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卷第一期(2011年03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三卷第一期(2011年03月)"

Copied!
6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i

第三卷 第一期

Vol. 3, No. 1

2011 年 3 月

Mar. 2011

國際標準期刊碼

ISSN: 2077-2440

(On-line)

ISSN: 2079-469X

(Print)

(2)

2011 年 3 月

台灣心理諮商季刊

第三卷第一期

出版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

主編:

王智弘(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編輯委員:

(依姓氏筆劃序) 王南梅(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 王敏行(彰化師範大學 復健諮商研究所) 王華沛(台灣師範大學 復健諮商研究所) 王慶福(中山醫學大學 心理系) 白雅美(陽明大學 醫學系) 余漢儀(台灣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吳芝儀(嘉義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李玉嬋(台北護理學院 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 卓紋君(高雄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周文玫(Graduate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University of Mary Hardin-Baylor)

林妙容(暨南國際大學 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林梅鳳(成功大學 護理學系) 林朝誠(台灣大學 醫學系) 林蔚芳(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心理與諮商學系) 施達明(澳門大學 教育學院) 洪莉竹(台北教育大學 心理與諮商學系) 洪福建(中原大學 心理學系) 胡中宜(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修慧蘭(政治大學 心理學系) 桑志芹(南京大學 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中心) 張 玨(台灣大學 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張高賓(嘉義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張素凰(台灣大學 心理學系) 張娟鳳(高雄醫學大學 心理學系) 許維素(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許韶玲(交通大學 教育研究所)

陳 方(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and Special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陳尚綾(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陳易芬(台中教育大學 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陳瓊玲(中山醫學大學 職能治療學系) 黃聖桂(東海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楊明磊(淡江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廖鳳池(高雄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趙淑珠(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劉明秋(台南大學 諮商與輔導學系) 劉淑慧(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鄧志平(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駱慧文(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 謝文宜(實踐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謝毅興(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謝麗紅(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審查委員:

(依姓氏筆劃序) 吳珍梅(中台科技大學 幼兒保育學系) 林淑玲(嘉義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孫旻暐(中山醫學大學 心理學系) 翁毓秀(靜宜大學 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 楊明磊(淡江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 謝茉莉(國防醫學院 通識教育中心) 謝麗紅(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英文編輯顧問:

林為慧(彰化師範大學 英語學系)

助理編輯:

林倩如

編輯助理:

鍾宇星 編輯說明: 一、本季刊創刊於民國九十八年,採電子形式出刊。稿件刊登順序,依審查完成日期排列。 二、本季刊聯絡方式—地址:彰化市進德路 1 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轉「台灣心理 諮商季刊」編輯委員會;電話:04-7232105#2208;電子信箱:tcntcq@gmail.com

(3)

Mar. 2011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Vol. 3, No. 1

Publisher: Dept.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 Taiwan Counseling Net Chief Editor:Wang, Chih-Hu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Board of Editors:

Bai, Ya-Mei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Chang, Chueh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hang, Chuan-Feng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Chang, Kao-Pin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Chang, Sue-Hwa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hao, Shu-Chu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en, Chiung-Ling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Chen, Fang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U.S.A.) Chen, Shang-Lu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en, Yih-Fen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Cho, Wen-Chun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Chou, Wen-Mei (University of Mary Hardin-Baylor, U.S.A.) Deng, Chi-Pi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Hsiu, Hui-La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Hsu, Shao-Ling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Hsu, Wei-Su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u, Chung-Yi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Huang, Shen-Kuei (Tunghai University)

Hung, Fu-Chien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Hung, Li-Chu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Lee, Yu-Chan (National Taipei College of Nursing) Liao, Feng-Tsu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Lin, Chao-Che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n, Mei-Feng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Lin, Miao-Jung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Lin, Wei-Fang (Taipei Municipal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Liou, Ming-Chiou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 Liu, Shu-Hui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Lo, Huei-Wen(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Sang, Zhi-Qin (Nanjing University, P. R. C.) Shieh, Lih-Hor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Shieh, Yi-Hsi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Shie, Wen-Yi (Shih Chien University)

Sze, Tat-Ming (University of Macau, Macau) Wang, Ching-Fu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Wang, Hwa-Pey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Wang, Ming-Hu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ang, Nan-Mai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Wu, Chih-Yi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Yang, Ming-Lei (Tamkang University) Yu, Hon-Yei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Board of Reviewers:

Hsieh, Molly (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enter) Lin, Shu-Ling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Shieh, Lih-Horng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Suen, Mein-Woei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Weng, Yung-Shew (Providence University) Wu, Jen-Mei (Centr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ang, Ming-Lei (Tamkang University)

Translation Consultant:Lin, Lydia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ssistant Editor: Lin, Chien-Ju Editor Assistant: Chung, Yu-Hsing

1.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has been published since 2008. It’s an online form. Each article is published in the order of date when the manuscript was reviewed and accepted.

2. Contact us: Taiwan Counseling Quarterly Editorial Board, Department of Guidance & Counseling, National Chu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ddress: No. 1, Jin-De Road, Changhua City, Taiwan. R.O.C. Tel: 04-7232105#2208 Website: tcq.heart.net.tw E-mail: tcntcq@gmail.com

(4)

3-1 目錄(Content)

看故事學親職:繪本於讀書治療親職團體的實務運用

洪倩婷 洪雅鳳*

1

Learning Parenting From Reading Story Books: Using Picture Books

in Parenting Group, A Bibliotherapy Approach

Chine-Ting Hung, Ya-Feng Hung*

15

淺談賦能概念在喘息服務之應用

楊明理

16

Empowerment in Respite Care

Min-Li Yang

28

重整之路:再婚家庭常見的議題與介入考量

羅皓誠 洪雅鳳*

29

Family Restructuring: Common Issues and Intervention for

Remarriage

(5)

台 灣 心 理 諮 商 季 刊 2011 年,3 卷 1 期,1-15 頁

看故事學親職:繪本於讀書治療親職團體的實務運用

洪倩婷 洪雅鳳*

摘要 讀書治療能鼓勵廣泛之討論,在閱讀和討論的過程中使當事人自我覺察和 抒發情感。將其應用於親職團體,可提供父母一個和同儕父母親交流、溝通的 機會,在討論過程中,亦有助於思考自身的教養問題,產生不同的認知態度和 行為方式。 國內有關使用互動式讀書治療團體的研究,多以國中小學生為對象進行, 研究者針對國小學童父母設計和進行讀書治療親職成長團體方案。團體前,閱 讀和蒐集相關文獻、選擇閱讀材料、考量成員需求和實施方式、討論讀書治療 的心理歷程和療效因子等。團體中,觀察成員是否隨著討論進入讀書治療心理 歷程。本文探討了上述內容,並列舉一個團體方案實例,最後並分享實際帶領 團體的心得與發現,提供給有志於運用繪本來進行讀書治療親職團體的輔導人 員作為參考。 關鍵詞:讀書治療、親職團體、繪本 洪倩婷 洪雅鳳* 台東縣卑南鄉東成國小教師 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yfhung@mail.ntcu.edu.tw)

(6)

壹、前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承擔著教養子女的責任和義務。一般而言,父母 在管教孩子時,常以自身的觀點來解讀自己管教孩子的方式,與孩子缺乏溝通; 再者,坊間教養書籍多偏重子女問題和學習教養方式,未考慮到書中談及的教養 方式與孩子的適配性。就研究者與學童父母近距離接觸的經驗而言,多數的家長 習慣會在遇到親子相處的問題時,直接找學校教師溝通,或是和同儕家長商量, 尋求解決之道,但未接受過相關親職技能訓練的家長或教師無法提供較積極且有 效的教養技能給予家長;而態度積極的父母則會參與親職講座、讀書會、父母效 能訓練或親職團體,試圖解決遭遇到的親子困擾。國內已發展許多親職教育訓練 方式,其中,以小團體輔導進行的方式效果最為有效且被推崇(林家興,2010)。 父母參與親職團體不僅能促進親職知能的成長,長期來看,也能增進親子關係, 改善兒童的問題行為。 讀書治療是一般教師或輔導人員利用圖書當媒介,激發當事人產生新的認知 態度和行為,以解決問題的心理治療方法(王萬清,1999)。讀書治療的優點是 不但具有認知方面的目標,能鼓勵廣泛的討論,使當事人更能認識自己,也能促 進其情感表達(林烘煜、唐淑華,2008; Katherine, Theresa, & Jennifer, 2006)。 在過去,讀書治療多運用於兒童及青少年,不過近年來有不少以成人為處遇對象 的研究,例如針對受刑人的社會化態度(Burt, 1972)、恐慌發作(Febbraro, 2005)、 精神分裂症(Latino, 2003)、性偏差行為(Sbraga, 2002)、癌症的因應(Warner, 2000)、慢性病人之戒菸動機(Wells, 2002)、輕度及中度的壓力與焦慮(Reeves & Stace, 2005),以及憂鬱症(Bilich, Deane, Phipps, Barisic & Gould, 2008; Choi & Morrow-Howell, 2007; Floyd, 2003; Floyd, Scogin, McKendree-Smith, Floyd, & Rokke, 2004; Liu et al., 2009; McKendree-Smith, 2000; McNaughton, 2009; Stump, 2003)、酒精依賴、自我傷害、社交技巧(引自 Fanner & Urquhart, 2008)等生心 理健康問題的處遇,其中尤其以老年憂鬱症治療的相關研究為最多,且已發現有 顯著的效果(Cuijpers, Van Straten, & Smit, 2006),這其中有以讀書治療做為單獨 處遇的模式,也有將讀書治療當成輔助治療的模式,不過不論是那一種模式都說 明了讀書治療對於成人的各種認知、態度、情緒或行為的改變有一定的成效。 Henry (1981) 就曾整理五種親職訓練的模式,其中包含行為取向、阿德勒取向、 人際溝通取向、父母親教育取向以及讀書治療取向等五種模式,只是後續少有研 究將讀書治療運用於親職訓練,Forehand、Merchant、Long 和 Garai (2010) 探討 讀書治療的效果,研究中讓父母自行閱讀「教養剛毅小孩」(Parenting the Strong-Willed Child)這本書,發現有顯著效果,參與讀書治療的父母其小孩的問 題行為減少。運用讀書治療取向來進行團體的親職訓練,不僅能讓參與的父母在 團體中扮演更主動的角色,在閱讀適當的文學作品後參與討論,也能在團體中彼 此交流經驗和意見,並在團體中獲得安慰與支持;而在相互幫忙、提供解決對策 之中,亦獲得自信的提升,進而改善孩子的行為(徐韻、田燕、賈利軍,2007),

(7)

因此,採用讀書治療的模式應用於親職團體,可提供父母一個和同儕父母親交 流、溝通的機會,在討論的過程中,亦有助於思考自身的教養問題,產生不同的 認知態度和行為方式。 不過,Harper (2010) 在文獻回顧中指出讀書治療的效果有許多中介變項, 包含當事人的問題類型、要考驗的依變項類型、當事人與治療師接觸的量等,而 其他如參與者人格特質、催化者技巧、互動歷程、順從性、參與者的參與和閱讀 理解能力等,皆會影響讀書治療的效果;尤其是參與者的動機,以及是否應用自 助的書本(Frude, 2005)。因此在運用讀書治療模式做介入時要考量上述諸多因 素。第一作者服務於東部某部落小學,在教學過程中深感學生家長對親職教育的 需求,但因學生家長的教育背景普遍較低落,為了能易於閱讀同時降低對閱讀的 抗拒,曾於 99 年 6 月以台東縣某國小 12 名學童父母為研究對象,採實驗組-控 制組前後測設計,實驗組成員進行為期 6 次(每次 3.5 小時)的團體聚會,主要 是運用繪本來進行讀書治療取向的親職團體,本文將探討讀書治療應用於親職團 體的實施方式和閱讀材料的選擇,其次說明讀書治療的心理歷程及療效因子,最 後再提供一個實例說明讀書治療親職團體方案的設計與實務應用的心得與發現。 貳、應用繪本於讀書治療親職團體的考量 進行讀書治療親職團體之前,必須先做好準備。若以國小學童父母為團體成 員對象,國小學童父母的年齡、興趣、心理需求、治療目標、經驗、注意力幅度、 閱讀理解層次和認知能力,以及選擇適用的媒介材料(王萬清,1999;施常花, 1988;Pardeck & Pardeck, 1985),都必須仔細考慮。進行團體之前,應先熟悉 讀書治療的實施方式,並了解如何選擇讀書治療的閱讀材料,茲分述如下。 一、讀書治療的實施方式 關於讀書治療的實施方式,學者提出不同的階段與進行步驟,筆者整理王 萬清(1999)與 Prater、Johnstun、Dyches 和 Johnstun (2006) 的觀點將步驟敘 述如下: (一)準備階段:包含建立信任關係、瞭解當事人的需要和外部資源、決定次數 及目標、選擇適切媒介材料,討論活動設計、規劃時間和場地。 (二)實施階段:包含確立帶領者和父母的責任、設計讀書治療活動(包含暖身 活動、介紹書籍、閱讀或傾聽故事、討論、延伸活動和結束)。 (三)評鑑階段:在於當事人問題是否獲得解決、是否能因應當事人的需求、是 否擁有因應其他新問題的能力、讀書治療計劃及其實施是否符合倫理。

(8)

二、讀書治療閱讀材料的選擇

適當的選擇閱讀材料是必要的,多篇的文獻中均描述了此點的重要性(王萬 清,1999;Forgan, 2002; James, 2002)。Pardeck和Pardeck (1985) 認為在選擇閱 讀材料時,也要將父母的興趣和閱讀能力納入考量。總體而言,閱讀材料選擇的 原則有幾項:1.必須符合父母的認知能力、背景、個別需求和問題;2.符合普遍 性、易理解、正面的主題、淺顯易懂的文字等文學特質;3.能讓父母激起情緒感 覺反應,能抒發情感,並獲得問題之解決(王萬清,1999;施常花,1988)。一 般在父母的親職團體中被建議的閱讀材料,多是坊間已出版的教養書籍,選擇書 籍的主要目標是增加父母對孩子的了解與支持,例如相關研究會提供不同主題的 書單,包含了解父母離異之孩子處境的書單 (Woodman, 1993)、處理過動小孩的 行為取向技巧的書單 (Long, Rickert, & Ashcraft, 1993)、提供對焦慮症孩子了解 的書單 (Rapee, Abbott, & Lyneham, 2006)、提供父母親有關教養及生活危機的書 單 (Anstett, & Poole, 1983)、提供針對不同氣質孩子及難教養小孩的書單 (Mettetal, 1996)、針對不同年齡層孩子的父母之教養書籍 (Holcomb, Shearer, & Thro, 1982)。不過這些文獻中建議的書單多是直接闡述特定問題行為孩子的相關 理論及處理技巧,對於教育背景較低落的父母親而言,整本的文字及概念恐怕難 吸引其投入閱讀,同時其理解成效也可能很有限。 Picture Books被稱為「繪本」或「圖畫書」。在訴求對象方面,較普遍以3 至7歲幼兒為主,但近年來有分別向上或向下延伸的趨勢;在使用名稱時不需再 加上幼兒、兒童,因其名稱已寓含有讀者對象的意義在內(洪文瓊,2004)。蔡 宛珊(2005)發現圖畫書不僅可以滿足成人情緒的需求,對成人也具有治療的效 果;它的文本意義組合方式比純文字或純圖像的書都更多元。隨著年齡的增長, 柳田邦男(2004/2006)認為人們更能深刻的玩味繪本的內容、透析繪本層次。 國內學者林敏宜(2007)將繪本主題領域區分為:探索自我、需求友情、關懷弱 勢、家庭問題、兩性問題、生態科技問題等,參與研究的團體成員是國小學童的 父母,團體目標在增進其親職功能,則團體探討的面向可以聚焦在教養態度、親 子關係和親子溝通,因此,探索自我、體驗親情和家庭問題等主題的繪本可做為 閱讀材料的選擇。 繪本故事有其功能和特色存在,陳美姿(2000)談到繪本的三個功能:1.社 會化:認同書中的主角和情境,並且連結自身的生活環境和經驗;2.娛樂:將自 己化身於各種角色,有助於語文、認知及價值觀的發展與培養中達到教育和娛樂 的功能;3.性情陶冶:用故事情節代替訓誡教訓,以慈祥擁抱的親密態度取代道 貌岸然的冷峻。筆者除了希望運用繪本的三種功能來觸動國小學童父母的情緒和 想法,並且能達到讀書治療中談到的功能。繪本故事在細節處表達不詳盡且含意 含糊的特性,也可以促使當事人將自己的經驗和創造力加入故事中,具投射的功 能,可以協助帶領者對當事人的問題有更清楚的認識與了解(范美珠,1986)。

(9)

透過繪本的故事內容穿針引線,可使父母進而認同故事人物角色和關注自身 問題,當其能運用自己的方式來陳述問題時,頓悟便能產生。若從閱讀中獲得靈 感或刺激,會使讀者獲得動力,設定步驟去解決自身的困境 (Cohen, 1992),發 展自我問題的解決策略;此與劉志如、洪雅鳳(2005)談到故事和人的關係中「當 事人要決定怎麼說最有價值、故事可以做為治療和評估的工具」的說法是一致 的。研究者希望使國小學童父母能認同故事的人物角色,進而關注自身的問題, 運用自己的方式來陳述問題,並進一步醞釀解決問題的動機,這將有助於父母發 展自我問題的解決策略。 因此,團體帶領者以「繪本」為讀書治療的閱讀材料,透過選擇適當的繪本 閱讀材料,設計符合團體目標的讀書治療方案,帶領國小學童父母討論。 參、讀書治療的心理歷程與團體的療效因子 一、讀書治療的心理歷程 讀書治療是讀者與文學作品產生交互作用的心理歷程。王萬清(1999)綜合 多位專家學者對讀書治療心理歷程的闡述,提出了六個階段十五項反應的讀書治 療歷程,分別是: 1.投入:讀者「專注」於作品內容,「關心」作品所傳遞的訊息和角色表現。 2.認同:對閱讀材料中的人物、事件和背景產生「認知」,「理解」與自身 類似的經驗和感受,形成「情感聯結」。 3.投射:以自己主觀的經驗、情感和智慧,「解釋」讀物中角色的想法,「參 與」書中人物提供問題解決的策略和行動。 4.淨化:用主角的立場去「分享感受」書中人物喜怒哀樂的人際關係、情感 經驗後,再回到現實世界,「省察」反應及其影響,「釋放」壓抑的情緒。 5.領悟:「比較」自己和書中人物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重新認識自己 的問題,「調適」自己的態度、動機需求及感受,「發現」可用的解決方 法,而重新「建構」新觀念。 6.應用:將自己的領悟「實踐」到日常生活中,「模擬預演」新的情境和行 為反應,最後在真實情境付諸實踐。 讀書治療親職團體的領導者,若能帶領國小學童父母進入六階段的心理歷 程,讀書治療的功能便能彰顯出來。筆者整理多位學者的看法(王萬清,1999; 施常花,1988;Cornett & Cornett, 1980; Gladding & Gladding, 1991; Pardeck, 1995),將讀書治療的功能列出有:1.對人類的行為和動機提供洞察,使得讀者 了解問題的普遍性;2.提供讀者特殊經驗或情境的洞察,協助讀者釋放情緒、心 理的壓力與發展新的興趣;3.使讀者知道問題解決方式不只一種,可根據自己的 需要做選擇;4.讓讀者有機會對問題做全面性的了解,並鼓勵讀者在採取行動之 前先擬好計劃;5.幫助讀者了解他們並不是唯一遇到這個問題的人,別人跟自己

(10)

也有著同樣的問題。是故,以讀書治療方式進行親職團體時,國小學童父母會依 據六階段心理歷程的討論,促使自己產生改變;而且,團體成員之間的互動,也 會誘發成員正向的改變。 二、讀書治療的療效因子 採取親職團體的實施方式,除了閱讀繪本及討論所獲得的學習外,團體的 形式也提供了助益,Harper (2010) 即指出讀書治療的完成是透過認同、宣洩、 領悟及普同性的歷程。在團體中經歷讀書治療的心理歷程,也透過團體成員的 互動及相互學習催化了團體治療的療效因子,例如 Yalom (1995/2003) 談到的 團體療效因子「普同性」、「人際學習」、「行為模仿」、「資訊傳遞」、「社 交技巧學習」、「情緒宣洩」等 (pp. 73-77)。Cohen (1992) 在研究中提及治療 性閱讀經驗是自我覺察的歷程,分為兩個面向:一為知道(ways of knowing)、 二為感受(ways of feeling),研究參與者中的七位成人在感受部分的啟發、舒 適、希望、檢驗和淨化作用皆有所提升。Cohen 進一步描述閱讀使得參與者在 團體中被認同且接受,並因為在團體中自在,更加願意抒發自我情緒。 肆、繪本讀書治療親職團體方案設計與實務運用 一、繪本讀書治療親職團體方案設計 (一)親職團體的主題內涵 上述的文獻探討中有提及選擇閱讀材料時必須考慮父母的興趣、閱讀能力、 需求和問題等,國內學者卓紋君(2001)與盧淑娟(2006)對於父母需學習的親 職內涵有共同的看法,包括:父母角色認知、教養子女的知能與技巧、親子相處 與溝通的知能等,內容不脫「父母教養」或「親子關係」等議題。 筆者鎖定以國內「父母親」為受試對象的研究進行文獻探討,得知親職教育 的內涵包括不同的面向:1.父母教養方面:關懷、權威(簡茂發,1978),自信、 歸因、接納、瞭解(鄭玉英,1983),開明權威、寬鬆放任、專制威權、忽視冷 漠(黃玉臻,1997);2.親子關係方面:親近感、欣賞、溝通(鄭碧招,2004), 信任/尊重、情感/依附、友誼/活動(文惠慧,2007)。 歐陽儀、吳麗娟和林世華(2006)發現父母如果對待子女是運用關懷、讚賞 與認可、與理性溝通的互動方式,將會提升子女的自我價值、減少攻擊行為,以 及增加子女的安全感與樂觀積極性;林昭溶(2005)認為和諧關係下的親子關係 最為融洽;許詩淇、黃囇莉(2009)亦談到實性和諧關係下的子女對父母較具正 向的人際知覺、傾向真誠、信任、主動、支持、接納及順認自然的人際反應方式。 故研究者採取親近感、歸因、自信、欣賞、接納、溝通和瞭解作為親職團體的主 題內涵。

(11)

(二)團體領導者的學習背景 第一作者曾於99年6月針對國小學童父母,設計並帶領讀書治療之親職成長 團體方案,並於就讀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輔導組和國立台東大學諮商心理研 究所期間,修習讀書治療、諮商技術與實務見習、團體諮商理論與技術和家族治 療研究等課程,擔任國小教師6年期間與國小學童之家長有密切的接觸,且於帶 領近40小時的學生小團體輔導,也曾參與劉志如、洪雅鳳(2005)的研究,接受 運用讀書治療於情意教學的訓練共20小時,並在督導下實作8次的繪本輔導團體 方案設計與實施,於研究撰寫期間閱讀讀書治療、親職團體相關文獻資料,對讀 書治療親職團體有確切的概念。領導者於團體中善用提問、支持、連結和摘要等 團體領導技巧,以及鼓勵成員導讀、朗讀角色對話、相互分享和回饋,來催化團 體的分享與多元觀點的討論。 (三)團體方案設計及實施時間的安排 團體方案共有 12 個單元,扣除前後各一週做團體的開始與結束外,共有 10 週,每週一次 2 小時的團體有固定討論的主題,同時選擇一本適切主題的繪本進 行閱讀,每週討論主題和書目如表 1。在實際運作團體的過程中,因參與父母的 時間考量,後來改成用 6 次團體聚會來完成,每次團體進行 2 個單元,即 3.5 小 時,總共有 21 小時。 每一單元的團體方案乃依照上述 6 個心理歷程設計問題,讓參與的學童父母 在閱讀完繪本後,依序討論問題。若是以「親近感」為單元主題,討論過程中, 國小學童父母會主動分享自己在家表達愛的方式,團體成員間談到共同經驗與感 受時會彼此直接對話,團體的凝聚力會提高,成員親子問題的普同性也會被接 納。為使讀者更了解讀書治療運用在國小學童父母可施行的方式,研究者在此試 以「親近感」單元主題為例,搭配讀書治療的心理歷程來設計該次的團體方案(詳 見附錄)。 表 1 閱讀書目主題表 週次 讀物名稱 單元主題 作者 譯者 出版社 一 愛是什麼樣子 自信、欣賞 蘇珊.瓦奇喬斯基 劉清彥 道聲 二 猜猜我有多愛你 親近感 山姆.麥克布雷尼 陳淑惠 上誼 三 永遠愛你 親近感 Robert Munsch 林芳萍 和英 四 愛心樹 親近感 謝爾.希爾弗斯坦 鄭小芸 星月 五 我們的黃鼠狼爸爸 接納 武井博 吳佳芬 和融 六 我們的強強 歸因、接納 維洛妮奇.凡丹.雅比利 劉清彥 維京 七 莎莉,離水遠一點 溝通、瞭解 約翰伯寧罕 林真美 遠流 八 大姐姐和小妹妹 瞭解、溝通 夏洛特‧佐羅托 陳質采 遠流 九 愛你本來的樣子 歸因 陸可鐸 郭恩惠 道聲 十 你很特別 自信、欣賞 陸可鐸 丘慧文、郭恩惠 道聲

(12)

二、繪本讀書治療親職團體的實務運用之心得與發現 由於團體使用的閱讀材料是繪本,使用的對象為國小學童父母,團體進行時 難免遭遇一些問題,下列經驗提供給讀者在進行讀書治療親職團體之前必須考慮 的要點: (一)為讓團體聚焦,領導者須適時切斷 閱讀材料會讓成員學習到多樣教養孩子的方法,常會引發成員表達自己為人 父母的情緒與辛苦之處,尤其是在討論讀書治療前 3 個歷程的問題(投入、認同、 投射)時,成員常會因為過度自我坦露而離題,領導者必須適時切斷,讓團體再 度聚焦在討論問題上。 (二)增加動態活動的安排 團體方案的設計乃依據讀書治療的 6 個心理歷程來設計討論的問題,建議可 以適時地增加動態活動的安排,例如: 1.較簡短的閱讀材料可由成員來導讀,讓成員較快速的進入故事內容。 2.繪本內若有角色對話情境,可請成員進行「角色扮演」,讓成員用自己或 角色的立場說話和感受,並在活動之後分享自己的想法。 3.具有反面範例的閱讀材料,可將其置於團體轉換階段、工作階段再實施比 較適當,一來較能減少成員的抗拒,二來也能請成員就正反兩例的讀物內 容做比較,使得成員有機會從書中角色的人際互動,覺察自己的行為模式, 並思考調整的必要性。因此在方案的單元順序上可將討論「愛心樹」和「我 們的黃鼠狼爸爸」等書之單元,調整到第五次團體(「我們的強強」)之 後,讓成員能更投入討論和分享。 4.實務帶領後,發現父母對「親近感」主題的繪本較有感覺,包含「猜猜我 有多愛你」、「永遠愛你」以及「愛心樹」三本繪本,而研究結果也發現 在量化的評估上,參與研究的父母在親近感較有顯著的進步,這顯示繪本 材料的選擇是很重要的,研究者亦發現帶領繪本的方式及延伸活動會影響 參與者的學習。建議未來的實務工作者在選擇繪本材料時,能謹慎考量繪 本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三)團體帶領歷程及時間的掌控 1.從團體整個歷程來觀察,在前三次的團體時,成員可能會因為尚在摸索 讀書治療團體的模式,而在每一次單元的前三個心理歷程花過多的時間討 論,因而壓縮到後三個心理歷程的討論時間(淨化、領悟、應用),領導 者尤須適度掌控時間。 2.調整成員閱讀繪本的時間:在多次的團體中,成員常會對著書中某一個

(13)

畫面陷入思考,倘若時間允許的話,建議可以增加閱讀的時間,催化父母 親連結自身的親職經驗。 (四)其他團體帶領過程的注意事項 1.大部分團體成員帶著自身的教養困擾來參與團體,在團體互動時,往往會 顯露出對自身教養方式信心不足的狀況,因此,在進行讀書治療親職團體 之前,有關團體方案的設計、讀物材料的選擇、以及團體進行時,領導者 的帶領都應考慮到「賦權予能」(empowerment)的概念,讓成員在參與 的過程中能真實的自我覺察,且在閱讀繪本和與成員討論時找到正向的力 量,再加上領導者的鼓舞和引導,最後進而肯定自己的價值。 2.邀請次團體分享對話內容:由於密集的相處和討論,成員間可能會形成次 團體,不僅會選擇鄰近的座位,也常於團體中私下談話,領導者可以適度 的引導成員將談話內容聚焦在閱讀材料上;或是請成員分享討論內容給團 體,以促進團體成員之間的對話。 3.邀請成員分享回饋單內容:誠如上述讀書治療的功能所言,成員在團體中 的分享會讓自己感到不孤單,而父母親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於回饋單所表 達的新領悟或實踐後的想法,乃十分值得在團體中共同討論。 伍、結語 陪伴孩子的成長是一段漫長的旅程,需要相當的承諾及耐心。適當地運用繪 本不僅能滋養與賦權予能於父母,同時也能讓父母學習到如何運用繪本故事陪伴 孩子,對於親職功能提昇有莫大助益。有意嘗試將繪本故事或讀書治療運用於親 職團體的相關教育及輔導人員,事前除了需要蒐集和閱讀讀書治療的相關文獻, 對於繪本材料也要有相當的涉獵,才能針對不同對象的團體成員選擇適合的繪本 材料。上述閱讀材料選擇、讀書治療心理歷程與團體療效因子、團體實務應用的 要點提供給讀者參考,將上述內容納入考量,再依據成員需要、團體目標後,審 慎規劃團體方案,進行讀書治療親職團體,才能給予團體成員最大的助益。 本論文係改寫自台東大學教育學系諮商心理碩士在職專班之碩士論文的部 分內容,在洪雅鳳教授指導下完成。

(14)

附錄 讀書治療親職團體方案舉例 項目 書籍 單元主題 一、閱讀材料 猜猜我有多愛你 親近感:建立溫暖的親子關係。 二、單元目標 1.體會到親子關係中溫暖親密的安全感。 2.察覺自己或成員如何建立溫暖的親子關係。 三、所需資源 繪本讀本、單槍投影機、筆記型電腦、Q&A 簡報 四、所需時間 約 100 分鐘 五、實施流程 討論問題之意圖、功能說明 (一)暖身活動 1.請父母用一個詞來形容自己和孩子間的關係 2.詢問父母親所希望的親子關係是怎麼樣(鼓勵舉出 具體的例子)? (二)繪本導讀:請兩位成員導讀繪本 (三)讀書治療 【投入歷程】 1.故事中的小兔子和大兔子之間是什麼關係? 2.小兔子最常說的話是什麼? 【認同歷程】 你比較欣賞小兔子還是大兔子,為什麼? 【投射歷程】 小兔子為何詢問大兔子「猜猜我有多愛你」? 【淨化歷程】 1.小兔子用哪些方式來表達他對大兔子的愛? 2.小兔子一直用相似的方法表達自己對大兔子的 愛,他真正想確認的是什麼? 【領悟歷程】 1.你認為大小兔子能瞭解彼此對對方愛的程度嗎? 為什麼? 2.孩子曾經對你提出過類似的疑問嗎? 【應用歷程】 1.聽完這個故事,你認為如何做,可以表達對孩子的 愛? 2.返家後,我可能會選擇什麼方法來增進和孩子之間 的關係? (四)綜合整理 1.家庭作業:成員返家後用一種方式表達對孩子的 愛。 2.填寫單元回饋單 ※瞭解父母在故事中聽到的重 點,觀察故事中角色的互動。 ※讓成員學習去欣賞不同表達 愛的方式。 ※讓成員嘗試用自己的觀點去 解釋主角的想法。 ※愛的程度雖然難以比擬,然 而成員可以從故事中的比喻 瞭解主角所使用的方式。 ※從大小兔子表達愛對方程度 的方法來檢視自己和孩子的 相處情形。並且從聆聽他人 的分享得知,可以透過不同 方式的表達來和孩子建立親 密關係。 ※問題討論當下,可以請父母 談論自己和孩子較親密互動 的情形,並請他們分享親子 關係愈來愈親密的關鍵點, 讓 其 他 成 員 也 可 以 參 考 使 用。

(15)

參考文獻 文惠慧(2007)。國小兼任行政職務女教師情緒智力、親子關係與家庭生活滿 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 王萬清(1999)。讀書治療。台北:心理。 卓紋君(2001)。親職教育在小學校園的應用。諮商與輔導,187,40-45。 林昭溶(2005)。技職體系青少年中期的親子關係:內涵之探討。應用心理研 究,25,213-248。 林家興(2010)。哪些因素最能預測親職教育團體的效果?。教育心理學報, 41(4),847-858。 林烘煜、唐淑華(2008)。讀書治療在大學通識課程上的應用-自我決定理論觀 點。教育心理學報,39(3),377-394。 林敏宜(2007)。繪本大表現。台北:天衛文化。 施常花(1988)。台灣地區兒童文學作品對讀書治療適切性的研究。台南:復 文書局。 柳田邦男(2006)。尋找一本繪本,在沙漠中…(唐一寧、王國馨譯)。台北: 遠流。(原著出版於 2004) 洪文瓊(2004)。台灣圖畫書發展史。台北:傳文文化。 范美珠(1986)。淺談讀書治療及其運用。輔導月刊,23(1),53-59、136。 徐韻、田燕、賈利軍(2007)。兒童心理諮詢過程中的家長資源整合:以子女 為中心的家長小組式團體諮詢。教育學研究(南京社會科學版),4, 129-135。 許詩淇、黃囇莉(2009)。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華人父母角色義務對親子衝 突與親子關係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1(3),295-317。 陳美姿(2000)。兒童繪本進行幼兒情感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 黃玉臻(1997)。國小學童 A 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劉志如、洪雅鳳(2005 年 6 月)。情意教學之能力建構歷程:以應用繪本為例。 2005 年學習、教學與評量國際研討會,台北。 歐陽儀、吳麗娟、林世華(2006)。青少年依附關係、知覺父母言語管教、情 緒穩定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7,319-344。 蔡宛珊(2005)。成人讀者對圖畫書的解讀:以幾米作品為例(未出版碩士論 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台北。 鄭玉英 (1983)。操作性制約論導向親職訓練方案之效果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台北。 鄭碧招(2004)。親子共讀對親子關係影響之研究:以台南縣國小高年級學生 與家長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

(16)

盧淑娟(2006)。國民小學親職教育方案規劃成效之自我評估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嘉義。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

11,63-86。

Anstett, R. E., & Poole, S. R. (1983). Bibliotherapy: An adjunct to care of patients with problems of living. The Journal of Family Practice, 17(5), 845-853. Bilich, L., Deane, F., Phipps, A., Barisic, M., & Gould, G. (2008). Effectiveness of

bibliotherapy self-help for depression with varying levels of telephone helpline support. Clinical Psychology & Psychotherapy, 15(2), 61-74.

Burt, L. N. (1972). Bibliotherapy: Effect of group reading and discussion on

attitudes of adult inmates in two correctional institution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WI.

Choi, N. G., & Morrow-Howell, N. (2007). Low-income older adults' acceptance of depression treatments: Examination of within-group differences. Aging &

Mental Health, 11(4), 423-433.

Cohen, L. J. (1992). Bibliotherapy: The experience of therapeutic rea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dult reader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ew York, NY.

Cornett, C. E., & Cornett, C. F. (1980). Bibliotherapy: The right book at the right

time. Bloomington, MN: Phi Delta Kappa Educational Foundation.

Cuijpers, P., Van Straten, A., & Smit, F. (2006).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of late-life depressio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21(12), 1139-1149.

Fanner, D., & Urquhart, C. (2008). Bibliotherapy for mental health service users part 1: A systematic review. Health Information & Libraries Journal, 25(4), 237-252.

Febbraro, G. (2005).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ffectiveness of bibliotherapy and minimal contact interven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panic attack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1(6), 763-779.

Floyd, M. (2003). Bibliotherapy as an adjunct to psychotherapy for depression in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9(2), 187-195.

Floyd, M., Scogin, F., McKendree-Smith, N. L., Floyd, D. L., & Rokke, P. D. (2004). Cognitive therapy for depression: A comparison of individual psychotherapy and bibliotherapy for depressed older adults. Behavior

Modification, 28(2), 297-318.

Forehand, R. L., Merchant, M., Long, N., & Garai, E. (2010). An examination of parenting the strong-willed child as bibliotherapy for parents. Behavior

(17)

Forgan, J. (2002). Using bibliotherapy to teach problem solving. Intervention in

School and Clinic, 38(2), 75-87.

Frude, N. (2005). Prescription for a good read.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Journal, 16(1), 28-32.

Gladding, S. T. & Gladding, C. (1991). The ABCs of bibliotherapy for school counselors. School Counselor, 39(1), 7-13.

Harper, E. (2010). Bibliotherapy intervention exposure and level of emotional

awareness among students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leveland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Human Services, Cliffe Lanzhou, OH.

Herry, S. A. (1981). Current dimensions of parent training.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10, 4-14.

Holcomb, T. F., Shearer, L., & Thro, E. G. (1982). The layperson's library: A tool for reaching teaching parents.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 Counseling,

17(2), 108-111.

James, W. F. (2002). Using bibliotherapy to teach problem solving. Intervention in

School and Clinic, 38(2), 75-82.

Katherine, E. C., Theresa, V., & Jennifer, B. (2006). Bibliotherapy. Intervention in

School and Clinic, 42(2), 91-100.

Latino, T. S. (2003).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a traditional versus online

psychoeducative treatment program for schizophrenic and schizoaffective diagnosed patient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 CA.

Liu, E., Chen, W., Li, Y., Wang, C., Mok, T., & Huang, H. (2009). Exploring 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 bibliotherapy and a potential mechanism of chang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the Chines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gnitive Therapy & Research, 33(5), 449-461.

Long, N., Rickert, V., & Ashcraft, E. (1993). Bibliotherapy as an adjunct to stimulant med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Journal of Pediatric Health Care: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ediatric Nurse Associates & Practitioners, 7(2), 82-88.

McKendree-Smith, N. L. (2000).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bibliotherapy for

depression: An examination of efficacy and mediators and moderators of chang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Tuscaloosa, AL.

McNaughton, J. (2009). Brief interventions for depression in primary care: A systematic review. Canadian Family Physician Médecin De Famille

(18)

Mettetal, G. (1996). Non-clinical interventions for families with temperamentally difficult children.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21, 119-133.

Pardeck, J. A., & Pardeck, J. T. (1985). Bibliotherapy using Neo-Freudian approach for children of divorce parents. The School Counselor, 32(4), 313-318.

Pardeck, J. T. (1995). Bibliotherapy: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helping children.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10, 83-88.

Prater, M., Johnstun, M. L., Dyches, T., & Johnstun, M. R. (2006). Using children's books as bibliotherapy for at-risk students: A guide for teachers.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 50(4), 5-13.

Rapee, R. M., Abbott, M. J., & Lyneham, H. J. (2006). Bibliotherapy for children with anxiety disorders using written materials for par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4(3), 436-444.

Reeves, T., & Stace, J. (2005). Improving patient access and choice: Assisted Bibliotherapy for mild to moderate stress/anxiety in primary care. Journal of

Psychiatric and Mental Health Nursing, 12(3), 341-346.

Sbraga, T. P. (2002). Sexual self-control: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a cognitive-behavioral bibliotherapy interven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 NV.

Stump, J. E. L. (2003). Efficacy and process of cognitive bibli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pris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Tuscaloosa, AL.

Warner, M. L. (2000). Coping with cancer: A workbook.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alifornia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Berkeley, Alameda, CA.

Wells, M. E. (2002). Increasing motivation to stop smoking among person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other chronic mental illness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Ohio University, Athens, OH.

Woodman, L. (1993). Annotated bibliography for preadolescents from divorced

families and their parents and teachers [Monograph]. Retrieved from

http://eric.ed.gov

Yalom, I. D. (2003). 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方紫薇、馬宗潔譯)。台北: 桂冠。(原著出版於 1995)

(19)

Learning Parenting From Reading Story Books:

Using Picture Books in Parenting Group,

A Bibliotherapy Approach

Chine-Ting Hung Ya-Feng Hung*

Abstract

Bibliotherapy encourages extensive discussion among group members in order to promote self-awareness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It is used in parenting groups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exchanges and communication among parent peers. The discussion process helps group members think about parenting difficulties and facilitates different cognition and behavior.

Most domestic bibliotherapy group researches used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ubjects. The author designed and conducted a group geared toward parents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Pre-group preparation included literature review, selecting reading materials, and assessing member needs, implementation methods, bibliotherapy process and therapeutic factors. During the group, the author observed whether members were drawn into the psychotherapeutic process of bibliotherapy through the discussion. Through examination of the above topics and case study of a group, this article provided practical experiences and findings as references for bibliotherapy practitioners in parenting groups.

Key Words: bibliotherapy, parenting group, picture books

Chine-Ting Hung Ya-Feng Hung

Dongcheng Elementary School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yfhung@mail.ntcu.edu.tw)

(20)

台 灣 心 理 諮 商 季 刊 2011 年,3 卷 1 期,16-28 頁

淺談賦能概念在喘息服務之應用

楊明理

摘要 隨著臺灣社會的人口老化,家庭照顧者的議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然而, 多年以來家庭照顧者的負荷卻沒有明顯改善,甚至更為嚴重。因此,本文將從 家庭照顧者的需求與負荷談起,再介紹喘息服務的定義與內涵。最後,根據研 究者所蒐集的文獻,提出賦能概念應用在喘息服務實務上的建議,例如重視家 庭照顧者具有的能力、強化社會支持、教導自我照顧的觀念、舉辦支持團體以 及倡導家庭照顧者之權益等。對賦能概念的應用有初步瞭解後,實務工作者在 規劃喘息服務的內容時,便能針對家庭照顧者的心理需求,提供更高品質的服 務。 關鍵詞:喘息服務、家庭照顧者、賦能 楊明理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研究生(s891240@gmail.com)

(21)

壹、前言 根據內政部民國 94 年的老人狀況調查結果分析,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共 219 萬人,占總人口 9.62%。在健康及醫療情況方面,65 歲以上老人近六成五患有 慢性病或重大疾病。在生活起居困難方面,65 歲以上老人近一成三自理日常起 居活動有困難,其主要照顧者為配偶、子女或媳婿合占 40%,為外籍或本國看 護工合占 18%,為機構、居家服務員(含志工)合占 9%(內政部,2005)。 民國 98 年底老年人口(65 歲以上)為 2,457,648 人,較 97 年底增加 55,428 人;占總人口 10.63%,較 97 年底增加 0.20 個百分點。人口早已達到聯合國世 界衛生組織所定義老年人口比率為 7%之高齡化社會。除了早已邁入高齡化社 會之外,加上生育率下降,台灣地區的人口成長趨勢將呈遞減現象(內政部, 2010)。 吳淑瓊、莊坤洋(2001)指出近年來台灣人口急遽老化,老人的長期照護 問題將成為公共政策的一大挑戰。從國際經驗可知,世界主要國家的老人照護 政策,均以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為最高指導原則,主張老人應該在其生 活的社區中自然老化,以維持老人自主、自尊以及隱私的生活品質(吳淑瓊, 2005)。 邱啟潤、陳武宗(1997)指出,家庭照顧者在長期照護體系中,無論是國 內或國外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需要長期照護的疾病越來越多,身為照顧 者的人數也隨之增加。照顧者的身份以配偶最多,其次為媳婦,再者為子女。 照顧者當中,身為老年配偶,自身罹患慢性病的更不在少數。 許淑敏、陳武宗、陳宜品(2005)在探討接受居家服務之慢性病病患的家 庭照顧者利用支持系統情形的研究中指出,支持系統包括正式與非正式,種類 有實質性、情緒性及資訊性三項,而研究結果顯示,家庭照顧者在「壓力調適 與放鬆技巧演練」、「照顧者健康維持與健康促進」、「溝通技巧」和「社會 資源的了解」這些主題上,幾乎有半數人想要卻未獲得,實有賴專業人員提供, 並增加資源的方便性與可近性。 根據國內學者的研究分析,多年來照顧者的負荷沒有明顯改善,甚至是更 為嚴重。他們最需要的就是有人分擔照顧工作,協助、輪流、替換、短暫休息 是照顧者的心聲,所以當務之急應從醫療體系,福利(慈善)機構多方面共同 努力,提供有關「照顧者」的服務(邱啟潤、陳武宗,1997;吳淑瓊,2005)。 本文先從家庭照顧者的負荷與需求談起,再介紹喘息服務的定義與功能,接著 再介紹賦能的概念,並提出在實務工作中如何將賦能的概念應用於喘息服務, 以期增進喘息服務對家庭照顧者之成效。 貳、家庭照顧者的負荷與需求 在國內外學者探討家庭照顧者現況的研究中,可將照顧工作對家庭照顧者

(22)

造成的影響分別以照顧負荷與照顧者需求兩方面來討論,以瞭解影響家庭照顧 者照顧負荷的因素,以及照顧者需求被滿足情形。 一、家庭照顧者的負荷 邱啟潤、許淑敏、吳瓊滿(2002)指出,全國的家庭照顧者至少有 32 萬 人,在照顧過程中有不同的負荷、壓力與因應,並且在彙整國內與照顧者壓力 因素的研究後發現,目前照顧者在「負荷情形」多為中低程度,其中以心理負 荷及社會(或社交)方面的負荷為最嚴重的佔多數,身體(或生理)負荷反而 較小。 馬先芝(2003)整合文獻中對負荷的解釋,將負荷定義為照顧者的照顧經 驗中所呈現的身、心、社會與經濟等層面的認知過程與問題,並歸納出負荷的 定義性特徵,包括主觀感受、多元性的現象、動態的變化,以及過度負荷且偏 負向。 照顧者的負荷、壓力與因應的相關因素,經學者研究分析後發現,被照顧 的病患有較高的依賴程度及行為問題時,照顧者的負荷或壓力是較大的;而照 顧者的性別、年齡、與病患的關係、自覺健康狀況、工作的衝突、照顧的知識、 態度、照顧期間、是否有人一起分擔照顧工作、家庭互動與社會支持程度,都 是相關的因素(邱啟潤等,2002)。 此外,情緒的痛苦在照顧者當中也是相當普遍的現象:如果患者極度地依 賴照顧者,或是患者本身就情緒抑鬱,則照顧者比較可能感到憂鬱。女性照顧 者比起男性照顧者,更容易感到焦慮,但照顧者的焦慮程度並不像憂鬱程度那 樣與患者行動不便的程度有明顯的關聯。除此之外,患者如果從中風之前就已 經開始依賴照顧者的話,照顧者會承受更多情緒上的痛苦 (Dennis, O'Rourke, Lewis, Sharpe, & Warlow, 1998)。

由上述之研究結果可瞭解到,家庭照顧者所感受到照顧負荷與許多因素有 關,例如被照顧者的依賴程度、照顧者本身的狀況、照顧者的家庭功能、分擔 照顧工作的人數,以及照顧者所得到的社會支持等;因此,要促進家庭照顧者 心理健康,不只是需要關注照顧者本身,也要考量到照顧者身邊的系統所產生 的影響。 二、家庭照顧者的需求 國內學者的研究指出,照顧者在照顧病患方面的需求依序為經濟的補助(照 顧費用能抵扣所得稅、補助生活費、醫療費、看護費、醫療輔具的購置費)、 實際的服務(有人幫忙作復健、需要時能快速獲得醫護人員諮詢、有交通工具 接送等)、照顧的訊息與技巧(協助移位、飲食與腸胃道問題的處理、病危時 處理),以及社會福利之申請(喘息服務、醫療器材補助及租借等);照顧者

(23)

本身的需求依序為參加社交活動(外出透透氣、外出旅遊)、健康促進與維護、 情緒支持(參加照顧者組成之分享團體)、與照顧過程各種工作的兼顧(邱啟 潤、許淑敏、吳淑如,2003)。 孫宗慧、陳淑銘、邱金菊(2006)的研究發現,主要照顧者的照顧壓力源, 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及經濟負荷的嚴重衝擊,而主要的問題為睡眠型態混亂、 家庭因應能力失調、社會支持的缺乏。 在針對中部與南部地區的家庭照顧者需求研究,也得到類似的結果。在照 顧者需求當中,最高的包括提供照顧的知識與技巧、代替照顧者照顧病患以讓 家屬喘口氣,然而,有七成照顧者的此需求都未獲滿足;制度化需求最高的包 括與其他照顧者分享經驗、政府提供醫療費用補助、支持團體聚會,半數以上 家屬有這些需求,也尚未被滿足(曾淑芬、張志娟、陳厚凱,2008;鄭秀容、 曾月霞,2008)。 由上述研究可知,家庭照顧者在生活中的許多層面都需要協助,例如經濟、 心理、社會方面;除了需要專業人員提供關於長期照護的相關訊息、照顧的知 識與技巧之外,心理層面的需求更是與因應照顧壓力的能力息息相關。未來若 能在規劃喘息服務的方案時將家庭照顧者尚未被滿足的需求納入考量,相信對 於增進家庭照顧者照顧及生活品質必定有所幫助。 參、喘息服務與賦能概念之應用 一、喘息服務的定義 喘息服務(respite care)所指的是一種針對家庭照顧者所提供的居家與機 構式服務,目的是使照顧者能得到暫時的休息,以便繼續照顧工作。照顧者通 常是配偶、手足、成年子女、鄰居或朋友 (Theis & Deitrick, 1987)。

喘息服務的內容可分為以下四種模式:1.護理之家或醫院短暫留住;2.成人 日間照護:可提供護理照顧、治療以及社交活動;3.居家護理:由專業護理人 員到病患家中提供的短期服務,時間長短依照顧者需求而定;4.居家健康照顧 協助:由經過訓練的非護理人員提供居家陪伴與照顧(于漱、吳淑瓊、楊桂鳳, 2003;陳玉枝、劉影梅,1999)。同時,喘息服務的內容也包括了醫療照護、 經濟補助,以及其他類型的居家服務。在針對照顧者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 讓照顧者參與運動、音樂、藝術、烹飪等休閒活動,同時提供照顧者諮商、轉 介服務,並舉辦教育課程以及支持團體 (Greene & Feinberg, 1999)。

Watts 和 Teitelman(2005)的研究指出,喘息服務所要強調的內容就是提 供社會支持、降低壓力的情境,以及暫時紓壓的技巧;要達到心理上的放鬆, 必須包括紓壓的技巧與放鬆的體驗,心理層面的喘息通常都在照顧者的控制範 圍內,不透過正式的喘息服務也可以達成,並且包括了休息以及參與休閒活動。 這樣的喘息通常是令人愉快的,有時也會與照顧工作融合在一起;但更重要的

(24)

是,不影響受照顧者的幸福感。

然而,喘息服務立意良好,推行後的使用率卻不如預期(黃秀梨、李逸、

徐亞瑛、張媚、翁麗雀,2007;Braithwaite, 1997; Hanson, Tetley, & Clarke, 1999),

因此讓學者開始針對影響使用率的因素進行研究,希望能藉此發展出因應策 略,提高家庭照顧者使用喘息服務的機會。 二、影響喘息服務使用率的因素及因應策略 許多研究都在探討喘息服務使用率偏低的狀況,國內的研究直到近十年內 才開始重視此議題,以下將檢視影響喘息服務使用率的因素,並整合學者對於 喘息服務使用率偏低所提出之建議,瞭解提高使用率的可行辦法。 (一)影響喘息服務使用率的因素 影響喘息服務使用率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間的關係、 照顧者對於喘息服務的認同與態度,以及對喘息服務的信任與否,都是家庭照 顧者決定使用喘息服務時的關鍵(黃秀梨、李逸,2002;Braithwaite, 1997; Cox, 1997)。 1.與被照顧者之間的關係:Braithwaite (1997) 指出,在照顧者的工作負荷 程度高,以及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陷入失功能的關係時,喘息服務的使用率 就會升高。在未來使用喘息服務的機率上,最可能降低使用機率的因素是 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親密、忠實的關係。 2.照顧者家屬的協助:Cox (1997) 發現,照顧者若得到其他家人的協助, 就會降低照顧者對於使用喘息服務的意願。除此之外,對於喘息服務的認 知以及瞭解自己有使用喘息服務的資格,對於照顧者來說可能就已經是相 當重要的支持。 3.對喘息服務的認知:喘息服務的概念必須將家庭照顧者對於資訊、技術 訓練課程以及情緒支持的需求都包含到喘息服務的內容當中。對於家庭照 顧者來說,要能充分利用喘息服務,最重要的是先有管道去接觸喘息服務 的相關知識。如果照顧者不知道喘息服務為何,或不瞭解喘息服務的各種 形式,照顧者是很難去理解關於喘息服務的訊息,也很難有效地使用這項 服務 (Hanson et al., 1999)。 國內學者針對北台灣家庭照顧者使用喘息服務的相關因素及其影響的研究 發現:(1)有六成五的照顧者不知道有喘息服務,只有約一成的照顧者認為自己 很清楚喘息服務、將近五成照顧者認為喘息服務不符合他們的需要,而居家服 務符合最多照顧者的需求;(2)選擇使用喘息服務的因素包括照顧者年齡、家庭 型態、居住地區、對喘息服務的認識以及喘息服務是否符合其需求;(3)不使用 喘息服務的因素包括服務品質問題、義務與感情、交通運輸、經濟考量、特殊 照顧需求以及家屬反對。未來應普及喘息服務的知識,並優先考量照顧者的需

(25)

求,提高喘息服務的品質(黃秀梨等,2007)。 (二)因應喘息服務使用率偏低的對策

針對影響喘息服務使用率的因素,學者所提出的因應方式,包括了提高喘 息服務的便利性、針對不同的需求提供服務(黃秀梨、李逸,2002),並且結 合心理教育方案(Graces, Carretero, Rodenas, & Aleman, 2010),才能有效提高 家庭照顧者使用喘息服務的意願與機會。 黃秀梨、張媚、余玉梅(2006)指出,喘息服務使用率偏低的現象,必須 從政策(因地制宜、政策規劃力與執行力、降低行政流程與使用障礙)、實務 (行銷策略、照護品質、資源整合)及教育研究(普及資訊、以研究結果作為 政策修正基礎)等面向改善。 Gottlieb 和 Johnson (2000) 認為,喘息服務的設計應該要能分辨照顧者使用 喘息服務的目的為何(持續照顧者角色、卸下照顧的重擔),並提供最符合其 需求的資源。鄭秀容、曾月霞(2008)也主張應優先提供家屬高度需求、但未 被滿足之項目,包括及時提供失智照顧的知識與技巧、舉辦支持團體、提供喘 息服務等。為了使正式照顧服務發揮最大功效,學者提出以下建議:(1)增加服 務類型以及居家服務的時間;(2)擴大服務範圍,特別是針對照顧者的心理需 求,可提供心理教育方案以減輕照顧者心理壓力並教導紓壓以及問題解決技 巧;(3)針對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以確定哪些因素可以透過心 理教育方案而改善 (Graces et al., 2010)。 由此可知,喘息服務是希望藉由多元的服務內容,來滿足照顧者的各種需 求,讓照顧者從長期照顧工作的重擔中喘口氣。照顧者在得到身體或心理上的 休息之後回到照顧者的崗位,才能再度扮演好照顧者的角色 (Ashworth & Baker, 2000)。喘息服務對於照顧者心理上的需求越來越重視,除了提供各種休閒活動 之外,也希望照顧者可以從使用喘息服務的過程中,透過各種教育課程的參與 而得到社會支持、學習其他知識與技能,以改善照顧者的生活品質。因此,本 文所關注的便是實務工作者如何將賦能概念應用在喘息服務的實務工作中,以 期增進喘息服務對於家庭照顧者需求之滿足,促進家庭照顧者的心理健康。 三、賦能在喘息服務之應用 (一)賦能的定義 Gutiérrez (1990) 認為,賦能是一個增加個人內在、互動與政治三方面能力 的過程,如此一來個人便可以為了改善自身生活處境而採取行動;賦能以鉅觀 角度來定義是指獲得政治能力的過程,以微觀的角度則是定義為個人感受到能 力或控制感增加的過程(即使外在環境沒有改變),第三種角度則是綜合前面 兩者,探討賦能在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交互影響。Zimmerman (1990) 則指出,在 個人內在層面,賦能包括參與行為、運用控制的動機,以及知覺到能力。

(26)

此外,賦能指的是人們得到對於個人、經濟、社會與政治系統的瞭解與控 制的能力,目的是為了改善自己生活 (Israel, Checkoway, Schulz, & Zimmerman, 1994)。根據 Zimmerman(1995)所提出的心理賦能理論網絡,心理賦能的構 念是由個人內在要素、互動間要素,以及行為要素所組成,分述如下: 1.個人內在要素:個人如何覺察自己的能力,並影響其參與社區組織的程 度。 2.互動間要素:個人如何與環境互動以成功地影響社會與政治系統,即取 得目標達成所需資源的知識與技能、體認個人所處環境,以及發展問題解決技 巧。 3.行為要素:採取對結果有直接影響的行動,即個人透過參與社區組織與 活動,對社會與政治系統發揮影響力時所採取的特定行動,包括參與臨近的社 區組織、政治團體、自助團體、教會或宗教團體、服務性組織、壓力管理的行 動,或是適應改變(Zimmerman, Israel, Schulz, & Checkoway, 1992;Zimmerman, 1995)。

綜合有關賦能的文獻可發現,學者透過研究所得出的賦能要素可能有些許 差異,但學者都同意,賦能是一個使個人得到生活中各個層面的控制感的過程 (Gibson, 1991; Gutiérrez, 1990; Haggstrom, Engstrom, & Barbro, 2009; Lloyd & Carson, 2005; Stang & Mittelmark, 2008; Zimmerman, 1990)。

(二)喘息服務的功能及賦能的應用

許多針對家庭照顧者使用喘息服務的研究結果都顯示,喘息服務對於家庭 照顧者在不同的方面都產生正向的影響,大致可分為改善情緒及生活品質、學 習新知識與技巧、減輕照顧壓力、提供社會支持、讓照顧者暫時回到正常的生 活等(陳美妙、陳品玲、陳靜敏、徐亞瑛,2005;Ashworth & Baker, 2000; Cox, 1997; Gaugler et al., 2003; Graces, et al., 2010; Parahoo, Campbell, & Scoltock, 2002; Sussman & Regehr, 2009; Theis, Moss, & Pearson, 1994)。

針對喘息服務的使用者、停止使用者與未使用者之間差異的研究發現,使 用持續 6 個月以上的照顧者認為受照顧者的行為有明顯的進展,對於此現象學 者認為是照顧者在接受喘息服務的過程中學習到新知識與照顧技巧,因此減少 照顧者的照顧負荷 (Cox, 1997)。Salin、Kaunonen 和 Astedt-Kurki (2009) 的研 究結果發現,使用喘息服務的時間對於照顧者的生活品質有主要的影響:照顧 者若是照顧較為年輕或不需要太多協助的家人,通常會有較高的生活品質。此 外,有九成的受訪者表示在使用喘息服務時他們覺得自己精力充沛。 Parahoo 等人 (2002) 的研究結果則顯示,照顧者如何從喘息服務中獲益受 到他們的需求、價值觀、信念以及傳統的影響;而居家服務對他們來說,是一 種盡可能讓一切維持正常的方法。 此外,國外學者針對照顧者的照顧負荷與喘息服務使用率的研究發現,照 顧者在照顧有行為問題的老人時,比較可能感到較重的負荷,而每天有三個小

(27)

時以上喘息服務的照顧者,比起沒有接受喘息服務的照顧者來說,較不會認為 照顧負荷是沉重的;同時,覺得喘息服務不便於使用的照顧者也比較傾向於認 為照顧負荷很沉重 (Arai et al., 2004)。 陳美妙等人(2005)的研究則採取個案對照法,以量表訪談 100 名有接受 及沒有接受喘息服務的失能老人主要照顧者,目的在於瞭解喘息服務對於照顧 負荷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喘息服務能有效減輕主要照顧者身體負荷,促進 個人心理健康,並重建照顧者的社交生活。個人調適能力、社會支持,對於照 顧者的重要性相等;他人的關心讓照顧者感受到價值感、更高的自尊,感受到 他人的關心,也可以使照顧者更願意努力克服困難 (Almberg, Grafstroe, & Winblad, 2000)。 Clarke (2001) 指出,訓練課程普遍被認為是一種使家庭照顧者賦能的方 法,因此社區機構在規劃相關訓練課程時,必須先決定如何透過課程內容傳達 賦能的理念,才能藉此改變家庭照顧者的行動以及自我效能感。國外學者結合 回應性評估與個案研究,透過半結構式的訪談、家庭照顧介入後的觀察以及社 經背景問卷搜集資料,紀錄接受家庭照顧服務的成年人所經驗的賦能歷程,研 究結果歸納出與個人賦能歷程有關的指標 (St-CyrTribble et al., 2008):1.覺察到 個人的處境、能力以及需求;2.發展自尊;3.減少負面情緒(壓力、焦慮、悲傷); 4.符合期待與需求的決策;5.學習與發展溝通、社交及其他的技能;6.透過嘗試 新的方式採取行動;7.發展與支持網路以及社區資源的連結;8.改善生活狀態。 綜合上述研究可知,喘息服務是透過各種介入方案,提供家庭照顧者從照 顧工作中暫時脫身的機會,從事平日因照顧工作而無法完成的活動、滿足家庭 照顧者的身心需求,因此對家庭照顧者產生許多正向影響。然而,從賦能觀點 來看喘息服務對家庭照顧者的影響,則可發現家庭照顧者在使用喘息服務的過 程中,重新掌握對生活的控制感、發現自己所擁有的能力,進而採取不同的策 略解決問題,並用新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壓力;換言之,喘息服務雖然並非直 接以賦能家庭照顧者為目標,卻已經間接地達到賦能的效果。 此外,賦能的概念不只關注個人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個人所身處之脈 絡,以及個人的行動對於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因此筆者結合賦能與喘息服務之 理念,針對實務工作提出下列建議: 1.重視家庭照顧者的能力與貢獻:實務工作者在協助家庭照顧者時,以積 極的角度看待家庭照顧者所付出的努力,藉此讓家庭照顧者瞭解自己所具 備的能力以及對家庭的貢獻,以進一步提高家庭照顧者的自我效能感。 2.教導家庭照顧者自我照顧的觀念:對家庭照顧者教育自我照顧的觀念, 讓家庭照顧者學習認識自己的需求、瞭解自我照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找 到有效的自我照顧方式,以獲得對照顧者自身心理健康與情緒層面的控制 感。 3.強化家庭照顧者的社會支持:社會支持對於增進家庭照顧者心理健康具 有正向影響,提供服務時必須考慮家庭照顧者的家庭關係與社交狀況,增

(28)

進家庭照顧者的社會支持。家庭照顧者若是承擔照顧工作的過程中,能得 到家屬的支持與朋友的鼓勵,孤獨無助感將減輕許多,同時有助於降低照 顧工作帶來的壓力。 4.舉辦家庭照顧者支持團體:由於家庭照顧者長期獨自負擔照顧工作,舉 辦支持團體有助於減輕家庭照顧者的孤獨與無助感,讓有類似經驗的照顧 者彼此交流資訊,不但有助於家庭照顧者在相關資訊上的學習,同時也增 加家庭照顧者的社交機會,拓展家庭照顧者的人際關係。 5.普及相關社區資源之訊息:許多家庭照顧者無法利用社區資源的主要原 因是不知如何獲得相關訊息,因此實務工作者必須主動提供相關資訊給潛 在有此需求的家庭照顧者,使其瞭解如何尋求及利用相關社區資源,並且 針對社區民眾進行宣導工作,強化民眾對相關議題的認識與瞭解。 6.發展因人制宜的彈性策略:台灣的家庭主義以及傳統文化觀念對家庭照 顧者的處境有極為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女性的照顧者身上更為顯著(呂 寶靜,2005;邱啟潤、陳武宗,1997),因此建議專業助人者在協助家庭 照顧者時,必須重視家庭照顧者的生活背景及其帶給家庭照顧者的影響, 在與家庭照顧者工作時顧及家庭照顧者所承受之社會觀感與壓力,協助其 發展不同的因應策略突破困境。 7.倡導家庭照顧者的權益:目前台灣對於家庭照顧者之權益的重視仍有所 不足,家庭照顧者的處境及對社會福利之需求,也尚未納入相關修法條文 中(呂寶靜,2005),因此建議實務工作者在第一線與家庭照顧者接觸並 瞭解其需求後,可組織政治團體,為家庭照顧者發聲,引起政府及社會大 眾對於家庭照顧者之相關議題的重視。此外,透過倡導其權益的過程,教 導家庭照顧者如何連結相關社會資源,發揮個人對於環境之影響力。 肆、結語 本文介紹了目前國內家庭照顧者的現況,包括照顧者的負荷與需求,此外 還介紹了賦能的概念,並提出將賦能概念應用在喘息服務上的方式。綜合相關 文獻可發現,家庭照顧者的議題越來越受到關注,醫療與社福機構對家庭照顧 者所提供的服務內容也逐日增加;然而,目前家庭照顧者的許多需求仍然尚未 被滿足,因此家庭照顧者的負荷並沒有隨著服務內容增加而減輕。本文試圖將 賦能理論的概念與喘息服務的實務工作結合,探討對家庭照顧者賦能之方式, 希望對於滿足家庭照顧者心理需求、改善家庭照顧者現況有所貢獻。 參考文獻 于漱、吳淑瓊、楊桂鳳(2003)。失智症患者的長期照護服務模式。長期照護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roject 1.3 Use parametric bootstrap and nonparametric bootstrap to approximate the dis- tribution of median based on a data with sam- ple size 20 from a standard normal

• Many statistical procedures are based on sta- tistical models which specify under which conditions the data are generated.... – Consider a new model of automobile which is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Feng-Jui Hsieh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ak-Ping Tam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03/2011 receiving certificate of Honorary Chair Professor fro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05/2013 receiving certificate of Honorary Chair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