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與物理學科中心甘苦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參與物理學科中心甘苦談"

Copied!
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91

參與物理學科中心甘苦談

朱元隆

高雄市立鼓山高中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物理學科中心成立於 93 年 5 月,位於台中一中,當年度便邀請了 台灣從北到南共 10 位教師參加資源研發小 組,目前仍有 7 位教師仍然留任,並且小組 擴充到 34 位教師,是 23 個學科中心中名列 前茅且活力十足的單位。 我們初期以研發大型教具並且設計一些 小型的簡易型教具,參考馬里蘭大學及東吳 大學陳秋民教授等人的概念,設計了一些實 驗室及一般教室皆適用的教具,這些資料都 放在學科中心的網頁上。 學科中心的另一項重要工作是協助推動 課程綱要的實施,在 95 課綱的制訂過程中, 學科中心蒐集全國教師的意見,反映於總綱 小組的會議中,成為使得 95 課綱變成「暫行 綱要」的因素之一,接下來在 99 課綱的推動 過程中,我們轉型成為許多的種子教師,接 受一連串的增能研習,無論是基本粒子、力 與交互作用、量子現象、宇宙學等,都突破 了過去高中物理教學的範疇,在高一基礎物 理的範圍中,從過去以「現象」為主改為以「 綜論」概念的教學,這群種子教師已經於全國 各地辦理了很多場研習,目前也正在推廣當 中。 在 97 年底課綱公告之後,98 到 99 年我 們接受了許多研習訓練,在教科書還沒有出 現之前,我們自己嘗試編寫了新課程的一些 教案,並且互相觀摩與交流,這些經驗也使 得大家都成長不少、感情變得更好,在專任 助理康宇琁小姐的熱心推動下,讓我們更願 意付出心力參與這個團隊。 這幾年在學科中心的經驗,讓我體會到 台灣還是有許許多多具有教學熱忱的老師, 學科中心其實是一個由教育部成立的「教師 專業學習社群(PLC)」,教育部提供經費讓我 們研發小組及種子教師群能夠提升自己的素 養,也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所有學科中心 的老師們都是很好的朋友,就像這次的會議 一樣,只要有人在 facebook 上說一聲,就有 人自願出來寫點東西、做些報告,沒有任何 推諉、抱怨,這在學校的教學現場其實是不 常見的。 另外,在這個物理教育年會的場合中, 我想分享一個在教師研習中討論的議題,有 老師問我:課綱變來變去,考試也還沒確定 怎麼考,我們到底要教什麼?怎麼教? 我建議老師們能夠好好翻閱課綱的內容 以及能力指標,那就是我們至少應該教學生 的東西,我們是透過物理在教學生科學素 養、科學精神,不僅只是物理知識和分數而 已,考試最重要的功用是檢視教師教學成 效,形成性評量對教師教學的回饋卻常常被 忽略,當老師把考試當成施予學生學習壓力 的工具,卻不去思考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 趣,我們如何能奢求學生未來能投入科學的 研究工作中?

教學心得

(2)

92 台灣的教育常常被當成箭靶,每每競爭 力不足、社會問題出現就拿教育做為藉口, 老師們卻很少反省我們到底給了學生什麼? 舉最簡單的例子「月食現象」來說,我們有多 少學生會問:月食為什麼是紅色的?既然被 陰影遮住,怎麼不是完全看不見?這個問題 重點在於「學生怎麼不會問問題了?」難道這 不會考就不需要去知道了嗎?如果真的是如 此,我們的科學教育絕對是失敗的,所以當 我參加 99 年 3 月舉辦的「科學素養、科學課 程與評量研討會」,以及 100 年大考中心舉辦 的學測試題檢討會,會中有許多教授希望能 以升學考試引導學校教學的方向,我的內心 就為之一寒,只要大學教授存在這樣的觀 念,只要高中老師沒有反省並站出來抵抗, 我們很難有足夠的發揮空間,讓學生能夠有 快樂且充實的科學學習經驗,台灣還是需要 把學生送出國才能培養出真正的科學家。 我想在此斗膽呼籲:高中物理老師是為 了科學而教,不是為了物理知識而教,更不 是為了大學選才而教;讓我們放下分數的 尺,想盡各種方法吸引學生喜歡科學,至少 不需對科學望之卻步,如果可能就進一步進 入吃苦耐勞的科學世界,老師不需要以培養 幾個「X大醫科」、「X大電機」來決定自己的 成就,這樣我們才能當一個真正快樂的老師。

2011『核子物理一百年』

邱韻如

長庚大學通識中心 物理科 一百年前(1911 年),拉塞福發現原子 核,居里夫人再度獲得諾貝爾獎;作者以『核 子物理一百年』這個主題,透過教學活動及 網站,向這二位大師在 100 年前對原子核的 開創性研究致敬。又剛好今年(2011 年)日本 福島發生核災,且逢車諾比事件二十五週 年,因此,今年是一個最好的時機,可以透 過各種方式,讓學生及民眾對核能與核物理 有基本的瞭解與認識。

百年難得一遇,希望各級物理教師

能掌握這個百年時機,建構相關教材與

活動,以慶祝週年慶的心情,藉由活潑

生動的教法與活動,介紹核子物理相關

知識與故事,帶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這

些內容,並不是要學生記憶的知識,而

是藉由當前時事(科學新聞),啟動學生的

關心與探究之心。藉由蒐集網路資料、

閱讀科普書籍、參加校內外演講展覽活

動等等過程,增廣學生的見聞、累積他

們的背景知識,有了更多的背景知識,

才能有更強的能力去探究與延伸學習。

如果把課本的知識比喻成魚,那麼,這

些課外題材就像水,活化所學的課內知

識,從生硬到生動,如魚得水。

科學與科技,對人類來說是福還是

禍,端看人心如何掌握。日本福島核災,

是意外,但卻不意外。面對危機,難免

恐慌,恐慌來自無知,因此,掌握基本

相關科學知識,才能知所怕,知所不怕。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了能帶回最多的資訊,我們一團六人於行前便針對每人要參加的會 前會課程做好了分配,包含:醫學教育核心技能課程( Essential skills in

摘要: 本文第一作者係台灣工業與應用數學會 (TWSIAM) 副理事長, 從事工程數 學教育二十餘年, 發現工程師不甚了解張量, 數學家不熟悉莫耳 (Mohr) 圓,

為此,國立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教育中心與台灣藥物濫用防治研究學會,在教育部學生事 務及特殊教育司之支持下,將於 2019 年 10 月

,老師說:“我的孩子們,這是我最後一 次給你們上課了。柏林已經來了命令,阿 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語了。新老

課輔師資人力的不足,往往也成為學童持續學習的重大問題。也因此我們長

• 第三種教學觀認為,教學的目的是改變學生對事物、現象 的理解。教學( Teaching )的焦點是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和掌握。教師須瞭解學生想什麼

STEM 教育課程領導學習社群 參與者 每所參與學校的核心教師團隊成員 每所參與學校的 2-3名課程領導

• 以下我們將說明為什麼 average running time 會接近 bes t-case. • 假設很糟的一個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