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伴侶間衝突因應策略、情緒調節策略與關係滿意度:主角與伴侶相依模式之檢驗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伴侶間衝突因應策略、情緒調節策略與關係滿意度:主角與伴侶相依模式之檢驗"

Copied!
7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在職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麗斐 博士. 伴侶間衝突因應策略、情緒調節策略 與關係滿意度: 主角與伴侶相依模式之檢驗. 研究生:施雅恩.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六月.

(2) 誌謝 研究所的生涯終於走到最後一步,回想過去一整年埋首於論文寫作的時光,雖 然漫長,卻也有許多收穫及成長。如今,論文就要完成,也算是為自己這個階段留 下了美好的成果。 感謝過去這四年在心輔系的所有學習,不論是課堂上教授們講授的內容、課堂 外和同學們的切磋,在在都讓我心懷感激,也要謝謝四年前的自己,在忙碌的工作 之餘下定決心展開了嶄新的學習旅程。這一路走來,雖然有時茫然,但多數時候心 裡總是踏實,能夠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心理學知識,能在寫論文的過程中享受讓數據 成為故事的成就感;未來也將把這些運用於生活中,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讓這四 年不至於白過。 感謝麗斐老師在論文撰寫上的種種幫助,讓我的論文一次比一次更加完整,麗 斐老師在資料分析及論述上的嚴謹以及清晰的邏輯思考,都是我學習的榜樣;也要 感謝口試委員─玉慧老師及櫻芬老師,在口試中給了我很多受用的建議,為我的論 文增色不少。謝謝昀暄和丁婕,有你們相互督促、鼓勵,讓我的研究所生活更加順 利有趣。感謝阿鞋一路上支持我的各種選擇和決定,總是相信我能做得很好,也是 啟發我論文主題的關鍵;還要感謝洛洛在我寫論文的時候,總是透過小綠給我滿滿 的陪伴和溫暖,讓我不曾感到孤單。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即使最後這一年我辭掉 工作專心寫論文,你們也從不曾給我壓力、給我滿滿的信任,讓我能安心完成論文。 最後的最後,雖然花了比預期還長的時間才走到這一步,但回首過去這些日 子,還是想對自己說一聲:「恭喜你做到了!」未來也要繼續努力學習,朝理想的 樣子邁進。 2020.06.02 i.

(3) ii.

(4) 中文摘要 本研究最重要的價值在於突破傳統分析方式假設「樣本獨立性」之限制,以強 調關係相互性的統計分析模式來探究伴侶間的相處模式,更細緻地探究雙方在衝 突處理、情緒調節上之差異如何影響親密關係滿意度。 研究之主要目的為探討伴侶間衝突因應策略、情緒調節策略與關係滿意度之 間的關係。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滾雪球的方式發放問卷,共邀得 93 對交往中情 侶及已婚夫妻參與本研究。研究工具主要使用三份量表:衝突因應策略量表、情緒 調 節 量 表 及 關 係 品 質 量 表 , 採 「 主 角 與 伴 侶 相 依 模 式 」 ( the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以下簡稱 APIM)進行資料分析,以了解夫妻及伴侶雙方衝 突因應策略、情緒調節策略的使用傾向與關係滿意度之間的關聯,並著重於各變項 對於伴侶雙方的相互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單看衝突因應策略對關係滿意度之影響可知,男性使用「整合 型」衝突因應策略同時具有「主角效果」及「伴侶效果」;而女性使用「整合型」 衝突因應策略僅具有「伴侶效果」。而針對情緒調節策略對關係滿意度之影響,研 究結果顯示:不論男女,使用「認知再評估」情緒調節策略皆會對自身之關係滿意 度帶來正向影響,使用「表現壓抑」情緒調節策略則會對自身關係滿意度帶來負向 影響,僅具「主角效果」。 而同時考量衝突因應策略與情緒調節策略對關係滿意度之影響時,可發現男 性使用「整合型」衝突因應策略,對自身及伴侶之關係滿意度有正向影響,同時具 有「主角」和「伴侶效果」。而女性使用「逃避型」衝突因應策略及「認知再評估」 情緒調節策略,會對自身滿意度帶來顯著正向影響;使用「表現壓抑」情緒調節策 略,會對自身滿意度帶來顯著負向影響;皆為「主角效果」。而女性若使用「整合 型」因應策略,會對伴侶之關係滿意度帶來顯著正面影響,具有「伴侶效果」。. iii.

(5) 此外,若考量衝突因應策略與情緒調節策略對關係滿意度中正負向情感─「充 實感」與「後悔感」之影響時,研究結果顯示:對女性來說,使用正向或負向的情 緒調節策略會對自己在關係中的充實感有顯著影響,但影響方向相反,具「主角效 果」;而男性若能在關係中使用「整合型」衝突因應策略,則會對自己及伴侶的充 實感產生顯著正向影響,同時具有「主角」與「伴侶效果」。而在「後悔感」的部 分在「後悔感」的部分,結果發現:女性使用「逃避型」因應策略對自身在關係中 的後悔感有顯著負向影響、使用正負向的情緒調節策略會對自己在關係中的後悔 感有顯著影響,但影響方向相反,上述皆為「主角效果」;而女性使用「整合型」 因應策略和「表現壓抑」調節策略會對男性在關係中的後悔感產生負向影響,為「伴 侶效果」。對男性來說,使用「整合型」因應策略會對自身在關係中的後悔感帶來 顯著負向影響、使用支配型因應策略則會對自身之後悔感有顯著正向影響,具「主 角效果」;而使用「整合型」因應策略則會對伴侶在關係中之後悔感帶來負向影響, 具「伴侶效果」。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本研究協助男女雙方理解使用不同衝突因應和情緒調節 策略時,對雙方關係滿意度的影響,若能多運用正向的方式則能促進關係品質。女 性可學習使用「整合型」衝突因應策略及「認知再評估」情緒調節策略,但在衝突 時亦不需強迫自己馬上面對,暫時使用「逃避型」策略也不失為一種正向方式。男 性則可學習「整合型」衝突因應策略,並尊重女性需要透過「逃避型」策略暫時喘 息、平復情緒,不要求其立即解決問題,也能多鼓勵女性抒發情緒,避免其使用「表 現壓抑」情緒調節策略,而為關係滿意度帶來負面影響。 關鍵字:主角與伴侶相依模式、情緒調節、衝突因應、關係滿意度、伴侶關係. iv.

(6) 英文摘要. Conflict Resolution Strategies,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n Examination of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 Ya-En Shih Abstract The major contribution of this study is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 of “sample independence” assumption of conventional analytical methods. Using the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 (APIM) makes present study can clearly see the interactions in intimate couples. The main purpose of present study aims at realizing how couples use different conflict resolution strategies,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could affect their own and their partner’s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n online questionnaire with snowball sampling was used.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d 3 main scales, which were the Rahim Organization Conflict Inventory-II,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Scale. The total of 93 intimate (married and unmarried) couple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The APIM method was utilized to analyze data which focused more on the bidirectional influences and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dyadic samp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les who tend to use integrating strategy during conflicts have better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nd their partners are more satisfied as well, which means there are actor and partner effects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other hand, females who tend to use cognitive reappraisal and expressive suppression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only affect their own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but not affect their partner’s satisfaction. In addition, females using avoiding strategy during conflicts have better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which might be due to cultural factors, v.

(7) all of above effects are actor effects. Females using integrating strategy to deal with conflicts could affect their partner’s satisfaction in a positive way, which is partner effect.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couples should realize the gender differences when dealing with relationship conflicts and their own emotions. Females can learn to use pos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y and also practice integrating strategy when coping conflicts. However, it’s also fine if they don’t want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right away, using avoiding strategy is a good way as well. For males, learning integrating strategy during conflicts could help both his and his partner’s satisfaction.. KEYWORDS: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 (APIM), Emotion regulation, Conflict resolution,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Couple relationships. vi.

(8) 目次 誌謝 ................................................................................................................................................ 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v 目次 ............................................................................................................................................. vii 表次 .............................................................................................................................................. ix 圖次 ..............................................................................................................................................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主角與伴侶相依模式之理論與文獻探討 .................................................... 7. 第二節. 衝突因應策略之理論與文獻探討 ................................................................ 8. 第三節. 情緒調節相關之理論與文獻探討 .............................................................. 11. 第四節. 關係滿意度相關之理論與文獻探討 .......................................................... 16. 第五節. 衝突因應策略與關係滿意度相關之理論及文獻探討............................... 17. 第六節. 情緒調節與關係滿意度相關之理論與文獻探討.......................................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3. 第一節. 研究設計 ...................................................................................................... 2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 2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24. 第四節. 研究流程 ...................................................................................................... 2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29. 第一節. 先導分析 ...................................................................................................... 29. 第二節. 變項間之相關分析 ...................................................................................... 32. 第三節. 伴侶衝突因應策略、情緒調節策略與關係滿意度的互依關係 ............... 33. 第五章. 討論................................................................................................................... 4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47 vii.

(9) 第一節. 結論 .............................................................................................................. 47. 第二節. 研究限制 ...................................................................................................... 48. 第三節. 建議 .............................................................................................................. 49. 參考文獻 ..................................................................................................................................... 51 附錄 ............................................................................................................................................. 59 附錄一. 量表使用之同意書 ............................................................................................. 59. 附錄二. 線上施測問卷 ..................................................................................................... 61. viii.

(10) 表次 表 2-2-1 衝突因應策略分類相關研究 ………………………………………..…... 10 表 4-1-1 樣本描述性統計 …………………………………………………………. 30 表 4-1-2 主要研究變項之敘述統計摘要表 ………………………………………. 31 表 4-2-1. 衝突因應策略、情緒調節策略及關係滿意度之相關係數摘要表 …… 32. 表 4-2-2 男女衝突因應策略、情緒調節策略及關係滿意度之相關係數摘要表… 33. ix.

(11) x.

(12) 圖次 圖 2-1-1 APIM 路徑圖 ……………………………………………………………… 7 圖 2-2-1. Rahim 的衝突因應策略分類圖 …………………………………………... 9. 圖 2-3-1 情緒調節歷程圖 …………………………………………………………. 14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23 圖 4-3-1 衝突因應策略影響關係滿意度之 APIM 路徑圖 ……………………….. 34 圖 4-3-2 情緒調節策略影響關係滿意度之 APIM 路徑圖 ……………………….. 35 圖 4-3-3 衝突因應策略與情緒調節策略影響關係滿意度之 APIM 路徑圖 ……. 37 圖 4-3-4 衝突因應策略與情緒調節策略影響充實感之 APIM 路徑圖 …………. 39 圖 4-3-5 衝突因應策略與情緒調節策略影響後悔感之 APIM 路徑圖 …….……. 40. xi.

(13) xii.

(14)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伴侶及夫妻雙方使用的衝突因應策略、知覺之情緒調節策略 和自身認知之關係滿意度的關聯,採用「主角與伴侶相依模式」(the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以下簡稱 APIM)來進行分析。本章一共包含三節,主要 說明研究動機及目的、研究問題及重要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 層出不窮的關係暴力事件及親密關係經營不易 近來關係暴力甚至情殺事件層出不窮,從2014年台大張姓學生因遭女友分手, 憤而當街砍殺對方40餘刀致死、2015年高醫大黃姓學生殺害情敵後自殺身亡、2017 年10月台大校園的情殺潑酸案件、2018年8月邱姓直播主因拒絕復合,而遭廖姓男 友砍殺5刀致死,至幾個月前王姓男子因與妻子口角憤而刺死無辜路人等等。在親 密關係中,隨著交往時間愈長、依賴程度愈高,雙方自然容易因為成長經驗與家庭 背景不同而在生活各方面出現差異,這些歧異也無可避免地導致雙方之間的各種 衝突(蕭綱玉等人,2018)。因為這些新聞事件,讓研究者認為面對親密關係衝突 時,如何處理及調整自身情緒,應對關係品質具有重要影響;也開始思考以親密關 係中的衝突因應策略及情緒調節策略為研究主題。 此外,從臺灣居高不下的離婚率,亦可發現要經營一段良好的親密關係並不容 易,當初攜手甜蜜步入禮堂的承諾,為何終究步向離婚一途?Bloch等人(2014) 的研究便曾推論出夫妻的情緒調節能力會影響婚姻當下及長期的滿意度。李怡真 及林以正(2006)的研究亦提到情緒表達衝突和愛情關係品質呈現高度負相關,且 具有跨時間穩定性及雙向因果關係。由上述研究結果可知,在面對關係衝突時如何 化解衝突、調整情緒與個人在關係中感受到的幸福感及滿意度皆有相關。 因此,研究者希望透過本研究了解夫妻及伴侶在處理衝突、調節自身情緒上的 差異對關係滿意度所帶來的不同影響,也期盼能根據研究的結果在實務上提出伴 侶及夫妻相處之道的建議。 1.

(15) 二、 親密關係中情緒調節的重要性 「情緒」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學研究主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都需 面對「情緒」,因此如何處理情緒實是一門值得探討的學問。美國時代雜誌《TIME》 在 1995 年介紹了「情緒智力」(EQ,Emotional Quotient)的概念,再加上 Goleman 於同年出版的《Emotional Intelligence: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EQ: 決定一生幸福與成就的永恆力量)一書,讓許多人開始有了新的體認:除了智商之 外,情緒智商或許在人生道路上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Goleman 在書中便強調: 「學 業上的聰明和情緒控制的關係不大,再聰明的人也可能因為情緒失控或衝動而犯 下大錯。」若無法好好管理自身的情緒,便可能在面對焦慮、憤怒等等負面情緒時, 輕易對自己或他人發脾氣,甚至做出傷害行為,而通常這樣的傷害也特別容易發生 於親密關係當中。 Gross 於 1998 年接續提出「情緒調節」(emotion regulation)的概念,由「調 節」這兩個字可看出,其強調了個人具有減低負向情緒或增加正向情緒的能力;也 就是當個體擁有較佳的情緒調節能力及具備調整情緒的彈性時,除了能覺察自己 的情緒外,也會具備同理他人和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這樣的能力便可協助個體做 出適當的反應,進而擁有較佳的人際關係。 在愛情關係中,因為彼此的互動及依賴程度更高,情緒調節在當中便扮演了更 重要的角色。我們都知道,當關係發展至衝突無法解決的階段時,便有終止的可能 (修慧蘭、孫頌賢,2002);程淑華(2015)提到無法控制情緒是產生親密暴力的 主要因素,也是現代社會不容忽視的議題。若在衝突中使用較正向的情緒調節策略, 便能以較冷靜、理性的方式處理負面情緒,不致做出傷人傷己的行為。因此,如何 在面臨負面情緒時讓自己快速恢復平靜,或是在關係經歷危機時不因被情緒操控 而失去理智;能夠以適切且不具傷害性的方式來化解關係中的紛爭,對一段關係的 品質是具有正面影響的。因此,個體如何調節在親密關係衝突中所帶來的負面情緒, 很值得研究進一步探究與思考。 2.

(16) 三、 華人集體文化及親密關係相互性 以文化特性來看,華人文化的集體主義和西方的個人主義截然不同;相較之下, 華人文化十分看重「與他人間的關係」。因此,在華人集體主義與社會取向的文化 下,對方的行為舉止常會對個人造成很大的影響(張妤玥、陸洛,2007)。我們應 該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只是因為對方講話的語氣甚至表情有些變化,我們就開始擔 心或改變我們和對方的互動方式;這樣受到他人影響的情境在華人文化中特別常 見。 除了考量文化特性外,許多研究也發現親密關係中一方的反應會影響另一方。 在親密關係中,因為彼此的連結較一般人際關係為深,因此相互影響的程度也較 高。在伴侶關係裡,個人情緒狀態的改變會影響另一方,個人的情緒調節能力也會 影響對方與其之互動(Ben-Naim et al, 2013)。江宇萱(2011)便提到親密關係因 為情感依存度高,所以在互動時情緒很容易互相影響,而除了情緒會互相拉扯外, 情緒產生的後果往往也會由關係中雙方共同承擔。張思嘉(2001)在研究新婚夫妻 的適應過程時,便曾提到親密關係是一種互動模式,個人往往會根據另一方的反應 去調整自己的認知、行為或情緒,所以當關係遇上衝突的時候,雙方採取的行為策 略,便會影響後續的互動模式。因此,本研究便欲探討夫妻及情侶在面對衝突時, 採取不同的策略,將如何影響自己及對方對關係品質的看法。 由於過去傳統的統計分析方法受限於「樣本獨立性」的假設,無法適切探究個 體行為對關係中對方的影響,「主角與伴侶相依模式」(APIM)便是設計於了解 成對關係中雙方的互依性。此模式可看出「主角效果」(actor effect)及「伴侶效 果」(partner effect),除了個體自變項對其依變項的影響外,亦可清楚了解其自 變項對關係中對方依變項的影響。如上所述,華人文化中人際關係的高度連結性及 伴侶關係的緊密程度,讓研究者認為採用此分析方式將最為貼近研究主題,能同時 看出個體不同的衝突因應及情緒調節策略對雙方關係滿意度的影響;此外,目前以. 3.

(17) 親密關係為主題的國內研究中,尚少見此種模式分析,也是研究者選擇此分析方法 的原因之一。 總結以上,本研究有別於以往的研究,擬嘗試以APIM分析方式,納入個體自 變項對關係中對方依變項之影響,了解夫妻及伴侶使用不同的衝突因應策略、情緒 調節策略如何影響雙方的關係滿意度,及其性別差異為何。同時,除了探究自身自 變項與關係滿意度的關聯(即主角效果)外,也嘗試了解這些變項對對方的關係滿 意度之互依關係(即伴侶效果)為何。. 第二節 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的待答問題為: 問題一:親密關係中雙方使用的衝突因應策略與其自身與對方關係滿意度之關 聯為何?即主角效果及伴侶效果各是如何? 問題二:雙方不同的情緒調節策略使用傾向是否會影響其自身與對方之關係滿 意度?即主角效果及伴侶效果各是如何? 問題三:若將衝突因應策略及情緒調節策略同時納入考量,則此兩變項對關係 滿意度的影響為何?對充實感與後悔感的影響為何?即主角效果及伴侶效果 各是如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 衝突因應策略(conflict resolution strategy) 「衝突因應策略」係指面對衝突時,當事人雙方為解決歧見所表現出來的行為. (Marchand, 2004),本研究因關注夫妻及情侶雙方在面對衝突與問題時所採取的 行為,故將「衝突因應策略」定義為:「個人在遭遇親密關係困難或衝突時而採取 的特殊因應行為」。 考量研究主題的相似性,本研究引用張妤玥、陸洛(2007)翻譯自Rahim(1983) 的組織衝突量表(Rahim Organization Conflict Inventory, ROCI-II),將衝突因應策 4.

(18) 略分為四種類型:「整合型」、「支配型」、「順應型」和「逃避型」。量表中原 有的「折衷型」分量表,因為在張等人的國內研究中發現其信度不佳,且與「整合 型」的相關過高,因此未納入研究,本研究考量此點,亦未將「折衷型」的題目放 入正式量表中。 二、. 情緒調節(emotion regulation) Gross 於 1998 年提出「情緒調節」定義:個人改變自身情緒內涵、情緒發生時. 間,及調整感受和表達的歷程。最常見的情緒調節目標為:增強正向情緒和降低負 向情緒。本研究沿用 Gross 和 John(2003)歸納出的兩種較為普遍使用之情緒調節 策略當作變項,分別為:認知再評估(cognitive reappraisal)和表現壓抑(expressive suppression)。這兩種調節策略之主要差異為:認知再評估策略發生於情緒反應之 前,透過改變對情境或事件的認知,近似我們耳熟能詳的「轉念」概念,進而達到 調節情緒之目的,通常被視為正向的情緒調節策略;而表現壓抑策略則發生於情緒 反應當下或之後,主要是針對情緒激發後的行為做出壓抑,普遍視為負向之情緒調 節策略。 本研究對於情緒調節的變項評量為受試者在 Gross 和 John 於 2003 年編製的 「情緒調節量表」(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ERQ)上兩種情緒調節策略 「認知再評估」和「表現壓抑」分別之得分,藉此測量個體傾向使用之情緒調節策 略。 三、. 關係滿意度(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關係滿意度是指個人在關係中的需求是否被滿足,為其主觀認知的滿意程. 度。許多研究在測量關係滿意度時採用Hendrick於1998年編製的關係評估量表 (Relationship Assessment Scale, RAS),本研究的變項評量則採用周玉慧於2009 年編製的婚姻品質量表,經專家效度調整為「關係品質量表」,將其適用對象從 已婚夫妻擴展至未婚情侶,使用此量表之主要考量除了其內容涵括了所有RAS的 問題外,更進一步將個人主觀感受分為「充實感」及「後悔感」兩種正負向情感,. 5.

(19) 研究者認為使用此量表能更細緻地了解衝突時之互動及情緒調節對關係中雙方 正負向感受之影響。. 6.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回顧與研究主題相關的理論,以既有的研究或理論為基礎,發展出本 研究的研究內容。本章共分為六節:第一節介紹「主角與伴侶相依模式」 (the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 APIM)相關內容;第二節探討衝突因應策略的概念 與相關理論,並整理前人研究之衝突因應策略分類;第三節爬梳情緒調節的概念與 相關理論;第四節說明關係滿意度相關理論及概念;第五節論述衝突因應策略與關 係滿意度相關的研究與概念;第六節闡述情緒調節和關係滿意度相關之研究與概 念。. 第一節 主角與伴侶相依模式之理論與文獻探討 主角與伴侶相依模式(the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下文簡稱 APIM)為Kenny於1996年提出的分析模式。APIM主要用於對偶資料的分析,著重 關係中雙方互動的相互影響性,跳脫傳統分析方式假定的「樣本獨立性」,更貼近 並突顯了親密關係的特性。近年來,APIM被廣泛運用於各種社會科學的研究中, 例如:情緒、溝通、性格及依附風格等等(Cook & Kenny, 2005)。APIM之所以適 合用於成對資料分析,乃是因為此模式可以同時看出兩種效果:主角效果(actor effect)和伴侶效果(partner effect),如圖2-1-1所示。. 甲方自變項. 主角效果. 伴侶效果. 伴侶效果. 乙方自變項. 主角效果. 圖 2-1-1. 甲方依變項. 乙方依變項. APIM 路徑圖. 其中主角效果指的是個體的自變項對其自身依變項之預測效果。以本研究為 例,便是指個體的衝突因應策略及情緒調節策略對其主觀認知的關係滿意度之預 7.

(21) 測效果;而伴侶效果則是指伴侶的自變項對個體依變項之預測效果,以本研究為例 即為:伴侶的衝突因應策略及情緒調節策略對個體認知的關係滿意度之預測效果。 如果我們想同時了解關係中雙方對彼此的影響,亦即以「夫妻」或「伴侶」等 為分析單位,鑒於關係中的相依性,無法符合「樣本獨立性」的假設,所以不能適 用線性迴歸或變異數分析方法(Cook & Kenny, 2005;陸洛、張妤玥,2015)。目 前多數與衝突因應和情緒調節相關的研究仍聚焦於個體層次的討論,本研究之所 以運用APIM進行分析,係因考量親密關係(夫妻、情侶關係)中雙方的行為帶有 相互影響性,因此依變項的變化不單單來自於個體的自變項,亦會受關係中另一方 的自變項影響,因此,如上所述之四種不同模式便能讓研究者對成對資料有更細緻 的了解;且目前以APIM進行對偶分析的國內文獻仍為少數;據此,研究者認為使 用APIM進行統計分析,將更能貼近本研究的主題,並補足目前文獻之不足。. 第二節 衝突因應策略之理論與文獻探討 所謂「衝突」,廣義的定義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因歧見或牴觸個人目標實 現之行為而經歷負面情緒反應的動態過程(Stinson et al., 2017)。衝突的發生會造 成個體生理或心理上的壓力,進而帶來許多負面的情緒反應;欲緩解這些負面情 緒,個體會對當下的處境有所反應。為了降低痛苦感受而持續調整認知與行為的方 式,即稱為「因應」。因此,「衝突因應策略」指的是當事人雙方在解決歧見時所 表現出來的行為(Marchand, 2004)。 為了測量個體面對衝突時所使用的因應策略,Rahim於1983年提出了著名的組 織衝突量表(the Rahim Organization Conflict Inventory-II, ROCI-II),其最初的量 表設計是為了測量公司組織內部主管、同事或下屬間的人際衝突,依照解決衝突時 關注的焦點不同,將衝突因應策略按照兩個不同的向度─關注自己(concern for self) 和關注他人(concern for others),分為如圖2-2-1所示之五種不同的衝突因應策略。. 8.

(22) 高. 整合型. 關 注 他 人. 謙讓型 折衷型. 支配型. 逃避型. 低 高. 圖 2-2-1. 關注自己. 低. Rahim 的衝突因應策略分類圖. 針對上述五種類型的衝突因應策略之基本說明如下: (一)整合型(integrating):同時關注雙方在衝突中的需求,重視問題解決,會 與對方合作,試圖找出讓雙方都滿意的處理方式。 (二)謙讓型(obliging):較關注他人需求,有可能選擇犧牲自己以滿足對方, 有些研究亦翻譯為順應型。 (三)支配型(dominating):較看重自己的需求,因此會以強迫或威脅等較為強 勢的手段來逼迫對方配合自己。 (四)逃避型(avoiding):自己和他人的需求皆不注重,會採取忽略差異、退縮 的方式避免正面衝突,而不針對衝突的原因去解決。 (五)折衷型(compromising):和整合型不同,折衷型的因應策略強調的是雙方 都各退一步、互有妥協,找出一個圓滿的方案,有些研究也翻譯為妥協型。 就 ROCI-II 的分類來看,衝突發生時,若採用「整合型」策略,亦即能同時關 注雙方需求會是較正面的衝突處理方式(張妤玥、陸洛,2007),對關係的影響也 較為正向。而除了如 Rahim 最初設計此量表用於組織內部外,陸續也有許多針對 婚姻、愛情關係的研究以此量表作為測量工具,各研究得出的信效度皆顯示 ROCIII 即使放在婚姻、愛情關係中也同等適用。. 9.

(23) 有別於使用 ROCI-II 來測量親密關係中的衝突因應策略,亦有許多文獻針對 婚姻或愛情衝突因應策略進行不同分類,表 2-2-1 為研究者整理出國內外文獻的分 類方式。 表 2-2-1. 衝突因應策略分類相關研究. 研究者(年). 婚姻/愛情衝突因應策略之分類. 、表明(voice) 、忠誠(loyalty) 、 Rusbult 與 Zembrodt (1983 )之 Problem- 離開(exit) solving Response Scale. 忽視(neglect). 劉慧琴(2003)根據訪談歸納出的婚姻 順從隔離、宣洩指責、面質挑戰、配合 衝突因應方式. 江彥陵(2006)修訂之衝突因應量表. 調整、僵持己見. 問題焦點、情緒壓抑、尋求支持、正向 評估. 整合型、謙讓型、支配型、逃避型 張妤玥、陸洛(2007)採用 Rahim 的組 織衝突量表(ROCI-II)測量交往中情侶 的衝突因應策略. (預試後發現折衷分量表的信度不佳, 且和整合型分量表的相關過高;研究者 為了避免將整合型及折衷型分量表合 併後各類之比重會分配不均,因此選擇 刪除折衷型分量表。). 持續破壞型(consistently destructive)、 Houts 、 Barnett-Walker 、 Paley 及 Cox (2008)針對130多對夫妻測量不同時 持續建設型(consistently constructive)、 間點的問題解決及互動方式 混合型(mixed). 10.

(24) 周玉慧(2009)針對大台北地區 525 對 已婚夫妻的分別面訪及問卷調查歸納 出之婚姻衝突因應策略. 理性溝通、隱瞞冷戰、忍耐避讓、嘮叨 爭吵、傷己傷物、親友協調、委婉懷柔. 建設性溝通(constructive communication Zeidner 和 Kloda(2013)針對 100 對新 patterns) 、互相逃避(mutual avoidance) 、 婚夫妻測量其面對衝突時的溝通方式. 完 全 要 求 / 撤 離 ( total demand/ withdraw). Mannarini 等人(2017)的研究中使用 之衝突管理量表(Conflict Management Scale, CMS). 競 爭 型 ( competition ) 、 合 作 型 (collaboration)、逃避型(avoidance)、 配 合 型 ( accommodating ) 、 折 衷 型 (compromise).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按年份排序) 綜合以上各篇文獻的分類,可發現多數研究都將衝突因應策略分為積極─消 極、建設─破壞或主動─被動等相對的向度;雖然分類的方式不盡相同,但可看出 親密關係中衝突因應策略的基本樣貌。 考量Rahim的分類方式較為具體表達各策略在「滿足對方需求」與「實現自己 需求」上的相對關注程度,並獲得許多國內外研究資料的支持,顯示此分類方式的 契合度佳。研究者根據題目數量、信效度及與本研究主題相似之處,沿用張妤玥、 陸洛於2007年翻譯自Rahim的組織衝突量表(ROCI-II)之量表來測量親密關係中雙 方使用的衝突因應策略,當作本研究主要量表之一。. 第三節 情緒調節相關之理論與文獻探討 情緒調節的研究跨足了相當多的領域,除了心理學外,在生物學、社會學、組 織學、健康醫學等等領域也都能見到情緒調節相關的研究(Gross, 2015)。而情緒 調節在學術界受到重視的程度,從相關文獻的發表數量可見一斑,從 1990 年代每 11.

(25) 年可能只有數十篇的文獻,到近幾年,每年都有將近上萬篇的文獻,便說明了情緒 調節是現今重要的研究主題之一,且受到愈來愈多的關注。 要了解情緒調節的概念,首先要先知道「情緒」是什麼。綜觀現今研究,對於 「情緒」有三個很重要的共識:(1)情緒涵蓋了主觀經驗、行為和周邊生理學的 連結變化、(2)情緒會隨著時間展開、以及(3)在不同的情境下,情緒可能帶來 助益,也可能造成傷害(Gross, 2015)。簡言之,情緒的發生通常是因為事件的刺 激而來,先經過一段內心的歷程然後產生心理及生理的反應和行為,而情緒帶來的 結果是正向或負向,端看當下的情境及個人看待情緒的態度。 由此可知,個體最終的情緒反應其實是經歷了一開始的激起及過程中一連串 的反應才產生的,而從反應傾向到真實的情緒反應之過程中便經歷了「調節」的歷 程。因此,Gross 在 1998 年最早為「情緒調節」(emotion regulation)下了定義, 他認為情緒調節是個人嘗試改變自己的情緒經驗、反應、感受和表達的整個歷程。 這段歷程可能是有意識的發生,也可能是無意識的(Gross, 2014);有可能是針對 形塑自己的情緒(intrinsic),例如:生氣的時候試圖讓自己冷靜;也有可能是形 塑他人情緒(extrinsic),例如:講笑話給低潮的朋友聽,讓他開心(Bloch et al., 2014)。由上述可知,情緒調節的主要目的包含了提升、減緩及維持情緒;常見的 調節目標是提升正向情緒或減緩負向情緒,但在某些情境下也有可能為相反方向, 例如:讓自己不要在喪禮上面帶微笑、在拳擊比賽前讓自己保持憤怒等等。簡言之, 情緒調節即是為了達成某種目標、融入某種情境而試圖改變情緒軌跡的歷程(Gross et al., 2011)。 而情緒調節之所以備受重視的原因在於,其和理想的社交功能是相關的 (Eisenberg et al., 2000)。舉例來說,無法調節強烈負面情緒的人,便容易表現出 衝動的反應,也會因此破壞人際關係;而相對的,若能有技巧地調節情緒,則較可 能發展出正向的人際關係,不易產生失控的行為。因此,各家學者皆試圖歸納不同 的情緒調節策略,以求瞭解不同的情緒調節方式,是否會帶來不同的社交結果 (Gross, 2015)。. 12.

(26) 情緒調節能力也被認為是個人身心健康及功能良好的重要指標(Thompson, 1991)。如上所述,情緒調節的概念為:「個人掌握自身情緒反應的監控、評估和 調整的過程,為了協助自己達成降低負面情緒或增強正面情緒的目標。」因此,不 論是一般人際或是親密關係,情緒調節能力都扮演重要的角色,良好的情緒調節能 力能讓個體擁有較佳的人際關係和互動。 針對完整的情緒調節歷程及策略,最常被提到的是 Gross(1998)提出的概念, 如圖 2-3-1。除了描述情緒反應產生的過程,Gross 也提出了五種在歷程中不同時點 會被使用的情緒調節策略群體(emotion regulatory strategies families),分別為:情 境選擇(situation selection)、情境調整(situation modification)、注意力分配 (attentional. deployment)、認知改變(cognitive change)和反應調節(response. modulation)。前四者發生於情緒反應傾向產生前;而反應調節則發生於情緒反應 傾向產生後。所謂「情境選擇」意指個體意識到可能激發情緒的情境,而選擇進入 或逃離該情境;而「情境調整」則是指直接調整情境,以改變該情境帶來的情緒影 響,例如:將申請拒絕信收進抽屜,而非攤在桌上,以降低被拒絕之失落情緒。「注 意力分配」為聚焦於如何改變情緒反應,最常使用的方式為「分心」 (distraction), 例如:在壓力極大的會議中,分心去想假期的計畫,以降低焦慮感。「認知改變」 則是調整個體對該情境的評估、改變認知,從而達到改變情緒的,本研究所指的「認 知再評估」(cognitive reappraisal)情緒調節策略便屬此類。最後,「反應調節」 則是當情緒產生之後,直接去改變情緒反應,例如:借酒澆愁或透過運動釋放情緒 等等,本研究所指之「表現壓抑」(expressive suppression)情緒調節策略亦屬此 類。. 13.

(27) 情境選擇. 情境調整. 情境. 圖 2-3-1. 注意力分配. 注意. 認知改變. 反應調節. 評估. 反應. 情緒調節歷程 (Gross, 2014). 由上述可知,情緒調節「策略」主要是用來梳理情緒,或是增加正面情緒、減 少負面情緒反應之規模和時間的行為(Gross et al., 2003),即個體在調整情緒時傾 向使用的方式,也是本研究所採用之主要變項之一。目前多數研究指出,一個人不 會只使用單一的情緒調節策略,不論是健康或是焦慮的個體,都會在不同情境下使 用多種情緒調節策略(Werner et al., 2011)。 為了測量個體使用不同情緒調節策略的傾向,Gross和John(2003)歸納出兩 種在日常生活中被普遍運用的策略,進而發展出著名的「情緒調節量表」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ERQ),也是本研究用來施測的主要量表之一。此兩種 情緒調節策略分別為「認知再評估」 (cognitive reappraisal)和「表現壓抑」 (expressive suppression),也是許多情緒調節相關研究所採用的分類。 按照情緒調節的歷程來看,Gross和John認為此兩種策略的主要差異在於:認 知再評估是情緒調節的前置策略,在情緒反應傾向完全產生之前使用,可藉此改變 情緒反應傾向所帶出的行為,進而影響情緒經驗及行為反應,簡單來說,就是我們 熟悉的「轉念」,在情緒尚未生成前即改變我們對情境的看法,以調節後續產生之 情緒,例如:走錯路的時候,將之想成有機會欣賞未曾見過的沿途風景,因此不產 14.

(28) 生憤怒感;而相反地,表現壓抑則是調整情緒反應的策略,在情緒調節的歷程中較 晚發生,主要是影響行為層面的情緒反應,在情緒產生後才進行調節,例如:透過 深呼吸忍住罵人的衝動。 許多研究指出,若個人傾向針對負向情緒使用表現壓抑策略,會導致負面情緒 經驗未能被消除,僅是透過忍耐不表現出來,會對個人的身心適應帶來負面影響; 而認知再評估策略則是對正向情緒有提升效果、對負向情緒有降低效果、對幸福感 有提高效果(Gross & John, 2003)。此外,認知再評估策略也普遍被認為對個體的 心血管疾病有較好的保護效果;表現壓抑策略則可能讓個體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 風險(Gianaros et al., 2014)。 但近年來亦有部分研究提到,雖然在多數情境下,使用認知再評估策略是較為 正向的情緒調節方式;但在考量文化脈絡後,有些時候使用表現壓抑策略並不一定 會帶來不良的社會適應,例如:對具有亞洲背景的美國人來說,使用表現壓抑策略 和人際和諧為顯著正相關;但對具有歐洲背景的美國人來說卻沒有顯著正相關 (Wei et al., 2013)。而有些時候,慣於使用認知再評估策略的個體反而對潛在損 失的敏感度較低,因此可能導向較高風險的決定(Panno et al., 2013)。 因此,近來的研究趨勢顯示:情緒調節策略並沒有絕對的好壞,端看我們在各 種情境下是否能彈性地選擇不同的調節策略,而非僵固地使用單一策略,以達到預 期的調節效果;若能如此,便是健康、具適應性的情緒調節策略(Gross, 2015)。 本研究運用ERQ測量個體的情緒調節策略,希望藉此了解在親密關係中,個體 使用何種情緒調節策略,是否會影響自身及對方的關係滿意度,以期一窺情緒調節 能力在親密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15.

(29) 第四節 關係滿意度相關之理論與文獻探討 滿意度是愛情關係中的重要指標之一,代表個人在關係中感到滿足的程度, 是一種個人導向的關係品質指標,也對關係長短及成功與否具有預測力(Anderson & Emmers-Sommer, 2006)。亦有學者提出:「關係滿意度」代表個人對於其關係 品質的整體性評估(李怡真、林以正,2006)。由於關係滿意度是親密關係能否持 續的指標之一,因此許多研究都試圖探索影響關係滿意度的因素(Decuyper et al., 2012)。 Rusbult和Zembrodt(1983)提出著名的「投資模式」,當中提到影響關係滿意 度的因素為:1. 個體從關係中得到的酬償(rewards)、2. 在關係中所付出的成本 (costs)和、3. 其他的潛在選擇(alternatives),若認為在關係中投入過多的成本, 卻沒有得到相對的酬賞,關係滿意度便會下降,若其他潛在選擇優於現在的對象, 滿意度也會降低;而Sternberg(1986)的愛情三角理論則指出親密(intimacy)、 激情(passion)與承諾(commitment)是影響關係滿意度的三個關鍵要素,此三種 要素的質量代表個人經驗到的愛情量多寡;高品質且完整的愛應該同時包含這三 種成分,而此三者的量愈大,愛情關係品質就愈好。 綜覽國內外研究可發現,影響關係滿意度的因素相當多元,包含了價值觀、自 我揭露、投入程度、衝突頻率、信任感、依附關係等等;例如謝文宜與曾秀雲(2007) 的研究便指出不論是同異性戀者,其伴侶關係能否持久的重要因素便在於溝通、信 任、包容和體諒,其研究結果亦指出,無論是已婚或未婚的同異性戀者,其價值觀 相似程度、信任與愛的投入程度和自我揭露愈高、衝突頻率和其他潛在對象的吸引 力愈低,則其關係滿意度會愈高。而亦有針對華人夫妻的研究指出,夫妻間的感恩 表達及感恩感受愈高,婚姻滿意度愈高(利翠珊、蕭英玲,2016);由上述的影響 因素可知,關係滿意度並非單一方即可掌握,往往是互動產生的結果。Anderson等 人(2006)便曾發現愛情關係滿意度受到個人知覺其伴侶的態度、行為及溝通方式 16.

(30) 所影響。本研究則同時針對互動層面的衝突因應策略及個人層面之情緒調節能力 來探討其對雙方關係滿意度之影響。 而 針 對 關 係 滿 意 度 的 測 量 有 兩 種 切 入 的 角 度 , 一 是 整 體 評 估 ( global evaluation),此指將愛情關係視為整體且個人主觀的評估;而另一種則是多向度的 測量(multidimensional measurements),將關係品質及滿意度視為關係的特性,因 此多從衝突解決或溝通模式來探討。本研究採用之關係滿意度的測量則是利用個 人自陳對於親密關係是否滿意當作依據,以延伸Hendrick 1998年編製之RAS(the Relationship Assessment Scale)量表而成的關係品質量表(周玉慧, 2009)作為測量 關係滿意度之工具。. 第五節 衝突因應策略與關係滿意度相關之理論及文獻探討 透過觀察伴侶間的人際行為能預測其關係滿意度,且伴侶會以其在關係中的 社交行為當作關係滿意度高低的線索,因此個體及伴侶之正向人際行為皆與高關 係滿意度具有相關(Vater & Schröder-Abé, 2015)。而如何面對衝突便是親密關係 中相當重要的人際行為之一,Brassard等人(2009)便曾提到衝突是影響關係滿意 度最基本的原因,絕大多數的人際關係中衝突都不可避免,尤其是親密關係。Geist 和Gilbert(1996)則提到:由於親密關係中雙方來自不同的文化、社會乃至於家庭 背景,夫妻或伴侶各自有著相異的興趣、意見及價值觀,每一對夫妻或伴侶在經營 感情生活時或多或少會遇到問題,也因此關係中的爭執難以避免。而國內的文獻也 指出:在愛情關係中,當伴侶因為彼此的目標不一致,而產生相互競爭的困境,便 可能產生衝突(陳彥竹,2014)。張時雯(2003)則提到衝突泛指導致伴侶間不愉 快的事情,包含了溝通不良、意見不合、個性不合、價值衝突等等。我們都了解在 關係中衝突是難以避免的,那為什麼有些伴侶總是「床頭吵,床尾和」,甚至愈吵 感情愈好;而有些伴侶卻會因為爭吵而分手,甚至導致不可收拾的局面? 17.

(31) 顯而易見,衝突的發生會對個體產生生理或心理上的壓力,為了緩解這些負面 感受,個體便會對這樣的處境有所反應以降低痛苦的感覺(周玉慧,2009)。有文 獻便指出:婚姻中的衝突本身不一定是件壞事,我們不該強調衝突的次數,而應該 看重雙方如何去面對與處理(Sumalata & Yadav, 2013),因為有效的衝突因應方式 反而能提升關係滿意度及親密程度,如果缺乏良好的衝突因應方式,關係滿意度便 會降低且可能造成關係的破壞。程淑華(2015)提到伴侶間的衝突實難避免,但重 要的是面對衝突時,雙方採取何種處理方式去化解,讓關係朝正面發展,才是伴侶 亟需練習的課題;衝突為關係帶來的是親密感或是痛苦,端看個體如何詮釋及回應 (Dildar, et al., 2013)。由上述說明便可看出:採取不同的衝突因應策略會對關係 滿意度帶來不同的影響。因此,發生衝突並不可怕,如何因應才是影響關係滿意度 的關鍵,同時也是本研究聚焦的問題之一。 針對衝突因應策略與關係滿意度之研究,許多研究皆提到所謂「要求─撤離」 (demand-withdraw)的夫妻衝突因應模式(張妤玥、陸洛,2007、周玉慧,2009); 所謂的「要求─撤離」模式,指的是夫妻或伴侶在處理彼此意見不合時,一方慣於 以批評、抱怨、嘮叨、指責等負面的方式,試圖讓另一方重視問題所在,而另一方 則會採取改變話題、沈默以對、離開現場等方式,企圖逃避、忽略或結束衝突。當 一方採取支配的方式,另一方便會趨向逃避,進而導致關係品質的下降;而關係品 質下降,又會讓支配的一方更想要要求對方的重視,而另一方則會更趨抗拒、退縮, 關係品質又會因此再度下降,在關係中形成一負向循環。 周玉慧(2009)的研究中則顯示:「相敬如賓」型的夫妻衝突程度和寂寥悔怨 感得分最低、支持接受度和充實愉悅感最高;相反地,「冷戰熱吵」型夫妻的衝突 程度與寂寥悔怨感最高、支持接受度與充實愉悅感則最低。此外,張妤玥、陸洛 (2007)的研究也發現在親密關係中,對方的衝突因應策略會影響自身認知的關係 18.

(32) 滿意度:對方採取整合型或謙讓型的衝突因應策略和個人認知的關係滿意度具有 正相關;若對方採取支配型因應策略,則會與自己認知的關係滿意度呈現負相關。 Stinson等人(2017)的研究針對191對拉丁裔伴侶進行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滿 意度相關之研究,按照Gottman的衝突因應策略分類,將因應策略分為「正向面對 型(validator)」、「逃避型(avoidant)」和「爆發型(volatile)」三種,而研究 結果顯示若丈夫為正向面對型,代表其有意願解決婚姻中的問題,因此其與妻子的 婚姻滿意度皆會提高;而妻子若為逃避型,則能提高丈夫之婚姻滿意度,推論與其 文化因素有關。Dildar等人(2013)則是針對中東地區五對低婚姻滿意度夫妻進行 訪談,發現低滿意度的夫妻不會使用正向的衝突因應策略,例如:合作、謙讓、配 合等方式,相反地,皆使用逃避型及支配型策略,結果顯示:若夫妻經常使用逃避 型衝突因應策略,則其婚姻滿意度最低。另外,研究也發現此五對低婚姻滿意度夫 妻之丈夫最常使用支配策略,試圖展現其在家庭中的領導地位,此與中東地區以父 權為主之文化因素極為相關。 彙整國內外不同研究後,研究者發現伴侶採取不同的衝突因應策略,會對關係 品質或滿意度帶來不同的影響。研究者由上述各篇研究結果得出三點相關結論: 一、衝突因應策略雖有各種不同的分類方式,但採取何種因應策略可能會對關係 滿意度形成不同的影響。 二、夫妻或情侶遇到衝突時,若能使用積極、具建設性的因應策略,則衝突並不影 響關係滿意度,甚至可能為關係加分;但若使用消極、具破壞性的策略,則會 為關係滿意度帶來負面的影響。 三、在不同的文化中,同樣的因應策略可能對關係滿意度有不同的影響,建議在考 慮衝突因應策略對關係滿意度之影響時,宜同時考量文化及社會背景。. 19.

(33) 第六節 情緒調節與關係滿意度相關之理論與文獻探討 情緒調節能力一向被認為是人際互動中很重要的能力,因為情緒具有溝通及社 交的功能,且會影響個人表達想法和行為。若以Gross和John(2003)發表的ERQ分 類來看,多數研究都指出,使用「表現壓抑」(expressive suppression)的情緒調節 策略,常導致負面的社交結果;而「認知再評估」(cognitive reappraisal)的情緒 調節策略,則能帶出正面的社交結果(Gross, 1998)。 親密關係即是社交關係中很重要且特別親近的一類,因此,情緒能力在當中同 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Vater(2015)於研究中便提到,目前許多關於情緒調節能力 的研究都將研究對象設定於互不相識的陌生人,或是用來測量個人層面的議題,但 針對伴侶關係的相關研究卻只佔了少數。因此,為補足此一研究缺口,本研究擬聚 焦於親密關係中的情緒調節能力如何影響雙方之關係滿意度。 Ben-Naim等人(2013)便指出情緒調節能力對伴侶的關係滿意度來說,是強而 有力的預測因子,因為個體若能適當使用情緒調節策略來梳理負面情緒,將有益於 處理親密關係間衝突所帶來的影響及經歷負面情境時的感受,而不易降低關係滿 意度。Richards等人(2003)針對交往中的情侶面對衝突時,使用「認知再評估」 或「表現壓抑」兩種不同的情緒調節策略,對關係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作為研究主題, 得出結論為:在衝突時,若使用表現壓抑的情緒調節策略,會對衝突時負面情緒反 應的記憶較深,而伴侶對彼此關係的滿意度又與其對這段關係的記憶有很大的關 聯;因此,若傾向使用表現壓抑的情緒調節策略,則對衝突的記憶多呈現負面,也 會有較低的關係滿意度,且對於衝突時的對話內容記憶也較差,可能導致情緒平復 後無力針對衝突去做處理,進而降低關係滿意度。Impett等人(2012)亦曾提到親 密伴侶若經常使用表現壓抑的調節策略,則出現結束親密關係之想法的頻率會提 高,且會引發更多衝突;另外,表現壓抑的策略,在伴侶間亦被視為不誠實的象徵, 20.

(34) 對短期或三個月後的較差關係品質具有預測力(Impett et al., 2014)。 相反地,認知再評估的調節策略,則被認為對關係品質具有長期的正面影響。 Finkel等人(2013)便針對美國120對夫妻進行研究,在為期兩年的研究中,他們在 第二年的時候針對其中60對夫妻進行認知再評估的介入(在問卷中建議其在生活 中換個角度思考夫妻間的衝突等等),其餘60對夫妻則未進行任何介入。其研究結 果指出:經過認知再評估介入的夫妻在第二年的時候關係品質並未如控制組的夫 妻一樣,隨著時間而下降,由此可知認知再評估的策略使用能有效維持較佳之關係 品質。江宇萱(2011)的研究也得出情侶經歷衝突時,若能使用認知再評估的情緒 調節策略,將有益於雙方維持正向情緒;若使用表現壓抑策略,則不利於雙方的情 緒改變,且女性會因為男性愈常使用認知再評估策略,而愈少使用表現壓抑策略, 因此在關係中較少產生負向情緒,對關係也有較高的評價。另外,其在研究中亦提 到若一方使用表現壓抑策略,則另一方會產生較多緊張的生理反應,認為對方不想 與自己溝通,也會因此失去溝通意願,進而破壞關係和諧。 其他相關研究雖未直接針對本研究所使用之情緒調節策略分類,但也能從中 勾勒出情緒調節能力及關係滿意度之相關。Gottman和Notarius在2000年的研究發 現情緒智商愈高的夫妻,在面對衝突或負向事件時,較能抱持正面的想法和感受。 Schutte等人(2001)的研究除了指出情緒智商和婚姻滿意度為正相關外,也發現若 夫妻一方認為另一方的情緒智商較高,則其自述的婚姻滿意度亦較高;因此,我們 可以知道情緒智商不只影響個人的關係滿意度,某種程度亦會影響關係中對方的 關係滿意度,也是本研究探討之重點。另外,Bloch等人(2014)以13年的長期研 究探討已婚夫妻的負向情緒調節能力(降低負向情緒之能力)和婚姻滿意度之相 關,藉由夫妻雙方談論生活中的衝突事件,並透過生理測量儀器來檢視夫妻雙方的 負向情緒調節能力,再利用量表在不同時點測量夫妻雙方的關係滿意度。該研究結 21.

(35) 果顯示妻子負向情緒調節能力愈佳,婚姻滿意度愈高,反之則愈低;且其在研究結 果中亦提出「建設性溝通」能調節情緒調節能力和婚姻滿意度的關係,意即建設性 溝通能力及頻率愈高,婚姻滿意度也愈高。 一般來說,當雙方具有良好的情緒調適能力,亦即能使用正向之情緒調節策 略,便能提升關係品質、溝通順暢度及滿意度;當伴侶容易被負面情緒淹沒,則會 導致狹隘的互動方式(Carstensen et al., 1995)。Brackett等人(2005)針對86對未 婚之大學情侶所做的研究便指出若伴侶雙方的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較 低,則關係品質中的「支持」、「深度」及「正向」分數都較差;而衝突及負向關 係品質得分都較高。由此可見,若情緒調節能力不佳,關係品質亦會較差,可想而 知滿意度也會較低。Fitness(2001)亦曾提出若個體的情緒調節能力較佳,較能處 理細緻的情緒協調並取得原諒,或是因為處理衝突得宜、較能理解負面情緒,因此 能為關係帶來較高的幸福感。Tuval-Mashiach & Shulman(2006)就曾在研究中提 出青少年情侶在處理歧見時,為了不破壞關係和諧,能夠用隱喻的方式來討論、接 受彼此的差異;有些情侶甚至還能以表達愛戀感和幽默感來化解爭執,由此可知人 們若有能力以有效的方式來調節負面情緒,則能降低其為關係帶來的負向影響。 Ben-Naim等人(2013)的研究中也指出情緒調節策略是了解關係品質及預測未來 關係品質的重要因素,使用正向的情緒調節策略甚至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由上述研究我們皆可看出:一般來說,擁有較佳的情緒調節能力,或是能使用正向 之情緒調節策略,會對關係滿意度帶來正向的影響。 有鑑於親密關係內情緒的相依性,本研究便聚焦於親密關係中個體使用的情 緒調節策略與關係滿意度之關聯,以期了解情緒調節策略對個人及伴侶之關係滿 意度之影響。. 22.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為研究方法,內容包含研究設計、研究參與者、研究工具及研究流程,共 四小節。.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透過線上問卷了解異性戀情侶及夫妻間衝突因應策略、 情緒調節策略及關係滿意度之關係,依據研究問題及文獻探討建構出以下研究架 構,其中自變項與依變項間之黑色實線為主角效果、灰色實線為伴侶效果,如圖 31-1:.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23.

(37)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多數研究皆以婚姻關係中的衝突因應策略與情緒調節當作主題,而本研究同時 納入未婚的交往中情侶,以期能有更多元的樣本。為確保樣本來源可靠性,本研究 以滾雪球方式發放線上問卷,一共收集了 106 對夫妻及情侶的資料,其中有 93 對 異性戀伴侶、13 對同性戀伴侶;49 對為未婚情侶、57 對為已婚夫妻;共計 97 名 男性、115 名女性;年齡介於 21 至 50 歲,平均年齡為 32.21 歲,標準差為 4.267。 惟因同性戀伴侶的樣本數過少無法進行 APIM 分析,經與專家討論後,決定同性 戀伴侶之樣本暫不於本研究中討論,因此本研究最終之統計分析及研究結果僅針 對異性戀伴侶之樣本進行討論,有效樣本為 93 對異性戀情侶/夫妻,共 186 人。. 第三節 研究工具 一、. 個人基本資料 問卷中第一部分為研究者自編與本研究相關之背景變項,包含:問卷編號、生. 理性別(男性/女性)、實足年齡、婚姻狀態(已婚/未婚)、交往年數(未婚情 侶填寫目前交往時間;已婚夫妻則填寫婚前交往時間;另外,為避免雙方計算方式 有異導致的誤差,僅要求填寫年數,月數則直接省略。)、結婚年數(僅已婚夫妻 填寫此題。為避免雙方計算方式有異導致之誤差,僅要求填寫年數,月數則直接省 略。)、育有子女數(僅已婚夫妻填寫此題,選項為「無」、「一名」、「兩名」、 「三名」及「超過三名」。)、教育程度(分為「國中(含)以下」、「高中職」 「大學(專)」及「碩士(含)以上」。)、衝突頻率(為求貼近現況,僅調查過 去六個月內受試者與伴侶之衝突頻率,並於題目中定義衝突為因意見不合、看法不 同而產生爭執、冷戰等等情形。選項按頻率分為「幾乎沒有衝突」、「每月不到一 次」、「每月一至三次」、「每週一至三次」及「幾乎每天」。) 二、. 個人衝突因應策略量表 採用張妤玥及陸洛(2007)針對「Rahim 組織衝突量表第二版」(the Rahim. Organization Conflict Inventory-II, ROCI-II)之中文翻譯。ROCI-II 的架構分成兩個 24.

(38) 向度:「關注自己需求」及「關注他人需求」,再依這兩個向度分出五種衝突因應 策略,分別為:整合型、謙讓型、支配型、逃避型和折衷型。內部一致性信度介於.72 至.77,再測信度則介於.76 至.83(Rahim, 1983)。引用張妤玥及陸洛(2007)的國 內研究針對此量表的分析發現「折衷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不佳(Cronbach α=.63) , 且與「整合型分量表」的相關太高(r=.54, p<.000),因此刪除「折衷分量表」僅 留下其他四個分量表。 本研究之正式量表沿用張妤玥及陸洛(2007)之施測量表,共 24 題,其中整 合型策略分量表有 7 題、謙讓型策略分量表有 6 題、逃避型策略分量表有 6 題、 支配策略分量表有 5 題。每題皆為李克特式五點量表,分量表的分數愈高,代表受 試者愈常使用該類型衝突因應策略。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如下:整合型分量 表之 Cronbach α=.91、謙讓型分量表之 Cronbach α=.90、逃避型分量表之 Cronbach α=.77、支配型分量表之 Cronbach α=.82,顯示具有良好之內部一致性。 三、. 情緒調節量表(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ERQ) Gross 和 John 於 2003 年編製情緒調節量表,共 10 題,分別就「認知再評估」. (cognitive reappraisal)及「表現壓抑」(expressive suppression)此兩種策略的定 義為題目,以測量個體情緒調節策略的使用傾向,分為兩個分量表,其中測量「認 知再評估」之題目有 6 題;而測量「表現壓抑」之題目則有 4 題。各題皆為李克特 式七點量表,分數為 1 分=強烈不同意至 7 分=強烈同意;兩個分量表的內部一致 性佳,認知再評估分量表的 Cronbach α 為.82;表現壓抑的 Cronbach α 則為.77(Gross & John, 2003),且分量表的相關接近 0。 本研究採江宇萱(2011)翻譯之中文版,此外,考量問卷填寫方便及一致性, 研究者將正式量表之題目改為李克特式五點量表,填寫後總分較高的分量表,則代 表該受試者較傾向使用該情緒調節策略。兩個量表在本研究之內部一致性佳,認知 再評估分量表 Cronbach α=.85、表現壓抑分量表 Cronbach α 則為.70。. 25.

(39) 四、. 關係品質量表 本研究使用之關係品質量表乃改編自周玉慧 2009 年使用之「婚姻品質量表」,. 該研究指出本量表之兩分量表解釋變異量皆大於 55%,且經各年度測量之內在一 致性信度分布於.86 至.92 之間。 為了同時測量已婚夫妻及未婚伴侶,此研究使用之量表經專家效度確認,將題 目中原本的「配偶」調整為「配偶/伴侶」、「婚姻生活」調整為「婚姻/伴侶生 活」,以符合同時測量已婚夫妻與未婚伴侶的研究設計。此量表共 14 題,其中 7 題測量關係中的「充實感」;其餘 7 題測量關係中的「後悔感」。題目例如:「我 的婚姻/伴侶生活很充實」、「在婚姻/伴侶生活中,我感到寂寞」、「我會後悔 當初和配偶結婚/和伴侶在一起」、「整體而言,我滿意我的婚姻/伴侶生活」等 等。此量表在本研究之內部一致性係數 α=.94,其中充實感分量表之 α 為.90、後悔 感之 α 亦為.90,可見具有良好之內部一致性。 選擇此量表而非較常見的「關係滿意度量表」 (the Relationship Assessment Scale, RAS),主要考量除了和其他研究做出區隔外,也希望透過親密關係中正向、 負向的感受更細緻地看出衝突因應策略和情緒調節策略對關係滿意度中不同情感 之影響。. 第四節 研究流程 一、. 確認研究大綱及閱讀並整理文獻 研究者因為新聞事件及課堂上閱讀之文獻引發興趣,而對研究題目有了初步. 的想法,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初步確定以親密關係為主題,以衝突因應策略、情緒 調節及關係滿意度為主要變項。接著,研究者便開始閱讀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而確 定研究架構。. 26.

(40) 二、. 選定研究工具與分析模式. 研讀相關文獻後,考量與研究內容契合性、題目數量及量表信效度,決定以三 份量表作為主要的問卷題目,分別是(1)張妤玥、陸洛(2007)翻譯的「Rahim 組 織衝突量表第二版」(the Rahim Organization Conflict Inventory-II, ROCI-II)中文 版量表、(2)Gross 和 John 於 2003 年編製情緒調節量表(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ERQ)中文翻譯版本及(3)改編自周玉慧 2009 年使用之「婚姻品質 量表」,將其中的婚姻及配偶改為同時適用於交往中情侶之用詞。研究者透過電子 信件取得量表翻譯及編製者的同意後作為問卷之主要題目。 確認研究方向後,為使分析最契合研究問題,決定採用「主角與伴侶相依模式」 (the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 APIM)作為分析模式,以期看出變項間 的互動關係。 三、. 樣本選擇與問卷發放 為方便樣本之取得,研究者採用「滾雪球」方式發放問卷,以避免網路問卷容. 易發生之填答者不明、作答混亂及無法收集成對樣本的問題。決定樣本之後,為了 解決成對樣本收集之困難度,研究者參考多篇文獻及與指導教授討論後,確認以發 給每對伴侶一組編號作為配對之依據,且為避免編號填寫錯誤,亦同時在問卷中要 求填答雙方之生日,以作為第二項參考依據。接著,研究者以 SurveyCake 網路問 卷平台製作施測問卷(附錄二),其中包含:基本資料(性別、年紀、交往時間、 結婚時間、教育程度等)、自評之衝突因應策略、自評情緒調節策略及自陳關係品 質五個部分。於 2019 年 6 月至 7 月間進行施測。共發出 148 組編號(296 個受試 者),收回 106 組問卷(212 份個人問卷),回收率為 72%。 四、. 問卷回收及統計分析 問卷收集完成後,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以 SPSS statistics 23 和 Mplus 7. 軟體進行統計分析。另外,因收集到的同性戀樣本數過低,經請教專家後,決定本 27.

(41) 研究僅就異性戀樣本進行分析,收集到的同性戀樣本在本研究中暫不討論;因此, 研究結果中僅呈現 93 對異性戀情侶及夫妻之數據。. 28.

(4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為研究結果,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先導分析;第二節則說明各研究變 項之相關;第三節則呈現主角與伴侶相依模式(APIM)之分析結果,並回答本研 究之研究問題。本研究使用 SPSS statistics 23 和 Mplus 7 統計軟體進行資料處理與 分析。. 第一節 先導分析 一、. 背景變項之先導分析 如表 4-1-1 所示,在背景變項中,性別部分男女各 93 人;其中 37 對未婚、56. 對已婚。已婚夫妻平均結婚年數為 3.73 年,標準差為 3.04;育有子女數平均為 0.84 名,標準差為 0.82。樣本的年齡分布為 25 至 50 歲,平均年齡為 32.58 歲,標準差 為 4.22。教育程度方面,以大學(含)以上教育程度之人數最多,約佔 96%;其中 大學/大專程度有 102 人,佔 54.8%、碩士(含)以上有 76 人,佔 40.9%;而教 育程度為高中職則有 8 人,佔 4.3%。衝突頻率則以每月一至三次為最多、每月不 到一次次多。. 29.

(43) 表 4-1-1 變項名稱. 樣本描述性統計. 樣本數. 百分比(%). 男. 93. 50.0. 女. 93. 50.0. 186. 100.0. 未婚. 74. 39.8. 已婚. 112. 60.2. 平均數. 標準差. 32.58(25-50). 4.22. 0.84(0-2). 0.82. 性別. 年齡. 婚姻狀況. 子女數(僅已婚夫妻) 0名. 48. 42.8. 1名. 34. 30.4. 2名. 30. 26.8. 高中/職. 8. 4.3. 大學/大專. 102. 54.8. 碩士(含)以上. 76. 40.9. 74. 100.0. 4.75(0.3-13). 3.45. 112. 100.0. 3.73(0.1-13). 3.04. 112. 100.0. 9.41 (0.7-26). 5.52. 幾乎沒有. 33. 17.8. 每月不到一次. 62. 33.3. 每月一至三次. 64. 34.4. 每週一至三次. 24. 12.9. 幾乎每天. 3. 1.6. 教育程度. 交往年數(僅未婚情侶). 結婚年數(僅已婚夫妻). 交往加結婚年數(僅已婚夫妻). 衝突頻率. 30.

(44) 二、. 主要研究變項之先導分析 此研究中之主要研究變項的敘述統計如表 4-1-2 所示。由下表可知,女性與男. 性自評最常使用之衝突因應策略皆為整合型策略;而最不常使用之衝突因應策略 則有性別差異,男性部分為支配型策略、女性則為逃避型策略。而在情緒調節策略 的部分,男性與女性受試者皆較傾向使用認知再評估策略,因此可知此研究之受試 者普遍使用正向之情緒調節策略,但也可以看出男性較女性更常使用表現壓抑之 策略。最後,關係滿意度的計算為充實感分量表的總分加上後悔感的反向計分總 分,由下表可看出不論男女,皆有高度的關係滿意度。由 t 檢定的結果可看出,男 女在謙讓型、逃避型及支配型衝突因應策略及表現壓抑情緒調節策略的使用上有 顯著差異。 表 4-1-2. 主要研究變項之敘述統計摘要表(N=93) 題數. 平均值 女性. 標準差. 男性. 女性 男性. 題平均值 (5 點量表) 自由度 女性 男性. t值. p值. 自評衝突因應策略_整合. 7. 27.66 27.34. 4.32. 4.62. 3.95. 3.91. 184. -.48. .64. 自評衝突因應策略_謙讓. 6. 17.56 21.37. 3.97. 3.88. 2.93. 3.56. 184. 6.62. .00**. 自評衝突因應策略_逃避. 6. 16.50 19.38. 4.27. 3.75. 2.75. 3.23. 181. 4.89. .00**. 自評衝突因應策略_支配. 5. 15.45 13.60. 3.68. 3.36. 3.09. 2.72. 184. -3.58. .00**. 情緒調節策略_認知再評估. 6. 21.36 21.85. 3.57. 3.57. 3.56. 3.64. 184. .95. .35. 情緒調節策略_表現壓抑. 4. 11.20 12.79. 2.64. 2.37. 2.80. 3.20. 184. 4.30. .00**. 關係滿意度_充實感. 7. 28.84 29.59. 4.08. 3.96. 4.12. 4.23. 184. 1.28. .20. 關係滿意度_後悔感. 7. 12.38 11.59. 4.39. 4.39. 1.77. 1.66. 184. -1.22. .22. 關係滿意度. 14 58.46 60.00. 8.01. 7.88. 4.18. 4.29. 184. 1.32. .19. *p<.05; **p<.01. 31.

(45) 第二節 變項間之相關分析 一、. 研究變項間的相關 此研究主要使用之研究變項為衝突因應策略、情緒調節策略與關係滿意度,各. 變項間的 Pearson 相關如下表所示。由表 4-2-1 可知,就女性來說,整合型因應策 略和關係滿意度為顯著正相關;若使用認知再評估情緒調節策略,和關係滿意度亦 為顯著正相關;而使用表現壓抑情緒調節策略,則和關係滿意度呈顯著負相關。 就男性部分,也與女性相似,男性較常使用整合型因應策略與其關係滿意度有 顯著正相關。此外,男性較常使用謙讓型因應策略,與其關係滿度為顯著正相關; 由此推論,男性若在關係中使用謙讓型因應策略則會感覺自己較為大度、願意退 讓,因此會有較高的滿意度,亦可能代表因其對關係感到滿意,因此在面對衝突時 願意多讓對方、不與對方計較。在情緒調節策略的部分,男性若較常表現壓抑策略 則和其關係滿意度呈顯著負相關。 表 4-2-1. 衝突因應策略、情緒調節策略及關係滿意度之相關係數摘要表. 變項. 1.. 1.整合因應策略. 2.. 3.. 4.. 5.. 6.. 7.. 8.. 9.. .03. -.20. -.25*. .40**. -.06. .38**. -.29**. .35**. .52**. -.07. .03. .26*. -.02. .07. -.05. -.05. .05. .42**. -.03. .05. -.04. -.16. .04. -.07. .21*. -.15. .16. .31**. -.25*. .29**. -.20. .29**. -.26*. -.79**. .94**. 2.謙讓因應策略. .41**. 3.逃避因應策略. .13. .47**. 4.支配因應策略. -.10. -.39**. -.18. 5.認知再評估調節策略. .37**. .32**. .01. -.13. 6.表現壓抑調節策略. -.15. .33**. .44**. -.09. .03. 7.充實感. .59**. .28**. .02. -.12. .27**. -.17. 8.後悔感. -.45**. -.17. .08. .19. -.09. .27**. -.78**. 9.關係滿意度. .55**. .24*. -.03. -.17. .19. -.23*. .94**. 右上為女性,左下為男性 * p<.05, **p<.01.. 32. -.95** -.9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becca Oxford (1990) 將語言學習策略分為兩大類:直接性 學習策略 (directed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及間接性學 習策略 (in-directed

政府禁毒策略與

電子學習 教學 教學 教學 教學 聲情教學 聲情教學 聲情教學 聲情教學.. 策略 策略

目標 策略 策略 策略 策略 成功準則 成功準則 成功準則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評估方法 評估方法 評估方法 時間表 時間表 時間表 時間表 負責人 負責人 負責人 負責人

• Learn strategies to answer different types of questions.. • Manage the use of time

•親密伴侶暴力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虐待長者

第七章 第七章 個案學校 個案學校 個案學校 個案學校 SWOT SWOT SWOT SWOT 分析 分析 分析與 分析 與 與 TOWS 與 TOWS TOWS TOWS 策略矩陣分析 策略矩陣分析

To make a study of the challenge of special horizontal SCM and uncertain fuzzy partner relationship they’re facing, analyze the relative factors of supply chain partner a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