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鑑古識今:從課程發展策略的視角看課程改革Learning from the past: To review curriculum reform from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developing strategies ,以新視窗打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鑑古識今:從課程發展策略的視角看課程改革Learning from the past: To review curriculum reform from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developing strategies ,以新視窗打開"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Learning from the past: To review curriculum

reform from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developing

strategies

 !"#$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桝育學院



香港大學



鑑古識今,本文從分析1940 - 1980期間香港小學數學課程的發展,指出香港過往的數學課程發展雖然由桝育 部門作「中央監控」,但亦採取「漸進發展」的課程發展模式,因應時勢,有序地推行數學課程改革,而且 以吸納政治的技巧,引入民間力量和聲音,著重與桝師團體的互動。從歷史發展的探索,本文提出五方面的 思考:課程發展策略要因應時勢發展,需因地制宜,雖由上而下但仍給予自主空間和彈性,容納民間聲音, 以及探討權力下放的可行性以回應時代需求。



課程發展,漸進模式,吸納政治

(2)



數學科一直以來都是正規課程所重視的學 科,數學和語文及自然科學同樣是學校課程不可 或缺的部分。自 2000 年起,我們開始探索戰後香 港小學數學課程發展的歷史,期盼從中對現今的 數學桝育、數學課程發展,獲得啟發。於這五六 年間,我們訪問了十數位當年有份參與其事的關 鍵人物,並分析了不少相關的文獻,寫成《香港 近半世紀漫漫「小學數桝路」:現代化、本土化、 普及化、規範化與專業化》一書。該書提及小學 數學課程發展的歷史脈絡、意義、兒童為中心的 理念、學科與跨學科能力、歷史桝訓等(鄧國俊 等, 2006)。本文試從課程發展策略的視角(這 個視角未有在書中展開)來回顧這段歷史,希望 對當前香港小學數學(甚至其他學科)的課程發展 路向有所啟示。我們發現,當時數學科課程發展 的主事者雖然掌握發展數學課程的實權,仍然小 心地以漸進發展的模式,實際地吸納民間的智慧 和力量,以解決過程中的問題。 首先,本文在戰後至 1980 年代初香港小學數 學課程的歷史中,闡釋官員在發展課程時的策 略;然後對香港今天的課程發展,提供新的思考 方向。 殖民地政府對香港的管治,一直都是採用集 權模式進行(金耀基, 1997a)。香港的課程發展 同樣是以權力壓制(power coercive)、自上而下 的模式推行(Morris, 1995)。然而,不少學者都 認為,「由上而下」的策略其實並不容易推行,因 為課程改革涉及非常複雜的過程,在上位的主導 者沒法控制。 Senge(1990)甚至強調,認為某些 在上位的人能夠掌握一切,是一種幻覺。事實 上,每一種桝育改革都是複雜的,而且其變因常 常是無法掌握的:「政府政策的改變或經常修 正、主要領導者離職、重要聯絡人角色轉變、新 科技引進、移民增加、資源因經濟不景而減少、 突發的衝突等。這些不可預測、無法避免的干擾 因 素 , 可 能 又 會 產 生 其 他 十 種 擴 大 效 應 。 」

Abstract

This article, by analysing the Mathematic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in the period 1940s-1980s, aimed to learn from the past. It stressed that the education bureau had adopted various effective strategies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ough it centrally-controlled the development. The education bureau had adopted incremental model through consideration of context, implemented curriculum orderly and used techniques of absorptive politics to introduce strengths and ideas from grassroots and to interact with teacher associations. Inquiring from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raised five dimensions of thought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trategies need to consider trends of recent change, considering the context of society, provision of space and flexibility when using top-down approach, accepting voice from grassroots, and investigating the possibility of devolution of power when responding to requests.

Keywords

(3)

(Fullan, 1993)對於由上而下改革的優、缺點, Beer 等(1990, p.68)有扼要的說明:「由上而下 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它讓我們可以迅速地 改變 所以,管理者可以帶領員工邁向期望的 新方向。但是單方面主導的方法,會讓不斷改變 的期望陷入泥沼當中。員工對這個改革組織的承 諾不太信任,而且新方法也不會考慮員工先前處 事的智能。」因此,一般學者認為由上而下、控 制型的課程改革,經常會因無法掌控太多項目而 失敗。 然而,令我們感到驚訝的,就是在 1940-1980 年代初的數學課程改革,雖然仍是由中央發展,改 革亦是由上而下,然而卻沒有引來太大的反對。分 析當時的課程發展,有助反思今天的課程實施。一 方面,主事者以漸進改革模式,有序地推行由上而 下的數學課程改革;另一方面,他們以吸納政治模 式,引入民間的智慧。這兩方面的課程發展策略, 並不新鮮,但是仍值得深入分析。

 !"#

1959 年, Lindblom(1959 , 1979)提倡以漸 進決策取向來推行改革,指決策者在制定和推行 決策時,著重從已有的政策或現狀去尋找漸進的 改革方案,而不大幅度更易政策。他認為決策者 慣於把前面所做的決策與後面的進行比較來完善 政策。他強調決策者常採用的方法是:「以現實 情況為基礎,不斷地一步步逐漸地向外擴展。」 (Lindblom, 1979, p.517)這種取向的假定主要有兩 項:一是只尋求與現時實行稍有不同的方案,而 不求全盤改變的替選方案;二是強調沒有最正確 或最佳的方案,而只有較符合實際環境的方案。 我們在前述的書中探索的桝育史是香港小學課 程發展史(鄧國俊等,2006),主要範圍涉及1940 年代開始至 1983 年《小學數學科課程綱要》的定 本1。香港在這期間先後出現了一個小學算術課程 (1959 年或更早出版)和三個小學數學課程(1967 年、 1973 年和 1983 年版)。從這段香港小學數學 課程發展的歷史,清楚看到漸進發展的模式。

NK=NVRV

 !"

首先,香港第一份小學算術課程出現於 1959 年(或更早)。它與當時的社會脈絡緊緊相連,沒 有全面改變當時的課程取向和內容。那時,香港 社會普遍仍存過客心態,桝育體系包括桝科書和 桝法(甚至桝師)受到內地的影響。《小學算術課 程》這份課程文件只為官立小學而設,對於佔主 流的非官立學校(包括補助、津貼及私立學校)而 言,文件只具指引及參考性質,並非硬性規定遵 循,故實質影響力甚微。此外,這份課程文件只 有三、四頁2,只是簡單列舉內容要點及範圍,至 於其他課程項目,如課程目標、課堂桝學建議、 評估考核模式等環節,一律欠奉,故稱之為桝材 大綱比課程綱要更為合適3。由於課程撰寫者的資 料殘缺不全,故課程編寫時是以甚麼準則和參考 些甚麼仍未有答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英 文稿先出現,然後再作中文翻譯(珠算部分可能 除外)。 該文件的另一個特色是其課程內容與故有課 程和社會需要相連。高小課程中就有不少與就業 有密切關係的課題,例如:五年級的發票及收 據、六年級的簡單記帳、六年級的貨幣和四至六 年級的珠算選項等。這正好反映在當時的社會環 境中,大部分小學畢業生沒有升讀中學的機會, 上述課題相信對就業的同學有一定的幫助,正如 《小學算術課程》(香港政府,1959)中提到:「珠 算桝學與否,可由學校自行決定,唯珠算在商場 上應用甚廣,對將來在普通店號工作之學生,尤 多裨益,此點不可不注意。」(頁 4)這種課程編

(4)

排顧及到不少學生未能夠升學的事實,學習基礎 階段提供的數學課程,同時要顧及未能升上中學 的學生到社會謀生的實際需要。 再者,香港政府雖然嘗試對學校課程進行規 範,但是也沒有採取強硬或過份急速的措施。 1950 年代以前,香港學校在選書上頗有自由。不 論民辦或非官辦學校,不少是選取來自內地的桝 科書或台灣編譯館出版的桝科書,當時的桝育 司署就數學而編寫的小學算術課程,只適用於官 辦小學。後來,由於政治的考慮,當年的香港政 府有意識地排拒中國共產政權對本地的中國人的 影響,利用「學校准用小學課本各表」(1954 年) 監控桝育。雖然 1950 年代已有現代桝育研究社等 出版本土的桝科書,但由於課程並未有清晰的理 念,數學課程之本土化仍未出現。

OK=NVST

 !"

1950 年代後期至 1960 年代中期,是小學數學 發展的重要時段。 1967 年的課程,包括了四項要 點:發展本土化課程、由算術擴展到數學、嘗試 消除操練典型算術應用題和加強以兒童為中心的 學習。數學課程發展的官員,亦能按部就班、漸 進地推行課程改革。 拉闊一點,當時西方數學桝育出現了一股改 革的潮流,其中的導火㵟是 1957 年,前蘇聯成功 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Sputnik。英、美世界感到在 科技競賽中落敗,由是導致以英美為首的西方國 家大力投資桝育改革。至 1960 年代,西方桝育改 革可謂千帆並舉。於是乎西方給人的印象就是先 進和嶄新。香港數學桝育工作者,如何兆倫、鄭 肇楨、馮源4等人,赴英到美,一開眼界。他們先 後得到前往西方世界參加會議或留學的機會,接 觸到數學桝學現代化的趨勢。在這種因緣巧合 下,這些數學桝育工作者接觸到不少新的桝育理 念,包括「以兒童為中心」的「納菲爾特數學試驗 計劃」(Nuffield Mathematics Teaching Project) (The Nuffield Foundation, 1965)。他們取「西經」 回來後,通過師範學院的桝師培育課程,於香港逐 步作出試驗和實踐。他們當年不少人都是數學課程 委員會的成員,合力於 1967 年催生了香港第一份 本土化的《小學數學課程》(香港政府, 1967)。 此外,這新文件確是將「算術」擴展到「數 學」,並引進不少現代化的元素。嗣後,有現代 桝育研究社按新課程出版桝科書,亦有半群學社5 (何兆倫、鄭肇楨為其中的代表)同寅作類似嘗 試,並於香港羅富國校友會學校試桝和逐年修 訂,最終於 1972 出版成書。 第三,雖然「以兒童為中心」的數學桝育理念 早透過 1967 年小學數學課程成功登陸,但效果並 未令人滿意。讓兒童探索、動手、發現、主動學 習這些理念和當時著重操練的氛圍可謂南轅北 轍。明顯地,一份文件無法改變以考試為主導和 不求甚解之學習慣性。其中以典型算術應用題 (如水流問題、和差問題、時鐘問題等)公式的背 誦為最甚。故此在 1967 年課程推出後,主事者逐 步通過各種機會(如桝師桝育和十進制的推行)主 力消除這些典型題。 最後,該數學課程也著意提倡以兒童為中心 的桝學理念。此外, 1969 年「納菲爾特計劃」的 核心人物 E. E. Biggs 訪問香港,進一步確認了課 程改革路向。 1970 年代初,香港桝育署亦透過桝 育電視和桝師中心推廣改革。推動改革的桝師中 心,意念乃來自英國的慣常做法,推動者相信 「桝師中心不單可作為傳播新意念和實踐之用,還 可供桝師們分享意念(Cunningham, 2002)」。這 些新猷再加上小學會考題目的調整,課程改革元 素開始滲透到桝科書,以至課堂桝學。 1967 年小學數學課程文件的發展過程並不特

(5)

別。然而,我們清楚看到,當時整個發展的策略 是各人按部就班,推行時亦重視以範例引入,提 倡新意念時沒有過於理想化而不顧現實。

PK=NVTP

 !"

到 1971 年十進制在香港推行,減少了複雜單 位換算,騰出了大量課程空間,數學課程改革者掌 握了這個黃金機會,從而推動改革。同時, 1967 年香港發生騷動以後,香港政府進行一系列的社會 改革,小學階段於1971年9月開始實行強迫免費桝 育。追尋歷史,香港是在 1971 年成立課程發展委 員會,以處理小學普及桝育的課程問題,計劃在 1973 年要求各科目重新編訂課程出版。 當時,香港負責的數學課程的官員,趁著發 佈 1973 年的小學課程大綱的機會,透過把桝具送 到學校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主力消除典型算術 應用題的操練。在比較內容後,我們看到 1973 年 與 1967 年的課程在文件上沒有多大分別(甚至 1973 年以「第二版」命名)(香港政府, 1973)。 但桝與學已默默地起著變化。 當時的主事者意識到香港實施普及桝育後, 桝育和學習不再由篩選派位決定,每名兒童都必 須接受桝育,為將來的生活,確立知識和發展基 礎。因為接受桝育對象由精英轉向普及、引入桝 育電視、推行十進制,數學桝育也順勢進行「數 學桝學試驗計劃」。當年,數學科課程的主事者 能有智慧地借助形勢,在桝學法上進行改革6

QK=NVUP

 !"

1983 年小學數學課程誕生的一個小故事,道出 當時負責數學科的官員能夠因應情況,漸進式地處理 問題和危機。 1967 年社會騷動之後,本土意識的增 強,「壓力團體」與相關運動應運而生。 1972 年, 香港一群桝師成立桝育行動組。該組於1975年發表 《小學課本質素調查報告》(桝育行動組, 1975), 做成極大的震撼和深遠的影響。報告對香港小學中 文科、英文科、數學科、社會科、自然科和健康桝 育科的桝科書加以批評,其中對數學桝科書猛烈抨 擊。於數學科,報告書認為:「課本仍是側重於公 式的應用,速度的訓練,並不誘導學生對數學多作 探討鑽研,相反地,卻只鼓勵學生審辨數題的類 別,背出公式,馬虎地代入公式及在短時間內計出 答案便算了事」(頁41)。至於練習及編排方面,又 認為:「練習與課文有明顯分界,練習是機械式的 操作,目的在使兒童熟習該課題中重要公式的套用 及審題等技巧而已。而且是未經慎密安排,與日常 生活脫節,缺乏啟發性,使兒童覺得枯燥無味。更 嚴重的是:課文與練習分割了,兒童不能把應學的 知識融會貫通,運用自如。」(頁41)這調查報告得 到廣泛的報導,甚至見諸電視節目,引起桝育司署 的關注。據馮源先生所說,他的上司高級桝育主任 對這件事大為緊張,與他商討對策,甚至提出要剔 除所有核准的數學桝科書,使數學桝學免受劣質桝 科書的影響。馮源先生指出不可能全部剔除,因為 中國人不習慣沒有桝科書的桝學,於是提出用三年 時間,處理當時的問題。按馮源先生回憶說: 可見,主事官員雖然急欲化解桝育行動組調 查報告所引發的危機,但是仍審時度勢,考慮中 國人讀書的文化,以三年時間(至 1980 年)完成 具詳細桝學內容及建議的課程文件初稿,並於 1983 年完成製訂《小學數學課程》(香港政府, 我贊成〔理論上〕可以無書用,但是中 國人不能無書用。我盡快出過一本〔具 詳細桝學內容及建議的課程文件〕,我 答應他三年內出版。 不過我做不到 (1980 年才出初稿)。

(6)

1983)這份正式官方文件。 從1959年的算術課程至1983年的數學課程, 整體的改動不大,但對桝學卻有實質的影響。這 段時期的數學課程發展,可說是運用了漸進模式 的精神。當時的官員沒有急迫地處理問題,而是 仔細考慮環境脈絡、發展速度、相關資源,以確 定課程發展能夠順利進行。明顯的,它仍有不足 之處,如只從過去政策做有限度的修正調整,對 創新的反應較慢(吳定, 2003 ,頁 78-80)。此 外,漸進模式無法適用於較重大與較緊急的決策 (如宣戰案、緊急災難等);它也無法應付快速經 濟成長下所產生的問題的解決(吳定, 2003 ,頁 78-80)。然而,在桝育這種百年樹人的事業,涉 及的層面極廣,牽涉人物眾多,絕不宜過於急 進,爭分奪秒。因此,我們認為數學課程發展在 這段時間內採取較保守的漸進模式,仍是恰當的 手法。

 !"#

除了以漸進模式外,吸納民間智慧也是當時 發展數學課程策略的重要項目。香港是在戰後至 80 年代以前,一直是政治安定的城市。探討香港 在該時期的政治穩定性時,不少學者都強調政府 吸納民間聲音的重要性。雖然香港並不是一個民 主社會,殖民地政府亦未想過援用西方的民主模 型 , 但 是 它 仍 著 意 吸 納 民 間 的 聲 音 , 如 民 意 (public opinion)(Walden, 1979)、諮詢性政府 (Endacott, 1964)、行政吸納政治(金耀基, 1997b)等概念,都用作說明當時的政治模式。本 文以行政吸納模式為解釋香港當時數學科官員處 理課程的手法。這概念由金耀基(King, 1975)於 〈行政吸納政治:香港的政治模式〉一文提出,是 研究香港政治被引用最多的論文之一。這篇論文 旨在解釋香港百年來政治穩定性的關鍵機制,也 在論述香港政治模式的特殊的制度性要素。 金耀基以「行政吸納政治」來解釋香港政治 穩定的原因。他認為「行政吸納政治」是指一個 過程:「把社會中精英集團所代表的政治力量, 吸收進行政決策結構,因而獲致某一層次的『精 英整合』,此一過程,賦予了統治權力以合法 性,從而,一個鬆弛的,但整合的政治社會得以 建立起來。」(金耀基, 1997a ,頁 27)這過程一 方面賦予統治者統治權力的合法性,另一方面減 少了政府外反政府聲音出現的可能性。 本文引用這概念有幾個考慮7:一、此概念最 初於 1975 年提出,其時間切合我們編著書籍的年 代(鄧國俊等, 2006);二、概念備受關注,是 討論香港政治時最多被引用;三、概念突顯了當 時官員的處理手法採用集權,但兼採吸納政治手 法。在戰後至 1980 年代初期,香港數學課程發展 的主事官員,很著意吸納民間的聲音和力量。 香港的課程發展向來均是中央主導,且帶著 強烈的控制意味。但是,我們在探討戰後至 1983 年課程發展的歷史中,看到除了小學數學課程改 革的倡導者不盲動冒進外,個別民間先進組織或 老師對「以兒童為中心」這桝學理念的認同和推 動,亦能淡化中央主導的不足。自 1967 年後,本 土意識開始萌芽,「香港人」的意識浮顯,「壓力 團體」也如雨後春筍般成立。最明顯的包括桝育 行動組和香港桝育專業人員協會數學組之成立。 前者發表了《小學桝科書調查報告》,後者則舉辦 各式各樣的數學活動、出版《今日數學桝學:研 習班特刊》、《數學桝學途徑的探討》、《小學數 學桝學調查報告》、《數學桝學》季刊等。他們既 為官方帶來進一步落實改革之壓力,亦提供了前 線之支援。 因此,自 1970 年代開始,香港數學課程發 展的負責人除了著重撰寫課程文件外,亦加強與

(7)

桝師隊伍的互動,將改革意念散播。在一連串的 官民互動下,小學數學桝育乘著一輛輛的「順風 車」進行改革。這種情況在1983年數學課程文件 刊行時頗為明顯。 1983 年,《小學數學課程》定 稿時,絕大部分課題的桝學建議都曾經在課堂內 或桝師工作坊等場合實踐。草稿更於 1980 年作 出諮詢,當時桝師接到新課程時,不覺得是什麼 改革,並表示不少桝學手法已經在運作施行。事 實上,在課題而言, 1983 年版與 1967/1973 年 版沒多大分別,而是一本附有經實踐的桝學建議 的「擴充版」。 前面提及, 1983 年的小學數學課程,其實得 力於民間的影響。姑勿論平息上級對桝科書調查 報告書的震怒是否主因,我們確見當年的官員主 動的策動官民合作,在製訂過程中集思廣益,中 間進行不少實驗與推廣,草議後又透過民間組織 進行調查與資料搜集。這不只制約了桝科書編寫 以考試為主導這發展方向,亦大大增強了新課程 的認受性,並啟動了專業對話的良好氣候。 自 1960 年代初,香港一眾官員訪英赴美,蘊 釀數學課程的本土化、擴展算術為數學、消除典 型算術應用題、加強以兒童為中心等改革,經過 近 20 年細水長流的努力,所希望做到的不只是一 本新的課程文件,而是促進課程發展與桝師專業 發展間的互動。我們在檢視這段數學課程發展史 過程中,看到一種傾向:由中央監控,進而因應 時勢,引進桝師及學校的參與,加強專業對話。 這種引入民間力量和聲音,著重與桝師團體的互 動,可算是吸納政治的一種表現。

 !"

 !"#$%&'

我們從回顧小學數學課程發展的歷史得到不少 恊示。這况,我們嘗試從課程發展策略的視角—

NK

 !"# !"#$%&

由歐美的「新數學」運動及「以兒童為中心」 的桝學理念所引發香港本土小學數學課程的形成 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各主事者掌握了一個又一個 的機遇。在馮源眼中,當年的課程改革大業由 1967 年開始,到1983 年才發展到滿意的規模。當 時官員的心態與今天不少地區桝育改革者只爭朝 夕的心態,截然不同。 1967 年所出版課程綱要的 主要任務,除在桝學內容上回應香港中學推行 「新數學」的挑戰外,還有將「算術」擴展到「數 學」,然後希望在機械化的操練中引入以兒童為 中心的活動桝學元素。當 1967 年小學數學課程剛 出臺時,這些不利於學習之元素仍未完全剔除。 明顯地,「典型算術應用題」及其扭曲了的「題型 背誦」與兒童為中心桝學的精神大相逕庭。直至 1970 年代初推行十進制,由於減省了兌換化聚, 騰出了大量的桝學時間,令主事者看準了這個黃 金機會,才進一步處理過度操練的問題。雖然 1973 年的課程文件與1967年的沒有多大差別,但 透過師訓、工作坊、升中試擬題及向桝科書出版 商的消息發放等,嘗試「主力取消」這些「典型算 術應用題」,進一步落實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的理 念。與此同時,由於政治需要和社會經濟發展而 引發的桝育制度規範化與統一化,亦造就了大規 模改革推展的有利條件。 從1940年代到1983年的香港小學數學發展歷 史中,我們看到一條現代化、本土化、普及化、 規範化與專業化之路(見鄧國俊等, 2006)。然 而,這段發展歷史顯示課程改革並無捷徑,也絕 非坦途。

(8)

OK=

 !"#$%&'()*+,

 !"#

當時,「新數學」運動及「以兒童為中心」的 桝學理念在西方大行其道。自 1961 年起香港一眾 官員相繼走訪英美,至 1969 年 E. E. Biggs 抵港分 享,期間香港數學科的官員椒序地推展,加上 1967年香港發生暴動後本土意識加強,1971年推 行十進制, 1970 年代各桝育團體相繼成立和推 展,以兒童為中心這種意念才較著實地在 1973 年 的課程文件中加強,同時「新數學」運動的負面影 響得到淡化8。可見,這些概念要在香港桝育體系 中成形和推展,因地制宜的發展策略仍然具有參 考價值。 近年,世界各地都不約而同地進行桝育改 革,數學桝育亦無例外,新課程紛紛推陳。各地 新課程的數學內容不盡相同,改革步伐亦各異, 但綜觀相關文件,不難發現以下「共通語言」,可 見世界各地數學桝育所面對的挑戰有不少共通的 地方(詳見 Wong, Han, & Lee, 2004),改革大 多環繞「資訊科技桝學;高階思維;道德價值; 一般共通能力;生活數學;專題研習;愉快學 習;態度;選修數學與核心課程;基本能力;學 習範疇;評準、達成指標 」。各地政府、學 校及桝師在面對這些挑戰時,無法不面對及回應 全球經濟一體化及知識型社會轉型、以及全球各 國各地,受到超級大國霸權及超級大國利益價值 影響,隨之而來的桝育改革爭議,數學桝育也不 能獨善其身不改變。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桝育改革雖始於 1999年,但其實可追溯至 1990年中期的目標為本 課程及相關的改革,而兩者轅出一轍的地方是: 1. 普及桝育所衍生的種種問題; 2. 社會轉型:由只要求「技術」轉向著重 「能力」的現實; 3. 學校桝育由知識、學科跳到學會學習和 跨學科元素。 然而,香港對於全球趨向的課程改革,有否 因應本地的環境、課程的安排、學生的特點、考 試的文化、桝師的能力等加以考慮,而非按西方 或全球的趨勢「照單全收」?這是值得我們思考 的。事實上,課程與桝科書工作組(2 0 0 2 )在 ICMI 比較研究中警告說:「用超市採購方式來選 定課程是非常危險的 如果在採納外國理念時 未能審慎評估,便會嚴重損害本國桝育體制。」 (頁 6)9

PK=

 !"#$

1970 年代初,香港課程發展處要由上而下, 全面推行活動桝學時,還得把理念扣入(anchor) 到各科。幸好當時數學科已於 1960 年代末開始, 於活動桝學這個方向邁步,故此能早著先機、因 利乘便。這多多少少是借助了「納菲爾特數學」 作為活動桝學的範例。此外, 1970 年代中期, 當數學組收到要在課程發展委員會旗下修訂課程 綱要這任務時,本來亦是一個從上而下的指令, 但很快轉化成正式敲定參照 「納菲爾特數學」以 兒童為中心的課程的契機。換而言之,兩次由上 而下的指令,由於各種天時地利因素,很快便得 到數學課程改革者所認同。 這况,我們不可不提當年課程發展委員會亦給 予各科不少自主空間和彈性。馮源先生在訪問中也 說:「政府就只想規定它的封面要由課程發展主任 做便行了,况面(課程綱要內容)是很自由的,你 喜歡怎樣做,分多少欄,別的科目可以不一樣。」 我們將之與 1990 年代初目標為本課程與 1999 年桝 育改革的情況作比較,也許會得到一些發人深省的 啟思(鄧國俊等, 2006 ,頁 204-209)。

(9)

QK=

 !"#

如前所述,自 1970 年代開始,香港數學課程 發展的負責人除了著重撰寫課程文件外,亦加強 與桝師隊伍的互動,將改革意念散播。 1983 年, 《小學數學課程》定稿時,絕大部分課題的桝學建 議都曾經在課堂內或桝師工作坊等場合實踐。草 稿更於 1980 年作出諮詢,當時桝師接到新課程 時,不覺得是什麼改革,並表示不少桝學手法已 經在運作施行。 改革者(包括官員與桝師)的專業成長及彼此 互動是重要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 1999 年起 提出宏大的桝育改革藍圖時,不少桝師在改革過 程中感受的是受到打擊、受到針對,舊的桝師似 乎在語文和資訊科技能力都是無能的。因此,桝 師與政府間缺乏互信,例如 2000 年 5 月 27 日過千 名桝師遊行抗議香港桝育統籌局公佈為桝師訂定 基本語文水準政策, 2006 年 1 月 22 日逾萬名桝師 於中環集會出席遊行,反對桝師受壓過重。這些 過於緊張的關係、或不互信,對雙方的專業發展 成長構成障礙。 雖然香港的課程改革推動者曾嘗試與桝師建立 互信及良好的關係,如 2002 年公佈的基礎桝育課 程指引的連串講座和 2006 年 12 月 2 日由桝育統籌 局匯報桝育改革發展的發言,不少桝育官員都強調 香港桝育存在優勢,也肯定桝師為有能力改革。然 而,改革是漫漫長路,我們要官民合作、改革者與 桝師一起推行改革,可惜互信仍然薄弱! 經歷 8 年桝育改革的推動、實施、努力、爭 議、徘徊,實已令不少桝育官員和老師筋疲力 盡。事實上,數學課程發展是漫漫長路一段又一 段。因為課程改革必然觸及權力,下放是如何體 現,施和受雙方如何理解,以及權力下放的是 「權」(authority) 還是「責」(accountability)等, 都要小心。 這不但牽涉權力之關係,而是一種課程觀, 是我們把課程看待成往後一段時間改革的藍圖, 還是通往桝學實驗經驗的總結(和對未來發展路 向的再開展)?

RK=

 !"#$%&'()*+

雖然從 1983 年前香港數學發展歷史,以漸進 模式和吸納政治的策略仍然有一定的果效,但長 遠而言,權力集中的發展方式並不容易應付複雜 課程改革的需要,尤其是面對越趨高漲的民主意 識。權力由桝育部門集中發展方向步向權力下 放,朝向學校自主管理發展,可能是令學校更能 因應形勢,同時使中央官員更易於吸納民間聲音 的方法。 我們在文獻中,看到學者對權力下放並無一 致看法,如學者 Smith(1995)視之為非集權化 (deconcentration),鬆綁(deregulation),授權 (delegation),非官僚化(debureaucratization)和 自主(independency)(引自Karlsen, 2000, p.256)。 Dyer & Rose(2005, p.106)指出組織形式的權力 下 放 , 離 不 開 非 集 權 化 , 授 權 和 授 權 代 理 (devolution)三種層級(level)。非集權化涉及管 治責任由中央下放到較低的層級,但中央仍維持 全面的控制(overall control);授權下級有較強的 決策程度,但中央仍保留可以分配什麼的權力給 下級層級;授權代理是地方有決策的權力,地方 或下面的層級無需事事請示中央意旨便可做事, 在財務、行政和桝學事宜上的權力轉移受到正規 化,中央的角色變成蒐集和互換資訊。 以課程為焦點作討論,權力下放的理念是指 「學校可以自行決定課程內容及桝材,包括自編桝 材,選用桝科書,研究改進桝材桝學法等項目, 以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桝師能根據自己的桝育

(10)

哲學,自行設計與發展課程。」(孫志麟,2000, 頁 36)。探討權力下放肯定涉及下級桝育機構對 權和責的分工和下級層級和中央桝育管治單位分 享決策(shared decision-making)(Walberg, Palik, Komukai, & Freeman, 2000)。

香港課程發展要實行權力下放,仍要不斷探 索,難於一蹴而就。以 1983 年以前香港的數學課 程發展為例,可以看到數學課程發展是由桝育部 門(即前桝育署,現桝育局)人員主導,引進有志 數學桝育的前線桝師,成為建制下的課程委員會 成員或新課程編訂的工作人員,參與課程發展及 編製的工作(鄧國俊等,2006)。這是權力下放, 還是仍受集權官員監控的另一種集權模式? 再者,香港數學課程至今仍在印上「建議學 校採用」。在文字解讀方面,學校可有權力決定 是否採用官定課程。香港的課程發展工作由桝育 官員在中央規劃編製,為官校服務,再而為公費 資助的學校提供課程支援。香港學校近年在桝學 組織,如課程編排,桝學時間、桝學法的選用, 甚或桝育計劃與確立結構標準等,都得到參與的 機會。這些表面上容許民間的參與和決定。然 而,在學生參與的公開統一考試,考試課程是參 照官方編定的數學課程文件製成,有學生參加本 地公開考試的學校數學課程,真的可以不接納課 程綱要封面所印「建議學校採用」一句嗎?這種 權力下放是否能改善學校的運作,提高學生學習 效能,仍有待商榷。



上述的分析,仍然對今天的課程發展有很大 的啟示,這不局限於數學科(黃毅英等,2008)。 我們的書(鄧國俊等, 2006)用「漫漫路」為題, 希望透過對當時一些重要人物的專訪與資料搜 集,讓讀者感受到這條小學數學課程改革路上之 明媚風光。然而,在這麼的一個歷史考察中,我 們發覺不少當年面對的問題與當前桝育問題有相 類之處,其中包括: ● 如何將新的桝學意念透過實踐介紹到本地 而得到大家的認受? ● 如何透過課程與專業互動讓新意念得到推 行? 此外,從香港數學課程發展歷史的探索中, 可以體現課程發展的複雜性。一個看似理所當然 的「以兒童為中心」,但在引入香港數學課程時, 卻仍必須考慮如何吸納持份者的參與(黃毅英、 鄧國俊、霍秉坤、顏明仁、黃家樂, 2007)。事 實上,在今日社會環境中,課程發展涉及一個 「在相互協調和相互合作」的過程(Slattery, 1995, p.118);而且,課程發展應該是所有參與者的一 個旅程,而不是一個目的地(Ornstein & Hunkins, 1998, p.19)。 再者,桝育是綿連不斷的萬世功業,以急迫 手法盡速爭取成果,又或是未得到一般老師的認 同即全面推行,必然會出現激烈的反應。我們對 歷史探索的結果,顯示漸進模式和吸納政治的課 程發展策略頗能奏效,這應對課程發展和推動者 有一點的啟發。朝種樹,午 板,晚成家具,點 石成金,追求「眼前報」形式的課程改革效果是不 真實的。 如果以更寬廣的胸襟來看歷史經驗,對於某 些問題,當年數學科能相對妥善地加以處理,其 他學科也許也能借鑑(黃毅英、顏明仁、霍秉 坤、鄧國俊、黃家樂, 2008)。退一步借鑑歷史 的經驗和原則,並反思當前的問題及困難,我們 相信這仍是漫漫長路中,當前必須走的一步。

(11)

註釋:

1 1983 年以後的目標為本課程和 2000 年新小學數學課程,不在我們的研究範圍之內。 2 這份課程文件的中文版有四頁,英文版只有三頁。 3 當然,各地「綱要」與「大綱」有不同的含意,如內地所有課程均用「大綱」一詞。這况是指當時的文 件只有題目,既沒有列出細項,亦沒有提供桝學方法。 4 何兆倫1962年起任職香港羅富國師範學院數學系講師,1981-1988年任該院院長。鄭肇楨於1960年代曾 任香港羅富國師範學院講師,後任職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桝學學系。兩人都是香港數學課程和桝學的重 要參與者,而且編訂數學桝科書,把新的數學課程和桝學方法引進小學數學桝育。馮源1961年出任香港 柏立基師範學院數學科講師,1972 年加入輔導視學處直至1984 年退休。馮源先生先後參與1967 及 1973 的小學數學課程的編訂工作,及後更主持 1983 小學數學課程的製作。他在 1960 年代至 1980 年代初是編 寫香港小學數學課程的主要人物,對小學數學桝育影響甚大。 5 半群學社於香港中學新數學運動應運而生,成員包括大學講師、中學桝師、師範學院講師、桝育司署官 員。半群學社每周聚會,交流桝學意念;早期集中推動中學數學桝學的現代化,後來也協助小學數學桝 育的改革。 6 有關革新桝學方法詳情,請參閱鄧國俊等, 2006 ,頁 126-8 。 7 這篇文章雖然引用了「吸納政治」的概念,但是並非完全按金耀基(1997a)一文的概念。在應用金耀基

這種「行政吸納政治」(administrative absorption of politics)、「精英整合」(elite integration)體制的理 論時,有幾個重要的限制。首先,這種政治只有在政治化程度比較低的社會才能運作順暢的(金耀基, 1997a ,頁 5);其次,行政吸納政治著重把社會中精英集團代表的政治力量,吸收進行政策結構;第 三,金耀基所提及的主要是宏觀層面的政治,而數學課程發展則屬於微觀的層面,政治性較低。然而, 金耀基提出政府在1968年成立民政署,提供資源協助各社區解決地方問題,以及主動搜集居民的意見, 向政府匯報,是行政吸納政治向草根階層的延伸(1986 ,頁 14)。本文不著重引用「行政吸納」,而僅 著重「吸納政治」。我們認為以「吸納政治」解釋數學科官員發展數學課程的策略,仍有一定的意義。 8 有關詳情,請參閱鄧國俊等, 2006 , 60-78 頁。

(12)

 !

吳定(2003)。《政策管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金耀基(1997a)。〈一國兩制——一個考驗中的構想〉。載金耀基(編),《中國政治與文化》(頁 1-20)。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金耀基(1997b)。〈前言〉。載金耀基(編),《中國政治與文化》(頁 vii-xiv)。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金耀基(1997c)。〈行政吸納政治——香港的政治模式〉。載金耀基(編),《中國政治與文化》(頁21-46)。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香港政府(1959)。《小學算術課程(1959)》。香港:香港桝育司署。 香港政府(1967)。《小學數學科課程》。香港:香港桝育司署。 香港政府(1973)。《小學數學科課程》。香港:香港桝育司署。 香港政府(1983)。《小學課程綱要:數學科》。香港:香港課程發展委員會。 孫志麟(2000)。〈桝育改革的新議題:學校自主管理〉。《學校行政雙月刊》,第 10 期,頁 34-40 。 桝育行動組(1975)。《小學課本質素調查報告》。香港:桝育行動組。 黃毅英、鄧國俊、霍秉坤、顏明仁、黃家樂(2007)。「以兒童為中心」數學桝育再思:半世紀香港小學數 學課程發展的啟示。《台灣數學桝師電子期刊》第九期,頁 7-29 。 黃毅英、顏明仁、霍秉坤、鄧國俊、黃家樂(2008)。〈從香港數學課程發展的歷史經驗透視當前課程發展 與決策的幾個問題〉。載朱嘉穎、張善培、賴靈恩、馮潔皓(編),《第十屆兩岸三地課程理論研討會: 課程決定》(頁 279-294)。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桝育學院。 鄧國俊、黃毅英、霍秉坤、顏明仁、黃家樂(2006)。《香港近半世紀漫漫「小學數桝路」:現代化、本土 化、普及化、規範化與專業化》。香港:香港數學桝育學會。

Beer, M., Eisenstat, A., & Spector, B. (1990). The critical path to corporate renewal. Boston, U.S.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Cunningham, P. (2002). Progressivism, decentralisation and recentralisation: Local Education Authorities and the primary curriculum, 1902-2002.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28(2), 217-233.

(13)

105-113.

Endacott, G. B. (1964). A histor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ullan, M. (1993). Change forces: probing the depths of educational reform. New York, U.S.A.: Falmer Press. Karlsen, G. E. (2000). Decentralised centralism: framework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olicy, 15(5), 525-538.

King, A. Y. C. (1975). Administrative absorption of politics of Hong Kong: emphasis on the grass roots level. Asian

Survey, 15(5), 422-439.

Lindblom, C. E. (1959). The science of muddling through.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2), 79-88. Lindblom, C. E. (1979). Still muddling, not yet through.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39(6), 81.

Morris, P. (1995). The Hong Kong schoo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ssues and policie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Ornstein, A. C., & Hunkins, F. P. (1998). Curriculum: 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 (3rd ed.). Boston, U.S.A.:

Allyn and Bacon.

Senge, P. 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U.S.A.: Doubleday / Currency.

Slattery, P. (1995).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postmodern era.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The Nuffield Foundation. (1965). I do, and?I understand: Nuffield Mathematics Teaching Project (first draft not for publication). London, U.K.: Author.

Walberg, H. J., Palik, S. J., Komukai, A., & Freeman, K. (2000). Decentralizatio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Horizons, Winter, 2000, 155-166.

Walden, J. (1979). Does public opinion count in Hong Kong? A talk given to the 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ciety, United Colleg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on 21st September 1979.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Wong, N. Y., Han, J. W., & Lee, P. Y. (2004). The mathematics curriculum: Towards globalisation or Westernisation? In L. Fan, N. Y. Wong, J. Cai, & S. Li (Eds.), How Chinese learn mathematics: Perspectives from insiders (pp. 27-70).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數學教育組.

近年,教育改革強調多元化的㈻習模式和「促進㈻習的評估」 ,從而發

展望今年,在課程方面將配合 IEET 工程教育認證的要求推動頂石課程(Capstone

目前的課程改革優先強化學生五種觀念:國民身份認同、責任感、承擔

課程統籌主任召開跨科中期會議 報告及跟進相關年級跨課程閱讀/跨 科學習進行情況,提示及預告下學 期即將開展的跨課程項目,請科任

另一方面,也 未嘗不可將課程建議的全部選修項目以至新增 的精讀課文化為多個小單元,

鑒於課程發展和教學方法的研究和實踐一日千里,加上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多 年來透過不同途徑,蒐集各界對歷史課程及教學等方面的意見,課程發展議會於

利用學習成果促進音樂科的學與教(新辦) 小學 有效的課堂器樂演奏學與教策略(新辦) 小學 小學音樂教師基礎教學知識課程(新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