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悲傷輔導―導師所應扮演之角色 / 100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悲傷輔導―導師所應扮演之角色 / 100"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8),頁 100-102

自由評論 第 100 頁

悲傷輔導

―導師所應扮演之角色

陳珮婷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所在職專班 莊詔雯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所在職專班

一、前言

對於正在就學階段的青少年及幼 童來說,生活中的失落(loss)是很常 見的,而且經常是來自於失去親近的 人。在臺灣的一項針對大學學生經驗 第一次死亡事件的研究指出,經驗第 一次死亡事件的年齡分佈在 3 至 22 歲 間,其中死亡者是親人的 71.11%(陳 錫琦,2003)。而另一項針對國小學生 所做的調查研究,也發現超過八成以 上的研究對象曾接觸過死亡事件,其 中五成以上發生在九至十二歲(陳錫琦 與方惠欣,2012)。然而面對學生的悲 傷,身為孩子的導師究竟應如何因應 和處置?在陪 伴學生 度過悲傷過程 中,導師應扮演何種角色呢? 現行於校園之中,隨著制度的進 步及對於學生輔導工作之日益重視, 目前各級學校已有專任、兼任輔導教 師之設置,以彌補一級輔導需求之不 足,然而身為與學生接觸最頻繁的導 師,在面對學生的悲傷時,仍應清楚 的知道自己的職責、功能與所應扮演 的角色。 在下一個段落中,將會聚焦於因 親人或重要他人死亡而引發的悲傷, 對於學生所產生的影響。因為唯有先 瞭解悲傷學生可能會有的情緒及行為 變化,才能幫 助導師 辨識悲傷的學 生,進一步給予關懷及協助。

二、悲傷對孩子的影響

以下所提到的各種因為悲傷所引 發的反應,均為一般的、普遍的及可 能出現的反應。導師除了認識普遍性 的悲傷反應之外,也應注意每個學生 的個別差異,以免形成錯誤的評估或 判斷。 (一) 對心理的影響 悲傷的學生在心理上可能會出現 沮喪、難過、焦慮、甚至是憤怒的各 種情緒反應。有時也會因為錯誤的歸 因(例如:幼小的孩子可能會以為自 己不聽話,而使得重病的母親病情惡 化而去世),而在心理產生罪惡感或愧 疚感。心理的反應無法直接從外表的 觀察得知,但是通常會轉化或影響到 外在的行為。 (二) 對生理及行為的影響 當學生面臨悲傷時,可能因為上 述的心理因素而導致無法入睡或睡不 安穩等睡眠不足的現象。年紀較小的 學生,可能因為親人的死亡,而出現 退化性行為。例如:可能出現尿床、 不敢獨自上廁所、或變得比以往更加 的黏人。而年紀較大的孩子可能會做 出一些危險的舉動,例如:打架、飆 車、服用禁藥、自我傷害等。當學生 不曉得該向誰尋求協助,以處理自己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8),頁 100-102

自由評論 第 101 頁 的情緒及問題時,可能會孤立自己、 減少與外界的溝通及對話。 上 述 的 心 理 、 生 理 及 行 為 的 反 應,也會影響到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 況。 (三) 對學習的影響 當學生的內心受到悲傷的衝擊, 因而引發一連串的反應之後,勢必會 影響到學習狀況及在課堂中的表現。 導師可能會觀察到學生開始變得沉默 不語、悶悶不樂,對於班級活動或事 務的參與度降低,對於導師所交代的 功課或事項,無法按時順利完成,學 習成就可能也會一落千丈。 上 述 因 為 悲 傷 而 帶 來 的 各 種 影 響,均為普遍性的反應。身為導師除 了細心觀察之外,有時更得拋棄既有 的認知,將每個學生當作是不同的獨 立個體,方能正確的辨識出悲傷的學 生需要協助的地方,也才能進一步思 考該如何予以協助。 以下將就導師在協助悲傷學 生時,所能也所應扮演的角色做說明。

三、導師的角色

在面對悲傷的學生時,除了家人 之外,導師可能是與學生接觸最頻繁 的重要他人, 是學生 尋求協助的對 象。在各種協 助學生 度過悲傷歷程 時,導師所應扮演的角色,其實與導 師在日常的班級經營中所執行的工作 大同小異,也 是導師 本應具有之知 能,其所差別之處僅在於所面對的學 生狀況不同,而需在技巧與心態上做 調整。 (一) 辨識者 身為班級導師,對於學生的身心 狀態及平常表現,應有相當程度的了 解與掌握。導師應將學生的行為差異 視為一種訊息—代表其身心狀況正在 改變,如果其原因來自於家中的親人 或重要他人死亡時,便可推測學生行 為的改變來自於因為死亡所引起的悲 傷,導師可以依照學生個人的狀況, 開始思考如何因應與處置。 (二) 陪伴者 如 果 學 生 的 家 庭 系 統 支 持 性 足 夠,通常可以使其順利且盡快的度過 悲傷的階段。此時導師的角色,只須 擔任一位在校的陪伴者即可。除了陪 伴悲傷的學生,減少其孤立的感覺之 外,亦可將悲傷學生的狀況對全班同 學稍做說明。一方面減少其他學生的 疑惑和不安,一方面也請大家發揮同 儕的力量,共同關照悲傷的學生,以 降低悲傷對其學習與人際關係的負面 影響。 (三) 解惑者 在傳統文化的浸染下,死亡經常 是一個諱莫如深的禁忌話題,許多家 庭只要提及死 亡二字 無不避諱。因 此,學生對於死亡的概念經常是模糊 不清的,以至 於真正 面對死亡事件 時,反而產生許多疑惑及誤解。而學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8),頁 100-102

自由評論 第 102 頁 生平日就在課堂上學習各種知識,因 此在課堂上公開、自然的討論死亡或 悲傷的議題,是極理想的環境。藉由 解答學生對於死亡的疑惑,導正其對 於死亡的誤解,進而協助他順利的、 盡快的度過悲傷的歷程。 (四) 資源整合者 當學生因為死亡事件悲傷而出現 重度的負面反應(例如:極度沮喪或 焦慮)或偏差行為(例如:自我傷害) 時,導師應積 極尋求 並引進各種資 源,共同來協助學生解決問題。學校 原本就具有許多的資源可供利用,例 如:健康中心、專業輔導人力、補救 教學的資源等,均可以用來幫助悲傷 的學生。如何 善用各 種資源才能適 時、適性地協助學生解決問題,就有 賴於導師從中整合。 上述的各種角色,其實與導師平 時所執行的工作是一樣的,只是處理 的議題是如何協助學生度過悲傷,因 此在方法及態度須略作調整罷了。就 像前文所提到的,導師如果能在平時 就落實預防性的死亡教育,並且在面 對悲傷學生時扮演好各種角色,其實 就能協助學生早日脫離悲傷。

四、結論

死亡是生命最終的結果,死亡經 驗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得面對的,雖 然每個人在面對死亡悲傷時,悲傷的 反應不盡相同,但一定都會經過一段 悲傷的歷程,學生也不例外。 學校是除了家庭以外,讓學生覺 得熟悉又放心的場所,而導師也是除 了家人之外,讓學生感到信任的重要 他人。 如果要協助悲傷的學生能夠順利 的、盡快的度過悲傷的歷程,導師必 須在平日就落實預防性的死亡教育, 讓學生對於死亡能有清楚且正確的概 念。而當學生正在經歷死亡所帶來的 悲傷時,導師 必須扮 演各種不同角 色,發揮應有的功能,才能真正、有 效地協助悲傷學生解決各項的問題, 早日從悲傷中脫離。

參考文獻

 陳錫琦(2003)。某大學學生經驗 第一次死亡事件及其相關問題。衛生 教育學報,20,45-70。  陳錫琦、方惠欣(2012)。小學生 第一次接觸死亡事件之反應-以臺北 市某國小六年級 學生 為例。 學 校衛 生,61,75-10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課程詮釋與學習評估 (修訂)

 另外,教師可考慮以「活動二」作為課 堂預習,讓學生先對粵港澳大灣區具備 初步的認識,然後於課堂上利用電子應 用程式(如 Socrative 或

就學與就業之職能 治療暨實習、職業 輔導評量學暨實 習、職業復健暨實 習、職能評估與職 業復健暨實習、職 業輔導評量專題研 究、職業輔導評量

 教師展示第 21 頁白貓的圖畫。討論:跟之前的貓小 姐比較,白貓有甚麼特點足以令貓傾心?(自由作 答).  教師講述第

課堂評估回饋教學 (善⽤用評估數據)...

成長歷程 生涯輔導課 多元學習經歷 自閉症輔導

製作電子文集 bookPress / Flipbook 調適修正、實作分享

教育局將於2015/16年度透過校本支援計劃,讓語文教師能 應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