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運動強心有祕訣--談心臟血管疾病的復健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運動強心有祕訣--談心臟血管疾病的復健"

Copied!
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病後、傷後或術後的復健治療,可以加速患者整體功能的恢復,並且預防不必要的後遺症, 而復健的必要性,在最近幾年裡,也已經逐漸成為大眾普遍的認知。不 過,「心臟疾病復健」 的概念,對許多的患者甚至部份的醫事同仁而言,還算是相當陌生。簡而言之,心臟疾病復 健,是以運動訓練為主軸,輔以體重控制、戒煙、 血脂治療、血壓控制等手法,希望能夠增 進患者的整體功能,使患者在疾病的限制下,儘可能達到功能上的獨立,甚至進而改變疾病 的自然史,以降低罹病率及死亡 率。根據美國心肺復健協會於 1995 年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 以規律運動為中心的多元心臟復健計畫,能增加心臟病患的體能,改善患者從事運動的耐受 度,降低 患的心血管疾病造成的症狀,減輕因罹患心臟疾病引起的焦慮及憂鬱,使其心理調 適較成功;患者的血脂肪組成、吸菸率下降、體重等都能獲得改善,並且可以降低 整體死亡 率達百分之二十五。由此可見心臟疾病復健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的重要性。 不過,心臟血 管疾病的病友,往往也對應該如何進行運動,有許多的疑問:「醫師和護士一再告訴我,一定 要規律運動,可是我要做什麼運動對心臟才好呢?要如何 做才有效呢?運動會不會讓我的心 臟不能負荷,產生危險呢?」的確,運動強度如果不夠,就難以達到增強體能,減輕症狀的 目的;但是太劇烈的運動,也可能會對 本來就有恙的心臟造成過多的負荷,較容易發生危險。 所以,運動如果不得要領,不但效果不彰,甚至可能對健康產生危害。實際上的做法,則需 要針對患者的病 況,設計適當的運動內容。在這裡,我們就以心肌梗塞為例,說明對於心血 管疾病患者的復健治療處理原則。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病況穩定後,在心臟科加護病房裡,就 可以開始在治療人員(以及心電圖監視器等儀器)的監督指導下,逐步進行活動;確切的活 動量將視患者臨 床狀況(危險分級)而定,不過項目大致包含有︰全身肢體輕度的關節活動、 監督並輔助患者逐漸恢復進行坐、站、走、盥洗等日常活動,目標則是希望患者在心肌 梗塞 發病兩週內,逐漸增加活動量,直到能輕鬆地爬兩層階梯而沒有不適的症狀,並能應付日常 生活中一般輕度的活動。另一個心臟復健很重要的環節是,在治療的 早期,我們就開始強調 改變生活習慣(飲食、抽煙、運動、作息...)對改善心血管疾病病程的重要性,以衛教及行 為治療的方法促使患者能建立「為自己健康負 責」的積極觀念。這是所謂「急性期」心臟復 健的原則,也就是在患者出院前我們所努力的方向。 患者出院後,到梗塞後六週之前,我們 則稱之為「恢復期」的復健;在這段期間裡,我們建議患者每日繼續出院前經治療人員所教 導的低強度運動(通常以散步等活 動為主),暫時不必提高運動的激烈程度;不過需要參考 我們為患者擬定的運動計畫,逐週增加每日運動的時間。 梗塞後六週至三∼四個月間,是復 健治療的「訓練期」;期間我們將針對個別患者的病情(年齡、性別、疾病嚴重程度、運動危 險程度)、患者工作或休閒生活的特 殊需要、以及個人期待的目標,運用各種運動形式,包 括有氧運動、重量訓練、休閒性運動、並包含熱身及緩和運動,來設計內容多樣的運動訓練。 患者最好能在積 極訓練開始之前,接受運動心肺功能測試,仔細測量記錄運動時諸如血壓、 心律、心肌缺血跡象、最大攝氧量等各項生理反應以及症狀,就可以幫助我們找出對患者 最 有效又安全的運動方式及運動強度,大大的有助於運動處方的設計。 患者在「訓練期」的六 週到八週之間,每週有兩次到三次可以到復健科門診,由醫師及治療師監督指導進行運動訓 練;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後,則以心電圖等監視 儀器輔助,可以在心臟出現任何不穩定現 象的時候及早察覺,從而減低因為運動導致各種不良反應的機率,也可藉由如此的監督,幫 助患者澄清對「運動是否安全」 的疑慮。在醫院進行運動訓練,也是一個持續學習「為自己 健康負責」的機會︰我們教導患者體會運動當時身體的各種變化以及反應,逐漸讓患者學會 在家運動的時 候,如何在沒有儀器或專業人員的監控下,自行掌握適當的運動量,也學會觀

(2)

察自己身體在運動時的變化及反應。此外,在復健科運動訓練時,治療人員會作詳實的 運動 記錄,同時我們也將教導患者自我記錄運動和症狀變化的日誌,來提供給心臟內科或外科醫 師參考。 經過數週的訓練後,隨著患者運動能力的逐步提升,就進入了所謂復健訓練的「維 持期」,此時患者自行以規律運動維持先前訓練所得的成果,不必再依賴治療人員 的監督。 只需要每週兩次至三次(多多益善),持續時間達 30 分鐘的運動,就可以將體能維持在理想 的水準。反之,如果停止運動,則先前運動訓練的效果將在幾 週之內消失殆盡。所以就此觀 點來看,「維持期」的重要性實在不輸給前面的任何一個階段呢!在整個復健過程中,要維持 患者持續規律運動的動機,需要多方面的 努力,除了設定明確的運動訓練短期目標、以有趣 而多變化的運動項目及群體治療提升參與的興趣、作運動記錄(日誌)並時時進行量化評估 以提供正向回饋等等做 法之外,幫忙最大的推力之一則是患者的心臟內科/外科醫師的叮 嚀!另外,儘可能減少患者參與運動計畫的時空障礙,也是我們持續努力的方向。 有許多患 者出院後,因為路途遙遠或工作忙碌,的確不可能常常跑大醫院,而住家附近的一般中小型 醫院通常也不能提供心肺功能復健的服務。針對這些患者,我們 會提供患者簡單的運動指導 原則,包括「恢復期」復健運動的逐週運動進度,以及一些增進運動安全的注意事項,比如 說︰ # 熱身及緩和運動要認真執行,不可省略,才可預防運動傷害; # 較激烈運動時突然 「煞車急停」靜止下來,容易引發心律不整或其他心臟方面的問題,應該避免; # 心肌梗塞 後一個月內,運動的強度不宜超過休息時心跳再加每分鐘 20 下; # 適當的運動強度,要讓 自己覺得「有些累,但是不太累」,覺得輕度流汗,而感到因為運動帶來舒適愉快的感覺... # ... 不過,像這樣的簡短指導原則,遵行起來精微之處患者不容易拿捏,也不可能符合每一個患 者的特殊需要︰什麼才叫做「有些累,但是不太累」呢?要如何自己監測 運動時的心跳速度 呢?怎麼進行熱身及緩和運動才會有效呢?一運動膝蓋就酸疼,應該如何變通?...這些關於 正確運動的要領,總是會因為每位患者病情的不同 而產生很大的差異,三言兩語真難以交代 清楚。所以我們鼓勵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儘可能抽空參加數週的復健運動計畫,在專業的指 導下,逐漸學會這些正確運動的 技巧及知識,就可以在日後長期運動時,都有足以依循的標 準,較能同時兼顧運動的安全性以及運動的效果。 總之,心臟血管病患者應當從事規律運動, 而且最好能由醫師針對個人疾病種類及嚴重程度,設計最適當的運動計畫。在醫院的復健科 進行為期數週的門診運動訓 練,不但體能可以逐漸進步,症狀得以改善,也能夠學習體會正 確運動的要領,從而能充分享受「運動強心」帶來的種種益處。 附記︰本院復健部已於今年 三月底搬遷至新址,其中「心肺功能復健區」的空間及設備均較地下室舊址有所擴充;本部 將逐步加強與心臟內外科、胸腔內外科等科部 的配合。對住院以及門診心肺疾病患者提供更 完善的復健醫療服務。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圖 10-2 顯示一任意形狀的剛體繞一固定軸轉動,此 軸稱為轉動軸(axis of rotation;rotation axis)。在純

黃色 51-144

個人基本資料,供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暨所屬機關運用,以從事職業訓練及就業服務。.

1.名冊各欄位如申請單位名 稱、編號、姓名、性別、國 籍或地區、出生日期、護照 號碼、申請聘僱期間、最高 學歷、每月薪資或酬勞、職

中華民國水中運動協會(下稱本會)因辦理推廣各項水中運動活動(競賽)、志工活

馬達轉速越高,扭矩會越小 在額定轉速內,扭矩巍峨定扭矩 連續運轉時,馬達會有溫升 連續運轉時,馬達溫升很小 不會有 OverShot 現象 轉動時會有

(七)出院後建議回診復健科,將提供心肺運動 測試,可以了解您的心肺功能程度與運動 安全性,並為您打造個別化的居家運動計 畫。 出院後建議每週運動至少

路徑 I 是考慮空氣的阻擋效應所算出的運動路徑。球在真 空中的運動路徑 II 是以本章的方法計算出的。參考表 4-1 中的資料。 (取材自“ The Trajectory of a Fly Ball, ”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