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微積分的方法證明任意三角形外角和為360∘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以微積分的方法證明任意三角形外角和為360∘"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以微積分的方法證明

任意三角形外角和為

360∘

連威翔

適 園 有 限 公 司

壹、前言

在 數 學 傳 播 27 卷 4 期 的 《 以微 積 分 的 方法 求 四 邊 形面 積 公 式 》一 文 當 中 ,作 者 透 過 微 積 分 的 手 法 , 重 新 證 明 了 可 表 示 出 四 邊 形 面 積 的 Bretschneider 公 式 , 其證 明 過 程 請參 考[1]。 根 據 作 者 在 [1]中 所 言 , 其 證 明 的 想 法 是 來 自 微 積 分 基 本 定 理 , 而 作 者 計 算 微 分 時 所 用 的 參 數 , 是 四 邊 形 的 其 中 一 個 角 度 。 或 許 是 受 到[1]文 的 影 響 , 筆 者 也 找 出 了 一 種 透 過 微 積 分 手 法 來 證 明 任 意 三 角 形 的 外 角 和 為360°(從而可知任意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不過,與[1]文不同的地方是,筆者將 引 入 坐 標 與 向 量 來 進 行 證 明,且 計 算 微 分 時 所 用 的 參 數 是 長 度。底 下 第 二 節 中,筆 者 將 會 介 紹 自 己 的 證 明 過 程 。

貳、筆者的證明

對 於 任 意 的 三 角 形,我 們 先 以 逆 時 針 方 向 沿 著 三 角 形 邊 界 繞 一 圈,繞 圈 的 同 時 也 為 三 角 形 的 三 個 頂 點 命 名 為

, ,

。為 三 點 命 名 後 的 結 果,下 圖 的 兩 個 三 角 形,顯 示 出 其 中 兩 種 可 能 : 圖 1 我 們 以 上 圖 中 左 邊 的

Δ

為 例 , 設

, 。 接 著 , 我 們 以 為 原 點 、 射 線 的 方 向 為 軸 正 向 , 在

Δ

所 在 的 平 面 建 立 坐 標 系 , 則 如 下 圖 :

(2)

圖 2 注 意 點 將 在 軸 上 方。為 了 研 究 上 圖 中

Δ

的 外 角,我 們 在 上 圖 中 畫 出 射 線 ,並 在 該 射 線 上 取 一 動 點 。 接 著 , 連 接 另 一 個 射 線 後 , 則 如 下 圖 : 圖 3 上 圖 中 , 我 們 也 假 設 了

Δ

的 三 個 外 角 為

, ,

。 在 圖 3 中,筆 者想 證 明 無 論動 點 的 位 置為 何,都 將滿 足Δ 之 外 角 和 為360°,即證 明 圖3 中 有

2 … 1

的 結 果。證 明 1 式之後,只要取動點 的位置為圖 3 中的 點,這樣就證明了Δ 的 外 角 和 為360°,從而也證出Δ 的 內 角 和 為180°。 所 以,接 下 來 準 備 介 紹 的 證 明 中,最 重 要 的 第 一 步 將 放 在 如 何 證 明 1 式。筆者的證明 如 下 :

(3)

證 明 : 圖 3 中 ,假 設 , 則 點 坐 標 可 表 為

cos , sin

因 為 有 , 0 ,可知

cos , sin

cos ,

sin

, 0

圖 3 中 ,

兩 向 量 的 夾 角 , 我 們 可 透 過 內 積 的 定 義 計 算cos 之值如下:

cos

cos

2 cos

… 2

至 於cos 的計算,同理也有

cos

cos

2 cos

… 3

因 為0 , 可 知sin 非負,因此利用(2)式計算後可得

sin

1

cos

sin

2 cos

… 4

接 著 , 因 為0 , 可 知sin 為正,因此利用(3)式計算後可得

sin

1

cos

sin

2 cos

… 5

為 了 底 下 計 算 的 方 便 , 我 們 先 分 別 利 用 2 , 3 兩式求出

cos

sin

2 cos

… 6

cos

sin

2 cos

… 7

此 時 , 若 將 2 式的等號左端的cos 對 微分,利用微分連鎖規則可得

cos

cos

sin ∙

(4)

因 此 有

1

sin

cos

… 8

將 4 , 6 兩式代入上式,可知

sin

2 cos

… 9

另 一 方 面,仿 照 8 式的求法,將 3 式的等號左端的cos 對 微分,利用連鎖規則處理後再 移 項 得

1

sin

cos

… 10

將 5 , 7 兩式代入上式,可知

sin

2 cos

… 11

至 此 , 將 9 , 11 兩式相加,可得

0

因 此 可 知 圖3 中 的 之值 與 的長 度 無 關 ,即 與 的 位 置無 關 。 可 假設

… 12

其 中 為 與 無 關 的 待 定 常 數 。 圖 3 中 , 取 0時, , 兩點重合,此時由圖 3 可知有 將 上 述 , 之值代入 12 式後,可得

2

而 在 將 上 式 中 的 移 項 之 後 , 即 得

2

至 此 我 們 就 證 得 1 式,即圖 3 中無論 的位置為何,Δ 的 外 角 和 恆 為360°。 最 後 , 若 取 動 點 為 圖 3 中 的 點的 位 置 ,即 可 證 明 了圖 3 中Δ 的 外 角 和 為360°, 也 因 此 可 推 論 出Δ 的 內 角 和 為180°

(5)

參、證明之後的反思

在 一 個 證 明 之 中,通 常 會 在 某 些 假 設 之 下 進 行 一 些 推 論。在 第 二 節 的 證 明 中,讀 者 是 否 有 看 出 筆 者 用 上 了 哪 些 重 要 的 假 設 呢 ? 在 數 學 傳 播 27 卷 2 期 的 《 三角 形 內 角 和等 於180°與畢氏定理》一文當中,作者在畢 氏 定 理 成 立 的 條 件 下 , 證 明 了 任 意 三 角 形 內 角 和 等 於180°,其證明過程請參考[2]。 然 而 在 本 文 第 二 節 的 最 後,我 們 也 證 明 了 任 意 三 角 形 內 角 和 等 於180°。請注意本文第 二 節 中 , 當 我 們 計 算 4 , 5 兩式時,用上了三角恆等式

cos

sin

1 … 13

其 中 是 廣 義 角 , 因 為0 。 關 於 廣 義 角 三 角 函 數 的 定 義 , 請 參 考 下 圖 : 圖 4 其 中 設 。 透 過 上 圖 , 我 們 可 定 義 底 下 的 廣 義 角 正 、 餘 弦 函 數 值 :

cos

,

sin

圖 4 中,設 在 軸上 且 。在 畢 氏 定 理 成 立 的 條 件 下,將 有 , 又 因 為

| |,

| |

, 因 此 可 知 上 式 同 除 後 , 即 得 13 式。因此, 13 式是在畢氏定理成立之下才有的結果。 至 此,若 回 顧 第 二 節 的 證 明 過 程,可 發 現 當 我 們 以 廣 義 角 三 角 函 數 中 的 恆 等 式 13 算 出 4 , 5 兩式的結果時,其實就已經悄悄假設畢氏定理成立。因此,就「假設畢氏定理成 立 」這 點 而 言,本 文 第 二 節 的 證 明 與[2]文的 證 明 是一 樣 的,即 使 兩 個 證 明看 起 來 是 如此 不 同 。

(6)

肆、結語

從 參 考 資 料[1]的 有 趣 內 容 , 到 本 文 第 二 節 所 介 紹 的 探 討 過 程 , 我 們 可 發 現 高 等 數 學 的 基 礎 科 目 之 一 的 微 積 分,也 有 著 許 多 的 初 等 應 用。仍 在 高 中 階 段 就 讀 的 同 學 們,若 能 好 好 學 習 微 積 分 , 相 信 對 於 日 後 的 應 用 也 會 有 許 多 助 益 。 最 後,要 藉 此 機 會 謝 謝 台 大 數 學 系 王 藹 農 退 休 教 授 與 莊 武 諺 教 授 熱 心 提 供 意 見 供 筆 者 參 考 。

參考資料

張 海 潮(2003): 以微 積 分 的 方法 求 四 邊 形面 積 公 式 。數 學 傳 播 季 刊 , 27(4),59-63。 張 海 潮、王 彩 蓮(2003):三 角形 內 角 和 等於180°與畢氏定理。數 學傳播季刊,27(2),44-46。

數據

圖 2  注 意 點 將 在 軸 上 方。為 了 研 究 上 圖 中 Δ 的 外 角,我 們 在 上 圖 中 畫 出 射 線 ,並 在 該 射 線 上 取 一 動 點 。 接 著 , 連 接 另 一 個 射 線 後 , 則 如 下 圖 :     圖 3  上 圖 中 , 我 們 也 假 設 了 Δ 的 三 個 外 角 為 , , 。 在 圖 3 中,筆 者想 證 明 無 論動 點 的 位 置為 何,都 將滿 足Δ 之 外 角 和 為360°,即證 明 圖 3 中 有   2 						 … 1   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柯西不等式、 排序不等式、 柴比雪夫不等式、 布奴利不等式、 三角不等式、 詹森不等 式、 變數代換法、 數學歸納法、 放縮法、 因式分解法、 配方法、 比較法、 反證法、

以下簡單介紹魔術三角形: 如圖 1, 若三角形每邊有 三個數且數字和都是定值, 稱為 3 階 (傳統) 魔術三角形; 如圖 2, 若每邊有三 個數且較大兩數和減最小數的差都是定值, 稱為

(即直角三角形斜邊中點為此三角形的外心。)

利用和角公式證明 sin2α=2sinαcosα

[r]

[r]

其交線垂直於軸三角形的底邊。進而,如果截痕的直徑平行於軸三角形的一邊,那麼任一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