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RFID定位方法之比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RFID定位方法之比較"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RFID 定位方法之比較

林張群 長庚大學資訊管理系 Email:ccl@mail.cgu.edu.tw 陳昫如 長庚大學資訊管理系 Email: miniqq1123@gmail.com 摘要―無線射頻辨識技術(RFID)的應用日漸廣泛,除 了應用於辨識用途外,更進一步發展到可用於物件與人員 的室內定位,因此利用 RFID 的設備與特性建構室內定位 系統的想法也日漸受到重視。目前較常使用的 RFID 室內 定位方法有 SpotON、LANDMARC 和類神經網路。文獻 探 討 發 現 , 目 前 應 用 類 神 經 網 路 的 定 位 研 究 都 是 在 IEEE802.11 的環境下進行,並未發現有應用於 RFID 環境 者。此外,亦未發現有研究針對不同的 RFID 定位方法進 行比較性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在相同的環境下,對不同定 位方法的效果,進行比較性的研究。結果顯示,SpotON 的定位效果較差,LANDMARC 與類神經網路則不分軒 輊,整體而言類神經網路表現較佳。 關鍵詞―行動運算、RFID、室內定位、類神經網路。

一、前言

無線科技、行動運算設備以及網際網路促進 了位置偵測系統與服務的發展。許多此類的應用 都必須知道服務對象的確切位置。個人化的消費 電子產品,如 GSM、PHS 手機、PDA、GPS 導 航系統、或者是對某些特定標的物所設計的追蹤 系統,都是定位服務概念的延伸與應用。定位服 務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其中 最典型的當屬全球定位系統 GPS。然而 GPS 必 須於戶外才能使用。另外的許多應用則牽涉到物 件或使用者於室內的定位問題。目前已有的室內 位置感知技術有紅外線[12]、802.11[1]、超音波 [6,11]及無線射頻辨識技術 RFID 等。各有各的優 點及缺點。近年來,隨著 RFID 技術的逐漸成熟, 各式各樣可行的應用也開始蓬勃發展,而利用 RFID 的設備與特性來建構室內定位環境的想法 也逐漸受到重視。 無 線 射 頻 辨 識 技 術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5],簡稱 RFID。最早使用在第二 次世界大戰時,分辨敵我戰機的用途上。戰後 RFID 的應用亦被延伸至保全系統,出入口控制 及自動閘口等方面。RFID 系統是由 RFID 讀取 器(Reader)、感應器(Transponder)也就是俗 稱的電子標籤(Tag),以及中介軟體互相串聯起 來的一套架構。RFID 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電磁感 應與無線訊號傳播進行通訊,以達到非接觸的自 動識別技術。當物體位於讀取器可讀取的範圍 內,其附載的電子標籤感應到讀取器的訊號時, 便主動將標籤內儲存的資訊透過電磁波傳送至 讀取器,達到自動識別與自動收集資訊的功能。 在讀取資訊的同時,讀取器也可根據訊號的強 弱,判斷電子標籤距讀取器的大概距離。若同時 整合數個讀取器的訊號強度資料,便可據以判斷 電子標籤的位置。 目 前 較 常 使 用 的 RFID 室 內 定 位 方 法 有 SpotON[7] 、 LANDMARC[10] 和 類 神 經 網 路 [2-4,8,9]這些方法皆可達到一定的定位效果。但 由於無線訊號於室內較容易因為受到建物的格 局與材質、物品的擺設位置或人員的移動等干 擾,造成訊號呈現不穩定的現象,導致這些定位 方 法 都 存 在 1 至 數 公 尺 的 誤 差 。 其 中 LANDMARC 系統需要用到多個參考點標籤,因 此設置成本較高。然而在這些方法發表之後,並 未有研究針對這些方法的定位效果進行比較。因 此本研究 的目的 便在於利用 相同的 環境 與設 備,比較這些方法的定位效能,並探討實際運用 的可行性。本文結構如下。第二節介紹 SpotON、 LANDMARC、類神經網路等方法的詳細內容。

(2)

第三節說明本研究的實驗設計。第四節就所得之

實驗結果進行探討。第五節則是結論與建議。

二、RFID 定位方法

RADAR( 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 )[1]是 由 Bahl and Padmanabhan 於 2000 年發表的定位 技術,它是最早應用於無線區域網路環境下的室 內定位方法。RADAR 的核心技術是將訊號傳遞 模型(signal propagation mmmodel)及實測模型 (empirical model)結合。利用實測模型與訊號 傳遞模型的訊號強度,推算未知物件的實際座 標。但 RADAR 有其缺點存在,就是被追蹤物件 本身必須支援相關的設備,因此,在一些小型或 者是電量有限的被追蹤物上面是比較難達成的。 SpotON[7]利用 RFID 讀取器、與許多的電子 感應標籤,建構出一個涵蓋範圍有限的室內無線 感測網路環境,是第一個運用 RFID 技術做室內 定位的系統。SpotON 假設電子標籤的訊號強度 SS隨距離d 越遠而遞減,其關係可以二次方程 式表示成 c bd ad SS = 2 − + (1) 方程式的參數可以根據已知的樣本資料估 計而得。對於未知坐標之訊號來源,SpotON 利 用聚集演算法(aggregation algorithm)推算出未 知物件位置。步驟如下: 1. 選擇一個隨機的座標點s 為起點與一固定距 離ε。 2. 對沿著 x 、yz座標軸方向與 s 相距ε單位 的 6 個點,根據(1)式估計對各讀取器的訊號 強度。 3. 計算每一個點的訊號強度與實際訊號強度的 均方根誤差。 4. 選擇誤差最小的點p,以p取代 s 。 5. 當 s 不再改變時,以 s 為估計的位置,停止搜 尋。

LANDMARC(Location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Dymaic Active RFID Calibration)[10]是近期以 RFID 技 術 定 位 有不 錯 效 果 的 一 個 系 統 。 LANDMARC 系統的環境,是由n 個 RFID 讀取 器、 m 個參考標籤(reference tag)和 u 個要追蹤 的標籤(tracking tag)所構成。此系統最主要的 優點在於利用 參考標籤的概念,搭配定位演算 法,改善定位時的整體精確度。Ni et al.[10]的實 驗是在 2 m 20 的空間中,佈置 4 個讀取器與 16 個 間距 1~2m 的參考標籤,經過 48 小時持續的資 料收集後,定位估測誤差有 50%約在 1m 左右, 而最大的定位誤差則在 2m 以內。 LANDMARC 定位系統將事先規劃的 RFID 讀取器與參考標籤依照一定擺放方式放置室內 環境中,藉由 RFID 讀取器收取追蹤標籤與參考 標籤的訊號強度向量 s 與θ,藉由(2)式計算未知 物件訊號與各個參考標籤訊號的相對誤差向量 ) , , , (e1 e2  em = e 。其中

= − = n i i i j s e 1 2 ) (θ 。 (2) 接著選擇誤差最小的k個參考標籤,令其權重為

= = k j j j j e e w 1 2 2 1 1 (3) 最後利用這k個最近參考標籤的座標與權重,估 計未知物件的座標為

= = k j wj xj yj y x 1 ( , ) ) , ( 。 (4)

類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是人 工智慧重要的一支,近 年來在各個領域都常使用 到此技術,其基本概 念是模仿生物神經網路的資 訊處理方式,利用資料不斷的學習及錯誤修正以 達到正確的輸出。類神經網路具有學習功能,可 透過經驗上的學習來建立模型。目前發展的 類神 經網路當中,以倒傳遞網路為最具代表性,且應 用範圍為最廣泛。已廣泛應用於電機、機械、水 利、資訊、醫學、經濟等各個領域。其架構是由

(3)

層層並列的運算元所組成,網路中每一層運算元 僅接受前一層的輸出做為輸入,圖 1 為倒傳遞網 路之架構。 圖 1. 倒傳遞網路之基本架構 Battiti et al. [2]大概是最早使用類神經網路 於 室 內 無 線 網 路 定 位 的 研 究 。 他 們 在 IEEE802.11b 的環境下,使用 3 個基地台在一棟 面積 25.5m×24.5m 的 3 層樓建築物內進行實驗。 所使用的類神經網路有一個隱藏層,分別採用 4、8 及 16 個節點進行學習。其定位誤差依學習 樣本數的不同,大約介於 1.5m 至 6m 之間。 Martínez et al. [8]同樣也在 IEEE802.11b 的環境 下,使用 5 個基地台在面積 40m×20m、有 28 個 房間的室內進行實驗。所使用的類神經網路有一 個隱藏層,分別採用 8 及 16 個節點進行學習。 其 定 位 誤 差 介 於 0m 至 6m 之 間 。 同 樣 在 IEEE802.11b 的環境下,Castro and Favela [3]的實 驗場地為 46.8m×13.3m,共有 10 個房間。其定 位誤差介於 0m 至 8m 之間。然而 Ding et al. [4] 的實驗卻呈現較差的桔果,其實驗環境為一面積 108m×89m 的 2 層樓建築,共使用 30 個基地臺。 其輸入節點多達 60 個,隱藏層節點數分別為 30、60 及 90。大部份的定位誤差介於 0m 至 20m 之間,最大可達 40m。另外,Nerguizian et al. [9] 將類神經網路應用於坑道中的無線定位,或許是 因為坑道多為線性結構的關係,其定位誤差縮小 至 3m 以內。 由文獻的探討可以發現,目前應用類神經網 路的定位研究都是在 IEEE802.11 的環境下進 行,並未發現有應用於 RFID 環境者。此外,亦 未發現有研究針對不同的 RFID 定位方法在相同 的環境下進行比較性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的主要 目的便是期望在同樣的環境下,對不同定位方法 的效果,進行比較性的研究。

三、實驗設計

首先本研究在簡單的室內空地上設置一 9m ×12m 的實驗場地,其間並無任何的障礙物,亦 無人員的干擾。每隔一公尺設一個取樣點,總共 有 130 個取樣點。圖 2 為測試空間的平面圖。在 這個空間中將 RFID 讀取器分別放置於(0,0)、 (9,0)、(0,12)、(9,12)等 4 個位置上,並使用主動 式標籤以讀取每個點的 RSSI 訊號值。 圖 2. 9m×12m 的實驗環境 本研究分別將相距 2、3、4m 的取樣點視為 訓練樣本,其餘則為測試樣本,因此產生 3 組實 驗數據,2m 間隔產生 35 個訓練樣本與 82 個測 試樣本;3m 間隔產生 20 個訓練樣本與 110 個測 樣本;4m 間隔則有 12 個訓練樣本與 105 個測試 樣本。圖 3 至 5 分別為間隔 2、3、4m 的訓練樣 本配置圖。 圖 3. 間隔 2m 的取樣點

(4)

圖 4. 間隔 3m 的取樣點 圖 5. 間隔 4m 的取樣點 類神經網路的實驗使用 Super PC Neuron 5.0 Trial 版軟體。輸入與輸出層分別有 4 和 2 個節 點,隱藏層節點數分別設為 4、8 及 16。學習次 數則為 1000、10000 與 100000 次。每一網路結 構在不同的訓練次數下共進行 5 次實驗。

四、結果與討論

(一) SpotON 實驗結果 假設(1)式足以代表訊號的傳遞模式,以間隔 2m 的取樣資料迴歸得到訊號的傳遞模式為 62 . 153 4959 . 4 1537 . 0 2 − + = d d SS 。 3m 的取樣資料迴歸得到訊號的傳遞模式為 14 . 154 3465 . 4 1404 . 0 2 − + = d d SS 。 4m 的取樣資料迴歸得到訊號的傳遞模式則是 92 . 153 0533 . 4 117 . 0 2 − + = d d SS 。 接著根據測試樣本之 RSSI 資料以 SpotON 的聚集演算法估計測試樣本之位置,並計算與實 際位置之距離誤差,將誤差累積機率做圖如圖 6 所示。可以發現以 SpotON 定位的誤差,80%在 5m 以內,6m 以內的機率約為 85%。此外,隨著 取樣點間隔的增加,誤差僅有為小幅度的增加, 可見取樣間隔的影響不大,至少在 4m 以內沒有 太大的差異。 0% 20% 40% 60% 80% 100% 0 5 10 15 20 2m 3m 4m 圖 6. SpotON 的誤差累積機率 (二) LANDMARC 實驗結果 在 LANDMARC 方法中必須設置參考標 籤,本研究以取樣點的 RSSI 資料代替參考標籤 的 RSSI 值進行計算。此外,根據 Ni et al.[10]的 發現,以最近 4 個參考標籤計算的位置誤差最 小,因此本研究亦令k =4。 圖 7 顯示,LANDMARC 的定位效果明顯優 於 SpotON,99%的誤差在 6m 以內。Ni et al.[10] 發現 LANDMARC 的誤差都在 2m 以內,但是其 參考標籤的間隔也是 1 或 2m。如此密集的參考 標籤配置或許有助於提高定位的精確度,但也會 增加許多額外的成本。事實上 LANDMARC 與 k-NN (k-Nearest- Neighbors)並無太大的差別。而 本研究發現,LANDMARC 的最大誤差似乎很難 低於 6m。但取樣的間隔,也就是參考標籤的間 隔幾乎對定位效果不產生任何的影響。因此若欲 採用 LANDMARC 為定位方法,參考標籤的配置 似乎並不需要太過密集,4m 甚至更大的距離應

(5)

不至於造成太大的誤差,如此也可省下大量的參 考標籤成本。 0% 20% 40% 60% 80% 100% 0 5 10 15 20 2m 3m 4m 圖 7. LANDMARC 的誤差累積機率 (三) 類神經網路實驗結果 在類神經網路的實驗中,對每一種網路結 構,分別設定 1000、10000 及 100000 三種學習 次數。在每一種學習次數下以不同亂數種子進行 5 次學習,5 次的平均誤差如表 1 至 3 所示。 表 1. 1000 次學習循環之平均定位誤差 取樣 間隔 隱藏層 節點數 訓練 MSE 測試 MSE 2m 4 1.842 2.249 8 1.843 2.235 16 1.825 2.230 3m 4 1.487 2.485 8 1.503 2.424 16 1.558 2.393 4m 4 1.508 2.506 8 1.549 2.491 16 1.589 2.468 當學習次數達 10000 次以上時,訓練誤差與 測試誤差的差距逐漸增大,代表過度學習的現象 開始顯現,因此 10000 次以下應該是比較適當的 學習次數。較小的取樣間隔有助於降低定位誤 差,但效果並不顯著。在較少的學習次數時,增 加隱藏層的節點數可以降低定位誤差,但效果也 不顯著。但是當學習次數增加時,增加隱藏層的 節點數將加劇類神經網路系統的記憶效應。 圖 8 至 16 所顯示的測試誤差累積機率分布 圖也可以佐證此一現象。隨著學習次數的增加, 累積機率分布曲線逐漸向右偏移,代表測試誤差 逐漸增加。而當學習次數較少時,幾乎無法察覺 隱藏層節點數的影響。但是當學習次數較多時, 隱藏層節點數的影響便開始顯現,圖 10 便是一 個典型的例子。 表 2. 10000 次學習循環之平均定位誤差 取樣 間隔 隱藏層 節點數 訓練 MSE 測試 MSE 2m 4 1.486 2.570 8 1.116 2.670 16 1.090 2.659 3m 4 1.219 2.891 8 1.059 2.853 16 1.123 2.767 4m 4 0.818 2.554 8 0.563 2.577 16 0.705 2.476 表 3. 100000 次學習循環之平均定位誤差 取樣 間隔 隱藏層 節點數 訓練 MSE 測試 MSE 2m 4 1.322 2.839 8 0.673 3.543 16 0.222 4.431 3m 4 0.793 3.526 8 0.082 3.873 16 0.032 3.660 4m 4 0.298 3.739 8 0.016 3.211 16 0.004 3.129

(6)

0% 20% 40% 60% 80% 100% 0 5 10 15 20 4 8 16 圖 8. 2m 取樣-1000 次學習之誤差累積機率 0% 20% 40% 60% 80% 100% 0 5 10 15 20 4 8 16 圖 9. 2m 取樣-10000 次學習之誤差累積機率 0% 20% 40% 60% 80% 100% 0 5 10 15 20 4 8 16 圖 10. 2m 取樣-100000 次學習之誤差累積機率 0% 20% 40% 60% 80% 100% 0 5 10 15 20 4 8 16 圖 11. 3m 取樣-1000 次學習之誤差累積機率 0% 20% 40% 60% 80% 100% 0 5 10 15 20 4 8 16 圖 12. 3m 取樣-10000 次學習之誤差累積機率 0% 20% 40% 60% 80% 100% 0 5 10 15 20 4 8 16 圖 13. 3m 取樣-100000 次學習之誤差累積機率

(7)

0% 20% 40% 60% 80% 100% 0 5 10 15 20 4 8 16 圖 14. 4m 取樣-1000 次學習之誤差累積機率 0% 20% 40% 60% 80% 100% 0 5 10 15 20 4 8 16 圖 15. 4m 取樣-10000 次學習之誤差累積機率 0% 20% 40% 60% 80% 100% 0 5 10 15 20 4 8 16 圖 16. 4m 取樣-100000 次學習之誤差累積機率 0% 20% 40% 60% 80% 100% 0 5 10 15 20 SpotOn LANDMARC ANN 圖 17. 各方法誤差累積機率之比較 為了比較 SpotON、LANDMARC 與類神經 網路的差異,分別選取各種方法中表現最佳的一 組結果,將其誤差累積機率分布繪於圖 17。類神 經網路中表現最佳的一組是取樣間隔 2m、隱藏 層節點數 16、訓練次數 1000 的結果,SpotON 與 LANDMARC 都是 2m 取樣的結果較佳。 結果顯示,3 種方法中以 SpotON 的定位效 果較差,最大誤差可達到 15m。LANDMARC 與 類神經網路則不分軒輊,LANDMARC 的最大誤 差為 6m,類神經網路則是 7m。但類神經網路的 平均誤差為 2.23m,小於 LANDMARC 的平均誤 差 2.32,整體而言類神經網路表現較佳。

五、結論與建議

鑑於未曾發現有關 RFID 定位方法之間的比 較性研究,本研究針對可用於 RFID 定位的 3 種 方法 SpotON、LANDMARC 與類神經網路進行 比較性研究。由實驗結果可以發現,類神經網路 可以取代 LANDMARC 成為一種有效的 RFID 定 位方法。LANDMARC 的主要缺點是設置成本較 高,因為如果要達到高準確率,則需要配置大量 的參考標籤。標籤與電池的成本以及管理,對管 理者而言都是不小的負擔。反觀類神經網路,只 要一次取樣與學習即可使用長久的時間,即使需 要再學習,也不需經常為之。因此類神經網路應 是較理想的 RFID 定位方法。但因為類神經網路 是一種隨機過程,因此最佳的網路組態與學習策 略,可能需要進一部更詳細地加以探討。

(8)

為了降低其他因素的干擾,本研究是在一個 空曠、少有人走動的場地進行實驗。若是要在較 大範圍的場地進行實驗,牽涉的影響因素可能會 更多,其中包括建築物的格局、建材、擺設的物 品、其他的電氣設備以及人員的移動等。未來可 以考慮在範圍較大、較真實的環境中進行實驗, 以探討與比較定位方法的實用效能,進而發展更 為實用的定位系統。

六、參考文獻

[1] P. Bahl and V.N. Padmanabhan, “RADAR: An in-building RF-based user loc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In IEEE INFOCOM 2000, pp. 775–784, 2000.

[2] R. Battiti, A. Villani and T. Le Nhat, ”Neural network models for intelligent networks: deriving the location from signal patterns”, In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nnual Symposium on Autonomous Intelligent Networks and Systems, 2002.

[3] L.A. Castro and J. Favela, “Continuous tracking of user location in WLANs using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In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Mexcic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pp. 174-181, 2005. [4] X. Ding, H. Li, F. Li and J. Wu. “A novel

infrastructure WLAN locating method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In Proceedings of the 4th Asian Conference on Internet Engineering, pp. 47-55, 2008.

[5] K. Finkenzeller, RFID Handbook: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in contactless smart cards and identification, Chichester, England: Wiley, 2003.

[6] A. Harter, A. Hopper, P. Steggles, A. Ward and P. Webster, “The anatomy of a context-aware applic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5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pp. 59-68, 1999.

[7] J. Hightower, G. Borriello, and R. Want, “SpotON: An indoor 3D location sensing technology based on RF signal strength,”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Technical Report: UW-CSE 2000-02-02, February, 000.

[8] E.A. Martínez, R. Cruz and J. Favela, “Estimating user location in a WLAN using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ol. 3315, pp. 737-746, 2004.

[9] C. Nerguizian, C. Despins and S. Affès, “Geolocation in mines with an impulse response fingerprinting technique and neural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Vol. 5, pp. 603-611, 2006. [10] L.M. Ni, Y. Liu and Y.C. Lau,

“LANDMARC : Indoor location sensing using active RFI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Pervasiv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pp. 701-710, 2003.

[11] N.B. Priyantha, A. Chakraborty and H. Balakrishnan, “The Cricket location-support system,” in: Proceedings of the 6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pp. 32-43, 2000. [12] R. Want, A. Hopper, V. Falcao and J. Gibbons,

“The active badge location system,” 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ystems, Vol. 10, pp. 91-102, 199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hoi, “A Hybrid Query Tree Protocol for Tag Collision Arbitration in RFID system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CC-07), pp.24–28, 2007. Cole, “THE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ery Large Data

Muraoka, “A Real-time Beat Tracking System for Audio Signals,” in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mputer Music Conference, pp. Goto, “A Predominant-F0 Estimation Method for

[16] Goto, M., Muraoka, Y., “A real-time beat tracking system for audio signals,”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uter Music Conference, Computer Music.. and Muraoka, Y.,

Selcuk Candan, ”GMP: Distributed Geographic Multicast Routing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s,

Wells, “Using a Maze Case Study to Teach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and Design Patterns,”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conference on Australasian computing education, pp. Line, “Age

Harma,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bird species based on sinusoidal modeling of syllables,” in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Li, The application of Bayesian optimization and classifier systems in nurse scheduling, in: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Problem Sol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