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 text

(1)

有效教學的理念與策略

(2)

輕鬆一下

 有趣的英文單字背誦影片

(3)

幾個問題

 1 、為什麼教學沒有成效?

 2 、為什麼學生學習意願低落?  3 、如何提升學習效能?

(4)

教學活動的組成

 1 、學生:由學生立場去設計

 2 、老師:根據本身專業素養去著手  3 、環境:結合社會狀況

(5)

教學的進行

 1 、誰來教 (Who) 2 、教誰 (Whom)  3 、在何處教 (Where) 4 、教什麼 (What)  5 、教哪些 (Which) 6 、何時教 (When)  7 、如何教 (How) 8 、為何教 (Why)

(6)

欣賞影片

(7)

有效教學的定義

 教師運用適當引導過程

 成功引發、促進與維持學生學習  達到預期的學習結果的歷程。

(8)

何謂有效教學

第一先看教學重心

1 、其重心擺在哪裡? 2 、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向重心學習? 教師所引導的教學應是以學生學業為重心,且 運用有條理、有組織的教材促使學生有高度向學 意願的教學

(9)

第二看教學目標

1 、其目標是否明確?

2 、是否合乎學生需求?

整個教學活動設計,應有可讓學生具體認清, 且合乎其需求的教學目標。

(10)

第三看教學時間

1 、其時間是否充裕?

2 、是否做合理的分配?

教學活動時間,應能讓教師可充分的講授所

要傳達的概念,讓學生能有充足的時間認識

、吸收、思考、統整、類化和運用。

(11)

第四看教學內容

1 、其內容是否完整? 2 、是否適合學生程度?

完整的教學內容應包含學生學習四個階段(知 能獲得、熟練、維持與類化)的教學 。

(12)

第五看教學評量

1 、教學前是否有檢測學生的起點行為? 2 、教學中對重要概念是否有做形成性評量? 3 、教學後是否有做類化性、總結性評量? 教學應對學生之表現有持續性的檢測,並 及時修正與補救。

(13)

有效教學的特徵

 把握教學目標 充分課前準備  系統教學組織 清楚明瞭講授  積極熱情參與 多樣教學方法  促進學生學習 強調師生互動  高效時間利用 適當評量措施

(14)

有效教學的策略

策略 類別 內容 主要 教學 策略 講授、課堂討論、發問、小 組合作、問題解決、角色扮 演、個案研究、學生研究 輔助教 學策略 環境、激勵、非語言 管理 策略 教室管理、時間管理、管理 作業

(15)

有效的教學行為 ( 一 )

 1 、清楚地界定教學目標  2 、熟悉教學內容與策略  3 、具備有效教學溝通能力  4 、善用教材、充實教學內容  5 、瞭解學習者的特質

(16)

有效的教學行為 ( 二 )

 6 、擬定認知反省策略  7 、兼重高低層次的目標  8 、評鑑學習者的理解作為適當回饋特質  9 、評鑑學習結果以形成新的教學計畫  10 、反省思考自己的教導活動

(17)

有效的教學行為 ( 三 )

 11 、有效連結學習概念  12 、轉化抽象學習活動  13 、配合各種發問技巧  14 、兼顧課程銜接問題  15 、教學表徵清晰流暢

(18)

有效的教學行為 ( 四 )

 16 、適度激發學習動機  17 、善用各類提示言語  18 、讚美批評交互運用  19 、整合接納學習互動  20 、掌握個別學習情緒

(19)

有效能老師的教學表現 ( 一 )

1 、教學目標清晰 2 、熟悉求學內容和教學策略 3 、能與學生溝通其期望及理由 4 、善用已有的教學材料 5 、瞭解學生,調整教學來滿足學生之需求

(20)

有效能老師的教學表現 ( 二 )

 6 、重視高層次和低層次的目標  7 、追縱學生的理解狀況  8 、將自己的教學和其他科目的教學相互聯絡  9 、對學生的學習結果負責  10 、能反省思考自己的教學措施

(21)

有效教學的條件 ( 一 )

 1 、多運用正向讚美鼓勵良好的表現  2 、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感

 3 、隨機變換各種教學技巧  4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22)

有效教學的條件 ( 二 )

 5 、聯結新概念與舊經驗

 6 、正確回應學生的情緒與經驗  7 、善用發問技術並因應個別差異

(23)

有效的教學策略 ( 一 )

 1 、建立制度化的規則  2 、減少干擾教學行為  3 、隨時監控學生活動  4 、低調處理脫序行為  5 、增進學習的趣味性

(24)

有效的教學策略 ( 二 )

 6 、有效運用學習時間  7 、使用固定指示信號  8 、確認有效學習情境  9 、熟練學科教學技巧  10 、使用現場檢查制度

(25)

對教師有效教學的建議 ( 一 )

 1 、建立制度化的規則  2 、減少干擾教學行為  3 、隨時監控學生活動  4 、低調處理脫序行為  5 、增進學習的趣味性

(26)

對教師有效教學的建議 ( 二 )

 6 、有效運用學習時間  7 、使用固定指示信號  8 、確認有效學習情境  9 、熟練學科教學技巧  10 、使用現場檢查制度

(27)

對教師有效教學的建議(三)  11 、有效聯結學習概念  12 、轉化抽象學習活動  13 、配合各種發問技巧  14 、兼顧課程銜接問題  15 、教學表徵清晰流暢

(28)

對教師有效教學的建議(四)  16 、適度激發學習動機  17 、善用各種提示語言  18 、讚美批評交相運用  19 、整合接納學習互動  20 、掌握個別學習情境

(29)

問題與思考

 1 、您心中上課前、中、後的首要任務是?  2 、有效教學等於學生考高分嗎?

 3 、學生考高分等於老師教得好嗎?  4 、老師教得好等於學生學得好嗎?

(30)

問題與思考

5 、有效教學等於有效學習嗎?

6 、老師認真上課等於有效教學嗎?

7 、學生喜歡上老師的課等於有效教學嗎?

(31)

結 語

學習是永無止境的過程,沒有終點,

它的快樂就在學習過程當中,有效學

習沒有標準答案,是永遠在探索、研

究、思考、學習當中。

Figure

Updating...

References

Related subjec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