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爬追猴
一、目的: 用生活周邊的器材,製作兩隻紙猴子在米達尺上追跑的作品,以體驗摩擦力與慣 性等物理現象。 二、原理: 輕輕夾在米達尺上的紙猴,因紙條與米達尺間的摩擦力會停留在尺上。若用手握 住尺子的上端,在尺子的頂端捶打,則在捶打的瞬間因尺子向下滑落一小段,而紙猴 因慣性會幾乎停在原位,形成宛如紙猴向上爬行的樣子。 三、設計材料: 學校準備: 1.米達尺(40cm,塑膠製)3 支。 2.摺疊紙巾(約 22X20cm)6 張。 3.馬尾夾(19mm)6 個。 4.木槌 3 支。 5.紙猴 3 組(每組 2 隻成對)。 6.計時馬錶 1 個。 自備: 1.剪刀。 2.雙面膠帶。 3.膠帶。 4.簽字筆(2 支,不同顏色)。 四、製作過程:(請事先製作並測試,第七節課是比賽時間) 1.在紙板上,如圖 1 繪製兩隻猴子,並彩繪後剪下。 2.將摺疊紙巾摺成約 2 公分寬的長條,並將其圍繞在米達尺上後,用長尾 來將其夾在米達尺上。在位在米達尺中央位置的紙條上,用雙面膠帶貼牢 紙猴,如圖2。 3.調整兩隻紙猴在米達尺上的位置,要上位猴的足底與下位猴的手頂至少 相隔6 公分。 五、競賽規則 1.製作好的上爬追猴作品中的兩隻紙猴,要分別塗不同的顏色,以利評審 判定。 2.在米達尺上安置下位紙猴的手頂在 4 公分處,上位紙猴的腳末端在 10 公分處,然後一手抓住米達尺的上端,另一手拿木槌等候比賽。3.「開始」的口令一出,隊員三人要同時各自操作自己的作品,用木槌捶 打米達尺的頂端,一直捶打到下位猴的手頂超過上位猴的腳下端為止。打 的次數,愈少愈佳。 4.在米達尺的上位猴至少要上爬 6cm(腳下端要超過 16 公分處),但至多不 得上爬超過米達尺的30 公分處(均以足底為準),而紙猴以及其附屬的任 一部分均不得碰觸手的任何部分,並且捶打的次數至少要三次以上(含三 次)才算追猴成功,始得成績。此項限制旬在避免用力過大導致意外。 5.比賽的時間每隊 90 秒,每人同時操作但各別評判,而操作次數不限, 最後每人要提出三次較佳的成績,以其三次的次數和作為個人成績。 6.操作時,若時限 90 秒到而尚未追到時,視為未能成功,不得繼續捶打。 7.若没追到,每次均以 15 次計績,因此一位隊員,連一次也没追到,其 成績為45 次。 8.隊員三人的個人成績之和為該隊的成績。 9.本項競賽的評分,以一位評審針對一位隊員為原則。 10.追猴成功時,上位猴的足底在米達尺的 16 公分與 17 公分之間(可觸線 但不能過線)時,其成績可減少兩次,而未超出 18 公分時,其成績可減少 一次。 六、成績計算方式: 各隊的成績依捶打次數的少至多排序後,按表1 的六等第計分準計分, 得X 分。 表 1 六等第計分法 名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隊數 1 3 6 10 15 其他 得分 30 21 15 12 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