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tem 987654321/4189
全文
(2) 論文名稱:我國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度之研究 總頁數:162 頁 院校所組別:國 立 臺 灣 體 育 學 院 體 育 研 究 所 體 育 組 畢業時間及提要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摘要 研究生:邱國峰 指導教授:許光麃博士. 中文摘要 本研究鑑於救生員及救生教練之培訓制度在水上安全維護上的重要性,擬以 國內主要水上救生組織為研究對象,經由文獻分析探究我國當前水上安全救生人 員培訓的現況,同時參酌他國的培訓制度與經驗,藉以重新審視我國現行制度, 進而加以討論並提出建議予相關單位參考。 本研究之結論如下:一、我國救生訓練啟蒙於民國 33 年,民國 52 年開辦首 屆救生員及救生教練班的訓練。二、當前培訓之法令依據主要根據內政部消防署 及體委會之相關規定,培訓單位則以紅十字會和水上救生協會最富盛名,且尚有 不同單位各有獨立的培訓系統,受訓人員完成訓練要求後,由民間組織依其辦法 自行發照。三、透過文獻分析就美國、澳洲、英國及我國的培訓制度進行比較, 發覺:美國設有一全國性的水上救生聯盟以統整救生人力資源;同時,在澳洲與 英國,由於救生組織的努力,水上救生早已成為民眾生活及文化中的一環。此外, 國外強調將實習制度、救生實務狀況演練融入訓練課程,亦推動受訓對象年輕化 的目標。再者,國外亦重視證照考核人員之專業資格的認定與授與,以及救生人 員急救和心肺復甦的專業能力,並設有嚴明的救生員分級制度。上述研究發現, 謹供政府及相關水上救生組織參酌。. 關鍵詞:救生員、救生教練;培訓制度. I.
(3) Chiu, Kuo-Feng(2004).A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system for the water lifeguards and instructors in Taiwan.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aichu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the preparation system for the water lifeguards and instructors in Taiwan, so as to establish the standards for its practice, the contents for implements and the supplementary measures. The primary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The training of the water lifeguards started in 1944 and we had the first training courses for the lifeguards and instructors in 1963; the National Fire Agency Ministry Interior and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Physical Fitness and Sports made laws for the preparation system. Among the training organizations, the Red Cross Societ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National Water Life-Saving Association were the most famous. And different training organizations had their own training and certificate systems.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preparation systems of the United States, Australia, the United Kingdom, and our own country, we could learn from other countries’ experiences and improve our own prepar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findings,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the preparation system and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 water lifeguards; water instructors; preparation system. II.
(4) 謝. 誌. 本篇論文之所以能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我敬愛的指導教授許光麃博士對我 細心的指導及鼓勵,恩師嚴謹的治學態度、認真的研究精神,以及平易近人的風 格,逐步引領我踏進學術的殿堂,一窺學術的奧妙。口試委員蘇金德教務長及李 俊杰教授,他們提供的許多寶貴意見,使我的論文得以更加嚴謹與完備,在此也 要致上誠摯的謝意。另外也要感謝這兩年來台灣體院許多老師對我的辛苦指導, 讓我在課業及研究方法上獲益良多。 在研究的過程當中,許多救生先進及前輩的熱心協助,讓文獻收集的工作得 以順利進行,同時也讓我更加了解當前水上救生人員培訓的現況。其中,紅十字 會南投支會總幹事張德忠教練、南投救生員協進會邱桂林總幹事、台灣科技大學 姜茂勝教授(水上救生協會考試官) 、海浪救總劉勝恩教練等等,都給了我相當多 的協助。另外,要特別一提的是,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方儀甫秘書長,其對我 國水上救生之推廣費心勞力貢獻已達三十年之久,但秘書長對水上救生工作卻一 本初衷,不遺餘力,對我這個前後三次拜訪之晚輩,皆能盡其所能的協助與回答, 內心真是敬佩與感念之至。還有,海浪救總張培廉秘書長在幾次電話訪談中,也 多次點出我國水上救生人員培訓工作方面的缺失,在在都擴充了我的思考深度與 廣度。 這兩年多來利用公餘時間進修,特別要感謝南光國小去年退休的李清陽校長 與現任陳鶴鳳校長的鼓勵與支持,以及各處室主任、組長、全體同仁在工作上的 協助,才能讓我在行政工作繁忙之餘,順利完成學業;其中,尤其要感謝本處潘 壯祈組長對於總務工作的盡心盡力,讓我能很安心的進修。 我也要特別感謝在我進修過程當中,一直很關心我、很體諒我的媽媽及不斷 鼓勵與關心我的妹妹雯綾;還有這兩年來辛苦陪我到體院進修、上台北找資料、. III.
(5) 陪我熬夜讀書的美麗老婆淑芳及即將出生的女兒,多虧她們的鼓勵與陪伴,才使 我擁有完成論文寫作的動力。當然,也要感謝這兩年進修當中,我週遭的長輩、 好友之關心及有緣同班之研究所同學互相加油打氣,另外也要謝謝 79 級師專同學 勝淵、秋騰、松興、明正的關心與鼓勵。 最後,我想把此篇論文獻給我不幸於民國八十一年在海邊溺水往生的父親, 這也是後來我為什麼會參加紅十字會水上救生教練之訓練,並發願推廣水上救生 工作的原因。另外也希望將這篇論文獻給從事水上救生工作的志工及先進,由於 您們的付出,才能大幅降低我國水上意外事件發生的頻率,並且因而減少許多家 庭的破碎,對於您們的犧牲與奉獻,謹獻上本人最大的敬意,也期盼日後無論是 水上救生研究或實務工作方面,都能在我們的攜手努力之下,更加地精進,為國 人開創出一個理想的戲水王國。 邱國峰謹誌 民國九十三年六月. IV.
(6) 目. 錄. 中文摘要……………………………………………………………….. …. .. …. Ⅰ. 英文摘要……………………………………………………………. .. …. .. ….. Ⅱ. 謝誌………………………………………………………………………. .. …. ... Ⅲ. 目錄…………………………………………………………………….. …. .. ….. Ⅳ. 表目錄………………………………………………………………. .. …. .. …. .. . Ⅷ 圖目錄……………………………………………………………….. .. …. .. ….. Ⅹ.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 .. ….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 .. …. .. …. 3. 第三節 研究意義與課題……..……………………………….. .. …. .. …. .. … 11 第四節 研究的方法與步驟….………………………………….. …. .. …. .. … 11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 .. …. .. … 14 第六節 名詞釋義與用語規定.……………………………….. .. …. .. …. .. …. 16. 第二章 我國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度之歷史演進 第一節 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法令的緣起………….. …. .. …. .. …. ... 20. 第二節 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課程之演變………….. …. .. …. .. …. ... 23. 第三節 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訓練單位之演進………….. …. .. …. .. …. ... 25. 第四節 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證照制度之改革………….. …. .. …. .. …. ... 29. 第五節 本章小結………..……………………………………….. …. .. …. ... 32. 第三章 我國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度之內容 第一節 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之法令依據………….. …. .. …. .. …. .. 35 第二節 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之訓練單位………….. …. .. …. .. …. .. 44 第三節 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之訓練課程………….. …. .. …. .. …. .. 63. V.
(7) 第四節 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之授證辦法………….. …. .. …. .. …. ... 83. 第五節 本章小結………..……………………………………….. …. .. …. ... 94. 第四章 各國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度之比較與分析 第一節 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之法令依據………….. …. .. …. .. …. ... 97. 第二節 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之訓練單位…….….. .. …. .. …. .. …. .. 102 第三節 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之訓練課程…….….. .. …. .. …. .. …. .. 111 第四節 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之授證辦法………….. …. .. …. .. …. .. 116 第五節 本章小結………..……………………………………….. …. .. …. ... 12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 .. …. ... 128. 第二節 建議………………………………………………….….. .. …. .. …. ... 13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 …. .. …. ... 140. 二、英文部分………………………………………….…………. .. …. .. …. ... 144. 三、網頁部分…………………………………………………….. .. …. .. …. ... 145. 附錄 附錄一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水上安全救生員訓練辦法….. .. …. .. …. .. …. ... 146. 附錄二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水上安全救生員複訓訓練辦法…………………… 147 附錄三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水上安全救生教練訓練辦法.. .. …. .. …. .. …. ... 148. 附錄四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高級水上安全救生教練訓練辦法………………. 150. 附錄五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高級水上安全救生教練在職訓練訓練辦法……. 152. 附錄六 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招生簡章…………………. .. …. .. …. .. ….. 154. 附錄七 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救生員班訓練規程…………………………. 156. VI.
(8) 附錄八 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救生教練班訓練規程….. …………………. 159. 附錄九 中華民國游泳救生協會水上救生技能訓練課程...…………………. 162. VII.
(9) 表目錄 表 1-4-1. 訪談對象一覽表………………………………………. …………. 13. 表 3-1-1. 水域救生類專業訓練發給合格證明之規定….…. ………………. 40. 表 3-1-2. 水上救生訓練課程、內容及時數一覽表…………. ……………. 41. 表 3-1-3. 潛水救援訓練課程、內容及時數一覽表…………. ……………. 42. 表 3-1-4. 急流救生訓練課程、內容及時數一覽表…………. ……………. 43. 表 3-2-1. 紅十字會水上救生員培訓工作之重要發展歷程…………………. 47. 表 3-2-2. 紅十字會訓練水上安全救生人員人數統計表(民國 77-92 年)…. 50. 表 3-2-3. 水上救生協會水上救生員培訓工作之重要發展歷程…………. 53. 表 3-2-4. 水上救生協會分會成立情形………………………………………. 54. 表 3-2-5. 水上救生協會歷年訓練救生員、救生教練人數統計表…………. 55. 表 3-2-6. 海浪救生總會水上救生員培訓工作之重要發展歷程……………. 58. 表 3-2-7. 海浪救生總會分會成立情形……………………….. ……………. 58. 表 3-2-8. 海浪救生總會歷年訓練救生員、救生教練人數統計表…………. 59. 表 3-2-9. 其他新興之民間救生組織一覽表…………………. ……………. 60. 表 3-2-10. 我國主要水上救生訓練組織之比較………………. ……………. 62.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水上安全救生員」入訓資格暨訓 練課程一覽表……………………………………………………..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水上安全救生員」複訓訓練課程一覽表…. 66. 表 3-3-1 表 3-3-2 表 3-3-3 表 3-3-4 表 3-3-5 表 3-3-6.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水上安全救生教練」入訓資格暨 訓練課程一覽表……………………….. ………………………….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高級水上安全救生教練」入訓資 格暨練課程一覽表…………………………………………………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高級水上安全救生教練」在職訓 練課程一覽表………………………………………………………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水上安全講習」報名資格暨訓練 課程一覽表…………………………………………………………. VIII. 67 68 69 70 71.
(10) 表 3-3-7 表 3-3-8 表 3-3-9 表 3-3-10 表 3-3-11 表 3-3-12 表 3-3-13 表 3-3-14 表 3-3-15 表 3-4-1 表 3-4-2 表 3-4-3 表 3-4-4 表 3-4-5 表 4-4-1. 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初級救生訓練班」入訓資格 暨訓練課程一覽表……………………….. ……………………….. 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救生員訓練班」入訓資格 暨訓練課程一覽表……………………….. ………………………. 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救生教練班」入訓資格暨 訓練課程一覽表…………………………………………………… 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其他訓練課程一覽表……………. ……. 中華民國海浪救生總會「青少年救生員訓練班」 入訓資格暨訓練課程一覽表…………...…. …………………..… 中華民國海浪救生總會「泳池救生員訓練班」入訓資 格暨訓練課程一覽表………………….. ………………………… 中華民國海浪救生總會「海浪救生員訓練班」入訓 資格暨訓練課程一覽表………………….. ………………………. 中華民國海浪救生總會「海浪救生教練訓練班」入訓 資格暨訓練課程一覽表………………. ………………………….. 國內主要水上救生組織訓練課程之比較…………………………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水上安全救生員」證 照制度實施情形一覽表……………………..………. ……………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水上安全救生教練」證照制度 實施情形一覽表.…………………………. ……………………….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高級水上安全救生教練」證照制 度實施情形一覽表………..……………. ………………………… 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救生員」、「救生教練」及 「IRB 快艇救生教練班」證照制度實施情形一覽表…………… 中華民國海浪救生總會「海浪救生員」及「海浪救 生教練」證照制度實施情形一覽表………………………………. 美國救生機構之水上安全救生人員授證分級一覽表……………. 73 74 75 76 78 79 80 81 83 85 86 87 89 91 118. 表 4-4-2. 美國「水上救援回應團隊」之水上安全救生人員授 證分級一覽表…..…………………………. ………………………. 120. 表 4-4-3. 「英國皇家救生協會」救生員證照分類………………………… 123. 表 4-4-4. 「英國皇家救生協會」開放水域救生員證照分類……………… 123. IX.
(11) 圖目錄 圖 1-4-1. 研究架構圖…………………………………………….. …………. 12. 圖 3-2-1.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及各支會系統組織….…. ………………. 49. X.
(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水上運動是當今世界各國發展最為迅速的一種休閒活 動,而我國隨著社會的繁榮與進步,人民生活富足,水上運 動 也 就 一 日 千 里,隨 之 蓬 勃 發 展。水 上 運 動 包 括 游 泳、衝 浪 、 潛水、風浪板、水球、遊艇、帆船、滑水、跳水、駕舟、垂 釣、拖曳傘、香蕉船、水上摩托車、水上芭蕾等等,這些運 動項目不但有益身心健康,並且也有極高的娛樂價值,再加 上我國海岸線綿長,是水上運動天然良好的場所,尤其台灣 四面環海,天氣炎熱,更適合水上運動。自政府倡導全民體 育,水上運動又因適合大眾的興趣,因而無論在經濟消耗與 鍛鍊體魄上,都具有倡導價值。但從事水上運動,若不諳水 上 安 全 常 識 , 不 但 會 發 生 運 動 傷 害 , 甚 至 有 生 命 危 險 之 虞( 徐 興 泰 , 民 8 1 , 頁 4 2 )。 海域水上遊憩活動的盛行,使人們與水接觸的頻率大為 提高,不幸的是海域水上意外事件亦相對增加,在這些意外 事件中,受難者大多為前程似錦的青年,是國家人力資源中 的重要份子。究其原因,乃是因海域水上安全教育的普遍缺 乏,以及緊急救難系統落後之故。現今對於海域水上安全防 護設施的需求已非傳統的海水浴場、救生站等據點式防護所 能滿足。因此,如何以最精簡的人力、最現代化的緊急救難 系統,並結合各有關政府機關之大力推廣,共同做好水域安 全 防 護 工 作 , 將 是 我 們 今 後 所 當 努 力 的 方 向( 姜 茂 勝 , 民 8 4, 頁 2 1 )。 目前政府為了減少溺水事件之發生,已採取以下有效果. 1.
(13) 的措施,包括:一、在教育部課程標準當中,已將救生基本 常識列於課本,高中也教授簡單自救法,並灌輸基本求生知 識與技能。從教育著手是最重要的一環,使學生從小培養其 水上安全與救生的基本知識正確觀念與技能,許多人就是因 為缺乏基本救生常識與自救技能而發生溺水事件,因此水上 安全教育非常重要。二、水上救生文宣工作的推展:積極製 作圖文並茂的救生卡片散發給國民,在水上救生卡片中把從 事水上活動時浴場、溪流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都作詳細的說 明,如何救生與急救也作清楚的說明,使人們具備救生常識 與水上安全觀念。三、與電視台及廣播台合作製作水上安全 教育與救生節目,廣為宣傳,這種透過大眾傳播的宣導,效 果極佳,尤其電視上生動的畫面更能引人入勝,達到宣傳效 果。四、舉辦救生員訓練:為了適應各浴場的需要,及培養 人 們 具 有 自 救 救 人 的 能 力 , 中 華 民 國 水 上 救 生 協 會 62-83 年 ( 1 9 7 3 - 1 9 9 4 )合 計 舉 辦 救 生 員 訓 練 6 6 8 期 2 3 9 5 6 人 , 救 生 教 練 5 1 期 2 , 3 5 0 人,而 我 國 現 有 各 游 泳 場 所 8 0 % 以 上 均 僱 用 中 華 民 國 水 上 救 生 協 會 之 救 生 員,教 練 人 數 也 達 2000 人。而 在 我 國 另 一 個 救 生 組 織 即 中 華 民 國 紅 十 字 會,截 至 民 國 8 4 年 已 訓 練 救 生 員 6,000 人 、 教 練 800 人 , 這 兩 個 單 位 訓 練 之 救 生 員 共 同 擔 負 我 國 浴 場 的 安 全 與 救 生 重 任 ( 姜 茂 勝 , 民 8 4, 頁 2 1 )。 雖然當前政府已提高對水上安全的重視程度,也加強水 上安全維護工作的推行,那麼現今水上安全推廣的成效究竟 為 何 ? 根 據 行 政 院 衛 生 署 統 計 , 自 民 國 71 年 至 民 國 91 年 這 21 年 間 , 台 灣 地 區 共 有 26,484 人 因 意 外 淹 死 或 溺 水 死 亡 , 平 均 每 年 為 1 , 2 6 1 人 ( 行 政 院 衛 生 署 , 民 9 2 ), 而 且 這 還 不. 2.
(14) 包括發生後未報給當地警察或消防機關轉呈上級統計者,否 則實際數據可能比此還高。經由上述驚人的數據,讓我們不 禁深思我國水上安全的維護工作是否仍有許多進步的空間? 再者,目前水上安全維護工作在推行上是否有漏洞出現?除 了提高民眾的危機意識、充實現代化的救生設備之外,是否 應該更加重視專業救生員及救生教練的培訓,進而完備整個 救生人員培訓的制度?驚人的意外死亡人數讓我們無法滿足 當前水上安全維護工作推行的現況,同時也再次深刻體會到 水上安全教育推廣、水上安全救生工作之推行,以及專業救 生人員的培訓等相關議題的重要性,其中尤以專業救生人員 的培訓更需要我們的重視,因為專業的水上安全教育工作的 推廣及專業的水域安全維護工作都需要專業的救生人員來加 以推動,因此期望政府各界在誓言維護大眾水上活動安全之 際,能針對救生員與救生教練之培訓制度與工作,詳加探究 並加以重視與改善。 本研究乃欲探討我國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的培訓 制度,擬經由文獻探究深入了解並整理出我國水上安全救生 人員的培訓現況,同時經由參酌他國的培訓制度與經驗,來 重新審視我國的相關培訓制度。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期待經由本研究的探討能再度引發各界對水上安全救生員培 訓此一重要議題的重視,進而對我國水上安全工作之推動有 所協助與貢獻。.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台灣四面環海,是個典型的海島國家,除了靠海維生的 漁民之外,更多民眾在星期假日總愛攜家帶眷、呼朋引伴地 相邀投入大海的懷抱,加上週休二日的假期增多,休閒意識. 3.
(15) 抬頭,與山與海與鄉野的接觸頻率相對提高,與之伴隨而來 的 潛 在 危 險 也 無 形 中 浮 上 檯 面 ( 劉 毅 宏 , 民 8 7 , 頁 1 3 )。 正 如我們所知,在所有的休閒運動中,水上活動更為國人所喜 愛,主要是參與水域各項運動措施,能帶給人們追求刺激、 休 閒 及 娛 樂 的 效 果 ( Katz, 1996 ; Ritchie & Hopkins, 1991, p27) , 也 由 於 國 內 水 上 活 動 日 益 頻 繁 , 水 難 事 件 更 加 頻 傳( 劉 兆 達 , 民 9 0 , 頁 3 1 )。 水 上 意 外 事 件 除 了 顯 露 出 我 國 民 眾 普 遍缺乏水上安全重視態度與正確戲水觀念之外,也突顯出水 上救生的重要性。假設提昇、培養民眾水上安全的重視態度 及正確的水上安全觀念是一種預防性的措施,那麼提昇我國 救生人員之水上救生專業能力應是一種事後的補救措施,兩 者在維護民眾的身家安全上都是缺一不可的。然而,我們也 可以了解,水域安全觀念之推廣及水域救生組織之功能能否 發揮,其實均與救生員及救生教練之專業能力有關,換句話 說,唯有健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的培訓制度,才能提昇救生 人員的專業能力,也才能推動專業之水上安全救生教育及充 分發揮水域救生組織之效能。 根據上述探討,本研究之研究動機與目的為: 壹、研究動機 一、水上安全維護的重要性 自 盤 古 開 天 地 起 , 人 類 即 知 逐「 水 」、「 草 」而 居 , 而「 水 」 則擺在第一位,惟「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台灣因其 地理環境所致,每遇颱風則水患頻頻,造成許多意外悲劇, 因此水上救生工作著實不可缺乏,同時水上救生工作應是永 久性的社會服務,也應長期投資,為水上活動者製造安全的 戲 水 環 境 ( 方 儀 甫 , 民 9 0 , 頁 2 4 )。 尤 其 由 於 台 灣 地 區 四 面. 4.
(16) 環海,內陸河川密佈,一般民眾常有機會從事諸如游泳、泛 舟、滑水、釣魚、潛水等水上活動,然因不少國人仍缺乏水 上安全的知識及觀念,致使每年水上活動意外頻仍、溺水事 件 時 有 所 聞,對 個 人、家 庭、社 會、國 家 均 造 成 重 大 的 損 失 。 因此,喚起社會大眾對水上活動安全的重視,推廣水上救生 技術,強化拯溺救災之工作效能,實乃刻不容緩(趙守博, 民 8 7 , 頁 1 ; 劉 人 豪 , 民 8 9 , 頁 8 5 )。 正如我們所見的,雖然政府各界不斷宣傳重視水上活動 安全的重要性,但每年因水上意外事件導致喪生的新聞仍不 曾間斷過。再加上近幾年來台灣從事水上活動的人口比往年 增 加 得 很 多,政 府 又 於 民 國 90 年 起 全 面 實 施 週 休 二 日,因 此 無論是海邊或各個風景區均增加無數的人口出現,尤其到了 夏天,溪流畔、瀑布區、海邊經常擠滿了戲水人潮,然而在 這個好玩又清涼的水面下卻暗藏著危險的殺機,一稍有疏 忽,寶貴生命就斷送在此,所以,要如何讓水上活動玩的高 興又有安全感,就有待政府及業者相關人員面對、思考解決 方 案 與 對 策 ( 陳 秉 榮 , 民 8 9 , 頁 8 8 )。 再 者 , 依 據 衛 生 署 統 計 , 近 十 年 來 , 學 齡 孩 童 因 溺 水 死 亡 總 計 4,151 人 , 平 均 每 年 400 多 人 , 這 是 政 府 與 人 民 都 該 睜 大 眼 睛 重 視 的 數 字 ! 多 少年輕的生命如此愕然終止,造成個人、家庭及社會國家的 損 失 不 可 計 數 ( 何 世 六 , 民 9 0 , 頁 6 7 ), 驚 人 的 數 據 在 在 都 反應了水上安全維護工作的重要性。因此為了保障民眾人身 安全,使其得以進行安全的休閒戲水活動,進而維護社會國 家長遠的利益,維護民眾水上活動安全之工作,實在刻不容 緩,亦急需各界共同協力、攜手合作。本研究擬探討水上安 全 維 護 工 作 中 最 關 鍵 的 一 環 ------救 生 員 及 救 生 教 練 的 培 訓. 5.
(17) 制度,研究者相信專業的推廣暨專業的救援工作來自專業的 救生人員及新穎的救生器具,其中尤以專業的救生人員為關 鍵中的關鍵,因此期盼透過本研究之進行,能引發政府相關 單位及各水上救生團體對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度的重 視,能對未來建立起更完善之培訓制度有所助益,進而提昇 水上安全救生工作之效能。 二、救生員、救生教練之培訓制度對水上安全維護議題上的 重要性 中 華 民 國 水 上 救 生 協 會 自 民 國 5 9 年 創 會 以 來,為 普 及 水 上安全教育之觀念、培養水上救生人員、提供救生服務,每 年均開設有初級救生員班、高級救生員班及救生教練班等, 訓練無數水上安全教育之人才,並在全省各重要水域設立救 生服務站,使得從事水上活動意外溺斃的人數大幅降低,對 於水上安全教育與整個國家社會提供了極大貢獻(劉人豪, 民 8 9 , 頁 8 5 )。 中 華 民 國 水 上 救 生 協 會 成 立 至 今 ( 民 國. 92. 年 )已 達 33 年 , 共 計 訓 練 出 救 生 教 練 7,000 餘 人 、 訓 練 合 格 救生員接近. 60,000 人 , 現 今 全 國 各 公 私 立 游 泳 池 、 海 水 浴. 場 、 遊 樂 場 、 風 景 區 、 暑 期 各 地 救 生 服 務 站 服 勤 70%皆 為 水 上救生協會所訓練,均極其稱職,頗受各界肯定。協會訓練 出來之教練表現也非常優異,工作積極、負責認真,各分會 之組成無不是教練們奔走促成,另救生員之訓練、救生站、 救災、救難等服務皆由教練領導推展,可以說教練們為台灣 地區水上救生工作的中流砥柱,貢獻深遠也非常辛勞(方儀 甫 , 民 9 2 , 頁 3 3 )。 除了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之外,舉凡海浪救生總會、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等等,也都在維護民眾水上安全工作上扮. 6.
(18) 演重要且關鍵的角色,許多民眾的生命都在千鈞一髮之際, 蒙受救生人員的熱心協助得以保全生命安全。然而同時也因 救生人員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承擔如此重大的責任,再加 上救生人員的專業能力往往涉及其能否在自身安全的情況 下,進一步協助、拯救溺水民眾,因而對其專業能力的培養 便變得不得不多加苛求,且不得不多方探討以讓救生人員在 拯救民眾的同時,更加有自信且有能力自我保護。 進一步來說,救生人員之所以有能力能在風浪中、在海 上救人,是因為有器材、有訓練、有經驗,但是颱風往往使 河川產生大量湍急的泥水,加上許多突發的狀況,不但常使 一般人失去寶貴的生命,甚至熟諳水性的救難人員也可能遇 險。海象、水性總是瞬息萬變,近年來更由於台灣地理環境 遭受破壞,許多溪流、河川地勢的改變已難確切掌握。因此 有鑑於救生工作的危險性,以及救生工作人員在維護民眾水 上安全上的重要性,完善規劃救生員的培訓制度並嚴加考核 其專業能力的維持情形,實為民眾及救生工作人員人身安全 嚴 加 把 關 所 需 之 致 ( 許 奐 章 , 民 8 9 , 頁 5 8 )。 現行的救生員及救生教練之培訓成效究竟如何?正如上 述,許多救生協會及不可計數的偉大救生人員都為我國水上 救生工作貢獻良多,也挽回許多即將喪命的民眾於懸涯的邊 緣,但質疑培訓成效的聲音也同時存在著。諸如:一位合格 的救生人員需要經過各種嚴格的課程訓練,其中包括靜水救 生、海浪救生、船艇救生、特種救生、浴場管理、器材保養 及急救訓練等課程,然而一位通過測驗取得合格救生員證照 的救生員是否已經具備了處理各種危機的能力呢?這常是我 們 所 質 疑 的 地 方 ( 何 忠 鋒 民 , 民 8 3 , 頁 6 8 )。 又 如 : 近 年 來. 7.
(19) 國內休閒活動越來越發達,各處的海灘和游泳池戲水的人也 越來越多,對於救生員的需求也越來越多,目前大部分的救 生員都是經過嚴格訓練和通過重重考驗的人才,基本技術和 知識並無問題,但是要擔任專職救生員還需要許多的基本認 知 ( 吳 亮 青 , 民 9 0 , 頁 7 5 )。 由 此 可 見 , 當 前 擔 任 水 上 救 生 工作的救生員著實已具備相當豐富的專業救生技能與知識, 但因其責任之重大、工作危險性之高,因此仍須透過更加嚴 格的培訓來強化其危機處理能力、救生基本認知及相關專業 技巧等等。 誠如上述所言,水上救生工作實在是一項具高度危險性 的服務性工作,除了需要熱心助人、服務他人的熱忱之外, 更需要專業的知識及技能的輔助,才能讓救生人員在確保自 身安全的情況下,進而拯救溺水民眾於千鈞一髮之際。因此 如 何 規 劃 一 套 完 善 的 培 訓 制 度, 讓 救 生 人 員 透 過 嚴 格 的 培 訓 過程,得以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實踐其服務百姓、拯救溺 水民眾、降低社會國家損失的服務熱忱,實在是一項重要且 不容忽視的議題。 三、參酌他國經驗,並審視我國當前培訓制度,以謀求完備 培訓制度之建立。 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目前許多先進國家對於水上 救生工作的推行都相當有心得,也因長年的重視與推動,累 積了相當豐富的經驗。透過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許多經 驗得以分享並進而創造出更多新的想法與心得,也因此我國 亦長年定期與他國進行經驗交流與分享,期盼透過相互的研 究能使我國水上救生工作推行得更加盡善盡美。 透過國際間的交流,我們也發現其他國家在推行水上救. 8.
(20) 生工作上值得學習之處,也吸引了國內各界關注水上救生工 作 人 士 的 注 目 焦 點 。 例 如 : 英 國 皇 家 救 生 會 創 始 於 1891 年 , 至 今 已 有 100 年 以 上 歷 史 , 為 世 界 最 早 發 起 並 設 有 救 生 機 構 的國家,凌駕美、澳、加、南非各國,組織細密健全、行政 分 工、救 生 技 術 各 方 面 都 很 值 得 學 習( 王 清 泉,民 8 1,頁 5 3 ) ; 澳洲海浪救生協會擅長於海浪救生,其技術器材及觀念尤其 新穎有效,另從其訓練統計人數、救溺人數、防溺次數、擁 有之救生器材統計數據可知,澳洲海浪救生協會組織之龐 大,分工之嚴謹,也難怪歷次的世界水上救生競技大賽大都 名列前矛,囊括前幾名,其在澳洲國內的救生服務工作,更 是成果輝煌,如果能邀請一支教練團來台協助訓練,相信對 於國內稍嫌不足的海浪救生技術與知識必定可提升不少(陳 光 明 , 民 8 2 , 頁 1 3 - 1 6 ); 再 者 , 澳 洲 以 全 國 2 5 6 個 海 浪 救 生 俱樂部為基礎,其組織系統為救生俱樂部→區分會→州救生 70,000 名 , 而 澳 洲 人 口 僅 有. 會→全國總會,會員總數超過. 1900 萬 , 相 較 於 我 國 的 2100 萬 人 口 , 我 們 的 組 織 只 有 縣 市 救生分會,再來即是全國救生協會,兩國無論是會員人數、 訓練質量、器材、每年救溺人數等各方面均有極大差異,澳 洲 係 超 過 90 年 的 經 營 , 才 擁 有 目 前 的 成 果 , 反 觀 台 灣 , 不 知 何時才能達到類似澳洲救生水準,使台灣海域更安全(許金 德 , 民 8 5 , 頁 1 2 5 - 1 2 6 )。 除了水上救生組織及技術上的差異之外,也有學者注意 到我國救生員及他國救生員在社會地位及工作尊嚴方面的差 異 ------在 澳 洲 的 泳 客 非 常 聽 從 救 生 單 位 的 指 導,這 實 在 非 常 難能可貴,反觀國內的救生員如糾正泳客的不當行為有時還 會引來惡言相向,救生員的尊嚴與澳洲相較,有天壤之別,. 9.
(21) 因此如何提昇國內救生員的地位與尊嚴,也值得我們大家共 同 來 探 討 ( 徐 文 隆 , 民 8 5, 頁 1 3 0 )。 再 者 , 我 國 水 上 救 生 工 作 之 推 行 與 他 國 相 較 之 下,究 竟 如 何 ? 我 國 雖 已 累 積 3 0 年 之 救生經驗,但相較於其他先進國家仍有一段距離,往後希望 能藉由海外受訓來吸收先進技術及裝備,但是國際交流貴在 長期互利,一次短暫的訓練絕對無法取得對方之全部精粹, 我們實在有必要加強國際交流,並取得第一手資料,利用講 習或出版方式傳授給社會大眾,讓國內救生技術與全球同步 發 展 ( 王 源 欽 , 民 8 9 , 頁 3 0 - 3 1 )。 水上救生工作實在是一門需要不斷精進、不斷與他國互 相學習的專業,許多學者也因此提出了沉重的呼籲,期盼政 府與相關單位能透過國際交流來更新國內救生技能、知識與 器材,以改善我國水上救生工作的推行情況,並期許有朝一 日能向英國、澳洲等經驗豐富的國家學習,甚至迎頭趕上、 並駕齊驅。在這些呼籲聲浪中,我們也體會到我國水上救生 工 作 實 在 仍 有 許 多 進 步 的 空 間 , 誠 如 王 源 欽 ( 民 89, 頁 31) 所言,水上救生工作經驗的交流貴在長期互利,我們也相信 水上救生員、救生教練培訓制度的建立需要參酌他國經驗, 並以長遠的眼光來加以詳加規劃,期盼透過本研究的進行, 能夠引發各界對建立培訓制度的重視,進而共同關心、攜手 合作來建立一個完善的水上救生員、救生教練的培訓制度。 貳、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期望本研究能經由文獻探究深入了 解並整理出我國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的培訓現況,同 時參酌他國的培訓制度與經驗,來重新審視我國的相關培訓 制度,進而進行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予政府、民間等相關單. 10.
(22) 位參考。玆將本研究之目的一一分述如下: 一、探討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度的歷史演進 二、探討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度的內容 三、探究與評析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度的實施 現況. 第三節 研究意義與課題 本研究擬藉由對我國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的培訓 現況的探討,來了解我國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的培訓 現況,並參酌他國的培訓制度與經驗,來重新審視我國的培 訓制度。希望經由此份研究的進行與評析,能引發更多的人 力與物力投入有關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度的研 究,以充實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度的學術內 涵,開拓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度研究的學術視 野,進而提供政府相關單位以及民間水上救生組織在培訓水 上安全救生員、救生教練與建立培訓制度兩方面的參酌。. 第四節 研究的方法與步驟 壹、 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採取文獻分析法,從研究論 文、期刊文獻、官方文件、相關法令及公告的閱覽,並利用 網際網路蒐集我國、美國、澳洲、英國等國家的水上救生員 及救生教練培訓制度相關資料,探究所得文獻,進行文獻分 析,以便達成研究目的。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依序分析下列 主題: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之相關概念及有關研 究、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度之背景與歷史發展 之分析、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之實施現況與相關 法令規定,最後歸納研究發現,就實務工作與未來研究兩方. 11.
(23) 面 提 出 相 關 建 議 。 研 究 架 構 如 圖 1-4-1 所 示 。 我國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度之研究 文獻分析法 一、探討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 培訓制度的歷史演進。. 二、探討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 培訓制度的內容。. 三、探 究 與 評 析 水 上 救 生 員 及 救 生. 教練培訓制度之實施現況。. 結論與建議 圖 1-4-1 研 究 架 構 圖. 貳、訪談對象與內容 為增加資料收集的深度與廣度,本研究曾透過訪談,以 收 集 最 新 的 資 訊 , 訪 談 之 對 象 與 主 要 訪 談 內 容 如 表 1-4-1 所 示:. 12.
(24) 表 1-4-1 訪 談 對 象 與 主 要 訪 談 內 容 一 覽 表 編號. 姓名. 職務. 主要訪談內容. 房子治. 總會教育訓練組長 高級水上救生教練. 培 訓 課 程 及 訓 練 人 數之請益. 張德忠. 南投縣支會總幹事 高級水上救生教練. 培 訓 課 程 及 訓 練 人 數 之 請 益;訓 練 教 材 及相關資料之提供. 方儀甫. 秘書長. 歷 年 訓 練 人 數 及 實 施現況之請益. 姜茂勝. 考試官 台灣科技大學教授. 水 上 救 生 資 料 之 借 閱與請益. 邱桂林. 南投救生員協進會 總幹事. 水 上 救 生 協 會 課 程 及相關資料提供. 張培廉. 秘書長. 1、 歷 年 訓 練 人 數 2、 海 浪 救 生 總 會 發 展歷史. 劉勝恩. 高級海浪救生教練. 訓 練 課 程 與 訓 練 內 容資料提供. 4. 中 華 民 國 游 泳 事 業 協會. 張仁宗. 理事長. 歷年訓練人數. 5. 中 華 民 國 游 泳 救 生 協會. 黃玄光. 秘書長. 歷年訓練人數. 6. 中 華 民 國 水 意 外 防 治 教 育 學 會. 陳三平. 土城聯絡處主任. 歷年訓練人數. 1. 2. 3. 單位. 中 華 民 國 紅十字會. 中 華 民 國 水 上 救 生 協會. 中 華 民 國 海 浪 救 生 總會. 參、研究步驟 本研究進行的步驟如下: 一、蒐集並閱讀相關資料,選定研究主題。. 13.
(25) 二、根據研究主題,蒐集相關文獻資料,界定研究主題與範 圍,擬定研究計劃與實施進度。 三、蒐集與閱讀相關資料。 ( 一 )透 過 網 際 網 路 瀏 覽 我 國 有 關 水 上 安 全 救 生 員 及 救 生 教 練培訓制度之網站內容,下載相關資料。 (二)至各大學相關校系之圖書館,經由相關資料庫查詢、 博碩士論文查詢,或其他光碟資料庫,查詢有關研究 主題的期刊、報導、會議資料與博碩士論文。 (三)查詢有關研究主題之專書,透過圖書館借閱或自行購 買。 (四)至政府與民間各水上安全救生組織查詢與研究主題相 關的期刊資料、統計數據報告、及僅在機構內部流通 的文件資料等。 (五)參加學術論文研討會議,與相關專家學者討論並向之 請教,同時收集相關論文資料。 四、閱讀文獻,進行我國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 度之研究。 五、根據研究發現,歸納結論,提出建議。 六、完成研究論文之撰寫。.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可依文獻分析之重點與研究對象之範圍等兩 方面加以說明。 一、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度的研究範圍 本 研 究 係 針 對 我 國 民 國 33 年 至 93 年 期 間 之 水 上 安 全 救 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度進行探討,在收集國內外有關文獻. 14.
(26) 資料後,擬從以下三個部份來進行: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 教練培訓制度之背景與歷史發展之分析、水上安全救生員及 救生教練培訓之相關概念及有關研究、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 生教練培訓之實施現況與相關法令規定。 二、研究對象的範圍 本研究以我國政府水上安全救生組織與民間之水上安全 救生組織等之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度為研究對 象,前 者 包 括:消 防 署、各 縣 市 消 防 局、海 巡 署 等 政 府 機 構 ; 後者包括: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紅十字會、海浪救生協 會等民間組織。同時並參酌其他國家之培訓制度,諸如:美 國、英國、澳洲等國家,以在了解我國培訓制度的實施現況 之外,能參考他國之經驗,以收相互觀摩學習之效。 貳、研究限制 一 、 本 研 究 雖 已 盡 力 收 集 相 關 文 獻,但 礙 於 我 國 政 府 與 民 間 水 上 安 全 救 生 組 織 眾 多 且 分 布 幅 員 廣 大,無 法 一 一 造 訪 洽 詢 相 關 文 獻,僅 就 具 代 表 性 之 機 構 組 織、實 務 與 學 術 研 究 論 述 進 行 蒐 集 與 閱 讀,此 一 文 獻 蒐 集 過 程 難 免 有 遺 珠之憾。 二 、 礙 於 研 究 時 間 與 人 力 方 面 的 有 限,本 研 究 僅 限 於 參 酌 美 國、英 國、澳 洲 等 國 家 的 水 上 安 全 救 生 員 及 救 生 教 練 培 訓 制 度,而 未 能 更 廣 泛 了 解 世 界 其 他 國 家 在 水 上 安 全 救 生 員 及 救 生 教 練 培 訓 制 度 方 面 的 實 施 情 形 與 實 施 經 驗,因 此 本 研 究 之 任 何 發 現 與 評 析,皆 僅 根 據 於 我 國 及 上 述 國 家 的 實 施 制 度 與 經 驗 而 來,無 法 說 明、解 釋 或 推 論到其他國家的實施情形。 三、本研究採取文獻分析法進行研究,約莫可達成學術研究. 15.
(27) 上對現象的描述與詮釋,雖然研究者本身即為紅十字會水上 安全救生組織的一員,長年接觸水上安全救生工作,對 於紅十字會的運作模式相當了解,但礙於研究者本身對 政府水上安全救生機構的認識有限,再加上當前針對水 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度此一主題所進行的研 究相當缺乏,因此可能會影響本研究在詮釋、評析當前 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度方面的深度與準確 性。. 第六節 名詞釋義與用語規定 本研究所涉及之重要名詞的意義界定如下: 壹、名詞釋義 一、水上(水域)安全救生 救生的意義是在第一時間內將受難者救起,確保其生命 安全,水上安全救生則強調當水上危險事故發生時,如何以 正確的技術和方法緊急施救,以維護其安全。因此,本研究 所稱之「水上(水域)安全救生」係指水上(水域)安全救 生人員本其專業之救生技巧及技能,因應水上危險事故之發 生,所實行之水上(水域)安全救生的專業工作。 二、水上(水域)安全救生員 經水上(水域)安全救生培訓課程、取得證照,並以維 護民眾水上(水域)安全為職志之人員稱之為水上(水域) 安 全 救 生 員 。 水 上( 水 域 )安 全 救 生 員 主 要 職 責 與 特 性 有 : 1 、 防 止 意 外 發 生, 遇 事 能 作 出 有 效 拯 救 及 急 救 之 團 隊 成 員;2、 能 夠 識 別 潛 在 危 險 及 作 出 適 當 的 預 防 措 施 ; 3、 監 察 泳 池 與 戲 水 環 境 以 確 保 泳 客 與 戲 水 民 眾 之 安 全 ; 4、 具 備 忍 耐 性 、 支 援 性及有禮貌,並需要經常與不同年齡、背景及泳術之泳客、. 16.
(28) 戲 水 民 眾 作 友 善 接 觸 ; 5、 在 必 要 時 可 運 用 其 所 被 授 與 的 權 力 來 確 保 泳 客 、 戲 水 民 眾 遵 守 泳 池 或 戲 水 規 定 ; 6、 救 生 員 可 以 是 全 職、兼 職 或 義 務;7、按 照 泳 池 或 政 府 法 令 規 定 執 行 職 務 ; 8、 曾 受 過 處 理 泳 池 或 戲 水 意 外 事 故 之 專 門 訓 練 。 三、水上(水域)安全救生教練 本研究所指之水上(水域)安全救生教練係指,具備水 上 ( 水 域 ) 安 全 救 生 員 資 格 ( 持 有 水 上 安 全 救 生 員 證 ), 並 曾 接受過水上(水域)安全救生教練專業訓練課程者,其中專 業訓練課程大致上包含:各種游法、基本潛水教學、國際救 生組織介紹、救生競賽實務、急救教學、船艇救生教學、海 浪救生教學、靜水救生教學、靜水救生教學實習、游泳教學 法、救生班教學實務、浴場管理、救生反應、綜合教學、激 流救生教學、教學實習等訓練課程。 四、水上(水域)安全救生員及水上(水域)安全救生教練 培訓制度 所謂水上(水域)安全救生員及水上安全救生教練培訓 制度係包含在水上(水域)安全救生員及水上(水域)安全 救生教練前,拔擢有潛力或適合成為水上(水域)安全救生 員及水上(水域)安全救生教練之人才的挑選過程,以及以 系統的、多元的、嚴格的課程與評鑑方法,提供現職的水上 (水域)安全救生員及水上(水域)安全救生教練或有意成 為水上(水域)安全救生員及水上(水域)安全救生教練之 人士專業培訓的培育管道。 貳、用語規定 一、救生 綜合與維護水上安全有關的用語包括:救生、救難、防. 17.
(29) 溺、搜救、防災等,其中較廣為水上安全維護組織所運用的 即 是 「 救 生 」, 因 此 本 研 究 乃 採 用 「 救 生 」 此 一 用 語 來 說 明 , 以維護民眾水上安全為職志之水上救生人員在水上危險事故 發生之際,所從事的急難救助專業工作。 二、培訓 培 訓 或 可 稱 為 培 育 ( p r e p a r a t i o n )、 訓 練 , 意 指 為 使 就 業 人才更加卓越,發揮更佳的專業能力,在每個人投入每項工 作之前,增加與增進其職前的各項教育、訓練、培植、養育 的方案計劃之功能。也就是說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的 培訓,是指在投入水上安全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工作之前,為 確保其專業素質及發揮其最佳潛力,所提供的各項教育、訓 練、培植與養育計劃。. 18.
(30) 第二章 我國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 度之歷史演進 台灣處於亞熱帶,四面環海,內陸又溪流密佈,適於水 上活動之發展,但又因民眾缺乏水上安全常識,或因場地設 施不良等因素,台灣地區每一年都有數以千計的人在水中發 生事故,有鑑於此,各水上救生組織本著人溺己溺的人道精 神,招募許多熱心人士一同投入水上救生的工作,以實際的 行 動 來 關 懷 我 國 民 眾 的 戲 水 安 全 ( 陳 長 文 , 民 9 1, 頁 2 ), 而 水上安全教育與救生志工培訓工作能夠落實的主要關鍵在於 教練人才的培育工作上,因此在各水上救生組織所擔負的神 聖使命當中,培訓專業的水上安全救生人員與救生教練,來 推動水上安全教育及水上救生工作,是相當關鍵且重要的一 環 ( 房 子 治 , 民 9 2 , 2 版 )。 我國以水上救生為宗旨的團體組織,主要系統有「中華 民 國 水 上 救 生 協 會 」、「 紅 十 字 會 」 及 「 海 浪 救 生 總 會 」, 此 三 大組織是我國目前擁有教案、師資、訓練系統,並長期推出 計 劃 性 訓 練 課 程 的 水 上 安 全 救 生 組 織 。 其 中 ,「 紅 十 字 會 」 是 人 盡 皆 知 的 世 界 性 組 織 , 從 事 於 廣 泛 的 各 種 救 濟 工 作 , 而「 中 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 ,顧 名 思 意 係 專 門 從 事 水 上 安 全 救 生 工 作 與 救 生 員 訓 練 的 組 織 , 為 「 國 際 救 生 聯 盟 」( I L S ) 之 創 始 會員,係國際救生會議、國際救生比賽及活動之我國代表。 中 華 民 國 海 浪 救 生 協 會 則 成 立 於 民 國 82 年 3 月 27 日 , 於 民 國 9 2 年 4 月 2 8 日 奉 准 升 格 為「 中 華 海 浪 救 生 總 會( N a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S u r f L i f e S a v i n g A s s o c i a t i o n , 簡 稱 N C L S A )」, 中 文 簡 稱 為「 海 救 總 會 」 ( 取 自 93 年 4 月 10 日 中 華 民 國 水 上 救 生. 19.
(31) 協 會 網 站 h t t p : / / w w w. n w l s a . o r g . t w / ) 。以 下 將 藉 著 回 顧 各 救 生 組織成立的過程,來了解我國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制 度之歷史演進情形。. 第一節 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法令的緣起 紅十字會水上安全工作大隊和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 是 國 內 兩 大 最 富 盛 名 的 水 域 救 生 組 織,各 自 都 擁 有 3 0 年 以 上 的悠久會史,對於國內的水域救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兩個水上救生組織長年深入民間團體結合社會力量,並透過 部分消防、軍、警單位和學校社團進行推廣訓練,順勢成為 國內數一數二的龐大組織,也擁有最豐富的財力、人力為後 盾;夏季戲水旺季裡,分散於全省各地的分會除了訓練工作 及會務推展之外,各危險水域的義務救生駐站則是年度重點 課題,不可諱言,這兩大組織正是國內水域救生元老級的主 流團體。除此之外,中華民國海浪救生協會、中華民國游泳 事業協會、中華游泳救生協會、中華民國水意外防治教育學 會等則可稱之為後起之秀,各自擁有不同的組織訴求和教育 系統,新興團體在篳路藍縷的發展歷程當中,部分團體也有 突破培訓人數之數字迷思,從而締造質重於量的絕佳成績, 同 時 也 獲 得 國 際 各 水 域 救 生 組 織 的 肯 定 ( 彭 宗 弘 , 民 8 9 e, 9 版 )。 隨著水上救生組織的成立,彼此之間的互相競爭與學 習,使得訓練課程不斷精進、資格認定也逐漸從嚴,培訓人 數也以等比速度增加,在多方的努力之下,我國水上救生員 及救生教練培訓制度也漸漸成形,從而逐步踏上常軌。水上 安全救生之培訓工作的草創時期,重點主要著重在一般性的 水上安全救生技能訓練,之後才開始正式培訓水上救生員,. 20.
(32) 建立證照制度,進而進行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的培育、證照發 與及換證制度等,同時隨著時代背景的變遷,政府相關單位 也才逐漸正視培訓制度之法令訂定等相關議題。 時至今日,培訓制度已逐步採取分級方式進行,依受訓 人員不同的背景,施以不同專業程度之救生人員訓練課程, 例如: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即將受訓人員的培訓制度分級 成 :「 初 級 救 生 員 」、「 救 生 員 」、「 救 生 教 練 」、「 I R B 快 艇 救 生 教 練 」、「 考 試 官 」, 並 詳 細 規 劃 入 訓 資 格 、 培 育 師 資 、 授 課 時數及內容與結業資格等等。我國水上安全救生訓練組織的 發展,也已由單一培訓組織獨立進行,到培訓組織多元成 立;培訓課程也從重視救生技能之培訓到因應不同訓練對象 全面規劃適合的課程;發照制度方面更由資格授與到證照制 度的建立,進而累積可觀的受訓人數。 然 而 儘 管 我 國 的 水 上 救 生 訓 練 工 作 早 於 民 國 33 年 即 已 開始,但相關的法令制定,卻一直到了最近幾年政府相關單 位 才 有 了 實 際 的 行 動 。 內 政 部 消 防 署 於 民 國 90 年 、 民 國 91 年分別頒發與修訂的「協助執行災害防救工作民間志願組織 認 證 辦 法 」、「 協 助 執 行 消 防 救 災 工 作 民 間 志 願 組 織 專 業 訓 練 認 證 須 知 」, 是 政 府 輔 導 民 間 組 織 運 作 的 第 一 步 ; 緊 接 著 , 體 委 會 於 民 國 9 2 年 修 正 的「 國 民 體 育 法 」, 以 及 民 國 9 0 年 修 訂 的「 國 民 體 育 法 施 行 細 則 」, 亦 才 初 步 規 範 了 救 生 人 員 的 發 證 規定。由此可知,政府法令制度的建立效率遠遠落後於民間 救生組織救生及培訓工作的發展步伐,而每當重大水上意外 事故發生之際,政府未能善盡督導之責的陳年弊病常常成為 社會群眾撻伐的焦點,然而儘管社會群眾對政府期待如此之 殷切,時至今日卻依然未見完備且具體的法令與專責單位來. 21.
(33) 承擔起維護民眾水上安全的重責大任。 綜合上述,我們不難發現:水上救生訓練的民間組織隨 著彼此的競爭,不斷地追求進步,各自的培訓制度也逐漸成 形,然而相對地在政府機關方面,有關水上救生人員培訓的 法令制度卻一直缺乏完備的規劃,同時也沒有專責的單位督 導國內水上救生與培訓工作的進行。再者,儘管政府相關單 位已初步訂定出水上救生培訓的相關法令,但有關水上救生 人員之培訓與發照工作仍然完全交由民間組織自行推動與 運作,導致政府相關單位不但無法確實掌控水上救生人員的 專業素質,甚至連歷年來的訓練人數都不甚清楚,這實在是 國內水上救生培訓工作中的一大弊端,亦是我國民眾水上安 全的一大隱憂,急待有關單位積極尋求改進之道。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準提高,休閒機會增多, 水上活動花樣日多,旅遊機會增加,與水接觸機會也相對地 增加了,遭遇意外或不測的機會卻也相對地升高,而水上意 外事故發生的原因很多,概括而言,不外是對水上安全缺乏 認識、缺乏技能、缺乏管理、缺乏制度、缺乏組織、缺乏設 備 所 致 ( 武 育 勇 , 民 8 7, 頁 6 7 7 ); 再 者 , 也 因 為 週 休 二 日 的 實施,國人更加重視休閒旅遊活動,各類水上活動亦呈現一 片 榮 景,但 每 當 人 們 到 溪 流、海 濱 享 受 戲 水 弄 潮 之 樂 的 時 候 , 卻往往因為一時的疏忽而發生意外,因此增進民眾水上安全 知識教育及推動水上安全救生志工培訓工作,成為當前重要 的 課 題 ( 房 子 治 , 民 9 2, 2 版 )。 有 鑑 於 台 灣 地 區 風 土 民 情 的 特色,維護民眾水上安全早已是全民共識,期盼在政府與民 間相關組織的努力之下,有朝一日水上活動安全之維護也能 成為全民運動,同時政府單位也能早日建立完備的法令依. 22.
(34) 據,確實負起督導與輔導民間水上救生組織發展之責,並與 民間組織攜手合作建立起更加完備、成熟的救生人員培訓制 度,進而同步推展預防性與補救性的水上安全救生工作,共 同維護我國民眾之水上安全。. 第二節 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培訓課程之演變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早在民國. 33 年 即 已 開 始 進 行 水 上 安. 全救生的訓練,當時由英籍水上安全救生教練在上海傳授水 上 安 全 救 生 術 ; 民 國 37 年 在 高 雄 開 班 訓 練 水 上 安 全 救 生 人 員,同 時 舉 行 多 次 救 生 發 表 會,介 紹 水 上 安 全 救 生 的 重 要 性 , 開始引發社會各界的重視。 民 國 50 年 則 邀 請 美 國 紅 十 字 會 水 上 安 全 救 生 高 級 教 練 莫 瑞 爾 ( M r. D o n a l d M a r r l l ) 來 台 , 協 助 我 國 紅 十 字 會 籌 畫 、 發 展 各 種 水 上 安 全 教 育 訓 練 事 宜;並 於 民 國 5 2 年 開 辦 的 首 屆 水上安全救生員訓練班時,再度商請美國紅十字會水上安全 教練來台訓練,又於同年年底著手訓練第一期水上安全救生 教練,之後,水上安全救生員之訓練均由國內之教練負責, 每 年 訓 練 了 不 少 的 水 上 安 全 救 生 員 ( 陳 長 文 , 民 91, 頁 2; 9 3 年 4 月 1 0 日 中 華 民 國 紅 十 字 會 網 站 h t t p : / / w w w. r e d c r o s s . o r g . t w / R e d C r o s s / i n d e x . j s p )。 由 我 國 紅 十 字 會 早 期 水 上 安 全 救生訓練的發展過程,可見我國之水上安全救生訓練除了英 籍水上安全救生教練的啟迪之外,主要在學習美國的經驗, 其中的影響亦包括了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之培訓課程的規 劃。 成 立 於 民 國 5 9 年 的「 中 華 民 國 水 上 救 生 協 會 」則 師 承 馳 名 國 際 的「 澳 洲 海 浪 救 生 會 」 ,透 過 該 會 的 指 導、協 助 與 訓 練 , 成為專門從事水上安全救生工作與救生員訓練的組織,時至. 23.
(35) 今日「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所訓練出來的救生員或救生 教 練 約 佔 目 前 海 水 浴 場 、 游 泳 池 僱 用 之 救 生 員 80%以 上 的 比 例,在維護民眾戲水安全工作上有重要的貢獻。 「 中 華 海 浪 救 生 總 會 」成 立 於 民 國 8 2 年 , 目 前 分 支 單 位 遍佈各縣市及高中、大專院校,其訓練課程內容符合澳洲、 美國等先進國家的訓練標準,與國際水準一致。該會所開設 的各級訓練課程包括:海浪救生員訓練班、海浪救生教練訓 練班、青少年救生訓練班、國際標準充氣式救援艇救援班、 噴 射 撬 救 援 訓 練 班 , 以 及 自 動 體 外 心 臟 除 纖( 電 擊 / A E D ) 訓 練 班 等 救 援 專 長 訓 練 班( 資 料 來 源:h t t p : / / t w. c l u b . y a h o o . c o m / c l u b s / s l s a r o c )。 後 起 之 秀 諸 如 :「 中 華 民 國 游 泳 事 業 協 會 」( 由 全 省 和 游 泳事業相關的業者所組成,除了救生議題之外,水質、經營 管 理 是 該 組 織 的 重 點 項 目 )、「 中 華 游 泳 救 生 協 會 」 (原始會員 為 游 泳 教 師 協 會 )、「 中 華 民 國 水 意 外 防 治 教 育 學 會 」 各 擁 有 其不同組織訴求和教育系統,在蓽路藍縷地努力發展之下, 也 獲 得 國 際 各 水 域 救 生 組 織 的 肯 定( 彭 宗 弘 , 民 8 9 e, 9 版 )。 由上述救生組織發展的歷程可見早期主要在學習他國的 水上救生技能,並透過宣導活動引發社會各界對水上安全的 重視後,在逐步開始從事水上救生員、水上救生教練的訓 練,進而推展水上安全救生及救生人員的訓練工作。在課程 的部分,也由訓練技能的學習到訓練救生人員課程的規劃與 發展,除了學習如何從事水上安全救生之外,更加積極學習 如何訓練本國的水上安全救生人員。再者,我國水上救生組 織的後起之秀,則奠基於之前組織發展的經驗,較快銜接上 國際發展的趨勢,更朝向與世界接軌的方向邁進,從而發展. 24.
(36) 出自身的特色。. 第三節 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訓練單位之演進 水上安全維護工作之信念是預防重於救溺,當然溺水事 件要完全根絕不發生是非常難的一件事,但是要將溺水事件 減 低 到 最 少、最 少 之 程 度 是 可 以 透 過 政 府、水 上 救 生 工 作 者 、 民眾大家共同努力來完成達到目標的。誠如我們所知,當前 預防及救溺之工作大部分皆由水上安全救生人員所負責擔任 的工作,由此可見訓練有素的水上救生工作者,在維護民眾 水 上 安 全 上 是 多 麼 重 要 的 一 環 ( 何 忠 鋒 , 民 8 0 , 頁 2 6 )。 目前我國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之訓練主要由民間組織 所進行,其中紅十字會水上安全工作大隊和中華民國水上救 生 協 會,是 擁 有 3 0 年 以 上 悠 久 會 史 的 水 域 救 生 元 老 級 主 流 團 體,對於國內的水域救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長年深入 民間團體結合社會力量,並透過部分消防、軍、警單位和學 校社團進行推廣訓練,順勢成為國內數一數二的龐大組織; 其分散於全省各地的分會除了各危險水域的義務救生駐站之 外,亦積極推動訓練工作及會務的推展。除此之外,中華民 國海浪救生協會、中華民國游泳事業協會、中華游泳救生協 會、中華民國水意外防治教育學會等後起之秀,各自擁有不 同 的 組 織 訴 求 和 教 育 系 統 ( 彭 宗 弘 , 民 8 9 e , 9 版 ), 新 興 團 體在推動救生人員的訓練及水上救生實務工作方面的參與上 亦不遺餘力、貢獻良多。 在所有水上救生員、救生教練的訓練單位當中,中華民 國紅十字會是最早從事水上安全救生訓練工作的民間組織, 其在美國紅十字會的協助下,開始籌畫、發展各種水上安全 教 育 訓 練 事 宜 ; 多 年 的 發 展 , 成 果 斐 然 ( 陳 長 文 , 民 91, 頁. 25.
(37) 2 ; 9 3 年 4 月 1 0 日 中 華 民 國 紅 十 字 會 網 站 h t t p : / / w w w. r e d c r o s s . o r g . t w / R e d C r o s s / i n d e x . j s p )。 而 成 立 於 民 國 5 9 年 的 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時至今日所訓練出來的救生員或救 生 教 練 約 佔 目 前 海 水 浴 場 、 游 泳 池 僱 用 之 救 生 員 80%以 上 的 比例,在維護民眾戲水安全工作上有重要的貢獻。再者,成 立 於 民 國 8 2 年 的 中 華 海 浪 救 生 總 會,目 前 分 支 單 位 遍 佈 各 縣 市及高中、大專院校,其訓練課程內容符合澳洲、美國等先 進國家的訓練標準,與國際水準一致,同時,中華民國海浪 救生協會亦是國內最早有系統引進、實施青少年救生教育的 團體,基於親水教育、強化適水能力愈早愈佳的教育原理, 中華民國海浪救生協會效法澳、美、英、紐西蘭等國的教學 體制,突破國內救生體系的年齡限制窠臼,將學員受訓年齡 調 降 為 6 至 15 歲 , 也 就 涵 蓋 了 國 中 小 的 學 齡 層 , 並 於 82 年 起 陸 續 開 班 義 務 教 學 ( 彭 宗 弘 , 民 8 9 a , 9 版 )。 除 此 之 外 , 許多新興的水上救生組織在推動水上安全人員訓練工作上也 投入了相當多的人力與心力。 在上述民間組織的努力之下,每年都有許多熱心的人士 響應號召、參與訓練,透過各民間水上救生組織有系統的訓 練,培育出了許多優秀的水上安全救生人員,共同為我國民 眾的水上安全把關,進而促進了廣大社會群眾的福利。 在政府單位方面,協助救溺工作者主要為消防單位,民 國 84 年 8 月 11 日 總 統 修 正 公 佈 之 「 消 防 法 」 中 明 文 規 定 : 消防工作三大任務係為預防火災、搶救災害、緊急救護,然 而隨著社會生活的進步,民眾知識水準的提高,再加上消防 工作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只要民眾有任何的「疑難 雜 症 」, 第 一 個 直 覺 反 應 就 是 打 「 1 1 9 」 電 話 求 救 。 據 此 , 消. 26.
(38) 防工作的範疇,其實不止侷限於「三大任務」而已,舉凡捕 蜂 、 抓 蛇 、 救 溺 、 救 貓 、 救 狗 、 送 水 ……等 等 , 種 種 為 民 服 務、為民除害的工作也都必須執行,所以工作項目幾乎大到 無所不包,也因此,各個消防員都得「十八般武藝」樣樣精 通 ( 鄭 漢 上 , 民 9 1 , 頁 6 7 )。 再 者 , 所 謂 「 廣 義 之 消 防 」 意 指除預防及鎮壓火災之外,舉凡有害於人民生命、身體和財 產等災害之救護、救助均可包括在內,而日本、韓國及我國 消防機關,除火災之外,對於水災、風災和震災所引起之災 害,亦不能置身度外,故其職責範疇顯然係採廣義之消防。 因此儘管消防之內容,歷來只是指對抗火災之活動而言,但 隨著社會的變遷,都市急速的擴展以及地區構造之變動,人 們日常生活的周圍,開始隱藏了各種無形的危險。為因應日 益增長的安全威脅,消防的機制已漸由單純的滅火活動,逐 漸 擴 大 為 防 災 、 急 救 及 確 保 居 民 和 百 姓 安 全 的 範 疇( 唐 雲 明 、 陳 清 邦 , 民 9 1 , 頁 1 0 )。 據 瞭 解 目 前 政 府 消 防 人 員 之 水 上 救 生的訓練工作主要委託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中華民國紅 十字會等民間單位協助進行。其中,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 成立以來,與消防隊、局皆保持密切工作關係,尤其是訓練 工 作 , 經 統 計 自 民 國 62 年 起 至 88 年 止 , 曾 代 訓 或 協 助 訓 練 救 生 員 班 計 137 期 , 測 驗 合 格 發 證 消 防 救 生 員 達 4,331 人 , 這 批 消 防 救 生 員 在 工 作 崗 位 上,20 多 年 來 拯 救 溺 水 民 眾 達 數 千 人 , 貢 獻 良 多 ( 中 華 民 國 水 上 救 生 協 會 秘 書 處 , 民 8 8, 頁 1 )。 而 政 府 單 位 與 民 間 組 織 兩 者 之 間 此 一 良 好 的 合 作 機 制 , 即是民眾身家安全得以獲得保障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消防工作的推動之外,消防署也於每年夏季來臨 前,召集、協調各相關機關、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等,致力. 27.
(39) 於整合各機關之力量來執行防溺工作。在內政部消防署. 92. 年 加 強 防 溺 措 施 指 導 計 劃 中 明 白 揭 示:消 防 署 於 5 月 函 頒「 9 2 年 加 強 防 溺 措 施 指 導 計 劃 」, 要 求 各 消 防 機 關 確 實 執 行 , 並 督 導所屬各級消防單位全面配合地方政府及相關機關共同執 行,務期能透過本計劃,建立民眾安全防溺意識、選擇適當 水上活動地點、熟習緊急應變搶救技能、提高警覺,避免溺 水悲劇一再重演。其中,7 月至 8 月是防溺的重點時段,各 縣市消防局已在轄內各危險水域實施防溺宣導、巡邏及設置 警戒站、配置救生器材,並安排救生人員服勤。再者,國內 消防幹部水難搶救能力之養成方面,消防人員必須接受的專 業 訓 練 有 : 救 生 員 訓 練 ( 靜 水 )、 救 生 教 練 訓 練 ( 靜 水 )、 潛 水 訓 練 ( 靜 水 及 動 水 兼 具 )、 海 浪 救 生 訓 練 ( 動 水 ) 及 激 流 救 生訓練(動水)等五項,以培養其水域救生能力,配合「加 強消防單位救溺整備」 ,提 昇 消 防 等 相 關 單 位 溺 水 事 故 搶 救 能 力,維 護 夏 季 水 域 活 動 安 全,為 戲 水 民 眾 提 供 最 堅 固 的 後 盾 。 透過全國救生及救難團體於水上安全及救生工作方面的 熱心推廣,溺水人數確實有下降的趨勢,然而數據仍然相當 驚人。根據統計台灣地區每年都有超過. 400 人 因 溺 水 而 死. 亡 , 其 中 又 以 青 少 年 學 生( 約 7 至 2 5 歲 )因 疏 忽 、 不 諳 水 性 , 前往危險水域從事水上活而肇事生意外。炎炎夏日,戲水一 直是民眾喜愛的消暑休閒活動,尤其是七、八月的學生暑假 期 間 , 游 泳 池 、 海 邊 或 溪 邊 ……等 , 總 不 乏 戲 水 人 潮 。 不 過 , 每年台灣水上意外事件總是頻傳,引起社會大眾無限的關注 與痛惜(方惠宗,民. 9 2 ), 而 驚 人 的 統 計 數 據 或 許 正 在 告 訴. 我 們 ------因 應 我 國 特 殊 的 風 土 人 情,我 們 需 要 水 上 安 全 人 員 訓練單位為這個社會培訓更多、更專業的水上安全救生人. 28.
(40) 員;再者,民眾也該盡力提升自身的水上安全常識,配合政 府規定及救生人員的指導,全體投入、共同致力於我國水上 安全的提升,進而降低溺水事件的發生。. 第四節 水上救生員及救生教練證照制度之改革 民 國 8 9 年 行 政 院 體 育 委 員 會 的「 游 泳 池 、 海 水 浴 場 之 衛 生及安全管理研習會報告書」中載明,十多年來,全台灣溺 水 死 亡 人 數 高 達 8,000 人 左 右 , 平 均 每 年 有 700 多 人 因 水 喪 生,這是個令人訝異且吃驚的數字,是台灣人民、業者及政 府都必須張大眼睛看的數字。因此研究如何將水上活動與生 活結合、有計劃逐年興建游泳池、協調教育主管機關加強游 泳課的教學,並研究如何協助游泳池及海水浴場之從事人員 加強在職進修取得證照以提升服務品質,是體委會今後要努 力 的 方 向 ( 行 政 院 體 育 委 員 會 , 民 8 9 , 頁 1 3 )。 同 時 也 有 鑑 於推展水上安全教育,培訓大量水上救生人員,是社會對生 命 尊 重 與 文 明 的 指 標 ( 曾 鴻 文 , 民 8 8 , 頁 5 8 ), 因 此 加 強 推 動水上安全教育並培育水上救生人員已是刻不容緩的事。近 年來我們也樂見各水上救生組織在招訓救生員訓練班方面不 遺餘力,使得水上救生人員的數量激增,但如何提升救生人 員素質,卻是民眾更加關心的議題。 我 國 的 水 上 安 全 救 生 訓 練 起 源 於 民 國 33 年 中 華 民 國 紅 十字會的推動,而水上安全救生人員之培訓則是從民國. 37. 年 便 開 始 萌 芽。民 國 50 年 更 在 美 國 紅 十 字 會 的 協 助 下,開 始 籌 畫、發 展 各 種 水 上 安 全 教 育 訓 練 事 宜;並 於 民 國 52 年 開 辦 首屆的水上安全救生員訓練班,同年年底亦著手訓練第一期 水 上 安 全 救 生 教 練 ( 陳 長 文 , 民 91, 頁 1; 徐 興 泰 , 民 92, 頁. 6-7 ; 93 年. 4 月. 10 日 中 華 民 國 紅 十 字 會 網 站. 29. http://.
相關文件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In addition that the training quality is enhanc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ourse materials, the practice program can be strengthened by hiring better instructors and adding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