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書評》心性陶冶:大學如何強化學生的內在生命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書評》心性陶冶:大學如何強化學生的內在生命"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心性陶冶:大學如何強化學生的

內在生命

CULTIVATING THE SPIRIT: HOW COLLEGE

CAN ENHANCE STUDENTS’ INNER LIVES

溫明麗

Sophia Ming Lee Wen

壹、緣起與動念

此次所以撰寫《心性陶冶:大學如何強化學生內在生命》(Cultivating the spirit: How college can enhance students’ inner lives)一書的書評,主要 基於三個原因:(一)國內對於心性陶冶研究方面尚少有系統性的成果發 表;(二)生命教育雖然已經受到臺灣教育界的重視,但是縱貫性和延續 性(或貫時性)的研究仍不足;(三)高等教育雖已將生命教育納為通識 教育的一環,惟生命教育相關的期刊、教學和書籍,卻相對較少,且無論 理論的系統性或實徵研究的客觀性仍有待充實。而Astin 等人共同完成的 《心性陶冶:大學如何強化學生內在生命》一書,正好可補足臺灣發展生 命教育所欠缺的上述三大要件,為臺灣生命教育的發展提供典範,故值得 將此書推薦給國人,讓對生命教育、靈性教育或心性陶冶/教化有興趣的 專家學者或教師,作為教學或進行統整性或系統性研究之參考。 《心性陶冶:大學如何強化學生的內在生命》一書是洛杉磯加州大學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les, UCAL)兩位傑出心理學教授 Alexander W. Astin 及 Helen S. Astin,以及研究助理 Jennifer A. Lindholm

博士,經過7 年(前 3 年為前置研究,2004 ~ 2007 為縱貫性/貫時性研

溫明麗(通訊作者),台灣首府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講座教授兼院長 電子郵件:sophia.t04008@gmail.com

書評資料:Astin, A. W., Astin, H. S., & Lindholm, J. A. (2011). Cultivating the spirit: How college can enhance students’ inne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John Wiley & Sons.

DOI : 10.6151/CERQ.2015.2303.05

(2)

究)(pp. 159-160)的系列研究結果的發表。無論就研究內容、方法和範 圍的嚴謹程度、信效度,和研究成果而言,均堪稱為大型的實徵研究,甚 至是該領域紮根性研究新的里程碑, 該研究方法和範圍不但值得國人借 鏡,甚至可進一步進行比較研究。

當然,該書作者之所以能夠持續進行多年期的研究,乃因為有基金會 (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的贊助,又有良好的機緣,猶如作者所宣 稱的,一開始我們就有兩個諮詢的團隊:一個是宗教與靈性領域之專家學 者的科技諮詢團隊;另一個是集結諸多美國高等教育領導者的國家諮詢委 員會(p. ix)。由此可知,大型的、系列的、縱貫性、橫貫性,乃至於高 等教育的全面趨勢性研究,並非一個整合型即可稱為「完足」的研究,而 需要傾國家之力,即在人力與資源上完全獲國家支持,且視之如同國家政 策屬性的研究方可能做到完備。然而此等研究所費不貲,研究團隊的專業 和毅力更是關鍵,國內對此類具政策影響力的研究,應該鼎力支持,尊重 學術研究自由,甚至應該以政策或建立制度的方式來激勵,絕不宜把學者 的研究視為政策的酬庸,研究者也需能自主自律,不可屈為政策塗脂抹 粉。如此,則無論哪個階段之教育政策和方向的審踱和決斷,均能立足於 客觀嚴謹的研究之上,不但能有效解決實際問題,更能在理論和價值建構 上引領時代和全球的風潮。

貳、本書重要內容

本書共分九章,另附有研究方法(含統計表)、註解、參考文獻和索 引,全書計228 頁。由於是研究成果的完整報告,首章闡述心性陶冶的重 要性,如同研究動機與目的一般,主要闡述研究者對於靈性的主張,即認 為靈性是高等教育學生生活的基礎,尤其作者從通識教育的立場說明,靈 性教育的基本內涵包括對自我的認識、對自我價值觀的掌握,以及若干大 多數大學生都仍是茫然無知或不確定的生命或生活議題,如對就讀高等教 育的疑慮或不知所以然、對社會該有何責任、對世界又能有何理想等與大 學生活相關的內容。簡言之,本書的作者即將上述對自我、自我與社會、 自我與世界的探討,歸結為對靈性的探究,而明顯的,作者的研究目的就 是要了解大學生心靈成長的歷程與結果,這些都涉及大學生的認知發展、

(3)

理性思維,也關係到學校的通識教育是否發揮真正的成效。總括而言,作 者的研究可以概括為四大部分:(一)調查大學生心靈或靈性發展與受教 育的現況;(二)大學四年中學生心性發展的歷程;(三)影響學生心性 發展的因素;及(四)協助大學生心智發展的方法。這也是何以本文將 “cultivating the spirit” 譯為「心性陶冶」之故。第一部分可視為概覽,基 於第一章的現況掌握,研究者再進行微觀和貫時的抽絲剝繭,最後提出大 學可作為與應作為處,既為結論,亦是建言。 第二章起,算是作者研究的開始,首先,作者共發展出10 個測量學 生靈性與宗教特質的描述性量表,藉此量表,評估並確立從大一到大三的 大學生涯中,學生靈性和宗教品質的改變,以及影響的因素(從第二章到 第七章)。第八章,作者檢視學生在學業成就和個人自我發展方面的影響 及教育成效,此即探討宗教與心性陶冶對學生學業和自我心性發展的角色 和貢獻;最後一章,作者以其身為大學教師的立場,依據研究發現,提出 大學在學生心性陶冶上能夠、也應有的責任與作法(pp. 9-11)。 作者在第二章特別提到諸如此類涵蓋複雜心路歷程的研究,包括為人 處事、態度、對社會議題的觀點、對宗教儀式的觀點和態度、從事宗教活 動的熱切度,甚至包括死刑、同性戀、墮胎等議題(p. 13)等,且因為涉 及宗教信仰的不同,故該問卷調查的歷程均必須相當嚴謹,所問的問題也 必須具有普同性(p. 12),方能問出真正具意義的答案。該調查問卷需要 回答的問題有60 ~ 75 題,分成 12 個面向(pp. 16-17),再細分為 175 題, 最後歸結為 10 個向度,其中 5 個屬於心性方面,4 個屬於宗教方面,另 一個是介於兩者間的糾結部分(p. 23)。作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之統計分 析時,採用「頻率」來計分,依頻率,分出高(宗教投入者)、中(宗教 參與者)、低三級(宗教保守主義者或對宗教仍持守舊的觀點者)(p. 13), 並進行因素分析和結構方程分析(p. 19; p. 171);調查對象計 46 個科系, 3,680 所大學校院(p. 17)。問卷調查中,該研究也遭遇我們可以想像到 可能需要面對的問題,那就是對「spirituality」一詞的定義,到底指內在 的心理價值?抑或外在的行為?(p. 15)的確,這是此類研究的限制,但 作者基本上認為內在的價值與外在的行為是一體的兩面(p. 15),該研究 即將該詞以此等辯證的方式來處理,以化解若干質疑。個人也認同作者對

(4)

此問題的處理方式和其「spirituality」一詞所持的觀點,但是,此需要假 以時日來驗證,畢竟這屬於知行是否一致的論述,如同哲學上的理性和感 性或理性和經驗之間的論爭,各持己見,也各有所憑。 第三章為問卷調查資料回收彙整後的統計分析。作者發現無論學生的 宗教信仰、種族、社經背景、青少年或孩童時的經驗等,廣泛而言,雖然 對其生活和意識均有影響,但是更重要的發現是,大學生們共同具有悲天 憫 人 的 情 懷 , 也 具 有 對 社 會 或 他 人 的 責 任 感 , 以 及 人 類 共 同 的 希 望 (p. 27);對於此等具人文性的品格情懷,能否通透地展現於學生外在的 行為舉止,甚至成為學生一生奉持的價值觀,則該文發現,這些心性的發 展與成熟度與大學生忙碌的生活情況有關(p. 47)。質言之,若大學生除 了學校所安排的課程之外,也能參與和心性發展相關的活動,讓他們有更 多機會對自我更加理解,則他們的自我反省能力也會增加。然而這大學生 能否展現自省能力,則端視大學教師們是否鼓勵學生從事心性探索的活動 (p. 48)。該研究(p. 48)也發現,有的大學教師偏向鼓勵學生從學業與 研究上去挖掘心性,有些則較鼓勵學生從服務或慈善活動去探索自己的心 性;當然同儕的影響也是其中的一環。總括言之,無論學生從學業上或從 服務學習的行動實踐上了解自己的心性,都對學生探索自我內在心性有正 向功能。但是,該研究(p. 48)也發現,內在心性分數高者大都具有關懷 他者、幫助他人的特質,同時,也對世界和平及心理的內在寧靜抱持積極 態度,即認為自己對社會和諧及世界和平應負起一定的責任,此也顯示, 心性的陶冶與人文素養有高度相關。其實這份素養不僅是大學通識的旨 趣,更是人文社會科學師生應該追尋和視如珍寶,且應努力維護的特質。 第四章,該研究繼續解釋心性的意義及其在高等教育所扮演的角色。 有趣的是,當研究者讓同學寫出,當代人物中可以代表上述心性特質的人 時,大部分同學都認定,達賴喇嘛是可以以德服人,又是具有智慧的宗教 家(p. 49)。在 2003 年進行探索性的先導研究時,該研究仍以「經常」、 「偶而」或「完全沒有」的頻率選項方式,調查學生對於面對困難時的平 靜心情或正向思維。研究者最後發現,學生都可以在困難中發現曙光(see the silver lining),並以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問題(p. 49)。該先導研究 認為,除了該研究的範圍和所探究的問題需要更明確和嚴謹外,學生能否

(5)

不斷自我超越是更重要的關鍵問題,應該進行探索。大多數學生都認定, 所謂心性或精神層面的智慧均與情感、和平、和感覺良好等情感因素有 關,且和學生是否在大學生活中,參與此等內在心靈成長的活動有關;再 者,每天皆從事自我反省活動者,其內在心靈的成長會增高 7之多 (p. 54),接觸大自然較多的學系,如植物學、地理學和生物學等系的學 生,以及參與瑜珈或冥思活動者,其心靈均較為寧靜;甚至有女學生表示, 參與舞蹈活動也有助其內在心靈的平和(pp. 54-55)。 但是,上述研究發現並不意味著心性高尚者都不會生氣,或者都沒有 情緒衝突或負面情緒;反之,學生們也認為,達賴喇嘛也經常發表若干生 氣的言論(p. 50)。該研究更發現,具領袖特質者也經常因為其心性的高 尚,展現有效的社會行動,這些人除了達賴之外,曼德拉和南非開普敦的 聖公會前任大主教涂德民(Desmond Tutu, 1931-)等人,也經常被學生認 為是引領國家邁向自由的領袖,而這些自由領袖的共同特質是,當其面對 壓力時,會表現出鎮靜和智慧(p. 51)。據此發現,該研究也推論(p. 51), 面對氣憤或挫敗時,心性高尚者能表現出強而有力的尊嚴維護、果斷、邏 輯性思維及悲天憫人之情。此推論和該研究在心性測驗分數呈現的結果甚 為符合。心性測驗中的低分組學生,較少表現出其有能力改進人類社會, 也較不會成為社群領袖,因而不太能展現更大的能耐去愛別人,或減少世 界上的苦痛和災難(p. 52)。相對的,該研究也發現有趣的現象,即工程 科系的學生,因為課業的負擔過重,導致其無法靜下心來;喜歡網路遊戲 者的心靈,也會因為競爭性、暴力性、及緊張和壓力(pp. 61-62)等因素, 不利其心性的陶冶。此發現反應出,學生面對的壓力情境將影響其心性的 陶冶,即間接說明,靈性的教育應該在快樂輕鬆、優遊自在的環境下學習。 姑且不論是否進行靈性教育,舉凡學習都應該安排在舒適、溫暖和安全的 環境下進行。該研究也為環境教育和潛在課程的重要性,提供了直接的證 據。 綜上所述,只要與自我反省、冥思、知汝自己等相關的活動,均有助 於強化自我理解,亦有助於學生內在心性的陶冶和提升,因為這些都是追 求生命意義化的活動,尤其面對困境或艱難的環境,若能對該情境進行意 義的轉化,則大學生面對其家庭變故、學校生活適應不良、面對社會職場

(6)

新環境時,就能比較健康的、正向的面對問題,並解決之。當然除了上述 社團或宗教性活動外,青年領袖的培訓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團體活動 等,都是提升心性的有效方法。 第五章,研究者主要探討大一和大二學生心性發展和其具「關懷倫 理」、持「世界大同」觀點間有何相關。研究結果和第四章很類似,即發 現文科和理工科學生的關懷倫理存在顯著差異(pp. 81-82),所以有此差 異最關鍵的因素是,學生是否經常和他人相處,或者教師是否鼓勵學生討 論與其生命意義和目的相關的話題,此也和教師的教學是否採取「學生中 心」,讓學生多接觸不同生活面向有關(p. 82)。可見大學教師仍對學生 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而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也會促進學生之間的 合作學習(p. 74);另外,愈能和不同族群或種族的人進行社會活動,則 其關懷他人的能力就會愈強,其心性陶冶的程度也會愈高(p. 81)。此顯 示,大學生的社團生活或團體活動對其心性的陶冶都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而且是正式課程很難陶冶出來的特質。 第六章研究者直接探討學生的宗教生活。依照問卷調查結果發現, 80的學生都會參與大學校內舉辦的宗教活動,且 77的學生有宗教信 仰,其中有 69的學生有禱告的習慣(p. 83)。總括言之,投入宗教性 活 動 、 參 與 宗 教 性 活 動 與 宗 教 保 守 主 義 者 三 者 之 間 具 有 顯 著 高 相 關 (p. 84)。有的學生認為,宗教的權威給他們很大的支持力量(p. 85); 當然受試者中也有大學生對宗教表示反感,或根本是無神論者,但這畢竟 是少數(p. 86);至於就讀天主教大學的學生中亦有人表示,參與宗教禱 告和儀式是家長的意思,尤其其參加宗教活動的主因是他們不希望聽到家 人或同學的嘮叨(p. 90)。至於學生參與宗教活動的時間和該宗教的規模 有關,規模大者,學生參與的時間就會比較多(p. 91);相較於教育科系, 農業、工程和社會科學學生對宗教的參與熱度下降的比率較高。作者推論 這應該是受到同儕的影響(p. 92),而且,若高中時就參與宗教活動者, 到大學時也比較不會對宗教喪失參與的熱誠(p. 99)。另一方面,研究者 也發現(p. 99),宗教的信仰和參與程度雖會對學生心性的陶冶具有顯著 正相關,但是,研究者分析,只有少數大學生的心性成長受到宗教的影響, 並以此推論,參與宗教並非心性提升的關鍵因素。作者最後指出,若干與

(7)

宗教無關的活動,如出國遊學、領袖營的培訓、不同種族間的文化互動、 參加跨領域的課程或學習、參與服務性活動或社團、或受到大學教師鼓勵 等反而是影響學生心性陶冶的關鍵因素(p. 100)。 第七章,作者探討的議題是宗教教育都會遭遇的困惑,此即「當宗教 遇到懷疑論者時」的掙扎與困擾:掙扎的是,我們該信仰理性?抑或承認 心中那份偶而會出現的「心靈聲音」---神或佛,或無法具體呈現之心靈 的主?本書的作者採用焦點團體訪談法,探討大學生面對生命或幸福時, 對宗教信念的「感覺」與其對專業知能的理性決定之間的抉擇與經驗。研 究者對三年大學生活進行研究後發現,對於邪惡、磨難、和死亡的體驗, 居然從64增至 70(p. 103)。此意味著學生在其大學生活中可能遭受 到更多不如意的事,或者有更多的夢想被殘酷地摧毀了,但是無論是何種 原因,該研究告訴我們:大學生也會對神感到憤怒和疏離,但是,研究者 也指出,在其研究期間,就讀基督宗教大學的學生人數有增無減(從7 增至17)(p. 103)。這是個有趣的發現,當然,大學生對於形而上的 靈性或宗教信仰,會受到同儕的影響,尤其是受到那些虔誠參與宗教活動 者的影響(p. 105)。但是此種同儕的影響也不僅僅是單面向的,因為在 班上討論信仰問題時,總會出現懷疑論者。此外,學生所修習學門或領域 不同,也對信仰、靈性等的表現存在差異。在調查中顯示,主修英文的學 生對宗教的信仰甚至高於人文或藝術學科,尤其對學術很投入、接觸多元 文化、或選修跨領域課程的學生,大多對於宗教或靈性的信念比較遲疑, 因為他們會問:何以只能有一位神?何以神只照顧相信祂的人?宗教並未 解決他們遭遇的問題等等(p. 107);對於那些本來就是懷疑主義者,大 學的教育對其信仰的影響不大(p. 109),除非他們經常出入與宗教信仰 相關的活動或儀式,才會有比較明顯的影響(p. 113)。該研究的發現顯 示,信仰或靈性的的影響面向雖然深遠,但要深入人心也不是像知識或技 能般容易。總之,就讀宗教系統的學生,對宗教的接受度會高於就讀一般 性大學的學生(p. 113)。可見宗教或靈性的潛移默化之功不可小覷,然 而該研究發現,冥思和自省活動反而會增加學生對宗教的懷疑(p. 114)。 這是個有趣的發現,或許還需要再看看冥思或自省活動的內涵,以及該活 動的目的而論。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方更能確認冥思和自省活動究竟對哪個

(8)

能力的培養最鮮明。 第八章,該書企圖探討的議題是,「靈性的提升是否會影響學生專業 知能的學習」。專業知能包括如學業表現、領導才能、心理幸福感、以及 對大學生活的滿意度等。簡單的統計結果發現,靈性的提升的確會影響對 上述學術性、生活性和心理性能力的培養(p. 115);但是作者也要我們 切記:學生心靈的寧靜,勢必需要靈性的膚慰和陶冶(p. 124);若就世 界公民的素養言之,則如自我理解、志工服務等心性陶冶的課程與活動都 可影響71的大學生(p. 125)。該書也對大學教師們進行探詢,依據所 蒐集之資料分析發現,大部分的大學教師比較關切的是:心性或靈性陶冶 的內容和方法(p. 134),如合作學習、學生中心的教學、以及小組專題 活動和反思性的寫作等,而教師的關切面向均會影響大學生靈性素養的陶 冶。最後,該研究發現,寧靜的靈性素質和全球公民的素養息息相關,學 生在大學時候的學科成績、專業知能的學習成果,均和心性的陶冶有關; 反之,心性陶冶,尤其對多元文化的理解程度與包容力等,也會反過來對 學生的學業成就和專業知能具有顯著影響力(p. 135)。此發現顯示,大 學生學業成績和學習成效與其心性的陶冶具有正相關,所以,心性的陶冶 可以視為提升大學生專業學習成效不可輕忽的一環。無論中小學生或高中 職生在學習歷程中大都會有「無法專心」的困繞,該研究顯示:大學生亦 然,且心性的陶冶活動可以有效處理「無法專心」的困擾,進而促進學業 成績與學習成效的提升。 作者在第九章中重申他們當初所以進行這個研究的目的,乃因為看到 大學生在其大學生活的發展,和其真正需求之間存在很大落差,而此落差 就是學生的「心性/靈性生活」並未與其他學習或生活結合。再者,研究 者也區分靈性面向的心性陶冶和宗教性質的陶冶兩者並不相同。心性陶冶 乃多面向的品質,尤其包含關照他人、同情他人、服務他人、及在壓力下 維持冷靜等自我超越能力;且若學生在其大學生活中,能有更多機會接觸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觀點,或從事服務學習,出國留學、多和 不同的學生互動,或者多參與跨領域的學習,則學生們的心性的確可以被 提升(p. 137)。同時,學生們心性的發展與教師是否採用學生中心的教 學方法,具有顯著正相關(p. 138)。可見「學生中心」教學理念不僅僅

(9)

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效,或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也可促進學生的心性陶 冶。析言之,學生中心的教學不但重視一般學科的學習,更能關照學生心 靈層面的發展和陶冶。此外,學生的自我反思、冥思及沈思活動等,均有 助於強化學生的心性(p. 138)。然而宣稱培養全人的高等教育機構應該 了解,大學不能僅僅發展學生的知能,更需要注意學生內在生活的發展; 但是相對的,仍有教師認為,學生的心性不可和政治或宗教掛勾,故提升 學生心性時,學校必須避免發生此類現象(p. 141)。 最後,該書提出,近幾年來,大學大都致力於提供學生多元文化、跨 領域學習、並提供學生提升其公民參與的學習機會,這對學生的心性提升 有一定程度的助益。再度彰顯心性陶冶的潛在課程或甚至是懸缺課程的重 要性。總之,該書作者深信,大學教育應該更關注學生的心性發展,更應 幫助學生,助其心性成長,培養學生具備處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和壓力 下,仍能具有關懷心、也有國際視野、並可成為更具社會正義的下一代。 「心」之為用大矣哉! 此書不僅嚴謹研究學生的心性陶冶,也提出具實用價值的成果,更可 作為縱貫性研究的範例,尤其其所關注的是最容易被科技時代下的教育所 忽略的部分,因為科技時代講求知識與技能的獲得,只講求績效,卻有意 無意地忽視了對學生和社會都相當重要的心性陶冶議題。就此言之,該研 究可謂為此領域系列研究的開創者或先驅,其研究成果更提醒高等教育的 工作者必須痛定思痛,確立大學教育應該旨在讓學生獲得增添其生命意義 和價值為目的,應該讓大學生具有追求其未來幸福生活的全人能力。這應 該是全世界高等教育工作者共通的「信念」,不僅美國的高等教育,台灣 的高等教育也應該嚴肅面對此課題,別再讓高等教育政策仍在學術研究、 教學專業與學生全人發展之間不知何去何從;類此,教育決策者也不能總 徘徊在少子化、排序、招生率、整併、經費補助等物質與工具理性的象牙 塔中作個井底之蛙卻不自知,而應該重新整頓思維,開展教育的新貌,提 升學生的心性素質,如此也才是讓學生可以彰顯無限的創意,為臺灣教育 史啟開新頁。

參考文獻

(10)

Astin, A. W., Astin, H. S., & Lindholm, J. A. (2011). Cultivating the spirit: How

college can enhance students’ inne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John Wiley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計劃的目的是透過 發展具校本特 色的語文課程,以加強學生在文學 和中華文化的學習。學校可善用課 程提供的「建議篇章」

及發揮其性格強項 展現學生長處,增強 學生歸屬感,提升社

每本主題冊會提供一些探討該冊主題內容的建議問題,列舉主題冊內容大綱及學生在

對外發行。 1 1995 年,星雲大師再次有感於編輯一套面向廣大佛教初

關注事項 1 11 1: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因應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擴大, , , ,加強 加強

( Religion,Theology, and American Pubilic life, 1993 年)一書中,提出過於私人 化的神學應該具有更多公共性的問題,而西班牙宗教社會學家何塞 •

• 與資訊科技科、常識科、視藝科進行跨 科合作,提升學生資訊素養能力。圖書

參考教育局提供的多元化甄選工具(建立校本行為 特質量表:《學生校內表現評估輔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