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草原國度的學習場域~向十二、三世紀的蒙古人學習 / 58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草原國度的學習場域~向十二、三世紀的蒙古人學習 / 58"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3,2(5),頁 58-61

自由評論 第 58 頁

草原國度的學習場域~向十二、三世紀的蒙古人學習

鄭梨賞、謝婉玲、林小婷、黃玟旗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創新與評鑑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一、 前言

現今臺灣的孩子,生活條件相當 富足,應有盡有,可是生活上卻缺少 訓練,令人擔憂。而今日世界多變, 日新月異,每個人都要練就一身好武 藝,才能適應多元的環境,故營造好 的「教育」環境,使學生有充分完整 的學習,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筆者以十二~十三世紀時的蒙古 人為例,那時的蒙古人非常強悍,建 立強大帝國。雖然他們以戰爭取勝, 更重要的是,他們竭力的運用「大自 然」的一切,以智慧作充分有效的學 習。即便是零下 30 度的天氣,他們仍 然不畏艱難的作訓練與競賽,生活中 充 滿 戰 鬥 氣 息 , 不 斷 的 突 破 與 「 創 新」。筆者試著把當時蒙古人偉大的精 神提供我們作為今日「教育」大環境 的借鏡與參考。

二、 蒙古人的「突破」與「創新」

(一) 大格局多方向的作戰謀略:成吉 思汗是蒙古大帝國的先鋒者,也 是史上第一個有「世界」概念的 發現者,與其子孫陸續討伐大金 帝國、遼國、西夏、滅宋、西征 花剌子模、征服波斯、攻俄、伐 日等,其大規模行動,就是為了 建立「世界」而進行的戰鬥之旅。 (二) 驛站制度的設立:蒙古人在廣大 無垠的版圖中,為迅速有效的傳 遞 軍 情 與 訊 息 , 發 明 了 驛 站 制 度。驛站供驛遞夫食宿及換馬。 當驛遞夫到達每個驛站獲得糧食 及換馬騎乘後,因恐疲累致忘記 所要傳達之訊息內容,遂編成歌 詞吟唱。若訊息傳遞錯誤,將惹 來殺身之禍,故訊息傳遞準確迅 速。驛遞夫以最快速度將訊息傳 達皇帝的耳裡,以利緊急應變及 處置。 (三) 「宋元戰役」大突破:蒙古人與 宋朝間的戰役長達 60 年,主要原 因是蒙古人無法跨越長江,雖有 舉世聞名十分強悍的騎兵,蒙古 人多年的望「江」興嘆,就是無 法跨越長江,但蒙古人始終不放 棄如何突破長江之大障礙。後來 聽從宋朝人士劉整的建議,自四 川襄陽沿著漢水進入長江,直逼 南宋京都,大敗宋朝,取得政權。 (四) 發明「水陸協同三面夾擊作戰」 方式:蒙古人不以跨越長江為滿 足 , 繼 續 製 造 船 艦 並 且 訓 練 水 軍,最終發明此一戰法,除了自 己的戰艦與宋朝戰艦在水面上直 接面對面作戰外,並且沿著江河 的兩岸佈置兵力,形成水陸協同 三面夾擊作戰法。 (五) 西征時的攻城戰:使用「拋石機」 投射巨大的石頭以攻擊敵人城池 或 找 尋 城 池 水 管 , 設 法 阻 斷 水 源,迫使敵人無法生存而出城,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3,2(5),頁 58-61

自由評論 第 59 頁 蒙古人再將敵人殺滅,奪其所有。 (六) 蒙古人的養馬術:蒙古人於馬匹 奔跑長遠距離後,不立即提供飲 食,俟馬仰鼻息且馬蹄涼了,方 予進食,故馬匹不易生病;為使 馬於夜間作戰穩定,不亂嘶鳴, 蒙古人施予「豁鼻」方式。值馬 匹發情期,為阻卻馬匹之不安、 叫囂予以「去勢」,以防敵人發 現,確保戰爭行動;蒙古人於作 戰前開始讓馬匹進行「節食」,馬 匹 經 節 制 飲 食 後 , 身 上 脂 肪 減 少,馬匹作戰奔跑時,較不易流 汗、不易喘,速度較快,且能奔 跑較遠距離。作戰時每位戰士至 少分配 3 匹馬,當馬匹傷亡時, 可供換馬騎乘,繼續作戰。 (七) 利用秋冬征戰:蒙古人作戰喜愛 「寒出暑歸」、「秋去春回」,因冬 季河川結冰較無障礙,有益馬匹 馳驅,且南方天氣濕熱,人、馬 易生病,弓弦膠質易鬆脫,易影 響射擊效力。 (八) 因 糧 於 敵 : 蒙 古 人 打 仗 不 帶 糧 食 , 希 望 能 打 勝 仗 而 取 之 於 敵 人,用之於敵人。 (九) 使用人海戰術:對於前次作戰之 俘虜人員,不立即予以殺害,俟 下回作戰時將之安排於最前線。 當敵人看見眼前盡是認識的親人 或朋友,往往不忍下手,蒙古人 遂輕易進攻且獲勝。 (十) 蒙古人將火藥、指南針、印刷術 由東方帶至西方,對世界性科學 之進步,有極大的影響;並將西 方之天文、曆法、算術、織造帶 回東方,促成東西文化交流。 (十一) 贏得西方商人東來的秘訣: 當時的東方世界極其神秘,為吸 引西方商人前來,蒙古人給予特 別的通行證保護並確保商人獲利 才施予課稅,鼓舞許多西方商人 東來,並且一窺大蒙古帝國的繁 榮與興盛。 (十二) 使 用 通 行 證 : 為 辨 識 蒙 古 人、色目人、漢人、南人階級的 不同,發明通行證,以方便管理 國人。

三、 借鏡與省思

(一) 蒙古人打造世界的國際視野,正 如當今教育的規劃,應具備國際 觀及全方位的視野。教導學生應 具備足夠的條件,思考如何適應 大環境的改變,並且有勇氣接受 挑戰。 (二) 教育的目標,是每個孩子都能發 揮其所長,不管在哪裡,都可以 獨立,都可以生活得很好。 (三) 十二年國教對家長、教師而言, 很難突破過去長久的經驗,如「名 校」的桎梏、「考試」的轄制等障 礙,政府官員應聘請當今教育實 施 成 功 國 家 的 教 育 專 家 給 予 指 導、建議,彙整各國教育的優缺 點,為我們參考學習。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3,2(5),頁 58-61

自由評論 第 60 頁 (四) 蒙古人非但跨越長江,又發明夾 擊戰法。政府官員好不容易訂定 12 年國教政策,應多思考、發明 及舉辦有益活動甚於過去以考試 為主的方式。以優渥獎金鼓勵有 創意的作品,並且結合社區共同 推動與生活相關的活動,鼓勵學 生勇於嘗試與學習,努力營造「免 試」的價值。 (五) 蒙古人為游牧民族,打攻城戰不 容易。教育政策應能有效徹底摧 毀過去家長對於以分數評估孩子 價值的根深蒂固觀念,尊重個別 差異,使學生在溫馨的環境中被 模塑,使家長確實降服於政策績 效與價值。 (六) 政府政策應鼓勵學校推動針對學 生體能鍛鍊及有益身心的飲食, 重視學生個體之價值,並且發揮 於極致。 (七) 尋找對教育現況有價值、有意義 的條件,如結合教會活動,配合 服務學習,訓練學生儲備各樣能 力;對教育現況不利之條件亦應 有所瞭解,以排除不利因素。 (八) 政府在實施教育相關政策,須綜 整國內外專家意見,以具體事實 呈現,以最快速度贏得家長與學 生,使能引起共鳴,獲得諸多學 習成效,彰顯教育政策之功能。 (九) 教育部應徵求有意願的學生,能 確實參與如芬蘭國家長期或短期 之見學觀摩,用成果說服國人並 大力推廣。 (十) 政府官員也可將本國富教育意味 且有特色的教育文化帶至他國; 亦可將他國的教育文化及特色帶 回本國,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十一) 我國與他國教育文化自有不 同,能有效吸引他國師資或學生 前來我國,政府應給予相關有利 條件,鼓舞他們前來。 (十二) 教 育 政 策 之 執 行 , 需 要 時 間,各人學習成效如何,自有分 野,對於績效卓著之人員,應予 特別認證、禮遇。

四、 結語

大蒙古帝國成功的原因,的確值 得 我 們 探 討 與 學 習 。 我 們 學 習 蒙 古 人,從各角度、各面向去思考問題。 抱持孫子兵法中「慎戰」的態度,積 極面對教育的政策與環境。亟使教育 「無所不在」,「無所不能」,期使能臻 於「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的境界。 現今多元多變且異動的世界,學 習的方向已調整,政府的政策也因應 時代潮流而改變。我們應學習蒙古人 的 精 神 , 在 有 限 的 環 境 中 不 斷 的 修 正、調整、改變並且極力突破障礙, 跨越新領域,為臺灣的莘莘學子創造 「全方位」的學習環境,幫助他們在 家 庭 功 能 不 足 , 外 在 諸 多 誘 惑 條 件 下,依然不放棄學習;更在「免試」 的新改變中,熱愛學習,享受學習, 將教育功能發揮於極致。

(4)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3,2(5),頁 58-61

自由評論 第 61 頁 參考文獻  高越天(1972)。蒙古史綱。臺北 市:臺灣中華書局。  朱耀廷(2002)。一代天驕:成吉思 汗傳。臺北市:遠流。  白逸琦(2004)。文功武略的宋元 時代。臺中市:好讀。  界屋太一(2007)。圖說成吉思汗 的世界。臺北市:商周  李則芬(1984)。成吉思汗新傳。 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  蕭啟慶(2000)。蒙元史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體適能、大學端需 求、自主學習計畫 上傳、自主學習計 畫審核、出缺勤紀

不過, Stillwell 在 「(古典) 微分幾何 學」 (第十六章) 的脈絡中介紹哈里歐, 卻是 著眼於這位十六、 七世紀英國數學家對等角 螺線的弧長研究。 按照 Stillwell

學校是推動工藝體驗教育最重要的平台,在 12 年國教的學習階 段,校園是工藝 Maker 孵育的最佳場域,學校教師則扮演著工藝

弱勢且學習落後的學生在全國各地區普遍可見,很多小孩 子連最基本的能力都缺乏。比方說,有 58

這個開放的課程架構,可讓學校以不同 進程組織學習經歷、調節學習內容的廣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趣 趣、 、 、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等的不同,並有不同的學習需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