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荀子?正名》釋義──語意學的詮釋取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荀子?正名》釋義──語意學的詮釋取徑"

Copied!
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荀子·正名》释义

———语意学的诠释取径

暋暋

伍振勋

*

一、前言:荀子正名论的诠释取径

《荀子·正名》无疑是一篇阐释儒家正名主义观点的政教论述。一方面, 荀子延续了孔子将“正名暠视为实现政教理想之基础工程的立场;一方面,他在 战国中晚期的现实条件下,面对当时诸子百家之学的名辩风潮,开创出具有儒 家特色的名辩理论———他提出了正名三论(“所为有名暠、“所缘以同异暠、“制名 之枢要暠)的名学理论,以辨正他所谓的“三惑暠(“惑于用名以乱名暠、“惑于用实 以乱名暠、“惑于用名以乱实暠)的名辩乱象。荀子的名辩理论,当代学者的诠释 取径,多偏于阐发当中蕴涵的逻辑思想。这一诠释取径,大略又有两种不同的 理论脉络: 一是认识论的脉络,陈大齐对荀子名理学说的诠释可以作为代表。陈先 生将荀子的辨说论、知虑论、名论三个部分合为整体的名理学说,名理学说则 是处理“如何知道暠的认识论课题,就在这一认识论脉络中,他论及荀子的逻辑 思想:在辨说论部分,他认为荀子所言“辨说暠的性质相当于论证或推理,进而 参照因明学的悟他、自悟二门,以及逻辑学的模拟、演绎、归纳三种推理法考察 荀子辨说论 的 理 论 意 义;在 知 虑 论 部 分,他 借 因 明 学“不 定 过暠中 的 “相 违 决 定暠,阐释荀子所谓“兼权暠的思考方法;在名论部分,他采用逻辑学中的“一名 多义暠、“上位概念—下位概念暠、“范畴—个体暠等解说荀子所论的“制名之枢 要暠,且以逻辑学的过失论比附荀子所指陈的“三惑暠。栙 此外,冯友兰、廖名春 的诠释亦属于认识论的理论脉络。栚 * 栙 栚 本文作者为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助理教授。 陈大齐:《荀子学说》(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9),第83—139页。 冯友兰论及荀子的知识论:关于类与种之关系的“共名暠“别名暠之分,涉及推理的综合、分析过 程;辩驳诸家的逻辑谬误,涉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论旨等。冯友兰:《中国 哲学史》(台北:蓝灯文化公司,1989),第373—382页。廖名春则根据荀子提出包括概念论、推理论的 逻辑学说,其著作亦自觉运用定义、划分等逻辑方法,而推崇荀子是先秦最有成就的逻辑学家之一。廖 名春:《荀子新探》(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第229—251页。

(2)

一是主体论的脉络,此一诠释取径乃由当代新儒家牟宗三所开辟。由于 牟先生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论意义,一向关注于以主体论为核心的道德形上学, 他因此强调荀子学术的“基本精神与心思之形态暠属于“重智系统暠,而非儒家 正宗的“重仁系统暠。栙 所谓“重智系统暠,就主体论来看,意谓着创造价值世界 的根源来自由心 灵 的 认 识 能 力 所 构 成 的“知性主体暠。据此,牟先生乃认为: “荀子言名,赅典章制度之名而言之,即示其心灵之网罗万有,综绾百代,兼摄 自然与人事,而出之以正名之态度,则在名之指谓下,一切皆为一‘客体之有暞 (Objectivebeing),而其心灵即为一‘理智的认识之心暞也。暠栚就 此 而 言,“名暠 乃是知性主体建构的符号形式,“正名暠则是“磨炼认识之主体,贞定外在之自 然暠的知性活动。栛 牟先生遂进一步指出荀子正名论的理论意义,在于其中涵 蕴“逻辑分析暠(概念之分析、形成)三义:一是析事正名不能与经验事物脱节, 一是心智必运用于经验事物而彰其明悟之用;一是名乃生息于文化背景之中, 名理有其文化来历及文化意义。至于“逻辑法则暠方面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 律),则非荀子正名论之所涵。栜 此外,韦政通亦承袭牟先生的诠释取径,将荀 子重视“正名暠视为“认知心的表现暠,强调可以透过正名论把握荀子的心灵形 态,及其思想系统的基本精神。栞 前述两种诠释脉络,分别彰显了荀子正名论在认识论与主体论两方面的 理论意义,而且均有意经由比附或对照西洋的逻辑学以彰显荀子名理学说的 意义。然而,由于面对生活世界的思考方式有别,如蔡锦昌所指出的,“中国古 代的思考方式暠着重在行事当中表现“拿捏分寸暠的明智心态,这与西方经由理 性思辨而建构一套认识论与存有论的思考方式根本不同。栟 由于 文 化 性 格 不 同,反映在名理学说的论旨方面,则如徐复观所言:中国的名学乃是扣紧经验 的具体事实与意指的价值要求,以建立实践活动的言行一致为旨趣;西方的逻 辑学则是抽掉具体事实与价值要求,以发现思维活动的推理形式为旨趣。栠 此,如唐君毅即转而挖掘“中国语言哲学暠之特色:关注于如何运用语言以表达 栙 栚 栛 栜 栞 栟 栠 牟宗三:《名家与荀子》,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9,第193页。 同上书,第255页。 同上书,第265页。 同上书,第256—259页。 韦政通:《荀子与古代哲学》,台北:商务印书馆,1992,第171—183页。 蔡锦昌根据先秦思想使用“一暠字,其“贞定性暠多于“单位性暠,“动作性暠多于“理论性暠;“欲暠字 的用法与特性在其“恰当性暠;以及阴阳往复的“气暠思考方式等方面证成“中国古代的思考方式暠乃是一 种“拿捏分寸的思考暠。以这种思考方式观之,蔡先生认为荀子所谓的“名暠,不同于西方思想中的概念 (concept);“实暠并非作为认知对象的事物之实(fact);名实关系不是逻辑必然关系;“征知暠亦非关认识 论架构;“共名暠并无普遍、抽象之意,非如逻辑之“共相暠(universal)。蔡锦昌:《拿捏分寸的思考:荀子与 古代思想新论》,台北:唐山出版社,1996,第5—54,78—81页。 徐复观:《公孙龙子讲疏》,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第7—8页。

(3)

意义、语言运用与行为之关系、语言运用之价值与其限制等课题———这些课题 乃属于“语意学暠的脉络。栙 唐先生认为荀子的正名论着重讨论名实关 系 以 及 如何成就人之心意交通与治 道,“与其说为属于西方所谓逻辑,实不如说为更 近于今所谓语意学者暠,而且“其目标又在成就治道,则又超乎今所谓语意学之 目标之上。暠栚 上引学者的论点,皆强调中国的名理思想并非以形式逻辑为主,而是有其 实质的 语 意 内 容。 至 于 唐 先 生 的 看 法,参 考 英 国 语 言 学 者 利 奇 (Geoffrey Leech)对于语意学所涉及之“意义暠的细分,可以如此理解:荀子正名论涉及的 语意乃是属于“广义的语意暠,亦即它涵盖广泛具有交际价值(communicative value)的意义,不仅是涉及语言的一般“意义暠(sense)———关于认知、概念、外 延内容 的 意 义,这 是 构 成 语 意 的 基 本 成 分;而 且 涉 及 语 言 的 “内 涵 意 义 暠 (connotativemeaning)与“社会意义暠等联想性的语意成分———“内涵意义暠乃 是关于人们所认识之真实世界的意义,这一认识又会随着社会文化模式、历史 发展而产生变化;“社会意义暠则是关于语言运用之社会环境的意义。栛 依据这 一理解,唐先生所标举的语意学诠释取径,必然要触及荀子关于真实世界与社 会环境的认识与信念。值得一提,日本学者在1960年代关于荀子逻辑思想的 研究,正是着重指出荀子的逻辑学与世界观之关系,如大室干雄凸显荀子的语 言、逻辑思考有其“意识形态特色暠,认为荀子以经验认知论为主的逻辑思考, 并未展开 对 存 有 论 的 反 思,反 而 提 出 普 遍 先 验 的 “先 王暠理 念 以 统 摄 世 界 秩序。栜 本文以下将 大 体 依 循 语 意 学 的 诠 释 取 径,尝 试 诠 释 荀 子 正 名 论 的 思 想 意旨。

、《正名》的论旨:重建“道法暠之“一暠的政教论述

战国中晚期的知识界,对于语言、认识的探索成为核心课题。检视荀子的 相关论述,《正名》关注语言课题,《解蔽》关注认识课题,正是对于当时知识界 论题的回应。根据陈启云的观察,战国中晚期儒、墨、道、名各家的辩难,促成 栙 栚 栛 栜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第223页。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第162页。 参见暡英暢杰弗里·利 奇(GeoffreyLeech):《语义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第 13—33页。 大室干雄:《“荀子暠標槳槺橂论理学的思考:樈樜构造樔本质樔机能》,《日本中国学会报》,第 18,1966。此外,小川晴久则区分“性格逻辑暠与“没性格逻辑暠两层以讨论荀子的逻辑思想,所谓“性格 逻辑暠即是指由“礼义暠统贯的世界观。《荀子樜论理》,《思想樜研究》,号1,1967。以上参见佐藤将之: 《二十世纪日本荀子研究之回顾》,《国立政治大学哲学学报》第十一期,2003,第62—66页。

(4)

对思想的本质、知识的根据、真理的标准,以及这三者和语言的关系的反思,因 而发展出思维方法、逻辑和语言哲学等认识论方面的学问。然而,诸子思想的 发展,虽与这一认识论的自觉密切相关,但从思想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针对 名辩之学所展开的批评却是 主 流 思 想 的 发 展 路 向,因此发展出异于以认识论 为核心的西方哲学的哲思。栙 其中,庄子、荀子对于诸子百家之学的批评,最能 代表这一思想史发展趋势。 暋暋古之人其备乎! 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 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 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暠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 之。……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后 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 天下》)栚 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 其 民莫敢托为奇 辞 以 乱 正 名,故 壹 于 道 法 而 谨 于 循 令 矣。如 是,则 其 迹 长 矣。迹长功成,治之极也,是谨于守名约之功也。今圣王没,名守慢,奇辞 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则虽守法之吏,诵数之儒,亦皆乱也。…… 今 圣王没,天下乱,奸言起,君子无执以临之,无刑以禁之,故辨说也。…… 以正道而 辨 奸,犹 引 绳 以 持 曲 直,是 故 邪 说 不 能 乱,百 家 无 所 窜。(《荀 子·正名》)栛 这两段文献的共通之处,在于呈现战国时期官守、师儒与百家之学三分的 学术生态:一是以“数度暠为专业的“旧法世传之史暠(以“名守暠为业的“守法之 吏暠属之);一是诵读“诗书礼乐暠的文学之士(“诵数之儒属之暠);一是在各地游 说的百家之学。两段文献的论旨也相近:反省“道法暠之“一暠(行动与思想的根 本常道与总体规则)被诸子百家的辨说分化破裂的思想趋势。战国学术发展 的分化趋势,当代学者或用“哲学的突破暠(philosophicalbreakthrough)的概念 加以描述,意谓着:来自古典传统的“道法暠之“一暠将受到理性认识的检视,随 之而来“对人类处境的本身及其基本意义有了新的解释暠。栜 然而,对彼时的学 者而言,随着理性认识所带来的知识发展,却反而引起“人们将如何行动与思 栙 栚 栛 栜 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84—106页。 郭庆藩:《庄子集释》,台北:河洛出版社,1980,第1067—1069页。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第414,422—423页。 以下《荀子》引文,悉据此书。 余英时:《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0,第30—38页。余先生这一 概念乃是借用美国社会学家派 森 思(TalcottParsons)的说法。见派森思(TalcottParsons)著,章英华:《社会的演化》,台北:远流出版社,1991,第89—122页。

(5)

想暠的疑虑,因此,不分儒、道的学者,莫不在心理上有一股“道法暠之“一暠已然 遭到破坏的焦虑。至于如何恢复“道法暠之“一暠,儒、道学者则依据他们的世界 观,各自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荀子所提恢复“道法暠之“一暠的方案,乃是取法孔子“名正、言顺、事成暠的 正名主义观点而发展出完整 的 名 辨 论 述,针对诸子百家的名辨进行语意的批 判,并且透过“辨说暠的方式阐述“道法暠之“一暠。因此,他必须自觉如下的问 题:他的辨说与百家之学的辨说有何区隔? 暋暋传曰:“天下有二,非察是,是察非。暠谓合王制与不合王制也。天下有 不以是为隆正也,然而犹有能分是非、治曲直者邪? ……传曰:“析辞而为 察,言物而为辨,君子贱之;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暠此之谓也。栙 礼之理诚深矣,坚白同异之察入焉而溺;其理诚大矣,擅作典制辟陋 之说入焉而丧;其理诚高矣,暴慢恣睢轻俗以为高之属入焉而队。……故 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员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栚 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暠;散名之加于万物者, 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散名之在人者……。栛 荀子认为辨说当以“王制暠为是非曲直的最高标准,并以此区别于诸子辨 说的“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辨暠。“王制暠所指为何? 它何以成为是非曲直的 最高标准? “礼之理暠、“王制暠乃是荀子所认知的“道法暠的实质内容。深、大且 高的“礼之理暠系华夏社会的历史经验积累而得,它以高度的理智精神、永续的 文化传统、成熟的社会规范为内涵而被视为“常道暠。栜 荀子认知的“常道暠不是 某种形上的、抽象的主观精神,而是蕴含于“王制暠的具体规则或经典文物当 中,因此学者当透过对“王制暠的依循实践,进而理解创发蕴含其中的普遍价值 原则。至于“王制暠的运作基础就在各种名称系统,诸如刑政、爵位制度、礼仪 规范和社会生活的语言沟通 等 皆 依 赖 于 名 称 系 统,这一名称系统的总体即是 所谓的“后王之成名暠。总言之,“后王之成名暠的名称系统(名),乃是相应于各 种政治社会事务的制度运作(法),当中又承载着伦理、德行、人际沟通、人性价 值的普遍原则(道)。 据上可知,荀子所谓“王制暠即是指涉“道—法—名暠的整体典制。就普遍 价值原则而言,可谓之“礼之理暠;就制度运作的名称基础而言,可谓之“后王之 栙 栚 栛 栜 《解蔽》,第409页。 《礼论》,第356页。 《正名》,第411页。 详见拙作:《从语言、社会面向解读荀子的“化性起伪暠说》,汉学研究中心《汉学研究》第二十六 卷第一期(2008.3)。

(6)

成名暠。当荀子面对百家之学的名辩风潮所带来的挑战,他即是以阐释这套源 自历史传统的“道—法—名暠的典制作为回应,正名论的论旨也就是透过辨正 制度运作的名称基础来 阐 释 这 套 传 统 典 制 的 价 值。概言之,荀子正名论对于 儒家正名主义的政教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包括下列论述要点:借由阐述正 名三论的名称理论,以证成“后王之成名暠的“典制暠地位;借由批判诸子设辞立 说的谬误(“三惑暠),以彰显名称典制的“常道暠内涵;借由强调个人言语行为的 体制化要求,以表明言语行为的道德实践意义。以下就分节申论之。

三、“正名暠三论释义:系统性的名称理论

(一)“所为有名暠:名称功能论 荀子正名论首先是说明“所为有名暠,亦即是关于名称的“功能暠与制名的 “目的暠的论述: 暋暋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玄纽,贵贱不明,同异不别,如是则志必有不 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之祸。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 下以辨同异。贵贱明,同异别,如是则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此所 为有名也。 “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玄纽暠二句虽然难解,栙但是根 据 上 下 文 的 文 意 脉络可知当是 描 述 制 定 名 称 符 号 以 前,人 类 的 集 体 生 活 “贵 贱 不 明,同 异 不 别暠,以至于在生活的行动上陷于“志暠不喻、“事暠不行的混乱状态。“异形暠句 所述为人心意向的殊异,彼此间的心志乖离、竞相争鸣,其结果则是价值意识 混乱(“贵贱不明暠),导致“志必有不喻之患暠。栚 “异形暠句属于意向方面的事 实,“异物暠句则属于事件方面的事实:生活中各类事物的名实关系纠结复杂, 其结果则是事物间“同异不别暠,导致“事必有困废之惑暠。荀子就以此阐述名 称的功能(“分别暠,亦即“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暠)与制名的目的(“志无不喻 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暠)。 “制名以指实暠,名称是“指实暠的符号,而“指实暠的含义则是“分别暠事物的 “贵贱暠、“同异暠。如此,则“指实暠就不仅是如实地指称事物的本然存在(“物其 栙 栚 兹从王先谦之读:“异形者离心交喻,异物者名实眩纽。暠杨倞则读为“异形离心,交 喻 异 物,名 实玄纽。暠,第415页。 “异形暠之“形暠近于“是非之形 不 明暠之“形暠,意 为 殊 异 的 价 值 意 识。“离 心暠,意 为 心 志 乖 离, “离心暠的词例,如《议兵》:“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彼畏我威,劫我埶,故民虽有离心,不敢有畔 虑,若是则戎甲俞众,奉养必 费。暠第 289页。尚有“离德暠“离道暠“离理暠等用例,“离暠均为乖离之意。 “交喻暠,姑且解为不同的心志之间彼此“争鸣暠的情形。

(7)

所物暠),还要恰如其分地指称事物的存在地位与价值(“实其所实暠、“位其所 位暠)。栙 由此而言的“正名暠即包括三层含义:由“物暠以定“实暠,“物暠是存在, “实暠是称谓,“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暠,则名即是对事物之本然真实的指称; 由“实暠以 定 “位 暠,“位 暠是 如 其 实 之 情 况 (situation)、样 相 (form)或 态 势 (modality)等形式特性,“实其所实而不旷焉,位也暠,则名即是对事物之存在地 位的指称;由“位暠以定“正暠,“位其所位焉,正也暠,“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暠, 则名即是对事物之存在价值的贞定。栚 制名事业,荀子将其视为“知者暠的业绩。真正的“知者暠,具有“大清明暠的 心智,“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疏观万物而知其情, 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暠,栛包括视察事物本然 存 在 之 实 情、 论究社会生活秩序 之 法 度、统理宇宙万物适宜之分位,因此,他能“制名以指 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暠,既透过名称如实地指称事物的本然存在,更重 要的是依据社会生活的需要,恰如其分地“分别暠事物的存在地位与价值,以成 就社会生活的伦理秩序。可见:“制名暠主要是借由名称的符号功能以完成社 会生活的“目的暠(“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暠),名称因而具 有规范性,是关 于 人 们 的 心 志 表 现、言 行 动 作 的 一 套 规 范,它 如 同 “符 节、度 量暠,都是一种制度性的社会实在,目的则是为了实现“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 废之祸暠的社会生活。栜 喻志,不仅是个人意向的表达,且是透过“壹于道法暠的 价值模型,实现社会的道德规训 (“群道暠);行事,不仅成就个人的事业,且是 透过贵贱、同异的分位格局,成就“明分使群暠的政治事功。 上述的名称功 能 论,显 示 了 名 称 乃 是 一 种 制 度 性 的 社 会 实 在,由 于 “刑 名暠、“爵名暠、“文名暠、“散名暠等各类名称的“地位功能暠被社会普遍接受、继承 延续,才能建构、维持社会生活的伦理秩序。基本上,这一功能论仅是重申了 荀子的正名主义立场,也间接肯定了“后王之成名暠作为一种“典制暠的权威地 位;至于他如何为正名主义的立场给予理论的说明、以证成“后王之成名暠的典 制地位,则有待下文所要探讨的关于自然实在、社会约定的论述。 (二)“所缘而以同异暠:自然实在论 “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暠是荀子对名称功能的基本认知,“上暠“下暠之 栙 栚 栛 栜 《公孙龙子·名实论》:“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实 以 实 其 所 实而不旷焉,位也。出其所位非位,位其所位焉,正也。……其正者,正其所实也。正其所实者,正其名 也。暠谭业谦:《公孙龙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第48页。 参见牟宗三:《名家与荀子》,第82—85页。 《解蔽》,第397页。 《正名》:“析辞擅作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讼,则谓之大奸,其罪犹为符节之罪也。暠第414 页。

(8)

分,凸显了制名的目的乃是符应“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暠 的伦理秩序,“同异暠之“察暠不应无限上纲,而是应该有所“止之暠,以“礼义之 中暠为其依归。栙 但 如 从 制 定 名 称 的 存 有 论 或 认 识 论 来 看,“下 以 辨 同 异暠的 “下暠,似乎也有基础的意味,荀子因此顺势提出了“何缘而以同异暠的论题,试 图说明:名称作为一种制度性的规范,乃是建立在“自然实在暠的基础上。其文 如下: 暋暋然则何缘而以同异? 曰: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 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形体、色理以目异;声 音、清浊、调竽,奇声以耳异;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香臭、芬郁、腥 臊、洒酸,奇臭以鼻异;疾养、凔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说故、喜怒、哀乐、 爱恶欲以心异;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 而征知必将待天官 之 当 簿 其 类 然 后 可 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 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此所缘而以同异也。 概言之,“辨同异暠的名称功能,它的实在性乃是凭借人具有“辨同异暠的认 识能力———人类透过心灵运作的“意向性暠(intentionality)机制与自然世界连 接而产生“辨同异暠之“知暠。栚 “辨同异暠的知觉经验包含两端:一是“天官之当 簿其类暠,视觉之于形色、听觉之于声音、味觉之于味道、嗅觉之于气味、形体之 于触感、心理之于情感,产生各类感觉表象;一是心的“征知暠,经由各个感觉渠 道,产生“缘耳而知声,缘目而知形暠等各类事物的知觉 (荀子将“心暠喻为“天 君暠的理由之一,当是因为“心暠代表人的意识整体,它可以“征召暠或“征验暠各 种感觉的表象而整合为统一的、融贯的知觉)。由于“辨同异暠的知觉经验是人 类普遍拥有的自然本能,栛因此经由“比方之疑似而通暠的比物连类过程,即可 作为“共其约名以相期暠的基础,也就是进入命名的社会化过程。 上述关于荀子对“辨同异暠之知觉经验的描述,很容易使人透过主(心理能 力)、客(物理世界)对立的认识论架构进行解读,因而认为这种知识仅是分辨 物类的知识,且将命名视为一种客观知识的建构过程。然而,在荀子正名论述 的脉络中,上列引文其实是将重点置于人是一种“同类、同情暠的生物,因着自 然的人性之实而拥有一致的“意向性暠,这正是“共其约名暠得以进行的前提;整 栙 栚 栛 《修身》:“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暠第31页。《礼论》: “礼之理诚深矣,坚白、同异之察入焉而溺。暠第356页。 “意向性暠一词,不仅是指“意图暠,还泛指心灵能以各种形式指涉实在事物的心理状态,包含欲 望、感觉、意图等。 《荣辱》:“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 生 而 有 也,是 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黑白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 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暠第63页。

(9)

体观之,这是在描述如何经由心灵的意向性作用而使名称与实在世界发生连 接的过程,借以说明名称具有指称实在的功能。这一连接心灵意向与实在世 界的知识建构过程,乃是以“天人合一暠的存在感受为前提。基于这一前提,不 论是物理知识或自我知识,它的终极根源都是来自对“天暠的认识,真正的知识 当是“知天暠———这种知识并非建立在主客对立的认识架构而发展出的理论性 科学知识,而是所谓“能参暠的实践性伦理知识,栙亦即身为自然之子的人类,发 展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暠的理 智行为以求合理运用自然世界的生存资源。栚 如前所言,“辨同异暠之“知暠,就是在比物连类的知觉过程当中形成“类暠的 知识,然而,就实践性伦理知识的知识典范来说,则“类暠的意义有二,其一是认 识“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暠的“物类暠知识,“物类暠知识使人 类得以“财非其类以养其类暠,此所谓“备其天养暠;其一是认识“人伦并处,同求 而异道,同欲而异知,生(性)也暠的“伦类暠知识,“伦类暠知识使人类得以“顺其 类者谓之福暠,此所谓“顺其天政暠。 综上所述,荀子认为人类乃是通过内在心灵的意向性而与外部实在世界 连结,因此,通过“天官暠、“天情暠、“天君暠的协作而形成的知识,即是关于自然 实在的知识,而名称具有“辨同异暠的功能也即是建立在这种自然实在知识的 基础上。另外,如果考虑到名称终究是要发挥“明贵贱暠的社会功能,则必须进 一步将“备其天养暠“顺其天政暠的实践性伦理知识亦纳入考量。这种伦理知 识,荀子既以“天养暠“天政暠称之,似乎它也被视为自然实在知识的引申性知 识。总之,名称做为一种制度性的规范,荀子乃是将其建立在上述关于“自然 实在暠的认识基础上。至于,人类以其理智行为得以“全其天功暠(合理运用自 然世界的生存资源),则必然是在社会化的前提下完成的,而为万物命名正是 一个将自然实在予以社会化的程序。 栙 栚 《天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暠第308页。 《天论》:“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耳 目 鼻 口 形 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 之谓天养。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暗其天君,乱其天官,弃其天养,逆其天 政,背其天情,以丧天功,夫是之谓大凶。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 全其天功。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 夫是之谓知天。暠页309—310。荀子所谓“天地官而万物役暠虽然含有类似宰制自然的精神,但这是以人 类的生活世界和自然世界是一有机的整体为前 提,既强调人类是自然世界的一员,可以透过清明理性 顺应自然世界的构造与规律而加以充分发展利 用 之,也强调人类的自我节制与自然的和谐;这就不同 于科学思想的世界观,强调透过知识的力量宰制自然世界,以人力对自然世界无限扩张。参见唐君毅: 《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第140页。

(10)

(三)“制名之枢要暠:社会约定论 命名是一种社会过程,它以人们对于“自然实在暠的认识为基础,最终形成 一套属于“社会实在暠的物类体系,荀子所谓“制名之枢要暠即是论及这一过程 的重要原则,其说如下: 暋暋然后随而命之,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 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知异实者之异名也,故使异实 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犹使同实者莫不同名也,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 徧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 然后止;有时而 欲 偏 举 之,故 谓 之 鸟 兽———鸟 兽 也 者,大 别 名 也,推 而 别 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异于约 则 谓 之 不 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 有 固 善,径易而不拂,谓 之 善 名。物 有 同 状 而 异 所 者,有 异 状 而 同 所 者,可 别 也。状同而为异 所 者,虽 可 合,谓 之 二 实;状 变 而 实 无 别 而 为 异 者,谓 之 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此事之所以稽实定数也。此制名之枢要也。 荀子将“命名暠概括为“同则同之,异则异之暠的过程,亦即依据“辨同异暠的 知觉经验,进一步对事物进行分类命名。这一命名过程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 对象、探知客观世界的企图。至于命名/分类的具体作法:在事物的个别方面, 名称的基本形式包括“单名暠与“兼名暠,以足以表明事物的同异之实为原则;在 事物的全体关系 方 面,则依“共名暠“别名暠的上下层级加以归类,形成物类体 系;此外,因考量事物的变化而发生的实数问题,则以“同状而异所暠“异状而同 所暠加以检证。栙 上述论点似乎是针对当时辩者的诡辩式论题而发:荀子以“同 则同之,异则异之暠描述命名的依据与分类作用,进而提出“单名暠/“兼名暠、“共 名暠/“别名暠、“同状而异所暠/“异状而同所暠三组命名、指实的分类原则,当是为 了响应辩者的三类“同异之察暠的诡辞。 就命名的认识论意义来看,这套物类体系的形成,已经超越了原初社会的 具体性、特殊性命名———如德国哲学家卡西勒(ErnstCassirer)所言:“最初的 名称都是具体的,它们依附于对特殊事实或特殊活动的领悟。……每一种分 类都是被特殊的需要所决定和支配的。……对纯粹‘共相暞的兴趣既不可能也 栙 徐复观认为“状暠不 同 于“形暠,乃 指 事 物 的 状 态,如 白 马 之“白暠即 为 马 之 状。同 状,如 同 为 白 色;异所,如白马、白鸡。“所暠乃表示实的空间位置,与实同义。见徐复观:《公孙龙子讲疏》,第16—17 页。

(11)

无必要暠,栙而进一步具有抽象的、普遍的知识的意义。不过,这并不意谓荀子 对事物之“共相暠的兴趣,正如陈波所指出:荀子所述的这套物类体系,虽然显 示了物类的“逻辑学和生物学中的属种关系暠,但是荀子并未如古罗马哲学家 波菲利(Porphyry)的定义理论一样发展出“一套系统、严谨的理论暠或“一套带 有程序性和操作性的技术暠。栚 荀子所关注者,乃在于形成这套物类体系的社 会文化模式,而以“名约暠之说解释这一物类体系的起源与功能。 荀子的“名约暠说,可说是为“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暠所 作的原则说明,概言之:这一说法强调命名出于社会约定,“异于约则谓之不 宜暠;而且“名无固实暠,是随机选定的结果,在这种无必然之理的情况下,意谓 着“实名暠一经确立也就无从质疑;至于名约的妥适性要求,则是着眼于交际效 能,当以直接、简易、不违背常识为原则。上一小节所论的“辨同异暠之“知暠,凸 显了人类心灵具有认识自然 的 能 力;“同则同之,异则异之暠的命名活动,则是 经由“名约暠的社会化过程,将事物的自然实在转化为名称的社会实在,凸显了 人类心灵具有创造社会实在 的 能 力,人类也由原先处于自然的生存环境来到 人文的生活世界。 进一步深究,荀子以“名约暠说表明了华夏社会的物类名称系统乃是被集 体接受的名称系统,肯定它是一套“制度性的社会实在暠,借以证成“后王之成 名暠的权威正当性。参考塞尔(JohnR.Searle)的说法,所有的“制度性实在暠 一般都有三个特征:一是“集体的意向性暠(collectiveintentionality),这是一切 社会活动的基础,“名无固宜……约定俗成谓之宜暠之说,即是强调人具有“能 群暠的特性,而命名是一种社会活动,出自社群的集体意向性,因而超越个体的 意向;一是“功能归属暠(functionandtheassignment),乃是将某些物理事实置 于一种目的论当中而赋予 其 功 能,进而形成规范性作用,“名无固实……约定 俗成谓之实名暠之说,即是将自然事物的实在置于社会生活的目的之中而对其 赋予功能,因此形成名称的规范性(参照第一小节的名称功能论:“制名以指 实暠乃是重在“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暠的“分别暠功能,为了获致“道行而志 通暠的政教目的,因此它具有如同符节、度量一般的规范性);一是“建构性规 则暠(constitutiverules),这一类规则异于“调节性规则暠(regulativerules)——— 所谓“调节性规则暠,乃是对于先行存在的行为设立某些规则加以调节(如以靠 右行驶的规则调节既有的驾驶行 为),至于“建构性规则暠,则不仅具有调节行 为的作用,它实际建构了它所调节的行为本身(如下棋乃是因规则的存在才实 栙 栚 暡德暢卡西勒(ErnstCassirer)著,甘 阳 译:《人 论:人 类 文 化 哲 学 导 引》,台 北:桂 冠 图 书 公 司, 1990,第198—199页。 陈波:《荀子的政治化和伦理化的语言哲学———一个系统性的诠释、建构、比较与评论》,《台大 文史哲学报》第69期(2008.11)。

(12)

现了下棋的行为),“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暠之说,所以强调直接、简 易、常识的原则,殆即意识到命名乃是一种“建构性规则暠,因适切的命名而实 现了适切的言语行为,与适切命名的简易原则相应,适切的言语行为也当把握 简易的原则(“故知者之言也,虑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立也暠)。栙 承上所论,名称基于社会的集体接受而成为一套“制度性的社会实在暠,这 一情形必然也就导出“制名暠的权力机制。显然,“名约暠与“制名暠的说法是一 体两面的关系。就名称起源的论题而言,“名约暠说攸关社会共识的凝聚,属于 第一序的名称起源,显示名称的制定不可能是某一个人的创作,而必然是社会 集体创作,它是“公众智能暠的展现;“制名暠则是将社会文化模式予以体制化的 必经过程,属于第二序的名称起源,显示“知者暠经由“制名暠而对伦理秩序与价 值体系有 所 发 明 创 造,名 称 也 成 为 政 治 意 识 形 态 的 载 体 (“王 制暠的 运 作 基 础)。栚 总结此节所述,荀子为了证成“后王之成名暠的典制地位,阐述了包括名称 功能论、自然实在论和社会约定论的名称理论,就思想史的意义而言,它不仅 是儒家正名主义的重要理论,甚至套用徐复观的说法,它是“先秦正名思想之 完成暠。至于其理论内涵,徐先生乃聚焦于“制名之枢要暠一论,强调荀子提出 “约定俗成暠、“名无固实暠的合理性,以及共名/别名的事物分类系统所建立的 认识秩序。栛 本文的 上 述 讨 论 则 认 为:荀子的正名三论是一个包括名称功能 论、自然实在论和社会约定论的系统理论,这一系统理论将语言的规范功能、 心灵认识实在世界的自然机制、社会的建构性规则等要素加以绾合,形成一个 具有实在论特色的名称理论。栜 栙 栚 栛 栜 暡美暢约翰·塞尔(JohnR.Searle)著,李步楼译,《心灵、语言和社会———实在世界中的哲学》,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第108—123页。 笔者曾借用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eorgeH.Mead)的说法,阐释荀子的“社会自我暠观点:在社 会化过程中才有自我的发现,心灵活动乃是社会过程的产物,因此个体经验的意义必须透过先在的社 会经验来解释。不过,这一“社会自我暠概念,并未预设个体从属于社会,或把社会视为相对于个体的外 部组织,因此,自我不仅被动接受社会规范,也可以应时变化、创造社会规范,并且能将政治制度中隐含 而尚未实现的价值原则 彰 显 出 来。 这 样 的 自 我,用 荀 子 的 语 汇 来 说,即 是 能 与 天 高、地 广 比 类 的 “成 人暠;亦即是“通于神明,参于天地暠的“圣人暠。暡美暢乔治·米德(GeorgeH.Mead)著,赵月瑟译,《心灵、 自我与社会》,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第197—201页。拙作:《从语言、社会面向解读荀子的“化 性起伪暠说》。 徐复观:《公孙龙子讲疏》,第15—17页。 牟宗三先生曾以“实在论暠界定荀子思想的哲学定位,但他是在道德哲学的主体论脉络使用这 一术语。大意是:荀子思想的基本原 则 是“天 生 人 成暠,亦 即 强 调 以 人 为 的 礼 义 之 统 化 成、治 正 自 然 世 界,表现出理性主义的思想特色:“从主体方面说,是理智的理性主义;从客体方面说,是外在的或实在 论的理性主义暠。参见牟宗三:《名家与荀子》,第213—228页。

(13)

四、“三惑说暠释义:言语行为面向的阐释

从《正名》的文章脉络看,荀子的正名三论,乃是针对当时知识界三种“析 辞擅作以乱 正 名暠的 语 言 乱 象 (“三 惑暠)而 发。荀 子 所 例 举 者,诸 如 “见 侮 不 辱暠、“圣人不爱己暠、“杀盗非杀人暠等“奇辞暠,均是诸子某些“邪说暠“奸言暠的思 想意旨。因此,当荀子以正名主义的立场辨正“三惑暠,其实是指涉“名—辞— 说暠的整体语意。 暋暋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累而成文,名之丽也。用、丽俱得,谓之知名。 名也者,所以期异实也;栙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辨说也者,不异 实名以喻动静之道也。 孔子所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暠 已指出“名暠的意义与言语行为的“成事暠意向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正名暠是 言语行为的基础。荀子所谓“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辨说也者,不异 实名以喻动静之 道 也暠,强 调 “辞暠与 “辨 说暠均 须 以 “实 名暠为 基 础,也 意 谓 着 “辞暠与“辨说暠所表述的思想意旨与行动准则,栚皆是对于“名暠之“内涵意义暠与 “社会意义暠的进一步揭示(“内涵意义暠、“社会意义暠,参见第一节的说明),它 包含“指实暠“见极暠“喻动静之道暠的整体意义———以“名暠指称实在经验(“名之 用暠)、以“辞暠“辨说暠表述思想意旨、行动准则,以成就政教伦理(“名之丽暠)。 由此可见儒家的正名主义基本上是针对J.L.奥斯丁所谓的“以言行事的行为暠 (illocutionaryacts),“名暠则 是 言 语 行 为 (speechacts)的 意 义 单 位 (unitof meaning)。栛 “正名暠的论旨即是要经由确立名称典制的“内涵意义暠与“社会意 义暠以阐发当中的“常道暠内涵。至于诸子的设“辞暠立“说暠,就如同行人之官或 纵横家在政治场合中的设“辞暠立“说暠,当然是属于“以言行事的行为暠,“以言 行事的行为暠本质上是意向性的,因此,言说者言语行为的“意向暠必须体现社 会生活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意识的“意义暠,才是适宜的言语行为。 基于上述的说明,本文认为荀子对于诸子某些“奇辞暠之“惑暠的辨正,目的 在于揭出名称典制所内涵的“常道暠,因此,与其说是要揭出这些“奇辞暠在逻辑 思维或认识方法方面的谬误(指向真理意义的辩论),毋宁说是要揭出诸子设 栙 栚 栛 “异实暠,原作“累实暠,据杨倞注“或曰暠改。 《君道》:“行义(为)动静,度之以礼暠,第241页;《赋》:“行为动静暠,第474页;《修身》:“居处动 静暠,第23页;《劝学》:“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暠,第12页;《乐论》:“发于声音,形于动静暠,第379页。动 静,泛指身体的一切行动;“喻动静之道暠意谓阐明行动的准则。 暡美暢约翰·塞尔(JohnR.Searle)著,李步楼译,《心灵、语言和社会———实在世界中的哲学》, 第133—134页。

(14)

“辞暠立“说暠的行为意向将衍生出有关行为规范和价值意识之意义的“惑乱暠 (指向王制意义的阐释)。栙 以下就从言语行为面向阐释荀子“三惑说暠的含义, 而与学界常见的逻辑学或一般语言学的阐释面向有别。栚 (一)荀子以其“名称功能论暠的观点,辨正“惑于用名以乱名暠的言语行为 暋暋“见侮不辱暠,“圣人不爱己暠,“杀盗非杀人也暠,此惑于用名以乱名者 也。验之“所为有名暠而观其孰行,则能禁之矣。 此处所言“惑于用名以乱名暠,以及下文的“惑于用实以乱名暠,是“析辞擅 作以乱正名暠的两种类型。所谓“乱名暠的“名暠,乃是指用以实现“名定而实辨, 道行而志通暠之政教目标的“正名暠,具体指的是“后王之成名暠的名称典制。这 一批评所指涉的是“名暠的“内涵意义暠,因此荀子对于这些“奇辞暠之“惑暠的辨 正,自然也是检视“名—辞—说暠的整体语意。在“名暠的语意层次———指称实 在经验,“正名暠即是建立“名定而实辨暠的名、实关系,此则牵涉名、实二端,造 成第一惑的原因乃偏在蔽于“名暠,第二惑则偏在蔽于“实暠。针对“惑于用名以 乱名暠的言语行为,荀子以“验之‘所为有名暞而观其孰行暠予以对治。可见此惑 的根本问题乃是失却名称功能、背离制名目的,亦即会造成贵贱、同异无别,志 不喻、事不行的困境。“观其孰行暠,意谓:检视这些立辞的思想意旨是否能借 由名称分别贵贱、同异的功能,实现“志无不喻之患,事无困废之祸暠的社会生 活。以下略以荀子辨正宋钘“见侮不辱暠之辞为例加以说明。 宋钘为了论说止斗之 道,而鼓吹“见侮不辱暠的思想意旨。荀子批评此说 之惑,其一是指出它在论说推理方面(持故、言理)的谬误:“子宋子不能解人之 恶侮,而务说人以勿辱也,岂不过甚矣哉!暠栛意谓:此论说混淆“恶之与不恶暠、 “辱之与不辱暠,未能掌握“斗暠的动机在“恶侮暠,而不在“见侮为辱暠。其一则是 指出这一思想意旨背离名称的内涵意义(荣辱观),将会造成志不喻、事不行的 栙 栚 栛 陈波指出:荀子辨三惑乃是关于名称的社会学和政治学思考,如从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角度看, 荀子的论述是语焉不详的。陈波:《荀子的政治化和伦理化的语言哲学———一个系统性的诠释、建构、 比较与评论》。此说可从,但陈先生并未针对“三惑说暠提出“政治化和伦理化暠面向的完整阐释。 (一)逻辑学的阐释面向,如陈大齐、廖名春的阐释属之,强调荀子所例举的“三惑暠之“辞暠属于 逻辑上的判断或概念,“辨三惑暠则具有逻辑辨谬的意义,所谓“惑暠者,包括认识错误、概念混淆,以致违 背名称系统的逻辑通则。陈大齐:《荀子学说》,第131—137页;廖名春:《荀子新探》,第242—246页。 (二)一般语言学的阐释面向,强调“辨三惑暠乃是辨正名称系统之语意关系的一般通则。如唐君毅的阐 释:第一惑乃是以种名掩类名,第二惑乃是以实之一而泯除名之多,第三惑乃是由名之异而多,而谓其 所指之实亦异而非一。见《中国哲学原论 · 导论篇》,第 162—179页。又如冯耀明的阐释:第一惑,如 “辱暠与“荣暠的语词是复义的,若不细加分辨就会产生歧义;第二惑,不符合经验事实的诡辞或玄言,都 是不合适的语言用法,缺乏认知意义;第三惑,白马和马在约定用法已预设二者有种属关系,白马非马 则违背约定。冯耀明:《荀子的正名思想》,《哲学与文化》第十六卷第四期(1989.4)。 《正论》,第340—342页。

(15)

困境:“君子可以有执辱,而不可以有义辱;小人可以有执荣,而不可以有义荣。 有执辱无害为尧,有执荣无害为桀。义荣、执荣,唯君子然后兼有之;义辱、执 辱,唯小人然后兼有之。是荣辱之分也。暠栙“荣暠与“辱暠的语意,既涉及喜怒、哀 乐、爱恶的心理感受,连带也涉及自我认同的价值观,显然有深刻的“荣辱观暠 的意义。对照庄子的理解:宋子是“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 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暠,栚经由超然于世俗的毁誉,肯定自我的自主 性。荀子则透过“王制暠是“天下之大隆,是非之封界,分职名象之所起暠的视 角,强调“后王之成名暠的名称典制就蕴含着某些“圣王以为法,士大夫以为道, 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万世不能易也暠的普世价值,是一套足以喻志、行事 的行为准则。因此,他经由“荣暠“辱暠“义暠“势暠合成的四个“兼名暠阐明“荣辱之 分(理)暠,这当中显示了人性具有“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暠的共通意向,也强调 “义暠是荣辱、利害的根本原则(“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暠)。栛 以上可见:荀子经由阐释“荣暠“辱暠之“名暠的内涵意义以及辨正“使人不 斗暠之“故暠(“恶侮暠则“斗暠),遂 批 判 宋 钘 “见 侮 不 辱暠之 说 为 “惑 于 用 名 以 乱 名暠。重要的是,这一语意批判不仅是触及逻辑方面的认识批判,以及混淆种 名、类名或语言的复义性的语意批判,而且是触及言语行为如何以“名暠指称实 在经验、以“辞暠“辨说暠表述思想意旨、行动准则的语意批判。 (二)荀子以其“自然实在论暠的观点,辨正“惑于用实以乱名暠的言语行为 暋暋“山渊平暠,“情欲寡暠,“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暠,此惑于用实以乱名 者也。验之所缘以同异而观其孰调,则能禁之矣。 批评这些设辞立说为“惑于用实以乱名暠,也相当于批评它“蔽于辞而不知 实暠,针对这类言语行为,荀子以“验之‘所缘以同异暞而观其孰调暠予以对治。 可见此惑的根本问题乃是不能适切反应人们关于“实在暠的认识经验。以下略 以荀子辨正宋钘“情欲寡暠之辞为例加以说明。(如果将“刍豢不加甘,大钟不 加乐暠之辞理解为某种“去欲暠之说,则亦可一体适用。) 荀子认为“情欲寡暠一辞的谬误,基本上是因它不切合“人之情暠为“欲此五 綦暠(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形欲綦佚)暠的实在经验,因而 其“情欲寡暠论述乃产生“以至治为至乱暠的谬误———“古之人为之不然,以人之 栙 栚 栛 《正论》,第342—344页。 《庄子·逍遥游》,第16—17页。 《正论》,第342—344页。此外,《荣辱》:“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 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暠第 61页。《荣辱》:“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 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暠第 58页。

(16)

情为欲多而不欲寡,故赏以富厚而罚以杀损也。是百王之所同也暠,“至治暠之 道乃是以肯定“情欲多暠为前提,而形成赏、罚的“王制暠。栙 就政治论述 的 层 面 而言,聚焦于人情之实的政治论述约有三种:寡欲说、去欲说、节欲说。荀子对 “情欲寡暠的批判,在他以“情欲多暠为基础而展开的“节欲暠论述当中则尚有更 精到的内涵。首先是“天、人之分暠,亦即“欲暠“求暠概念的分辨,前者是性、情、 欲的自然情感,“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暠,后者则是“心之所可中理暠的社会 理智,“求者从所可,所受乎心也暠,荀子即据此推论“治乱在于心之所可,亡于 情之所欲暠;其次则是基于欲、求在“近尽暠“节求暠之间适当调节的原则,阐述 “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暠之理;进而提出“道者,古今之正权 也暠的理据,除了根据“以两易一暠的功利原则,更深层的理据则是“重己役物暠 的人情之实———如果“志轻理暠“行离理暠,则“心忧恐暠,因此“向(享)万物之美 而盛忧,兼万物之利而盛害暠;反之,则“心平愉暠,因此“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 乐,无势列之位而可以养名暠。栚 以上可见,荀子依据人情之实而展开其“节欲暠的政治论述,他强调“道之 理暠不离人情之实,遂批判“情欲寡暠、“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暠之辞为“惑于 用实以乱名暠,且其结果将衍生政治论述的谬误。 (三)荀子以其“社会约定论暠的观点,辨正“惑于用名以乱实暠的言语行为 暋暋“非而谒楹有牛马非马也暠(?),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验之名约, 以其所受,悖其所辞,则能禁之矣。 “非而谒楹有牛马非马也暠的文句,颇费解。杨倞《注》以为“马非马,是公 孙龙白马之说也。《白马论》曰:‘言白,所以命色也;马,所以命形也。色非形, 形非色,故曰:白马非马也。暞是惑于形色之名而乱白马实也。暠此外,也有可能 是关于“羊合牛非马暠“牛之非马暠“牛马之非牛暠的论题。栛 这类辩者的论题,显 示了辩者对于“名实关系暠的察辩,或论及种名、类名的同异关系,或论及事物 的“同异之实暠与名称的“同异之类暠之间复杂的关系。大体言之,相较于“惑于 栙 栚 栛 《正论》,第344—345页。 《正名》,第426—429页。 《公孙龙子·通变论》探讨事物的“同异之实暠与它们的“同异之类暠不能一概而论。事物之实 或同、或异,如“羊、牛有角,马无角;马有尾,牛、羊无尾暠之例,仅是指“羊合牛非马暠(羊、牛有相合之处, 与马则有相异之处,不能据以说羊、牛为“同类暠,马为“异类暠)。又,《墨子 · 经下》:“狂举不可以知异暠 《经说下》:“牛与马惟(虽)异,以牛有齿、马有尾,说牛之非马也,不可。…… 若举牛有角、马无角,以是 为类之不同也,是狂举也。暠亦是强调两事物的相异之实,不能证明它们是异类。又,《墨子·经下》:“牛 马之非牛、与可之、同。暠《经说下》:“或不非牛而非牛也可,则或非牛或牛而牛也可。故曰:牛马非牛也、 未可,牛马牛也、未可。则或可或不可,而曰牛马牛也,未可亦不可。且牛不二,马不二,而牛马二。则 牛不非牛,马不非马,而牛马非牛、非马,无难。暠见谭业谦:《公孙龙子译注》,第21—36页。

(17)

用名以乱名暠或“惑于用实以乱名暠的情形,属于“擅作典制辟陋之说暠一类的谬 误,主要是言说者的思想意旨淆乱了名称典制的“内涵意义暠;“惑于用名以乱 实暠的情形,则属于“坚白、同异之察暠一类的诡辞,栙这类诡辞主要是出 于 言 说 者对名称本身的高度兴趣,因而深察“名称的同异之类暠与“事物的同异之实暠 之间的关系,进而解构了华夏社会命名的“成俗曲期暠,换言之,解构了经由社 会约定的“同 则 同 之,异 则 异 之暠而 形 成 的 常 识 性 物 类 体 系,此 即 所 谓 的 “乱 实暠———细加分辨可知,“乱实暠不仅指淆乱人对事物之“自然实在暠的认识,而 且主要是指淆乱“同则同之,异则异之暠的物类之“实暠,亦即物类体系的“社会 实在暠。栚 简言之,这类诡辞主要是淆乱名称的“社会意义暠,因此,荀子采取的 对策即是以社会共同接受的“名约暠为据,拒绝不被接受的诡辞。 就逻辑学或知识论面向来看,辩者的“坚白、同异之察暠当有其意义与价值, 然而荀子何以坚持以“名约暠的立场加以否定呢? 如上所论,荀子批评辩者“惑于 用名以乱实暠,主要是因这类诡辞淆乱物类体系的“社会实在暠,对华夏社会的“成 俗曲期暠构成挑战。据此而言,荀子对辩者的批判,除了依其“自然实在论暠的观 点,而将辩者的论题视为“穷无穷、逐无极暠的诡辞,亦即这些诡辞既无法透过人 的感性、知性加以检证,也无法透过名言加以表述,对于社会生活是无用的,非属 “礼义之中暠的理性知识。栛 同 时,依“社会约定论暠的观点而言,“名约暠说凸显 了“后王之成名暠是一套制度性的社会实在,它的正当性来自社会生活对于名 称之“地位功能暠的集体接受,由此也创造出“制名暠的权力机制,显示名称乃是 建立伦理秩序与价值体系之政治意识形态的载体。可见对于名约加以解构的 言语行为,暗含着对于正统的政治意识形态的颠覆。因此,《荀子》书中往往以 惠施、邓析并称,作为辩者的典型,并且激切批判辩者之乱政:“夫是之谓奸人 栙 栚 栛 《礼论》:“礼之理诚深矣,坚白、同异之察入焉而溺;其理诚大矣,擅作典制辟陋之说入焉而丧; 其理诚高矣,暴慢恣睢轻俗以为高之属入焉而队。…… 故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员之 至;礼者,人道之极也。暠第356页。 “羊、牛有角,马无角;马有尾,牛、羊无尾暠所描述的是物的自然实在,“羊、牛、马 各 成 一 类,属 于‘兽暞类之‘物暞暠所描述的则是物的社会实在,这已经是人类试图宰制自然世界的社会化行为。 《修身》:“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 其折骨绝筋,终身 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 不识步道 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 意亦有所止之与? 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 止之也;倚魁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暠页30—31。《儒效》:“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 无益于理者废之,夫是之谓中事。凡知说,有益于理者为之,无益于理者舍之,夫是之谓中说。事行失 中,谓之奸事;知说失中,谓之奸道。奸事、奸道,治世之所弃,而乱世之所从服也。若夫充虚之相施易 也,坚白、同异之分隔也,是聪耳之所不能听也,明目之所不能见也,辩士之所不能言也,虽有圣人之知, 未能偻指也。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工匠不知无害为巧,君子不知无害为治。王公好之 则乱法,百姓好之则乱事。而狂惑戆陋之人,乃始率其群徒,辩其谈说,明其辟称,老身长子,不知恶也。 夫是之谓上愚,曾不如相鸡狗之可以为名也。暠第121—125页。

(18)

之雄,圣王起,所以先诛也,然后盗贼次之。盗贼得变,此不得变也。暠栙 以上的阐释,本文强调荀子的“三惑说暠乃是针对诸子设辞立说的言语行 为,亦即认为这一批判的主要目的不是逻辑学或知识论的批判,也不是一般语 言学的批判,而是针对言语行为如何以“名暠指称实在经验、以“辞暠“辨说暠表述 思想意旨与行动准则的语意批判。因此,荀子进一步即揭示言语行为的规范: 暋暋期命也者,辨说之用也;辨说也者,心之象道也;心也者,道之工宰也; 道也者,治之经理也。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名而期,质请而 喻;辨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听则合文,辨则尽故。以正道而辨奸,犹引 绳以持曲直,是故邪说不能乱,百家无所窜。 以逻辑学视角诠释荀子正名论的学者,往往以概念、判断、推理来界定“名暠、 “辞暠、“辨说暠三种语意单元,这也就意谓着荀子正名论的重心是在辨正思维方 法,并凸显言语行为的核心能力乃是理论思维能力。然而,如上文所厘清的:荀 子正名论的论旨乃是要经由确立名称典制的“内涵意义暠与“社会意义暠以阐发名 称典制的“常道暠内涵,相应于此,荀子乃以“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暠概括 言语行为的规范。析言之,“辞合于说暠属于“期命暠层面,它的要求是“正名而期, 质请而喻暠,这涉及认识实在的自然能力与依循名称典制的社会化信念,要求能 够充分辨别事物的贵贱、同异之实(“征知暠之“辨暠);“说合于心暠属于“辨说暠层 面,它的要求是“辨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暠,这涉及推论立说的思维能力,要求能 够思虑、推扩、应用既有的经验或知识以有效解决问题(思虑之“择暠);栚“心合于 道暠属于“治道暠层面,它的要求是“听则合文,辨则尽故暠,这涉及认识真理、充分 掌握人 情 义 理 的 能 力,要 求 能 够 揭 出 正 确 的 价 值 意 识 与 行 动 准 则 (明 理 之 “分暠)。栛 “辞—说—心—道暠的整体关系,一方面说明了言语行为的心理素质在 于能够征知、思虑、明理的心智能力;一方面也凸显个人言语行为在语言认知、思 维方法之上,还有一个属于体制化层面的要求,这意谓着荀子正名论的重心是在 辨正价值意旨,并凸显言语行为的核心能力乃是经由“志以礼安暠的道德修行而 展现出“言以类使暠的行为能力,这也意谓着言语行为具有道德实践的意义。栜 下就此进一步申论之。 栙 栚 栛 栜 《非相》,第88—89页。 关于“辨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暠的“推类暠之意,柯雄文指出:“推类暠其实无涉形式逻辑的“模拟推 理暠,而是一种推扩应用伦理知识的活动,它是一种心灵的创造性活动。见柯雄文(A.S.Cua)著,赖显邦 译:《伦理论辩:荀子道德认识论之研究》,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90,第72—94页。 另参拙作:《从语言、社会面向解读荀子的“化性起伪暠说》。 《子道》:“若夫志以礼安,言以类使,则儒道毕矣,虽舜,不能加毫末于是矣。暠第529页。

(19)

五、“言以类使暠释义:言语行为的道德实践意义

(一)“言以类使暠:以“类暠应“变暠的理智 荀子将智能表现概分为三等:“小辨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暠栙反 映 在 言语行为方面则有如下的区分: 暋暋多言则文而类,终日议其所以,言之千举万变,其统类一也,是圣人之知 也。少言则径而省,论而法,若佚之以绳,是士君子之知也。其言也谄,其行 也悖,其举事多悔,是小人之知也。齐给便敏而无类,杂能旁魄而无用,析速 粹孰而不急,不恤是非、不论曲直,以期胜人为意,是役夫之知也。栚 “齐给便敏而无类,杂能旁魄而无用,析速粹孰而不急暠的言语行为属于 “小辨而察暠的智能;“少言则径而省,论而法暠的言语行为,所见为礼法一端,在 人事的处理上有依法而行之“明暠,属于“见端而明暠的智能;至于“多言则文而 类暠的言语行为,则 属 于 “本 分 而 理暠的 智 能,“本 分暠者,即 是 行 为 者 “志 以 礼 安暠、践“道暠而行(详下),“理暠之智能则是指行为者具备“言以类使暠、以“类暠应 “变暠的行为能力(类:根据对礼义的理解而形成的行事准则)。 关于荀子思 想 中 的 道 德 心 灵,学 界 的 相 关 讨 论 往 往 以 “认 知 心暠、“理 智 心暠、“统类心暠加以称述。如在认识论脉络当中,这种心灵多被界定为形成概 念、判断、推理的理论思维能力;在主体论脉络中,则多被界定为“知性主体暠认 识客体对象、建构客观知识的心智能力。这两种理解脉络,似乎都呼应西方认 识论、主体论哲学的知识典范,以主、客对立的认识模式为预设,并将认识与实 践视为可切割的知识领 域。然而,荀子思想中的道德心灵显然主要是一种实 践的智能,因此,上述认识论、主体论的诠释脉络,最终均必须回应认识与实践 之关连性的课题。栛 英国分析哲学日常语言学派的学者赖尔(GilbertRyle),为了解构笛卡儿 栙 栚 栛 《非相》,第87—88页。 《性恶》,第445—6页。《非十二子》:“多言而类,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言无法,而流湎然, 虽辩,小人也。暠第97页。 例如:廖名春提出四阶段的“认识发展过程论暠,强调荀子的认识发展论是建立在“行暠的基石,因 而衍生“明知暠的最高理性认识。廖名春:《荀子新探》,第220—227页。又如,唐君毅强调荀子道德哲学中 的“知性主体暠不仅具有思辨理性,能建构客观知识,亦有实践理性,能实践道德,在“知类暠“明统暠的认知理 智外,兼取其具有“实行理智所知者之志暠,能“自作主宰暠的理性自觉意识,以及能成就社会秩序的“成文理 之心暠。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第131—141页。至于蔡锦昌在论及此一问题时,则明白反对以 “认知心暠、“理智心暠、“统类心暠称述荀子思想的道德心灵,而另以“明智心暠加以称述,强调在中国传统“阴 阳往复暠“拿捏分寸暠的思考格局之下,理智心灵其实是一种在行为过程中恰当拿捏分寸的明智态度,非关 认识论与存有论。蔡锦昌:《拿捏分寸的思考———荀子与古代思想新论》,第55—94页。

(20)

身心两分、心物对立的心灵哲学,致力于以日常语言为准绳重新阐释心灵哲学 的相关概念。其中,他对于“理智暠的阐释,就强调“理智暠既不是指认知能力的 心灵官能或过程,也不是指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的理论思维能力,而是回到日 常用法,理智主要是指受过教育、能够发表深思熟虑、有教导性的言论,或是能 运用理论并陈述它的能力。栙 他作了如下的区分:理智是一种“知道怎样做暠的 智力行为,而不是“知道那个事实暠的理智认知;且表现于言行的智力行为即是 理智心灵本身,并非先有一内在的心灵活动才推导出外在的智力行为。栚 如前 所述,荀子所谓“本分而理暠的智能,所指乃是行为者践“道暠而行的能力,这种 智能的实质内涵则是“言以类使暠的行为能力,可见这种智能乃是属于“知道怎 样做暠的智力行为。当然,荀子所谓“言以类使暠的行为能力,不能完全等同赖 尔所言透过某种教育机制而获得“运用理论并陈述它的能力暠,原因在于“言以 类使暠的智能乃是受行为者的“实践兴趣暠主导(详见下文引述的哈贝玛斯学 说),以荀子的说法言之,这种智能乃是伴随“积善成德暠、“志以礼安暠的主体修 行(“学暠的根本义)而获得。 (二)“志以礼安暠:“壹于道暠的行为主体 西方的现代哲学,无论是诠释学或批判哲学,对于西方传统哲学与近代实 证科学的 知 识 论 模 式 多 有 反 省。例 如 德 国 法 兰 克 福 学 派 哲 学 家 哈 贝 玛 斯 (J湽rgenHabermas)认为西洋传统哲学的知识论试图以思辨性理念指导生活 行动,排除人的认识兴趣建构理论知识的作用;近代实证科学的知识论亦倾向 于割裂“认识暠与“兴趣暠(interests),导致事实与价值、存在与义务彼此分离。 哈氏认为“认识暠与“兴趣暠的割裂,将造成理论知识失去教化的功能,因此他提 出了认识必然是以兴趣为基 础 的 论 点,依据三种不同的认识兴趣乃建构出三 类理论知识:一是“技术暠的认识兴趣,运用实验、观察的技术掌握客体对象,建 构“经验—分析的暠知识领域;一是“实践暠的认识兴趣,运用解释学规则理解历 史精神的内涵,在传统与自身的视域融合当中产生理解,并让传统在现世中发 挥持续的应用,建构“历史—解释的暠知识领域;一是“解放暠的认识兴趣,运用 意识形态批判和精神分析的 反 思,把主体从依附于对象化的自然力量与社会 宰制中解放出来,建构“反省—批判的暠知识领域。栛 据哈贝玛斯的知识分类,荀子学说乃是属于源自“实践兴趣暠而建构的“历 史—解释的暠知识领域,哈氏本身的学说则是属于源自“解放兴趣暠而建构的 栙 栚 栛 暡英暢赖尔(GilbertRyle)著,徐大建译:《心的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350—399页。 同上书,第21—69页。 暡德暢哈贝马斯(J湽rgenHabermas)著,李黎、郭官义译:《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上海: 学林出版社,1999,第118—138页。

(21)

“反省—批判的暠知识领域。知识属性不同,两人对言语行为的关注面向也不 相同。哈氏认为语言是自我认识的社会媒介之一,语句和文本的出现促进了 自我反思,进而形成个体独立判断的理性意志;但历史发展是一个辩证过程, 必须透过公民社会的理性交往,才能重建被压抑的自由对话,保障个体独立判 断的理性意志。栙 因此,语用学(pragmatics)就成为他的批判哲学的方法论基 础:理性交往的言语行为,涉及说者、所说之事、听者三方面的关系,也就包含 表达说者的经验或意图,表现世界中某种事态,连结说者与听者的互动等三个 语意向度;因此,就语用学的“有效性暠条件而言,言语行为应包含表达意图的 真诚性、论证命题的真实性、互动规则的公正性三项要件。栚 粗略言之,荀子亦 肯认语言是自我认识的社会 媒 介,言语行为将促成自我反思进而形成理性意 志,然而荀子学说则因“实践兴趣暠的知识取向,将言语行为视为道德实践的行 为,语意表达也因而成为“处道而不贰暠之精神修行的体现。 暋暋以正道而辨奸,犹引绳以持曲直,是故邪说不能乱,百家无所窜。有 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说行则天下正,说不 行则白道而冥穷,是圣人之辨说也。 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故能处道而不贰,吐而不夺,利 而不流,贵公正而贱鄙争,是士君子之辨说也。栛 “圣人之辨说暠与“士君子之辨说暠的差异仅在于精神修行的圆熟程度:在 言语行为当中,“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暠足可概括三项“积善暠的心理 意向,至于“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暠,即是指行为者具备“有兼听之 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说行则天下正,说不行则白道而 冥穷暠的三项言语德行。前述三项言语德行,自然是相应于辨说过程包括说、 听、辨(辩)三个部分,参考上文引述哈贝玛斯之说(言语行为的三个语意向度) 加以阐释:“说暠偏于言说者对本身意图的传达,“以仁心说暠是指言说者具有 “诚心守仁暠的心志,他“行仁也无厌暠,乐于散布“仁言暠以导人行善,表现其“兼 覆暠众生的意图;栜“听暠乃偏于理解辨说过程所涉及的事态与命题,“全之尽之, 栙 栚 栛 栜 暡德暢哈贝马斯(J湽rgenHabermas)著,李黎、郭官义译:《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上海: 学林出版社,1999,第118—138页。 暡德暢哈贝马斯(J湽rgenHabermas)著,曹卫东、付德根译:《后形而上学思想》,南京:译林出版 社,2001,第90—119页。 《正名》,第424—425页。 《非相》:“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言而仁之中也,则好言者上矣,不好言者下 矣。故 仁 言 大 矣。……故君子之行仁也无厌,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君子必辩。暠第87页。《不苟》:“诚心守仁则,形则神,神则能化矣。暠第46页。

(22)

然后学者也暠,“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暠,栙确保所言命 题 的 真 实性,才能对事态有“兼听之明暠的理解;“辨暠则偏于说、听双方的互动说服, “以公心辨暠即凸显辨说之事乃是“公义暠之举,必然是要“贵公正而贱鄙争暠,才 能使“正道暠获得彰显。栚 关于言语行为的道德内涵,哈贝玛斯基于“反省—批判的暠知识诉求,强调 唯有透过公民社会理性交往 的 言 语 行 为,才能确保行为者的理性意志与社会 正义,荀子则是基于“历史—解释的暠知识诉求,强调经由行为者“处道而不贰暠 的精神修行,终能展现出“言以类使暠的智能,也就确保了行为者的理性意志与 社会正义。这一“实践暠的认识趣向,将行为者的语意表达、精神修行、道德实 践视为一种“历史—解释的暠知识活动,言语行为的意义指标可以概括为对“先 王之道暠的理解创发: 暋暋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 乐之归是矣。……天下之道毕是矣。乡是者臧,倍是者亡。乡是如不臧, 倍是如不亡者,自古及今,未尝有也。栛 礼之敬文也,乐 之 中 和 也,诗 书 之 博 也,春 秋 之 微 也,在 天 地 之 间 者 毕矣。栜 故君子一于道而以赞稽物。一于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行察 论,则万物官矣。……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好稼者众矣, 而后稷独传者,一也。好乐者众矣,而夔独传者,一也;好义者众矣,而舜 独传者,一也。栞 “天下之道毕是矣暠,“在天地之间者毕矣暠,显示一个作为人类思想与行动 的根本常道与总体规则(“道法暠之“一暠),在历史进程之中早已具足,正等待历 史中人的理解与阐明。“道暠蕴涵在历史文本当中,最完整的理解与阐明将透 过“一于道暠的行为主体显现。基于“技术兴趣暠与“实践兴趣暠的种种行为,如 书写、稼穑、音乐、德行等,最终都经由行为者“好而一之暠的修行工夫而阐明其 “道暠。“一暠并非是统合了各类技艺知识的意义,而是专一操作者的创作意向 (“正志暠),因而体察了事物的存在意义 (“察论暠),同时也就展现行为者的创 造力量,主体因而从依附于对象化的自然力量与社会宰制中解放出来———当 然,这里所谓“解放暠是就行为者的精神感受而言,而非自我反思与社会批判的 栙 栚 栛 栜 栞 《解蔽》,第397页。 《修身》,第36页。 《儒效》,第133—134页。 《劝学》,第12页。 《解蔽》,第399—401页。

(23)

“解放暠之义。

、结暋论

《荀子·正名》乃是针对诸子名辨风潮的挑战而发,对于儒家正名主义的 政教观点作了进一步阐释:荀子既借由提出名称理论,以证成“后王之成名暠的 “典制暠地位;也借由批判诸子设辞立说的谬误,以彰显名称典制的“常道暠内 涵;又借由强调个人言语行为的体制化要求,以表明言语行为的道德实践意 义。现代学者关于荀子正名论的诠释取径,主要是揭出认识论与主体论两方 面的理论意义,有别于此,唐君毅先生特标语意学的诠释取径,本文大体就依 此一诠释取径探询荀子 正 名 论 的 思 想 旨 意。总结上文的讨论,大致已揭出荀 子正名论在名称理论、言语行为、道德实践三个层面的理论意义。 荀子的正名三论乃是为了 证 成“后王之成名暠的典制地位,而提出的包括 名称功能论、自然实在论和社会约定论的系统理论,将语言的规范功能、心灵 认识实在世界的自然机制、社会的建构性规则等要素加以绾合,形成一个具有 实在论特色的名称理论。这一名称理论不仅是儒家正名主义的重要理论,甚 至称得上是先秦正名思想的总结性理论。 至于,荀子对诸子设辞立说的批判,本文特从言语行为的面向阐释它的意 义,强调:荀子正名论所指涉的“意义暠乃是包含“名—辞—说暠的整体语意,其 论旨即是要经由确立“名暠的“内涵意义暠与“社会意义暠以阐发名称典制的“常 道暠内涵。因此,荀子对诸子设辞立说的批判,与其说是为了辨正诸子设辞立 说在逻辑思维或认识方法的谬误,毋宁说是为了辨正诸子设辞立说的“行为意 向暠将淆乱承载着体制化价值意识和行为准则的“名称意义暠。 再者,荀子将言语行为视为道德实践的行为。行为者践“道暠而行的能力, 荀子以“本分而理暠的智能加以概括,这种智能即是经由“志以礼安暠的道德修 行而展现出以“类暠应变的行为能力———在言语行为方面即是“言以类使暠的能 力。关于言语行为的道德内涵,本文认为:荀子基于“实践暠的认识趣向与“历 史—解释暠的知识诉求,将行为者的语意表达、精神修行、道德实践视为一种 “历史—解释暠的知识活动,言语行为的意义指标可以概括为对“先王之道暠的 理解创发,借此确保行为者的理性意志与社会正义。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National Mathematics Magazine 後來改名為 Mathematics Magazine,而這份期刊最早的 名稱是 Mathematics News Letter,各自之發行期數及年份如下:. Mathematics

 學生能圍繞主題說話,能運用連接詞略述 事情的經過,高年級學生可以用較多形容

熱烈、生機勃勃等強烈感受。此詩當然不是寫歸隱,而是描寫女子出嫁時 的喜慶場景,但是,因為詩中有「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二句,陶公在此

• 按照《毛序》所釋,本詩意在歌頌「后妃之 德」,並藉此「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

注意本文引用的語句典實及其內容。所有典實,不但須說明其意義 來歷,而且須說明其用法之巧拙…

  釋曰。此亦名心者。復引餘教安立異名。令此堅固。第二染污意者。由四煩惱薩

電視畫面信息豐富,不同人在解讀相同的視覺 畫面時,都有各自關注的地方,同時需要以自

世諦即苦集第一義諦即道滅第十二云五陰和合稱言某甲凡夫眾生隨其所稱是名世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