育教學能力之外,更提供未來欲研究者或教學現場教師參考及借鏡。

(19)

三、在歡愉的學習環境中,讓學生不只喜歡體育課,更能在瞭解並學會該項運動之後能 更樂在其中,並提高自己的運動參與。

四、運動教育模式提供多樣表現機會,使學生得以選擇自身擅長的工作來發揮,此將讓 所有的學生都有一展長才的機會,並從中滿足自我的成就感。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文獻探討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體育教學,第二節為運動教育模式,第三節為 動機理論,其各節分述如下: 第一節 體育教學 在此節中,將探討體育的意義與重要性及體育教學的意義、體育教學的目標及體育 教學法。 壹、體育的意義與重要性 一、體育的意義

體育(Physical Education)一辭是英國人麥克拉倫(Archibold Maclaren, 1820-1884)所首創,但很容易被誤解為僅是指「身體之教育」而不受到重視。因此美 國 Williams 及 Oberteuffer 等數位體育學家就對體育的意義做出修正,認為體育是用 身體活動來教育人而非專指身體之教育,對於人的德、智、體、群均有發展的作用。 根據「體育大辭典(1988)」中對於體育一詞所做的定義:體育是將教育蘊含於身 體運動之中的教育歷程,它不但是具有社會型態的組織,更是為了促進個體全人的完美 發展。所以,體育是一種動態的教育,並以大肌肉活動為方式。

(21)

所以體育不僅為教育的一環,以修身為本,除了發展德、智、體、群之外,更是以 發展「美」為目標之教育(潘原,1989)。趙鋏(1984)提出體育的意義是以民生哲學 與時代背景為基礎,具有下列之教育意義: (一)生存的教育:個人須身心均衡發展、手腦並用、允文允武,如此才能適應社 會的與時並進的變動,以謀求生存。 (二)生活的教育:體育是在動的環境中施教,在生活的情境中,養成運動的習慣 及興趣,以適應現代化的生活。 (三)生命的教育:體育具有強化生命能量及使生命延續的教育意義, (四)生計的教育:體育應該為青少年就業及謀生存作準備,使學生不但具有健康 的身心、良好的社會適應及吃苦耐勞的耐力。 所以據趙鋏所提出體育的意義,我們可以發現,體育不僅是兼顧個體身心發展、養 成運動的習慣與興趣的教育之外,更要能培養謀生及適應社會的能力,使生命能量能強 化、生命能延續。 體育常會與人是一種不需多思量的活動,甚至有人還認為只要給學生打打球、跑跑 跳跳就是體育,這是對體育的錯誤認知。體育應該是有目的、有計畫的教學活動,並對 學生的身心發展有其絕對的重要性,Sanborn 和 Hartman(1982)更進一步指出,體育 不僅是一門學科,它還相當專業。

(22)

若以學生的學習來看體育的意義,張思敏(1994)認為,體育不只是體育課的教學, 更應該包含校內的運動,如運動會、游泳比賽、球類比賽及舞蹈等,其為一種學習過程, 主要在增進學生的知識、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及行為。它可以是具形式的,也可以是非 形式的,但都足以影響每一位學生。 江良規(1968)指出,體育雖然是透過遊戲及運動為教材的方式來實施,但其是以 教育為本質的,且體育是以經過選擇的大肌肉活動的方式,在特定的場地及設備下,讓 有機體身心發展的需求能予力行實踐,並使體格獲得完美的發展。許樹淵、崔凌震 (2004) 認為,體育是以運動為中心,使有機體的身心各方面都能獲得均衡的發展之教育,其功 效更求能進一步使德智體群美都能獲得健全,以求適應生活環境所需。所以,體育所以 教育為核心,但是其實施必與運動有密切的關係。 Talbot(1998)對於體育意義的詮釋,清楚地說明了體育所具有的特性(轉引自 Capel,2000): (一)體育實施的對象是所有學生,是教育體系中的一環。 (二)體育將關注的焦點放在年輕人整體生理發展中的身體及動作部份。 (三)體育不僅強調有機體的部份,亦重視能增進運動的能力,如運動技巧、速度 及耐力等。 (四)體育的學習不僅是指個體整體發展的歷程,更要求學習者必須投入,並專注

(23)

於所從事的活動 (五)體育能讓學生習得運動技巧、批判思考及培養適宜的運動能力與體育知能。 (六)體育課強調知識的傳承,這包含了對人類身體及其成就的理解與尊重。 (七)體育可統整個體的身體、思考及社會面向。 (八)體育是種類似可互通的語言一般的價值體系,其並非只是一種活動,更是能 針對學生的需求做調整,且其核心價值是根據學生的個體發展。 (九)基於學生的發展與學習的需要,教師應謹慎地選擇體育活動。 (十)體育能讓學生瞭解生理發展與體育活動在個人的發展、身體的健康及社會生 活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由上述十點觀之,體育並非狹隘於強調肢體的活動或學會運動技能而已,更應已全 人發展為最主要的考慮。 陳春蓮(2004)亦指出,體育是學校教育的一環,所以必須符合教育的規準,且教 育目標應兼具認知、情意及技能三個領域,非但如此,體育更須讓學生在學習中涵泳適 宜的社會行為與情操。 綜合上述學者對於體育的定義,研究者認為體育不只是單純在特定場地及設備下的 身體活動而已,更應以教育為實施之本質,且須在體育活動中注重個體認知、情意、技 能的全人發展,並求個體能從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行為。

(24)

二、體育的重要性 中華民國憲法第一五八條規定:「教育文化,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 國民道德,健全體格,科學及生活智能。」;教育基本法第二條:「教育之目的以培養人 民健全體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強健體魄及思考、判斷與創造能力,……」。 由上述條文可知,完整、均衡的教育,若失去體育一環,將無法全之。對於上述,蔡貞 雄(2001)亦認為體育能促進民族生機,並且是培養民族精神、改進民族素養的重要活 動。據此,研究者認為國家要富強、社會要能康健的首要條件在於這個國家的國民是否 擁有健康的身心,因為若國民體不禁寒風、身難忍微雨、心恍恍無所知,那麼這個國家 必當如殘燭立於強風中般的危險,由此可知體育對於國家是相當重要的。 身體四肢的活動在人類生活中無時不具已發生,而且更能顯現人類生命的存在,所 以強調身心全人發展的體育,是將其生命力發揮的教育活動。所以蔡貞雄(1989)認為 參加遊戲或運動是屬於人類自然的需求及衝動,更是一種生命力的表達方式,而體育能 滿足此項需求,使生命更具光輝。 Capel(2000)認為,透過體育課可以協助個人的成功,讓個體可以發展書寫、手 工藝、繪畫等肢體控制的能力,並讓個體可以做身體方面的訓練。所以體育不止讓學生 學會授課的內容,更讓學生能做全身性大部及細部的練習及操作控制。Capel 更進一步 指出體育的重要性:

(25)

(一)對於學生的身體能力及自我的信心應該加強發展,使學生能具備更多參與活 動的知能。 (二)增強學生的運動技能及促進其生理發展。 (三)提供機會讓學生能有所創造並參與運動、競技,並使學生能在個人或團體活 動中接受各種挑戰。 (四)讓學生能以積極的態度來看待身體健康,並從事健康的生活。 (五)讓學生能在多樣化的創造、競爭及富有挑戰的情境中學習思考。 (六)提供機會讓學生能學習如何組織、規劃與評鑑,以提升其思考能力。 (七) 透過上述六點,讓學生能發展自身的性向及能力,進而能選擇適合自的方式, 終身參與體育活動。 歸納上述學者的觀點,體育的重要性在於不僅能讓學生習得運動的技能及強健身 體,更能讓學生學會組織、規劃、思考、創造及培養在富競爭的比賽中勇於接受挑戰的 勇氣及耐性。 貳、體育教學 一、體育教學的意義 學校的教學是一種教師在預定的目標下,幫助學生學習的活動(張春興,1996)。

(26)

葉憲清(1999)認為,教與學是兩種行為,「教」的行為包括刺激、言教、身教、鼓勵、 輔導、矯正、感化及陶冶等,而這「教」的行為不限於是否在學校內;「學」的行為包 括注意、閱讀、聽講、書寫、反應、練習、模仿、欣賞、探求及操作等表現,且這「學」 的行為無時無刻不在發生。所以,教學可拆為「教」與「學」兩字看待,其意義不同, 實不能當作連綿詞使用,而當將之視為兩個相輔相成的行為才是。 陳春蓮(2004)認為體育教學是讓學生能習得參與運動的能力、持續行之的動力、 確知運動對個人的意義、實踐身體健康之維護、積極面對生活及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獲 得心理與社會層面的滿足。胡天玫(1994)更指出,體育教學必須是學生認為有趣的, 並採用各種富有教育價值的運動為教材,並在合理、有系統的教學下,指導學生習得知 識及技能,以滿足學生之活動需求、激發學習興趣、增進身心健康並培養良好行為。 對於體育教學的意義,蔡貞雄(2001)認為體育教學是根據學生的學習背景、身體 與心理的需求及特徵,並在適當的教學情境中,提供合適的教材、運用妥當的教法,在 經過計畫及組織並富有目的的身體活動中,使用技巧慢慢引導學生,並以生動活潑為前 題,以快樂為導向,使學生達到體育的目標,並實現教學的理想。以此視之,導入以「快 樂」元素,選擇適當的教材來實施體育課程是相當重要的。 吳萬福(1986)認為體育教學是運用適當的技術來指導學生能主動地學習各項的運 動技能或常識,以此來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及良好的衛生習慣。且周宏室(1994)提出,

(27)

體育教學是基於教育目標,在有計畫及目的的教學歷程中,教師依據學生的學習原理原 則,透過各種具教育價值的運動項目、設施或媒體為媒介,以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指導學 生,以期達到文化的傳承,並培養良好的健康習慣。這兩位學者在體育教學中,融入衛 生及健康的觀念,這與當今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的相結合不謀而合。 Goldberger(1992)認為有效的體育教學應該具有下列十一項: (一)當教師對於學生所須扮演的角色及任務有詳細的說明且清楚的說明時,學生 將會產出最大的學習效果。 (二)一個經設定且有進展的情境,不僅能有助於教師能達到所預定的教學目標, 亦能減少無助於學生學習的教學行為。 (三)有效的課堂經營包括上課前準備、班級秩序的有效規範、責任的賦予及簡單 易懂的號令。 (四)學生必須依據其個人的能力,參與適合的活動以增加成功率。 (五)體育活動前的說明應是輕鬆的,且說明的時間不宜過長,應該增加讓學生 練習的時間。 (六)教師如能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學生將得到更多的學習成就。 (七)教師的教學說明是否清楚將影響學生是否能有效學習。 (八)教師熱衷於教學的程度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

(28)

(九)教師應讓學生有足夠的思考及反應時間,但當學生反應不正確時,教師應以 不帶個人批判的立場給予指正。 (十)當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較低時,應提供多一些的練習及教育。 (十一)當教學的目標不同時,教學策略也應該要跟著調整。 陳文亮(2004)針對體育教學,提出自己的見解,他認為體育教學應具有下列屬性: (一)體育教學是一種動態性的學習。 (二)體育教學是一種結合理論與實際的教學。 (三)體育教學須具有實踐性。 (四)體育教學應該是要環繞在歡樂的氣氛之下。 (五)體育教學是全民運動的基礎教學。 (六)體育教學是發展真、善、美的全人教學。 綜合以上學者對於體育教學的意義之看法,本研究認為,體育教學應是基於教育目 標,以活潑、趣味化的呈現方式,並在適當的教學情境、教材及教學方法配合下,兼顧 學生的學習特性及需求所實施的動態教學。 二、體育教學的目標 目標是從事活動的追求鵠的,而教學目標是在教學活動後之所企。對於教學目標, 黃光雄(1993)認為應屬連續光譜,在這光譜的兩端分別為一般教學目標及特定教學目

(29)

標。一般教學目標所泛指的是教學計畫的一般目標,例如提升學生品德涵養、增進學生 社會適應及認識兩性平等概念等。這類的教學目標多是與社會期望及需求有關聯,並且 多須以哲學加以輔助說明。而特定教學目標要求以可觀察可測量的行為描述學生的行 為,強調具體、能實測。 蔡貞雄(1989)在以教學單元為範圍及將之界定於體育正課教學上,將體育教學目 標視為是體育教學實施的方向,是教學設計及教學活動的指導,一般分為單元目標和行 為目標。這其中單元目標是規定學生在學習完該單元之後所產生的行為變化範圍、動向 或重心,且是達到課程目標的分項或分段的指標;行為目標就是具體目標,是單元目標 的具體化,也是實踐單元目標的細節,更簡單的說明就是以學生學習後,所能表現出可 見、可聽、可測量的具體行為為目標。 發展性的體育教學目標,除了讓學生能習得運動技能及提升自我的體能之外,更求 能充實學生的知識及發展知覺能力(黃月嬋,2004b)。且 Bucher(1979)認為透過技術 性的身體活動,促進學生建構而成的學習效果,即為體育教學的目標。 學校的體育教學目標,就其內容而言,可分為身體發展、運動能力、適應能力、心 智發展、社會行為、休閒娛樂、衛生保健及民族精神等方面 (潘原,1989)。曾瑞成 (2004) 進一步指出,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應在於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和能力來從事活動,並以 培養良好的體適能。不僅如此體育教學目標更要著重在使每位學生,不論其是否有天

(30)

份,都能發展適合其年齡應有的運動技能,進而成為健康快樂的國民。這樣看來,學生 在上體育課中是否能積極地參與及發自內心地認真學習,是教師在上課時應特別注意 的。 葉憲清(1998)認為體育教學目標是學校體育目標的一部分,而學校體育目標的內 容包含體育課、校內外活動及比賽與校外比賽三大領域。受到行為主義學派及能力本位 教育思潮的影響,許多學者依一般學科的教學目標分類的方式套用在學校體育教學上, 而將體育教學目標分為單元教學目標和行為教學目標,但體育教學和一般學科的教學仍 有所不同,因此葉憲清 (1998) 將之修改並提出體育教學目標的總類及其結構,如表 2-1: 表 2-1 學校體育教學目標之種類結構表 領域或科目-《體育》↓ 教材教學目標↓ 《田徑》↓ 國術 體操 球類 舞蹈 游泳 單元教學目標 《跳遠》↓ 長跑 接力 跨欄 短跑 跳高 節課教學目標 跳遠導入 助跑 助跑起跳 空中動作 空中著地 聯合動作 跳遠評鑑 資料來源:修改自葉憲清,1998:120

(31)

由表 2-1 可知,教材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及節課教學目標是在連續光譜的左、 中、右三段,其由左往右將更富具體性。茲舉以田徑為教材的體育教學來做說明:在教 材選擇上是想授予學生田徑技能,但田徑為一體育活動的綜合性名詞,其內含諸多項 目,因此在單元教學目標上就以跳遠為教學的目標。不過一個教學單元是由許多節課所 組成,所以就以跳遠導入開始循序漸進地完成整個單元的教學,最後再針對跳遠作一評 鑑。所以體育的教學目標應該由抽象至具體來作思考,而不是僅做光譜兩端的考量而 已,因為若只顧及抽象目標,那將會失之有不食人間煙火之感;但或只思及具體目標, 也將有未全盤計畫之弊。 三、體育教學法 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教學過程中所採用的方法,其是一套目的、系統的程序和手 續,旨在刺激、指導及鼓勵學生,讓學生從事完該學習活動之後能達到教學預期的效果 (蔡貞雄,2001)。而教學法會因教學目標、教材性質、教學活動的不同而有運用上的 差異。 體育教學法常是需要依據及應用普通教學法的原理原則,並依據體育運動所具有的 特性及實務略作修正以進行體育教學(葉憲清,1998)。吳萬福(1986)認為體育教學 法是在有目的及系統的手續及步驟下,依據學生學習的原理,施以適當的技術來指導學 生學習運動技能或常識,除了希望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之外,更期能獲得運動常識及良

(32)

好的衛生習慣。 體育教學的方法,可依教材分配、內容性質、時間應用及教學對象組合的不同而有 不同的教學法(林貴福,1993;葉憲清,1998;蔡貞雄,1989)。 對教材分配而言,可分為: (一)全部教學法:將學生所應習得的全部教材全部都授予之,學生從頭到尾,反 覆練習,直到熟練為止,例如:教學游泳時,將漂浮、打腿、划手及換氣等動作整體的 教學一舉完成。 (二)分段教學法:將學生所要學習的教材分成數段,先將第一段教材指導學生, 俟學熟之後再教第二段,依此類推。學生一段一段地學習直至將全部教材都熟練為止。 而分段教學法又分為純粹分段法、漸進分段法、順進分段法、逆進分段法四種。 對內容性質而言,可分為: (一)系統教學法:系統教學法是根據教學科目的課程,實施系統化的教學方式。 其學習型態,依學習的地位來說,是指導學習也是他律學習;就學習組織來說,是個別 學習也可以是全部學習;就學習的活動來說,是聽講與問答的學習。 (二)經驗教學法:此教學法是根據經驗課程,以學生為本位,讓學生採用共同有 效的經驗學習或生活學習的方式,並注重學生生活的經驗。因此就學生的學習型態來 看,學生應是處於自律學習的階段。

(33)

就時間應用而言,可分為: (一)集中教學法:指學生的學習活動是持續不休息的,這意味著教師的教學活動 持續相當長的時間。以學生學習某一種技能而言,學生為了學會該技能或該技能的細部 而不間斷地長時間反覆訓練,此稱之為「集中教學法」。 (二)分散教學法:此與集中教學法為相對,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在每段 落完成之後,做適當時間休息,以此反覆的教學法。 就教學對象組合而言,可分為: (一)個別教學法:因學生個別差異的存在,所以在體育教學上教師必須先了解學 生的不同特性、不同的能力及個別需求,並依此而選用不同的教材及教學方式,以滿足 學生需求的教學法稱之。 (二)全體教學法:是依學校班級制度下的產物,其特性為同一位老師採同一種教 材並對一集體之學生做施教。其優點是符合經濟原則,省時、省力又方便,其缺點是無 法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 (三)分組教學法:此為將學生分為數組以實施教學活動的教學法。而這教學法不 僅受到年級和班級的建制限制,更可以在同一個班級中實施分組教學活動。若再依學生 的同質與異質,可以分為組內成員能力相近的同質分組及組內成員能力呈現高低差異的 異質分組。

(34)

體育教學的方法會依教材、教學的時間及學生的特性之不同而有所差異,其與一般 學科的教學法有很大的共通性。但因體育教學是一種動態的教學,其雖包含認知、情意 與技能三方面,但偏重的程度與一般學科有所差異,如國語、社會偏重認知及情意、數 學、體育偏重認知及技能等,所以在做體育教學方法的選擇時需注意其箇中差異性,不 能一以概之。 第二節 運動教育模式 在此節中將探討,體育課程的設計、運動教育模式的源起、運動教育模式的理論 基礎、運動教育模式的概念性架構與特徵、運動教育模式的宗旨、教學目標與實施原則 及運動習慣。 壹、體育課程設計 課程(curriculum)原來的意思是指跑馬道,此指在課堂教授時所依循之所歸(黃 政傑,1991);王文科(1994)對課程下一個定義:課程是有系統有計畫的學習訓練、 經驗及學生學習的進程,其目的在於達成教育目的。 設計(design),有籌劃、計謀的意思,原義是指為了完成一項工作、任務或事情, 就其組成的部份、步驟和程序等,所歷經選擇、計畫和思考的深思熟慮的過程(Pratt,

(35)

1980)。因此黃光雄、楊龍立(2000)認為廣義的課程設計是指課程的目標、選擇、組 織及評鑑等步驟的總和,而狹義的課程設計僅止於指選擇課程的內容並加以組織稱之。 而體育課程應是指學生在學校的安排及教師教學活動設計下,所從事的體育活動與 經驗,其涵蓋了學生、教材、教師、場地、設備及教學目標等有計畫及系統的學習經驗 或活動的內容,但其仍需具有教育意義(李文田,1996)。Gallahue(1996)認為,體 育課程應該要重視學生的身心與動作的發展,且在發展性的觀點是不容許被忽略的。 體育是以教育為基礎,因此在體育課程設計上仍應以力求實現教育目標及發展出滿 足學生的需要課程,李雅燕(2008)更進一步說明,體育課程設計是以認知、情意及技 能為目標,並透過系統化的設計及多樣化、活潑的課程實施,讓體育教學更為多采多姿。 鄭先慶(2000)認為在體育課程的設計規劃上可採下列方式來進行: 一、配合學校活動來設計課程:學校定期舉行的運動會、班際球類比賽及依學校行 事活動所安排的運動競賽,可以與體育教師所設計規劃的課程相結合,如此不但可以強 化學生的學習意願,更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彈性化、人性化的課程設計:重視學生學習的個別差異,適度調整教材使用的 難易度,讓學生在無壓力的環境下做適性的學習。 三、課程活動的安排:體育課程設計中除了安排技能課程之外,更應加入體育知識、 健康概念、小組活動等活動,讓學生自發性地去參與運動。

(36)

四、教師自主,融入多元化評量:在體育課程設計時,要做課前、中、後的評量, 並採形成性評量、總結性評量及檔案評量等方式,綜合評估學生的學習狀況。 五、以達成分段能力指標為主:體育教師在課程設計時,應先了解各分段能力指標 的意義,並將之融入課程設計中。 六、活潑化、遊戲化、競爭性的教學活動設計:體育課程設計應透過遊戲方式的活 動設計,使體育教學更加活潑、生動,並在課程實施中加入小型活動競賽以提高學生的 參與意願。 七、評量學生及修正課程計畫:在體育課程設計中應加入評鑑,讓體育教師在課程 實施之後能檢討此課程的缺失,讓日後課程的設計更為完善。 因此,從鄭先慶(2000)對體育課程的設計及規劃的看法中,我們可以發現較為特 殊的一點,那就是體育課程設計除了教師依學生學習的階段來做設計之外,學校所舉辦 的活動也可納入課程規劃中,如學校將舉行班際拔河比賽、躲避球比賽及樂樂棒球比 賽,體育教師就可以在學生比賽之前先授予該項運動所應習得的知能,並激發學生學習 的興趣及意願,在有比賽的實際體驗之下,學生的學習成效應該會更好。 對於體育課程的設計,李勝雄(1998)認為體育課程設計應該包含五項,分別是確 立體育課程目標、選擇適宜的學習經驗、選擇授課的內容、統整學習經驗和評鑑。所以 體育課程設計是從學習前的目標設定到學習後的評鑑之系統性的規劃。

(37)

每個人的價值判斷及主觀的選擇都會表現在行為上,因此,教師的價值取向影響體 育課程設計及教學決定是可以預見的(蔡貞雄,2001)。體育課程設計者,在做體育課 程設計之前,必須要了解自己的價值取向,因這價值取向必會影響課程的發展與運作。 或若體育課程設計者本身亦是教學者,那這價值取向亦將影響其對課程的知覺、教學目 標的設定、教學決定及對學生的期望等(張春秀,1998)。 黃月嬋(2004c)對不同價值取向的課程設計分為四類: 一、學科中心取向的課程設計:此課程設計重視知識性及真實層面,偏重於認知內 容的追求。其亦強調過程與內容並重、認知過程的發展及學生該如何學習等。 二、學生中心取向的課程設計:此課程設計強調須依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使學生 能自由探索與學習,進而建構、發展自我的學習經驗及知識,因此此課程設計又可稱為 自我實現取向。 三、社會中心取向的課程設計:教育在培養學生具有適應社會的能力並貢獻己力, 所以此課程設計強調需先分析當今社會現況及需求。 四、科技應用取向的課程設計:此課程設計強調須將課程模式化,並須經客觀而系 統化、邏輯性地編排,以求達到預期的目標。 而對於體育課程的設計,美國體育課程學者 Jewett、Bain 與 Ennis 等人(1995) 提出體育課程價值取向理論,並將之分為五大取向,分別為:

(38)

一、學科精熟取向(Disciplinary Mastery:DM):最傳統的課程設計取向,學科 精熟取向的體育教師常是精通該學科內容,並希望在實施教學後,學生能精熟該學科內 容及技能。 二、社會重建取向(Social Reconstruction:SR):此取向的假設是,現存的社會 是不健全的,因此體育教師須教導學生具有批判的能力,重建社會觀以求創造美好的社 會。 三、自我實現取向(Self Actualization:SA):以學生為中心,個人的順位是優 於學科內容及社會的。課程設計的重點在於讓學生能了解自我、擔負責任並發揮個人潛 能,以求自我實現。 四、學習歷程取向(Learning Process:LP):此取向認為學習的歷程與學科的內 容是同等重要的,體育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分析各項運動的基本構成要素,並配合學生的 學習經驗及能力,讓學生學習在知識不斷快速更新的時代能自我學習且終生持續。 五、生態整合取向(Ecological Integration:EI):重視個人意義的追求,強調 個人是自然生態中的一部份,須尊重並保存的自然生態。此取向試圖平衡個人需求、社 會環境與自然生態,是一種未來的取向(張春秀,1998)。 此五種價值取向的體育課程設計並無好壞之分,且經實證研究(王春堎,1998;林 秀琴,2006;林常青,2007;張春秀,2000;謝應裕,2001;藍金香,1996) ,價值取

(39)

向對體育課程設計與教學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在體育課程目標、教學方法、評量,甚至 於教學觀與知識觀,無不端見價值取向的影子。

課程設計的模式,是課程設計的實際運作的狀況、縮影,或可稱為是理想運作狀況 的呈現(黃政傑,1991)。Stoughton(1981)認為課程設計的模式有四種:實體模式 (Physical Model)、概念模式(Concept Model)、數學模式(Mathematics Model)和 圖繪模式(Graphic Model)。而就目前課程學者所提出的課程設計模式來看,都是屬於 概念模式,且又大多以圖繪的方式來呈現,故亦為圖繪模式(黃政傑,1991)。

而體育課程設計模式,Jeweet 等人(1995)提出五個體育課程模式,包含運動教育 模式(Sport Education Model)、體適能教育模式(Fitness Education Model)、動作 分析模式(Movement Analysis Model)、發展模式(Development Model)及人的真諦 模式(Personal Meaning Model)。由圖 2-1 可知,個體、學科及社會是體育課程設計 的三大要素,並由三大要素往外延伸搭配不同的價值取向,且各課程模式可能受到一個 價值取向或兩個價值取向的影響。茲將此五種體育課程設計的模式分述如下: 一、運動教育模式:此模式源基於遊戲理論,是屬於學科精熟取向。此模式強調藉 由遊戲化的上課形式,讓學生除了學習運動技能之外,更能學會該項運動完整的知識、 團隊精神及負責任等,並進而培養其欣賞運動及終身運動的習慣。 二、體適能教育模式:此模式與運動教育模式一樣,是屬於學科精熟取向,主要是

(40)

想改善學生的體適能狀況。此模式除了要增進學生的體適能知識、提升學生的規律運動 參與之外,更希望學生能發展健康的生活型態及健康管理的能力。 三、動作分析模式:此模式仍以學科內容為主,但除了強調學科精熟之外也注重學 習的歷程。在課程設計上,將所欲授予的運動項目的動作知識及技能,加以分析後分為 數個部份進行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動作技能的展現及學習動作的歷程,並經由分析動 作的主要知識結構來解決學習上的問題。 四、發展模式:此模式著重於個體發展,在體育課程價值取向中是屬於自我實現取 向。透過此模式希望學生能瞭解自己、學會自我情緒管理、為自己負責、協助他人及發 揮個人潛能等。所以教師除了須將上述的教學目標融入課程設計之外,更要引導學生在 學習活動中追求自我的實現。 五、人的真諦模式:此模式涵蓋個體發展及社會化兩要素,是生態整合價值取向。 此課程設計的目標較為廣泛且具有未來性,除了強調個體的自我實現及未來發展之外, 更希望個體能在所處的社會或自然生態中尋找人生的價值與意義。與週遭環境的互動、 培養自己成為良好的社會成員並進而與他人共建優質的社會,也是此模式所追求的目 標。

(41)

圖 2-1 體育課程設計模式及價值取向圖

資料來源:Jewett, A.E., Bain, L.L.&Ennis, C.D.(1995).The Curriculum Proc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Georgia:Wm.C.Brown Publishers.  貳、運動教育模式源起 社會變遷之速,致使體育教師在做體育課程設計時必須要多著重在培養學生帶得走 的能力,不過這能力應該不能僅侷限於技能方面,應該包含情意與技能兩方面。運動教 育模式是體育課程設計模式之ㄧ,實施該模式的目的在於激勵學生發展運動技能、了解 運動參與的重要性並養成終身運動的習慣(林永能,2008)。 運動教育模式是由美國運動教育學者 Siedentop 所創,其於 1982 年參加澳洲的 個體發展 社會化 學科內容 生態整合 自我實現 學習歷程 學科精熟 社會重建 發展模式 動作分析模式 體適能模式 運動教育模式 人的真諦模式

(42)

Commonwealth 研討會時,初步描繪出運動教育的理論與實施方針,主要的目的是要增加 運動參與的人數及提升兒童運動參與的正向態度。接著 Siedentop、Mand 與 Taggart 在 1986 年為了讓體育課程更具有吸引力,因而共同提出運動教育模式的體育教學。 後來經由 Siedentop 的整理後於 1994 年提出運動教育模式的正式理論。此運動教 育模式提出後,經由許多小學及中學的實驗及不斷修正下,在北美、澳洲及紐西蘭等國 已有許多學校採用,並已成為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的一部分。 在 1982 年,Siedentop 將運動教育模式的理念及實施方式介紹到澳洲及紐西蘭後, 紐西蘭全國已有半數以上的中學將運動教育模式融入至體育課程中;澳洲運動委員會為 了增加全國的運動人口及提升學生積極的運動參與態度,所以全力支持運動教育模式在 國內實施。目前運動教育模式也已成為其體育課程的主要部份。 参、運動教育模式的理論基礎 運動教育模式不只是一種課程模式,也是一種教學計畫,在這模式中提供學生一種 真實、完整且富有教育意義的學習經驗(Siedentop,2002)。而運動教育模式的最初基 本概念架構是來自於 Caillois(1961)的遊戲發展學說,Caillois 將遊戲定義為一種 自發性的行為,它是從其他事件中分離出屬於它的時間與空間。

(43)

及運動(sport)的意義,並有爭鬥(skirmish)及對抗(fight battle)的意涵。拉 丁語中的 plege 亦有遊戲的意義在內,而英語中的 play 更廣泛地包含遊戲、競技、吹 奏樂器等意義(陳昭和,2003)。 遊戲理論基於建構的時間順序及內涵,分為古典遊戲理論及現代遊戲理論兩大派 (Johnson,Christie,and Yawkey,1992/2003;吳怡儒,1998)。古典遊戲理論源自於十 九世紀及二十世紀初期,較偏重以哲學的角度去探討遊戲為什麼會存在及遊戲存在的目 的,其中包含了能量過剩論(surplus energy theory)、休養鬆弛論(relaxation theory)、重演論(recapitulation theory)及本能演練論(pre-exercise theory) 四家理論。此期理論未將遊戲的定義解釋清楚,也不注重實徵研究,但卻為遊戲理論立 下基礎(孫聖和,2000)。

現代遊戲理論是在 1920 年代之後對遊戲的定義與發展及所扮演的角色提出進一步 的闡釋及說明,其包含心理分析論(psychological analysis theory)、認知論 (cognitive theory)、覺醒調節論(arousal modulation theory)及 Bateson 系統理 論四種。

運動教育模式所基於之遊戲理論偏向現代遊戲理論,其中以 Frued、Erikson 及 Piaget 的遊戲觀對運動教育模式的影響最大。據心理分析理論中 Frued 的遊戲觀所云, 個體會出現遊戲行為是因為受到唯樂動機的影響,希望藉由遊戲來達成心中的願望、潛

(44)

伏的欲望並從中獲得滿足;Erikson 的遊戲觀:遊戲擁有讓個體自我發展的功能,在遊 戲中可以讓個體探求內在自我的需求,並藉以發展自己的能力;認知理論中的 Piaget 的遊戲觀提到,當個體感到失衡並在努力調整自己適應環境時,會從事遊戲活動,其是 希望藉由較為放鬆的遊戲,從操控遊戲的過程中得到滿足,並享受樂趣。 對於運動教育模式基於遊戲理論(Play Theory)的觀點,Siedentop(1986)認為, 運動教育模式是建立在遊戲的理論基礎上,運動是一種較為複雜的比賽形式,而比賽就 是一種經由系統化設計的遊戲,讓學生在遊戲中能提升團體合作的能力、促進社會適 應,進而達到積極參與運動的目標。據此,Siedentop 提出了遊戲理論中的四個概念, 作為運動教育模式實施時的依循方向: 一、運動是一種較高層次的遊戲形式:遊戲必須出於從事遊戲者的自願,但在時間 及空間上仍受到限制。 二、運動在社會文化中佔重要的部份:從一個社會的運動文化中可以看出這個社會 的健康與否及其動向,因為社會文化已蘊於運動之中。 三、學生在運動中學習生活、應對禮儀及運動技術:體育不只是教導學生學習運動 技能,對於比賽的戰術、比賽的規則、團體生活的應對及運動的禮節等都應該授之。 四、運動的學習須循序漸進:體育活動須依學生的需要及能力,修改比賽規則、尋 找適當場地及運用適宜設備,讓學生能漸序學習以增進學生的成功經驗。

(45)

陳昭宇(2004)認為,遊戲以嬉戲、安慰及樂趣為本質,其呈現的方式有競技、表 演、挑戰性的活動及虛構的活動等,而運動教育模式以遊戲為本質、運動為形式,在追 求更高層次的樂趣之時,亦強調須讓學生在遊戲之中獲得滿足感。黃清祥(2004)也指 出,運動教育模式的課程,是包含了具競爭性的遊戲及規劃下的活動,讓學生從遊戲及 活動與隊友共同追求團隊的榮耀,並努力往最後勝利邁進。 綜合上述可以得知,運動教育模式的立論及出發點是基於遊戲的理論,在教師與學 生共同討論及規劃下,從純技能學習的體育課程中跳脫,藉由富競爭性的遊戲、輕鬆愉 悅的上課氣氛、有制度的比賽賽程、經修正的規則及公平的比賽中,學生與隊友共同追 求勝利的鵠的。 肆、運動教育模式的概念性架構與特徵 一、概念性結構 Jewett、Bain 與 Ennis(1995)提出運動教育模式的概念性架構,如圖 2-2 所示, 且依運動教育模式的概念性架構觀之,其包含了認知目標、情意目標及技能目標這三大 部分:

(46)

圖 2-2 運動教育模式的概念性架構

資料來源:Jewett, A.E., Bain, L.L.&Ennis, C.D. (1995) .The Curriculum Proc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Georgia:Wm.C.Brown Publishers.  (一) 認知目標:重點於學生的團隊選擇、賽程表及記錄的保持等規劃與管理方面, 並期望學生能學習戰術的運用及持續的練習。 (二)情意目標:期望學生在公平的比賽及團隊合作中,學習做理智的決定,並瞭 解各運動比賽的禮儀、歷史及規範。 運動是一種遊戲形式 自發性 範圍(時間、空間) 全民運動 合適的發展 認知 技能 情意 理智的決定 競賽 習慣與儀式 體適能 技巧 運動規劃及管理 策略運用 團隊合作 公平的比賽 公平的比賽 喜慶 對抗 能力的追求 喜慶 歷史 禮儀 一般原則的理解 應用於比賽 團隊選擇 賽程表 保存紀錄 有效的練習 偵查 修改過的比賽 規則 場地 器材設備 學生擔任領導任務 裁判 教練 訓練 紀錄保存 管理 宣傳

(47)

(三)技能方面:不僅能習得各運動的技巧,並將之應用在比賽之中、培養自身的 體適能,並能因學生個別的需要及能力,修改比賽的規則、場地及器材設備。 且從圖 2-2 中還可以發現一點,那就是在修改過比賽規則的運動季中,學生將擔任 裁判、教練、訓練、紀錄保存、管理及宣傳等工作,這其中意涵著學生將負最大的學習 責任。教師已從傳統體育教學的主導者轉變為協助者,這對老師來說是一種調適,而對 學生來說不只是一種增權賦能,也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感。 二、特徵 Siedentop(1994)提出運動教育模式有六大特徵,分別是:運動季、團隊小組、 正式的比賽、高潮的決賽、紀錄的保存及歡愉的氣氛,分述如下: (一)運動季(seasons):運動教育模式的教學是以運動季來實施,一個運動季的 時間約 4~6 週,包含了訓練和比賽,但可視教學的運動項目及內容作時間調整,最後 以高潮的決賽作為結束。運動季的實施有別於傳統體育課程以單元來區分,在以整個運 動項目規劃的運動季,可以讓學生習得更完整的運動經驗及知識。Siedentop(1994) 指出,小學階段的運動季實施,以 8 至 12 節每節 45 分鐘,或 10 至 14 節每節 30 分鐘 較為適宜。本研究將以運動季的方式實施 12 節課,,課程內容包含了訓練、趣味競賽、 例行賽及季後賽。 (二)團隊小組(affiliation):在實施教學之前,教師先依學生的能力作異質分

(48)

組,每位學生皆隸屬於一個小隊,在整個運動季實施的過程中,所有練習和比賽皆是以 小隊的型態來進行。在小隊中,每個人都有其該扮演的角色,有的是隊長、有的是裁判、 有的是記錄員等。此小隊的運作形式將持續到運動季結束。本研究將學生 34 人分為七 隊,其中有六隊每隊 5 人,一隊 4 人。小隊裡的每個人在裁判組及場務組中都必須擔任 一樣職務。 (三)正式的比賽(formal competition):正式比賽是運動季的主要也是最重要 的活動,而在正式比賽之前,要先公佈比賽的賽程及獎勵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並舉行練習賽讓各隊伍能先戰術演練及默契培養。賽制的安排須視實施的該運動項目特 性、隊伍數目及場地限制來做調整,可為循環賽或淘汰賽。本研究以籃球為實施的運動 項目,例行賽採循環賽制,季後賽採淘汰賽制。 (四)高潮的決賽(culminating event):高潮的決賽類似職業運動的季後賽,是 運動季最刺激、最扣人心弦的部份。經過例行賽之後,每位學生的比賽知能已增進許多, 且在總冠軍的至高榮耀追求下,學生的鬥志將會是最為強烈,其可看性也將會最高。 (五)紀錄的保存(record keeping):有紀錄才會有記憶,也才能有所檢討改進。 在運動季實施中,比賽紀錄的保存讓學生能據之改善自己的缺失及不足,並讓小隊能作 戰術的改變及調整。而且,此保存的紀錄也是教師評量學生學習的依據,因此紀錄的保 存在運動教育模式中是必要的。本研究擔任場務組記錄員的學生將記錄每場比賽,並將

(49)

紀錄結果於比賽結束後,除予研究者一份留存之外,並給予比賽的兩隊以茲參考、精進。 (六)歡愉的氣氛(festivity):整個運動季的實施過程中,都應該充滿歡愉的氣 氛,從比賽典禮的開賽儀式、小隊的練習、例行賽及季後賽的進行和頒獎與閉幕等,都 應該讓學生沐於歡愉的氣氛之中。在僵硬且缺乏互動的體育教學下,學生將只著重於學 會運動技能,但在運動季歡愉的學習氣氛下,不僅學生的學習動機會增加,其參與運動 也將出於自發性。本研究在季後賽結束之後,將請校長及主任來為各獎項的獲獎人頒 獎,以此提高學生的榮譽感。 圖 2-3 運動教育模式的特徵圖 資料來源:Siedentop,D.(1994).Sport education. 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  運動內容 運動季 團隊小組 正式的比賽 高潮的決賽 紀錄的保存 歡愉的氣氛

(50)

伍、運動教育模式的宗旨、教學目標與實施原則 一、宗旨 Siedentop(1994)提出運動教育模式有下列三項宗旨: (一)成為有能力的運動者:讓學生能培養運動技巧與參與比賽的能力,並從中學 習組織、規劃及適當的策略運用,使自己成為學識涵養豐富的運動參與者。 (二)具有文化修養的運動者:學生應瞭解該項運動的比賽規則、運動的典禮與儀 式及比賽實施的流程,換言之,參與該項運動不只是要學習運動技能,更要具有辨識該 項運動的能力。 (三)具有運動熱忱的運動參與者:對於各種運動都能積極參與,對於運動的文化 也能接受並加以推廣,且不分國內或國外的運動都能加以支持與參與。 從上述三項宗旨觀之,運動教育模式除增進學生的運動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因 更瞭解各種運動而喜歡運動,進而養成終身運動的習慣。 二、教學目標 透過運動教育模式的實施,Siedentop(1994)認為學生應該要達到十項教學目標: (一)針對各項運動,發展特定的運動技能與體適能。 (二)在運動參與中能欣賞並執行適當的策略。 (三)讓學生能參與適合他們發展層級的運動。

(51)

(四)能與他人分享運動執行及計畫經驗。 (五)培養負責任的領導能力。 (六)在群體中能朝向共同目標而努力。 (七)能欣賞並瞭解運動典禮儀式所蘊含的特殊意義。 (八)培養對於運動議題有合理的決定能力。 (九)能發展並應用有關裁判、溝通協調、訓練的知識。 (十)能自動地參與課後的體育活動。 從這十項教學目標中發現,除了讓個體能完成自我的實現之外,教學也相當強調團 體合作精神的展現。教師除了為他們樹立共同追求的目標之外,更應鼓勵各隊伍能在隊 長的領導下建立屬於自己隊伍的努力方向,並在小隊合作及與其他小隊的良性競爭中, 培養良好的人我關係。 三、實施原則 對於運動教育模式的實施,林永能(2008)認為其實施原則應有下列八點: (一)慎選運動項目且妥善規劃完整的教學流程。 (二)需異質分組,且每隊的實力應接近。 (三)分派學生各角色扮演,讓每位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 (四)延伸學生的課間和課後的練習時間,尊重學生的自主發展。

(52)

(五)依據學生能力修改比賽規則。 (六)能做好運動安全防護宣導。 (七)能運用社區家長的資源並做運動健康的宣導。 (八)需有慶典頒獎儀式,營造歡愉的氣氛。 在這八點的實施原則中,教師首要先選擇實施的運動項目,而這運動項目的選擇需 以教師擅長的運動為最優先考量。因為熟悉所實施的運動項目,不僅有助於教師在教學 上的規劃,更能對比賽規則及需注意的細節做最好的掌握。 除此之外,延伸學生學習的時間也是相當重要,因為若是僅將學生運動的時間侷限 在體育課時,那麼學生的學習將是有限的。運動教育模式的精神就是希望學生能養成運 動的習慣,所以在運動季的實施期間,教師應運用鼓勵或增強的方式,讓學生在課間及 課後時間都能發自內心地從事運動,如此才真正符合運動教育模式的精神。 陸、運動習慣 對於「習慣」,張春興(1996)認為其應有兩種涵義,分別是習得性的行為反應及 習得性的動機,前者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經由長期的訓練所養成的,後者是指類似情境出 現後驅使個體去從事某項行為,是具有內驅力作用的。 而對於「習慣的定義」,郭育志(2002)認為,其應該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也可

(53)

以說是未經思考就產生的動作、行為或表現,而這亦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穩定連結或穩 定較難改變的關係。不僅如此,習慣還可分為與生俱來的習慣,如呼吸、眨眼、膝反射 等,和學習而來的習慣,如受教育。不僅如此,郭育志也認為,某種習慣的出現,其背 後一定有使其發生的「想法」,換言之,若想改變既已存在的習慣,就必須要先從改變 一個人的想法開始。 柯永河(1994)對於「習慣」的定義,他認為習慣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穩定關係, 並含有「常常出現」的意思,且其在強度上具有相對的性質,而非絕對。而所謂的習慣 關係,其為如果同一刺激會激發同一反應的機率高達三分之二或百分之六十七以上的 話,那麼就可以認定其已養成習慣。且柯永河認為,習慣並不全是經由學習而養成的, 也就是說只要符合「刺激與反應之間穩定」即可稱之為習慣,這包含先天具有和後天的 學習。 柒、運動教育模式的相關研究 九年一貫課程相當強調要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但這能力不能只偏於認知、偏於 情意或偏於技能,而是要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能力。傳統體育教學模式雖能有效地增進 學生運動的技能,但是對於認知甚至情意方面的學習可能就會相對地缺乏。透過運動教 育模式除了能使學生在認知、情意及技能上能有所成長之外,更能使學生正向、積極地

(54)

參與體育活動(陳昭宇,2004;黃至賢,2006;顏嘉生,2005;Collier & Weeb,1998), 但這會因性別的不同,而在學習上產生差異(陳文亮,2004;陳建志,2005;陳勝雄, 2004;翁國興,2006;Collier et al.,1998),多數的研究認為,女性的運動參與提高 較為顯著。 運動教育模式能讓學生藉由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使自己更加積極地參與其中 (呂天得,1999;林永能,2008;黃清祥,2004;Hastie,1996;Grant,Tredinnick,& Hodge,1992;Silverman,1999;Synder,1997),不僅如此,學生除學會了角色扮演之外, 還相當喜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Silverman(1999)在研究中特別提到,女性在角色扮 演上較喜歡擔任非比賽的角色,如裁判、記錄員、計時員等且女生人數較多的班級,其 在運動季的實施過程中,班級氣氛是較為活絡的(郭彥成,2006);反觀男生除了喜歡 當裁判之外,更喜歡擔任領導的角色,如隊長、教練等。 在團隊合作學習方面,運動教育模式運用運動季的方式,讓學生在整個運動季進行 的過程中皆歸屬於一個小隊,如此除了增加與他人互動的機會之外,更讓小隊成員能為 了最後的總冠軍而彼此激勵與力求進步(呂天得,1999;林永能,2008;邱稚瑋,2008; 黃清祥,2004;顏嘉生,2005;Grant et al.,1992;Silverman,1999;Wallhead & Ntoumanis,2004)。以小隊的方式進行課程,能讓學生產生歸屬感並延長體育學習的時 間,因為當團隊凝聚力形成,求勝的氛圍一出現,小隊多會在課間活動或課後時間進行

數據

圖 2-1  體育課程設計模式及價值取向圖
圖 2-2  運動教育模式的概念性架構
表 2-3  國內研究成就動機與學習之間關係的相關文獻  研究者  (年代)  研究主題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金樹人  (1978)  國中學生動機水準、工作 難度、合作與競爭對工作  表現及焦慮狀態之影響。  國中學生  成就動機愈高的國中學生,在 學習上自我要求的驅力及抱負 水準也會愈高,且對於所選擇 的工作將會以較高難度及能滿  足高成就感的工作為主。  李明堂  (1987)  常模參照回饋、自我參照 回 饋對 國小 學 童 成 敗歸 因、成就動機測試焦慮影  響之研究。  國 小 六 年 級
圖 3-1  Ebbutt 的行動研究歷程圖  資料來源:陳惠邦(1997) 。 教育行動研究 (244 頁)  。台北:師大書苑。  且因為行動研究就是不斷地在迴圈之中修改、互動,並在自我評鑑之後,回頭修改  整體計畫,以求能找出或發展出更適合的解決困境之道,並再次行動。因此本研究的行  動歷程如圖 3-2 所示,是以解決在教育現場所遇到的問題為出發點,經過不斷地迴圈、 一般概念/問題 偵查 (蒐集資料) 整體計畫 行  動 行動監視(偵查) 自我評鑑 行  動 修正後的 概念/問題 偵  查 新的整體計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藝術教育組 Arts Education Sec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stitute.

教育部國教署 2022 年補助全臺 86 所高級中等學校辦理戶外教學,鼓勵學校推 動戶外教育,提供真實情境的體驗,奠定素養導向的教學本質。國教署於

年青的學生如能把體育活動融入日常生活,便可提高自己的體育活動能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數學教育組.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製作了一系列網上教學資源供教師參考,鼓勵

近年,教育改革強調多元化的㈻習模式和「促進㈻習的評估」 ,從而發

分項計畫「海上絲路之探索」之設計與推行,基本上針對本校通

探究式學習 教學類型 (四種類型).. 探究式學習教學 常見模式及實施 Stripling Model of Inquiry.. Connect, wonder, investigate, 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