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新興國家政治發展的經驗論訓政時期「以黨治國」的價值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新興國家政治發展的經驗論訓政時期「以黨治國」的價值"

Copied!
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從新興國家政治發展的經驗

論訓政時期「以黨治國」的價值

劉福明

壹、以黨治國的意義 一、一黨訓敢 一一、以三民主義治國 貳、新興國家政治發展的難題 一、歐局不安問題 -一.敢府教能問題 奎、一黨訓政的價值 肆、主義治國的價值 伍、結語

國父精心規劃訓政時期作為邁向憲敵的過渡階段,它是繼「非常破壞」之後的「非常建設」,其目的在教導和培養人民

之政治知識和能力,使人民「會做皇帝」,實富有教育訓練民眾行使政權和協助人民辦理地方自治之意義。此項教育指導和

從新興國家政治發展的盤驗請訓政時期「以總治國」的價值

(2)

三民主讀學報第十三期

協助辦理的任務,則應由創立民國的革命黨來擔負,此即為

國文主張「以黨治國」之緣由。

壹、以黨治圓的意義

以黨治國的意義可以從兩方面加以說明 •• 某一為一黨訓政;其二為以三民主義治國。 、

一黨訓政

在現代化中的國家,如果傳統的制度仍然他立不搖,可作為政體連續性和合法性的泉源,政黨便只扭演吹耍的補充性的

角色;但如傳統政治制度相當脆弱或已經崩潰,則要避免社會不安定,就必須早日建立強有力的政黨組織。因此,在現代化 中的國家,政黨在提供合法性和安定方面的重要性,與傳統政治制度擔負此任務的能力成反比(註一)。而在傳統政治制度 已被革命所盼碎的國家,革命後的秩序完全要仰頓一個強有力的政黨之出現。中國、墨西哥、蘇俄、土耳其的歷史,就是最 佳的證據。的msc 巳?因 zzztg 把此種理論稱為「政黨至上」說(吋 Z 可旦旦詩句丘 EZM 『)(註二)。事實上, 在新興國家中,政黨能動員現代民族主義的情緒,扮演連絡精英和群眾的橋樑角色,擁有為革命奉獻精力的卓越領袖之領導 (註三),所以在建立合法的全國性權威(古 mzg 丘。 E 丘。 s-SHF 。立司)上,政黨甚為重要,而且大體上均能成功 ,同時若與軍歐和官僚體系相較之下,政黨是一種贏得大眾支持的較彈性工具(註四)。基於此,至少在新興國家建國的初 期,政黨是(或…被視為是)立即可用來履行許多甚或大部分功能的全國性組織(註五)。 至於政黨的數目多少較為妥當?根攘的 mEgo-可﹒自信丘吉曳。目的研究,處於現代化過程的國家,一黨制往往比兩黨制 或多黨制更加穩定。多黨制的現代化中國家比一黨或一黨居優勢或兩黨的國家,較易遭遇軍人干政。一黨的現代化中國家最 不易一被政變所推翻,而今黨的國家則最易放推翻(註六)。基於安定是新興國家追求政治現代化的必備條件(註七),且在 訓政時期中,新政治體系的生存和權力中心的鞏固息息相關,整合和統一的價值高於競爭價值(註入),所以國文主張一 黨訓政,認為「自革命起義之日至憲法頒佈之日,總名曰革命時期;在此期間內,一切軍國應務,悉由本黨負完全責任」( • 286 •

(3)

註九),實為切合情勢和需要的必要措施。胡漢民也作了類似的說明

.•

「訓政時期是黨員起領導人民、訓練人民的責任的時

候」'所以「所謂訓政'是以黨來訓政'是以國民黨來訓政」(註

-0)

。基於以上的分析,一黨訓政為以黨治國的第一個

意義,殆無疑義。

由於國民黨擔負起訓政的重任,權力的來源自應出於黨,始能貫徹訓政的意旨,因此就訓政時期的黨政關係而言,「黨

為訓故之發動者,績有發動訓政之全權,故府為訓政之執行者,績有執行訓政之全責」(註一一)。易言之,黨政關係乃為

「指揮」與「執行」之關係。較明確地說,第一、政權由黨代表行使,如訓政綱領第一條明定

•• 「中華民國於訓政時期,由

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國民大會,領導國民,行使政權」;第二、政府由黨產生,如民國十七年二月四日的國民政府

組織法第一條曰:「國民政府受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之指導及監督,掌理全國政務」;第二條謂

•• 「國民政府由中央

執行委員會推舉委員若干人組織之,並推定其中五人至七人為常務委員,於常務委員中推定一人為主席」;第一二、政府對黨

負責!如「確定訓政時期黨故府人民行使政權治權之分際及方略案」明定

.• 「國民政府在實施訓政計畫與方案上,對中國國

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委員會議負責」;第四、黨制定修正及解釋重要法律。在訓政時期,國民政府組織法等重要法律都

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制定,並且黨有修正法律之權,後來的訓政時期約法第八十五條明定

•• 「本約法之解釋權由中

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行使之」(註三一)。由此可知,訓政時期的政府是黨治的政府,而誠如胡漢民所指出

•• 「總理 又告訴我們 •• 『凡是政府,要依照林肯所說:丘 HVOHHOSFWSHVOHHOSZ 和阱。『 HVOHZSZ 的原則去組織。』譯

成中文,便是民有、民治、民享。現在所謂黨治的政府,還是丘再

FOHHOSZW 阱。『 HVOHHOSE' 祇有 SHVOHHOSE -層變了 ZHVOHHm

旦河(黨治)。這也不過是訓政時期暫時如此,將來仍舊要

55OHHOSZ( 民治)的」(註一三)。

由於訓政時期黨政彼此結合,因此「一黨訓政」常被誤為「一黨專政」。其實兩者有很大差別

•• @一黨訓政是邁向憲政

的手段,而一黨專政本身就是目的;@一黨專政往往只允許一個政黨合法存在,但國父所主張的一黨訓政,並不排斥其他

擁護民主政治的黨派,甚至還願意借重優秀的黨外人士(註一四)。這是不能不特別予以釐清的事實。

訓故時期,黨的地位飯是如此重要,所以國父希望經由黨員的犧牲奉獻來鞏固黨基,進而完成革命事業。他說:「故

黨中最要緊的事,是各位黨具有一種精神結合。要各位黨員能夠精神上結合

.• 第一要犧牲自由,第二要貢獻能力。如果個人 從新興國家政治費展的經驗論訓政時期「以黨治國」的價值

(4)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三期 四

能夠蟻牲自由,然後全黨才能得自由,如果個人能貢獻能力,然後全黨才能有能力。等到全黨有了自由,有了能力,然後才

能擔負革命的大事業,才能夠改造國家」(註一五)。國文也指出其平素主張以黨治國,並不是要用黨員做官,才算治閱

(註二八),相反地,訓政時期,國民黨代行治權,乃是一種責任、義務,而絕非權利。誠如先總統蔣公所說:「有些黨

員錯解了以黨治國的意思,以為黨權高於一切,我間是中國國民黨黨員,便比旁人高一級。

•..••• 黨員的工作,是要比非黨員

更要動苦,更要奮門,簡單一句話、黨員是只有義務,沒有權利的」(註一七)。所以國文告誡黨員,「平日立志,應該

想做大事,不可想做大官;如果存心做大官,便失去黨員的真精神」(註一八)。基於此,國文對於黨內精神換散,黨員,

自以為是,獨斷獨行,各自為政,不守黨的命令,深惡痛絕,他希望能成除這些弊病,使黨員團結一致,而「把黨基鞏固起

來,成為一個有組織的、有力量的機關」,從而完成革命事業(註一九)。

一一、以三民主義

• 288 • 依據國欠的解釋,「所謂以黨治園,並不是要黨員都做官,然後中國才可以治。是要本黨的主義實行、全國人都遵守 本黨的主義,中國然後才可以治。簡而言之,以黨治國,並不是用本黨的黨員治國,是用本黨的主義治國, ••.••• 至於本黨黨 員,若是確為人才,能勝大任的,自當優先任用,以便實行本黨的主義。倘若有一件事發生,在一個時機或者一個地方,於 本黨中求不出相當人才,自非借才 T 黨外不可」(註二 0) 。基於此一解釋,可知訓政時期是要以國民黨的三民主義來治國 ,這是以黨治國的第二個意義。 由於以三民主義治園,所以在選拔人才時,自然以能否實行三民主義為取捨標單,國民黨黨員或於入黨前已熟悉三民主 義,或於入黨後耳濤目染,亦可能對主義有較深入的研究,由是國民黨黨員自應獲得優先任用。但如國民黨內部無合適人才 ,而黨外卸有能行三民主義的此類人才時,自應借重。所以先總統蔣公說:在訓政時期,「凡是信仰三民主義的,能夠確 確實實用三民主義的方法,無論在政治、在教育、在農工商,凡是努力工作的,即使他不是黨員,也應容許他享受一切權利 」(註二一)。

(5)

同時,三民主義鼠為訓政時期治國之準攘,則所有的黨員不僅要了解三民主義,絕對服從三民主義(註二二),更要展

開宣傳的工作。「未知者使知之,已知者使詳知之」。聽幾「舉國之人民,共喻此主義,以身體而力行之」(註二三)。因

此,國父非常重視宣傳,認為「宣傳就是建國的後一半工夫」(註二四);「宣傳工夫,就是以黨治國的第一步工夫」(

註二五)。甚至為了培養宣傳人才,還主張「非要辦一個宣傳學校,慢慢的養成不可」(註二六)。又鑒於革命未成功比前

,所從事的宣傳,皆是個人的宣傳,鼠無組織,又無系統,故收放較小,因此希望爾後之宣傳能「有組織、有系統、有蔽律

」(註二七),其方法就是要以黨為…核心、為基礎,來進行宣傳(註二八)。由是國父要求「我黨每日均學習宣傳方法,

時時訓練,訓線純熟,然後能戰勝一切」(註二九)。國父此一主張已為政治發展學者所肯定。他們認為

•• 故黨是政治社

會化的工具,在發展中地區,政黨所掛演的社會化角色

(5mg

立丘吉吉閥門。 -0)

甚至比起美、英、歐陸各國在十八、九

世紀政黨發展早期更加重要(註三

0) 。

為了達到宣傳教果,國父相當講究技巧。首先,宣傳者必讀對宣傳內容相當了解,也就是要先明白三民主義、五吋憲

法,才能宣傳,感化別人(註三一),否則是「以冒導冒」。其次,宣傳者要有恆心,不可虎頭蛇尾。因為要人心悅誠間

‘不是一朝一夕、一言一動能夠收殼的,必讀把主義潛移默化,深入人心,才算有敷果(註三二);也要有耐心,因為群眾知

識低,所以教導他們,不可說兩次不明白,便生了氣(註三三)。其三,宣傳者要能設身處地,站在被宣傳者的立場去考慮

,要替他們打算,不好一味拿自己做標準(註三四)。在措詞上,要親切有味,選擇人人知道的材料(註三五),所以要依

宣傳對象的不同,而改變內容,如此以群眾心理上極歡迎的話去演講,便可感動許多人(註三六)。例如到鄉村去宣傳,一

定要先講農民的利益,農民才會注意(註三七)。其四,宣傳者在態度上,要出之以誠,才能感化民眾,使其心悅誠服(註

三八)。其五,宣傳者宜說其關係之近者先做宣傳,再及於遠者,所以應先對父母兄弟姊妹,和一切家人,再對親戚朋友和

一敵人宣傳(註三九)。最後,聽眾本身往往具有「選擇性忽時」

(2-RZSEmHHOE-。口)的心理,他會選擇自己所喜

愛的訊息,忽略所不喜愛的訊息(註四

0)

。所以國父希望宣傳者發現其人有障礙,所言無法感化他時,就必讀隨時考察

各個人的情況,妥為因應(註四一)。這與現代傳播學的研究結果是若合符節的。

從新興國家政治費展的經驗誼訓政時期「以黨治國」的價值

(6)

三民主養學報第十三期 -'-r 、 由於國父重棍宣傳,所以我們研讀遺教,便可以發現國父對新聞事業相當重棍,諸如辦報、寫稿、輿論、印刷,他 莫不有所學劃和教導,並且他自己也身體力行,不但創辦了不少報紙,也發揮了無比的威力(註四三)。在民國初年,新聞

傳播事業中,尤以報紙、雜誌較為重要。國父說

•• 「報紙所以能居鼓吹之地位者,因能以一種之理想普及於人人之心中。 其初雖有不正當之輿論淆惑是非,而報館記者卒抱定真理,一往不渝 •••••• ,作中流之抵柱。久而久之,人人之心均傾向於此 正確之真理」(註四三)。民國八年,在「建設雜誌發刊詞」中,更指出雜誌可以宣傳主義,鼓吹建設思潮,闡明建設原理

,促進國家建設(註四四)。均足以說明國父肯定報紙‘雜誌等新聞傳播事業擔任政治社會化媒介的重要性。

貳、新興國家政治發展的難題

在尚未分別探討一黨訓政和主義治國的價值之前,宜從新興國家政治發展的經驗中,吸取教訓,才能了解 黨治國的用意所在。 國文提出以

.290 •

、政局不安問題

許多研究政治發展的學者都認為:政局不安是新興國家的特色之一,而導致故局不安的因素如下 •• 第一,社會動員 (8 立且自早已古丘吉口)和故治參與的頻率偏高,政治制度化的程度偏低,結果造成故治不安。所 謂社會動員是指許多舊的社會、經濟和心理的執著(們。 BBEBSZ) 已經腐蝕或破壞,而人們可獲得社會化和行為的新模 式(思考苟且 ZBm 丘 8 立丘吉凶立。口 mEgg-z) 之過程(註四五)。社會動員與都市化、識字率和教育的提昇、 工業化和大眾傳播媒介的擴張密切相關。這些社會和經濟變遷,喚醒人民的政治意識,增加政治需求,擴大政治參與'腐蝕 了傳統政治權威和政治根基,使建立新式且具合法性和有敷性的政治組織和制度的工作益為直雜和艱難。此其一也。社會動 員又使民眾暴露於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娛樂水車‘新的享受可能性之下。此種經驗破除了傳統文化的認知和態度的屏障,提 高期盼和慾望的層次。但是過渡社會滿足這些新期盼的能力常趕不上期盼增長的速度,因而一方面,期盼與實現、慾望與滿

(7)

足之間,便產生差距,而導致挫折和不滿,正如

Esgm-n 丘。 sghwmug-Dhgg

品"可﹒所說:新興國家的領袖

將面臨現代化的巨大問題,假如不能有力而成功地處理,就可能使當年將他們推到台上的「期盼漸增的革命」

(5ossa

-zzg

旦旦旦口

maznHEE

ω)

轉變成為使其壽終正寢的「挫折漸增的反革命」

(HFogsz22 。 Z 丘。口旦旦,

也是內

EωZEZ

ω)(

註四六);另一方面,則將推動個人和團體涉入政治,而在欠缺強有力且具適應性的政治制度下,

政治參與的擴張,將招致不安定和暴力(註四七)。此其二也。新興國家許多敢抬事務的推行都有賴於廣大人民的參與和支

持,但是當人民得到政治參與的權利後,又立即提出為政府無法馬上解決的多種要求,此種矛盾也常導致政治混亂(註四八

)。此其三也。

第二,現代化影響到經濟的不平等,從而影響政治的安定。一般說來,貧國的財富和所得分配比已開發國家更為不平,

但在傳統社會,此不平被認為理所當然,但社會動員卸提高人民對此不平的覺醒,並產生慣恨;而且鐘時間內,經濟成長往

往加重分配不均,快速成長又帶來通貨膨脹,工資趕不上物價的飛漲,受害者自然是貧困的民眾(註四九)。在此種狀況下

,為改善其困境,便可能訴諸不理性或暴力行為,而影響政治安定。

第三,新興國家現代化速度愈快,愈容易事致不安定。今天亞、非、拉丁美洲各國,政治動盪不安的主因之一,就是因

為他們的現代化速度比早期發展的國家急速得多。西歐和北美國家的現代化過程,是攤開數個世紀來進行,通常是一個問題

或危機解決之後,再來處理另一個問題。但新興國家的現代化過程,各種重大問題紛至杏來。根據政治發展學者的研究,邁

向現代性

(Ba

早已

3)

的政治道路中,所涉及的主要危機有下列五個

•• @認同的危機 (ESHEM 『 2ZZ) ,@合法性的

危機

(ZmE

Bmn

喝口旦旦

ω) ,@參與的危機 (3

耳戶口戶。丘吉口口旦旦的),@分配的危機

(Em 佇立σ 丘吉口 2ZZ) ,@

貫徹的危機(胃口

ZZ

立呂立

ZZ)(

註五 0)

。這些問題本已使新興國家難以招架,再加上先進國家的「示範作用」(

已。目。口

zztg

22)

,先提高新興國家人民的期盼,繼則加深其挫折,均在在使其難以維持安定局面(註五一)。

第四,現代化過程引起社會團體地位的變更,並創造輿薔職業角色相衝突的新職業角色,也導致政治不安定。由於教育

開啟新的職業機會、,普選的實施;增加人數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工業的擴張提供新的就業和財富的機會,以致社會團體的地

位經常改變,甚或逆轉

(22

『ω

且)。原來地位和財富低傲的階級或部落,現在可能躍昇,或至少有了流動(自早已

ZM 從新興回家政治直接的經驗前訓政時期「以黨治國」的價值 七

(8)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三期 J\ )的機會。原來權力大、地位高和財富多的社會團體,現在可能感受威脅。傳統的對立趨於惡化,新的衝突也因社會關係改 變而形成。至於現代化過程所產生的新職業角色,如紡織製造商、正牌醫生、新地方政府官吏等,可能遭受手工紡織製造商 、赤腳醫生(立且 Egm-Z 且已)、傳統部落和階級領袖的反對。除此之外,與現代化有關的衝突尚可列舉許多,如工 業發展初期的經營管理者和勞工的衝突,地主對政府土地改革立法的敵意,宗教、部落、地區彼此相互競爭產生的敵意等等 均是(註五二)。總之,每一個向現代化前進的衝力,會與阻礙傳統社會邁向現代化的強大勢力發生衝突,確是過渡社會的 特質(註五三)。這些衝突自然造成社會上的不安定。 以上四點都與現代化有關,正印證了∞ mEgo-P 目 stpmgp 的一句話 •• 「現代性產生穩定,但現代化則招致不穩定 」(註五四)。 第五,新興國家的社會通常極端分歧,也是導致不安定的重要因素。語言的差異,使同胞的情感無法形成;地域的歸屬 感和差別很強烈,一個人以為自己是地區、部落及世襲階級的一部份,而不以為自己是國家的一部份。城市及鄉村的差別也 很大,人們所居住的地域及個人工作和生活的社會團體,都有所不同;價值觀念和對於前途的見解,也大有區別。而地域、 種族、宗教、生活方式等等的差別,復彼此增強,例如應用不同語言的人,無法彼此暸解;不同宗教信仰也加深此種差別, 再加上根攘出生和種族所形成的鄰里隔閱 (5 占 5zzaZMUREgomm) 和不同的經濟活動,可能使得人與人間的分歧 更為加深。這種分歧現象造成彼此猜壤,成為大多數新興國家的政治和社會生活之致命傷(註五五),這也是其政治不安定 的主因之一。誠如 ng 己 2 司﹒〉呈。『 mgwHJ 且同﹒〈。口已 ZEoveynz 苟同。 Edpgm 等人所指出 •• 開發中國家政治 暴力和革命的主國之一'是政府無法處理種族、宗教或意識型態的不統一問題(註五六)。 第六,新興國家的社會控制機能 (8 立旦 gpz 。 -B2ZEm 自由)崩潰的速度比建立現代技術技術的速度來得快, 因此也造成政治不安定(註五七)。其原因則來自兩方面 •• 其一,傳統社會結構的腐蝕,及與加速變遷有關的垂直和水平流 動(〈 OZZ 旦 mEZ 立 NSZ-ES--ZM 『),意味著愈來愈少的人被完全孤立和排斥於政治之外。易言之,將有愈多的 人涉入政治活動之中。假如要維持政治安定,就要引導昇高的大眾政治化 (22gm 旦 ME--立 nE 丘吉口。同妄。 Bmmmom) 認同新政權及其價值。其二,國家社會化媒介 (2 立旦 ZEmmm 呂立 g) 如學校、大眾傳播媒介和各政黨團體等,儘管想

• 292 •

(9)

對大多數民眾進行社會化的工作,俾使其認同政權及其目標,但往往妓果不佳。因為:@具體的經濟表現不佳,難以用來宣

傳,而支持社會化的工作;@基本的社會化媒介,如家庭、同輩團體 (30 『質 83) 、種族和宗教團體等,與國家的社會 化蝶介所發生的教果往往彼此抵消,尤其當領導者倡導改變傳統生活的重要層面時,更是如此;@新興國家所能用的社會化

媒介太少,例如學校太少,受過合適訓線的老師太少,黨務工作者太少,花在教育上的錢太少。社會控制機能既無法有敷發

揮功能,自然影響到社會安定的維持。 第七,移植外來制度所引起的問題,也導致不安定(註五八)。最早發展的國家,由於沒有外國的先例可循,其現代化 過程極為援慢、艱苦,但卸是安定的。而後進國家雖然可以學到先進國家辛苦發展出來的新式機器和技術,又有前人奮門成 功史可供借鏡,然而引進與傳統相達的外來制度,卸不易與傳統融合;而且為討論那些先進國家的典型可供適用,也引起大 量爭論,因而較不容易維持種定。 另外,根據 ZZE 旦回『 onvz

在「亞洲新國家的政治不穩定」一文中指出,幾乎所有亞洲新興國家在獨立後都揉行民

主模式,但不久大多面目全非,而喪失政治穩定性,其共同原因如下

•• @普遍的貧窮,@民眾對故府的反感,@政治精英對 政府持反對主義 (33

旦立古巴曲目)的態度,@政府仍受獨裁傳統的影響,@民主的極驗有限,多數民眾習慣於獨裁方式

,@訴諸暴力的習慣,@文官的缺乏,@中產階級微小,@領導階層的問題,@除印度國大黨外,都缺乏有敷率、受歡迎的

大眾敢黨(自當由 ZZM 司),@社會的異質性(曲。旦旦 ZZgmgoEM 司),@缺乏容忍(註五九)。

綜合以上所述,可知新興國家大多社會分岐程度高,社會控制機能低,加上現代化過程引起的社會動員、經濟不平等與

各種衝突和危機,又引進難與傳統融合的外來制度,故倘歐黨或領導階層不能有教處理接種而來的衝突和問題,就很容易造

成故治不穩定。

一一、政府效能問題

對開發中國家而言,假如拿想趕上世界先進國家,則其故府必須在資源的動員(『

3 。CROSS--Z 丘吉口)方面,採 取直接而有力的主動(全『 onHS 已阱。 R 丘丘吉戶立丘吉 0) 。簡言之,故府必須是發展過程中的主要推動者 (HM 立目。 從新興國家政治聾展的經驗論訓政時期「以黨治國」的價值 九

(10)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三期 O 目。〈 O『)(註六 0) ,所以新興國家亟須提昇故府教能。 首先,在資源動員過程中,政府需要在下列四方面負起主要的責任 •• @必須訂定動員國家資源所欲朝向的目標;@依據 目標,制訂策略,俾資源能作有教配置;@政府必領提供計畫所需的立法和支持;@計畫必須由政府官僚部門(電SSB? 丘吉『SEEn明)來執行(註六一)。 其次,在開發中國家,農業以外繁榮的私營企業可能集中於商業和投機活動上。農業經營也可能運用傳統的而非現代的 方法和組織,因此很少有創造性的私營企業存在。在此情況下,為了快速發展經濟,政府將不得不介入,並取代私人的行動 (註六二)。 其三,工業投資需要「大力推動」 (σ 石宮 mV) ,政府就必須確定投資的適宜時機,並籌措所需的資金。由於不能期 望私人部門自動提供足夠數量的儲蓄,所以政府必須徵收較重的稅或以通貨膨脹方式(即印鈔票並加運用)來強迫儲蓄。而 且發展所需的基本設施,如公路、鐵路、橋樑、公共設施等,以及私人由於缺乏企業才能和經驗,或為避免風險而不願從事 的許多事業 (Mug-22) ,都有賴政府去投資建立(註六三)。 基於以上的分析,可知新興國家的政府在國家發展上所擔負的重要角色,與其說是其領袖意識型態的偏好,不如說是情 勢的實際需要(註六四)。因此早旦司 -Emg 指出 •• 在一切類型的社會制度當中,「第三世界」的過渡社會最需要政府 揉取主動。因為在開發中國家,那些掌權的精英分于都試圖藉故府行動來重整社會,以便將其帶入新世界(註六五)。 由於政府擔負的角色甚為重要,所以亟賓提高其故能。然而,究竟要以較民主的方式或以較獨裁的方式來提高敷能?則 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根攘前述新興國家「民主腐蝕」的經驗,以及其極易造成不穩定的局面,可知民主的方式將使現代化的過程更為困難, 因為開放的故治結構誘使領導者提昇民眾的期望,但卸不能完全予以滿足;再者,社會中所享有的自由,又尤許反對派組織 起來攻擊間存的秩序(註六六),這是新興國家在發展初期立即採行民主敢治無法避免的難題。 另外,從日本和西方的經驗而言,也說明了在現代化初期踩取較為獨裁的方式,有助於為未來實行民主政治奠定基礎。 根接同忌。旦開﹒司"庄的研究,日本的經驗意味著 •• @在現代化過程的初期,政治組織的獨裁形式可能格外有教;@這 • 294 •

(11)

種獨裁形式不一定會破壞較民主的政治組織之逐漸出現;@從獨裁形式逐漸過渡到民主形式的過程,對民主政治的出現可能 是必要的(註六七)。現代化初期政治上採行獨裁方式之所以較有拔,是因為早期引進民主的形式,一方面較無故率,一方 面可能嚴重抑制未來民主政治的發展。其次,現代化的過程,將為有關的社會,尤其是處於關鍵性早期和起飛期的社會,帶 來一連串的衝擊和緊張。同時,現代化固然為某些人製造了解脫 (OBS 丘吉丘。 2) 和新的機會,但是對大多數人而言, 這是對新經濟、社會與政治情勢和需求的一段冗長調適時望,而涉及大規模的物質和心理壓力。此種情況的必然結果之一是

政府角色的大幅擴張。雖然現代化的過程有些可在私人的贊助下進行,但訂定現代化標單仍領由政府承擔主導的角色,而且

似乎只有政府階層的權力才能集中資源,並採取和執行現代化所涉及的範圍廣逆和困難重重的決定。因此,今天在落後國家 的現代化過程中,政府至上(可 ZBR 呵。內鬧。 sggg丹)的觀念多多少少已被現為當然(註六八)。 就日本的實際經驗而言,從一八六八年到一八九 0 年的這二十餘年中,是日本獨裁的政治組織產生明顯益處的時期,而 表現了快速的反應、彈性、計畫和有殼的行動。此時倘將民主制度納入決策機構中,對處理緊要問題的速度和決定,不可能 沒有不良的影響;而且此時期的現代化過程,無可避免地被許多嚴重問題所包圍,將不可能有合適的時間來推動如此脆弱( 已 OZnEO) 的民主化實驗(註六九)。

西方國家也有類似的經驗。他們是在長期專制君主或開明君主統治的嚴慢而漸進的階段中邁向民主政治。而民主政治的

運作和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有秩序社會,一大部分都是銜接中世紀和現代世界的牢固獨裁統治 (502 『 Bm 丘吉立 ZZS EZ) 所締造的產品(註七 0) 。 在新興國家的情形亦復如此。為了確保超期的穩定,許多新興國家踩取了較為獨裁的做法 •• @對民族英雄的「個人崇拜 」 (2= 丘 ZZ 。sz3);@在革命成功後,仍戚著表面上似乎沒有意義的革命口號;@壓制反對派和其領導者。這些 措施儘管為西方人所反對,但卸可以發揮有用的功能,俾政權以安然度過建國初期的風浪(註七一)。所以同 ZZZ 明白? BS 說 •• 「毫無援間的,一個睿智有殼的獨裁政權,在為目前尚無法實施民主政治的地區建立民主政治得以生存的先決條 件上,確能發揮所長」(註七二)。 從新興國家政治發展的經驗論訓政時期「以黨治國」的價值

(12)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三期

奎、

一黨訓政的價值

國父主張一黨訓眩,是希望邁向民主憲敢的過渡期中,一方面以國民黨為訓故之主體,從事訓練國民行使政權之能力; 一方面以黨領眩,使歐局得以控制在擔負訓敢大業的國民黨手中。這種黨故結合的做法,如從前述新興國家的政治經驗看來 ,就格外顯示其不平凡的意義。蓋一黨訓故雖然有違民主的精神,但在加強故府的安定,進而提高應變的能力上,的確能發 揮極大的作用(註七三),因而不僅足以彌補新興國家政局不易維持安定的缺點,同時也可以較具故能的方式來從事現代化 的工作。而國父了黨訓敢的主張之所以確為真知卓見,其理由即在於此。 一黨訓故能發揮安定故局和提高應變能力的作用,其理由如下 •• 第一,可以減少精英間的競爭 •• 新興國家的精英,由於彼此的競爭,經常任意燭動民眾,而使其捲入政治鬥爭的漩渦之 中,此種行為乃是新興國家故治發展的最大阻礙(註七四)。蓋精英本身如果分裂,其派系必然訴諸大眾,爭取支持,則不 僅將使大眾快速動員而涉入故治之中,而且必然破壞原已存在的共識,如此故局就不易維持穩定。倘一故治體系中只有一黨 或一黨居優,則一方面可以援和精英間的競爭,而減少群眾的動員,另一方面比起兩黨或多黨更能化解動員所產生的干擾教 果(註七五)。 第二,在一黨訓敢的體制下,新團體要進入歐治體系之內,必領先經過「訓故黨」的大門。因此,故治領袖對動員新團 體進入體系的過程,當具有較大的控制力。他們不必為繼續保有權位,而不斷擴大其號召,並把新團體帶入故治圈中。這種 可限制或自由控制改治動員幅度和速度的能力,使他們可多騰出精力去從事種族的、宗教的或區域性的整合工作,而有助於 提升故治敷能。相反地,在一個競爭性故黨體系中,各個黨想去討好某一特殊集團,同時群眾動員也燭動了種族宗教等的敵 對情緒,故黨的競爭很可能加深和加強社會原有的裂痕(註七六)。如此,故局就不易維持安定。 第三,建國和現代化的龐大問題需要在國家內有一個中心和一元的組織。而新興國家的社會通常異質性相當高,實施多 黨制,無異是鼓勵「制度化的派系主義」 (ZZZEZS-Z 色古丘吉 EZmB) ,不僅分裂國家意志,驅散國家力量,而

• 296 •

PRHA 趾 Rtk 院研

(13)

且危及內部安定和國家統一。因此,為使分歧的團體能融合在一起,俾發揮共同的潛力,就有賴一個中心力量,來加以整合( 註七七)。在一九五九年三月,於 HZE 口舉行的「代議政府和國家發展研討會」上,達荷美(巴巴。 BS) 的 Eog 昆同。 〉全旱。在一篇題目為「在國家建設階段中,政黨的融合成為至上的命令」(閉口妄。可 vgo 。同 Z 丘吉 E 戶口。口旦 227 85opm 戶。口。同 MHR 立。由自 on 。 gomω 們已 omEEm--53EZS) 的文章中,也特別強調此時國家需要統一,而不 應被無用的派別意識(由佇立 -zmong-szg) 所破壞。他認為每個政黨實際上代表一個特定階級和特定經濟利益,而必 賓在國會中予以保護,其結果必在自私的對立中產生爭論,而不顧真正的國家利益。所以他主張至少在獨立開始的幾年,人 民不可被多樣的故黨所迷惑(註七八)。這也是希望經由一個中堅力量來完成國家建設的具體說明。而就國父言之,這股 中堅的力量就是擔負訓政大業的國民黨。 第四,「訓政黨」的政治社會化功能不容忽視。例如在大多數非洲和一些亞洲國家中,單一的大眾政黨一直是帶領群眾

接觸特定敢治文化以及教導民眾掛演政治角色的主要工具。而當此一故黨堅強活躍時,就會在群眾中發生強大的故治禱化(

可旦 ES-Rnz=zz 立 8) 敷果(註七九)。除了政治社會化外,「訓政黨」在政治溝通和國家整合的過程中亦扮演關鍵 性的角色,也能加速正式的故治制度和過程之合法性,而且也可成為統治精英動員社會人力資源進行國家發展的有力工具( 註八 0) ,因此不僅可以藉「訓故黨」來培養民主政治文化,促進安定,維護國家統一,而且也可提昇政府敷能。 第五,一個堅強的故黨可以長期維持經濟發展的臨定方向,俾確立國家統一和繁榮的基礎;可以對社會、經濟和敢治結

構進行影響深遠的改革,俾排除民主的障礙;可以控制軍眩,使其服從文人政府,而較少發生政變(註八一)。對於最後一

點,早且同﹒〈呂已 ZZOEg 依據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內部發生故變或意圖敢變的國家數目典語等國家故黨的數目來研 究兩者的關係(詳見附表),結果發現無黨的國家發生政變和意圖政變的比例最高,其他依次為多黨國家、兩黨獨裁國家、 兩黨民主國家、一黨居優國家,最少發生故變和意圖政變的是一黨制國家(註八二)。誠如 ωωEgo-? 出口丘吉它。口所說 •• 「故治體系易遭軍人干肢的可能性適與其故黨力量成反比。沒有強有力政黨的政治體系,除易受軍人干政或推翻外,亦容 易遭受其他各種暴力的騷擾」〈註八三)。足見一黨制或一黨居優制的國家政治較穩定。 誕新興國家政治費展的經驗論訓政時期「以黨治國」的價值

(14)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三期 四 政變或意圖政變與政黨數目關係表 多 兩 兩 共 無 政 黨 黨 黨 黨 黨 產 有 制 居 制 主 裁 優 度 政 黨 制 度 國 家 22 7 4 12 18 3 17 數 目 發 生 15 3 2 4 2 O 14 變 689屆 43% 50% 339屆 11% 0% 839屆 的 國 家 • 298 •

基於對新興國家政治本質的了解,許多學者對於這些國家之揉行一黨制或一黨居優制,都抱持同情的態度。除上文所述

諸學者外,僅列舉下列兩位學者之言,以概其餘。 其一,口。 35 咱可戶口 WZm 在「民主敢治」一書中指出 •• 開發中國家之所以成為一黨系統,多由環境的需要,而非基於

某種信念。自由民主國家乃是一種以消費者為主權的型態,藉選票來換取我們所需要的政治貨品。但是一個低度開發國家,

卸不能做到如此的地步,因為他們的政治貨品太少,選民有選票也買不到。很顯然,這些國家鑒於實際需要,不得不走一條

(15)

適合自己的路,這條路很可能是唯一可行的途徑,西方的民主敢治對他們反而是一種障礙。所以我們不能跟重開發牛陸家的

政府能迅速建立起高度發展的故黨制度以履行敢黨的政治功能,也不能期待其選民能迅速培養出兩黨以上的系統所應遵守的

行為規範(註八四)。

ω

﹒宮

-E

宮。再也指出

••

由於快速工業化的壓力及亟領經由敢抬機構解決貧窮與災荒等長久問題的壓力,許多亞洲及非

洲的新敢府,似乎不大可能有一個開放式的故黨體系,以代表基本不同的階級地位和價值(註八五)。

肆、主義治圓的價值

在訓政時期,國父主張以三民主義治園。何以在訓故本期要強調以三民主義作為推動「非常建設」的依攘呢?這可從

政治意識型態的定義、功能與成功的條件來分析始能明白。

所謂政治意識型態,是一個信仰的體系,它為既存的或構想中的社會,解釋與辯護為人所喜好的政治秩序,並且為其實

現提供包括過程、制度、計畫等的行動策略。政治意識型態之所以重要,是由於它指導、支持、激勵與限定個人、團體與國

家的政治行為(註八六)。從這個定義看來,三民主義實具有政治意識型態的特性(註八七)。

在訓政時期強調政治意識型態,有何特別的作用?

第一,具有指導性,可以確立國家發展的方向

••

意識型態能提供一套規範的公式,指導個人和集體的行動與判斷。在此

公式中,確定要追求的目標和達成目標的方法,以及人們如何踩取政治行動(註八八),這就具有導引國家發展方向的作用

。三民主義為我國建國之指導原則,故其顯然具有此種作用。

第二,具有凝聚性,可以鼓舞民心士氣,團結人民,促進國家統一

••

意識型態通常會提出美好生活與美好社會之目標,

三民主義亦不例外,因而成為個人與集體生活努力的動力,能鼓舞民心士氣;而且意識型態既明示一個國家目標,即可使年

輕精英、民眾知所適從,且一旦接受該目標,他們就願與在位的精英精誠合作,共同為達成任務而奉獻犧牲(註八九),如

此,便有助於團結人民,促進國家統一。所以

Fgga

回戶口已。『認為靠意識型態來整合領導者及其追隨者為政治發展的先決

從新興國家政治通展的經驗論訓政時期「以黨治國」的價值 五

(16)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三期 一六 條件之一(註九 0) 。 第三,可以整合衝突,促進政治安定 •• 共同的意識型態可以形成成員間的共同利益與目標之一核心,促使他們使用共同的 方法來表現與追求其利益與目標。所以一且經由社會化的途徑灌轍成員特定的意識型態,他們於接受該意識型態所認可的目 標與期望後,一方面可以消除某些衝突,並循序將其他衝突導入不分歧的競爭途徑上;另一方面也可以產生共同的順從感, 而維持社會秩序。因此,共同的意識型態與對於意識型態最低限度的共識:是穩定政治秩序之基礎(註九一)。而在訓政時 期,這一點更具意義,因為在一些「價值共識」尚未形成之前,政府倘若輕易開放政權,必然產生政治不安定的惡性循環( 註九二)。 第四,可提供認知結構 •• 人即以此來認知、了解與解釋此世界,而使人們感受到確定性和安全感,這在社會變遷較迅速 的訓政時期,更具有種定個人的作用。另外,意識型態也可促成自我認同,是人們與國家界定與觀察自己的方式。換言之, 它不僅是一面人們經過它來觀察世界的透鏡,同時也是一面使別人看到我自己的鏡于或一扇使別人看到我自己的窗戶,而有 助於歸屬感的形成(註九三)。 第五,使人心傾向共和,從而培養民主的政治文化 •• 傳統中國民眾對政治素不關心,有政治冷漠 (3-ES-SEZ )的傾向,只知當遺民、臣民,而不會當國民、公民。國父深切了解此一弊病,認為要改造國家,非從根本上改造人民的

心理不可(註九四),也就是「要用人人的方寸之地做基礎。人人的心內都贊成民國,傾向民國,然後民國才不致倒,才可

以鞏固」(註九五)。改造的方法為何?國父說:「本黨的三民主義便是無形中改造人民的思想的」(註九六),換言之 ,就是要「把三民主義的道理注射到人民心內,要人人的心理都傾向共和」(註九七)。基於上述可知,國失在訓政時期 強調三民主義的用意之一就是希望藉著此一政治意識型態來改造國民心理,使人人樵除專制時代的舊觀念,養成民主的思想 和態度,從而培育民主的行為。蓋所有人之政治行為,多少會受以意識型態為基礎的態度與慣性反應所引導(註九八)。如 此,宣傳三民主義,自然有助於培養民主的政治文化了。 敢抬意識型態雖具有上述五項功能,然而它必領具備下列條件,才易為民眾所接受,並成功地發揮作用 .• @涵蓋的範團 要普遍,俾能結合大多數民眾;@必須與組織結合,才有金錢和社會化媒介如大眾傳播等,將意識型態宏揚於全國,而灌職 • 300 • ewtipfkhceEW 也曾 EE 酷

(17)

到民眾的觀念中;@至少必領提出一些長期利益,作為奮門的目標,而且不能灌轍民眾經常改變的學說,否則將造成混淆;

@對於基本目標要有共識,不可有劇烈衝突的意識型態存在(註九九);@要融涯傳統的知識,喚起熟悉感,也要信賴有益

於現代化的外國理念(註 -00) ,也就是臨要尊重傳統的價值,也要能順應世界的潮流;@要有利於人民;@有實現的可 能(註一。一)。 上述這些條件,以三民主義而言,大致都是具備的 ••

首先就涵蓋範圍典是否利民言之,世界各國政黨所揭藥的主義,最主要的就是民主主義、共產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法西

斯主義注重民族,但只注重自己,忽略其他民族的利鑫;共產主義重視經濟,均不重現民族和民權主義,而且共產黨人借導

民主,亦只重視一個階級的利益,而不兼顧全民的利益;至於民主主義,雖重民權,而以全民利益相號召,但實際上,資本

主義的氣味太重,不能給民生問題以圓滿的解決。只有三民主義能涵蓋上述各主義,且無其偏執(註一 O 二),同時又要使

全國人民無階鼠、性別、職業、宗教之別,一律平等,而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境界,故可知三民主義的涵蓋面實相

當廣泛,且是有利於全民的。

其次,就與組織結合而言,由於三民主義不僅是國失所倡導的故國準繩,且為中國國民黨賴以治國的寶典,故國父

要求黨員、傳播媒介等廣為宣傳,以求人人了解主義,已如前述。所以三民主義顯然是有組織相配合的。在此所要強調者厥

為宣傳教果的問題。

一敵對傳播事業發達的先進國家之傳播媒介影響力的研究,都為聽(觀)眾並非被動的接受傳播內容,而是主動精挑細

選的。所謂「主動」,有四層意思 ••

@是功能性,若資訊對人們有用,他才會爭取;@是意向性,人使用媒介實受以往動機

的引導;@是選擇性,人的媒介行為反映了以往的興趣和嗜好;@是指不輕易受影響(註

-o 一二)。如此傳播媒介的影響力 就很有限了。但是 FSE

口看﹒可山、。則認為過渡社會與先進國家不同。在西方,由於媒介充斥,訊息呈現飽和狀態,人們為

了自衛,就不得不抵擋各種不同的競爭媒介所帶來的訊息壓力,因此就會發展出忽略訊息、挑選訊息的能力。然而在大多數

新興國家中,由於傳播媒介有限又新奇,仍可激起人們的好奇心;而且傳播蝶介所提供的訊息也很少,媒介間也不致競爭吸

引聽(觀)眾的注意,甚至有些人還覺得報紙、雜誌的數量尚不能滿足他們閱讀的需求,在此種媒介相對稀少的情況下,新

種新興國家政治種展的經驗詣訓政時期「以黨治國」的價值 一七

(18)

三民主羲學報第十三期 J\ 興國家的聽(觀)眾不致形成同樣的精跳細選的態度,所以傳播媒介在歐治教育上所扮演的角色與所發揮的影響力自然比在 先進國家來得重要而深遠(註一 O 四)。 其=了就三民主義所揭栗的長期利益而言,是經由國治而天下平。所謂國治是指建立一個民族獨立、民權普遍、民生發 展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國家,以謀全國人民子子孫孫萬世之幸福,並且以此為基礎,在全世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則下, 濟弱扶傾,聯合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以期邁向世界大同。此種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不僅主張獨善其身、而且重視 兼善天下的理想,鼠符合中國人的長期利益,也應是世界人類共同努力的目標。 其四,就融涯傳統知識與外國理念而言,國父自己在「中國革命史」中,就曾表示:「余之謀中國革命,其所持主義 ,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有規撫歐洲之學說事蹟者,有吾所獨見而創獲者」(註 -O 五),足見三民主義是國父融貫 中西學說後的思想結晶。其中,「規撫歐洲的學說事蹟」'更是使三民主義能與世界潮流相結合的主因。而根攘學者的研究 ,世界潮流的主要趨勢 •• 在民族方面,是趨向民族獨立、國際平等的民族主義,所有一切新舊帝國主義的侵略行為,皆必僑 民族自覺和自決的力量所擊潰;在政治方面,是趨向於政治平等和真正民主的民權主義 F 所有一切獨裁極權的制度,皆必為

民主的偉大力量所消誠;在社會經濟方面,是趨向於揉用和平漸進的民主方法,打破階蝕的矛盾對立,以求實現經濟平等民

生樂利的民生主義,而資本主義的重生產輕分配與共產主義之重分配輕生產,將無法與講求均富之民生主義相比擬。所以世 界的潮流是與三民主義打成一時,結合一起的(註一 O 六)。 其五,就可行性而言,三民主義不僅有理想,更有實行的方法。例如,就民族主義而言,國父認為使復民族地位的方 法有五 .• @要喚起人民的民族意識;@要使民眾能夠團結;@要使復固有道德;@要依復固有知能;@要學習外閻長處;說 民權主義而言,設立建國三程序,俾由軍政、訓政而邁向憲政;又以民權初步來培養民眾守秩序重紀律的習慣,復以地方自 治培育人民的自治能力,皆是奠定民主基礎的重要方法。就民生主義而言,不僅提出平均地權、節制資本兩個具體的方法, 而且也有「實業計畫」一書可作為經濟發展的藍圖。三民主義鼠有理想,又有方法,且又是國父「根攘事實」(註 -O 七 )、力求「合用」(一 O 八)而提出的治國準繩,所以它是可行的。

最後,就有無劇烈衝突的意識型態而言,則與環境有密切關係'而與三民主義本身無關。在清末,梁啟超提出的君主立

• 302 •

(19)

憲論,確曾與國父的共和立憲論發生激烈的衝突;民國初年的新文化運動期間,傳統的中國思想與制度呈現動搖,各式各 樣的西方意識型態如民主主義、自由主義、實驗主義、人道主義、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等等,都在思想的自由市場上競賽 ,結果由思想的分歧,導致行動的分裂,而造成混亂的局面(註一 O 九)。這或許是三民主義的思想觀念在當時不易傳播開 來及後來國父特別注重宣傳三民主義的原因之一。

伍、結語

在訓政時期,國父主張「以黨治國」,它具有兩方面的意義 •• 一為一黨訓故;一為以三民主義治圈。一黨訓政雖然有 違民主的精神,但因為它一則可以減少精英間的競爭,以免對立的精英各自煽動群眾造成政治不安;二則對政治體系有較大 的控制力,可以減少政變的發生;三則可以發揮強有力的社會化功能,塑造特定的政治文化,建立基本的共識;四則可以確 定建國的基本方向,成為建國的嚴心力量;五則可以全力動員社會人力資源從事國家建設,免受外力的干擾;六則可以避免 因過早實施民主敢治,使反對派得以迅速組織起來破壞配有的政治秩序,妨礙國家的建設,所以一黨訓政對於原本社會異質 性高、衝突問題層出不窮的新興國家在建國初期亟需提昇政府教能和維持政治安定時,是格外重要的。 其次,國父主張在訓戲時期要以三民主義治國,實亦具有多重的價值 •• 它具有指導性,可以確立國家發展的方向;提 出光明的遠景,可以鼓舞民心土氣;整合衝突,建立共識,可以促進國民團結和國家的統一;提供認知結構,可以使人具有 安全感和穩定性;經由三民主義的宣傳,可以增強民主的認知,有助於培養民主的政治文化。因此,無論就一黨訓政或以三 民主義治國而言,國父提出的以黨治國之主張,對我國或新興國家邁向民主政治,實皆具有不平凡的意義。

註一 •• 切 "sz 且可﹒固呂立口恆。口,「轉變中社會的故治秩序」'江炳倫等譯,再版(台北 ••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 從新興國家政治費展的經驗論訓政時期「以黨治國」的價值 九

(20)

川配制嘟勵辦組長 +-ltl i:i 110 11 肘+頁) "1 園中于是。 íIilil

l1

••

Samuel P. Huntingto 叫“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Décay

,

"

in R.C.Macridis & B.E. B rown , ( ed s . ), 3d ed. ,“ Comparative Politics Notes and Readings " (Home wood , Il linois The Do rsey Press , 1968 ), pp. 536 "" 537 。 細 111" 監控蟹.. r 福海闊田基闡釋 J

..

11 單( 4 1 且特 ..祖服困刪鎧息轉區也liñ'''也圈中+固辟+!I頁) .. fm( 1100 。 制區 ..Myron Weiner & Joseph LaPalombara

,

& The Impact of Parties on Political Development

,

"

in Joseph LaPalombara & Myron Weiner , (eds.) ,“ Po 1i tical party and Politica 1. Development " ( Princeton , N.J. Princeton Uni versity Press~ 1966 ), p .4 10 。 組閣.. James S. Coleman & Ca r1 G. Rosbe 唔, J r .,“ African ûne-party States and Modernization , " in Claude E. Welch , Jr. , (ed.) , “ Political M 吋帥咐 e剖 rI官叫n叫1叫 i叫 nge " ( Be 叫 lmont , California :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 Inc~ ,1967 ), P.258 。 個 K

..

Samuel P. Huntington 懈,風甚至~$'朧,糧聽帥,囡囡 111 臣。 細品]..血間干頁。 f 在草草且由國 ~ag 也刑 J ..障單( 4且今 4.. 閻恆區刪迫垣 <.4 liñ' ..也圈中 +111 辟于是 E頁) ..回 10< 。 制<..國科吾吾+<醋,吾吾醋,權區厭世~+刊曬.. r 眩耀刑喘宮闡釋 ag 睡眠奮起 J

(

4'口辛辛..圓明囉雕扭鼠也圈中 +1 {tt--+!頁)..fm( I~ 戶。 、 制于是..-a-圈圈也蟬宮是 1峙,總囝喔 ..~tr 圈圈也辦-a-司〈輝到糊..囉。「圈 (~4 叫過快」島戰 11 最( 4口辛辛..-a-司〈帆遲早起飽;星島也圈 ~(+.11 肘 K !I頁) ..回于是附~(。 個 10.. -a-圈圈也輝吾司〈擺到糊.都喂.. r 輯揮 ~llif~ 有制特〈瓣 J ..總 111 串( 4口辛辛., tr 司〈制遲早起睡;起,也國 K+ 中辟 +1 頁) .. 回 1< 中

,

11111 于是 。 制 1

1

..

ng:海制,囡囡 111 。 個 111.. 聞單咱哥 S" r 圈也在~~語言且體 âm~!$ 軾 J ..~tr 主劑,每 4叫起蝴喇喇個~.IlI..

r

1于主動接特〈甜甜較高三」。總 +1 略(扭轉

(21)

••

中山學術文化基金董事會,民國六十二年三月),總頁二一九。

註三二 .•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編,「胡漢民先生文集」'第三珊,頁四。一。

註一四 ••

陳春生,「國笑對故黨政治的看法」'見「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會議論文研討集」,第三珊(台北

•• 中央文物供應社

,民國七十三年一月),頁三五四、三四六和三五三。

註一五 ••

國矢,「革命成功在於革命黨員有團體」'見「國父全集」'第二珊,頁六一四。

註二八 .•

國矢,「過失黨務失敗之原因」'見「國父全集」,第二珊,頁五三入。

註一七 ••

先總統蔣公,「中國建設之途徑」'見張其昀主騙,「先總統蔣公全集」(台北

••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 七十三年四月),頁五五八。 註一八 .•

國矢,「過去黨務失敗之原因」'見「國矢全集」,第二珊,頁五三八。

註一九:國矢,「敢黨之精神在黨員全體不在領袖一人」、「黨員之奮鬥同於軍隊之奮鬥」'見「國父全集」,第二珊,

-R 六二入和六三一。 註二 0

..

國父,「黨員不可存心做官」'見「國父全集」'第二珊,頁五三九。

註二一 ••

先總統蔣公,「中國建設之途徑」'見張其昀主騙,前揭書,頁五五八。

註二二 ••

國矢,「三民主義之具體辦法」和「關於民生主義之說明」'見「國父全集」,第二珊,頁四一一和六二四。

註二三 ••

國矢,「黨員費宣傳三民主義」和「中國革命史」'見「國父全集」,第二珊,頁四五四和一八四。

註二四 ••

國矢,「言語文字的奮鬥」'見「國父全集」,第二珊,頁七

O 三。 註二五 ••

國矢,「黨員不可存心做官」'見「國父全集」'第二珊,頁五四一。

註二六 •• 同前註。 註二七 .•

國矢,「要靠黨員成功不專靠軍隊成功」'見「國父全集」,第二珊,頁五六四。

註二八 .•

國矢,「黨務進行當以宣傳為重」'見「國文全集」'第二珊,頁五一

0 。 註二九 .•

國矢,「黨員應協同軍隊來奮鬥」'見「國父全集」,第二珊,頁五八二。

從新興國家政治種展的經驗前訓政時期「以黨治國」的價值

(22)

三民主羲學報第十三期 註三 0

..

』。 zz Fm 可丘。目 σmz Ro 豈可『。口司已口。『 u( 旦的 -Y 。 MM-nF 丹 J 。 -KHNKH 。 國艾,「黨員應協同軍隊來奮鬥」'見「國文全集」'第二珊,頁五七九。 國矢,「國民黨奮鬥之法宜兼注重宣傳不宜專注重軍事」'見「國文全集」'第二珊,頁五九五。 註三三 •• '國矢,「與戴季陶關 T 社會問題之談話」'見「國文全集」'第二珊,頁八四六。 註三四 •• 同前註。 註三五 .• 國矢,「女子要明白三民主義」'見「國文全集」,第二珊,頁六七七。 註三六 •• 國矢,「國民黨奮鬥之法宜兼注重宣傳不宜專注重軍事」'見「國文全集」'第二珊,頁六。一。 註三七 •• 國矢,「耕者有其田」'見「國父全集」'第二珊,頁七二 0 。 註三八 •• 國矢,「言語文字的奮鬥」'見「國父全集」,第二珊,頁七 O 二。 註三九 •• 國矢,「女子要明白三民主義」'見「國文全集」'第二珊,頁六七七。 註四 0

..

祝基禮,「故治傳播學」(台北 •• 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六月),頁二一一 0 。 註四一 •• 國矢,「黨員應協同軍隊奮鬥」'見「國文全集」'第二珊,頁五八一。 註四二 •• 楊孝澡,「三民主義之傳播理論與實務」(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一年三月),頁二六。 註四三 •• 國艾,「人心之傾向賴於報紙之鼓吹」'見「國艾全集」'第二珊,頁二二四。 註四四 •• 楊孝涕,前揭書,頁三二。 註四五 •• 間 ω 已司﹒巳 gznya 的。立已 註三一 •• 註三二 •• .. 306 • 宮。 σ 己 ZEEDω 且可。 -Z 古巴巴 20 言。 SODf ‘戶口同 -n-Zωn 立 Em Ro 由﹒同 回『。看 DU(0 色的﹒ )w 。。 -nHH-u 。 -mmu 。 註四六 •• nZEO 開﹒詞。 -nvur-u( 且﹒)"。?立了。 -NS 。 註四七 •• 的 ωEgo-? 因呂立 DMHZD 著,江炳倫譯,前揭書,頁四 l 五和頁四六。 註四八 •• 魏鋪,「孫中山先生國家建設之理論」'見其所著,「科學、人才、與現代化」'增訂再版(台北 •• 台灣學生書局 ,民國七十四年八月),頁二二三。

(23)

個且將..

Samuel P.

Huntington

懈..~~哩習和嚨,糧聽棚,回阱。。

ílità

阱。..

Leonard Bi nd er ,“ The Crise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 " in Leonard Binder , et a l., (eds.) ,

Cr ises and Sequences in pol it ical Development "(T aipe i:Rai nbow--B ridge Book co

.,

1971)

,

pp. 52 --67 。 相關 1 .. S.P. Huntington 捕。..~~哩習和嚨,糧聽明 111 ..囡囡 0 。

ílità

11..Myron

we iner

,

a political Integration and Pol itical Development '"i n Frank Tact1ah(ed .)

,

The Developing Nations : What Path to Moderni zation " ( New York : Dodd

,

Mead & Compa-, Inc. , 1972) , p.68.

相關

111"

MIT Study

Group

懈..

r商量耳聞已近

2

現棋盤聽

J

..輛軍糕嚨

..~tr

主動揖拭去主蝴喇喇椰個嚨..

r吾吾圈,揮科

主豆瓣有三

J

..~<略(

4且今

4..

吾吾醋,每拭去主蝴喇喇椰恤,也圈

K+

+1

頁)

..聽

1叫

11

-\3

11

個關

51

.•

Samuel P. Hun

tington

懈..~~哩輯和嚨,揖體制

1111

..

't!Jl(

lllK

in Myron Weiner , (ed.) ,“ Moderni zatíon : The {闖闖關.. Howard Wriggins ,“ National Integration , nvnamics of G rowth"(Washington D .c.:U

.s

.Information Agency

1966)

pp.198~200

相關〈﹒;已

js

W

Anderson

F叫

R.

von der Mehden & Crawford Young ,“ Issues of Pol itical Develo-pment " ( Englewood Cl iffs , N.}

.

Prentice-Ha 1l 1 Inc. , 1967 ), p.140.

組閣中

已onte

Palmer

,“吋叫

D趴ilemm

叮mas

shers Inc. 叮, 1973 ), p.5 4..

制闆<

..C.E

﹒Black

懈..

r聞主己去~~攝-R

J

..時困盟輯和嚨,陣單

(4

且今

4..

醋{恥迫單唔,盟國

K+l11

4建立頁)

..回于是

gr--于是

1/ _

帕拉

;efzt(:dii

丸立

;:::JCJitt

佇立;::片紅

ei:nzz;c:::::1:

“)

~\:li嵐圈,提緝毒

E

幅圖l(~躍攝細語越雷厲「草種與圖 J~~ 繼 11 川

(24)

川o!{俐都甜~研組長 +1 1/曙 11 固 pp.623 '" 626. íIi由 KO..Monte Palmer

,

op. ci

t.,

p.184 。 個 Kl..Ibid. , p.184. 個 Kl1 ,'Max F. Millikan & Donald L.M.Blackmer

,

(eds.)

,“

The Emerging Nations : Thei r Grow th and United States Policy " (Boston Little

,

Brown & Company

,

1971

),

pp.63 '" 65. íIi由 K 111 .. Bi Isel Alisbah & AI bert Berry

,“

Prioriti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

"

in Harvey G.Kebsc-hull

,

(ed.)

,“

Politics in Transitional Societies : The Challenge of Change in Asia

,

Africa

,

and Latin America" (New York : Meredith Corporation

,

1968)

,

p.358. 個 K 囝 "Max F. Millikan & Donald L.M.Blackmer

,

(eds.)

,

op. ci

t.,

p.65. 個 K 闆.. James C.Charlesworth.. r 粗乞起緝令容 J .. ~監控 1 '血問 R 鵬( 4口特..出-H-帕哩,也圈平+時g}1I頁) .. iIII( 111 <<。 句已向 ~K K .. G .Bingham Powell

,

Jr.

,“

Contemporary Democracies : Participation

,

Stability & Violence " ( Cambridge

,

Massachusett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82

),

p.40. 個~(-tJ •• Robert E .Ward

,“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and Political Cu It ure in Japan

,

"

in Claude E. Welch

,

Jr.

,

(ed.)

,

op. ci

t.,

p.98. 制 K<" Ibid.

,

pp.98 '" 99. 個~(于有.. Ibid.

,

pp.l00 ,..." 101. íIi由中 0.. Rubert Emerson

,

The Erosion of Democracy

,

"

in Harry Eckstein & David E.Apter.

,

(eds.)

,

op. ci

t.,

p. 642. ~-tJ 1 ..William J. Fo It z

,“

B ui Id ing the Newest Nations Short -Run St ra tegi es and Long-Run Pro-blems

,

"

in Claude E. Welch

,

Jr.

,

(ed.)

,

op.ci

t.,

pp.316"""317.

(25)

íl;là.;,J 11..Harry Eckstein & David'E.Apter

,

(eds.)

,

op.ci

t.,

p.643. íl;là.;,J 111" 稀N-.眩.. r 越辦釋立 J ( 4口科..困苦耐 E哩,也園附+長辟〈頁) .. jm( KO 。 íl;là.;,J gr .. Ed wa rd S h i1 s

,“

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Powers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72)

,

p.445.

íl;là.;,J附..

Samuel P. Hun tington

,“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Decay

,

"

in R.C.Macridis & B. E. Brown

,

(eds.)

,

op. ci

t.,

p.534. 細品 JK" Samuel P. Huntington 棚,財接選習和牌,糧聽帥,圓圓 111 .;,J。

個名

J.;,J..

James S. Coleman and Carl G.Rosberg

,

Jr.

,“

Af rican One-Party States and Modernization

,"

in Claude E. Welch

,

Jr.

,

(ed.)

,

op. cit.

,

pp.278 ,..., 280. 制品 J< "Harry Eckstein & David E.Apter

,

(eds.)

,

op. ci

t.,

p.64 1. 細品 J;: 有 ..Claude E.Welch

,

Jr.

,

(ed.)

,

op. cit.

,

p.309. 個< 0 .. 1 b i d

,

p. 290 .

細<

1 "Manfred Halpern

,“

Political Parties

,

"

in Frank Tachau

,

(ed.)

,“

The Developing Nations What Path to Modernization " ( New York : Dodd

,

Mead & Company

,

Inc.

,

1972

),

p .124.

個<

11.. Fred R.von der

Mehd

凹,“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Nations " ( Englewood Cliffs

,

N.J

Prentice-Ha l1 Inc.

,

1964)

,

p.65. 個< 111" Samuel P. Hun ti ngton 懈,目甚至 4區司和艙,糧聽帥,囡囡 110 ,..., gr111 。

個〈固..

Dorothy

Pickles

棚..

r也叫毒草草且

J

..者叫|研制告牌(

4旦今=?

..~書畫拭去旦輛輛也fn'..nIi圈

K+

半睡

1頁)

..回

1

<11 ,..., 1< 閣。

(闆〈附

..S.M.Lipset

,“

Som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

,

"

in R.C.Macridis & B.E.Brown

,

(

eds.

),

op. ci

t.,

P .175 . 難 ~'UI 曲時糧草 E儲ti(~驅直單線軍極盡早軍「這種草 ge J ~~過 11 闆

(26)

一民主義學報第十三期 二六 註八六 •• km 口 ω ﹒開口肉已 等著,「意識型態與現代政治」,再版,張明貴譯(台北 •• 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四年十月) '頁一、 t 六。 註八七 .• 三民主義是否為意識型態,學者之間頗有不同的看法,爭議的癥結往往就在意識型態的定義,眾說紛耘,以致難有 一致的認定。有關意識型態定義的紛歧,及三民主義應否稱為意識型態,請參閱曾虛白,「民意原理」'三版(台 北 •• 華岡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八年五月),頁七五 l 八八,及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主編,前揭書,頁二五 五 i 三六 0 。 註八八 •• 〉 -sω ﹒開口肉已著,張明貴譯,前揭書,頁一九 0 。 註八九:同前註'頁二二;另參見 nZEO 開。司已♀"】?"(旦﹒)"。?nz •• ?已吋﹒ 註九 0

..

FSSEEERURzgZ 忠心且可丘吉約旦 口。〈丘。℃ Bgf ‘百呂立。口宅。戶口。門"(旦﹒)"。?已同 •• 。 • 310 • NNH

.

註九一 •• ESω ﹒開口肉已著,張明貴譯,前揭書,頁一六 l 一七和二 OI 一二。 註九二 •• 彭堅波,「三民主義建國三程序與政治發展」'見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會議論文研討集,第三珊,頁九九。 註九三一 •• ESω ﹒開口肉已著,張明貴譯,前揭書,頁一八 l 一九和二 -i 二二。 註九四 •• 國父,「黨員不可存心做官」'見「國父全集」'第二珊,頁五四三。 註九五 .• 國矢,「女于要明白三民主義」'見「國父全集」'第二珊,頁六七六。 註九六 •• 國矢,「國民黨奮鬥之法宜兼注重宣傳不宜專注重軍事」'見「國文全集」'第二珊,頁五九九。 註九七 .• 國矢,「女子要明白三民主義」'見「國父全集」'第二珊,頁六七八。 註九八 •• 〉 -sω ﹒開口肉已著,張明貴譯,前揭書,頁七。 註九九 .• F 且同﹒〈。口已 ZZOEOps-已同 •• ?且也﹒ 註一 OO--呂立。口司已口。♂(旦-yn= .• 開YN 。。﹒ 註一。一 •• 彭堅波,「國父建國三程序之研究」(台北 •• 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七年八月),頁三八五 l 一七一 。

(27)

-O

••

先總統蔣公,「三民主義之體系及其實行程序」'見張其昀主編,「先總統

大學出版部,民國七十三年四月),頁一二入。。

-o=

.•

李金銓'「大眾傳播學」(台北

••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民國七十年三月,頁一三六。

註一 O 四 •• FEE 口詞。開 dowan 。 BBSZMHHZ 口 mm 口已 nZFn 吋

SEEm-蔣公全集」第一珊(台北

•• 文化 口吋『 MM 口旦旦。口已 的。 n 戶。再戶。 mu--戶口「 cn-MM 口 。口 H •• (可『戶口口。阱。口叮叮『戶口口。阱。口 CD 戶〈 OE 4 〈﹒可呵。"(旦 -ren 。BEg-ZHESS 已句。 -Z 古巴 。。〈丘。。自 『m-HM 可可『 ommw ]戶曲曲 ω

)"3.zmtHNa

.

註一 O 五 •.

國矢,「中國革命史」'見「國父全集」,第二珊,頁一入一

-O

.•

林桂園,「國文思想精義」'增訂五版(台北

••

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入年十二月),頁入二七。

註一

O

.•

國文於民生主義第二講曾說

••

「解決社會問題,一定是要根攘事實,不能單憑學理。」見「國文全集」,第一

。 珊,頁一入一。

-O

••

國父於民族主義第三講說:「大凡一種思想,不能說是好不好,只看它是合我們用不合我們用。如果合我們用

便是好,不合我們用便是不好。」見「國文全集」,第一珊,頁三

0 。

-O

••

周策縱,「五四運動史」'楊默夫編譯,再版(台北

••

龍田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十月),頁三五三

l 一二入一 。

從新興國家政治避展的經驗論訓政時期「以黨治國」的價值

二七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

在南京條約的政治方面,在 條約割讓香港會令中國政治 影響力下降,因為英國在華 的勢力坐大,中國慢慢失去

常生活的課題,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中 華民族和文化,以及國家發展的興趣;整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嶧山刻石:「 貴賤分明, 男女禮順, 慎遵職事。」. 碣石刻石 :「男樂其疇,

「那麼國民黨和 共產黨是否志同 道合?有否合作 空間?」(學生 可就一己所知作 答,然後再細閱 工作紙的資料作

但亦產生不少問題,如國內諸侯的橫蠻,以及國 外匈奴的侵擾等。公元前 141 年年僅 16 歲的漢

香港文匯報於 1948年9月9日創刊,以愛國愛港為宗旨,堅持“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