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tem 987654321/4186
127
0
0
全文
(2) 四、 增進保健知能,實踐健康行為。 從上述目標內容,可看出政府欲透過國民小學體育教育之 實施,促進學童身體的發展,培養社會規範行為,發展運動技 能及充實休閒生活,進而達成身心均衡發展的全人教育目標, 其意義不可不謂深遠(林貴福,民 82)。 葉憲清( 民 78)指出,體育教學的七大要素:學生、教材、 教師、學習分組、教學計劃、場地設備、教學目標。其中教材 是學生學習體育的內容,而學校運動場地設備更是學生學習教 材的必要條件。邱金松(民 65)也提到,學校運動場地、設備、 器材充實與否,是決定體育課程中所訂的教材能否有效的進行 教學的關鍵所在。所以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學的進行以及教學 的效果都和場地設備的有無、多寡、品質優劣有絕對的相關。 而且體育課程學習因為有大肢體的身體活動,所受場地設備的 限制,絕對大於其他學習科目。 田文政(民 80)提到:我們國民所得提高,並已進入開發 國家之列,然而每一國民的休閒面積不過 2 平方公尺,比起日 本每人 5 平方公尺差了一倍半,實應謀思改進,以提高國民擁 有的休閒空間。所以規畫並建造適當的運動場地與運動空間, 是體育教學能收實效發展的必要條件。 我 國 近 程 修 正 的 「 國 民 小 學 體 育 課 程 標 準 」,明確要求學 校應根據部頒「體育設備標準」的規定,擴建各種運動及遊戲 場地,並於開學前調查體育教學所需教具種類及數量,分批購 置,以利教學(教育部,民 82)。所以教育部於民國 70 年修訂 公 佈 「 國 民 小 學 設 備 標 準 」,仍被用來檢視學校應備的教學最 2.
(3) 低訴求。其中對於「體育科設備標準」及「學校建築及其附屬 設備標準」均有明確的參考數據。 然而,民國 88 年 9 月 21 日凌晨數十秒的地殼強烈錯動, 創臺灣百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使南投縣長久經營的國教成果 毀於一旦!全縣 31 所國中及 151 所國小無一倖免,校舍全毀 者高達 51 校,一棟以上受損者 73 校,其他周邊設備毀 損者, 更是不計其數。如此大災變,重創學習家園,對於教育設施破 壞殆盡。但是孩子的學習與成長是不能停頓與差池,有許多的 學校在運動場及球場上搭建著簡易教室上課,在「教學資源缺 乏」且干擾因素增多情形下已苦不堪言,加上不齊的器械和凹 漥的場地,要維持正常教學活動實在是非常困難,教學品質也 因此大受影響。 地震的損傷,除了校舍受損以外,學校、縣府暨各鄉鎮市 公所的體育設施、運動場館受損亦十分嚴重,導致學生、民眾 無適當場所運動以紓解災後之心理壓力。同時也造成政府一時 之間財源短絀,籌措復建經費困難,導致重建腳步緩慢。而研 究者服務 的南投縣,更因為位處震央是全臺災區傷害最重的縣 份,因地震所毀壞的教學設備如何來因應體育教學?況且,設 備標準實施迄今已二十年,這許多年來南投縣各國民小學運動 場地設備器材是否充足?是否符合教育部部頒規定的標準? 當學校建築硬體逐漸完工之時,教學設備的補充是否被當局重 視?乃促成研究者探討現階段南投縣國民小學運動場地設備 調查的動機。. 3.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具體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比較 921 地震前和整建後田徑場跑道設備的差異。 二、比較 921 地震前和整建後運動場地的種類、數量、地面材 質的差異。 三、比較不同規模學校整建後運動場地的種類、數量、地面材 質的差異。 四、瞭解 921 地震後運動設備器材現況。 五、瞭解南投縣國民小學運動場地的需求。 本研究之結果,作成建議,提供教育主管機關與相關學 校,作為改善學校運動場地設備的參考。.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深入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921 地震前、整建後田徑場跑道的狀況 (一)921 地震前、整建後田徑場跑道設置的型式差異為何? (二)921 地震前、整建後田徑場跑道設置的長度差異為何? (三)921 地震前、整建後田徑場跑道設置的地面材質差異為 何? (四)921 地震前、整建後田徑場跑道設置的道數規畫差異為 何? 二、921 地震前、整建後運動場地的狀況 (一)921 地震前、整建後運動場地種類的差異為何? (二)921 地震前、整建後運動場地數量的差異為何? 4.
(5) (三)921 地震前、整建後運動場地地面材質的差異為何? 三、921 地震後不同規模之國民小學在運動場地現況的差異 (一)921 地震後不同規模之國民小學在運動場地種類現況差 異為何? (二)921 地震後不同規模之國民小學在運動場地數量現況差 異為何? (三)921 地震後不同規模之國民小學在運動場地地面材質現 況差異為何? 四、921 地震後運動設備器材的現況為何? 五、南投縣國民小學運動場地的需求為何?.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本研究範圍如下: (一)研究對象為南投縣 90 學年度之國民小學,共 151 所(分 校運動場地設備併入本校計算)。 (二)本研究之學校班級數、學生數以本研究調查學校之基本 資料為依據(班級數包括特殊班,但不包括幼稚園班級 數)。 (三)本研究所稱之運動場地,係指學校現有可供實施體育教 學之各種場地。 (四)本研究所稱之運動設備、器材因數量多,種類雜,以教 育部頒「體育科設備標準」之種類和數量為限。 二、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針對南投縣國民小學運動場地設備作調查,至於 5.
(6) 運動場地設備之品質優劣、是否堪用和配合教學使用等 情形,因涉及認定上的困難,無法做進一步的探討。 (二)本研究針對南投縣國民小學 921 地震前、整建後運動場 地設備器材作調查,對於部分學校因 921 地震造成房舍 毀損、檔案流失者,有不可考之限制。.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為使本研究之探討之變項和概念更清晰明確,茲就所涉及 的名詞加以界定如下: 一、南投縣國民小學:指南投縣 90 學年度之國民小學,共 151 所。 二、運動場地:指專供學校體育活動使用,佔有面積之平面而 言,如田徑場、籃球場等(邱金松,民 65)。 三、運動設備:指專供學校體育活動使用,豎立或附著於運動 場地上,佔有一定空間的固定性物體而言,如籃球架、足 球門等(邱金松,民 65)。 四、運動器材:指專供學校體育活動使用於運動場地及運動設 備上或獨立可使用之移動性物體而言,如籃球、躲避球等 (邱金松,民 65)。 五、 運動場地地面材質:係指舖設於運動場地之地面材質,如 紅土、水泥、人工草皮、PU 等質料而言。 六、學校規模:本研究指國民小學班級數之多寡。 (一)國民小學運動場地的學校規模分類,依國民小學學校行 政組織劃分法(教育部,民 84)分為三類:大型學校係 6.
(7) 指 25 班以上,中型學校係指 13-24 班,小型學校係指 12 班以下。 (二)採用教育部頒佈「國民小學設備標準」 ( 民 70) ,體育科 設備依不同學校規模,分別訂定不同的標準。其學校規 模區分為:6 班(含)以下學校、7-12 班 學 校 、 13-24 班學校、 25-36 班學校、 37-48 班學校和 49 班(含)以 上學校,共六類。 七、體育科設備標準:指教育部於民國 70 年修訂公佈之「國 民小學設備標準」,其中對於體育教學所應設置之場地、 設備、器材種類和數量的標準。. 7.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針對研究的目的與問題,探討以下幾個主題:第一節 學校體育教學的研究文獻;第二節 學校運動場地設備的效能; 第三節國民小學體育科設備標準演變;第四節國民小學運動場 地設備規畫研究;第五節南投縣國民小學現況。. 第一節. 學校體育教學的研究文獻. 學校是培育人才的搖籃,在德智體群美五育的全人教育目 標下,各級學校有其階段性的發展目標及其時代使命。課程與 教學是學校發展的軟體,軟體的設計與使用,因著師、生及社 會環境的互動,而有修訂或加強之必要性。體育即身體教育, 呈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應用著它,在年齡的增長 期間,認知、看法、需求均有不同,於是乎,學校體育課程與 教學面臨了時代的考驗。 對我國來說,體育自清末民初,列為學校課程至今已百年 歷史。期間雖有相當程度的發展與成果,但仍與理想有一大段 距 離 。 今 後 有 必 要 進 一 步 肯 定 體 育 的 重 要 , 而 由 學 校 體 育著 手,提昇體育的實效。茲就三個階段來探討學校體育的發展。. 一、學校體育的過去 學校體育是教育組成的要素之一,是養成學生健全發展的 重要方法,是培養國民道德、陶冶心靈情操的重要方式,是提 昇國民體育水準,發展國民體育的基礎,也是發覺和培養優秀 8.
(9) 運動人才的搖籃。而我國早在公元前 1122 年的周朝時代,學校 教育實施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其中射、御與禮、 樂中之舞蹈,也都是體育的範疇。公元 1903 年清廷頒布「奏 定學堂章程」,規定了各級學堂都要設「體操課」(行政院體育 委員會,民 88),此時期乃仿效德、日等國家的體育方式,以 鍛鍊體格、強健身心、培養愛國、團體合作、遵守規律為目的, 所採用教材多為徒手操、器械操、整隊行進、遊戲等。延續迄 二次大戰後,增加了田徑、球類、國防體育等項目。而教學方 式則多採用教師為中心之由上而下的教學法。 我國國民教育法第一條,開宗明義即為「國民教育依中華 民國憲法第一 五八條規定,以養成德、智、體、群、美五育均 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為宗旨。」可見學校教育包含體育,法定的 意義至為明顯。. 二、學校體育的現況 我國學校體育的現況是,中、小學體育完全依據部頒課程 標準實施。有關我國各級學校體育內容,依據各級學校體育實 施方案的規定:「國民小學體育內容分:體育課、早操、課間 活動、課外運動、運動比賽、體育表演、體能測驗、野外活動、 校際比賽」(教育部,民 73) 。據此可知,體育課的拘束性非常 強烈,尤其是中、小學體育幾乎完全依據部頒課程標準實施。 回顧我國國小體育課程安排,民國 64 年公佈的 國民小學 課程標準中,規定前二年為啟蒙階段,施以寓教於樂的唱遊課 程,而後四年,則施以注重情意與技能的正規體育課程。教材 9.
(10) 分必、選授教材兩類,前者最低佔 80%,後者最高佔 20%。必 授教材包括了國術、體操、田徑運動、球類運動及舞蹈等五大 類;選授教材則包括了自衛活動、水上運動、冰上及雪上運動、 球類運動、鄉土教材等。 而民國 82 年修正公佈,從 85 年開始實施的國民小學課程 標準中,將「體育」列為一至六年級均設科教學,每週教學時 間低年級為 80 分鐘,中高年級為 120 分鐘。教材的類別、項 目、實施方式與民國 64 公佈的標準均得通融實施。 我國的學校體育內容構造可以下圖呈現(翁志成,民 88)。. 校外 比賽 (少數選手、 自律性) 校內活動及比賽 (他律性+自律性) 體育課 (全校學生必修、他律性) 圖 2-1. 我國學校體育的內容構造圖. 資料來源:學校體育。翁志成,民 88,師大書苑,臺北,p. 11。. 體育教學是「以一種有目的有系統的手段,依據學習原理, 學生興趣、能力、需求等,運用適當的技術,指導學生自動學 習各項運動技術、有關知識和良好習慣,以增進身心發育與健 10.
(11) 康,學會各項運動技能與有關體育運動常識,培養良好衛生習 慣的師生活動」(國立編譯館,民 83)。 體育教學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師生活動。而體育教學活動是 由教師、學生、各種運動教材、教學場所(體育場地、設備和 器材),教學型態(全體或分組 / 教師為中心 / 學生為中心) 要素所構成(國立編譯館,民 83)。但由於都市化,人口過分 集中,造成學校學生不斷增加,不斷蓋教室,呈現校地狹窄、 學生人數多;可運動面積和學生人數不成比例。加上學校體育 不受重視,體育運動投資太少,造成運動設施不足,運動空間 受到嚴重限制;而且室內運動空間更是普遍不足,室外必須飽 受風吹日曬雨淋之苦,對體育活動及教學極為不利,更是學校 體育發展的障礙。. 三、學校體育的未來 教育改革已是廿一世紀先進國家不可忽略的潮流,我國自 民國 90 年起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是七大學習領 域之一,在課程目標的建構下,發展出七大主題軸,包括了「生 長、發展」、「人與食物」、「運動技能」、「運動參與」、「安全生 活 」、「 健 康 心 理 」 與 「 群 體 健 康 」。在總綱的實施原則明白表 示課程綱要內涵應包括:課程目標、基本能力、學習領域、實 施原則、各年級學力指標之規範,同時保留地方政府、學校教 師專業自主與課程設計所必需要的彈性空間(教育部,民 87)。 隨著 科技發展、經濟成長、國民生活水準提昇、閒暇時間 增多、國民平均壽命增長,休閒體育活動廣受開發國家國民的 11.
(12) 重視與喜愛。未來社會已朝向休閒性、多元化的方向邁進,學 校體育應建立在全民健康的基礎上,方能產生快樂的學習。我 國學校體育的未來為因應需要,林貴福(民 82)認為應朝下列 方向努力: (一)先行調查有關資料。 (二)修訂學校體育課程標準。 (三)培養學養俱佳的教師。 (四)多編列經費充實學校體育場地設備與器材。 (五)體育教學法的研究發展。 (六)以學校體育為核心來推展社區體育。. 了解主觀與客觀條件,回顧過去,把握現在的學校體育得 失,以便策劃未來的體育,如此才能實現教育的理想。傳統的 教學重視教學內容和知識灌輸,新的課程綱要強調教學重視方 法與態度。換言之,教師懂得「如何教」比「教什麼」更重要。 此次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之修訂,將「健康與體育」合 併成一個學習領域,在課程改革中具劃時代的意義。因為七大 學習領域中,唯有「健康與體育」跟生命的延續息息相關。在 我們提倡生涯規畫、終生學習的同時,如果沒有健康的身心, 一切將是空談。. 第二節. 學校運動場地設備的效能. 運動場地即教育場所,如同教室;運動器材即是教具,如 同於圖書。兩者同為教育上不可或缺的環境和工具,由此可知 12.
(13) 運動場地器材的教育價值。然欲求教育的健全發展,欲求體育 教學收穫實效,體育設施實為一重要條件(林貴福,民 82)。 場地、設備的良莠,會影響競賽的成敗及運動員成績的表 現。一個具高品質的場地,可以讓運動員的技巧發揮得淋漓盡 致,甚至超越自己的記錄。一個高水準的運動競賽場地及設備, 除了運動員自己可深具信心外,觀眾也可看到高水準的競賽, 因此要辦好一個成功的運動競賽,絕不能忽略競賽的場地與設 備(林貴福,民 82)。. 一、學校運動場地設備的意義 運動場地是專供運動使用 的場所,它可以是室內的,也可 以是室外的。黃金柱(民 82)認為:運動場地設施泛指提供民 眾和師生從事體育、運動、休閒、舞蹈、健康與適能和運動比 賽等的室內外體育館或運動場地,以及休閒運動或健康與適能 設施或場地等。 所謂學校運動場地設備是指學校體育課教學所 需要的場 地、設備、器材。邱金松(民 65)對此三種設施解說 如下: (一)運動場地:指專供學校體育活動使用,佔有面積之平面 而言,如田徑場、籃球場等。 (二)運動設備:指專供學校體育活動使用,豎立或附著於運 動場地上,佔有一定空間的固定性物體而言,如籃球架 、足球門等。 (三)運動器材:指專供學校體育活動使用於運動場地及運動 設備上或獨立可使用之移動性物體而言,如籃球、躲避 13.
(14) 球等。. 二、學校運動場地設備的功能 個人的身體運動,不需要固定的運動場所,亦不必有一定 的設備,就可達到個人身體運動之目的。例如作柔軟體操、練 習太極拳、拍皮球、跑步、深呼吸運動等,都可以在個人隨時 隨地運動情況下,達到強健身體的目的。但是,在學校內有眾 多的學生聚集在一起,需要集體的運動,就要有固定的室內或 室外場所。 我國自有巢氏起,「教民構巢,編畫而籬」 ,建築工程自有 其特殊風格,也蘊涵著偉大無比的人生理想。蔡保 田(民 84) 研究指出學校建築自計劃開始,就需要學校調查的資料、教師 與學生的意見、家長們與社會人士的看法、教育行政當局的政 策以及建築師的精心設計與工程師的認真施工。 「運動場地」是專供運動使用的場所,它可以是室外的, 也可以是室內的。田文政(民 80)研究報告中指出,不管是公 私立的運動場應具備多項功能: (一)教育場所— 教學的功能; (二)訓練場所— 鍛鍊的功能; (三)表演場所— 娛樂的功能; (四)組織場所— 社會的功能; (五)比賽場所— 表現團隊精神的功能。. 蔡長啟先生於教育部體育司代司長任內,接受媒體採訪時 14.
(15) 指出,興建運動場地應注重四種服務。亦即: (一)提供運動環境的服務( area service) :運動場地有正式競 賽用及一般民眾使用兩種,目前國內提供一般民眾使用 的運動場地,尤其是簡易運動場地非常缺乏。部份單位 籌資興建的大規模運動場使用率偏低,無法有效地支援 民眾活動,因此,運動環境必須作到適用、適宜、適足。 (二)提供體育活動的服務( program service):可以分成五類 1.學習性活動;2.競賽性活動;3.鍛鍊性活動;4.測驗性 活動;5.休閒性活動。學習性活動包括教練、裁判講習 會,游泳訓練班等;競賽性活動包括各類體育競賽及不 同水準等級的競賽;鍛鍊性活動包括羽球、網球、晨泳、 土風舞、太極拳等各種休閒型態的活動。 (三)推動組織建立的服務( club service):運動場地需要管理 組織,各種運動活動需要有組織去推動,不同層次的民 眾需要不同的組織去推展。運動組織必須注意: 1.自 最 基層開始;2.有時不必太拘於形式,有時非正式組織較 能 發 揮 實 質 功 能 ; 3.運 用 既 有 良 好 的 社 團 ;4.目 前 國 際 上流行的夫妻、母子或全家一同從事的運動,值得提 倡,且有必要加以有效的組織起來。 (四)提供運動資訊的服務( information service):1.有效提供 各種活動的消息供民眾參考,例如參加各種教學與休閒 活動,參觀各種競賽活動; 2.提供激勵民眾的各種訊息, 例如各種紀錄、各種優秀運動員資料等;3.協助大眾傳 播媒介加強宣導活動;第四,新資訊的提供,以供民眾 15.
(16) 參考。. 三、學校運動場地設備與教學的關係 學校體育可說是整個國民體育的根本,學校體育不能健全 發展,則國民體育必然頹廢不振。因此,學校體育的紮根工作 是重要的,對學校體育的探討研究更是當務之急。葉憲清(民 78)指出體育教學的七大要素:學生、教材、教師、學習分組、 教學計劃、場地設備、教學目標。其中教材是學生學習體育的 內容,而學校運動場地設備更是學生學習教材的必要條件。. 蔡貞雄(民 84)調查發現國民小學教師認為運動場地設備 器材不足夠與缺乏者高達 80.0%,同時國小教師認為影響體育 教學最嚴重因素之前五項依序是: (一)缺乏具有體育專長的科任教師。 (二)級任教師的體育專業素養不足。 (三)缺乏運動場地,設備器材。 (四)班級人數過多,體育教學秩序難以控制。 (五)教師專業精神欠佳,未盡體育教學之責。. 「 工 欲 善 其 事 , 必 先 利 其 器 」,欲求體育教學獲得有效的 教學,必須設有充分適用的運動場地,以及設備、器材的配合, 此三者乃相輔相成,對教學目標之達成,實居於相同重要的地 位。. 16.
(17) 四、學校運動場地設備開放管理問題 學校運動場地設備的開放,對於社區附近所有的民眾與家 長來說,是個人運動生涯的延續;對學生而言,更提供了增加 熟練運動技能的機會。在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教育部,民 83) 參考資料中提出學校運動場地設備開放管理問題有: (一)缺乏有效規劃:對社區民眾的運動需求、學校的支援人 力、場地開放的項目與時間均需作全盤考量及妥善規劃。 (二)人力資源有限:對於民眾運動參與的組織化、個人或團 體運動計劃之擬定、運動知識技能之指導、場地器材管 理與維護等等,學校均難在下班後做最有效的人力支援。 (三)場地開放功能未能發揮:有關運動場地與器材維護工作 、器材借用程序與管理模式、增進個人體適能方法與計 劃等,均應朝組織與制度化方向發展。 (四)缺乏詳細的評鑑:對於學校運動場地開放實際執行情形 與結果,學校與有關單位應逐項進行形成性與總結性的 評鑑,俾能發現問題所在,進而解決問題。. 如何有效的管理運動場地設備器材,是每一學校相當迫切 的問題,也是實際工作負責人最煩悶的工作。事實上,有效的 場地設備管理,不僅增加設 施的安全性,延長場地設備的使用 年限,節省經費,更能使場地設備發揮最大的效益,達成體育 教學的目標(陳張榮,民 85)。關於運動場地設備的管理,國 內學者的觀點如下。. 17.
(18) 徐元民(民 73)認為對於學校體育設備的管理如下: (一)詳定可行辦法:可妥善保存各項場地、設備、器材,同 時能貨暢流通,以達地盡其利,物盡其用的目的。 (二)隨時安全檢視:在平時、上課前、使用後、風雨後、放 長假後、使用年限到時,應作安全檢視,以防意外發生。 (三)利用人力資源:對於場地設備的維護整理、劃場地界線, 器材借用等,在不影響學生健康與課業 下,均為可行的 利用的人力資源的方式。 (四)指導使用技巧:正確的使用技巧,才是最好的保養與維 護,體育教師應隨時給予指導。 (五)盡地利、盡物用:排課勿過分集中或怕破壞、弄髒而封 閉收藏不用。 (六)開放社區使用:在不影響學校行政管理與學生課業前提 下,訂定管理使用辦法,提供師資指導,必要時酌收費 用。. 江良規、吳文忠(民 66)、周中勛等(民 74) 、林貴福(民 82)提出具體的管理要點和辦法: (一)運動場地及設備,必須設有管理員及工友,以專責成。 (二)各種運動場地,應視環境需要,設置圍欄,以便管理。 (三)各種場地,每日必須打掃清潔。場上固定設備物,尤須 經常檢查。凡受日曬雨淋的器材,均應加以防護。 (四)同類的運動場地,應以數字區分,以便分配。禁止硬底 鞋進入的場地,亦應加以標明。 18.
(19) (五)各運動設備,應設器材保管室,以便集中收存與出借。 (六)各種器材,應加分類詳實登記,編成財產目錄。 (七)各種消耗品(如球類),應記錄使用時間,以資考查。 (八)制訂各種場地設備借用辦法,借出運動用品,應有一定 規章,並登記簿冊,以備考查。 (九)各程器材應保持清潔,尤須經常洗曬,以免受潮損壞。 (十)器材的非法損壞或遺失,應加登記並追究責任,依照規 章賠償。 (十一)器材的修補與添置,最好在休假期中辦理。 (十二)各公司商店出品的運動用具,應加切實比較,以作選 購時的參考。 (十三)場地設備如有損壞,應即刻報告負責人適時處理。 (十四)訂定各種體育場、館、池、韻律教室、健身房等的管 理辦法或規約,並嚴格執行。. 依上述文獻可知,事前的規畫與事後的管理,不但能發揮 其應有的功能,延長使用年限,確保使用的安全性,並且能節 省後續龐大的維修費用。 而對於運動場地設備器材的管理,其原則應為「人的管理」 與「物的管理」。尤其對於管理制度、系統、組織的建構非常 重要。在對「人的管理」方面應加強道德教育、訂定明確的使 用規則,掌握使用者付費的原則。對「物的管理」應指定專人 定期檢查、保養、維護。建立財產目錄、制定管理和借用辦法。. 19.
(20) 第三節. 國民小學體育科設備標準演變. 有關我國國民小學體育科設備標準之演變過程,依陳張榮 (民 85),陳漢志(民 90)之資料分析,可分以下三階段:. 一、民國 29 年,教育部頒「各級學校體與設備暫行最低標準」 (教育部,民 29) 。此階段學校體育設備標準的特點為( 陳 張榮,民 85): (一)學校體育設備標準包含小學及中等以上學校兩部份,小 學部份分 200 人以下和 201 人以上二種級別。 (二)學校體育設備標準公佈設置標準時間正值八年抗戰,難 免因國家兵荒馬亂而在學校分級、設備項目、種類都較 簡略。. 二、民國 54 年,教育部頒「中高年級體育設備標準」 (教育部, 民 54)。此階段公佈之設備重點為(陳張榮,民 85): (一)在「校舍及場地設備標準」中,已明確計算出每位學童 運動遊戲空間為 3.3 平方公尺至 8 平方公尺。 (二)體育設備標準依學校班級數的多少共分四級,超過 49 班以上的學校得酌量增加設備,明顯較符合學校發 展規 模的參考。 (三)體育設備標準共分七大類, 103 種項目,內容包含場地、 設備、器材,且均對各種設備之規格標準有說明。. 三、民國 70 年,教育部頒「體育科設備標準」 (教育部,民 70) , 20.
(21) 內容如表 2-1。 表 2-1 類編. 單 名. 別號 場 地 類. 體 操 類. 田 徑 類. 1 體育辦公室 2 體育器材室 3 體育館 4 風雨操場 5 跑道(m) 6 跳高場 7 跳遠場 8 擲遠場 9 躲避球場 10 簡易籃球場 11 簡易壘球場 12 簡易足球場 13 簡易手球場 14 低年遊戲場 15 高年遊戲場 1 墊子 2 跳箱 3 平衡木 4 助躍板 5 低單槓 6 短跳繩 7 長跳繩 8 棍棒 9 竹桿 1 發令槍 2 接力棒 3 籤筒 4 終點柱 5 起跳板 6 跳高架 7 平沙耙 8 小鐵旗 9 訊號旗 10 終點線 11 木尺. 稱. 6班 位 以下 間 0-1 間 0-1 所 0-1 所 1 所 所 所 面 面 面 面 面 處 處 塊 副 臺 塊 間 條 條 支 支 支 支 只 副 塊 副 把 支 面 副 支. 150 1 1 1 1 1 1 1 1 0-1 0-1 2-4 2-4 2-4 2-4 2-4 20-40 4-6 20-40 20-40 1 4-8 1-2 1 1 1 2 10-20 2-4 1 1. 體育科設備標準 數 7-12 13-24 班 班. 25-36 班. 量 37-48 班. 0-1 1 1 1 1 1 1 1 0-1 0-1 0-1 1 1 1 1 1-2 150 150-200 200-250 250-300 1 1 1-2 1-2 1 1 1-2 1-2 1 1 1-2 1-2 1-2 1-2 2-3 2-3 1-2 1-2 2-3 2-3 1 1 1-2 1-2 1 1 1 1-2 1 1 1 1-2 0-1 1 1 1-2 0-1 1 1 1-2 2-4 4-8 4-8 8-12 2-4 2-4 4-6 4-6 2-4 4-8 4-8 6-12 2-4 2-4 4-6 4-6 3-6 4-8 6-10 8-12 20-40 40-60 40-60 80-100 4-8 6-12 6-12 8-30 20-40 30-60 30-60 40-80 20-40 30-60 30-60 40-80 1 1-2 1-2 2-3 4-8 8-12 8-12 12-24 1-2 2-3 2-3 2-4 1 1 1-2 1-2 1 1 1-2 1-2 1 1 1-2 1-2 2 2 2-4 2-4 10-20 10-20 20-40 20-40 2-4 4-6 4-6 6-12 1 1 1-2 1-2 1 1 1-2 1-2. 49 班 以上. 1 1 1 1-2 300-400. 1-2 1-2 1-2 2-4 2-4 1-2 1-2 1-2 1-2 1-2 8-16 4-8 6-16 4-8 8-16 80-100 8-24 40-80 40-80 2-3 12-24 2-4 1-2 1-2 1-2 2-4 20-40 6-12 1-2 1-2. (後續) 21.
(22) (續表 2-1) 田 12 簡易欄架 徑 13 記錄板 類 14 簡易量跑道器 球 類. 舞 蹈 類. 遊 戲 類. 遊 戲 類. 架 塊 只. 4-8 4-8 1-2 1-2 1 1 4-8 4-8 4-8 4-8 1-2 1-2 1-2 1-2 2-4 2-4 1 1 10-20 10-20 2-4 2-4 4-8 4-8 1 1 0-1 0-1 1 1 1 1 1-2 1-2. 6-12 2-4 1 8-16 8-16 2-3 2-3 3-6 1 20-30 4-6 6-10 1 1 1 1 1-2. 6-12 2-4 1-2 8-16 8-16 2-3 2-3 3-6 1-2 20-30 4-6 6-10 1-2 1 1-2 1-2 2-4. 8-16 3-6 1-2 10-24 10-24 3-4 3-4 4-8 1-2 30-40 6-8 1-2 1-2 1-2 1-2 1-2 2-5. 8-16 3-6 1-2 12-24 12-24 3-4 3-4 4-8 1-2 30-40 6-8 8-12 1-2 1-2 1-2 1-2 2-6. 1 1 1 1 1-2 1-2 1-2 1-2 1-2 1-2 1-2 4-6 2-3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4-6 2-4 1-2 1-2. 1-2 1-2 1-2 1-2 2-4 1-3 2-4 1-3 1-3 1-3 1-3 6-10 2-4 1-3 1-2. 1-2 1-2 1-2 1-2 2-4 1-3 2-4 2-4 1-3 1-3 1-3 6-10 2-6 1-3 1-3. 1 躲避球 2 少年籃球 3 少年棒球 4 壘球 5 壘球棒 6 壘墊 7 壘球手套 8 小型足球 9 手球 10 籃球架 11 籃球計分牌 12 手球門 13 小型足球門 1 風琴 2 電唱機 3 錄放音機 4 口琴 5 大鼓 6 小鼓 7 鈴鼓. 個 個 打 打 支 組 隻 個 個 副 組 副 副 架 架 一、 左類各項設備可酌情購置,亦可與唱遊及 架 音樂科共同使用。 隻 二 、 經費允許時可購置其他器材。 個 個 個. 1 滑梯 2 鞦韆 3 浪木 4 梅花樁 5 蹺蹺板 6 攀登架 7 輪胎活動場 8 迴轉椅 9 踏臺 10 肋木 11 雲梯 12 爬竿 13 吊球 14 繩橋 15 垂直跳躍架. 座 架 副 座 副 座 處 架 坐 架 架 支 支 架 架. 1 0-1 1 1 1 0-1 1 0-1 0-1 0-1 0-1 2-4 1-2 0-1 0-1. 1 0-1 1 1 1 0-1 1 0-1 0-1 0-1 0-1 2-4 1-2 0-1 0-1. (後續). 22.
(23) (續表 2-1) 1 口笛 其 2 皮尺 3 畫線器 他 4 碼錶 5 小黑板 類 6 喊話器 7 打氣筒 8 標幟旗 9 彩色帶 10 拔河繩 11 練習牆. 個 卷 個 個 塊 個 隻 支 條 條 面. 2-4 2-4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4-8 4-8 20-40 20-40 1 1 0-1 0-1. 4-8 1-2 1-2 1-2 1-2 1-2 1-2 8-12 30-50 1 0-1. 4-8 1-2 1-2 1-2 1-2 1-2 1-2 8-12 30-50 1 0-1. 8-16 2-3 2-3 2-3 2-3 2-3 1-2 12-16 40-60 1-2 1-2. 8-16 2-3 2-3 2-3 2-3 2-3 1-2 12-16 40-60 1-2 1-2. 資料來源:國民小學設備標準。教育部,民 70,臺北,pp. 220-223。. 此階段設備標準係依據教育部(民 64)公佈「國民小學課 程標準」而定,其主要的特色為(陳張榮,民 85): (一)各種設備項目數量,依學校班級數多少分為六級,超過 49 班以上學校可酌予增加設備數量。 (二)體育科設備標準之類別和項目與中高年級體育科課程標 準配合,以必授教材為主。 (三)體育設備標準共分七類, 84 種項目,包含場地、設備、 器材,且均對各種設備之規格標準有說明。. 我 國 近 程 修 正 的 「 國 民 小 學 體 育 課 程 標 準 」,明確要求學 校應根據部頒「體育設備標準」規定,擴建各種運動及遊戲場 地,並於開學前調查體育教學所需教具種類及數量,分批購置, 以利教學(教育部,民 82) 。所以教育部於民國 70 年修訂公佈 「國民小學設備標準」,仍被用來檢視學校應備的教學最低訴 求。 23.
(24) 第四節. 國民小學運動場地設備規畫研究. 體育是教育的一環,是以經過選擇組織之的大肌肉活動為 方法,以特有的器材設備為環境,使學生經過合理的身體活動, 達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欲達到此目的,充實的運動場地與設備 為不可或缺的因素。又就教育效果而言,不論運動技能的學習 ,或運動習慣的養成,國民中、小學階段其可塑性最大,其所 學得技能或養成的習慣,可延續終生,因此中、小學階段其體 育教育推行的良窳,直接影響全民體育。. 一、學校運動場地設備的規畫 蔡長啟(民 72)提出,學校體育運動場地設備規畫的考慮 要素為: (一)種類 1.決定體育設備種類及規格時,應考慮各級學校課程標準及設 備標準的規定。 2.其次要考慮的因素為課外運動所需設備種類。 (二)數量 1.決定數量時首先要顧及學校將來發展飽和量。 2.依學生人數及班級數,決定運動設備數量。 (三)空間比例 在建校整體規畫時,必考慮要有充分的空間及適當的配置 。我國各級學校體育場用地佔學校全部用地的比例不高,尤以 都市學校為最,甚至有普遍偏低之嫌。中小學體育場用地,大 約與校舍用地相等。 24.
(25) (四)位置編配 1.體育設備的位置,在學校建築的整體規畫時即應妥善安排。 運動場宜與校舍分開設置,兩者保持「方便而不干擾」的原 則。 2.個人使用的固定設備應近於校舍,田徑場及棒球場最遠。 3.應考慮女生及低年級的使用權益。 (五)效率 學校體育設備欲提 高效率,在規畫時應考慮多元化、高層 化、游泳池室內化、溫水化及現代化。 (六)充分考慮學校體育與社區體育場地設備的配合使用。 因為一方面臺灣地區增建體育場覓地不易,二方面社會對 於學校體育設備對外開放的要求甚強。. 另外,徐元民(民 73)認為整體規畫學校運動場地設備, 應有以下具體原則: (一)根據部頒課程標準。 (二)參照部頒設備標準。 (三)符合學校特殊型態。 (四)配合全校學生數。 (五)考慮天候季節變化因素。 (六)順應學區傳統特色。 國內學者對於運動場地設備規畫的研究結論都近似。同時 輔以現階段潮 流趨勢而言,研究者認為「人本主義」的精神也 應融入設計規劃中。 25.
(26) 二、學校運動場地設備研究的文獻 攸關體育教學成效的場地設備器材等文獻頗多,但研究結 論幾乎都是呈現設置率達不到設備標準的現象(蔡長啟,民 60 ;于騰蛟,民 64;陳在頤,民 64;蔡敏忠,民 64;黃朝茂, 民 66;杜登明,民 70),顯示教學場地設施的改善與補充仍是 教育相關單位應努力的目標。 蔡敏忠(民 64)在其所作各級學校運動總面積的調查研究 中,發現國民小學只有 12%的學校運動總面積合於規定。杜登 明(民 70)的研究報告也指 出每人可分配的活動空間與學校規 模成反比。 黃朝茂(民 66)以臺北市 108 所國民小學為對象,作「臺 北 市 國 民 小 學 體 育 科 教 師 素 質 及 基 本 設 備 調 查 研 究 」,結果發 現體育科基本設備仍極為貧乏,已達設備標準之學校不多。而 部定標準中所列體育教學必須之設備一應俱全者幾無一所,絕 大多數偏於某幾項,而遊戲設備、球場亦感缺乏。 蔡明振(民 67)以 2065 名國中男女生為對象,實施「國 民中學體育教材實施現況調查」發現: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的原 因是課業太重,場地設備不足,上體育課的時間安排不當。 杜登明(民 70)研究結論指出,運動場地、設備、器材為 推行學校體育的基本要素,尤以田徑運動場地更為各項運動的 基礎,但研究所得各校田徑運動場地過於狹小,球類運動場地 貧乏,就設備、器材的數量而言,除接力棒、排球二項外,其 他項目的數量均呈嚴重不足。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民 72)針對全市 119 所國民小學作「體 26.
(27) 育設施現況調查研究」,發現在體育場地方面,未達教育部或 臺北市政府的規定標準項目以游泳池、棒壘球場、跑道、體育 辦公室、足球場比較嚴重,均達 75%以上;在運動器材與設備 方面,所調查運動器材設備共 109 項中,有 35 項為嚴重缺失, 其他 74 項,全屬應該補充之列。 教育部( 民 81)調查臺灣地區各級學校運動場地設施發現 各級學校均以田徑、球類之籃、排、手、足、羽、桌、網及球 類練習牆較為普遍,遊戲場地則以國民小學較為普遍,但就設 置率而言,除田徑 88.7%、 籃 球 77.2%較高外,其他種類之場 地設置率均未達 50%。而體操、舞蹈、游泳、球類之棒球、壘 球、巧固球、曲棍球、橄欖球、自衛活動類各項、綜合體育館、 其他類等,更顯缺乏。 陳張榮(民 85)在「高雄市國民小學運動場地設備調查研 究」及陳漢志(民 90)在「苗栗縣國民小學運動場地設備調查 研究」中均有建議: (一)運動場地設備的充實方面:學校應依照部頒「體育科設 備 標 準 」, 並 擬 定 中 、 長 期 運 動 場 地 設 備 充 實 計 畫 ; 同 時可多利用天然和社會資源,以解決設備器材不足的問 題;最後則朝增建多功能體育館及游泳池為目標。 (二)校園規劃與設立新校方面:對於運動場及遊戲場的配置, 要以整的發展計畫為依據,考慮實用、安全、經濟、美 觀、創新等原則;同時也應注意學生人數與活動空間的 適當關係。 (三)經費方面:體育經費應制度化,充實運動場地設備的經 27.
(28) 費應有一定的比例;爭取社會資源亦不失為可行之道。 (四)國民小學設備標準方面:因應時代變遷、學校的規模, 設備標準應再作修訂,並明定每生擁有的活動空間。 (五)觀念與作法方面:學校應重視師生活動上的需要,作運 動環境設施的投資,讓學生擁有高品質的學習環境,以 求更精緻的學習成效。. 張兆煒( 民 89)以臺北縣公立國民小學體育組長及體育教 師為對象,調查發現在體育教學場地設備管理及增修上,有 47.2%的教師認為場地設備充足;有 77.4% 的教師認為能夠做好 體育器材室的管理;有 57.8%的教師認為場地設備管理維護及 增建情形理想;學校最迫切需要的體育場地設備,體育館及游 泳池分居一、二位;雨天最常採用的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室內 之遊戲、教室內上康樂活動及教室內講授體育常識;影響體育 方式,主要是上教材之遊戲、教室內上康樂活動及教室內講授 體育常識;影響體育教學較嚴重的因素,主要是缺乏場地設備 及體育教學由級任擔任。其次不同畢業背景的教師,對各種場 地設備充足情形、體育器材室管理情形、場地設備管理維護及 增建情形的,看法差異達顯著水準。. 國民小學之教材內容,依教育部 84 年修正發布之「國民 小學體育課程標準」,包括低年級的徒手遊戲、器械遊戲、球 類遊戲、舞蹈遊戲;中年級的體操、田徑、球類、舞蹈及其他 類之民俗、自衛運動、水上運動、滑輪運動;高年級的體操、 28.
(29) 田徑、球類、舞蹈、國術及其他類之民俗、自衛運動、水上運 動、滑輪運動。必授教材所需者,固應有充實而完善的場地與 設備,但為滿足學生的興趣與需要,必授教材以外場地亦應廣 為充實。. 第五節. 南投縣國民小學概況. 一、921 地震災害 921 那夜短短數十秒間,在一陣天搖地動中,造成山城變 色,鬼神同泣,不僅讓千百人身家性命遭遇空前絕後的慘痛外 ,學校建築亦受創甚鉅,結構嚴重傾圮毀損,連帶使得許多莘 莘學子失去了學習的空間。震後政府急欲恢復災區原貌,維護 民眾既有權益,積極投入眾多的人力、物力參與災後復建工作 ,而學校也在政府相關部門及專業技師的協助下,針對學校建 築進行一系列的會勘,並針對建築受創情況規範出因應 921 地 震後的復建計畫。 學校建築受損部分,可區分為主體結構與非主體結構兩個 方向進行,首先是學校建築在專業技師勘查耐震診斷之後,認 為主體結構安全有所顧慮者,即在政府機構及國軍協助下進行 拆除,並由民間認養或政府作整體重建規劃。 其次是結構安全無慮或非主體結構項目(如外觀、設備受 損等) ,除民間願意認養外,其餘均由學校依據校務發展計畫, 以整體規劃原則委託專業建築師規劃設計,提出學校經費需 求,再透過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勘查處理小組蒞校進行會勘 後,依實際情況核撥整修補強經費,其後續執行工作則由相關 29.
(30) 單位或學校統籌辦理。 921 地震發生之後,南投縣(民 90)災情慘重,尤其是國 民中小學校舍受損情況更為嚴重。統計有 51 所國中小全毀, 73 所半毀,周邊設施需重建的有 45 所。為因應災後校園重建 之迫切需要,並以前瞻性眼光整體規劃校園,南投縣政府於 88 年 10 月訂定「南投縣 921 震災國中小校園建築及景觀重建推 動計畫」協助推動重建工作。 縣 府 對 學 校 重 建 均 要 求 學 校 成 立 「 校 園 重 建 規 劃 小 組 」, 展開重建規劃工作,由地方仕紳、家長代表、學校、教師、行 政人員、學者專家組成重建小組,共同參與對校舍重建之意見。. 二、重建學校之原則 校園環境本身就是教育活動的一環,一個設計良好、人性 化的校園,更能夠完整傳達出教育改革的理想。重建絕對不只 是復舊,更要帶來新希望。南投縣政府(民 89)為了發揮校園 重建獨具之特色及符合未來新教育理念,對於學校重建訂頒 「 南 投 縣 國 中 小 整 體 規 劃 綱 要 」,對學校重建景觀均要求整體 規劃,在校園景觀配置、教室單元空間、交通動線、空間照明、 防災安全管理、推動環保綠建築等均有原則性要求,作為學校 重建之基本準則,並提昇重建校舍安全,以一甲震區耐震係數 七級之 0.41g 規劃設計。. 30.
(31) 表 2-2. 南投縣 921 地震校舍毀損嚴重須全部重建學校名單. 鄉 鎮 別校 名鄉 鎮 別 中興國中 南投市 營盤國小 千秋國小 埔里鎮 瑞竹國中 竹山鎮 社寮國中 竹山國小 集集鎮 中州國小 民和國中 水里國小 鹿谷鄉 郡坑國小 水里鄉 民和國小 永興國小 新山國小 成城國小 埔里國中 國姓鄉 埔里鎮 宏仁國中 大成國中 合 計 國 中. 校 名鄉 鎮 別 埔里國小 草屯鎮 南光國小 育英國小 中峰國小 大成國小 集集國中 永昌國小 鹿谷國中 中寮鄉 瑞峰國中 瑞田國小 北梅國中 國姓國小 福龜國小 信義鄉 南港國小 育樂國小 長福國小 仁愛鄉 乾峰國小 15 所 國 小. 校 名 旭光國中 平林國小 中寮國中 爽文國中 中寮國小 爽文國小 永樂國小 至誠國小 廣福國小 和興國小 廣英國小 信義國中 人和國小 潭南國小 隆華國小 發祥國小 萬豐國小 36 所. 資料來源:921 大地震救災總報告— 英勇投入。南投縣政府,民 90,南 投,p. 265。. 南投縣政府(民 90)研擬發展重建基本理念有五項: (一)校園環境及校舍建築涵蓋地方文化特色,與農村景觀合 而為一。 (二)校園之週邊儘量採取開放式,不設置圍牆區隔,以期使 校園與社區融為一體。 (三)有限校園空間創造彈性學習場所,提供戶外教學和田園 生態教學使用,以落實「田園小學」之政策。 (四)應全球環保運動,校園環境及校舍建築均符合「綠建築」 之各項指標規定。 31.
(32) (五)配合社區建立防災環境及社區緊急救援系統。 同時,南投縣政府(民 90)也對於規劃設計校園建築景觀 的原則有以下要求: (一)確保安全、健康、舒適的無障礙環境。 (二)落實高效率且能符合機能的教學環境。 (三)營建可供社區終身學習及景觀地標之核心設施。 (四)依據校園整體規劃,推動校園重建工作。 (五)成立校園規劃重建小組,落實開放公共參與。 (六)建立校園與學區、社區資源之整合與共享模式。 (七)確保學校重建期間,學習與生活環境品質。 (八)永續發展的綠色校園環境。 (九)建築物需採鐵灰色斜屋頂。 (十)規劃有戶外教學園區及田園生態教學區。 (十一)結合地方文化及農村環境景觀。 (十二)開放型之學校與社區融為一體。 (十三)設有紀念性地標。 (十四)設有社區緊急求救系統。 (十五)設有雨水再回收利用系統。 (十六)種植會開花之樹木植栽。 921 大地震,雖然帶給南投縣巨大的災難,但也帶給南投 縣轉型的契機。綜觀南投縣政府(民 90)在 921 大地震重建總 報告中,提及重建工作治絲益棼,不眠不休,也一再對校園重 建、規畫提出綱要及準則,但就是欠缺對學校運動場地規畫的 方針與建議,實乃至感遺憾。 32.
(33) 三、南投縣國民小學概況 民 國 78 學年度至民國 86 學年全縣國民小學班級 總數均在 1650 班上下(南投縣政府,民 90) ,87 學年以後因逐年降低班 級人數為上限為 35 人,且 921 地震後嚴重毀損學校實施不減 班政策,故班級數略為增加。但輔以全縣國民小學學生數統計 而言,從民國 78 學年度的 57975 人遞減至民國 89 學年度的 44318 人最少,民國 90 學年度略為回升至 45015 人,已明顯可 見南投縣國民小學學生數急遽減少,此現象應與家長生育子女 數減少、 921 地震後山區縣份謀生不易、過度都市化現象,城 鄉差距留不住青壯年層的父母人及學齡人口有絕大的關係。而 民國 90 學年度略為回升,應是與經濟不景氣,都市謀生工作 機會減少,以及部分校園重建完成,塑造新穎舒適的新學習環 境有關。 表 2-3 南投縣近年來學校數、班級數、學生數統計表 學年度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學校數 147 147 147 149 149 149 149 149 150 151 151 151 151. 總班級數 1688 1681 1658 1659 1632 1618 1637 1654 1683 1734 1747 1771 1845 33. 總學生人數 57975 57370 55968 53939 51610 49675 47951 46741 45807 46114 45792 44318 45015.
(34) 探討學校的規模,依國民小學學校行政組織劃分法(教育 部,民 84)分為三類:大型學校係指 25 班以上,中型學校係 指 13-24 班,小型學校係指 12 班以下。而依教育部頒布「國民 小學設備標準」( 民 70),其學校規模區分為:6 班(含)以下 學校,7-12 班學校,13-24 班學校,25-36 班學校,37-48 班學 校和 49 班(含)以上學校,共六類。 南投縣 90 學年度的班級數和學生數分布如下表,從表中 比較得知南投縣國民小學以 6 班以下的迷你型學校居多,共有 91 校 ,佔全縣的 60.3%;學生數也是不滿 100 人的校數最多, 共有 67 校,佔全縣的 44.4%。再次印證南投縣學校大多數是班 級數編制小,且學生人數少,每生均可獲得充分的活動空間。. 表 2-4 南投縣 90 學年度學校班級數學生數分析表 班級數 6 班以下 7-12 班 13-18 班 19-24 班 25-30 班 31-36 班 37-42 班 43-48 班 49-54 班 55-60 班 61-66 班 67-72 班 73-78 班 總 計. 學校數 91 22 12 7 7 4 2 2 3 0 0 0 1 151. 學生數 100 人以下 101-200 人 201-300 人 301-400 人 401-500 人 501-600 人 601-800 人 801-1000 人 1001-1300 人 1301-1600 人 1601-1900 人 1901-2200 人 2201-2500 人 總 計. 34. 學校數 67 35 9 6 3 6 8 7 4 2 3 0 1 151.
(35) 本研究參酌教育部的分類標準及南投縣國民小學實際班 級數、學生數的分布,在探討運動場地設置部分定義為:大型 學校係指 25 班(含)以上,中型學校係指 13-24 班,小型 學校 係指 12 班(含)以下。. 35.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之架構,從政府有關法令規章及相關理論文獻中整 理出脈絡,調查南投縣 921 地震前後不同規模國民小學之運動 場地種類、數量、地面材質、每位學生擁有運動面積等,以及 運動設備器材之種類、數量、設置率、達成率、達成率等作現 況調查,進而發現問題,並提出建議。本研究架構如圖 3-1。. 36.
(37) 受調查學校 校別 班級數 學生數 校地總面積 可活動總面積. 運動場地. 設備器材. 需求項目. 種類. 種類. 運動場地. 數量. 數量. 地面材質. 地面材質. 無設置率 設置率 達成率. 題 議. 出. 建. 現. 提. 問. 發 圖 3-1. 研究架構圖 37.
(38) 第二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於確定研究目的、對象、問題及完成研究方法之後 ,進而擬定研究計劃,諮詢專家學者之後製作調查表,定案之 後再進行調查表之寄發工作。本調查表之普查工作係以「南投 縣九年一貫課程教學輔導團」名義,透過南投縣政府發函,以 確保調查結果之完整及有效性。. 一、實施調查方法 本調查表之調查內容除基本資料外,尚有跑道狀況、運動 場地及運動設備器材之內容。在調查方法上採用問卷調查法, 所有資料委請各受調查學校相關人員填答,並請校長於卷末簽 章以示負責。. 二、調查實施日期 本研究調查工作透過南投縣政府發函,於 91 年 2 月 20 日 針對南投縣國民小學寄發問卷 151 份,而後經網路公告催填、 電話聯繫、電話校訂,在 91 年 4 月 1 日得到全部研究資料, 計有效調查表 151 份。. 38.
(39) 問 題 緣 起. 研 究 動 機 、 研 究 目 的. 蒐 集 相 關 文 獻. 確 定 研 究 範 圍. 建 立 研 究 架 構. 編 製 調 查 表. 正 式 問 卷 調 查. 資 料 分 析 討 論. 研究結論與建議. 圖 3-2. 南投縣國民小學 921 震災前後運動場地設備器材 調查研究實施程序圖. 第三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對象以南投縣國民小學為主,依據南投縣政府教 育局 90 學年度編印之南投縣國民小學名冊,共 151 所為母群 39.
(40) 體,進行普查。不同學校規模依班級數分三類,其校數及百分 比,如表 3-1。. 表 3-1 南投縣 90 學年度不同學校規模校數百分比 類. 學校規模. 別. 校. 數. 百分比. 1.小型學校(12 班以下). 113. 74.8%. 2.中型學校(13-24 班). 19. 12.6%. 3.大型學校(25 班以上班). 19. 12.6%. 151. 100%. 合. 計.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是依據民國 70 年教育部公佈,國民小學「體育科 設備標準」要求設置項目,改編為「南投縣國民小學 921 地 震 前後運動場地設備器材調查表」之研究工具,探討南投縣國民 小學運在 921 地震前後動場地設備器材之概況,並進行研究分 析。 本調查表分為兩大部分: 一、學校基本資料:包括校名、班級數、學生數、校地總面積、 可供體育活動總面積等五部分。 二、學校運動場地設備器材調查:包括運動場地、運動設備器 材和學校需求三部分。 (一)運動場地 包括田徑場跑道狀況和運動場地名稱、數量、地面材質。 (二)運動設備器材之內容為田徑、球類、體操、舞蹈、遊戲 40.
(41) 和其他共六大類。 (三)學校目前急需增建或補充的場地項目。. 第五節. 資料處理. 本研究調查所得結果之資料,以文書處理系統建立資料檔 ,全部統計均以 SPSS 套裝軟體 8.0 版執行。本研究的分析如 下: 一、對於學校基本資料及運動場地設備器材調查之次數分配、 百分比及平均數之描述。 二、南投縣國民小學 921 地震前和整建後田徑場跑道設置的差 異分析。 三、 南投縣國民小學 921 地震前和整建後運動場地的種類 、數量、地面材質的差異分析。 四、 南投縣國民小學在 921 地震前後運動場地設備器材之比 較分析。 五、不同規模學校在 921 地震後運動場地設備之比較。 六、南投縣國民小學急需增設之動場地項目分析。. 41.
(4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根據調查所得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便瞭解南投縣 國民小學目前學校運動場地設備現況、不同規模學校設備之比 較及場地需求。本章共分為六節:第一節南投縣 90 學年度國 民小學概況分析;第二節 921 地震前後田徑場跑道狀況;第三 節南投縣國民小學運動場地現況;第四節不同規模之國民小學 運動場地現況;第五節南投縣國民小學運動設備現況;第六節 南投縣國民小學運動場地需求。. 第一節 南投縣 90 學年度國民小學概況分析 南投縣目前國民小學現況,根據調查之基本資料整理結 果,如表 4-1。. 表 4-1 南投縣 90 學年度國民小學基本資料統計表 學校規模及類別. 學校數 百分比 班級總數 學生總數 校地總面積 m2 每生用校地面積 m2 每生用校地面積 m2 運動場地總面積 m2 每生用運動場地面積 m2 每生用運動場地面積 m2. 迷你 小型 學校 學校 6班 7-12 以下 班 91 22 60.3 14.6 543 219 7271 4875 937380 434818 151.86 98.65 141.50 310663 124742 49.30 26.28 44.82. 中型 學校 13-24 班 19 12.6 348 10237 388884 39.64 39.64 116628 12.09 12.09. 42. 大 型 學 校 25-36 37-48 49 班 合 計 班 班 以上 11 4 4 151 7.3 2.6 2.6 100 332 171 232 1845 10109 5139 7384 45015 279983 145050 124530 2310645 28.16 30.21 16.97 114.18 26.24 114.18 136829 52300 42220 783382 13.50 11.48 5.85 36.51 11.46 36.51.
(43) 一、全縣國民小學概況 全縣國民小學 151 所,回收有效調查表 151 份,班級總數 1845 班,學生數總共 45015 人,校地面積總共 2310645m2 ,每 生使用校地面積 114.18m2,運動場地總面積 783382m2,每生使 用運動場地面積 36.51m2。. 二、依學校規模區分 為突顯南投縣國民小學小型學校居多,故將 12 班以下學 校再分成二種類型。迷你型學校( 6 班以下)91 所( 佔 60.3%), 總班級數 543 班,學生總人數 7271 人,校地總面積 937380m2, 每生使用校地面積 151.86m2,運動場地總面積 310663m2,每生 使用運動場地面積 49.3m2。 小型學校( 7-12 班 )22 所(佔 14.6%),總班級數 219 班 , 學生總人數 4875 人,校地總面積 434818m2 ,每生使用校地面 積 98.65m2 ,運動場地總面積 124742m2 ,每生使 用運動場地面 積 26.28m2。 中型學校( 12-24 班 )19 所( 佔 12.6%) ,總班級數 348 班 , 學生總人數 10237 人,校地總面積 388884m2,每生使用校地面 積 39.64m2 ,運動場地總面積 116628m2 ,每生使用運動場地面 積 12.10m2。 大型學校(25 班以上)19 所(佔 12.6%),總班級數 735 班,學生總人數 22632 人,校地總面積 549563m2,每生使用校 地面積 26.24m2 ,運動場地總面積 231349m2 ,每生使用運動場 地面積 11.46m2。 43.
(44) 依學校規模區分每生使用校地面積大小時,則依 序為迷你 型學校最大、小型學校次之、中型學校再次之、大型學校最小; 每生使用運動地面積之大小亦相同。. 第二節 921 地震前後田徑場跑道狀況 依據表 4-2,南投縣國民小學在 921 地震前後田徑場跑道 狀況,統計如下: 一、921 地震前後田徑場跑道情況 (一)跑道型式設計 在 921 地震前只有 1 所學校(佔 0.7%)無設置跑道,有 77 所學校(佔 51%)的跑道設計採半圓式,有 72 所學校 (佔 47.7%)的跑道設計採籃曲式;整建後現況有 16 所學 校(佔 10.6%)無設置跑道,有 62 所學校(佔 41.1%)的 跑道設計採半圓式,有 52 所學校(佔 34.4%)的跑道設計 採籃曲式,有 20 所學校( 佔 13.2%)的跑道採直線式設計。 (二)跑道長度規畫 在 921 地震前有 1 所學校(佔 0.7%)無設置跑道,有 13 所學校(佔 8.6%)設置 100 公尺跑道,有 71 所學校(佔 47%)設置 200 公尺跑道,有 4 所學校( 佔 2.6% )設置 300 公尺跑道,有 1 所學校(佔 0.7%)設置 400 公尺跑道,另 有 61 所學校(佔 40.4%)設置其他長度跑道;整建後現況 有 16 所學校(佔 10.6%)無設置跑道,有 21 所學校(佔 13.9%) 設 置 100 公尺跑道,有 54 所 學 校(佔 35.8%)設 置 200 公尺跑道,有 2 所學校(佔 1.3%)設置 300 公尺跑 44.
(45) 道,沒有所學校設置 400 公尺跑道,另有 59 所學校(佔 39.1%)設置其他長度跑道。 (三)跑道層面質料 在 921 地震前有 1 所學校(佔 0.7% )無設置跑道,有 123 所學校( 佔 81.5%)設置紅土跑道,有 15 所學校(佔 9.9%) 設置泥沙泥土跑道,有 7 所學校( 佔 4.6%)設置 PU 跑道, 有 5 所學校(佔 3.3%)設置其他層面質料跑道;整建後現 況有 16 所 學 校(佔 10.6%)無設置跑道,有 91 所 學 校(佔 60.3%)設置紅土跑道,有 10 所學校(佔 6.6%)設置泥沙 泥土跑道,有 15 所學校(佔 9.9%)設置 PU 跑道,有 17 所學校(佔 11.3%)設置人工草皮跑道,有 2 所學校(佔 1.3%)設置其他層面質料跑道。 (四)跑道道數規畫 在 921 地震前有 1 所學校(佔 0.7%)無設置跑道,有 5 所 學校(佔 3.3%)規畫 8 道數跑道,有 74 所學校(佔 49%) 規畫 6 道數跑道,有 15 所學校(佔 9.9%)規畫 5 道數跑 道,有 48 所學校(佔 31.8%)規畫 4 道數次跑道,有 7 所 學校(佔 4.6%)規 畫 3 道數跑道,另有 1 所學校(佔 0.7%) 規畫其他道數數目的跑道;整建後現況有 16 所學校(佔 10.6%)無設置跑道,有 6 所學校(佔 4.0%)規畫 8 道 數 跑道,有 64 所學校(佔 42.4%)規畫 6 道數跑道,有 17 所學校(佔 11.2%) 規 畫 5 道數跑道,有 39 所學校(佔 25.8%) 規 畫 4 道數跑道,有 8 所學校(佔 5.3%)規畫 3 道數跑道,另有 1 所學校(佔 0.7%)規畫其他道數數目的 45.
(46) 跑道。. 表 4-2 6班 以下 無跑道 跑 半圓式 道 型 籃曲式 式 直線式 其他 無跑道 跑 100m 道 200m 長 300m 度 400m 其他 無跑道 跑 泥砂土 道 紅土 質 PU 料 草皮 其他 無跑道 跑8 道 道6 道 道 數5 道 規4 道 劃 3道 其他. 南投縣國民小學 921 地震前後跑道設置情形 7-12 班. 13-24 班. 25-36 班. 37-48 班. 49 班 以上. 災前 現況 災前 現況 災前 現況 災前 現況 災前 現況 災前 現況 1 13 0 1 0 0 0 0 0 1 0 1 47 39 12 10 13 11 2 1 2 1 1 0 42 32 10 5 6 5 9 8 2 0 3 2 0 6 0 6 0 3 0 2 0 2 0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13 0 1 0 0 0 0 0 1 0 1 12 12 0 2 1 2 0 2 0 2 0 1 29 23 14 10 13 12 8 7 3 0 4 2 1 0 0 0 1 0 2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48 43 8 9 4 5 1 1 0 0 0 0 1 13 0 1 0 0 0 0 0 1 0 1 8 5 2 4 2 1 2 0 1 0 0 0 75 63 20 11 14 8 9 7 3 1 2 1 0 5 1 1 2 7 0 1 2 0 2 1 0 4 0 5 0 3 0 2 0 2 0 1 2 1 0 0 1 0 0 1 0 0 0 0 1 13 0 1 0 0 0 0 0 1 0 1 0 0 0 0 2 3 1 1 2 1 0 1 31 25 15 13 14 13 9 9 2 2 3 2 13 13 0 2 1 1 1 1 0 0 0 0 38 31 7 6 2 2 0 0 0 0 1 0 7 8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災 災 前 後 合 現 計 況 1 16 77 62 72 52 0 20 1 1 1 16 13 21 71 54 4 2 1 0 61 58 1 16 15 10 123 91 7 15 0 17 5 2 1 16 5 6 74 64 15 17 48 39 7 8 1 1. 二、討論分析 南投縣國民小學田徑場地跑道狀況調查結果如上所述,地 震前後,在田徑場跑道設置方面的差異,討論分析如下: 1.地震前無設置跑道的學校數有 1 所,有跑道學校均採封閉式 46.
(47) 設計;地震後無設置跑道的學校數共有 16 所,且採取直 線 設計的學校達 20 所之多。 2.地震前採封閉式跑道設計的學校中,較適合規劃為競賽跑道 長度的學校(含 200、 300、 400 公尺跑道)有 76 所;地震 後僅餘 56 所。 3.地震前學校跑道質料以紅土設置最多,有 123 所( 佔 81.5%) ; 地震後跑道質料雖然仍以紅土設置最多,有 91 所( 佔 60.3%) ,但選擇人工草皮及合成塑膠的學校大增。 4.田徑場地跑道數的規劃地震前後均以 6 道最多,4 道次之, 無明顯差異。. 趙家麟(民 87)指出:今天我們的校園建築與環境特質普 遍呈現出兩種不同類型的現象,一種是任由不同的建築師與環 境設計者們各自展現其作品誇張的面貌,而使整體環境呈現出 如同柏拉圖所諷諭的「真實的音樂家」一般,他們發明出自己 的樂器,並且極力彈奏出自己喜歡的曲調卻全然不考慮他們彼 此之間是否協調。 另外一種則是以一份總配置圖,準確且清楚地標示了部份 甚至整個校園預期新增建築的位置、建築高度、風格與外表材 料等規範,以及學校主要的道路系統,外部空間的組織架構, 包括大草坪、主要的活動廣場、綠地、舖面的配置,以及運動 場、球場等運動設施的配置,做為學校未來一定時間內建設發 展的依據;這樣的結果往往是過於規則與一致的。 921 大地震,雖然帶給南投縣巨大的災難,但也帶給南投 47.
(48) 縣轉型的契機。綜觀南投縣政府(民 90)在 921 大地震重建總 報告中,提及重建工作治絲益棼,不眠不休,也一再對校園重 建、規畫提出綱要及準則,但就是欠缺對學校運動場地規畫的 方針與建議。尤其是全毀重建學校的規畫,一味地尊重出資援 建單位意見,將「人文主義」奉為圭臬,在建築師展現其風格 特貌之下犧牲了許多寶貴的校地。. 綜合以上所述,研究者認為重要改變的關鍵如下: 1.尊重出資援建單位:因為地震毀損復建經費龐大,政府無力 負擔,遂廣徵民間企業認養,自然不便拂逆贊助單位意見。 2.人文主義盛行:諸如無障礙空間、資源回收、紀念碑、地方 人文風貌特色等,在學者專家、設計師、認養單位、縣政府 等推波助瀾之下,無限上綱。 3.重建經費充裕:為了營造更新、更堅固、更耐震的校園環境, 政府核定單位建築造價提高了許多,又因為整體規劃,經費 運用更見充裕,所以花了不少面積和經費在展現建築師風 格、紀念碑及地方特色上。 4.競技體育成績的不彰:不少援建單位和建築師認為,不需要 花大片的校地來作無成績表現的競技場地,所以田徑場首先 招災攬禍,自然直線簡便跑道取代了大場地的封閉式跑道。 5.配 合 政 策 執 行 : 各 校 重 建 規 劃 均 應 依 縣 府 所 提 重 建 原 則 執 行,所以縣府主導的重建綱要原則,自然被學校奉為圭臬。. 48.
(49) 第三節 南投縣國民小學運動場地狀況 依據表 4-3,南投縣國民小學在 921 地震前後運動場地狀 況,統計如下: 一、921 地震前後狀況: (一)專用田徑場 921 地震前有 57 所小學設置,其地面質料有 43 所紅土最 多(佔 75.5%),其次為泥土有 8 所(佔 14%),PU 有 4 所(佔 7%),其他質料有 2 所(佔 3.5%);地震後現況共 有 47 所小學設置,其地面質料有 28 所紅土最多(佔 59.6 %) ,其次為人工草皮跑道有 9 所(佔 19.1%),PU 有 5 所 (佔 10.6%) ,泥土有 3 所( 佔 6.4%) ,其他質料有 2 所(佔 4.3%)。 (二)體育館 921 地震前有 27 所小學設置,其地面質料有 23 所以磨石 最多(佔 85.2%),其次為水泥有 3 所(佔 11.1%),PU 有 1 所(佔 3.7%);地震後現況有 29 所小學設置,其地面質 料有 23 所以磨石最多(佔 79.3%) ,其次為 PU 有 3 所(佔 10.3%),水泥有 2 所(佔 6.9%),其他質料有 1 所。 (三)游泳池 921 地震前無游泳池設施;地震後現況有 1 所學校設置。 (四)專用籃球場 921 地震前有 29 所 小 學設置,其地面質料各有 14 所以水 泥及 PU 最多(各佔 48.3%) ,另其他質料有 1 所( 佔 3.4%) ; 地震後現況有 31 所小學設置,其地面質料各有 14 所以水 49.
(50) 泥及 PU 最多(各佔 45.2%),以其他類質料有 2 所,壓克 力質料有 1 所。。 (五)專用排球場 921 地震前有 5 所小學設置,其地面質料有 4 所是水泥, 另 1 所是 PU;地震後現況有 5 所小學設置,其地面質料 有 4 所以水泥舖設,有 1 所是 PU。 (六)專用羽球場 921 地震前有 14 所小學設置,其地面質料有 9 所舖水泥最 多(佔 64.3%),其次為磨石地面有 4 所(佔 28.6%),PU 有 1 所;地震後現況有 8 所小學設置,其地面質料有 5 所 以水泥最多(佔 62.5%) ,其次為磨石地面有 2 所(佔 25%) , 採 PU 有 1 所。 (七)專用手球場 921 地震前後均無學校設置專用手球場。 (八)專用網球場 921 地震前有 21 所小學設置,其地面質料有 16 所 以 PU 質料最多( 佔 76.2%) ,其次為水泥場地有 4 所( 佔 19%), 另有 1 所是人工草皮;地震後現況有 16 所小學設置,其 地面質料有 11 所以 PU 質料最多(佔 68.8%),其次為水 泥場地有 3 所 ( 佔 18.75%),另以人工草皮及其他類各有 1 所。 (九)專用躲避球場 921 地震前有 5 所小學設置,其中地面質料舖水泥、PU 各 有 2 所,草皮有 1 所;地震後現況有 4 所小學設置,其中 50.
(51) 地面質料以 PU 有 2 所,以草皮、水泥各有 1 所。 (十)專用桌球室 921 地震前有 13 所小學設置,其地面質料有 9 所以磨石最 多(佔 64.3%),另有 4 所以水泥(佔 35.7%);地震後現 況有 14 所小學設置,其地面質料有 10 所以磨石最多(佔 71.4%),水泥有 4 所(佔 28.6%)。 (十一)練習牆 921 地震前有 62 所小學設置,其質料均以水泥舖設;地震 後現況有 36 所小學設置,其質料均以水泥舖設。 (十二)風雨操場 921 地震前有 22 所小學設置,其地面質料以水泥有 12 所 最多(佔 54.5%),其次為磨石地面有 9 所(佔 40.9%), PU 有 1 所;地震後現況有 24 所小學設置,其地面質料有 13 所以水泥最多( 佔 54.2%) ,其次為磨石地面有 9 所(佔 37.5%),PU 及其他類各有 1 所。 (十三)綜合球場 921 地震前有 116 所小學設置,其地面質料有 69 所以水泥 舖設最多( 佔 59.5%) ,其次為 PU 地面有 43 所(佔 37.1%) , 以泥土、紅土、磨石、草皮各有 1 所;地震後現況有 111 所 小 學 設 置 , 其 地 面 質 料 有 59 所 以 水 泥 舖 設 最 多 ( 佔 53.2%),其次為 PU 地 面 有 48 所 ( 佔 43.2%),泥土、紅 土、磨石、其他類各有 1 所。 (十四)遊戲場 921 地震前有 135 所小學設置,其地面質料以泥土有 80 所 51.
(52) 最多(佔 59.3%),其次為草皮地面有 49 所(佔 36.3%), PU 及其他類各有 2 所,紅土、磨石各有 1 所;地震後現 況有 118 所小學設置,其地面質料有 59 所是舖草皮最多(佔 50%) ,其次為泥土地面有 52 所(佔 44.1%) ,PU 有 4 所 , 其他類有 3 所,水泥有 2 所,紅土有 1 所。 (十五)田徑場兼球場 921 地震前有 93 所小學以田徑場兼球場使用,其田徑跑道 地面質料有 80 所是以紅土最多(佔 86%),其次為泥土跑 道有 7 所(佔 7.5%) ,PU 及其他類各有 3 所(各佔 3.2%) ; 地震後現況有 88 所小學以田徑場兼球場使用,其田徑跑 道地面質料有 63 所舖設紅土最多(佔 71.6%) ,其次為 PU 跑道有 10 所 ( 佔 11.4%),草皮跑道有 8 所 ( 佔 9.1%), 泥土有 7 所(佔 7.9%)。 (十六)田徑場 921 地震前有 1 所學校(佔 0.7%)無設置跑道,有 123 所 學校(佔 81.5%)舖設紅土跑道,有 15 所學校(佔 9.9%) 是泥沙泥土跑道,有 7 所學校(佔 4.6%)是 PU 跑道,另 有 5 所學校(佔 3.3%)採其他層面質料跑道;地震後經整 建完成的現況有 16 所學校(佔 10.6%)無設置跑道,有 91 所學校(佔 60.3%)舖設紅土跑道,有 10 所學校(佔 6.6%)是泥沙泥土跑道,有 15 所學校(佔 9.9%) 是 PU 跑道,有 17 所學校(佔 11.3%)是人工草皮跑道,另有 2 所學校(佔 1.3%)採其他層面質料跑道。. 52.
(53) 表 4-3 南投縣國民小學運動場地調查統計表 921 地 震 前 情 形 學 百 地 面 材 質 學 場地 狀況 校 分 泥紅水磨草 P 其校 種類 數 比 土土泥石皮 U 他數 1.專用田 57 37.7 8 43 0 0 0 4 2 47 徑場 2.體育館 27 17.9 0 0 3 23 0 1 0 29 場地. 3.游泳池 4.專用籃 球場 5.專用排 球場 6.專用羽 球場 7.專用手 球場 8.專用網 球場 9.專用躲 避球場 10.專用 桌球室 11.練習 牆 12.風雨 操場 13.綜合 球場 14.遊戲 場 15.田徑 兼球場. 0. 0. 0. 1. 目 百 分 比. 前 現 有 情 形 地 面 材 質 泥紅水磨草 P 其 土土泥石皮 U 他. 31.1. 3 28. 0. 0. 9. 5. 2. 19.2. 0. 0. 2 23. 0. 3. 1. 0.7.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29 19.2. 0. 0 14. 0. 0 14. 1 31 20.5. 0. 0 14. 0. 0 14. 3. 5. 3.3. 0. 0. 4. 0. 0. 1. 0. 5. 3.3. 0. 0. 4. 0. 0. 1. 0. 14. 9.3. 0. 0. 9. 4. 0. 1. 0. 8. 5.3. 0. 0. 5. 2.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1 13.9. 0. 0. 4. 0. 1 16. 0 16 10.6. 0. 0. 3. 0. 1 11. 1. 5. 3.3. 0. 0. 2. 0. 1. 2. 0. 4. 2.6. 0. 0. 1. 0. 1. 2. 0. 13. 8.6. 0. 0. 4. 9. 0. 0. 0 14. 9.3. 0. 0. 4 10. 0. 0. 0. 62 41.0. 0. 0 62. 0. 0. 0. 0 36 23.8. 0. 0 36. 0. 0. 0. 0. 22 14.6. 0. 0 12. 9. 0. 1. 0 24 15.9. 0. 0 13. 9. 0. 1. 1. 116. 76.8. 1. 1 69. 1. 1 43. 0 111 73.5. 1. 1 59. 1. 0 48. 1. 135. 89.4 80. 1. 0. 1 49. 2. 2. 1. 2. 0 56. 7 80. 0. 0. 3. 3 88 58.3. 7 63. 0. 0. 93 61.6. 0. 53. 118. 78.1 52. 4. 3. 8 10. 0.
(54) 二、分析討論 (一)運動場地種類 葉憲清(民 75)調查臺灣省國民小學運動場地有 28 類, 陳張榮(民 85)調查高雄市國民小學運動場地有 23 類,陳漢 志(民 90)調查苗栗縣國民小學運動場地有 17 類。本研究調 查結果,南投縣國民小學 921 地震前設置之運動場地總共有 13 類,缺 少的項 目是游泳池、專用足球場、專用手球場、專用巧 固球場、專用棒壘球場、專用體操教室、溜冰場、體能訓練室 的設置;而地震後運動場地總共有 14 類,僅增加游泳池一類, 且全縣只一所學校設置。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1.國教經費短絀:南投縣屬農業縣,其稅收本不敷支應縣政支 出,雖然國民教育乃地方政府自治事項,但重大建設均仰賴 中央補助。先天體質不良,遑論主動提昇國教建設了。蔡長 啟 等 六 人 「 臺 閩 地 區 學 校 體 育 設 備 現 況 調 查 」(教育部體育 司,民 74),在結論中指出:以臺北市、高雄市所轄學校之 體育設備 較為充實。再者,南投縣國民小學共有 151 所 , 而 高雄市有 76 所,就經費平均分配而言,南投縣可謂是「僧 多粥少」, 其 場 地 設 備 遠 低 於 高 雄 市 是 必 然 。 而 葉 憲 清 ( 民 75)調查臺灣省國民小學運動場地有 28 類,而南投縣僅 13 類,可見南投縣在運動場地種類欠缺多元化,學校無充裕經 費可資後援是重要的因素。 2.學校特色發展項目不均:陳在頤(民 64)在「國小體育實施 概況調查研究」結論中指出:有 90%以上的學校沒有游泳池、 獨立足球場、棒球和羽球場,85%以上的學校沒有網球場, 54.
(55) 70%學校沒有獨立手球場, 55%學校沒有籃球場,43%學校沒 有排球場。而南投縣則是缺乏游泳池、專用足球場、專用手 球場、專用巧固球場、專用棒壘球場、專用體操教室、溜冰 場、體能訓練室。究其原因應是部分項目較為冷僻,未能如 籃球、躲避球等受到重視,這也呈現出南投縣體育教學教 材、單項重點發展不均的現象,應及早尋求解決之道。 3.行政措施未連貫:南投縣政府於民國 76 年曾要求各國民中小 學訂定學校發展特色項目,然未能依各國中學區整合,且未 能持續追蹤,或列為體育訪視項目之一。所以學校未能規畫 中長期整體體育發展計劃,再加上學校主管更迭不已,若主 管本身專業知識不足自然會做出錯誤決策。 徐元民(民 73)認為充實學校運動場地設備,首應整體規 劃,其具體原則摘錄如下: (1)根據部頒課程標準。 (2)參照部頒設備標準。 (3)符合學校特殊型態。 ( 4)配合全校學生數,計算所需之場地、空間與設備器材數 量,以充分供應教學所需。 (5)考慮天候季節變化因素。 (6)順應學區傳統特色。 4.南投縣國民小學設置運動場地種類的因素,除依規定應配合 教材及課程標準規定外,以下應是可考慮因素: (1)價錢便宜、保養簡單的場地:如遊戲場、桌球室、排球 場。 55.
數據
+4
相關文件
在 1855 年英國科學家 Lord Rayleigh 於地震研 究領域就發現了表面聲波的存在,此後則將此現象 運用於地震研究上,此表面波亦被稱為 Rayleigh wave ;直到 1965
形成 形成 形成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事前事後比較((前測 前測 前測 前測 前測//後測 前測 前測 前測 後測 後測 後測 後測 後測 後測 後測))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
本研究以取自石門水庫地區之低塑性黏土為研究對象,以浸水直
本研究是以景觀指數進行對 1993 年、2008 年與擴大土地使用三個時期之評 估,其評估結果做比較討論。而目前研究提供研究方法的應用-GIS 與 FRAGSTATS 之使用方法。從 1993 年至
吸取更多課本以外之課外知識。基於此,本研究希望可以透過實際觀察、焦 點訪談的研究過程當中去發現學生學習之情況及態度,探討是否
為完成上述研究目的,本文將於第二章依序說明 IPTV 的介紹與現況,以及詳述 e-SERVA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