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後結構藝術表達之哲學圖表的美育運用--依據德勒茲的差異與重複理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後結構藝術表達之哲學圖表的美育運用--依據德勒茲的差異與重複理論"

Copied!
3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臺灣師範⼤學美術學系博⼠班美術教育組. 博⼠論⽂. 後結構藝術表達之哲學圖表的美育運⽤ —依據德勒茲的差異與重複理論. The Philosophy Diagram of Post-Structural Art Expression for Art Education: Based on Deleuze’s Theory of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指導教授:趙惠玲教授. 研究⽣:謝攸青撰 中 華 民 國 108 年 2 ⽉.

(2) 謝誌 論文終於完成了,這才發現原來完成論文是件比自己想像中更艱辛的過程,但是 收穫是一種難以形容的感觸。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要這麼辛苦讀博士,其實過程中並不 真正覺得苦,我總是說若是自己真正喜歡執著的事,怎會覺得苦,它反而應該是幫助自 己解決生命問題的事才是。這麼多年來,就這樣重複著每天差異成長的問題解決過程, 每個段落的小故事雖然總會有不盡完美的部分,卻是積累成能督促我成長的元素,寫完 了論文雖然不是問題就都解決了,但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事實,也改變了自己……。畢 竟,生命中總是有那解決不了而需要差異領悟的事,然而,到了這最後關頭,真是有種 好困難的煎熬感,總之,這確實需要一種極大的超越毅力,更要感謝這過程中所有幫助 過我的人。 首先,尤其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趙惠玲老師,老師深刻嚴謹卻又不失自由的指 導風格,是一種相當奇妙而難得的學習經驗,老師總引導我雖然個人所獨特專精之領域 的自由探索與創造性很重要,但是,學術性上所需要掌握的結構精準度是不能沒有的。 老師看論文與事情的方式,展現了一種很不平凡的學養與氣度,在給予我充分的自由發 展空間中,卻總能看到最切要而不能忽視的部分來提醒我,也正是這樣的論文書寫的過 程,啟發很多的部份,更是論文能超脫原本閱讀層次的限制,而能有差異體會相當重要 的助力。更要感謝老師往往每在我慌亂而需要幫忙時,有那種關鍵神奇的救援,感謝老 師。 同時,更要感謝幾位口試委員的細心閱讀與指導,陳秋瑾老師、陳瓊花老師、劉 育忠老師與呂燕卿老師,老師們獨特的人文學養與氣度,都展現著老師們各自不同的 風格,而對於我論文有不同層面的啟發與建議,都是促使論文能順利完成很重要的助 力。還有其實口試老師們各自也都有某種為了這次口試時間上的妥協因素,尤其陳秋 謹老師特別提早從美國回來,還有在我提出論文計畫口試時,王秀雄老師示範的學者 ii.

(3) 氣度與風範,在原本身體已有些許較大負擔的狀況下,仍然細心的指導並給我許多珍 貴的建議,王老師學術路上的各種指引與師母從碩士畢業後一路走來的貼心關懷與鼓 勵,諸如此類凡此種種總有那麼多相當令人感到溫暖的感動,更都是督促我不能辜負 老師們的支持與期待的動力,感謝老師們。 感謝博班同學惠華在我的博班生活中許多的關心與熱心幫忙,讓我總能對各種訊 息的不脫節。感謝學弟晉緯與高中同窗好友文玉在我論文口試時特地的幫忙,以及各 種溫馨的細心與貼心。 感謝在我整個生命學術歷程中,各種引領我接觸更廣闊視野的種種學習機緣。感 謝臺灣師範大學,以及所有引領我學習的老師們,這個有深厚人文教育學術歷史的學 校,這個孕育我學術能力的學府。整個學術學習的養成,師大傳統所堅持的那種人文 的教養,自由的學風是在那無形的校園角落裡,在整個校風的淺移默化中。總之,我 是個道地的師大人,以這個培育我成為今天的我的學府—臺灣師範大學為榮。因為有 她對於教育人的人文培育,一個不可取代的重要學習環境,感謝這個培育我的學府與 所有的師長們。. 謝攸青 謹誌 2019. 2 月. iii.

(4) 摘要 本研究基於德勒茲的「差異」與「重複」的理論,建構出後結構藝術表達的哲學 圖表以為美育應用。希望強調出藝術必須是基於生命實質內在性意義,其符號的外在 表達才能有價值;關心當人作為藝術表達的主體,必須有主體「超越運動」的學習作 用,如此才是物質意義昇華為藝術的根本。而這種「運動」能使藝術表達因為主體突 破困境的解決問題,而迴響生命現實的共鳴,因而產生一種藝術的力量。因此,這個 力量並非憑空的添加之補充物,而是關係著後結構的動性事實如何透過直接藝術語彙 表達的議題,即「現實化」的議題。 再者,本研究關注德勒茲觀點中所牽涉到本體論如何掌握差異事物的理想本質之 議題,研究者將由此推論當藝術教育上強調尊重差異的原則時,事實上如何堅持與追 求生命世界事物理想本質之普同性價值亦是一個相對重要的課題。 主要透過德勒茲《差異與重複》一書之文本研究,本研究將差異與重複理論具體 化出三個探索其內涵意義的主軸:「現實化」、「第三方我聯覺與意志」,以及「差 異理型的哲學辨證行動」,發現這整個理論系統乃藝術品質追求的核心理論。並且, 結合德勒茲另兩部著作《法蘭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與《普魯斯特與符號》,研 究發現此一理論系統在這些文本間的高度一致性,而且,後兩本著作更有助於彰顯差 異與重複理論中關於「超越運動」與「藝術表達」兩大概念當中原本隱含之意義可以 更清楚地被了解。 總之,本研究結構出藝術符號表達的哲學圖表,可做為判定藝術品質與價值的指 導方針。它可做為藝術學習上與問題解決之基本研究工具,以幫助人們辨明 AI 科技 時代藝術定義擴張後美感與創造力意義混淆的亂象,了解藝術符號的表達如何作用而 幻化成為不同於物質符號的意義。總結而言,本研究的表達也正像一個基於哲學的藝 術圖表之展現,提出關於藝術教育之建議。 藝術的創造價值在於是否能反應出問題需要,並有助於問題解決功用的建議之創 造。本研究除了建構了美育應用上的哲學圖表,也具體就一個藝術課程實例分析。最 後,本論文建議美育應重視此研究所建構的藝術表達之核心意涵,應培養基於發展人. iv.

(5) 文教育所應重視的各種人才,以下乃五項具體的建議:一、應檢視並重視人類文明中 值得珍視與發展的藝術理想的本質行為。二、應重視歷史中各種被關注的藝術議題之 詮釋與應用方向。三、應重視人文價值本體論的辨證與差異理型的核心意涵。四、主 體超越之生命內在性才是物質能昇華為藝術的根本。五、應重視主體「第三方我」聯 覺感受力與持續深化學習的意義。. 關鍵字:差異與重複、德勒茲、藝術教育、美感、圖表、表達、現實化、超越、聯覺、. 第三方我. v.

(6) Abstract. This essay, which is based on Deleuze’s theory of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establishes the philosophy diagram of post-structural art expression for art education. This essay will emphasize that the value of art needs the immanent meaning of life inside when art is expressed by signs outward;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at when human beings should be seen as the subject of art expression and that the learning function of “transcendent exercise” by subject is the core value of how material can become art. This “athlete” can make art expression have kind of a force which comes from how the subject breaks through the difficulty and problem solving, and resonates life immanence. Therefore, the force isn’t an additional supplementary, it is the issue of “actualisation ” related to how the dynamic real will be expressed through the direct language of art. Moreover, the essay will raise the issue to Deleuze’s aspects of how to catch the ideal essence of difference, which is involved ontology.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issue, the research will affirm that when respecting the difference of students is an emphasized principle in art education, how to resist and pursue the ideal essence of the universality in life is also a significant issue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text of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mainly, this essay has incarnated the theory of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into three topics for discussing its significance: “actualisation”, “the synesthesia of the third party on me and the will”, and “the philosophical dialectics of different Idea”, and finds that the whole theory system is the core theory for pursuing the quality of art. In addition, combining Deleuze’s other two books— Francis Bacon: The Logic of Sensation, and Proust and Signs, this essay finds the system of theory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between these texts. Furthermore, the latter two books are helpful for making the aspects of both “transcendent exercise” and “art expression” more explicit for understanding, which are implicit in the theory of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Eventually, the essay constructs the philosophy diagram of art expression to be the orientation for judging the quality or value of art. This can be used as a researching tool for art lear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to help people distinguish the aesthetic and creative meanings when the definition of art is magnifying its extent and so confusing during the AI vi.

(7) ages. Also, it can clarify how art signs operate and become different from material signs. All in all, the expression of this research is like performing an art diagram based on philosophy to give suggestions for art education. The creative value of art lies in whether it can correspond to the needs of problem and contribute the creation to suggest for problem solving. In addition to constructing the philosophy diagram for the application in art education, this essay also analyzes an example of an art curriculum. Consequently, the essay advises that art education should seriously concern the core significance of art expression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and attach the great importance to humanistic education for cultivating various talents. Thus, the following are five recommendations: First, we should inspect what is the ideal essential conducts of art in human civilization and then attach importance to cherishing and developing them. Second,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orientation associated with how the issues of art in history are interpreted and used. Third,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vital meaning related to the dialectics of the ontology and Ideas of difference for concerning humanistic value. Fourth, immanence of life coming from the subject's transcendence is the fundamental factors that material can be sublimated into art. Fifth, we should concern how the sensation of the subject functioned by “the third party on me”, and how learning can continue to be deepened.. Keywords: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Deleuze, art education, aesthetic, diagram, expression, actualisation, transcendence, synesthesia, the third party on me. vii.

(8)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從問題意識談起 ................................................................... 16. 第三節. 關鍵詞提要與基本理念初探 ................................................................... 28. 第四節. 本研究方法與架構 .................................................................................. 50. 第五節. 研究限制與現況 ...................................................................................... 74. 第二章 現實化—德勒茲的差異與重複做為方法之理論建構 .............. 83 第一節 尋找後結構的差異理型—共鳴結構如何決定 .......................................... 86 第二節 現實化—差異與重複一體兩面的方法 ..................................................... 95 第三節 差異理型共鳴的決定點性質—差異事物之理想本質的生命內在性……109. 第三章 第三方我聯覺之感受性與意志的美育意涵 ...............................119 第一節 第三方我的聯覺之感受性 ........................................................................119 第二節 區別佛洛伊德的潛意識或殘酷主義的器官身體之問題..........................135 第三節 第三方我聯覺議題的美育應用 ................................................................144. 第四章 藝術之問題辨證哲學與差異理型的創造性 ...............................153 第一節 微分與積分的後結構問題解決與哲學辨證表達之意義..........................154 第二節 差異理型—後結構創造如何決定的議題.................................................165 第三節 差異理型議題的美育應用 ........................................................................178. viii.

(9) 第五章 超越的藝術表達與創造 ...................................................................185 第一節 符號與藝術符號 .......................................................................................186 第二節 超越的運動—藝術表達的力道 ................................................................194 第三節 類比—參與、重複、調訊轉化的一致性.................................................201 第四節 差異理型—藝術作品圖表的力量表達 ....................................................208 第五節 藝術符號超越的詩性表達之問題解決應用圖表 .....................................215 第六節 藝術符號超越表達上的美育應用 ............................................................225. 第六章 美育應用的哲學圖表—應用方針、釋例與展望 ......................231 第一節 後結構藝術表達之教育哲學圖表與方針.................................................234 第二節 課程教學詮釋議題與創作上藝術表達引導的方針 .................................250 第三節 課程實施舉隅—以大學通識藝術課程為例 .............................................260.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271 第一節 結論 ..........................................................................................................271 第二節 建議 ..........................................................................................................276. 參考文獻 .............................................................................................................281 中文文獻 ................................................................................................................281 西文文獻 ................................................................................................................282. 附錄 ......................................................................................................................286 附錄一:課程實務紀錄 ............................................................................................286 附錄二:畢卡索意識流的詩(第三方我的感受性引導實例) ....................................301. ix.

(10) 圖表次 圖次 圖 1. 研究方法之一:將差異與重複方法結合到藝術表達的研究方法 —以研究工具探究藝術超越的方法.................................................................... 52 圖 2. 研究方法之二:本體論與認識論的 n 次元學習結構模型 .................................... 55 圖 3. 研究架構之一:建構後結構藝術表達美育運用之哲學圖表................................. 62 圖 4. 研究架構之二:認識論與本體論並重之理論建構與美育應用 ............................. 63 圖 5. 研究架構之三:章節之結構 .............................................................................. 64 圖 6. 差異與重複作為研究工具哲理圖表之一:問題解決深化學習系統 ...................... 70 圖 7. 差異與重複作為研究工具之哲理圖表二:差異理型的問題解決藝術表達結構 .... 71 圖 8. 差異與重複作為研究工具之哲學圖表三:從差異與重複的表達到差異理型的 決定點性質 ....................................................................................................... 71 圖 9. 差異與重複作為研究工具之哲學圖表四:尋找差異理型的共鳴結構 —現實化、第三方我的聯覺與意志、微分辯證一體三面 .................................... 85 圖 10. 後結構的事實、時間與表達............................................................................. 92 圖 11. 藝術符號的現實化........................................................................................... 96 圖 12. 差異與重複作為研究工具之哲學圖表五: 差異與重複的一體兩面之現實化表達 .............................................................. 96 圖 13. 重複行動的學習:從習性到重新裝配 ............................................................ 108 圖 14. 差異與重複作為研究工具的哲理圖表六: 差異理型的共鳴結構之決定點性質 ............................................................... 110 圖 15. 行動、思慮與重複之關係 .............................................................................. 126 圖 16. 第三方我聯覺的美育應用哲學圖表之一 ......................................................... 146 圖 17. 第三方我聯覺的美育應用哲學圖表之二 ......................................................... 148 圖 18. 差異理型的數學-生物系統 ............................................................................. 165 圖 19. 藝術符號表達之一:從平凡符號到藝術符號 .................................................. 186. x.

(11) 圖 20. 藝術符號表達之二:從每分每秒的現實到虛擬現實 ....................................... 190 圖 21. 藝術符號表達之三: 從現實化類比、超越的運動,到圖表的表達 (將差異與重複方法結合到藝術表達哲理圖表之一) ..................................... 194 圖 22.《繪畫 1946》(Painting 1946),培根,油畫 ................................................. 197 圖 23. 重複⎯主體的參與以類比生命內在的一致性.................................................... 203 圖 24.《卡可基酸酯之眼》(L'oeil cacodylate),畢卡比亞,畫布上的油畫和拼貼. ................................................................................................................... 204 圖 25.《小提琴手》(The Fiddler),夏卡爾,油畫 ................................................. 207 圖 26. 將差異與重複方法結合到藝術表達哲理圖表之二: 問題解決的圖表之力道來源 .......................................................................... 208 圖 27. 美育運用哲學圖表:問題解決途徑—從差異與重複的方法到類比、運動、圖 表的超越表達 ............................................................................................... 215 圖 28. 美育運用哲學圖表:從差異與重複的方法到現實化類比、第三方我的超越運 動與圖表表達之結構 .................................................................................... 225 圖 29. 美育運用的哲學圖表:差異與重複的現實化、問題解決、第三方我聯覺三面 一體的指導方針之一....................................................................................... 233 圖 30. 美育運用的哲學圖表:差異與重複的現實化、問題解決、第三方我聯覺三面 一體的指導方針之二....................................................................................... 233 圖 31. 將差異與重複方法結合到藝術表達哲理圖表之三: 藝術表達的超越與根莖領域之擴展 ............................................................... 234 圖 32. 美育運用哲學圖表: 後結構的動性事實與美育大方針 .................................. 237 圖 33. 美育運用哲學圖表:現實化結合超越意涵的指導方針 .................................... 240 圖 34. 美育運用哲學圖表:哲學辨證的方針 ............................................................ 242 圖 35. 美育運用的哲學圖表:第三方我聯覺的指導方針 ........................................... 247 圖 36. 美育運用的哲學圖表:差異主體、藝術圖表辨證的超越價值與教學詮釋方法 的關係.......................................................................................................... 250 xi.

(12) 圖 37. 通識藝術教室中的美育運用圖表.................................................................... 261. 表次 表 1. 問題解決結構發展的三個層次 ......................................................................... 169. xii.

(13) 第一章 緒論 世間人與人的溝通、與宇宙萬物的共存,生命體的永續發展,符號是主體表達的 重要媒介,符號的表達牽涉到普通的符號與藝術符號表達的議題,當然也涉及生命世 界與認識的議題。 誠如德勒茲(Gilles Deleuze, 1925-1995)的後結構哲學所提醒我們的,人類的文 明有其生命內在性上對於藝術的需要,我們必須從生命處境最基本的生命存在意義之 事物本質上,去追尋一種表達的共鳴性,這也才是藝術所以可貴之處。 科技的進展讓人迷惑之處,在於我們往往被表面的物質需求與因素,混亂了人類 文明發展所需要的最根本需要與意義。因此,利用科技之便利性的同時,如何區分出 文明所在的生命處境需要與藝術真正的品質所在,並給予應有的敬重與珍視的態度是 相當迫切的課題。不管是就如何培養社會中現代世界公民所應有的藝術素養來說,或 是一個文化如何發展並培養各種專業藝術人才,使有助於整體文化具有藝術性的文明 之方針來說,藝術教育方向都密切關聯著主體如何學習超越以成就不僅止於物質層面 的藝術如何昇華的議題。.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許多後現代的藝術學者,諸如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 1980)、德勒茲, 以及高達美(Hans-Georg Gadamer, 1900-2002),都曾經提及知識的學習應是一種開 展性的思維模式,而創造性必須是在這種模式下培養。藝術表達實乃關聯著認識世界 與生命定位或溝通的問題解決與學習。面對近年來物質化商業利益取向的主流意識, 問題核心都是對於藝術美感、創造、進步、自由、智慧等觀點的錯誤定位與思維模式 所致。因此,本研究希望藉由德勒茲的後結構美學思想,提出美育上問題解決的可應 用方針。 德勒茲在《普魯斯特與符號》(Proust & Signs)中談到:「這世界乃由人們、對 象物、物質所散發的符號系統組成體所形成的一個整體。」(Deleuze, 2000: 5)雖然 所有的事情都是經過符號的形式使得彼此之間得以進行溝通,然而,它所呈現的卻不. 1.

(14) 是一個能有一個統一展現模式或破譯的途徑之狀態,於是「學習是符號所關注的基本 必要﹝性質﹞。」(Deleuze, 2000: 4)就是在這個學習性當中,生命本體論的真差異 (difference)的探尋,才是被賦予了某種價值與意義。 所以,德勒茲才會說,在塵世的符號(the worldliness)中,當人們從對世事的失 望與殘酷做了判斷,其實是只停留在「想法上的觀點」(the viewpoint of thought) , 那是在還沒試圖超越的探索問題解決途徑前的「呈現愚蠢」(appears stupid)狀態 (Deleuze, 2000: 3-5)。 因此,何種藝術的表達才是值得珍視與追求的,乃是美育上 至關重要的議題。. 一、真實的議題的混淆: 從真差異、幻象與符號談起. 一張隨手拍的照片通常不是藝術,一段平常片段電視上的新聞影像也通常不是藝 術,為什麼呢?照片所傳遞的訊息會比真正的藝術真實嗎?因為,它們無法承載像藝 術所能承載的那麼無限的時空與真實,它們的時空只能是片段的。但是,時間是不斷 流逝的過程,在空間中發生的事物,有其太多的背景與因素,並非照片、片段的影像 就能訴說事物的真相,媒體所呈現的訊息也可能有各種偽裝,藝術性的詩意特質為了 更真實的表達,應該是如何的一種狀況,此乃一個相當重要而必須被釐清的課題。 正如同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1929- 2007)對於這個時代的表面真相的質疑, 其實事實與真相卻是有落差的。若以這種觀點檢視,在一個關於龐德的電影故事中, 龐德所喜歡的女孩,在殘暴之徒播放了一段監控偷拍的影像後,女孩喪失了對於龐德 的信任,那片段的影像是:父親自殺前,是龐德給了她父親一把槍。於是,她做了判 斷,覺得像是龐德要他父親自殺。眼見可以為憑嗎?這在哲學上已有許多的探討,即 使是眼睛所看到的表面證據,都不一定能為憑。因為,人們看到的只是片段的影像, 時間其他時空中到底怎麼了,只有藝術詩性的表達,會企圖將真正的真實捕捉到整個 表達中,而邪惡與另有目的的惡棍,反而只會擷取令人誤解的部分來片面的表達事物, 藉以達成其邪惡的目的。 一個極度傷心的人,可能剛好被捕捉看到的影像,是他偽裝堅強或試圖自我振作 霎那的歡樂景象,其中背後的辛酸,與如何堅強勇敢地讓自己重新積極追尋生命真義 2.

(15) 的過程,片面捕捉的影像並無法表達,甚至可能被誤解的作錯誤判斷。相對之下,影 像也可能被殘酷或惡意企圖的有心人,為某種特殊目的所扭曲利用,表面可憐、多情、 犧牲的景象,也許卻是刻意被製造設計出來的欺騙狀況。但是,真正的藝術表達,則 應該是透過影像的加速或減速,以及相關視覺語彙的藝術圖表之安置,表達出含藏真 實時空之無限性的,具有解決生命問題意義的,必須是從真實的生命幻化出來的表達, 這才是藝術表達的可貴之處。 即使是實用性的設計,亦反映著許多設計背後的訊息,一個只為賺取暴利的牛奶 包裝設計,只會在意包裝表面的吸引力之受注目,但是,一個有某種設計社會責任的 設計,會顧及生命真正需要的環保、健康等實質因素。生活環境空間的設計規劃亦是 如此,這也是為何購屋時若要購買樣品屋往往不實用之因,因為真正的生命需要,並 非只是表面的美觀大方。 科技媒體發達的社會中,這種種問題所存在的現象更趨嚴重,是否照片、紀錄性 影片就是事實,所有能被訴說的事情也都是事實?網路訊息發達的社會中,人們誤以 為自己擁有能掌握更多元訊息的能力了,非專業的人往往也因為自以為可以輕易地得 到各種訊息,自大自滿的以為自己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反而忽略了應該進一步了解 才能判斷影像背後各種訊息的內在性與專業性。 在這樣的一種媒體環境下,德勒茲甚至強調出為何不能只談卓越?為何應該避 免通則再現,因為,法西斯(Fascism)也談卓越,所以只談卓越若流於再現的表面形 式,而無法從本體論的事實與生命價值需要去感受事物時,就有可能被不道德的權威 者所利用。這也就是為何殘暴的納粹也談卓越,問題是他們的卓越或進步所使用的手 段與訴求是如此的殘暴。當卓越的意識可以將等級區分,在鄙棄低等級價值的同時, 也給了殘暴理由,近年來流行的時尚媒體文化或動畫產品中就隱藏了許多這種意識的 產物。批評了某種低劣的罪大惡極之後,以一種通則的方式將道德與卓越通則化、概 念化,以此合理化以暴制暴的殘忍之價值。因此,即使是唾棄殘暴其實也不一定就真 的是最具有正義感的表達,這就是德勒茲為何批評哥雅(Francisco Goya, 1746-1828). 3.

(16) 對於殘暴的表達1,當哥雅把特異的殘暴如此跨大不實的表現時,就如同現在媒體環 境中許多恐怖片一再假藉著只是提醒人們世間的殘酷面,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同時, 其實是助長著殘暴不實的元素之發芽。 因此,在這充滿虛幻影像與群體性盲從特質強烈的時代中,如何才有助於辨認真 正藝術性的訊息表達,與虛假扭曲的表達之間的區分,並鼓勵一種真正詩性藝術表達 的追尋,則更顯重要。. 二、. 藝術教育應重視主體現實感受與藝術性表達關聯性的議題. (一)僅止於物質的媒體如何才能是藝術. 當今的媒體當中存在著許多以簡單的否定批判或對抗通則為藉口的價值觀,以怪 異、暴力,甚至恐怖的殘暴作為一種對抗權威的象徵,名之為時尚、潮流…。總之, 許多背離人性的價值觀正藉著科技、文明、進步之名四處蔓延,人們也很含糊難辨這 其中每個人該如何在既不被時代給淘汰,又能有所堅持的迷惘中。就連宮崎駿這樣的 動畫大師,科技的進展,讓動畫的技巧可以靠著電腦畫得既快又寫實,人們強調 3D 的立體寫真的奇觀,各種電影的特效可以靠著照片的改編輕易的達到以前要花費好久 的奮鬥才得以完成的作品。然而,科技的運用奇特只是技巧的,藝術真義的內涵卻不 應該逐漸地被這光鮮亮麗的表面所壓抑甚至取代。 甚至沒有主體的物質媒體科技如何運用也成了另一個混淆的議題。當有動畫師去 設計了自主繪製動畫的機器,卻是把那些變形的恐怖噁心的形象當有趣,宮駿駿雖然 完全無法接受這樣的事情,完全無法看完的阻止了放映之餘,也只能感嘆的說道: 「創 作這東西的那個東西絕對不知道痛楚為何物。我覺得嘔心,假如你真的想製造出令人 毛骨悚然的東西,適隨尊便,但絕對不要把這科技帶進我的創作。我強烈覺得這是對 生命的侮辱。」(周雪君,2016,12 月 19 日)宮崎駿聯想到的是他生命中殘障朋友 身體僵硬無法自由行動的感覺。. 1. 這個觀點在本研究後面第五章關於超越的藝術表達部分將有更深入的論述。 4.

(17) 以上所述的這些媒體科技被表面再現的現象,都是當物質媒體科技被運用時缺乏 主體生命價值理念之本體論思辨的混淆結果。因此,現在的社會極需要一種教育的力 量,能讓人們的創造力與美感的發展是利用科技的同時是要創造更有內涵價值意義的 事物,而不是順著市場物質利益的發展,或是讓人類社會正走向一種劣幣驅逐良幣的 退化現象,製造更多的垃圾與社會問題。 根據德勒茲著作《差異與重複》(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關於藝術創造與表達 的觀點,創造性的表達應該有其充足、具體的動性結構,是關於事實的探尋與表達, 問題在於我們要如何掌握與定義事實,事實並不是一個簡單原始既存的事實知識或概 念,而是關係著生命主體探索「差異」過程中的問題解決與學習的意義,並非脫離生 命價值觀的議題(Deleuze, 1994: 5-14, 127-8, 192-9, 212-3)。因此,這個議題密切關 連著藝術教育中,該如何在整個文化的藝術教育政策中、課堂的藝術教材、詮釋方法 或活動實踐的問題。. (二)藝術語言最核心的議題—尊重差異主體生命事實如何超越以產生有力量的 表達. 生命超越與智慧的意義,是尊重每個主體記憶與生命歷程中的「差異」,以及在 每個時空中不同分佈發展流變中的形成的 n 次元的無限性經驗感受積累的「差異」元 素,這些人類生命整體靈魂與身體共同積累的質素,即便是 AI 的人工智慧再高效能, 也只能完成事情,而不可能增長人類自身的能力,人類應該重視自我的學習,與生命 意義的探索,而不是依賴機器與高效率的完成一時的成果,以德勒茲的真義觀點而言, 美不是表面上的標準,還包括生命自我挑戰解決問題的韌性。 在德勒茲的差異與重複(repetition)理論中,重複的表達意義關係著主體探索世 界時,關於生命價值意義與聯覺感受性作用的力量所源自於意志力的一種生命力道。 簡單地來說,德勒茲的差異與重複理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如何能利用符號將問題 本質的實質真實意義,透過主體生命不斷的重複學習之差異領悟精確地表達出來。主 體的生命經驗與各種不同階段的領悟之表達是差異的,然而,有一些能產生共鳴的生 命本體論的考量卻是相同一致的。 5.

(18) 以理想的藝術表達為例,德勒茲曾提及「現代音樂作曲家發現第三種方法來處理 形式(form)、事情(matter),以及力量(force)。〔能〕改變事情成為一種能容納 駕馭宇宙力道(capable of harnessing cosmic forces)的分子素料(molecular material) 。」 (Bogue, 2003: 44)在繪畫上,克利(Paul Klee, 1879- 1940)則也曾經解釋這種力量, 是一種不僅止於可視的,「去將那些非視覺的加以可視化,一種透過可視的運作的力 道(the forces that play through the visible)。」(Bogue, 2003: 44;Deleuze, 2003: 567)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的繪畫所關心的也不是去再現式的表達那蘋果、 山丘,「而是如何處理那注入蘋果初萌芽的力量、那形塑山丘震盪的力量,以成為可 視的。」(Bogue, 2003: 44)簡言之,繪畫關心可視的力道如何表達可視之外的其他 層面的感官覺知之事實,而音樂則是處理透過可聽見的(audible)運作的力道。那種 事實是關連著主體,是因為主體生命內在的某種感受,關係著知覺感受性如何透過媒 體形式的表達,這個生命事實不是一般說的現實表面之再現。 本研究依據德勒茲的差異與重複理論探索世界的方法,發現德勒茲所描述的這種 結合著本體論的認識論途徑,關係著一種主體與生俱來的生命學習發展的潛能,也是 歷史中各種重要的藝術活動之所以可貴的核心。是本研究所強調出的「第三方我」之 意識,是一種聯覺的感受作用,也關係著人類作為生命體所獨有的能量,一種願意為 了生命處境的問題而努力的「超越運動」(the transcendent exercise)。德勒茲形容「超 越運動」是關係著本體論要決定什麼才是至關重要(imperatives)時,一種如同投擲 骰子般的無力感與意志力的「解體下的自我」(the fractured I)之決定(Deleuze, 1994: 199)。 這 種 超 越 運 動 關 聯 著 如 何 透 過 自 由 意 志 擺 脫 再 現 ( representation ) 或 通 則 (generality),即德勒茲所說的「重複」,實乃藝術創作探索之所以可貴的根本。因 為主體是生命事實的基本要素,以「差異」與「重複」一體兩面相應而生的道理來看, 最基本的創造價值須基於生命事實的需求(Deleuze, 1994: 5-14, 127-8, 199, 212-3)。. 6.

(19) 然而,如何定義生命事實的可貴之處則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因此,這將是本研究 所希望加以具體化的重要部分。因此,最重要的位置往往會是在「自由,那總是隱藏 在維持著原本舊秩序當中,而是一個嶄新的第一個果實。」(Deleuze,1994: 193). (三)後結構語言動性的藝術符號意義與主體學習的美育意涵之確立. 後結構語言動性:後結構主義談語言也是在談論符號表達的議題,後結構主義學 者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1930-2004)強調語言是一種動性(dynamic)的生產,雖 然他質疑一般所謂事實(fact),認為詮釋(interpretation)才是關鍵(Best & Kellner, 1991;Derrida, 1973)。但是這觀點並不能被解釋為德希達否認追求事實的重要性, 若只從表面字義來理解,其實是很大的誤解。他所質疑的事實是一般人對於事實的絕 對概念化標準之辨識態度下的事實,目的是希望更精確的解釋符號語言結構的動性。 因此,後現代主義中所謂多元、去中心化,以及解構的概念常被誤解之關鍵,即在於 對於一種整體上更深層與複雜層次的考量之真實,是建立在一種未來性的真實問題需 要之學習與探尋之基礎上的。 雖然後結構主義當中也有各種不同的主張,然而,以德勒茲的後結構主義觀點而 言,他可說是當中對於藝術語言表達本身的結構意涵有相當具體而深入論述的學者, 若能將他的思想更加聚焦在藝術表達的意涵這個議題上,將可提供這樣的混淆局面相 當重要的啟發與指引方向。那是與生命本體論價值超越之間如何結合所以能產生美感 的議題。羅伊(Roy, 2003: 44- 47)曾解釋德勒茲的後結構主義特質,有個很重要的關 鍵在於「力道2」(force)這一詞延伸出來的意義,這種所謂「力量」所主張相關的觀 點,是不同於傅科的「權力(power) 」一詞的觀點的,雖然他們兩者都是後結構主. 2. 不過研究者以為在德勒茲的用語中,“power”或“force”這兩個用語,其實德勒茲並非以如此截然 制式化的區分方式來使用,如同其他用語也都必須是從上下文來看之外,有時候“power”也被輔助 來解釋類似“force”的用意。本研究將“force”一詞譯為「力道」是因為從德勒茲相關的文本中的意 義,那是一種源自藝術作品圖表某種內在張力突破困境的力量,也因此德勒茲之所以以這樣一個 帶有暴力意味的詞語來形容那種感覺,卻是不能被直接的誤解成「暴力」或「武力」,那就完全 錯誤理解了,這也是德勒茲理論經常被誤解之處,本研究希望能將這部分加以釐清。事實上,德 勒茲也曾經是以“effort”和 “strength”來解釋“force”的感覺(Deleuze, 2003: 15)。相關文本引用也 可詳見本研究第五章中關於力量、力道表達的論述。. 7.

(20) 義的重要學者,而彼此也有許多契合之處,但是,德勒茲談的「力道」談的是藝術表 達,涉及的雖也包含表達的生命主體發現權力所導致的等級不均等,但就德勒茲的理 論而言,如何將這種權力掙脫的問題發現解決,以轉化成為形式之表達,乃藝術領悟 更重要的核心工作。 簡言之,德勒茲所主張的後結構主義所處理的,是更直接關於藝術語言的符號表 達的議題,而他所謂重複則是藝術語言表達如何實踐主體生命實際時間與聯覺層次的 議題。在 Massumi 關於木工的學習之敘述中提到一種關於行動的「力量」(force)的 觀點,例如在木工學習如何運用木頭與工具時,並不是依賴 「概念」所能成就的(Roy, 2003:45)。 這種觀點在德勒茲的《普魯斯特與符號》書中曾提及的學徒觀點「只有在對於木 頭的符號有如此敏銳的感受性時,他才能是一個木匠…」,(Deleuze, 2000: 4)而這 層道理在德勒茲的差異與重複理論中,就好比學習語言並不是把字母的「音位」 (phomenes)弄明白的事,而是關聯著整個學習的脈絡網路的如何與差異事件相關聯 (Deleuze, 1994: 193)。正如 Massumi 與 Roy 關於德勒茲論點所解釋的,一種藝術 語言如何透過圖表(diagram)表達事件的關聯性,不是去複製的(reproductive)事情, 而是要在事件中因為所相關聯的網路因素互為而生產的力量(productive network of forces)(Roy, 2003:45)。 總之,誠如德勒茲所主張,藝術表達後結構的理型以「後設語言」 (metalanguage) 的「詩性用法」(poetic usage)的觀點來說,是關於主體如何「講」(spoke)的一種 具有共感時空結構的(coextensive)「虛構」(virtuality)之議題,也是關係著主體如 何學習超越的議題,而不是一個既有的「實證的」(empirical)原本該如何說的議題 (Deleuze,1994: 193)。 誠如劉育忠曾這樣的形容:. 通過主體探究,我們試圖帶回的是那個給予活⽣⽣經驗的世界,那個通 過語⾔⽅得以揭敝出的存有。那種存在的真理,追尋的不是知識與真實的符. 8.

(21) 合⼀致,⽽是⼀種對若隱若現、藏匿在未可確認的⿊暗中的事物,嘗試勾勒、 描繪、說出的企圖,…(劉育忠,2009:184). 後結構主義的符號表達,關係著事實如何透過主體追尋一種理想內涵之表達,因 為當中涉及藝術創造的品質如何定義的議題,與生命、主客體、符號、事實、時空、 記憶、意識、隱喻、模仿、想像等議題之間有各種相當細節需近一步釐清的關係。當 我們主張後結構主義關於事實是融合在一種主客體作用、物質性與心靈交織、時間與 空間轉移中的事實,一種不可定則標準化的事實狀態時,卻也往往因為這樣的一種複 雜性,去中心化、解構等概念顯得相當混淆。因此,如何解釋去中心化不是沒有統一 整體性的離心分崩離析的狀態,解構不是只強調批判的將否定當作通則,如何確立為 何德勒茲解釋多元包容並不是多數獨立個別觀點的集合並陳,…等各種混亂的局面, 也就更形重要了(Deleuze, 1994: 5-14, 127-8, 199, 212-3)。. 三、互卸與互動概念的混淆之隱憂與解決之迫切性 (一)互卸的隱憂. 「互卸3」(interpassivity)與「互動」(interactivity)概念的混淆與澄清,是本 研究將藉由德勒茲的重複與現實化表達理念所要解決的另外一個重要議題,這也是本 研究提出「第三方我4」(the third party on ‘me’)聯覺訓練與教育理念希望能解決的 重要部分。在 jagodzinski 一篇關於從德勒茲的觀點談視覺藝術教育的文章中,提到目. 3. 「互卸」一詞其實是相對應於「互動(interactivity)」的詞語。齊澤克說:「難道互動的另一. 面不是互卸嗎?在一個展示的狀況下,當客體它本身取代了〔主體的角色〕剝奪了我自我滿足的 被動反應(或悲傷,或笑),難道我自己跟客體的互動觀察不是必要的嗎?」(Zizek, 1989: 7) 簡單的說,齊澤克關於「互卸」的觀點,質疑了我們面對著媒體時的主體狀態,一種表面上主體 有著豐富的感受性反應的表面,其實並不是真正主體的反應,而是媒體本身的預設走向。這也正 是 jagodzinski(2005: 129)之所以提出關於主體的「互卸」「它作為雙重–反思性認同的批判潛 在性(its critical potential for identity as double-reflection)」的擔憂之原因。 4. 見第一章第四節關鍵詞之「第三方我的聯覺」與第三章。 9.

(22) 前有一個關於藝術教育的重大挑戰,是當我們處在這樣一個複雜而「非線性的」 (nonlinearity)充滿各式虛擬影像時代裡,關於「互卸的矛盾性」(its paradox of interpassivity)所造成的影響(jagodzinski: 2005: 129)。他並且舉出了許多媒體創作 的實例來說明,當媒體自身已經將主體本有的反應能力,以創作者的觀點替代性的先 行表達了出來,取代了主體被動性的反應與反思性時,這種剝奪了觀者直覺反應力的 媒體形式,直接地針對觀者的影響,到底是一種啟發嗎?或者其實以德勒茲和齊澤克 (Slavoj Žižek, 1949-)的主張來判斷的話,反而都是一種主體直覺反應力的可能傷害。 換言之,往往當我們強調互動時,事實上人們所從事的行為非但沒能達到互動的 初衷,並且得到的結果反而是一種互卸的狀態。當我們誤以為科技可以幫助我們有更 靈活的主體與對象之互動性時,是否主體真的受惠於這樣的所謂「增能」的企圖,或 者,其實是相反的,人類主體其實並沒有受惠於我們表面上以為的能讓我們增能的科 技,而是相反的,人類主體不但沒有因為科技的利用而增能,反而因此「失能」。 這個問題牽涉到在目前許多後現代理念中雖然開始強調主體的自由、直覺、開放 性、多元性或者活動的去中心化的等方針的同時,其實並沒能真正透過所謂藝術引導 學生開啟感受性,許多似是而非的混淆現象,其實是反而模糊了原本藝術媒體理想性 的初衷,而使得藝術品質與教育的議題成了最大的發展障礙。這也是為何德勒茲需要 一再釐清各種被再現混淆的意識狀態之原因,為避免各種似是而非的混淆現象,因此 辨明真「差異」,以及將「重複」的行為,所謂第三方我的聯覺如何作用的意義釐清, 也就更顯重要的。. (二)美感與創造力表達的意義混淆. 近年來隨著浮誇流變的新穎表面,速食文化價值中所宣稱的創新、流行,也使得 人們習慣的透過網路表面的概念性知識作為認識世界的媒介,其實是使人們失去原本 探索環境與差異的重要原因。人們在所謂學習上誤以為網路搜尋的技巧與能力,就是 能有效率的掌握所謂豐富的知識的能力,往往想付出少一點的時間,卻想要得到最多 的知識,問題在於學習的重點不是一個個的知識,而是主體本身的能力,逐漸的,學 習能力的隱憂也浮現出人們逐漸拋棄靈活自己感官經驗認識事物環境的能力傾向,如 10.

(23) 果靈感只是沒有生命感受需要的各種新訊息的標新立異,其實那真是美感與創造力的 誤解。 再以藝術表達而言,不是去「再現」既有的標準知識,不是網路上沒有真實時間 的概念知識,藝術符號的意義必須是在每個生命體對於「符號」理解詮釋下的「意義」 , 還必須是像游泳、開車、鋼琴學徒一樣的持續堅持的參與之學習過程,更是像聽音樂、 觀賞畫作、欣賞詩需要生命靈魂去感受學習一樣,會有生命體本身時空的其他事物的 連結與感受,「美感」與「創造力」的產生,應該是在這生命時間過程中因為生命體 自身需要的問題解決,學習嘗試的本質真義中產生。若是失去這些生命感受的學習因 素與磨練的過程,誤將蒐集到表面知識訊息當成直接可以速成的真理,而沒有任何與 生命體之間的關聯,其實是無助於學習與進步的。 這裡於是談到的是所謂關係著「進步」這個概念所需要的「學習能力」的隱憂, 有一個關鍵的位置在於如何定義「學習能力」的問題。如果我們定義「學習能力」是 要能掌握到越新、越多、越好的資訊是越卓越的,那麼也就很容易被推論出所謂「進 步」要能不斷科技更新、創造更多、更好的,並且能掌握越多、越快的人,也就是越 卓越的學習人,越進步的人。於是,這樣的邏輯概念也促使了一種企圖的產生:亦即 認為若是能發明所謂人工的智慧以幫助人們更快速掌握越多、越快,那麼能掌握這些 科技的人也就會成為越具有高智慧與卓越的人。邏輯是這能使人利用電腦增強掌握與 運用知識的能力,現在甚至下棋的頂尖高手,都已經輸給了某種人工智慧,這發明者 的企圖與邏輯也許是覺得他自己用機器戰勝了棋王。 然而,機器並不是進步的重點,機器不會改變,重點在於生命體本身學習了 什麼,所謂生命體的進步並不會因為外在機器的進步,就能速成的被植入進步的元素, 而應該是生命體本身的進化。發明了表面贏過棋王的人,其實他並沒有戰勝棋王。棋 藝的美感與棋技的創造意義,有其內在生命歷練的美感,並不是一個比賽的表面標籤 這樣的事情而已。就算合理化說機器可以訓練人更有棋技,問題是這樣的棋技要做什 麼,下棋這件事情的本意完全被物化了。棋王每天「重複」的棋藝相關生命歷練的「差 異」過程之點點滴滴,並只不是一個表面的勝負的事情,「美感」的產生也不是贏者. 11.

(24) 為王的標籤,而是在那當中的某種「差異靈感」的問題解決之時刻的感動,那種感動 不是機器所能製造出來的。 因此,德勒茲強調出重複源自於主體的獨特差異與學習之差異潛在性,以及重複 行為或觀念感受性如何掙脫法則,開啟自由的感受性所以必須關聯著的生命力量、心, 以及感情。呼應著這樣的藝術表達的主體生命內在力道的觀點,德勒茲並且在他關於 具體藝術實例的相關著作中的分析,也解釋了藝術超越表達的力量如何關聯著主體如 何藉由一種自由而不凡的創造,也是本研究希望藉由重複與差異理論具體來深入分析 的部分。. (三)應重視生命價值與問題解決關於事實的實質人文議題. 德勒茲談的「力道」談的是藝術表達,涉及的雖也包含表達的生命主體發現權力 所導致的等級不均等,也還包括主體自我限制的掙脫,種種生命的差異領悟如何轉化 成為形式之表達。整體藝術符號表達是如何涉及現實,如何包含生命各種時空感受的 領域以表達,如何涉及本體論的生命內在性純粹力量的追尋的議題,例如當面對死亡, 死亡不只是一個限制的概念或力量,死亡這件事關聯著一種無形的另一種本體論的自 由力量(Roy, 2003:45-7)。 不論是美感、創造或知識的探索,若不是基於哲學一貫求真求是的企圖上,這世 界的價值觀走向商業物質功利取向,甚至非人性的科技走向,乃對人類未來發展之隱 憂。然而事實上,這個關於何謂事實的議題,不管是歷史或現況中,一直是一個相當 深奧難解的議題,在德勒茲的後結構主義的美學主張中,其實提供了相當具體而深刻 的解釋。但即便是德勒茲關於後現代知識人文現象的深知灼見,已使得他的理論相當 受到注目,資訊與各類網路發達,雖增加了各類研究資訊的便利與流通性,相對也造 成某種嚴重的研究弊病,即當錯誤的詮釋的一再複製重組,最後所得到的結果並不一 定都是德勒茲的觀點,甚至不能是具有建設性的錯誤主張,一些的詮釋所導致的相關 實務之錯誤運用或解釋,還可能諷刺的被誤解成一種完全相反的觀點走向。因此,如 何才能釐清德勒茲論點所提供當今社會問題解決方向之關鍵性啟示,掌握德勒茲所建 議的差異與重複理論的方法,確實根據其文本的誠實研究,實乃基本重要的研究工程。 12.

(25) 其中有個很大的問題點即在於對於「虛擬現實5(virtual real)」的定義問題。誠 如學者 jagodzinski(2014: 92; 2005: 219-132)所提及的,他將齊澤克的「互卸」觀點, 拿來檢視關於後現代許多關於「虛擬實境」為創作的作品,並且質疑當前美國的教育 中其實存在著由於對於德勒茲觀點的錯誤詮釋所產生的嚴重問題(jagodzinski, 2014: 92; 2005: 219-132)。關於德勒茲所強調的 「虛擬現實」一詞,本研究歸納其原本是 為強調人類主體認識世界並無既定「事實」的差異發展性,強調「事實」的探究是一 種表達,是主體不斷突破通則的「虛擬現實」的表達,並非概念的「事實」原初本體, 原意是為了解釋主體的開放性學習結構,而強調出「事實」動性結構的一種後結構主 義,關於主體的認識過程在定義「事實」上扮演的角色,「虛擬現實」可以說是結合 了主體、符號表達與「事實」之密切關連性的,關於「事實」一詞的更深刻之用語。 但是,可能因為德勒茲個人特殊的用語模式易使人誤解,導致「虛擬現實」一詞 其原本重視更深刻的對於「事實」的哲思性體會往往被忽略或誤用。jagodzinski 提到 此一詞卻可以被以概念性的理解方式的被相反的誤解成是 「外來的非人性」(the inhumanness of the Outside)所謂外界加入的虛擬事實。致使可能完全違背了德勒茲觀 點地被詮釋,甚至相反地被延伸解釋成以為 AI 人工智慧的發展可以外來的加持到人 類的能力上之錯誤主張。這種錯誤理解,甚至是惡化目前「演算法」 (algorithmization) 與「數位化」 (digitalization)科技環境原本就已存在的人類關於齊澤克所提的「互卸」 的現象所發生的隱憂(jagodzinski, 2014: 78, 92),卻是諷刺的還能以德勒茲之名來做 宣稱,其實道理卻是完全相反地與德勒茲真正的主張剛好背道而馳。 因此,jagodzinski(2014: 78-79, 92; 2005: 129) 提到當這樣的科技環境已儼然成 為一種現實(reality)時,人類這個物種現在所面臨的危機,是在不自覺的狀態下, 人們大腦已被以各種不同形式之自我中心走向默默地影響著,如今,教育所擔負的重 要工作與使命,是迫切的需要讓人們能體認到,如何才能確實地掌握這樣的科技語言, 成為真正的「現代的人文主義者」(modernist humanism),而不是在學習如何 「編. 5. 詳見後文第三節關鍵詞「幻象與虛擬現實」部分更多解釋。 13.

(26) 碼的能力」(coding capacity)而已(jagodzinski, 2014: 78)。這也是為何釐清藝術的 定義與品質之核心意義所在如此重要之原因。 至此,研究的首要工作是必須釐清德勒茲的觀點,才能真正對於解決這些複雜問 題能有確實的幫助。藝術教育實乃關於美學與事實的議題,立基於這樣的人文主義觀 點,關係著生命如何學習感受事實、後結構的事實與生命世界發展之關聯、主體如何 參與並分享世界的藝術符號表達之意義,更重要的是主體的感受性與生命歷史在這當 中的意義的議題。 《差異與重複》一書在德勒茲著作中,乃基本的核心觀點方法澄清的部分,德勒 茲其他著作中的觀點,若能從他差異與重複的理論出發理解,可以得到各種相當共鳴 性的一致呼應。如同 Somers-Hall(2013)所形容的,但是這是一本相當艱澀難解的著 作,其中的哲理牽涉藝術創作、教育學習、現代藝術、後現代藝術作品、史觀、美學…, 並以其他跨域的廣泛知識領域以充實其中的意涵,正如同藝術表達本應無遠弗屆的生 命創造價值與意義的特性。本研究希望以《差異與重複》一書文本研究出發,將德勒 茲的差異與重複的理論作為理論工具,具體建構成一套可供現在混亂的藝術價值判斷 的哲理基礎,希望對於各種可能延展的藝術教育研究有所貢獻。. 在宇宙生命世界裡,人類並不能簡單地把自己認為是世界的中心,每個生命終究 會走向死亡,不可抗拒的時間的力量在這當中作用,在每個時代的過程中,每個生命 的現在時刻進行的當下,其實不管是大時代環境的問題,或是個人特殊成長環境因素 的狀況,每分每秒的經歷中,總是不斷地要做出決定與選擇,人類的靈魂智慧如何作 用在這生命中的種種決定?它關聯者主體自己對於如何繼續自己生命之態度或期盼, 當然也關係者主體如何界定自己與環境世界的關係,生命主體是否應該學習,如何學 習,這些觀點所涉及的議題即哲學裡面所謂的認識論(epistemology)與本體論 (ontology)的兩個主要之議題。本體論的議題是關於主體與生命世界的關係、生命 價值的追求與意義;認識論的議題則是主體該以何種認識途徑來運用發展自己的能力 與世界溝通,以實踐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14.

(27) 藝術不是與此不相干的另外一件事,相反的,藝術在人類生命歷程中始終扮演著 這當中最關鍵啟示性的發言角色,因為真正的藝術乃源自於生命的某種韌性與磨練之 真切表達,不僅僅是為自己的生活,也願意盡力為後世的永續發展盡一份力,此乃為 何即使每個時代裡總有一些所謂檯面上受歡迎的藝術家,然而當時代變遷,真正在藝 術史中被崇尚的藝術家則是如梵谷(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等,往往在當世不 見得是被認同的,因為他們的貢獻與啟示是生命永續的長遠性的,是對於生命處境真 誠的關懷而非個人一時的私利的。有價值的創造性靈感會是真正發自與生命感受問題 直接相關的事實需要,會在一種關鍵性的位置出現,美感也就自然的產生於其中,因 為真正的需要而有各種可能性的存在,所以藝術創造性的靈感需要一種真自由的解放 感受,靈感的位置也就無所框限,這也正是為何藝術的定義難以界定之因。但也正因 為如此,如今潛在的虛假藝術也正無所不在的侵蝕著人們的生活型態,研究者以為如 何將真正藝術的內在深度意涵加以釐清,已是藝術教育工作迫在眉睫的重要基本工程, 因為藝術在生命世界中乃扮演著文明發展的關鍵性角色。 在這個網路數位媒體已成為生活環境中的必然時,人們並非只能順應著潮流與經 濟因素的擺弄,讓人類文明的價值自然的消長,其實藝術教育在這當中扮演的角色關 係著我們是否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事實,問題是人們是否真的掌握了值得發展的藝術 方向。當人們混淆了藝術的價值,那麼其實藝術教育的功能也就被削弱了,這也是本 研究希望能對於藝術教育的美育方針有所貢獻的基本思維。. 15.

(28) 第二節 研究目的—從問題意識談起 隨著當前人類科技的進展種種所謂的文明的活動,我們必須首先釐清的是哪些情 形才是真切值得人們追求的藝術性,藝術的美感與創造性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意涵,此 乃迫切需要釐清的課題。有了這樣的辨證基礎,我們也才能有清楚的線索了解生命內 在性、生命處境、事物本質等所以能如何關聯表達而具有藝術性的共鳴之所在。換言 之,必須釐清藝術之所以可貴之處,也才能進一步探究其中各種藝術教育實施途徑與 方法。在後現代藝術的定義上,德勒茲的觀點是跨界的涵蓋著各種不同的範疇與議題 的,也因此本研究並不特別區分藝術教育與美育之區別,而是從整個藝術符號的表達 之美感與創造教育之議題切入,不過在整個藝術教育方針的個別取材的論述方向上, 還是比較偏重在視覺藝術的美育方針上為主要著力點。 本研究希望藉由德勒茲的《差異與重複》一書關於差異與重複的理論,提出具體 關於藝術符號創造與表達品質判斷的方法,建構具有未來開展性的問題解決的方法, 希望將值得珍視的藝術發展方向能具體地建立起來,以有助於美育上判斷如何培養引 領社會真正具有詩意美感的創造之問題解決的教育功能。藝術教育應重視生命超越力 道的藝術品質核心之培育,如何教育藝術語言最核心的議題與人文教育,應尊重差異 主體生命事實如何超越以產生有力量的表達之訓練。目前台灣關於德勒茲《差異與重 複》的研究主要還是以哲學理論層面的探討為主,而本研究雖然著重從文本的意義的 掌握,但是,目的在組織結構出德勒茲的差異與重複理論如何可做為一種研究工具, 藉以能判定藝術品質與價值的理論工具。 事實上,德勒茲自己本身已經做了這樣的工作,不過,他並未將這樣的論點具體 結構出來,而是零散的呈現在不同的著作中。本研究則在將這些著作中密切關聯藝術 品質結構的核心意義架構出來,並希望能具體提出應用的見解。 例如德勒茲在《普魯斯特與符號》一書主要是以普魯斯特的文學符號表達做 討論,談的其實是藝術符號的議題。《法蘭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Francis Bacon:. The Logic of Sensation)一書則是以視覺藝術的符號表達為議題的著作,談論的則是 視覺藝術如何基於視覺的媒介,表達一種聯覺的多重知覺感受性以超越表達的議題,. 16.

(29) 是關於藝術品質如何透過圖表(diagram)的組織結構超越表達的議題。事實上兩本著 作都是基於他《差異與重複》書中所示的差異與重複的方法,只是從不同媒體符號實 際的表達意義之論述分析。而本研究則是希望將這當中德勒茲一致性的觀點整體結構 出來。 在《普魯斯特與符號》書中,德勒茲提到從整體符號(sign)的角度切入,事實 與符號之間的關係,符號與生命體的關係,符號的功能、價值、作用。人們透過符號 解讀與溝通,符號必定要經過詮釋,符號表達的學習、符號解讀的學習。德勒茲解釋 所有的符號都是必須被破解(deciphered)、詮釋(interpreted)的。不管是哪一個領 域的符號表達,都必須對其符號領域有相當程度的訓練與表達經驗之學徒的學習過程, 就如同木匠、醫生一般(Deleuze, 2000: 4)。這些論點密切關聯著德勒茲在差異與重 複理論中所揭示之重複的行為之意義,即研究者所強調出第三方我聯覺之意義,而這 種行為與符號意義之間的關係,其實也正是與藝術符號表達之間的關係。 而在繪畫上,德勒茲在《法蘭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書中,曾以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1475- 1564)的繪畫力道來形容一種所謂「繪畫的事實(the pictorial fact)」,德勒茲形容那是一種唯有在繪畫中才會發現的獨有而深刻的行為特質,「一 種純粹的邏輯(a pure logic): 如何從事實的可能傳遞到事實本身。因為圖表只是一 個事實的可能,在那裡繪畫存在透過展現一個非常特殊的事實,我們稱之為「繪畫的 事實」。在歷史中的藝術,或許米開朗基羅是那個最能引領我們掌握這種存在的事實 最有力道(most forcefully)〔的藝術家了〕。」(Deleuze, 2003: 160)這種感覺若是 我們以簡單的書法逆筆之內在力道來形容或感覺,就可以很清楚地發現並且解釋,為 何電腦列印的字體再多樣,仍然缺乏的就是透過一個真正生命體的書寫的內在力量。 擴及其他領域的藝術形式來說,德勒茲為何在差異與重複的理論中一再的批評通 則(generality)與表面的模仿再現(representation),因為通則複製規則的表達不會 是從生命的內在性體驗的超越下之「即時性6(instantaneity)」的「圖表」之表達。可. 6. 德勒茲在差異與重複的理論中,曾提到重複如果存在,表達必須是重在即時性(instantaneity) 而不是多樣性(variation)(Deleuze,1994: 2)。. 17.

(30) 貴的藝術價值,總應該是出現在事件參與當下的那個突破困境真正為了解決事情的狀 態。就以影印的科技對於世人為例來說,雖說有很大的方便性貢獻,但是,那只是方 便,新科技的 3D 列印又何嘗不是如此,技術的運用除非我們能在整個行動中產生某 種生命困境解決的力道,例如利用 3D 列印技術幫難民建設得以安居之住處的行動, 也許是融合了主體某種後現代行動拼貼(collage)的意義與手法,如此的科技技術才 可能被賦予某種圖表運用的意義,而可能被賦予藝術性,否則即使是古文物或繪畫的 模仿複製保存,一件經由藝匠手工製作的作品,必然會有更多的意義價值是比只透過 機器編碼製造複製的物件強得多的,關鍵就在於一種藝術力量的問題。 關於這種藝術表達核心的力道之議題,事實上也是德勒茲在差異與重複理論中關 於「超越的運動7」(transcendent exercise)相關的議題,針對「超越」、「本質」、 「理想」等概念他做了各種哲學辨證的相關論述,當虛假的力量被刻意的添加,表面 的標榜超感(para- sense)甚至其實是暴力的(Deleuze, 19943: 195-9),其實為的是 辨明各種虛假偽裝的力道,這些都是本研究希望具體釐清與架構出來,使其觀點能更 清楚在藝術表達上應用的意義,以為美育所運用。 因此,本研究主要根據《差異與重複》一書所揭示的認識論與本體論的方法,建 構德勒茲後結構美學如何定義事實、符號與藝術表達的美感途徑,作為一套工具理論, 更結合《普魯斯特與符號》與《法蘭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兩部著作的相關論述。 針對主體應如何突破生命困境之超越與學習,才足以成就藝術的符號表達的核心意涵, 以及各項判定藝術品質的關鍵內涵為何做論述分析。因此,主體生命價值與事實的本 體論議題,乃本研究以此建構出一個美育上可作為各種教育研究基礎之哲學圖表的根 本。以此做為美育應用實踐的基礎論述分析,雖然這些著作所討論的藝術範疇分屬在 不同表達媒介的領域裡,但因為德勒茲在探討相關美學議題時,其實對領域的區分之 論點本就並非是傳統分類的評析模式或觀點,如此也就給予了藝術領域表達更寬廣的 後現代藝術定義之基調。. 7. 關於「超越的運動」的相關論述,可先參閱第一章第四節關鍵詞的部分。 18.

(31) 一、了解從生命的內在性事實中,有效組織成有助於問題解決的「圖表」之藝術性 表達之意涵 (一)後結構的事實與現實化表達的美育意涵. 這世間的差異事實所關係到符號如何表達的,透過德勒茲對於《追憶似水年華》 (In Search of Lost Time)表達的符號系統的解釋,可以瞭解到事實的差異並不是過往 時間的記憶與結構,而是雖然透過這些過往的差異符號,通往的卻是未知的探尋領域 的旅程,在這過程中,主體它並不知道他到底會學習到什麼(Deleuze, 2000: 3-5), 亦即所謂事實不是在過去,而是「過去的差異」與「現在的重複」所交融的結果(Drohan, 2007, 139-40)。一種未來性的真需要的探索,才是重複探索所謂生命理想實質的真實 意涵,這當中還關聯著歷史,以及如何懷舊的議題(Deleuze, 1994: 83-5)。 因此,所謂藝術的符號,是關聯著生命價值判斷本體論的問題,以及如何認識感 受差異並重複探索以掌握最高級形式(the superior forms),以成就符號表達的藝術 性,而不是最原初的符號。又例如幻象、虛擬與事實之表達彼此之間的關係如何,在 藝術表達時的品質判定上如何運用,這當中的觀點都是德勒茲在《差異與重複》書中 已清楚揭示卻未被具體與其他著作整合組織的重要內容,也正是本研究希望加以整合, 讓關於藝術與創造教育所應釐清的各種基礎哲理可以被建立起來,使在藝術文化、教 育發展上能有所依循之理論基礎之原因。. (二)辨明事實如何透過藝術語言現實化的議題. 這是關於藝術語言(language)如何表達意義(meaning)的議題,一個有價值的 藝術表達當然不可忽視的是它表達了什麼可貴的內涵?內在的藝術感動的質素 (timber)是什麼?而不會只停留在如何表達的議題,也不是鄙棄如何表達的議題, 這也正呼應了德勒茲為什麼主張談藝術的形式時,不能與藝術的生命內在性意涵分開 來談的原因,因為藝術表達本就是藝術家生命「事件」(event)8事實之「現實化」. 8. 更多相關敘述詳見後面第五章關於超越與藝術表達的部分。 19.

(32) (actualisation)9,是一種生命的參與過程,是本體論與認識論結合的一個整體,藝術 的內在「力量」之意義與價值,即與這「現實化」如何建構其意義有關。 本研究所要談的關於表達「力量」或「力道」相關的詞彙,在德勒茲的各個文本 中,經常有時也許像是隱藏在文本的字裡行間而不被關注到的字眼,但是,仔細咀嚼 德勒茲的文本,將可發現「力量」、「表達」、「事實」三個詞彙,是德勒茲解釋關 於「藝術」表達主張時相當重要的核心議題,因此,在本研究將先從差異與重複理論 如何掌握「現實化」切入,接著針對「表達」如何透過「第三方我的聯覺與意志」, 以及「差異理型的哲學辨證行動過程」實踐「超越」,以提出一個具體有效而具有生 命力道的藝術表達。針對這三者以及其間的相互關係深入的探討論述。. 二、差異與重複的方法作為理論工具—探討藝術的品質生命內在性超越與表達的意義. 本研究利用德勒茲的差異與重複的理論在建構基礎判斷藝術表達品質之方法,以 德勒茲的學術用語來說,即建構美育上可以應用的一個後結構藝術表達之哲學圖表。 事實上,一方面希望將德勒茲的差異與重複的理念方法完整的架構以供後人運用;一 方面也希望能藉由這個方法探討藝術表達品質的議題,建構出能做為美育上各種相關 議題延伸運用的理論基礎,例如:教材選擇判斷、引導詮釋的目的與方法、鑑賞與創 作教學實施之引導方針、各種藝術相關領域選材、藝術教育活動,甚或藝術人才訓練 等。. (一)探究以主體學習為核心的美育意涵與方法. 以本研究將探討的學者們的看法來說,德勒茲與梅洛龐帝都認為人們不應該只依 賴認知思考,但是這裡卻仍必須小心誤以為他們否認人的理性邏輯思考而傾向絕對感. 9. 德勒茲解釋「現實化」是一個「真誠的創造(genuine creation)」。透過分化的潛在可能性,例 如眼睛這器官是透過類比的現實作用,而現實化的是如同柏格森所形容的無限性特質的「一個虛 擬的多重性(a virtual multiplicity)」,這當中是透過虛擬的表達或問題解決如何作為現實的工作 之問題(Deleuze, 1994: 212)。其實美感的力量是在不分類、不刻意捏造的探索狀態中,從一種 精確的為了生命現實面的超越意義之問題解決的決定位置與選擇時刻,會自然地油然而生。. 20.

(33) 性10 之強調,事實並非如此,這種觀點主張的是另一種認識的狀態,也正是本研究將 提出的「第三方我藝術聯覺」一詞所要強調的,希望藉由強調並具體系統化此一認識 系統,以延伸到藝術創作教學上如何運用引導與教育上的意義,其中將牽涉到差異感 觸的生命問題解決之探索與辨證表達。 高達美的觀點中也有類似的主張提到,經驗並不是固定不變、有規則的,或可證 實的才是經驗,經常人們只選擇自己認同的事例,排除自己不認同的現象來做為經驗, 真正的「經驗共相是在一個不可預測的、不可控制或不可思議的方式出現,統一了凌 亂的知覺。在當時,我們失去了主導性,似乎又開放自己,讓那些凌亂的知覺自己出 現。」人雖然有「前見」(prejudice)且必然受前見影響,但是理解必須要能開放意 識,不能讓前見統治思想,否則則無法得到真義,所以,要開放自己,因此,高達美 也強調出一種不斷探問,永不完備的無盡的理解過程(陳榮華 2011: 154-158;192196)。. (二)重視德勒茲的差異存底、高達美的前見、柏格森的倒立圓錐體. 高達美曾提到人有其意識的歷史之處境,即所謂的「前見11」 (prejudice)。「人 無法跳離它,客觀而完備的理解它。」高達美認為人理解結構原本就是如此一種狀態, 「它的自我知識永不完備。只能在無盡的過程中,對自己做更多的理解。」但是人的 視域是可以學習的,也就是他所謂的「視域融合」(fusion of horizons),學習可以. 10. 事實上在德勒茲的觀點中,他所質疑的是通則、概念化,而不是理性。德勒茲雖批評康德等的 某些論述,但另一方面德勒茲對於浪漫主義的哥雅也並不是肯定的,尤其批評殘酷主義或佛洛伊 德的將感性、潛意識絕對化的情形。 11 高達美認為人的視域是前見而不是偏見,因為一方面雖是指出了前見對於主體認識的妨礙,但 另一方面卻也不否認這些前見當中,其實也正是主體視域容納的所在位置,亦即德勒茲所謂的主 體的經驗存底,都是必須被加以尊重的部分。但是卻也試圖在這當中尋求被前見所框限的狀況。 這也正是為何後現代理論所強調的多元尊重、對於個別主體的尊重的道理之所在。德勒茲在解釋 這個部分時,所使用的論述方式,則是以差異強調主體的過往存底經驗之不同與獨特,也同時解 釋這當中所經常被框限的一些通則、概念的妨礙認識之問題,並定義一種重複的認識被動探索嘗 試過程與狀態,以尋求差異感觸以期能以藝術的符號做溝通與表達。 高達美(陳榮華,2011 :158-162)提出所謂的「視域」的觀點,也認為人有其意識的歷史之處 境,即所謂的「前見」。「人無法跳離它,客觀而完備的理解它。」高達美認為人的理解結構原 本就是如此一種狀態,「它的自我知識永不完備。只能在無盡的過程中,對自己做更多的理 解。」但是人的視域是可以學習的,也就是他所謂的「視域融合」,學習可以讓視域更開闊寬廣 而有深度。 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013) The ‘Art’ of Teaching Creative Story Writing In (Eds., Janice Bland and Christiane Lütge)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2004) Language and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Peter Senge教授,於1990年 出版「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和實 務」(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In addition to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that the teachings of Zen had on Shi Tao’s ar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this paper proposes further studies on Shi Tao’s interpretation on

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Korea.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5) A guide to safe practice in art & design.. Sunderland: 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5) A guide to safe practice in art & design.. Sunderland: AN

• Each student might start from a somewhat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and experience the encounters with works of art and ideas in a different way... Postmodern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