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論語》的「觀看」思想探究:以哲學的思考開展義理的進路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論語》的「觀看」思想探究:以哲學的思考開展義理的進路"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19 - 228 頁 pp. 219 - 228

Įኢᄬį۞Ķ៍࠻ķޥຐଣտĈͽࣰጯ۞ޥ҂ฟणཌྷந۞ซྮ

*

Ղځ३

1,2,**

ၡ ࢋ

本文所依據的文獻,為儒家經典中的《論語》。論述的脈絡,從檢視「觀看」的意義入手,解開觀看的運作 之所以能夠形成的理由與依據。 「觀看」,從表面的層次而言,為肉眼所能捕捉到的對象,大致為物質層面的顏色、形狀。要能夠切入心態 與身體的洞察,所憑藉的,則是累積豐富的資訊,使得觀看的能力有所提升,以至於對非物質的心態,也能看 出其運作的道理與變化的流程。 藉由個人或生命的觀察,在深度之外的另一面向,放眼世界,在廣度上,看出世界在時間的流程中所經歷 的變遷,打通時代背景的限制,不論處於何時何地,皆可以就著觀看的能力,指引後續的作為,以做為個人安 身立命的參考。 ᙯᔣෟ:觀看,心態,身體,時代,《論語》,儒家

ಥă݈֏

本文所依據的文獻是儒家經典中的《論語》。論述的主軸,為「觀看」所帶出的修學道路,以及將觀看的對 象,洞察其深刻的內容。論述的脈絡,藉由界說並釐清「觀看」的意義,從表層的觀看到深層的觀看,進而做 為銜接儒家的道德修養之道的橋樑,洞察構成修學之得以進展的理由、條件與根本,以助成生命品質與境界的 提升。 本文採取哲學的研究進路,首先界說並釐清主題的關鍵概念,藉由關鍵概念而帶出課題與論題,再就著課 題與論題,進行提問、解析、論理與反思。研究方法的運用,在形式上,整理《論語》就著觀看的主題而發言 之語錄,有條理地鋪陳出對於哲學課題的論述,並且運用少數卻精煉的語句,挖掘出這些語句豐富的義理內涵; 在內容上,特別著重《論語》的論理脈絡,展開對於哲學課題的回應與探究。 章節的安排,由如下六節串連而成:第一節,「緒論」,交代本文的主題、文獻依據、構想與輪廓。第二節, * 本文初稿,在 2012 年 5 月 5 日,以〈透過「觀看」洞察心身的運作與時代的變化:以《論語》為依據〉,發表於天主教輔仁大 學、中國人民大學與香港浸會大學合辦的「輔仁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校際哲學論壇:中西哲學的人文意蘊學術 研討會」,幾經參考會中討論的意見後,修正為現稿。筆者感謝會中熱烈的提問與建議,對於本文的修改助益頗多;投稿過程, 感謝兩位匿名審查委員細心地審閱並提供寶貴的意見,促使本文得以完成。 1 亞東技術學院護理系講師 2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暨研究所博士班 ** 通訊作者:李明書 E-mail:p1087@mail.uit.edu.tw

(2)

「『觀看』的界說與釐清」,解明本文的關鍵概念,亦即「觀看」的意義,並且由表層的觀看切換到深層的觀看, 顯題化觀看之所以值得被重視的理由。第三節,「從觀看導向儒家的修學道路」,將觀看能力的培養,銜接到儒 家的道德修養的修學道路,運用在修學的過程,以導向成聖的目標。第四節,「《論語》透過觀看洞察心身的運 作」,透過觀看洞察從事儒家的修學者,其心態與身體的運作,以及調整使合於修學的道路。第五節,「《論語》 透過觀看洞察時代的變化」,以《論語》觀看世界的時間流程為主軸,形成動態地觀看時代變化的觀念,使得心 身的鍛鍊與世界接軌,在道理上,為立身處世提供參考的方向。第六節,「結論與展望」,收攝全文要點,並思 考後續值得發展的方向。

෮ă

Ķ៍࠻ķ۞ࠧᄲᄃᗃ୻

要從觀看契入心身與時代的洞察之前,或可先就著「觀看」的意義進行界說與釐清,以便於本文使用觀看 一詞時,不至於產生語意不明,或是同一語詞出現歧義的情形。 「觀看」,較為基礎的意思,指的是由眼睛這樣的感官配備,就著所接觸到的對象,所產生的捕捉的動作。 以觀看的動作之所以能夠形成的條件而言,可以總攝為三者,其一是能觀看的感官配備,其二是感官配備所能 捕捉到的對象,其三是由感官配備捕捉到感官對象的過程。 檢視構成「觀看」的三個條件,就感官配備而言,如果缺乏眼睛這樣的感官配備,則即便感官所能捕捉到 的對象如何搶眼,在色彩、形狀、角度上有著什麼樣凸出的表現,皆不能被相對應的感官所知覺。就感官配備 所能捕捉到的對象而言,如果對象尚未被感官配備所捕捉到,則不能夠形成關聯的意義,例如色彩、形狀、角 度的意義的表述,進而像是美感、價值的判斷。就感官配備捕捉到感官對象的過程而言,如果缺乏感官配備不 生起觀看的動作,則不會與所能捕捉到的對象,產生關聯的作用、影響。 眼睛具備捕捉顏色、形狀的能力,就著感官對象形成分別認知、判斷,把感官對象表述為什麼樣的顏色或 形狀。這樣的意義或觀念形成之後,只要觀看持續運作,則不斷地累積認知形成後的資訊,可能成為印象、記 憶或遺忘的部份。由觀看所形成的資訊在生命或心態上留下或多或少的吸收、消化後之痕跡,故只要觀看的過 程不斷地運作,相關的資訊,亦持續地累積、轉化。 藉由觀看所累積的資訊,內化或轉化成生命的內容,諸如觀看的能力、習慣、經驗。若以提升生命的境界 或品質為導向,則可憑藉所培養的觀看之能力、習慣、經驗,就著所要導向的目標,開發出的內涵,在深度上, 將生命的能力,盡可能無限地開發出來;在廣度上,各種各樣的能力,皆可納入生命的內容。例如,看到聖賢 的行為,即透徹地看出聖賢之所以如此的來龍去脈與關聯的網絡,形成生命的借鏡或榜樣,而不僅止於聖人的 外表、穿著。 如果將觀看的程度略做區分,眼睛之於一般的物質對象的捕捉,視為表層的觀看;在能力有所提升之後, 切入到心身與世界的構成、根本、機制或道理,視為深層的觀看。區分兩層觀看的意義,不在於先在地認定何 種方式較為粗淺,或只能具備其中一種能力,而是藉著如此的區分,可以就著所設定的生命之目標,以及在達 成目標的過程中,較為清楚、明確的觀察所接觸到的對象,使得觀看的條理、方向、程度,較為清楚地呈現出 來。 為了較為清楚地顯示觀看乃至於觀看的層次之意義,或可釐清如下三個要點:其一,表層與深層的觀看之 於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為何?其二,從表層的觀看切換到深層的觀看如何可能?其三,觀看之範圍為何?以下依 次說明這三個要點的內容。

(3)

其一,表層的觀看之於生命,相當於對於形形色色之對象的摸索、捕捉,以及區分千差萬別的對象,以便 於溝通、表達。深層之觀看,切入到生命與世界的構成、根本、機制或道理,在面臨一切看似難以撼動的障礙 時,可以就著構成的條件,尋思應對的策略,而不至於認定什麼樣的難關永遠無法跨越。 其二,在生命的歷程中,若有意願提升境界或品質,而設定朝向的目標,在儒家而言,像是聖人、君子, 於是訓練所需的能力,舉凡所經歷的一切,皆能做為提升的促成條件。觀看之能力的提升,大致也是如此,只 要觀看的條件具足,正向目標,不斷地累積生命中的經歷,形成觀看的廣度與深度之提升,形成足夠的條件, 即可從表層的觀看切換到深層的觀看,而不定然需要特定的先天條件,諸如種族、身份、階級,才得以具備深 層觀看的能力。 其三,觀看的動作得以形成,較為基本的感官配備是眼睛,僅就眼睛來說,能看到的範圍,通常在於物質 的層次,或者如顏色、形狀的捕捉,可能由於範圍、角度、視力的侷限,較容易流於片段的或局部的。如果在 眼睛捕捉對象後收攝到心態的活動,諸如情意、認知、思維、感受,切入到心態所及的對象的構成、根本、機 制、或道理,則可盡可能地深刻、廣泛,以至於無所謂邊界或既定的範圍可言;也就是說,要將觀看的對象覺 察到什麼程度,端視觀看者的洞察功力深厚到什麼地步。 界說並釐清觀看的意義,除了語詞的內容之外,也顯示出觀看的動作或能力,不限定於特定的學說、系統、 意識形態才能使用或談論。而是藉由清楚地把握觀看的意義,更為明確地看出不同的學說如何運用觀看,彰顯 出各自的特色與旨趣。本文則就著儒家最重要的經典──《論語》,其論理的脈絡,整理出在心身與時代方面的 觀看之要點。

ણăଂ៍࠻ጱШጏछ۞࣒ጯ྽ྮ

接收生命所經歷的一切資訊的過程中,相當重要的管道之一,就是觀看的運作。觀看之於生命在世間活動 的價值,從一般狀況,在生活中避免像是認錯人、眼前一片漆黑、走路跌跌撞撞,表示已將觀看當作不可或缺 的能力,即便只是習慣或不經意地隨意瀏覽片段的或局部的影像、外貌,就已足以藉由表象的區分,而帶來生 活上的方便。 若進一步探問一輩子,乃至於生生世世,要能夠走出一條具有品質、方向的道路,看出生命的關聯網絡、 來龍去脈與後續導向,則有心從事修學者不得不留意培養深層的觀看能力。從捕捉片段的或局部的影像、外貌, 進一步通達地看待生命的整個歷程,就可以在導向生命所要朝向的目標時,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 聚焦在儒家的修學道路的研究,以儒家的修學道路做為生命行走於世間的前導,若要從一輩子,乃至於引 領歷來的修學者導向聖人的目標,即意味著修學的內容可以隨著不同的情況而能被靈活地運用。修學內容應世 變化而無窮,除了其道理本身就夠深刻之外,也取決於生命就著所接觸的對象,究竟怎麼去捕捉豐富的內容; 換言之,就是生命應該如何就著所接觸到的修學內容,盡其所能地充分、全面、通達地表現或發揮出來。 儒家的學說之所以值得長期被研究、註解,並且做為身體力行上的引導,相當重要的原因,就是為有心從 事修學的生命,提供一條長遠的、值得投入終生的修學道路。就儒家經典的內容,整理出相關的文獻,而給予 修學道路的名稱,或可稱為「成聖之道」或「道德修養之道」,1 其中包括這條道路所關懷的世界、設定的目標、 1 儒家的「成聖之道」與「道德修養之道」的提出,是就著《論語》文本的整理,而給予方便稱呼的概念。先前已撰文解明這兩個 概念的區別,文曰:「這樣的道路,若以目標做為導向而給予一個名稱,或可稱為『成聖之道』;若著重在修學的工夫與內容, 或可稱之為『道德修養之道』。」參閱,李明書:〈儒家以道德修養引導心態與身體的運作:以《論語》的義理為打通生命出路

(4)

關聯的網絡、修學的工夫,只要願意嘗試或下定決心,儒家就可以提供相應的內容,來助成生命品質與境界的 提升。 從觀看之於生命,切換到觀看之於儒家的修學道路,相當於從漫無目的的觀看,切換到聚焦以成聖為目標 的觀看。導向目標的觀看,在積極面,可推進修學者不斷地往前邁進;在消極面,則藉由對照所接收到的訊息, 反思尚且欠缺的能力與應當修正的過失。從《論語》中相當令人耳熟能詳的一段話來看: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孔子教導,若看到在境界或層次上高於觀看者,或者被觀看的對象具備什麼樣值得效法的能力,則思考並 提起意願來向目標邁進;如果被觀看的對象在層次上低於觀看者,或者具備不值得被學習的缺點,則可以來省 思觀看者是否也有著類似的、應該改進的部份。 如果以儒家一貫的道德修養之道來判斷所觀看到的對象,大致可以區分「賢」與「不賢」,以做為是否符合 於修學的道路所應具備的條件或標準。擴大觀看的範圍,「賢」與「不賢」可以當作是將觀看所形成的一切資訊, 概略地區分為正面的與負面的,類似於優劣、好壞的論斷,從這樣的論斷,看出是否有助於導向修學的目標; 然而,在根本上,即使看似負面的資訊,也可藉由反思並且深入地探究,而彰顯出正確的一面。就此而論,一 切資訊皆有助於導向修學的目標,不須先在地拒絕接收所能觀看到的對象,而是應培養正確、正向地判斷一切 資訊的能力。 立基於正負的判斷,如果從「見賢」而思索如何提升與進步,從「見不賢」而思索不足與缺點,則意指只 要境界與層次可以藉由觀看而不斷地提升,並且看出「不賢」的根本、理由與構成的條件,一旦深入觀看,改 過不足與缺點,則原本的不足與缺點相當於過往的陳跡,便可以轉化成往後的借鏡。 培養觀看能力的用意,或許是由於世間的事態、狀況不斷地湧現,應對的方法與態度,不採取迴避或強勢 地壓制人、事、物的表現,而是不論週遭怎麼變化,一概予以接收、觀察,在適當的時候引導對方或情況與修 學的道路接軌。 經由這樣的理路檢視觀看的意義與功用,以及如何藉由觀看導向儒家的道德修養之道,所要顯示的,就是 觀看在儒家的修學道路上,扮演從觀看者與觀看對象之間的橋樑或樞紐。開發出觀看的能力,只要形成觀看的 條件具足,即可一路伴隨著成聖的目標,通達且盡可能全面地促進修學成果的進展。

དྷă

Įኢᄬį౅࿅៍࠻߽၅͕֗۞ྻү

釐清觀看的意義,以至於在儒家修學上的重要性,不僅相當值得去開發觀看的能力,並且藉由修學成果的 進展,得以回過頭來檢視觀看的能力已訓練到什麼程度。 以觀看做為儒家修學的橋樑或樞紐,要深入到生命的內容,促成境界的提升,可以運用深層的觀看,洞察 心態與身體的運作,其關聯的網絡、具備的能力,以及是累積了過去多少的條件,而造就目前的樣貌,如果要 再往更高的境界邁進,可以從什麼的方向、方法入手。 的線索〉,發表於「中央大學、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校際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台北: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系合辦,2011 年 10 月 16 日)。

(5)

著重在心態與身體的觀看,主要的理由,在於生命的構成,大致可以區分為心態(mind,或做心靈、心智) 與身體兩大類,2而儒家的修學所要鍛鍊的內容,即是心態與身體在能力、品質、境界、程度各方面的提升。 儒家在觀看心身方面的見解,在論理上不僅毫不含糊,而且可以就著所要導向的目標,整理出相當有條理 的脈絡。入手之處,先認清應該如何思考觀看的運作,誠如《論語》所說: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 思義。」(〈季氏〉) 「君子」泛指儒家的修學者,只要行走在儒家的修學道路上,其中一項需要深思熟慮的內容,就是清晰、 通達地觀看一切的對象(「視思明」)。接收到的訊息,若是符合於修學的道理,則可以納入累積的經驗,或者成 為學習的榜樣;反之,則可以做為負面的教材或借鏡。3只要觀看的角度、方向、態度正確,兩者皆有助於能力 的培養與道路的拓展。 正確地運用觀看的能力,在消極面,改進修學過程中的缺失;在積極面,則藉由如此的改進與正向的學習, 可以持續往更高的境界提升。觀看的方法正確,再進一步要探問的,就是從這樣的觀看中,究竟看出了什麼? 以及觀看所要導向的目標為何?才得以使得觀看的焦點集中,並且深化觀看的內容。 面對如此的提問,《論語》的教導,洞察到生命之所以如此顯現,所累積的條件、未來的走向,以及每一個 階段如何安立在世間。《論語》曰: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為政〉) 「視」、「觀」、「察」皆是意指觀看的動作。觀看的對象,是「人」這種生命形態;觀看的程度,深入到當 前之所以如此表現的原因與道理(「觀其所以」),通達到後續的導向(「觀其所由」),以及在世間安頓其生活的 方式與憑藉(「察其所安」)。 2 Robert V. Neville 認為在中國哲學中,身心的關係形成四個重大課題(母題):「一、自然事物的陰陽理論。二、世界的起源來 自天地之二分,在宋明新儒學中,則發展出理氣二分的想法。三、是《中庸》裏的人之兩極性,此兩極性見之於人居於萬物之中 與萬物之關係間。四、「禮」構成了人文的基本內涵。」參閱:Robert V. Neville,〈中國哲學的身體思維〉,楊儒賓主編,《中 國哲學的身體思維》(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頁 194-195。湯淺泰雄則認為:「東方身心觀著重探討下述問題,如「(通 過修行)身與心之間的關係將變得怎樣?」或者「身心關係將成為什麼?」等。而在西方哲學中,傳統的問題是「身心之間的關 係是什麼?」換言之,在東方經驗上就假定一個人通過身心修行可使身心關係產生變化。只有肯定這一假定,才能提問身心之間 的關係是什麼這一問題。也就是說,身心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理論推測,而是一個實踐的、生存體驗的、涉及整個身心的問題。 參閱:湯淺泰雄著,《身體:東洋的身體論の試み》(東京都:創文社,昭和 56,1981),中譯本由馬超等編譯,譯作《靈肉 探微:神秘的東方身心觀》(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0),頁 2。 本文在此則嘗試將「觀看」的思想納入身心課題的探究,而將先以一般使用身心的定義,暫且不將身心提升到較高的層次。 3 觀察過失以做為借鏡的觀點,在《論語》中尚可參閱: 例如,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里仁〉) 伊藤仁齋對此章有精要的解釋,其言:「此為已過棄人者發,凡人之於過,不有無尤而妄生者,必因其親戚僚友而過,故曰,各 於其黨,正見其不可深究也,曰觀過知仁,亦足見其就此而猶有可稱者也,孟子曰,管叔兄也,周公弟也,周公之過,不亦宜乎, 是其所以為周公也,蓋聖人不深責人之過者,以人有自新之途而悔過字改,則亦猶扶人故也。」參閱:伊藤仁齋,《論語古義》, 收入《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東京:鳳出版,1973 年)。 觀看優點而提振積極修學的態度,以及觀看缺點而迅速改進的文本,參閱: 例如,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 人也。」(〈季氏〉)

(6)

如此的觀看,不停留在身體的外貌、動作,以及心態上一時的情緒起伏、片面的認知,而是深層地看進去 身體與心態運作的構成、根本、機制或道理。如果將觀看的能力,鍛鍊到能夠洞察生命表現的來龍去脈,表裡 精粗無所不包,則不論是什麼樣的人,或是各種心身組合而成的生命形態,在這樣的觀看之下,任何表現、後 續的導向皆無所遁形,一律可以看出個所以然。4 清晰透徹地觀看心身,在於將觀看的能力,鍛鍊到不只是表層的觀看,隨意捕捉一些片面、短暫、局部的 影像即已足夠。然而,只著重在觀看能力的提升,仍不表示談得上儒家的修學道路;將觀看銜接上道德修養之 道,才得以有目標地朝著聖人的境界去提升。從觀看心身的運作,導向修學的目標,可看《論語》文本的論述: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 「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顏淵〉) 若將「仁」視為略低於聖人的境界,5則意味著達到「仁」,再往前進可以提升到聖人的層次,也就是從「仁」 到聖人的進展,是成聖之道的一個環節或歷程。就以上的引文而言,「為仁」須「克己復禮」,「克己復禮」的一 項要求即是「非禮勿視」,說的是觀看必須符合「禮」的規範,對於心身的觀看,也須將心身導向修學的目標, 以達到成聖之前的「仁」的境界;換言之,就是藉由觀看,與儒家的成聖之道與聖人的目標接軌。 從以上的論述,看出《論語》所教導的,即是透過觀看,隨時隨地洞察心身運作的構成、根本、機制或道 理,將觀看,乃至於心身的能力,盡皆導向成聖的方向。

Ёă

Įኢᄬį౅࿅៍࠻߽၅ॡ΃۞ត̼

觀看心身的運作,在修學的過程中,深入了解生命的表現、狀況。然而,儒家對於生命的鍛鍊,不止於個 人程度的提升,而與不同境界的生命拉開距離;若是著眼於立身處世,乃至於安身立命,要將個人的能力、涵 養應用在世界上,或許還需要觀看所居處的世界,洞察世界的變化,看出其變化的道理,對於後續產生較為精 準的推論或判斷,以使得個人在心態與身體上的鍛鍊,在應對、教導、生活、行事各方面,盡可能有效地發揮 長才與理念,將關聯的網絡,一同影響以導向儒家的修學目標。 就此而論,個人在修學過程中辦到手的能力,必須銜接上世界的變化,一旦有相對應的環境,值得投入以 奉獻、改善、教化時,立刻義不容辭地將所學的內容發揮到極致。6 4 《論語》在觀看上的謹慎態度,可參閱: 例如,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 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公冶長〉) 5 《論語》中將聖人與達到「仁」的層次的區別,可參閱: 例如,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 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此章中的「何事於仁,必也聖乎」,意思是何止是仁,必定是達到聖人的境界了。藉由語意的解析,即可知仁與聖人之間尚有境 界高低的差異,既然是高低的差異,就表示並非截然地二分,或具有本質上的區別。至於兩者之間差異的內容,並非本文論述的 重點,是故暫時不在此深論。 6 在《論語》中記載一則孔子與子貢之間相當生動的對話,強調積極地提起意願,將自身能力奉獻於世間的觀念,參閱: 例如,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子罕〉)

(7)

要能夠將個人的能力,適切地運用在世界上,並且將影響所及導向儒家的修學道路與目標,準確的觀看, 就成為推論或判斷世界變化的重要能力。觀看世界的要領,在道理、思維、方法、態度上,皆與心身的觀看相 當一貫,一方面,不僅不侷限於一時一地,這種片面、局部、靜態的觀看;另一方面,動態地看進變化的來龍 去脈,以判斷後續應該採取的行動。試看《論語》的文本: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 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為政〉)7 依上引文本而言,「世界」較為基礎的意義,指的是時間與空間所構成的範圍或領域。孔子的學生子張問起 往後十個朝代的變遷,是否能夠深入地了解或推論出個所以然,孔子的回答,不陷落地觀看一個特定的時間或 範圍,而是以世界當中的時間之流程為主軸,看出一個接著一個的朝代,後起的如何就著前朝的內容,因襲、 傳承、改變、創新,以展現出不同的風貌。 著眼於時間的流程,不在於個別的朝代或幾個朝代的區分,而是由於正確地梳理時代的內容、變化的理由, 既定的史實為推動當前顯現的樣態之條件,當前顯現的樣態為後續如何發展之條件,只要考量周全,大致的發 展方向與脈絡即可依此推論出來。 以如此的方式觀看世界,殷、夏、周的朝代之概念,相當於為了方便稱呼而給予暫時的區分,觀看的重點, 不停滯在任何一個朝代,或是看在一段時間內發生了什麼事即草草了事,而是看出在時間上接連不斷地推動、 影響,才能把握住時代變化的根本或較為基礎的道理。 把握住觀看時代變化的根本或較為基礎的道理,形成全面的、動態的觀看之觀念,在於如孔子這樣的聖人, 將已經辦到手的工夫,或者學習到的道理,教導後世的修學者,提供用功的方向。藉由如此的觀念引導,在道 理上說得通,確實帶得出修學道路的拓展,或許就值得做為一般人在身體力行上的參考。 如果對於時代的變化,洞察其所以然的道理,以及後續的走向,配合心態與身體的能力,在適當的時候, 投入關聯的工作或位置,在過程中所攝取的資訊、經驗,可以持續地再提供為觀看的對象,以助成生命品質與 境界的提升。

ౙăඕኢᄃण୕

本文首先界說並釐清「觀看」較為基礎的意義,以能觀看的感官配備、感官配備所能捕捉到的對象、以及 感官配備捕捉到感官對象的過程,三者共同構成觀看之所以得以運作的條件。進而依據《論語》,將觀看的運作, 導向儒家的修學道路,亦即成聖之道或道德修養之道,闡發出觀看在儒家的修學道路上的意義與價值,以及如 何藉由觀看,挖掘出修學的深度與廣度。 本文所關注的焦點,在於要將構成生命的心態與身體,以及時代的變化看到什麼地步,以及如何較為全面、 動態地觀看,而不止於觀看心身與時代的表面,形成只是片面的、局部的論斷。 收攝全文,整理出如下的五個要點:其一,觀看的運作,可區別為表層的觀看,如形狀、顏色的捕捉,以 7 《論語》在洞察時代變化的文本,雖然僅此一則,但關於歷史、前代的重視,時可視為相關的論述。例如:子曰:「周監於二代, 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八佾〉)

(8)

及深層的觀看,解開構成這些外表的要素,進而看出其來龍去脈、變化流程與關聯的網絡。其二,以觀看做為 銜接儒家修學道路的橋樑,深層地看進去關聯於修學的一切內容,使得所捕捉道的訊息,皆轉化為提升境界的 動力與資糧。其三,整理《論語》文本對於心態與身體的觀看之論旨,主要在於清晰、通達地觀看一切對象, 將觀看的成果,導向成聖的目標。其四,除了生命的修學,《論語》對於世界的觀看,也採取一貫的,深層觀看 的方式,以時代的變化為主軸,動態且貫通地看觀看變化的道理。其五,互相配合心身與時代的觀看,提供立 身處世的一套參考方向。 以本文的成果,做延伸的思考,若要進行關聯的研究,或許可以從三個方向著手:其一,研讀儒家的各種 經論,整理出在觀看方面相關的論述。其二,比較不同學門,像是道家或佛教就著觀看所提出的觀點,激盪出 豐富的研究成果。其三,以儒家在觀看上的研究成果,與心理學、生物學、醫學、科學等相關學科對話,呈現 出儒家在各種學科之中,獨樹一幟的特色。

ણ҂͛ᚥ

1.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 2. ﹝清﹞阮元校勘,《論語注疏》,收錄於《十三經注疏》第 8 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 3. 二、近人論述 4.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論語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5)。 5. 伊藤仁齋,《論語古義》,收入《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東京:鳳出版,1973 年)。 6. 李明書,〈儒家以道德修養引導心態與身體的運作:以《論語》的義理為打通生命出路的線索〉,發表於「中央大學、政治大 學哲學研究所校際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舉辦,2011 年 10 月 16 日。 7. ───,《儒家與佛家對於「感官欲望」在實踐上的修學義理:以《論語》與《雜阿含經》為依據》(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 學學系,碩士論文,2011)。 8. 林明照,〈觀看、反思與專凝﹕莊子哲學中的觀視性〉,《漢學研究》,第 30 卷第 3 期,2012,頁 1-33。 9. 陳立勝,《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10. 湯淺泰雄著,《身體:東洋的身體論の試み》(東京都:創文社,昭和 56,1981);馬超等編譯,譯作《靈肉探微:神秘的東 方身心觀》(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0)。 11.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12. ───,《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 13. 蔡耀明,〈生命與生命哲學:界說與釐清〉,《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 35 期,2008,頁 155-190。 14. ───,〈觀看做為導向生命出路的修行界面:以《大般若經.第九會.能斷金剛分》為主要依據的哲學探究〉,《圓光佛學 學報》,第 13 期,2008,頁 23-69。 15. ───,〈心態、身體、住地之可能的極致開展:以《妙法蓮花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為主要依據的哲學探究〉,收錄於《典 藏觀音》(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圓光佛學研究中心.圖像文獻研究室主編,2011),頁 252-270。 16. 鍾雲鶯,〈身與體:《易經》儒家身體觀所呈現的兩個面向〉,《佛學與科學》,第 11 卷第 1 期,2010,頁 21-28。 17. Robert V. Neville 著,楊儒賓譯,〈中國哲學的身體思維〉,收錄於楊儒賓主編,《中國哲學的身體思維》(臺北:巨流圖書公 司,1993),頁 193-212。

(9)

Research on The Thought of “Seeing” of Analects of Confucius:

To Develop Argumentation By Philosophical Thought

Ming-shu, Li

1,2,*

Abstract

This article base on Analects of Confucius. It will definition and clarification the meaning of seeing, and explain the reasons and bases of operation of seeing. Surface of seeing means that the unaided eye catch objects, the objects include the color and shape of material. Accumulated enough experience and information, and then go deep into the mind and body. When seeing ability has improved, we can see that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change processes of mind.

In addition, we can see the time in the world in the process experienced changes, and open up the restrictions in historical background. No matter when and where, we can settle down to guide behavior by the ability that we cultivate.

Keywords:

seeing, mind, body, the times, Analects of Confucius, Confusianism

1 Orient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Nursing Instructor 2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Doctoral Student * Correspondence author: Ming-shu, Li

(1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語文是思想感情的載體,而思想感情是語文的內容。中國

小時候在大陸 在母親的懷裡 暖烘烘的棉衣 更暖更暖的母體 看外面的雪地上

理論,則認為人的情緒不是單純由事件本身引發的,更多是由當事人對事件的 理解或看法而引起的。ABC 理論的 A 是指誘發事件 (Activating

•接受學生的想法 (不糾正). •引導(不是提問)有目的的合作思考和探索

• 在「心房」進行課堂或體驗 式學習活動後,學生能以表 情符號表達自己的情緒,令 學生能以多元化的途徑表達 情緒,以便老師深入了解學

在強化道德的懲戒功能的時候,客觀上,也減低了對信徒的吸 引力。這是一方面。然而,若換一個角度論之,五種姓理論在 心性論方面也有足於啟示後學者,最突出的是將眾生本身的根

「思有合一」外,還可以用“arche”(始基)的觀念來理解萬物存在之基

本次的作業 (netstat -na 部分 ) 即在觀看所有機 器上的 transport layer 連線. 本次的作業 (netstat -na 部分 ) 即在觀看所有機 器上的 transport 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