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tem 987654321/6384
全文
(2) 論文名稱:孫子兵法與籃球運動 總頁數:182 頁 校所組別: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人文社會組 畢業時間及題要別:九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提要 研究生:傅鈺傑 指導教授:盂峻瑋博士. 中文摘要 本文希望能從社會組織、人類活動的原點來探討, 「軍事文化」與「運動文化」 兩者其發展淵源,以及演變分化後的相異與相同。在運動領域中,筆者是以富有 戰略安排、戰術執行與戰鬥對抗的「籃球運動」為探討對象;在軍事領域「兵法」 是經驗的結晶,也是軍事文化的菁華,其中又以東方《孫子兵法》最為經典。 本研究將「軍事文化」與「籃球文化」分層探討,運用大量的文字詮釋,將 「軍事用詞」與「教練語言」進行另類的「文化交流」 。研究者認為,籃球文化源 自西方,透過文化全球化的推波助瀾席捲全球,文化經由時空而複製漫延。 然而,卻也因時空而特殊變化,產生新的在地文化,一連串的歷程記錄著人 類文明的一部分,而我們就在這歷史鴻流緩緩推進。東方文化富涵著獨到特有的 哲學思想,不論是在運動場上或是人生旅途,都是值得我們細細咀嚼、用心體會 的。 關鍵字:孫子兵法、戰略、戰術、戰鬥、籃球. I.
(3) Fu, Yu-Jie(2011). The Art of War and Basketball. Unpublish master thesis, Nationl Taiwa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bstract The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versities of military culture and sport culture from the poi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human activity. In the realm of sport, the author uses basketball containing strategic arrangement, tactical execution, and combat confrontation as research object. In the realm of military, the Chinese military book of Art of War written by Sun Zi is the most classic of all. The research uses large amount of interpretations on the Art of War to explore military culture and basketball culture categorically in order to carry out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military terminologies and coach language. The researcher thinks that basketball culture originates from the West, which expanded to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through globalization that replicated through time and space. However, a new local culture was borne during the process. Oriental culture has been enriched with uniqu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that deserves people to relish and enjoy, whether it be sporting arena or lifelong journey.. Keywords: The Art of War, strategy, tactics, battle, basketball. II.
(4) 目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錄.................................................................................................................................III 表目錄.............................................................................................................................IV 圖目錄.............................................................................................................................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四節 名詞釋義.......................................................................................................8 第二章 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軍事與運動的關係.......................................................................................10 第二節 孫子兵法.......................................................................................................15 第三節 籃球運動.......................................................................................................18 第四節 孫子兵法在籃球運動之運用發展現況.......................................................24 第五節 本章小結......................................................................................................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29 第一節 研究方法說明..............................................................................................29 第二節 研究內容.....................................................................................................31 第三節 研究流程.....................................................................................................31 第四節 研究架構.....................................................................................................32 第四章 結果分析.........................................................................................................34 第一節 球團經營.....................................................................................................35 第二節 球隊經營.....................................................................................................52 第三節 教練行為.....................................................................................................76 第四節 比賽方法.....................................................................................................9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10 參考文獻.......................................................................................................................114 附錄 孫子兵法層次分類與編碼對照表...................................................................120. III.
(5) 表目錄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1-1 孫子兵法報導篇數統計表...................................................................................4 2-1 籃球戰術常用的圖例.........................................................................................22 4-1 SWOT 分析.........................................................................................................44 4-2 攻守記錄表.........................................................................................................46 4-3 籃球數據表現歸因.............................................................................................47 4-4 球員素質的相對優劣比較.................................................................................66 4-5 以「進攻」的情境分析籃球場內各區域.........................................................70 4-6 會戰八忌.............................................................................................................85 4-7 將帥敗兵六過.....................................................................................................88 4-8 將帥致勝五法.....................................................................................................90 4-9 快攻遭遇戰的打法策略.....................................................................................96. IV.
(6) 圖目錄 圖 3-1 研究架構圖.........................................................................................................33 圖 4-1 層次概念圖.........................................................................................................34 圖 4-2 教練、球員與球隊的關係.................................................................................56 圖 4-3 籃球運動的度量數稱勝.....................................................................................57 圖 4-4 後場.....................................................................................................................70 圖 4-5 中場.....................................................................................................................71 圖 4-6 前場.....................................................................................................................71 圖 4-7 三分線外圍.........................................................................................................72 圖 4-8 高位.....................................................................................................................72 圖 4-9 兩邊 45 度外線位置..........................................................................................73 圖 4-10 兩邊 45 度中距離位置.....................................................................................73 圖 4-11 中間心臟地帶﹙上禁區﹚...............................................................................74 圖 4-12 低位﹙下禁區﹚...............................................................................................74 圖 4-13 邊線地帶...........................................................................................................75 圖 4-14 球隊的分工編組...............................................................................................80. V.
(7) 第一章 緒論 在波斯灣備戰的美軍可望接獲中國古兵書「孫子兵法」和莎 翁名劇「亨利第五」作為耶誕禮物。在波灣備戰的美軍,本 周末在享用耶誕大餐之餘,將可好好閱讀免費獲贈的禮物孫 子 兵 法 。 ( 聯 合 報 , 2002 年 12 月 25 日 ). 此為法新社紐約二十四日傳來的新聞,從文中可以發現 2002 年 美 國 大 兵 在 波 斯 灣 備 戰( 第 二 次 波 灣 戰 爭 )所 獲 得 的 耶誕禮物,分別是東方與西方最著名的鉅作之一。其中,美 軍 人 手 一 本 的 《 孫 子 兵 法 》 是 英 文 版 的 「 T h e A r t o f Wa r 」 又 稱 《 戰 爭 的 藝 術 》。 從兩千五百年前的東方,傳至西元兩千年的西方;從文 言文的近六千中文字,翻譯七千餘個英文單字;從沙場應用 到商場,甚至球場,中間究竟產生了怎麼樣的變化?人類共 同的文明又該怎麼運用?時間、空間、自然、人文,又將產 生怎麼樣的科學火花?或許,在古老的智慧中早就告訴了我 們。.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文 化 ﹙ culture﹚ 是 由 習 俗 進 化 而 來 的 , 透 過 人 類 活 動 , 經由圖像、語言、文字等形式傳承下來,附著在某個歷史與 地 理 定 位 的 社 會 裡 ﹙ 吳 錫 德 , 2 0 0 3 ﹚。 文 化 是 政 治 、 經 濟 、 信 仰、道德、藝術、文學、風習等等的綜合體,實質性的文化 包 括 物 質 文 化 ﹙ m a t e r i a l c u l t u r e ﹚、 精 神 文 化 ﹙ s p i r i t u a l c u l t u r e ﹚、 社 會 文 化 ﹙ s o c i a l c u l t u r e ﹚, 其 中 社 會 文 化 涉 及 社 1.
(8) 會 結 構 、 家 族 組 織 與 政 治 組 織 等﹙ 劉 其 偉 , 1 9 9 1 ﹚ 。舉 凡 種 族 、 狩獵、畜牧、石器、農耕、衣服、器具、法律、政治、所有 與分配、贈與和交換、婚姻制度、親族制度、圖騰制度、教 育、宗教等等,這些是文化人類學者所關心的。從此可知, 文化的範疇相當廣泛,而每一項歸類中的分類卻是多元而細 膩的,其記錄著人類的演化、進步與創造。 在文化研究的領域,多元特性與全球化的現象是人們所 注目的,不論是「中體為學,西體為用」或是強調「知識經 濟」的重要性,都牽涉到在不同時空背景下所形成的文化交 流 ﹙ 吳 錫 德 , 2 0 0 3 ﹚。 由 於 地 理 的 區 隔 , 人 類 發 展 出 個 自 獨 特 的 文 化 , 由 如 色 彩 鮮 明 的 「 原 色 」, 經 由 歷 史 的 演 進 , 人 類 活 動 範 圍 的 擴 大 , 原 色 相 互 交 融 , 造 就 出 「 新 色 調 」, 成 千 上 萬 不同程度、不同層次的新文化將人類文明逐步推向多彩多滋 的花花世界。 如 今,本 文 希 望 能 從 社 會 組 織、人 類 活 動 的 原 點 來 探 討 , 「軍事文化」與「運動文化」兩者其發展淵源,以及演變分 化 後 的 相 異 與 相 同。在 運 動 領 域 中,筆 者 是 以 富 有 戰 略 安 排 、 戰術執行與戰鬥對抗的「籃球運動」為探討對象;在軍事領 域「兵法」是經驗的結晶,也是軍事文化的菁華,其中又以 東方《孫子兵法》最為經典。 鄭 呈 皇( 2 0 0 6 c )在《 思 考 的 原 點 》斬 釘 截 鐵 地 告 訴 讀 者 : 「 21 世 紀 的 閱 讀 有 新 趨 勢 : 從 台 灣 、 英 國 到 美 國 , 全 球 都 掀 起 閱 讀 經 典 書 的 熱 潮 。 經 典 書 也 是 書 的 『 原 點 』, 我 們 稱 之 『 原 點 書 』。 」 並 提 出 十 大 名 家 推 薦 人 生 必 讀 好 書 。「 十 大 名 家 」 中 包 括 : 蔡 明 介 ( 聯 發 科 董 事 長 )、 何 薇 玲 ( 台 灣 惠 普 董 事 長 )、 郝 廣 才 ( 格 林 文 化 發 行 人 ) 等 人 推 薦 的 「 必 讀 好 書 」 2.
(9) 皆 包 含 了 《 孫 子 兵 法 》( 鄭 呈 皇 , 2 0 0 6 a )。 在 國 內 元 智 大 學 將 《孫子兵法》開為課程,師生「企圖在這本二千五百年前、 六 千 多 字 的 書 中 尋 求 成 功 道 理 。 ……國 內 這 股 剛 萌 芽 的 讀 經 典 書 風 氣 , 其 實 在 國 外 早 有 跡 可 循 ( 鄭 呈 皇 , 2 0 0 6 b )。 」 心 中不禁產生好奇之心,究竟《孫子兵法》中蘊藏了怎麼樣的 智慧語錄?是什麼道理讓世人對其定位崇高?這篇文章至今 印象深刻。於是開始對《孫子兵法》展開坊間的尋覓,埋首 於書香的世界。 坊間對《孫子兵法》的著作多被架於「中國哲學」的書 區,大多為字句注釋或舉例說明的文本呈現。最令人振奮的 著 作 為 程 國 政 ( 2 0 0 8 ) 所 著 《 孫 子 兵 法 知 識 地 圖 》, 其 將 完 整 建 構 出「 孫 子 兵 學 體 系 模 型 」 。 薛 維 忠 在《 孫 子 兵 法 知 識 地 圖 》 的推薦序中提到:. 近年來,在西方的學術機構,特別是一些著名的大學,譬如 美 國 的 哈 佛 大 學、史 丹 福 大 學、麻 省 理 工 學 院、英 國 的 牛 津 、 劍橋大學等,紛紛開設有關《孫子兵法》相關的課程,專供 企 管 研 究 所 的 M B A 和 E M B A﹙ 在 職 高 階 管 理 人 員 之 M B A 課 程 ﹚ 學 員 研 修 。 ……《 孫 子 兵 法 》 應 用 到 商 戰 或 企 業 裡 , 已 有相當長的歷史,但並不是在我們這裡,而是在東洋的日 本 。( 推 薦 序 ). 從文中可以看出《孫子兵法》不僅是在東方有著崇高的 定位,在西方也是被廣為接受並用為學習之用。除了在教育 界受到重視,商業企業界也將之應用,可見其中知識足以相 互 借 鑒 。 如 此 一 來 , 本 研 究 者 萌 發 此 念 ──孫 子 兵 法 在 運 動 上 3.
(10) 的應用為何?科學之間又會迸發出怎麼樣的火花?運動的起 始 眾 說 紛 紜 ,「 軍 事 」 是 重 要 的 起 源 其 中 之 一 。 是 故 , 軍 事 與 運動有其高度的相關性,軍事沙場上焠煉而成的智慧結晶, 值得在運動場上給予借鏡。 報 章 媒 體 是 我 們 生 活 的 朋 友 , 本 研 究 是 以《 聯 合 知 識 庫 》 鍵 入 關 鍵 字 「 孫 子 兵 法 」, 並 以 1 9 5 0 年 起 至 今 ( 聯 合 知 識 庫 資 料 可 溯 及 1950 年 ) ,每 隔 1 0 年 為 一 單 位,發 現 1 9 5 0 s - 1 9 8 0 s 聯 合 報 系 ﹙ 國 內 ﹚ 查 到 262 筆 資 料 , 1990s-2000s 查 到 1226 筆 資 料 。 1990 年 後 台 灣 對 孫 子 兵 法 的 相 關 報 導 明 顯 驟 增 , 可 能 是 1 9 8 7 年 解 嚴 後 的 關 係 使 報 章 的 篇 數 版 面 增 加;以 及 1 9 9 0 年波斯灣戰爭,促使孫子兵法再度受到重視。. 表 1-1 孫 子 兵 法 報 導 篇 數 統 計 表. 1950s-1980s聯 合 報 系 ( 國 內 ) 共 262筆 , 多 為 國 家 軍 事 、 民 族 人 物 、 商 業 民 生 等 內 容 , 運 動 內 容 相 關 的 僅 有 4筆 , 分 別 為 象 棋 、 籃 球 、 棒 球 和 圍 棋 各 1筆 。 1990s-2000s聯 合 報 系 ( 國 內 ) 共 1226筆 ; 再 以 運 動 內 容 相 關 , 如 : 足 球 、 籃 球 、 棒 球 、 4.
(11) 電 子 競 技 等 內 容 , 篩 選 共 計 14筆 。 孫 子 兵 法 與「 籃 球 運 動 」的 相 關 報 導 有 5筆 , 其 中 較 重 要 內 容 如 下 :. 民 生 報 ( 1999) NBA動 態 提 到 孫 子 兵 法 對 球 員 贏 球 的 啟 發. 1. 活 塞 前 鋒 希 爾 習 慣 在 比 賽 前 閱 讀 書 籍,培 養 作 戰 情 緒。前 兩 場 比 賽 , 希 爾 閱 讀 皮 爾 的 「 正 向 思 考 的 力 量 」, 結 果 活 塞 連 敗 兩 場 。 第 三 、 四 戰 希 爾 改 讀 解 析 中 國 知 名 兵 法 家 孫 子 的「 孫 子 的 戰 爭 的 藝 術 」, 活 塞 果 然 改 運 , 連 扳 回 兩 城 。( 民 生 報 , 1999 年 5月 17日 ). 李 亦 伸( 2 0 0 6 )N B A 特 報 孫 子 兵 法 對 達 拉 斯 小 牛 教 練 艾 佛 瑞 強 森的影響:. 達 拉 斯 小 牛 教 練 艾 佛 瑞 強 森 崇 尚 孫 子 兵 法 的 戰 爭 藝 術,知 己 知 彼,以長攻短。太陽要贏球,唯一的策略就是快、快、快,藉 由 拉 快 進 攻 節 奏 和 易 守 為 攻 的 快 速 反 擊,拖 垮 對 手 體 能,用 進 攻 轟 倒 對 手。而 太 陽 打 快 的 目 的 有 三,一 是 彌 補 禁 區 攻 防 能 力 之 不 足,二 是 彌 補 防 守 能 力,三 為 發 揮 本 身 優 勢。強 森 在 對 太 陽 第 五 戰,決 定 變 陣,捨 小 換 大,送 上 七 呎 中 鋒 裘 普 先 發,利 用 裘 普 的 高 度 、 防 守 、 籃 板 球 牽 制 太 陽 。 ( 民 生 報 , 2006年 6 月 3日 ). 楊 育 欣( 2 0 0 8 )體 育 新 聞 台 灣 大 教 練 鄭 志 龍 以 孫 子 兵 法 的 觀 念. 1. NBA 全 名 為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美 國 職 籃 。 5.
(12) 教導球員:. 台 灣 大 雲 豹 隊 吞 下 3連 敗 , 讓 總 教 練 「 籃 球 博 士 」 鄭 志 龍 上 起 國文課,「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龍哥」這句話. 出 自 孫 子 兵 法,意 思 是 先 使 己 方 不 可 被 戰 勝,再 等 待 可 戰 勝 敵 方 之 時 機 。 ( 聯 合 報 , 2008年 1月 21日 ). 李 思 嫻 ( 2008) 知 名 運 動 品 牌 adidas以 孫 子 兵 法 的 概 念 融 入 籃 球鞋的設計:. adidas TS Lightspeed孫 子 兵 法 限 量 籃 球 鞋 款 , 將 籃 球 場 上 團 隊 合 作 精 神,與 中 國 武 術 兵 書 風 骨 相 連 結,以 進 攻、防 守 的 智 慧 體 現 古 今 風 範。純 黑 麂 皮、皮 革 拼 貼,鞋 背 上 利 用 塗 鴉 方 式 , 將風、林、火、山四元素融入設計,向中國孫子兵法致敬,鞋 盒 使 用 特 殊 包 裝 , 獨 一 無 二 。 ( 聯 合 報 , 2008年 5月 27日 ). 運 動 畫 刊 ( Sport Illustrated) 記 者 Thomsen( 2008) 報 導 太 陽 隊 的 史 陶 德 麥 爾 ( Stoudemire) 決 定 使 用 「 孫 子 」 當 成 他 的 新 綽號:. 史 陶 德 麥 爾 表 示 「 孫 子 的 座 右 銘 為 『 兵 者 , 詭 道 也 』。 舉 例 來 說,對 方 認 為 他 不 會 往 左 邊 切 入,而 是 從 右 邊。但 我 知 道 他 們 在 想 什 麼 , 所 以 我 會 往 左 邊 切 入 。 」 ……他 還 說 很 多 將 軍 和 戰 士 都 有 研 讀 孫 子 兵 法 , 其 中 含 有「 不 戰 而 屈 人 之 兵 」等 很 棒 的 概 念 。 ……史 陶 德 麥 爾 藉 由 孫 子 兵 法 , 以 49分 ( 投 21球 中 17, 15罰 球 全 中 ) , 外 加 11籃 板 、 6助 攻 、 5抄 截 與 2阻 攻 的 表 現 , 6.
(13) 帶領太陽隊擊敗對手溜馬隊。. 《 孫 子 兵 法 》是 中 華 文 化 淵 遠 流 傳 的 智 慧 結 晶 , 從 戰 場 衍 生 至 商 場 , 甚 至 應 用 於 球 場 。 本 研 究 者 於 2 0 0 9 年 見《 孫 子 兵法》應用理論之名作,由程國政著撰,書名為《孫子兵法 知 識 地 圖 》, 此 著 作 將 《 孫 子 兵 法 》 建 立 一 個 科 學 架 構 。 而 本 研究將建構在此科學架構之上,再創《孫子兵法》於籃球運 動的知識體系之完整。 在 求 學 的 過 程 中,籃 球 給 我 許 多 美 好 的 回 憶,如 今 走 過 這 麼 一 段 歲 月 後,希 望 能 在 教 育 界、體 育 界 回 饋 盡 一 份 心 力。就 在 球 員 與 教 練 的 角 色 間、學 生 與 老 師 的 蛻 變 成 長 過 程 中,接 觸 到 《 孫 子 兵 法 》, 並 對 其 「 應 用 理 論 」 在 運 動 場 的 發 揮 產 生 莫 大 的 興 趣 。 藉 著 研 究 所 學 , 希 望 能 進 行 這 篇 論 文《 孫 子 兵 法 與 籃 球 運 動 》的 研 究 , 並 期 待 對 自 己 所 深 愛 的 籃 球 運 動 有 著 更 精 進的智慧,以促進全方位技術的提升。.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基 於 前 述 研 究 背 景 與 研 究 動 機,激 發 本 研 究 者 對 孫 子 兵 法 與 籃 球 運 動 之 研 究 興 趣。本 文 旨 在 探 究 分 析 孫 子 兵 法 與 籃 球 運 動 之 相 關、 運 用,並 其 達 到 下 列 研 究 目 的,並 擬 探 討 下 列 問 題 : 壹、探討孫子兵法與籃球運動之關係。其關係為何? 貳、分析孫子兵法在籃球運動之運用。如何運用?.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 、 依 據 針 對 研 究 主 題,進 行 資 料 蒐 集、文 本 分 析,其 範 圍 、 內容等如下: 7.
(14) 一 、 資 料 蒐 集 : 籃 球 運 動 相 關 文 本 ﹙ 含 孫 子 兵 法 ﹚、 孫 子 兵 法 相 關 文 本 、 H B L 賽 事﹙ 數 據 、 報 導 、 文 獻 、 影 像 、 紀 錄 片 ﹚、 NBA賽 事 ﹙ 報 導 、 文 獻 、 影 像 、 紀 錄 片 ﹚ 等 2。 二 、 文 本 分 析:籃 球 運 動 相 關 報 導、影 像、紀 錄 片 等 歷 史 文 獻 , 透過孫子兵法模型架構進行分析並詮釋之。 貳、 本研究限制分述如下: 一 、 本 研 究 是 以「 籃 球 運 動 」為 主 , 不 進 行 推 論 於 其 它 運 動 。 二、 本研究是以「孫子兵法」為軍事著作代表,並僅探討與 「籃球運動」之交集。. 第四節 名詞釋義 壹 、 孫 子 兵 法 The Art of War 成 書 於 春 秓 末 期,為 吳 國 孫 武 所 著,全 文 十 三 篇,分 別 為 : 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 九 地 、 火 攻 、 用 間 。 本 研 究 是 以 程 國 政 ( 2008, 頁 22-25) 之 「 孫 子 兵 學 體 系 模 型 」為 主 要 基 礎 , 依 據 版 本 為《 孫 子 十 家 注 詮釋本》與《銀雀山漢末竹簡本》。詳如第貳章第二節。 貳 、 戰 略 Strategy 「 戰 略 」一 詞, 最 早 出 於 中 國,西 晉 史 學 家 司 馬 彪 著 有《 戰 略 一 卷 》 ; 英 文 「 strategy」 源 於 拜 占 庭 皇 帝 所 著 《 Stategos》 一 書 。 綜 合 約 米 尼 《 戰 爭 藝 術 》、 普 魯 士 將 軍 克 勞 塞 維 茲 《 戰 爭 論 》、 法 國 將 軍 波 拉 爾 、 美 國 上 將 麥 克 阿 瑟 、 英 國 利 德 爾 • 哈 特《 戰 爭 論 》、 蘇 聯 元 帥 索 科 洛 夫 司 基《 軍 事 戰 略 》等 , 定. 2. HBL 全 名 為 Highschool. Basketball. 8. League, 高 中 籃 球 聯 賽 。.
(15) 義「 戰 略 」為 :方 法 和 策 略 ,其 對 象 和 範 圍 是 戰 爭 全 局 ,與 戰 術 相 互 依 存。其 核 心 是 研 究 全 局 性、規 律 性 和 指 向 未 來 的 問 題 ( 姚 家 新 , 2007, 頁 40-46) 。 參 、 戰 術 Tactics 「 戰 術 」一 詞 原 為 軍 事 用 語 , 東 方 於 春 秓 時 付 即 有 ; 英 文 「 tactics」 源 於 希 臘 文 takatika, 其 意 為 準 備 戰 鬥 或 戰 鬥 中 , 佈署或調動軍事力量的藝術。進行戰鬥的原則和方法(姚家 新 , 2007, 頁 27-30) 。 肆 、 戰 鬥 Battle 「戰鬥」一詞可見於《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天 下 共 苦 戰 鬥 不 休,以 有 侯 王。」以 及《 三 國 演 義 • 第 三 十 三 回 》: 「尚無心戰鬥,逕奔幽州投袁熙。」解釋為「以武力相爭鬥」 ( 教 育 部 重 編 國 語 辭 典 修 訂 本 , 2 0 0 9 )。 在 本 研 究 , 定 義 為 戰 術 層 次 之 下,執 行 戰 術 時 體 能 與 技 術 的 展 現,所 面 對 敵 方 直 接 的競爭行為。 伍 、 籃 球 運 動 Basketball 「 籃 球 運 動 」是 由 美 國 麻 州 春 田 市 基 督 教 青 年 會 的 體 育 教 師 , 出 生 於 加 拿 大 的 詹 姆 士 • 奈 史 密 斯 ( James Naismith) 於 1891年 發 明 ( Naismith, 1996; 孫 民 治 , 2008) 。 現 今 場 地 為 長 28m寬 15m, 於 中 線 劃 分 雙 方 籃 區 , 計 分 於 三 分 線 內 為 兩 分 球 , 於 三 分 線 外 為 三 分 球 。 籃 架 高 度 為 2.75m-2.90m, 籃 框 內 緣 直 徑 為 0 . 4 5 m, 相 關 規 則 為 國 際 籃 球 總 會( F I B A )訂 定 之( 李 宇 載 , 2003, 頁 10-13) 。. 9.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 研 究 相 關 文 獻 探 討 分 別 為 以 下 四 個 部 分:第 一 節、軍 事 與運動的關係;第二節、孫子兵法;第三節、籃球運動;第四 節、孫 子 兵 法 在 籃 球 運 動 之 運 用 發 展 現 況;第 五 節、本 章 小 結 等。 軍事與運動的淵源為何?從歷史記載來看是有許多重疊 之 處,兩 者 之 間 的 關 係 於 第 一 節 呈 現。從 人 類 歷 史 的 演 變,軍 事 與 運 動 開 始 被 人 們 各 自 定 義 而 分 化。軍 事 文 化 以 兵 書 流 傳 古 今 , 東 方 以《 孫 子 兵 法 》為 兵 書 之 首 ; 籃 球 也 成 為 現 代 熱 門 運 動 其 中 一 項 , 綜 合 了 許 多 運 動 技 能 的 「 籃 球 運 動 」, 分 別 於 第 二、三 節 介 紹 之。雖 然 軍 事 與 運 動 在 人 類 文 化 中 各 成 一 格,但 其 中 相 通、重 疊 之 處 卻 也 在 高 度 競 爭 的 情 境 下,再 度 被 重 新 審 視,試 圖 從 中 領 悟 出 奧 妙 之 處,其 應 用 研 究 等 相 關 文 獻 收 錄 於 第 四 節。並 在 第 五 節 提 出 本 研 究 將 與 以 突 破 之 處、精 益 求 精 。. 第一節 軍事與運動的關係 人 類 的 歷 史 淵 遠 流 長 ,「 文 字 」 與 「 用 火 」 是 原 始 社 會 與 文 明 社 會 的 分 水 嶺。在 人 類 的 原 始 社 會,生 存 是 生 活 的 一 切 , 個體為了求生存,需要與飛禽走獸相抗衡,以獲取生活的空 間 與 食 物 , 甚 至 生 命 的 存 衍 , 因 此 人 類 的 基 本 本 能「 跑 、 跳 、 投 」 就 成 為 了 最 原 始 的 生 存 之 道 ( 吳 文 忠 , 2 0 0 1 )。 人 類 為 了 求生存而與野獸競爭,甚至人類個體與個體間競爭,當個體 無 法 匹 敵 , 將 發 揮 人 類「 群 居 生 活 」的 功 能 , 進 而 產 生 了「 團 體 」; 當 團 體 越 來 越 龐 大 , 彼 此 間 有 著 分 工 合 作 的 關 係 , 那 便 成 為 了「 組 織 」。 個 體 的 本 能 跑 跳 投 的 技 術 , 形 成 了「 戰 鬥 」; 因 應 團 體 的 作 戰 , 有 了 「 戰 術 」; 組 織 的 經 營 , 有 了 「 戰 略 」。 10.
(17) 在 東 方 運 動 與 軍 事 的 文 獻 中 , 吳 文 忠 ( 2001) 在 《 體 育 史》提到:. 蚩尤以角牴術與黃帝鬥,終為所敗,黃帝採首山之銅鑄劍, 揮作弓,夷牟作矢,二人皆黃帝臣,黃帝令作蹴鞠以練武 士 。 ……周 時 射 術 極 為 發 達 , 自 天 子 以 至 庶 人 莫 不 練 習 , 六 藝(禮、樂、射、御、書、數)五射(白矢、參連、剡注、 襄尺、井儀)均為課程;春秋戰國,諸侯競武,齊人以技擊 著 名,文 人 嫻 習 投 壺 遊 戲;秦 漢 時 軍 中 有 投 石、超 距、拔 河 、 鞦 韆 等 。( 頁 1 0 - 1 1 ). 中 華 文 化 的 運 動 發 展 , 講 求 「 德 智 雙 修 」 並 重 ,「 體 育 」 發 展 甚 至 比 西 方 古 代 奧 林 匹 克 運 動 會 更 早 ( 吳 文 忠 , 2 0 0 1 )。 從文獻中可以看到射箭、蹴鞠、技擊等等古代軍事與運動的 關聯。蹴鞠演變至今,就是我們現在所熟悉的足球,也是源 自黃帝的軍事訓練之一。 姚 家 新 ( 2 0 0 7 )《 孫 子 兵 法 與 競 技 戰 術 的 理 論 審 視 》 中 提 出:. 運動競賽是一種和平的競爭,它與人類的自相殘殺的戰爭是 不相容的,是屬於兩個截然不同的較量領域。但只要仔細研 究 , 就 會 發 現 它 們 仍 有 許 多 共 同 點 和 相 似 之 處 。 ……利 益 衝 突 的 尖 銳 性 ……主 客 制 約 的 相 對 性 ……鬥 智 鬥 勇 的 技 巧 性 … … 。( 頁 1 2 - 1 4 ). 人類歷史演變至今,在全世界的「運動」發展,最具代 11.
(18) 表 性 的 賽 事 之 一 , 不 外 乎 就 是 「 奧 林 匹 克 運 動 會 」( O l y m p i c G a m e s 奧 林 匹 克 運 動 會 以 下 簡 稱 「 奧 運 」)。 雅 典 是 奧 運 的 發 祥 地 , 古 代 奧 運 始 於 西 元 前 766 年 至 西 元 395 年 , 現 代 奧 運 復 興 於 1 8 9 6 年 至 今 , 每 四 年 一 次 ( 徐 家 順 , 2 0 0 6; 蕭 文 珒 、 林 錚 顗 , 2 0 0 8 ; 吳 妍 蓉 , 2 0 0 4 ; 夏 一 東 , 2 0 0 8 )。 蕭 文 珒 、 林 錚 顗 ( 2008) 在 《 奧 運 的 歷 史 》 一 書 中 提 到 :. 挖掘者烏爾利希•辛在一塊宙斯的神諭處,發現了勝地早期 的重要性,它是讓人有關諮詢戰事的地方。地理學家史粹伯 曾對該神諭寫下一些特別的筆記,而在平德爾的詩中也曾提 及一位奧林匹亞的先知艾默斯的出生。發掘者辛論稱,希臘 人向奧林匹克的神諭求問許多有關戰爭的事,包括發生於西 元 前 479 年 的 普 拉 提 亞 戰 役 , 而 一 位 來 自 奧 林 匹 亞 的 先 知 就 在 此 戰 爭 中 扮 演 了 重 要 的 角 色 。( 頁 3 8 ). 古代奧運起源於祭神,其精神是來自宗教,運動會只是 宗教活動中的一部份;而運動會的項目與內容,其中包括跑 步、鐵餅、跳遠、標槍、摔角、拳擊、馬術等等,卻脫離不 了 軍 事 的 範 疇 ( 吳 妍 蓉 , 2004; 徐 家 順 , 2006; 蕭 文 珒 、 林 錚 顗 , 2 0 0 8 ; 夏 一 東 , 2 0 0 8 )。 夏 一 東 ( 2 0 0 8 ) 在 《 奧 運 與 軍 事》一書中提到:. 人類的奧運史可以說是一部軍事簡史,見證了兵器從石頭、 弓箭、劍、矛到槍炮的歷程,見證了戰士從戰場走向賽場的 過程。奧運與軍事千絲萬縷,許多奧運比賽項目都是從軍事 訓練中演變而來,許多選手都是從戰場上走下來的戰士,而 12.
(19) 許多選手從賽場又走向了戰場,古往今來,一直演繹著戰士 的 奧 運 情 懷 和 選 手 的 戰 鬥 精 神 。( 前 言 , 頁 1 ). 經過歷史的記載,不論是射箭、射擊、馬拉松、擊劍、 馬術、標槍、鉛球、鐵餅等等,時間的演變,這些呈現在世 人 面 前 的 運 動 項 目 , 都 和 軍 事 有 著 一 定 程 度 的 關 係( 夏 一 東 , 2 0 0 8 )。 而 在 運 動 場 上 的 運 動 員 , 就 在 空 間 的 變 換 下 , 也 扮 演 著沙場上戰士的角色,或是相互轉換。田麥久在《孫子兵法 與 競 技 戰 術 的 理 論 審 視 》( 姚 家 新 , 2 0 0 7 ) 書 序 中 提 到 :. 運動競賽與戰爭有著幾分相似,運動競賽的戰略戰術問題與 戰略戰爭問題也有著某些相似的規律、相似的思路和相似的 方 法 。 ……我 國 古 代 大 將 田 忌 巧 排 三 馬 戰 序 取 勝 齊 威 王 的 著 名戰例,就被乒乓球教練員成功地運用於團體比賽的排兵佈 陣 之 中 。( 序 , 頁 1 - 2 ). 姚 家 新 ( 2 0 0 7 , 頁 1 ) 在 研 究 中 認 為 :「 運 動 競 賽 與 軍 事 實踐有著密切的親緣關係及許多共同特徵。軍事戰術與競技 戰術可在許多方面相互借鑒與移植。」並提出「和平環境中 的體育競賽與戰爭環境中的軍事實踐相比,在倫理學、手段 學等許多方面受著更多限制。」從此可見,運動與軍事有著 交集與非交集的相同與相異處,舉例來說,沙場英雄和運動 明星都是致勝的關鍵,被負與重要的責任與榮譽,而榮耀的 光 環 將 帶 給 他 們 名 氣 與 利 益 。 然 而 , 沙 場 是 「 流 血 」, 運 動 場 是 「 流 汗 」, 換 言 之 , 在 戰 爭 中 是 「 置 之 死 地 而 後 生 」, 但 運 動 場 的 競 爭 卻 用 不 著 讓 對 手 「 不 成 功 便 成 仁 」。 13.
(20) 再 者,運 動 場 和 戰 場 的 不 同 之 處,還 有 運 動 行 銷、包 裝 、 周邊商品等等促進商業利益的活動;而戰爭的發動,則是屬 於軍用品的製造和後勤物資等軍事與民生工業較為蓬勃。運 動場上的一切活動,有著明確的「規則」來約束雙方,包含 了場地、裁判、器材、服裝等等,試圖以「公平競爭」的原 則 進 行 競 賽 ; 而 戰 場 上 雖 然 也 有 許 多 「 規 則 」, 如 對 使 節 的 接 待、戰 俘 的 處 理、人 道 與 和 平 的 條 件 等 等,但 相 較 於 運 動 場 , 可 就 沒 有 所 謂 的「 公 平 競 爭 」 ,而 是 弱 肉 強 食、殘 酷 無 情 的「 生 存 競 爭 」。 夏 一 東 ( 2008) 在 《 奧 運 與 軍 事 》 一 書 中 提 到 :. 奧運因戰爭而起,為和平而生。奧運歷史上的無數悲歡離 合,無不折射出戰爭的影響。戰爭曾因奧運而偃旗息鼓,奧 運也曾因戰爭而頻頻夭折;奧運曾重視和平的曙光,戰爭也 曾把奧運把玩於股掌;奧運曾為和平而歡呼,和平也曾因奧 運 而 黯 然 傷 神 。( 前 言 , 頁 1 - 2 ). 隨著人類歷史的演進,沙場累積許多戰士的血,從野蠻 到文明,從戰爭到和平,從沙場到運動場,過去不能從來, 但教訓可以記取。奧運是為了追求和平,但卻也另闢新的戰 場,世界強國將在運動場上一拚高下。本研究者以歷史為借 鏡,記 取 文 明 演 變 下 的 教 訓,沙 場 的 流 血 轉 為 運 動 場 的 流 汗 , 將以追求和平為宗旨,焦點應放在運動場上,企圖將本研究 貢 獻 於 「 和 平 的 競 爭 ─ ─ 運 動 」。 從以上文獻中可發現軍事和運動的關係有著螺旋循環的 模式:運動是軍事的起源,而軍事造就了運動的演進,現代 14.
(21) 的運動競技,從強權國家的較量、國力展現而在奧運等國際 賽會以金牌數宣揚國威,卻又代表著另闢新戰場的現象。. 第二節 孫子兵法 1972 年 在 山 東 臨 沂 縣 銀 雀 山 出 土 的 竹 簡,推 斷 是 漢 武 帝 時 代 之 漢 墓 , 故 稱 「 漢 簡 本 」, 是 今 日 所 見 之 最 早 的 版 本 。 雖 然年代久遠,殘缺破損,但仍保留十三篇面貌,經整理後與 傳 本 基 本 相 符 ( 程 國 政 , 2 0 0 8 )。 鈕 先 鐘 先 生 ( 引 自 韓 大 勇 , 2 0 0 1 , 頁 8 ) 指 出 :「 漢 簡 本 雖 殘 缺 不 全 , 但 整 理 後 , 也 還 算 大 同 小 異 , 證 明 各 種 版 本 都 是 出 自 同 一 來 源 。 」《 孫 子 兵 法 》 起源除「漢簡本」外,另有兩大系統,分別為宋朝十一家注 系 統( 宋 • 杜 佑《 十 一 家 注 本 》)和 武 經 系 統(《 武 經 七 書 》)。 清代孫星衍對《十一家注本》校定考證,成為近世影響最大 之 讀 本 ( 程 國 政 , 2 0 0 8 )。 《孫子兵法》全文十三篇,分別為:計、作戰、謀攻、 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 間。成書於春秋末期,為吳國孫武所著,距今約兩千五百年 歷 史 ( 張 華 正 , 2 0 0 9 )。《 武 經 七 書 》 共 二 十 五 卷 , 成 書 於 本 北 宋 時 期 , 是 七 本 兵 書 的 合 稱 , 包 括 :《 孫 子 兵 法 》、《 吳 子 兵 法 》、 《 尉 繚 子 》、 《 司 馬 法 》、 《 六 韜 》、 《 三 略 》、 《 李 尉 公 問 對 》。 有「 中 國 當 代 孫 子 」尊 稱 的 俞 大 維 博 士 親 閱 各 翻 譯 版 本 , 並 由 羅 順 德 加 以 整 理,編 寫《 孫 子 兵 法 • S u n T z u o n t h e A r t o f Wa r 》, 其 文 中 指 出 於 民 國 三 十 四 年 楊 家 駱 博 士 便 持 有 孫 子 兵 法 英 譯 本 ( 由 D r . C h e n g L i n 譯 ), 以 及 1 9 6 3 年 版 S a m u e l B . G r i f f i t h 等 英 文 版 本 ( 羅 順 德 , 1 9 9 1 )。 《 孫 子 兵 法 》於 西 元 六 世 紀 即 已 傳 入 日 本 , 但 並 不 完 整 。 15.
(22) 西 傳 則 是 以 法 國 最 早,1772 年 由 法 國 神 父 約 瑟 夫 • 丁 • 阿 米 歐出版《中國軍事藝術》中就有孫子十三篇。英譯版本最早 是 在 1905 年,是 由 英 國 皇 家 野 戰 炮 兵 上 尉 卡 爾 斯 羅 普 翻 譯 , 1910 年 則 由 英 國 著 名 漢 學 家 賈 爾 斯 重 新 翻 譯 。 在 西 方 世 界 中,英國對《孫子兵法》的研究最深,所有的外文本,也以 英 國 出 版 的 英 譯 本 影 響 最 大 ( 張 華 正 , 2 0 0 9 )。 英 國 軍 事 家 Basil Henry Liddel Hart 於 1963 年 為 美 國 準 將 Samuel B. Griffith 英 譯 本 《 孫 子 兵 法 》 的 序 言 , 以 及 名 著《 戰 爭 論 》作 者 普 魯 士 將 軍 C a r l v o n C l a u s e w i t z 等 皆 對《 孫 子 兵 法 》 表 示 尊 崇 ( 姚 家 新 , 2 0 0 7 )。 美 國 對 《 孫 子 兵 法 》 則 是開始於二次大戰結束以後,美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 J o h n M . C o l l i n s 1 9 7 3 年 出 版 的 《 大 戰 略 》、 1 9 8 3 年 2 月 1 9 日 美 聯 社 報 導 、 以 及 1 9 9 0 年《 洛 杉 磯 時 報 》對 老 布 希 的 採 訪 ( 張 華 正 , 2 0 0 9 ), 都 提 到 了 孫 子 兵 法 的 重 要 性 。 在 傳 統 的 觀 念 中 ,「 軍 事 」 被 定 位 為 「 戰 爭 」 的 工 作 。 當 軍備武器中,核武與彈道系統的問世,也代表著全面戰爭的 時 代 已 經 結 束 ,「 維 護 和 平 」 才 是 軍 事 的 主 要 任 務 , 軍 隊 轉 形 為 「 保 安 警 察 力 量 ( c o n s t a b u l a r y f o r c e s )」( 詹 哲 裕 , 2 0 0 7 )。 並在《軍事倫理學》書中提到:. 當代軍隊的主要角色,不僅是從事戰爭,保衛國家的利益和 領土完整,而是維護和平。國家利益擴展至保護友邦,但絕 不干涉盟國。國家軍隊必需能參與集體安全之作為,並且做 好準備,以期在聯合國的合法命令及旗幟下,進行人道行 動、和平任務,甚或是戰鬥任務,以為國際安全與法律的維 持 及 恢 復 作 出 貢 獻 。( 初 版 序 言 , 頁 V I I ) 16.
(23) 近 代 在 聯 合 國 授 權 之 下,進 行 人 道 行 動 的 例 子 為 9 0 年 代 的 波 斯 灣 戰 爭 , 其 對 全 球 的 影 響 深 遠 。 從 1990 年 8 月 2 日 , 伊 拉 克 侵 佔 科 威 特 , 1991 年 1 月 17 日 聯 軍 展 開 大 規 模 空 中 攻 勢 , 至 1 9 9 1 年 2 月 2 7 日 結 束 ( 李 啟 明 , 1 9 9 2 )。 並 在 文 中 有這麼一段敘述:. 戰爭期間,聯合國及反伊各國使出渾身解數,不間斷的政治 外交斡旋,逐漸加大經濟封鎖壓力,促使聯合國通過伊軍撤 退最後通牒,繼之發動長時間的大規模空中戰略攻勢,進一 步壓迫伊方撤軍,最後斬釘截鐵地面作戰,所表現的戰爭與 戰略指導,以最小傷亡,贏得最大勝利。不僅創造了近代戰 史上的奇蹟,也創造了「有限戰爭」指導的典範。這一場戰 爭,不但是各國新武器的集中試練,竟然也是古代戰爭哲學 與 戰 略 原 則 ─ ─ 孫 子 兵 法 的 實 踐 。( 頁 1 ). 波斯灣戰爭前夕,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駐沙美國海 軍 陸 戰 隊 官 兵 , 人 手 一 冊 「 孫 子 兵 法 」( 羅 順 德 , 1 9 9 1 )。《 孫 子兵法》為七書之首,其在軍事領域的地位不容置疑,也因 為這部兵書所呈現的不僅是軍事上的戰鬥戰術,更進一步闡 明其戰略哲學的思想,提升整體層次成為「道理放諸四海皆 通 」 的 指 導 原 則 。《 孫 子 兵 法 》 所 影 響 的 領 域 相 當 廣 泛 , 張 華 正 ( 2009, 頁 36) 指 出 「 其 對 軍 事 科 學 、 醫 學 、 經 濟 學 、 體 育競技、文學、哲學、系統科學、決策學、心理學、數學、 行為學等都有不等程度的影響。」將《孫子兵法》比喻為一 棵大樹,其根本來自於兩千五百年前孫子的思想,當時戰亂 的春秋時代提供了環境如同土壤養份。所衍生的枝葉,相關 17.
(24) 科 學 等 : 體 育 競 技 ( 唐 • 王 積 薪 《 圍 棋 十 訣 》、 北 宋 《 棋 經 十 三 篇 》)、 醫 學( 清 • 徐 大 樁《 醫 學 源 流 論 • 用 藥 如 用 兵 論 》)、 經 濟 學 ( 先 秦 • 陶 朱 公 《 積 蓄 之 理 》、《 治 生 之 術 》)、 軍 事 學 ﹙ 曹 操 《 孫 子 兵 法 作 註 》﹚ 等 等 ( 張 華 正 , 2 0 0 9 )。 程 國 政 ( 2008) 將 《 孫 子 兵 法 》 十 三 篇 分 別 以 三 大 向 度 來呈現孫子兵學體系模型,分別為:流程、結構、策略。就 「 流 程 」而 言 , 十 三 篇 依 序 分 別 為 : 第 戰 爭 準 備( 計 、 作 戰 、 謀 攻 )、 用 兵 規 則( 形 、 勢 、 虛 實 )、 實 戰 作 業( 軍 爭 、 九 變 )、 地 形 研 判 ( 行 軍 、 地 形 、 九 地 )、 特 種 作 戰 ( 火 攻 、 用 間 ), 十三篇中穿插三十六個兵學規則於其中,環環相扣相互呼 應。就「結構」而言,為國家戰略、軍事戰略、治軍理念、 戰術戰鬥。就「策略」而言,是將以上四個軍事範疇細分十 項兵學策略:政治戰略、經濟戰略、國防戰略、情報戰略、 經常戰略、權變戰略、領導行為、軍隊管理、戰術原則、戰 鬥方法等。 基 於 「 整 體 性 」、「 目 的 性 」 和 「 開 放 性 」 等 系 統 原 則 , 以及鑑於歸納孫子兵學規則不能僅憑概念逕行分析,應以系 統 化 著 手 ( 程 國 政 , 2 0 0 8 )。 本 研 究 將 以 程 國 政 ( 2 0 0 8 )「 孫 子兵學體系模型」為主要基礎。. 第三節 籃球運動 籃球運動是一項講究團隊的運動,需要全面的條件,其 攻守是三度空間的形式,包括了寬度、深度和高度,尤其對 「 高 度 」的 要 求 , 是 籃 球 發 展 從 1 8 9 1 年 至 今 的 趨 勢 之 一 。 籃 球需要的速度、爆發力、敏捷、協調、準確、技術多變、意 識 和 智 慧 ( 張 秀 華 、 劉 玉 林 , 2 0 0 8 ; 鄧 鎮 堅 , 2 0 0 8 )。 從 此 可 18.
(25) 以瞭解,籃球運動不僅是生理上的素質,更進一步探討心理 上的素求。 要成為優秀籃球員的條件和要求:技術、比賽意識(觀 察 、 應 變 、 合 理 運 用 技 術 、 時 機 的 掌 握 、 節 奏 等 )、 心 理 素 質 ( 沉 著 冷 靜 、 團 結 合 作 、 積 極 進 取 等 )、 身 體 素 質 ( 力 量 、 速 度 、 彈 跳 、 協 調 性 、 靈 活 性 、 柔 韌 性 及 耐 力 等 )、 籃 球 知 識 、 位 置 條 件 ( 中 鋒 、 前 鋒 、 後 衛 )( 鄧 鎮 堅 , 2 0 0 8 )。 鄧 鎮 堅 ( 2 0 0 8 , 頁 8 ):「 籃 球 運 動 的 發 展 歷 程 折 射 出 人 類從個體到集體、從民族到國家的一種自強精神、創造理念 與 文 明 進 步 的 層 次 氛 圍 。 」我 們 可 從 1 9 9 2 年 巴 塞 隆 納 奧 運 , 所成立的「美國夢幻籃球隊」可體會出籃球運動對美國國家 榮譽的重要。籃球運動發展至今,可以歸納出一些的規律: 集體協同、兇悍對抗、攻守依存、動態變換、多元統一、內 外 結 合 等 規 律 ( 孫 民 治 , 2 0 0 8 )。 從 這 些 規 律 , 進 一 步 將 籃 球 運動的輪廓勾勒出來。 籃球運動的組成,就如同「點、線、面、體」的關係。 球 員 代 表「 點 」 ;兩 位 以 上 的 球 員,可 藉 由 傳 球、跑 位 等 技 術 , 可將攻擊或防守連成「線」三至五位的球員在場上所表現出 的 小 組 合 作 或 區 域 聯 防 , 形 成 的 則 是 「 面 」; 變 化 出 不 同 的 分 工 合 作 , 將 每 一 次 的 戰 術 執 行 累 積 起 來 , 就 是 「 整 體 」。 整 體 (球隊)的成敗與否,則要來自每一個點(球員)的素質。 以 下 將 籃 球 運 動 分 別 以 「 技 術 」、「 戰 術 」、「 經 營 管 理 」、 「現今的發展趨勢」來將籃球的相關文獻陳述之。 壹、 技術 李 宇 載 ( 2003) 在 《 籃 球 高 手 》 中 將 技 術 分 為 : 投 籃 、 上籃、護球、傳球、接球、步伐、運球、策應、低位、高位、 19.
(26) 外 線 。 謝 鐵 兔( 2 0 0 6 )在《 籃 球 技 術 教 學 法 》中 將 技 術 分 為 : 移動、傳接球、投籃、運球、持球突破、個人防守、搶球、 打 球 、 斷 球 、 籃 板 球 等 。 張 雲 、 馬 振 洪 ( 2008) 在 《 籃 球 個 人技術》中將技術分為:球性、移動、投籃、運球、突破、 傳 接 球 、 籃 下 進 攻 等 。 林 樑 ( 2008) 在 《 向 超 級 巨 星 學 習 籃 球技術》中將技術分為:基礎技術(投籃、運球、傳球、接 球、突 圍、防 守 ) 、1 對 1 技 術、各 位 置 的 任 務 等。鄧 鎮 堅( 2 0 0 8 ) 在《籃球》中將技術分為:跑、跳、停、轉、接、傳、投、 運、搶、打、斷 等。組 合 技 術 的 運 用 包 括:投 籃 的 組 合 技 術 、 上籃的組合技術、傳球組合技術、搶籃板球組合技術、防守 組 合 技 術 等 。 綜 觀 以 上 , 籃 球 技 術 可 依「 動 作 」、「 位 置 」、「 目 的」來區分。 「 動 作 」也 就 是 教 練 口 中 常 說 的「 基 本 動 作 」, 如 : 投 籃 、 上 籃 、 運 球 、 傳 接 球 、 步 伐 等 。「 位 置 」 則 依 球 員 功 能 位 置 可 分 : 中 鋒 ( 籃 下 )、 前 鋒 ( 切 入 與 中 距 離 )、 後 衛 ( 得 分 與 控 球 ); 依 禁 區 站 位 來 分 : 高 位 和 低 位 。「 目 的 」 來 分 : 進 攻 動 作( 如 : 切 入 、 假 動 作 、 掩 護 、 攻 籃 等 )、 防 守 動 作( 籃 板 球 、 卡 位 、 步 伐 、 站 位 等 等 )。 技 術 是 建 立 在 「 體 能 」 與 「 球 感 」 的基本要素之上。在發育前期,應以「球感」的培養為主; 青 春 期 中 後 階 段 則 可 依 漸 進 原 則 將 重 點 放 在「 體 能 」 ,以 達 到 技術養成的目的。 貳、 戰術 林 樑( 2008)在《 向 超 級 巨 星 學 習 籃 球 技 術 》中 提 到「 戰 術 」包 含 合 作 技 術、團 隊 技 術、各 位 置 的 任 務 等。鄧 鎮 堅( 2 0 0 8 ) 在《 籃 球 》中 提 到「 掌 握 基 礎 戰 術 配 合( 進 攻 : 傳 切 、 掩 護 、 策 應 、 突 分 ; 防 守 : 協 防 、 擠 過 、 穿 過 )、 快 攻 的 攻 擊 與 防 守 、 20.
(27) 半場盯人的進攻與防守、區域聯防的進攻與防守等等。」 戰術是由兩位或兩位以上的球員,在場上相互配合的過 程。整個過程是各種技術的組合,其目的就是要提高進攻或 防 守 的 成 功 率。成 功 的 戰 術 使 用,講 求 的 不 只 是 技 術 的 組 合 , 更 講 究 其 發 揮 的 「 合 理 性 」 和 「 適 時 性 」。 比 如 前 方 防 守 員 站 定位,這時可以轉身或分球,避免進攻犯規;但若有空間和 距離閃切,或前方無防守員,做出轉身或分球的動作,則不 合 乎 「 合 理 性 」 和 「 適 時 性 」。 張 秀 華 、 劉 玉 林 ( 2008, 頁 11 ) 在 《 籃 球 系 統 戰 術 》 中 提到「籃球系統戰術有三種不同分法,依人數、區域或攻防 系 統。按 籃 球 戰 術 的 攻 防 系 統,將 其 劃 分 為:攻 守 轉 換 戰 術 、 快攻戰術、銜接階段進攻戰術、陣地進攻戰術。」孫民治 ( 2008) 在 《 籃 球 運 動 教 程 》 中 提 到 戰 術 教 學 的 步 驟 : 建 立 戰術概念,掌握戰術方法;培養攻守轉化和戰術綜合運用能 力;在比賽中運用戰術,提高應變能力。 綜觀以上,可以看出戰術變化的元素包括:球員數量、 位置、目的等。也因為戰術需要兩人或兩人以上的配合,在 演 練 時 特 別 著 重 「 團 隊 的 默 契 」 和 「 臨 場 反 應 的 心 態 」, 以 及 時 間 與 空 間 的 掌 握 , 也 就 是 「 利 用 節 奏 來 控 制 比 賽 」。 戰術盤的推演,是教練下達戰術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 球員與球員相對位置、移動跑位、角色扮演、任務分配的重 要依據。以下圖表是綜合整理籃球常用的圖例(李宇載, 2 0 0 3; 林 樑 , 2 0 0 8; 孫 民 治 , 2 0 0 8; 張 秀 華 、 劉 玉 林 , 2 0 0 8 ):. 21.
(28) 表 2-1 籃 球 戰 術 常 用 的 圖 例 1 號進攻球員(持球) 2 號進攻球員(無持球) 3 號防守球員 教練指導員 運球路線(持球) 移動路線(無持球) 掩護 傳球路線 投籃. 參、 經營管理 孫 民 治 ( 2008) 說 明 「 現 代 籃 球 運 動 的 當 代 化 特 點 : 人 文、職業、商業等等。」並提出「籃球運動具有健身與增智 性 、 啟 示 與 教 育 性 、 職 業 與 商 業 性 等 。 」有 關 這 方 面 的 觀 點 , 代表著籃球運動的層次不再是運動比賽而已,更是經營與管 理 的 範 疇 , 其 中 最 重 要 的 轉 變 來 自 於 「 商 業 化 」、「 職 業 化 」 與「全球化」的社會變遷。 90 年 代 起 , 美 國 將 職 業 籃 球 延 伸 至 奧 運 會 場 , 是 籃 球 運 動 史 上 重 要 的 分 水 嶺。美 國 籃 球 國 家 代 表 隊 1 9 8 8 漢 城 奧 運 以 7 6: 8 2 敗 給 蘇 聯 排 名 第 二 , 1 9 9 0 世 界 籃 球 錦 標 賽 更 僅 有 第 三 名 ( 南 斯 拉 夫 排 名 第 一 , 蘇 聯 排 名 第 二 名 ), 美 國 夢 幻 籃 球 隊 的 興 起 ( 1992 參 加 巴 塞 隆 納 奧 運 會 而 成 隊 ) 從 業 餘 走 向 職 業 , 帶 起 現 代 籃 球 的 美 式 球 風 ( 林 樑 , 2 0 0 8 )。 依 照 2007 年 美 國 籃 球 協 會﹙ NBA﹚的 統 計 , 總 共 有 來 自. 22.
(29) 3 7 個 國 家 或 地 區 的 8 5 名 外 籍 球 員,約 佔 全 聯 盟 百 分 之 二 十 ; 與 1 9 7 9 年 相 較,只 有 6 名 外 籍 球 員,數 量 與 比 例 皆 大 幅 提 高。 全 球 共 計 4 6 種 不 同 語 言 的 轉 播,來 自 超 過 2 0 0 個 國 家 或 地 區 的 球 迷 , 同 時 觀 看 N B A 的 賽 事 ﹙ R e c e v e u r , 2 0 0 7 ﹚。 現 今 2 0 0 9,在 籃 球 最 高 殿 堂 N B A 的 外 籍 球 員 日 益 增 加 , 如 馬 刺 隊 的 To n y P a r k e r( 法 國 )、 火 箭 隊 姚 明 ( 中 國 )、 太 陽 隊 的 S t e v e N a s h ( 加 拿 大 )、 湖 人 隊 的 P a u G a s o l ( 西 班 牙 )、 小 牛 隊 的 D i r k N o w i t z k i( 德 國 ) 等 等 , 透 過 電 視 報 章 媒 體 告 訴世人籃球運動的全球化已經來臨。 世 界 各 地 的 籃 球 好 手,進 入 NBA 是 籃 球 員 的 夢 想。從 球 員個人角度而言,是夢想的實現;從國家的利益而言,是讓 該國選手有機會受到更高更強的訓練,促使重要比賽(如: 奧運、世錦賽等國際賽事)時徵召為國家代表隊,提升國家 代 表 隊 有 更 好 的 表 現 水 準;從 美 國 NBA 的 經 營 策 略 來 說,無 疑是開拓市場,增加附加價值的收益,也讓美國球員接觸歐 洲、亞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不同的球風。 在 台 灣 , 最 接 近 N B A 的 台 灣 飛 人「 陳 信 安 」則 是 在 2 0 0 2 年赴美挑戰進入美國職籃的機會,然而未能成功。雖然他是 台灣籃壇中數一數二的球員,但就在回國的同時,卻也被中 華 籃 協 禁 賽 一 年,原 因 是 未 能 為 台 灣 國 家 代 表 隊 徵 召 效 力( 王 瑞 瑾 、 黃 永 昌 , 2 0 0 5 )。 不論是鼓勵或禁止,都是站在「經營者」或「管理者」 的角度來安排,其目的是希望自己所經營的球隊更好。而這 些手段或策略,已經是「戰略」的層次,是球團、聯盟或更 高層的組織所掌握的權力。 肆、 現今的發展趨勢 23.
(30) 張 秀 華 、 劉 玉 林 ( 2008, 頁 3) 在 《 籃 球 系 統 戰 術 》 中 指 出「 現 代 籃 球 運 動 發 展 的 趨 勢 : 智 、 悍 、 高 、 快 、 全 、 準 、 變 、 星 、 帥 。 」 孫 民 治 ( 2008, 頁 48-53) 在 《 籃 球 運 動 教 程》中指出當代籃球的新理念:聰慧於智、制空於高、兇狠 於悍、快速於動、高分於準、綜合於全、防人於先、應變於 妙 、 奇 特 於 星 、 昇 華 於 藝 。 鄧 鎮 堅 ( 2008) 在 《 籃 球 》 中 也 點出現代籃球運動發展的趨勢是快、高、全、準(快速、高 度 、 全 面 、 準 確 )。 由 此 可 見 「 速 度 」、「 高 度 」、「 強 度 」、「 準 度 」 等 等 是 基 本條件,在攻守數據可以觀察之;而發展至今,籃球運動精 益 求 精 , 不 再 是 靠 身 體 條 件 就 足 以 取 得 勝 利 , 而 要 靠「 智 慧 」 來取勝。 孫 民 治 ( 2008, 頁 96) 在 《 籃 球 運 動 教 程 》 中 提 到 「 人 文社會科學對籃球運動的影響。其中社會科學列舉哲學、社 會學、管理學、倫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等等,充實了籃球 運動的理論基礎,提升籃球運動的系統與組織的觀念。」綜 觀 以 上 , 籃 球 運 動 從 1891 年 簡 易 的 籃 子 與 球 , 發 展 至 今 , 融 合了各種科學,並在籃球場看到了社會的縮影,使人類從籃 球運動中,啟發了許多想法和哲理。. 第四節 孫子兵法在籃球運動之運用發展現況 《孫子兵法》共計十三篇,它所揭示的一些戰爭規律和 原則,至今仍為世人所稱道,為世界各國軍事院校必讀的寶 典。其內容雖為兵學,但觀其本質亦可視為文學、哲學、科 學,所適用的領域很廣,包含軍事、外交、商業、教育、企 業 行 銷 、 競 技 運 動 、 體 育 球 賽 等 ( 王 瑞 瑾 、 黃 永 昌 , 2 0 0 5 )。 24.
(31) 競 技 戰 術 是 競 賽 中 重 要 的 一 環 , 從 姚 家 新( 2 0 0 7 )在《 孫 子兵法與競技戰術的理論審視》中對「運動員競技能力的構 成 」 可 以 看 出 競 技 戰 術 包 含 了 「 智 力 」 與 「 知 識 」, 而 競 技 戰 術 為 運 動 員 競 技 能 力 中 重 要 的 一 環 。 H a r r e、 M a r t i n、 L e t z e l t e r 等 學 者 認 為 相 較 於 克 服 型 運 動 項 目( 徑 賽 、 競 技 體 操 、 游 泳 、 花 式 滑 冰 等 ), 在 格 鬥 型 ( 拳 擊 、 擊 劍 、 柔 道 、 摔 角 等 ) 和 競 技型運動(自行車、競走、長距離滑雪)項目中競技戰術具 有 較 高 的 價 值 ( 引 自 姚 家 新 , 2 0 0 7 ), 並 在 文 中 提 到 : 當 前 關 於競技戰術的理論研究,多集中在運動員戰術意識的培養, 和應用等方面。而對技戰術本身的特點、規律,缺乏深入、 系統的研究。 籃球比賽中,雙方鬥智比勇,目的在取得比賽的最終勝 利。從理論而言,好比一場戰役,因此《孫子兵法》的觀念 對 籃 球 比 賽 的 指 導 作 用 有 很 大 的 幫 助。 《 孫 子 兵 法 》闡 述 戰 爭 的客觀規律和基本軍事原則,其內容上至戰略思想、領導藝 術,下至戰術戰鬥等,同樣適用於籃球比賽的臨場指揮。籃 球比賽攻守對抗,不僅是實力的展現,也是智慧和心理素質 的較量。戰術應用的邏輯,投射出教練的指導思想與策略, 更重要的是運動員的戰術執行上,對運動比賽規律的認知和 智 慧 的 實 現 ( 劉 艷 、 李 晨 峰 , 2003; 王 培 智 、 王 軍 , 2004; 錢 鋒 , 2 0 0 6 )。 劉 艷 等 ( 2003) 曾 以 《 孫 子 兵 法 》 十 三 篇 中 的 「 勢 」 篇 對「籃球比賽中的指導作用」歸納出以下論述,分別為:團 結論、奇正論、士氣論、節論、誘敵論、擇人而任勢等。並 提出籃球運動中,全體隊員團結一致,同心協力的重要;技 戰術靈活多變,才能出奇不意,攻其不備;比賽激烈精彩, 25.
(32) 來 自 運 動 員 的 高 昂 鬥 志;對 比 賽 節 奏 的 掌 控,就 是 佔 有 優 勢 ; 進攻的假動作,和防守的堵中放邊,都是善用假象誘使對方 失誤;教練要能根據不同的對手、比賽狀況,運用不同的運 動員,創造有利己方的比賽情勢。 王 培 智 等 ( 2004) 則 以 《 孫 子 兵 法 》 語 句 中 的 哲 理 對 籃 球 比 賽 進 行 闡 述 :「 避 實 而 擊 虛 」 強 調 進 攻 對 方 弱 點 , 以 增 加 己 方 優 勢 ;「 致 人 而 不 致 於 人 」 對 開 局 的 掌 握 , 先 發 制 人 , 獲 得 控 制 比 賽 的 節 奏 ;「 其 疾 如 風 」 在 我 方 素 質 優 於 對 方 , 應 打 快 速 攻 擊,將 比 數 拉 開,迅 速 取 得 比 賽 優 勢; 「君命有所不受」 場下設計的跑位是死的,場上靈機應變的戰術才是活的,教 練 員 應 給 球 員 適 當 的 「 空 間 」 發 揮 ;「 必 死 , 可 殺 也 ; 必 生 , 可虜也;合於利而動」指出比賽中球員產生急躁情緒,將告 誡 只 知 死 拼 可 能 被 「 殺 」( 犯 規 麻 煩 ), 而 球 員 臨 場 畏 懼 、 發 揮 失 常 , 要 告 誡 球 員 怯 懦 可 能 被 「 俘 」( 失 去 信 心 );「 先 奪 其 所愛」視對方的優勢而改變己方的打法,如將對方高大中鋒 球 員 拉 出 外 線 來 打 ;「 視 卒 如 嬰 兒 , 視 卒 如 愛 子 」 將 球 員 視 如 己出,以球員的運動福祉為優先。 錢 鋒 ( 2 0 0 6 ) 亦 提 出 《 孫 子 兵 法 》 中 「 知 己 知 彼 」、「 避 實 而 擊 虛 」、「 以 奇 勝 」 等 觀 點 切 入 籃 球 運 動 中 的 指 揮 運 用 。 並提出採集信息、制定訓練及比賽方案、組織模擬訓練等教 練 或 球 團 工 作,又 將 組 織 模 擬 訓 練 分 為 四 種 情 況:我 強 彼 弱 、 我弱彼強、勢均力敵、遭遇戰等。將籃球比賽臨場指揮認為 是 以「 智 」為 基 礎 , 而《 孫 子 兵 法 》是 經 過 實 踐 檢 驗 的 真 理 , 建議教練能將《孫子兵法》思想運用在競技運動中。 王 瑞 瑾 等 ( 2005) 則 以 《 孫 子 兵 法 》 的 智 慧 探 討 籃 球 比 賽,其探討對象更為廣泛,包括:球團、教練、球員、裁判 26.
(33) 等。在其論述中,不再侷限於十三篇的其中單篇,其引用範 圍包括:始計篇、火攻篇、虛實篇、九變篇、謀攻篇、地形 篇等。對「球團」提出「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進退得宜 與全方位思考,以及「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功者,凶,命曰費 留」點出永續經營的概念;對「教練」提出「夫將者,國之 輔 也 」 其 中 「 將 者 」 可 引 申 比 喻 為 總 教 練 ;「 將 者 , 智 、 信 、 仁 、 勇 、 嚴 」、「 將 有 五 危 : 必 死 , 可 殺 ; 必 生 , 可 虜 ; 忿 速 , 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說明教練應具備的才能和 應 加 以 排 除 改 進 的 缺 點 ;「 兵 有 走 者 、 弛 者 、 陷 者 、 崩 者 、 亂 者、北 者,凡 此 六 者,非 天 地 之 災,將 之 過 也 」點 出「 球 員 」 應 追 求 團 結 合 作 , 而 非 單 打 獨 鬥 ;「 主 不 可 怒 而 興 師 , 將 不 可 慍而致戰,合于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說明「裁判」與教 練、球員間在比賽中的微妙關係。 綜 觀 以 上 ,《 孫 子 兵 法 》 在 籃 球 運 動 上 的 研 究 , 以 從 「 字 句 」中 的 解 釋 轉 換 至 球 場 上 的 各 種 現 象 , 包 括 : 教 練 與 球 員 、 球員與球員之間的關係,也發展出籃球運動中球團經營、球 隊 經 營 的「 不 同 層 次 」的 概 念 。 但《 孫 子 兵 法 》的 博 大 精 深 , 在籃球運動中的研究至今仍未以《孫子兵法》十三篇整體地 呈現,本研究者將以前人研究為根基,試圖進一步將十三篇 貫穿重整,於第肆章研究結果與討論呈現之。. 第五節 本章小結 從 「 時 間 」 切 入 ,《 孫 子 兵 法 》 著 作 於 大 約 西 元 前 五 百 年 前,至今約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除了在軍事上佔有崇高的 地位,近代更被廣泛運用於商場。然而,相關研究在運動場 或 籃 球 運 動 上 , 大 約 在 西 元 2000 年 後 至 今 。 27.
(34) 從 「 空 間 」 來 看 ,《 孫 子 兵 法 》 源 起 於 東 方 文 化 , 自 從 被 翻 譯 為 外 文 , 其 中 英 文 為 《 T h e A r t o f Wa r 》, 於 是 在 西 方 世 界廣為應用。然而,原文(中文)字裡行間所代表的意義, 似乎對於瞭解中文的東方,所進行在運動上的應用研究篇數 較多。就台灣與中國相較,著作、論文或期刊數也以中國較 多。 就 「 內 容 」 而 言 ,《 孫 子 兵 法 》 在 軍 事 上 的 文 獻 最 多 , 其 次商業應用,而運動(包括籃球運動)應用最少。其原因可 能是《孫子兵法》應用在籃球運動的研究,發展時間較晚。 本研究者經由文獻發現,大部分的研究是以《孫子兵法》中 的一句話或一段文字,進行表述後套用至運動現象,或是選 十三篇中的其中一篇進行研究,然而,諸如以上研究皆是以 《孫子兵法》的「子系統」來呈現。 孫子「兵學規則」是十三篇的子系統。歸納孫子的兵學 規則不能僅憑概念逕行分類,而必需從系統化著手,才不會 有 斷 章 取 義 之 虞 。( 程 國 政 , 2 0 0 8 ) 由 於 其 相 關 研 究 是 針 對 籃 球運動的應用研究,各研究者在文獻中將以《孫子兵法》的 概念與籃球運動的實例或情境來作表述。本研究者發現在籃 球實例或情境,對於「勝負後的評價」應該避免,因為籃球 比 賽 的 輸 與 贏 並 非 單 一 因 素 便 可 論 定 , 否 則 將 淪 為「 結 果 論 」 的弊病。本研究者也發現在籃球實例或情境,是由個人的經 驗 來 陳 述 套 用 , 然 而 缺 乏 籃 球 專 業 人 士 的 「 驗 證 」, 難 免 被 批 評是缺乏效度的論述。 綜 觀 以 上,本 研 究 者 將 吸 取 前 人 寶 貴 的 研 究 經 驗,取 其 長 補 其 短 , 以《 孫 子 兵 法 》十 三 篇 完 整 的 系 統 為 架 構 , 並 在 研 究 方法上試圖突破,將於第參章研究方法呈現之。 28.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 研 究 是 在 探 討 孫 子 兵 法 在 籃 球 運 動 上 的 運 用。依 研 究 的 性質與需要,採用以下研究方法:實物蒐集法與文本分析法 等。本 研 究 採 用 的 文 本 分 析 法,是 以 孫 子 兵 法 及 其 應 用 理 論 上 的 相 關 文 本 進 行 研 究,是 以 質 的 研 究 為 主。其 效 度 的 檢 驗 是 採 用三角檢驗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說明 壹、 實物蒐集法 陳 向 明 ( 2007, 頁 349) 提 到 「 『 實 物 』 包 括 所 有 與 研 究 問 題 相 關 的 文 字、圖 片、影 像、物 品 等。」其 中 舉 出:歷 史 文 獻、現 時 紀 錄、文字 資 料、影像 資 料、帄 面 資 料 或 立 體 物 品 等 等 。 並 說 明「 這 些 實 物 可 以 被 蒐 集 起 來 , 作 為 特 定 文 化 中 特 定 人 群 所 持 觀 念 的 物 化 形 式 進 行 分 析 」。 因 此 本 研 究 將 進 行 下 述 資料之蒐集,進行研究並分析。 一 、 文 本 的 蒐 集 : 孫 子 兵 法 相 關 文 本 、 籃 球 運 動 相 關 文 本﹙ 含 孫子兵法﹚。 二 、 影 像 的 蒐 集 : HBL賽 事 ( 松 山 高 中 HBL紀 錄 片 ) 、 NBA賽 事 ﹙ 經 典 賽 事 公 牛 王 朝 DVD﹚ 。 三、實務的蒐集:訓練、比賽的數據、資訊、筆記、影片、報 導等。 貳、文本分析法 以 程 國 政 ( 2008)「 孫 子 兵 學 體 系 模 型 」 為 主 要 基 礎 , 以 籃 球 運 動 相 關 文 本 所 提 及 之 孫 子 兵 法 應 用﹙ 期 刊、論 文、著 作 、 報 導 等 ﹚, 加 以 統 整 、 分 析 , 進 一 步 呈 現 「 孫 子 兵 學 與 籃 球 運 動」的研究內容。 29.
(36) 參、效度的檢驗 本 研 究 採 三 角 檢 驗 法,又 稱 相 關 檢 驗 法。將 同 一 結 論 用 不 同 的 方 法、在 不 同 的 情 境 和 時 間 裡,對 樣 本 中 不 同 的 對 象 進 行 檢 驗 ( 陳 向 明 , 2007) 。. 以「方法」來說,以資料蒐集、文. 本 分 析 等;以「 整 體 研 究 」來 說,則 是 實 務 經 驗、籃 球 運 動 及 孫 子 兵 法 。 綜 述 以 上 , 進 行「 孫 子 兵 學 與 籃 球 運 動 」的 研 究 內 容之效度檢驗。 資 料 的 取 得 在 此 說 明:承 如 上 述,本 研 究 採 實 物 蒐 集 法 , 其中包括文本、影像以及比賽實務上的歷史文獻、記錄、報 導、影片等。有些是在研究之前就已經具備的,如公牛王朝 D V D、 松 山 高 中 N i k e 紀 錄 片 等 , 那 是 因 為 研 究 者 本 身 熱 愛 籃 球,收藏籃球相關事物為興趣;有些則是經過本研究所擬訂 計 畫 後 , 特 別 去 搜 尋 的 , 如 HBL 相 關 報 導 、 期 刊 、 論 文 等 記 載 。 其 抽 樣 方 式 為 立 意 抽 樣 , 從 生 活 周 遭 取 得 , 從 HBL 官 方 網站取得、從各大報章媒體取得、從參與訓練或比賽的資訊 上取得,凡有關籃球的一切都是研究者所感興趣的。唯本研 究篇幅關係,無法將所有實物鉅細靡遺地呈現於本文,但經 由研究者本身,依戰略、戰術、戰鬥層次分類為球團經營、 球隊經營、教練行為和比賽方法等四大層次。 其 分 類 的 標 準 是 依 循 孫 子 兵 法 之 架 構,分 類 的 工 具 是 研 究 者 本 身 。 這 點 也 常 被 研 究 先 進 提 出 質 詢 :「 依 照 這 樣 詮 釋 , 如 何 證 明 其 信 效 度 ? 那 麼 主 觀 和 客 觀 的 立 場 又 如 何 解 釋 ? 」事 實 上,這個問題在研究過程中,也不斷地在腦海中反覆著問自 己 :「 我 這 樣 的 分 類 對 嗎 ? 這 樣 的 詮 釋 會 被 接 受 嗎 ? 」 也 因 為 如此,在歸類、分析的同時,必須更加嚴謹地問自己的內心: 「是否忠於原味」。 30.
(37) 第二節 研究內容 本研究是針對軍事與運動間的交集。軍事以孫子兵法為代 表,運 動 以 籃 球 運 動 為 主。本 研 究 是 以 孫 子 兵 法 應 用 理 論 為 基 礎,因 此 綜 合 國 家 戰 略、軍 事 戰 略、治 軍 理 念、戰 鬥 戰 術 等 等 ; 以 籃 球 運 動 之 球 團 經 營、球 隊 經 營、教 練 行 為 與 比 賽 方 法 為 本 研究之內容。.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 論 文 是 以「 質 的 研 究 」為 主 , 因 此 研 究 者 本 身 的 背 景 與 特 質 為 出 發 點 。研 究 者 選 擇「 孫 子 兵 法 」和「 籃 球 運 動 」為 核 心內容,進行「資料蒐集」及「文本分析」,將「應用理論」 與「 比 賽 實 務 」相 結 合。經 整 理 分 析 與 歸 納,將 本 論 文 呈 現 。 本研究設計分別為:預研究階段、準備階段、主 要研究階段、 統整階段。 壹、 預研究階段:研究者背景、研究興趣與目的等探索。 貳、 準備階段:資料初步蒐集,分兩大部分,分別為運動賽 事文本﹙含孫子兵法﹚與孫子兵法﹙原文﹚。 參、 主要研究階段: 一 、 理 論 的 部 份:資 料 進 階 蒐 集,包 括 孫 子 兵 法 的 應 用 論 著 、 相關研究等。並進行文本分析與籃球運動相關連結。 二 、 實 務 的 部 份 : 籃 球 賽 事 , 包 括 : HBL賽 事 及 研 究 者 本 身 參 與比賽的觀察分析等。 肆、 統整階段:以孫子兵法之應用理論文本分析,結合籃球 賽 事 的 實 務 部 份 相 結 合,進 行 信 度 與 效 度 的 檢 視。並 從 研 究內容歸納出孫子兵法在籃球運動中的觀念運用,呈現 「 軍 事 」與「 運 動 」之 間 的 關 係 詮 釋 。﹙ 此 處「 軍 事 」以 31.
(38) 「 孫 子 兵 法 」 為 代 表 ,「 運 動 」 以 「 籃 球 運 動 」 為 對 象 。 ﹚. 第四節 研究架構 本 研 究 是 以「 研 究 者 背 景 」及「 原 點 書 」為 起 源 ,分 別 是 「 籃 球 」 與 「 孫 子 兵 法 」 的 兩 大 來 源 。 研 究 者 以 HBL、 NBA及 親 身 參 與 籃 球 運 動 的 經 驗 為 本 研 究 的 實 務 基 礎,進 而 蒐 集 籃 球 運 動 的 專 書 或 文 獻 。 本 研 究 試 圖 以「 孫 子 兵 法 」為 理 論 基 礎 , 因 此 對 孫 子 兵 法 文 本、應 用 研 究、報 導 文 獻 等 資 料 進 行 蒐 集 。 這 兩 大 來 源 經 統 整 歸 納,成 為 文 獻 探 討 的 主 要 內 容,並 選 擇「 質 的」研究方法進行。 研 究 方 法 包 括:實 物 蒐 集、歸 納 編 碼、文 本 分 析、詮 釋 等 , 並 不 斷 加 入 新 的 資 料,增 加 其 研 究 的 內 容 效 度,過 程 經 過 數 次 循 環 並 逐 步 聚 焦 修 正 ﹙ 綠 色 箭 頭 ﹚, 遂 成 本 文 。 本 研 究 深 深 影 響 研 究 者 對 籃 球 的 認 知,而 產 生「 研 究 結 果 」與「 研 究 者 」的 另 一 個 循 環﹙ 橙 色 箭 頭 ﹚ 。此 圖 箭 頭 代 表 來 源 方 向 與 相 對 關 係 , 顏 色 付 表 群 組 關 係:綠 色 外 框 表 示 孫 子 兵 法,藍 色 外 框 表 示 籃 球 運 動,紫 色 外 框 表 示 文 獻 探 討 之 來 源,灰 色 外 框 表 示 資 料 蒐 集之來源,紅色外框表示主要研究流程。. 32.
(39) 圖 3-1 研 究 架 構 圖. 33.
(40) 第四章 結果分析 程 國 政( 2008)將《 孫 子 兵 法 》十 三 篇 分 別 以 三 大 向 度 來 呈 現 孫 子 兵 學 體 系 模 型,分 別 為:流 程、結 構、策 略。就「 結 構 」而 言,為 國 家 戰 略、軍 事 戰 略、治 軍 理 念、戰 術 戰 鬥。相 對 應「 籃 球 運 動 」分 別 為 球 團 經 營、球 隊 經 營、教 練 行 為、比 賽 方 法。其 四 者 環 環 相 扣, 並 兩 兩 之 間 有 重 疊 之 處,是 屬 於「 程 度」及「相對」的關係。 就「 策 略 」而 言 , 是 將 以 上 四 個 軍 事 範 疇 細 分 十 項 兵 學 策 略:政治戰略、經濟戰略、國防戰略、情報戰略、經常戰略、 權 變 戰 略、領 導 行 為 、軍 隊 管 理 、戰 術 原 則、戰 鬥 方 法 等( 程 國 政 , 2 0 0 8 )。 這 是 屬 於 孫 子 兵 法 與 籃 球 運 動 共 同 交 集 之 處 , 其 共 通 原 理 原 則 可 以 相 互 借 鑒,也 是 本 研 究 所 試 圖 以 孫 子 兵 法 四層次,應用於籃球運動上之分析詮釋。. 圖 4-1 層 次 概 念 圖 34.
(41) 第一節 球團經營 籃 球 運 動,它 是 由 一 群 人 所 組 成 的 活 動,不 論 是 球 團、球 隊 、 大 隊 、 小 隊 都 是 一 種「 組 織 」, 組 織 的 形 成 、 磨 合 、 運 作 、 表 現 是 連 續 過 程 的 不 同 階 段,然 而,未 必 每 個 組 織 都 能 順 利 體 會 每 一 個 階 段 所 帶 來 的 美 好 。 其 中 關 鍵 在 於 「 經 營 」, 經 營 一 支 球 隊 , 是 教 練 的 天 職 , 也 是 教 練 之 所 以 身 為 教 練 的 價 值 ── 培 養 球 員、擬 定 訓 練、執 行 比 賽,牽 涉 到 戰 術 設 計 與 戰 鬥 執 行 ; 除 此 之 外,進 而 向 上 提 高 層 次 層 級,如 何 提 供 球 隊 經 費、環 境 、 遠景等,這就是球團經營的「戰略層次」。 本 研 究 是 以 HBL為 主 要 探 討 對 象 , 是 屬 於 「 學 生 運 動 」 、 「 教 育 為 主 」的 籃 球 賽 事。球 隊 指 的 是 代 表 學 校 的「 校 隊 」, 因 此 這 裡 指 的「 球 團 」是 指 學 校 的 行 政 主 管﹙ 包 括 校 長 、 主 任 、 組 長 等 ﹚以 及 教 練 團﹙ 總 教 練 、 助 理 教 練 、 訓 練 員 等 ﹚所 組 成 , 這 些 成 員 足 以 掌 握 球 隊 的 行 政 權 利 及 資 源,影 響 球 隊 成 立 與 否 的 關 鍵 角 色 。 於 是 , 以 下 孫 子 兵 法 所 提 及 的「 國 家 單 位 」在 此 情境類化為「學校單位」。 本 研 究 是 以「 情 境 類 化 」的 方 式 探 討 孫 子 兵 法 與 籃 球 運 動 間 的 哲 學 思 想 , 經 由 研 究 者「 轉 化 」來 進 行「 分 析 」, 並 以 籃 球運動的歷史賽事來「詮釋」。. 壹、 三大本質 孫 子 兵 法 分 別 於 於 第 一 篇 始 計、第 二 篇 作 戰、第 十 三 篇 用 間,說明戰爭三大本質:國家存亡、勞民傷財、怠耕耗時。. 「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01-1-01﹚ 35.
(42) 在 籃 球 運 動 中,球 隊 的 戰 績,關 係 全 校 的 榮 譽,以 及 教 練 與 球 隊 能 否 繼 續 得 到 支 持 或 存 在 的 重 要 因 素 。 在 HBL中 , 球 隊 戰 績 雖 然 不 會 直 接 影 響 學 校 的 「 生 死 」, 但 卻 也 關 係 著 該 校 參 賽 的 層 級、補 助 款、廠 商 贊 助 等,以 及 後 續 的「 招 生 」效 應 。 因 此,這 裡 所 言「 生 死 」是 指「 極 重 要 」的 意 思,尤 其 以 籃 球 重點發展的學校而言,更是如此。. 「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 則 內 外 之 費 賓 客 之 用,膠 漆 之 材,車 甲 之 奉,日 費 千 金,然後 十 萬 之 師 舉 矣 。 」 ﹙ 02-1-03﹚. 軍事平日養兵需要基本開銷,戰爭則更加勞民傷財。然 而, 養 兵 千 日 用 在 一 時, 這 對 國 家 而 言 是 必 需 的,有 備 而 無 患 。 在 籃 球 運 動 中,供 給 一 支 球 隊 所 需 要 的 資 源,人 力 物 力 財 力 等 等,以及參與各項比賽所需要的額外開銷是相當龐大的。. 「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 內外騷動,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相守數年,以 爭 一 日 之 勝 。 」 ﹙ 13-1-04﹚. 發 動 戰 爭 時,不 論 是 人 力 物 力 財 力,雙 方 動 員 支 援 前 線 , 壯 丁 被 迫 徵 調,田 畝 將 無 人 耕 耘,這 是「 機 會 成 本 」的 概 念 。 在 籃 球 運 動 中,球 員 若 長 期 在 外 比 賽,唸 書 的 時 間 就 少 了,相 對地剝奪了球員教育學習的權益。 由 此 可 見,比 賽 是 必 要 的,因 為 它 攸 關 全 校 的 榮 譽、教 練 36.
數據
相關文件
*More able students and those who have interest may further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culture (pop music, cartoons, movies, television, etc.) in post-war Hong Kong to
• Tactics: the art of organizing an army, and using weapons or military units in combination against the enemy in military encounters.. • Operational art: a component of military
Although the research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and the integration of PBL and Zuvio IRS in Japanese pedagogy are trending, no related research has been found in Japanese
competitive strategy to explore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of the domestic banking wealth management business recommendations, and thus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domestic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important and satisfaction analysis of experiential marketing in traditional bakery industry by using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d
This research of the installation service of telecom carry on integrating sex valuation, and take the operation of Chunghwa Telecom Hsinchu as an example and inquire in
To explore and improve accuracy of the existing biaxial rectangular robot, the research uses two linear scales to measure the positioning errors of the two axes.. After that,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preme Court verdicts on project schedule disputes in order to pinpoint the main reason for de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