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新課綱與教學現場因應-BOPPPS教學模組

17  Download (1)

Full text

(1)

46

談新課綱與

教學現場因應

-BOPPPS 教學模組

張仁壽 國立基隆女中 E-mail:manbeast.tw@gmail.com 為了達成 12 年課程連貫,自然領域領鋼 小組初步決議以「核心概念和跨科概念」、 「科學探究與實作能力」、「科學態度」三 個面向發展自然領域之學習重點與內容。高 中教學現場的教師如何因應這次改變?本文 以台大教學發展中心的李紋霞教授所介紹的 BOPPPS 教學模組【注】介紹基礎物理中密 度的應用,藉由兩個教案對照,讓教師體驗 新課綱的精神。

BOPPPS 教學模式

BOPPPS Model 最早是由加拿大英屬哥 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的 Douglas Kerr 於 1978 年所提出。BOPPPS 模組的基本概念,是將教學內容切割為一個 個小單元,每個教學小單元內有其「起承轉 合 」 , 所 有 小 單 元 組 合 而 成 單 堂 課 程 。 BOPPPS 將課程分為六個階段,依序為導言 (Bridge-in) 、 學 習 目 標 / 結 果 (Objective/Outcome)、前測(Pre-assessment)、 參 與 式 學 習 (Participatory Learning) 、 後 測 (Post-assessment)、及總結(Summary)。 導言的目的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 學生專注在即將要介紹的內容。教師提出和 教學主題相關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入課程; 或者提供一個吸引人的引言或不尋常的事 實;將接下來的內容與已經學過或未來要學 的內容相連結。再者,學習目標(結果)應清 楚傳達課程的重點知識、學習價值,以及可 習得之能力,讓學生明確掌握學習的方向。 建立學習目標之後則要進行前測。透過前測 可了解學生的興趣與能力,進而調整內容的 深度與進度。參與式學習要求教師要善用教 學策略,為課堂內的參與積極度加溫。鼓勵 學生提出自我思考問題,或者設計模擬情 境,將課堂參與者都拉入互動的情境中。課 程進度告一段落後,則要進行後測,以了解 學生的學習成效、及是否達成教學目標。總 結有著承先啟後的功用,幫助學生總結課堂 內容、整合學習要點、以及預告下堂課的內 容。

小結

傳統教學設計重概念的傳授與精熟,會 傾向以試題評量方式作為教學的手段。新課 綱若要落實「科學探究與實作能力」及「科 學態度」,就必須加入批判性思考,以實証態 度與實作去做課程探究,如何轉換教法是教 師未來在職進修(或師培)的重要配套。再 者,學生常反應他們不曉得為什麼要學教師 所要求的「觀念、知識」或是「作業」,老 師若能說明課堂教學與實驗或課外作業之間 的相關性,多引用實際生活上的例子來幫助

教學心得

(2)

47 他們了解這些抽象的概念,或是經由網路上 的資源,給予不同的學習經驗,讓他們能有 一個較宏觀的視野(big picture),來了解這 些課業的意義。十二年國教已經啟動,教育 改革必須由教師做起,從課程設計著手,以 此兩簡案供大家參考,也請不吝指正。 【注】李紋霞教授所介紹的 BOPPPS模組 請參閱 http://ctld.ntu.edu.tw/_epaper/news_detail.php?nid=96 教案一:重概念的教案設計 導言 (簡介土壤液化)重物可能伴隨地震而沉陷地裡,如果搖動造成地面液化,即土壤 顆粒之間在彼此滑動經過時,會受到小量的摩擦力。此時地面實質上會變成流 沙。砂土地面液化的潛在可能性可用地表樣本的孔隙比 e 加以預測,其中 【e = 顆粒之間(孔隙)的總體積/樣本內砂土顆粒的總體積】。如果 e 超過臨界值 0.80 則 液化將隨著地震發生。 學習目標 密度的應用 前測 以國中基測高通過率試題測驗了解學生是否知道密度的定義。 參與式學 習 1.請同學討論阿基米德如何破解「真假皇冠」問題。 2.討論重達幾噸重的輪船為何不會沉沒? 後測 以學測高通過率試題測驗學生是否能應用密度的定義。 總結 (估計土壤液化的臨界 e 值)如果 e 超過臨界值 0.80 則液化將隨著地震發生。試問 此時相對應的砂土密度為何?二氧化矽(砂的主要成份)固體的密度為 2.6 x 103 kg/m3。日常生活上很多現象或應用都與密度有關,利用網路查詢「伽利略溫度 計」工作原理,寫成 300 字報告。 教案二:重探究、實作、科學態度的教案設計 教案一著重概念的學習,如何轉換為以「科學探究與實作能力」及「科學態度」來教授?其課程 設計如下: 導言 詢問同學是否去過金瓜石的黃金博物館?為何 220kg 的金磚看起來體積卻不大? 學習目 標 藉密度的應用了解實作重要性。 前測 1.密度的定義。 2.查詢黃金的密度、白銀的密度。 【黃金密度:約 20.0 g/cm3 、白銀密度:約 10.0 g/cm3 】 參與式 學習 講述阿基米德如何破解「真假皇冠」問題。 若皇冠重 500 g 1.提問 500 g 的黃金體積約多少 cm3? 2.提問 500 g 的白銀體積約多少 cm3? 3.真假皇冠最大體積相差多少 cm3? 4.不破壞皇冠的情形下,皇冠直徑約 20 cm ,若容器直徑略大於皇冠,則體積變化 造成的高度變化?(小於 0.1 cm;;以當時量測技術無法測出) 實作:取紙杯盛滿水,請同學放入迴紋針,觀察放入多少迴紋針時,水才會溢出? 後測 取 1 kg 的合金,密度約 10 g/cm3 做成多大的無蓋長方體容器,放在水中不會沉沒? (最小體積約多少?) 總結 物理是實證科學,歷史故事的正確性要實作驗證,保持對事懷疑的態度,大膽假設 小心求證!利用網路查詢「真假皇冠」問題該如何測量?

Figure

Updating...

References

Related subjec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