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發現克卜勒行星定律的清晰方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發現克卜勒行星定律的清晰方法"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發現克卜勒行星定律的清晰方法

項武義

1

張海潮

2

姚珩

3

* 陳鵬仁

3 1 美 國 加 州 大 學 柏 克 萊 分 校 數 學 系 2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數 學 系 3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物 理 系 日 心 說 中 地 球 並 非 靜 止 , 而 是 隨 時 在 運 動 中 , 但 它 卻 是 滿 足 面 積 律 的 一 種 規 則 運 動 , 利 用 此 特 性 可 建 立 起 行 星 - 太 陽 距 離 與 地 球 - 太 陽 距 離 的 數 學 關 係 , 配 合 觀 測 所 得 行 星 環 繞 太 陽 之 角 速 率 , 能 很 自 然 地 以 運 動 中 的 地 球 發 現 出 其 他 行 星 的 面 積 律 。 接 著 再 使 用 行 星 繞 日 的 週 期 性 , 即 行 星 - 太 陽 距 離 可 表 為 角 度 之 週 期 函 數 , 配 合 實 測 的 行 星 角 度 位 置 , 可 清 晰 建 立 起 每 顆 行 星 之 週 期 函 數 , 且 得 知 其 形 式 恰 為 一 橢 圓 方 程 , 如 此 便 能 完 成 克 卜 勒 當 初 歷 經 迂 回 困 頓 所 獲 致 的 橢 圓 律 。 我 們 以 相 對 簡 易 的 幾 何 、 三 角 及 代 數 運 算 , 描 述 了 行 星 運 動 的 不 變 形 式 , 並 指 出 複 雜 行 星 系 統 的 分 析 關 鍵 。

壹、前言

西 方 在 柏 拉 圖 ( Plato, 427-347 B.C.) 前 後 , 已 開 始 充 分 的 以 數 學 來 描 述 自 然 現 象 , 且 認 為 球 面 幾 何 是 為 天 文 學 而 生 , 幾 何 學 是 宇 宙 學 之 一 部 分 , 幾 何 學 原 理 亦 為 宇 宙 結 構 之 實 體 呈 現 , 故 研 究 幾 何 學 對 了 解 天 文 學 至 為 重 要 ( 克 萊 因 , 1972)。 *為本 文 通 訊 作 者 托 勒 密( Ptolemy, 85-165 AD)的 天 文 學 著 作《 至 大 論 》( Almagest)確 立 了 希 臘 三 角 學 理 論 , 並 延 續 了 一 千 多 年 , 他 以 本 輪 、 均 輪 的 概 念 , 相 當 準 確 的 描 繪 出 行 星 的 運 動 , 一 直 被 大 家 接 受 , 以 至 於 被 人 們 視 為 絕 對 真 理。直 到 哥 白 尼( N. Copernicus, 1473-1543)以 追 求 數 學 的 和 諧 與 對 稱 性 為 理 想 , 強 烈 質 疑 本 輪 、 均 輪 與 偏 心 點 的 人 為 運 作 與 複 雜 性 , 建 立 了 同 心 圓 的 地 動 說 , 從 而 開 啟 了 天 文 學 的 革 命 。 克 卜 勒( J. Kepler, 1571-1630)深 受 哥 白 尼 日 心 理 論 的 啟 發 , 並 全 力 支 持 , 終 其 一 生 , 進 一 步 提 出 了 以 太 陽 為 中 心 之 行 星 三 定 律 , 確 立 了 現 代 天 文 學 的 行 星 理 論 , 更 為 牛 頓 ( I. Newton, 1642-1727) 的 動 力 學 奠 定 了 穩 固 基 礎 。 克 卜 勒 的 行 星 橢 圓 律 與 面 積 律 發 表 於 1609 年 之 《 新 天 文 學 》 ( Kepler, 1609) 一 書 中 , 該 書 相 當 晦 澀 難 懂 , 常 以 複 雜 冗 長 的 幾 何 形 式 呈 現 , 而 非 以 現 今 易 懂 的 數 學 表 示 。 在 哥 白 尼 與 克 卜 勒 的 天 文 系 統 中 , 地 球 不 再 是 恆 定 不 動 , 使 得 行 星 位 置 的 決 定 也 隨 著 複 雜 , 但 若 建 立 了 地 球 的 運 動 規 則-即 地 球 的 面 積 律 與 橢 圓 律( 項 武 義,張 海 潮,陳 鵬 仁,姚 珩 , 2010),則 地 球 反 而 成 為 描 繪 其 他 行 星 位 置

(2)

的 重 要 有 用 的 起 點 , 與 發 現 其 他 行 星 定 律 的 基 礎 。 為 了 讓 克 卜 勒 行 星 定 律 的 根 本 精 神 , 重 新 再 現 於 學 子 面 前 , 本 文 將 以 新 穎 的 簡 易 方 法 , 僅 僅 利 用 一 般 的 三 角 函 數 及 正 弦 定 律 , 來 發 現 及 探 索 行 星 面 積 律 與 橢 圓 律 , 讓 原 本 看 似 不 可 能 被 輕 易 了 解 的 行 星 定 律 之 發 展 , 變 成 清 晰 親 切 。 並 讓 學 習 者 從 中 掌 握 住 幾 何 、 天 文 與 物 理 學 的 緊 密 關 係 與 分 析 方 法 , 實 際 地 體 會 出 重 大 科 學 發 展 事 跡 裡 的 豐 富 內 涵 , 浸 潤 在 當 初 偉 大 科 學 家 發 現 科 學 原 理 的 樂 趣 裡 , 並 培 養 出 廣 闊 深 刻 的 科 學 視 野 。

貳、火星的面積律

火 星 繞 日 週 期 已 知 為 687.03 天 或 約 687 天, 即 每隔 687 天 火 星會 回 到 在 天體 中 相 同 的 位 置 , 而 地 球 繞 日 週 期 為 365 天 , 由 於 此 二 行 星 的 繞 日 週 期 並 沒 有 公 因 數 , 彼 此 互 質 , 表 示 每 經 過 一 個 火 星 年 , 當 火 星 回 到 原 來 位 置 時 , 所 對 應 的 地 球 位 置 卻 都 不 相 同 。 如 圖 一 , 若 S 表太 陽 ,M 為 火 星 或 次 火 星 年 的 火 星 位 置 ,EiEj 為 相 隔 一 火 星 年 所 對 應 的 地 球 位 置 。 如 此 , 太 陽 、 火 星 與 兩 個 地 球 位 置 , 可 形 成 一 個 四 邊 形 SEiMEj, 其 中 SEiSEj線 段 分 別 代 表 太 陽 到 地 球 在 兩 個 不 同 位 置 處 的 距 離 ( 簡 稱 日 地 距 ), 並 以 rirj 表 示 ,SM 線 段 則 代 表 太 陽 至 火 星 之 距 離 ( 簡 稱 日 火 距 ), 以d 表 示 。 圖 一 : 太 陽S、火 星 M 與 相 距 一 火星 年 兩 地 球 位 置 EiEj之 示 意 圖

一、太陽到火星的距離

d

若 隨 機 選 取 地 球 在 Ei 位 置 的 日 期 為 1950 年 5 月 13 日 5 時,則在 Ej位 置 的 日 期 為 1952 年 3 月 30 日 4 時, 其 中 EiEj 之 時 間 間 隔 為 一 火 星 年 。 ∠SEiM= μi 是 地 球 在 Ei位 置 觀 察 太 陽 S 和 火 星 M 的 夾 角,從 觀 測 所 得( 可 由 MICA,軟 體 系統 精 確 計 算 所 建 立 的 天 文 資 料 , 來 提 供 與 代 表 ), 地 球 在 Ei處 時 , 火 星M 為( 黃 道) 經 度 172.557°,太 陽 S 為 經 度 51.901°,故 μi=172.557° - 51.901° = 120.656° 。 同 理 , 地 球 在 Ej位 置 時 至 S 與 M 所 張 之 角 度 , ∠SEjM = μj= 9.473° + 360° - 228.333°=141.140°。 此處 所 謂 相對 於 地 球 的經 度 , 是 天文 學 家 在 地 球 觀 測 太 陽 時 , 將 太 陽 在 天 球 上 的 投 影 點 以 黃 道 經 度 標 定 。 以 太 陽 在 春 分

E

i

E

j

d

r

i

r

j

α

i

α

j

μ

i

μ

j

θ

S

M

(3)

(3 月 21 日 或 22 日 ) 時 ,地 球 觀 察 太陽 的 方 向 訂 為 經 度 0°,夏 至 (6 月 21 或 22 日 ) 時 , 太 陽 的 經 度 為 90°等 等 , 不 過 又 因 為 太 陽 與 地 球 的 位 置 相 差180°,所 以在 春 分 的 時 刻 , 太 陽 看 地 球 的 經 度 變 成 180° , 夏 至 時 刻 太 陽 看 地 球 的 經 度 變 成 270°,依 此 類 推( 圖 二 )。 圖 二 : 自 地 球 看 太 陽 與 自 太 陽 看 地 球 的 角 度 關 係 圖一 中 ∠EiSEj=θ 是 以 太 陽S 為 參考 點 ,觀 察 地 球 在 EiEj處 所 張 的 角 度 ,由 此 觀 之 , 它 似 乎 為 不 可 觀 測 量 , 但 藉 上 述 地 球 與 太 陽 彼 此 觀 看 角 度 的 相 對 關 係 ,θ 將 為 可 觀 測 值。因 為,若 地 球 在 Ei處 觀 測 到 太 陽 S 的 經 度為 51.901°,在 Ej處 觀 測 到 S 的 經 度 為 9.473°, 則 自太 陽 S 觀 測到 地 球 在 Ei處 之 經 度 為 ( 51.901°+180°), 在 S 處 觀 測 到 Ej 的 經 度 為 (9.473° + 180° ), 故 ∠EiSEj= θ = (51.901°+ 180°) - ( 9.473°+ 180°) = 51.901°-9.473°=42.428° (1) θ 值 於 是 可 被 確 定 。 底 下 將 利 用 μi、 μj 及 θ 此 三 可 觀 測 量 , 及 地 球 的 面 積 律 , 試 著 尋 找 出 日 火 距 d。若 ∠EjMS=αj,∠EiMS= αi,由 四 邊 形 內 角 和 為 360°,則 μi+ μj+ θ + ( αi+ αj) =360° 或 αi=360°- μi- μj- θ - αj, 令 β =360° - μi- μj- θ , β 則 為 一 可 觀 測 值 , 且 αi= β - αj (2) 另一 方 面 ,四 邊 形 SEiMEj可 視 為 由 △SEiM 與 △ SEjM 所組 成,SM 為 共 邊,利 用 正 弦 定 律 , i

d

sin

i i

r

sin

j

d

sin

j j

r

sin

(3)

j i

sin

sin

j i

r

r

j i

sin

sin

(4) 且 日 火 距 d 為 d = j j j

r

sin

sin

(5) 若 地 球 面 積 律 已 建 立( 項 武 義,張 海 潮,陳 鵬 仁,姚 珩,2010),一 如 克 卜 勒 在 《 新 天 文 學 》 一 書 中 所 完 成 的 前 半 段 工 作 , 即 ri2rj2 = ωj∕ ωi (6) 此 表 示 原 本 難 以 直 接 量 測 出 來 太 陽 與 不 同 地 球 位 置 的 距 離 比 值 , 能 夠 藉 著 地 球 在 不 同 位 置 的 角 速 率 ( 即 地 球 角 度 對 時 間 的 變 化 大 小 ) 之 比 值 推 得 , 而 地 球 角 度 的 變 化 在 天 文 觀 測 中 正 是 能 夠 天 天 實 測 的 基 本 數 據 。 因 此 ,rirj 之 值 可 知 , μi、 μj也 已 知,由 式(4)可 得 sinαi∕sinαj, 設 此 比 值 為 k, 即

π

θ

地 球 E 春 分 點 太 陽 S

(4)

sinαi k sinαj (7)

合 併 式(2)與 (7), 可得

sinβcosαjcosβ sinαjk sinαj

兩 邊 同 除 sinαj整 理 後 有 αj





 

sin

cos

cot

1

k

(8) 由 於 β 及 k 均 為可 觀 測 量,故 αj亦 為 一 可 觀 測 量 。 代 入 式 (5), 最 後日 火 距 d 將 直 接 可 以 日 地 距rj表 示 。 對於 隨 意 選取 五 個 不 同的 觀 測 日 期, 由 式 (5) 與 (8) 所 求 得 之 日火 距 d 列 於 下 表 一 , 其 中 設 1952 年 3 月 30 日 的 日地 距 大 小rj1r0=100000( 圖三 )。 表 一 : 隨 意 選 取 五 個 不 同 日 期 計 算 所 得 之 日 火 距 d( 括 號內 日 期 與 無括 號 日 期 相差 一 火 星 年 ) 日 期 μi μj θ β k αj rj d 1950. 5.13 (1952. 3.30) 120.656° 141.140° 42.456° 304.253° 1.387 22.973° 100000 160750 1952. 6.21 (1954. 5. 9) 122.319° 130.592° 41.744° 294.655° 1.12 30.593° 101072 150805 1954. 8.15 (1956. 7. 2) 125.251° 116.179° 41.593° 283.024° 0.906 40.722° 101770 139993 1956.11. 1 (1958. 9.19) 126.837° 116.786° 43.041° 286.665° 0.885 39.256° 100518 141804 1959. 1. 7 (1960.11.24) 122.044° 133.781° 44.249° 300.073° 1.17 27.383° 98793 155079 圖 三 : 日 火 距 d 可 以 日 地 距 r 來 表 示 , 並 以 rj1r0=100000 當 作 標 準 M1 M2 M3 Ei2 Ei1 Ei3 Ej1 Ej2 Ej3 S ri1 ri2 ri3 r0 rj3 d1 d2 d3 rj2

(5)

二、火星的角速率ω

火星 繞 日 的角 速 率 ω ,代 表 火 星 於某 段 時 間 內 ( 如 一 日 內 ) 相 對 於 太 陽 的 角 度 變 化 , 它 亦 無 法 直 接 由 觀 測 得 知 , 必 須 嘗 試 尋 找 它 與 觀 測 值 的 間 接 關 係 。 圖 四 : 太 陽 S、 地 球 E 與 火 星 M 在 間 隔 一 日 後 , 所 分 別 形 成 的 四 邊 形 SEi1M1Ej1SEi2M2Ej2。則 火 星 一 日 內 所 行 經 的 角 度 φ= b+ c- a。 圖 四 為 間 隔 一 日 , 太 陽S、地 球 E 和 火 星 M 所 分 別 形 成 的 兩 組 四 邊 形 SEi1M1Ej1SEi2M2Ej2。火 星 每 日 的 角 速 率 ω 即 為 火 星 相 對 於 太 陽S 自 M1移 動 至 M2 所 張 的 角 度 φ。在 四 邊 形SEi1M1Ej1中,∠ SEi1M1、 ∠SEj1M1 和 ∠Ei1SEj1 的 角 度 , 如 圖 一 中 之 μi、 μj 和 θ , 為 可 觀 測 量 , 且 ∠Ej1M1S 如 圖 一中 之 αj, 可 由 式 (7) 得 到。對 △SEj1M1而 言,由 內 角 和 關 係( 參 考 表 一 ), ∠M1SEj1 180°- ∠SEj1M1- ∠SM1Ej1 =180°-141.140°-22.973° =15.887° 同 理 , 對 第 二 天 太 陽 、 地 球 與 火 星 所 形 成 之 △SEj2M2 ∠M2SEj2 180°- ∠SEj2M2- ∠SM2Ej2 =180°-142.194°-22.438° =15.368° 太 陽 S 至 地 球 位 置 Ej1, 及 次 日 地 球 位 置 Ej2,所 張 角 度 ∠Ej1SEj2,類 似 圖 一 中 之 θ, 可 由 式 (1) 及 觀測 值 , 得 知 ∠Ej1SEj2=10.461°-9.473°=0.988° 所 以 , 在 一 日 內 火 星 相 對 於 太 陽 所 經 過 的 角 度 ( 圖 四 ) φ = ∠M2SEj2+ ∠Ej1SEj2- ∠M1SEj1b+ c-a =15.368°+ 0.988°-15.887° =0.469° (9) 即 為 火 星 在 該 日 的 角 速 率 ω 。 表 二 列 出 火 星 在 表 一 中 所 選 取 五 個 不 同 日 期 , 計 算 所 得 之 火 星 角 速 率 ω 。 表 二 : 對 於 表 一 所 選 取 五 個 不 同 日 期 火 星 角 速 率ω 之 計 算 值 日 期 ω 1950. 5.13 0.469 1952. 6.21 0.534 1954. 8.15 0.620 1956.11. 1 0.603 1959. 1. 7 0.504 M1 M2 Ej1 Ei1 Ej2 Ei2 S φ b c a

(6)

三、行星面積律

行星 之 面 積律 意 謂 行 星與 太 陽 連 線在 相 同 時 間 掃 過 相 等 面 積 , 如 圖 五 所 示

2

2

1

d

A

所 以 面 積 速 率

dt

dA

dt

d

d

2

2

1

= 2

2

1

d

式 中 ω 是 行 星 繞 日 的 角 速 率 圖 五 : 地 球 面 積 律 示 意 圖 故 欲 發 現 面 積 律 , 即 在 檢 視 : 不 同 行 星 位 置 至 太 陽 之 距 離 平 方 , 與 在 該 點 所 對 應 的 行 星 角 速 率 ω 之 乘 積 恆 為 定 值 , 即 dii = djj (10) 或 者 檢 視dj2∕di2之 比 值 與 ωi∕ ωj之 值 是 否 會 相 等 。 結 合 表 一 與 表 二 所 提 供 在 不 同 日 期 的 日 火 距d 及 火 星 角 速 率 ω,可 得 dj2 ∕di2與 ωi∕ ωj兩 比 值 ( 表 三 )。 其 中 di與 ωi都 取 1950 年 5 月 13 日 的 數 據 為 比 較 標 準 。 由 表 三 最 後 兩 行 可 以 看 得 出 來 , 火 星 的 dj2∕di2之 值 與 ωi∕ ωj 之 值 幾 乎 恆 等 , 相 差 不 超 過 1% , 代 表了 由 公 認 的 天 文 觀 測 資 料 , 火 星 確 實 嚴 格 遵 行 著 克 卜 勒 面 積 律 , 此 為 讓 人 感 到 振 奮 , 又 不 出 意 外 的 結 果 。 表 三 : 五 個 不 同 日 期 火 星 日 火 距 平 方 dj2/di2比 值 與 對 應 角 速 率ωi j比 值 日期 d ω dj2/di2 ωij 1950.5.13 160750 0.469 1.000 1.000 1952.6.21 150805 0.534 0.880 0.878 1954.8.15 139993 0.620 0.758 0.756 1956.11.1 141804 0.603 0.778 0.778 1959.1.7 155079 0.504 0.931 0.931

參、火星的橢圓律

由 於 火 星 繞 日 運 轉 為 週 期 性 運 動,代 表 日 火 距 d 為 火星 與 太 陽 連線 角 度 ψ 的 週 期 函 數。而 對 任 一 週 期 函 數d 或 其 倒 數 1/d 均 可 以 傅 利 葉 級 數 表 示 (Knopp, 1996), 即

 

1 0

cos

sin

1

n n n

n

b

n

a

a

d

茲 考 慮 在 最 理 想 情 況,此 週 期 函 數 足 以 單 角ψ 的 正 餘弦 項 來 充 分代 表

sin

cos

1

1 1 0

a

b

a

d

(11) 欲 確 定 上 式 中 的 a0、a1及 b1三 個 未 知 係 數 , 需 要 三 組 數 據 , 形 成 三 元 一 次 聯 立 方 程 式 後 求 得 。 S

d

d

E E θ s A

(7)

圖 六 : 兩 次 火 星 衝 之 火 星 相 對 於 太 陽 的 角 度 變 化ψ 現 選 取 火 星 M1在 1950 年 5 月 13 日 位 置 作 起 始 參 考 ( 如 圖 六 及 表 一 ), 在 △SEj1M1中,∠SEj1M1= μj1為 可 觀 測 值 , ∠S M1Ej1= αj1為 計 算 值,可 由 式(8)得 知 , 並 列 於 表 一 中 , 故 θj1=180°- μj1- αj1 = 180° - 141.140° - 22.973° = 15.887°。再 次 觀測 火 星 M2在 表 一 中 1952 年 6 月 21 日 之位 置 , 同 理可 得 θj2=180° -130.592°-30.593°= 18.815°。由 觀 測地 球 與 太 陽 之 相 對 角 度 , 也 可 知 地 球 自 Ej1 移 動 到 Ej2 所 經 過 的 角 度 ∠Ej1SEj238.394°, 故 ∠ M1SM2=ψ= ∠ Ej1SEj2+ θj2 - θj1=38.394° + 18.815° - 15.887° = 41.322°。若 取 M1至 S 的 連線 為 水 平 軸,0°角 ,則 ψ 即為 火 星 在 不同 位置 M2至 S 連線 所 張 之 角度 。 以 類 似方 法 , 可 求得 表 一 中 其 他 兩 天1954 年 8 月 15 日 及 1956 年11 月 1 日 火 星至 太 陽 連 線之 角 度 ψ(表 四 )。 表 四 : 依 照 表 一 中 數 據 計 算 所 得 對 應 之 火 星 至 太 陽 連 線 所 張 之 角 度 ψ 日 期 ψ 1950. 5.13 0.000° 1952. 6.21 41.337° 1954. 8.15 98.458° 1956.11. 1 174.976° ( 取 1950 年 5 月 13 日 火 星 至 太陽 連 線 為 0°角 作 參 考 ) 將 1952 年 6 月 21 日, 1954 年 8 月 15 日 及 1956 年 11 月 1 日 三天 之 日 火 距 d 及 對 應 之 火 星 角 度 ψ , 代 入 週 期 關 係 式 (11), 有 1 1 1 1 0 1

sin

cos

1

b

a

a

d

2 1 2 1 0 2

sin

cos

1

b

a

a

d

3 1 3 1 0 3

sin

cos

1

b

a

a

d

解 此 三 元 一 次 方 程 組 , 得 a0 = 0.00000662, a1 = -0.00000040, b1 = 0.00000047。 因 此 火 星 繞 日 運 動 距 離 倒 數 的 週 期 函 數 為

d

1

0.00000662-0.00000040 cosψ0.00000047 sinψ (12) 為證 實 上 述四 個 火 星 位置 所 建 立 之此 週 期 函 數 為 一 普 遍 式 。 可 再 任 取 五 個 不 同 日 期 , 由 數 據 求 得 該 日 期 所 對 應 火 星 至 太 M1 M2 S Ej1 Ej2 Ei1 Ei θj1 ψ θj2

(8)

陽 所 張 之 角 度 ψ, 並 列 於 表五 。 由 週 期關 係 式(12)求 得其 日 火 距 d’,與在 尋 找面 積 律 中 所 引 用 之 日 火 距 式 (5) 中 之 d 比 較 ,d’與 d 二 值幾 乎 完 全 相等 , 可 證 實式 (12) 所 表 角度 ψ 之 週 期 函數 1/d 之 正確 有 效 性 。 表 五 : 隨 意 選 取 五 個 不 同 日 期 , 比 較 週 期 關 係 式 所 求 得 之 日 火 距 d’及 由 式 (5) 利 用 正 弦 定 律 所 計 算 之 日 火 距d 日 期 d ψ d’ (d’-d)/d (%) 1959.1.7 155090 235.697° 154866 -0.144 1961.2.21 164125 277.814° 163935 -0.116 1963.3.25 166678 310.942° 166587 -0.055 1965.4.29 163511 345.914° 163462 -0.030 1967.6.6 155039 24.493° 155018 -0.014 (12)是 否 會 描 繪 出 一 橢 圓 軌 道 ? 若 假 定 橢 圓 的 長 軸 與 座 標 x 軸 重疊 , 則 橢 圓方 程 式 為

cos

1

)

1

(

2

e

e

a

r

其 中 ,a 為 半 長軸 長 , e 為 離心 率 ( 圖七 )

(Harris, 1998;Lawrence, 1972; Symon, 1971)。 此 橢 圓 方程 式 亦 可 寫成

cos

)

1

(

cos

1

1

2

A

B

e

a

e

r

(13) 其 中

)

1

(

1

2

e

a

A

)

1

(

e

2

a

e

B

, 如 果 橢 圓 長 軸 與 x 軸 不重 疊( 圖 八),則 式(13) 得 改 寫 成

 

cos sin cos 1 2 1 0 A n n B A r       (14) 此 處 n12+n22=B, = =e。 ψ a ae y r F F’ 圖 七 : 與 x 軸 重 疊 之 橢圓 的 座 標 表示 x 圖 八 : 與 x 軸 不 重 疊 之橢 圓 的 座 標表 示 x ψ0 ψ r F y

(9)

式 (11) 或 (12) 因 此 已 具 備 橢 圓 方 程 式 (14) 的 形 式 ,可 確 認 火 星的 確 是 沿 著以 太 陽 為 焦 點 的 橢 圓 軌 道 運 動 , 結 合 此 三 式 , 火 星 離 心 率 e 之 計 算 值為 e = 0 2 1 2 1 a b a

 

0093 . 0 00000662 . 0 00000047 . 0 00000040 . 0 2 2     此 結 果 與 火 星 軌 道 離 心 率 的 公 認 值 0.093 完 全 相 同 , 再 次 證 實 火 星 繞 日 運 動 的 週 期 函 數 與 橢 圓 方 程 式 對 等 , 且 其 運 行 軌 道 滿 足 橢 圓 律 。

對 於 其 他 四 顆 行 星 - 木 星 、 土 星 、 水 星 、 金 星 可 完 全 以 相 同 方 法 , 發 現 其 面 積 律 與 橢 圓 律 ( 項 武 義 , 張 海 潮 , 姚 珩 , 2010),在 此 僅 再 舉 木 星 為 例,描 述 其 所 遵 循 的 行 星 規 則 。

肆、木星的行星定律

一、面積律

參 考 圖 一 與 圖 二 , 木 星 與 太 陽 之 日 木 距 d 也 可 由 日 地距( 此 處 取 1962 年 8 月 6 日 之 值 )rj1

r

0為 100000 為參 考 值 。則 其 他 隨 意 選 取 四 個 不 同 日 期 計 算 所 得 之 日 木 距 d,同 理 可 由 式( 5)及 式( 8)求 得 , 並 列 於 表 六 。 利 用 圖 四 關 係 , 可 自 木 星 在 表 六 中 所 選 取 不 同 日 期 之 觀 測 值 , 求 得 所 對 應 之 木 星 角 速 率 ω , 如 此 可 檢 視 d2ω 是 否 為 常 數 , 或 dj2∕di2= ωi∕ ωj, 而 建 立 起 木 星 之 面 積 律 ( 如 表 七 所 示 ) 表 六 : 隨 意 選 取 五 個 不 同 日 期 計 算 所 得 之 日 木 距 d 日 期 μi μj θ β k αj rj d 1962. 8. 6 146.236° 152.523° 49.469° 348.228° 1.191 5.372° 100000 492868 1964.10.19 145.966° 151.732° 50.540° 348.238° 1.169 5.422° 98199 492182 1966.12.28 144.850° 153.833° 50.363° 349.046° 1.311 4.737° 96988 517905 1969. 2.26 145.841° 154.098° 49.561° 349.500° 1.303 4.557° 97683 537089 1971. 4.29 146.757° 153.745° 48.787° 349.289° 1.251 4.757° 99306 529690

(10)

表 七 : 任 取 五 個 不 同 日 期 顯 示dj2/di2與 ωi j幾 乎 完 全 相 等 , 證 得 木 星 之 面 積 律 日 期 d ω dj2/di2 ωij 1962. 8. 6 492868 0.090 1.000 1.000 1964.10.19 492182 0.090 0.997 0.997 1966.12.28 517905 0.081 1.104 1.104 1969. 2.26 537089 0.076 1.187 1.188 1971. 4.29 529690 0.078 1.155 1.155

二、橢圓律

利 用 圖 六,選 取 木 星 在 1962 年 8 月 6 日 位 置 作 為 起 始 參 考 , 在 表 七 中 其 他 三 個 日 期 之 木 星 至 太 陽 連 線 所 張 之 角 度 , 可 與 火 星 類 似 方 法 求 得 , 並 列 於 下 表 八 。 表 八 : 依 照 表 六 中 數 據 計 算 所 得 對 應 之 木 星 至 太 陽 連 線 所 張 之 角 度 ψ ( 取1962 年 8 月 6 日 木 星 至 太 陽 連 線 為0°角 作 參 考 ) 日 期 ψ 1962. 8. 6 0.000° 1964.10.19 73.328° 1966.12.28 142.104° 1969. 2.26 203.869° 由 日 木 距 週 期 函 數 式 (11), 可 求 得 木 星 繞 日 運 動 的 週 期 關 係 式 為

d

1

= 0.000001950+0.000000075 cosψ +0.000000058 sinψ (15) 將 此 距 離 關 係 式 計 算 所 得 之 日 木 距 , 與 公 認 的 觀 測 值 相 比 較,彼 此 完 全 相 等( 表 九 )。可 知 此 週 期 函 數 確 實 可 準 確 描 繪 出 木 星 之 運 動 軌 跡 。 由 於 式 (15 ) 亦 為 一 橢 圓 軌 跡 方 程 式,如 式(14),證 實 木 星 軌道 為 一 橢 圓軌 道 , 且 其 離 心 率 0 2 1 2 1 a b a e 

 

049 . 0 000001950 . 0 000000058 . 0 000000075 . 0 2 2     與 木 星 軌 道 離 心 率 的 公 認 值 0.048 相 差無 幾 , 再 次 顯 示 木 星 的 運 行 軌 道 是 以 太 陽 為 焦 點 的 橢 圓 軌 道 , 而 滿 足 行 星 橢 圓 律 。

伍、結論

我 們 以 地 球 作 為 發 現 各 個 行 星 定 律 的 基 礎 , 只 是 這 個 地 球 並 非 靜 止 , 而 是 隨 時 在 運 動 中 , 但 它 卻 是 有 規 律 的 運 動-滿 足 面 積 規 律 , 利 用 它 可 建 立 起 行 星 - 太 陽 距 離 與 地 球 - 太 陽 距 離 的 數 學 關 係 , 如 式 (5)所 示,配 合 行 星 環 繞 太 陽 之 角 速 率 , 便 可 很 自 然 的 發 現 其 他 行 星 之 面 積 律 。 由於 行 星 繞日 週 期 運 轉, 代 表 行 星- 太 陽 距 離 可 表 為 角 度 之 週 期 函 數 , 利 用 觀 測 的 行 星 角 度 位 置 , 及 由 地 球 的 面 積 律 求 得 之 行 星 至 太 陽 距 離 , 而 能 建 立 起 每 顆 行

(11)

星 之 週 期 函 數 式 , 且 其 形 式 為 一 橢 圓 方 程 式 。 由 此 , 不 僅 可 發 現 描 繪 行 星 距 離 的 軌 跡 式 , 且 證 實 此 行 星 軌 道 是 以 太 陽 為 焦 點 的 橢 圓 軌 道 , 因 而 確 立 了 行 星 橢 圓 律 。 我 們 以 相 對 簡 易 清 晰 的 幾 何 關 係、三 角 學 及 基 本 代 數 , 描 述 了 行 星 運 動 的 不 變 形 式 , 讓 學 子 體 會 如 何 以 有 力 的 數 學 方 法 , 來 分 析 複 雜 但 重 要 的 行 星 系 統 , 從 中 尋 找 出 自 然 現 象 背 後 的 和 諧 性 與 簡 潔 性 , 並 以 此 實 例 , 奠 定 與 擴 展 日 後 邁 向 數 理 科 學 研 究 的 基 礎 與 信 心 。

陸、參考文獻

克 萊 因 (Klein, M. [1972], 1983):數 學 史 ─ 數 學 思 想 的 發 展 。 台 北 : 九 章 出 版 社 。 項 武 義,張 海 潮,陳 鵬 仁,姚 珩(2010), 重 訪 克 卜 勒 ─ 地 球 的 面 積 律 與 橢 圓 律 , 台 北 : 數 學 傳 播 (已 接受)。 項 武 義,張 海 潮,姚 珩(2010):千 古 之謎 ─ 幾 何 天 文 與 物 理 兩 千 年 。 台 北 : 台 灣 商 務 印 書 館 。

Harris, J. and Stocker, H. (1998). "Ellipse" §3.8.7 in Handbook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93.

Kepler, J. ( [1609] 1992). New Astronomy.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nopp, K. (1996). "Periodic Functions." Ch. 3 in Theory of Functions Parts I and II, Two Volumes Bound as One, Part II. New York: Dover, 58-92. Lawrence, J.D. (1972). A Catalog of Special

Plane Curves. New York: Dover, 72-78.

MICA — Multiyear Interactive Computer Almanac ( 美 國 海 軍 天 文 台 星 體 位

置 計 算 軟 體), Version 2.0

Symon, R. (1971). Mechanics. 3rd ed. New York: Addison-Wesley, 131-133.

數據

圖 六 : 兩 次 火 星 衝 之 火 星 相 對 於 太 陽 的 角 度 變 化 ψ  現 選 取 火 星 M 1 在 1950 年 5 月 13 日 位 置 作 起 始 參 考 ( 如 圖 六 及 表 一 ), 在         △ SE j1 M 1 中,∠ SE j1 M 1 = μ j1 為 可 觀 測 值 , ∠ S M 1 E j1 = α j1 為 計 算 值,可 由 式(8)得 知 , 並 列 於 表 一 中 , 故 θ j1 =180°- μ j1 - α j1 = 180° - 14
表 七 : 任 取 五 個 不 同 日 期 顯 示 d j 2 /d i 2 與 ω i  /ω j 幾 乎 完 全 相 等 , 證 得 木 星 之 面 積 律 日 期   d  ω   d j 2 /d i 2   ω i /ω j 196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Quadratically convergent sequences generally converge much more quickly thank those that converge only linearly.

denote the successive intervals produced by the bisection algorithm... denote the successive intervals produced by the

ii. Drama as a Second Language: a Practical Handbook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National Extension College Trust. Drama Techniqu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 Resource Book

- Informants: Principal, Vice-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 English teachers, content subject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 12 cases could be categorised into 3 types, based

(a) Giving your answers in standard form, estimate (i)the total mass of the population of Europe.. (ii)how many more people live in Asia than

This paper presents (i) a review of item selection algorithms from Robbins–Monro to Fred Lord; (ii)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arge sample foundation for Fred Lord’s maximum

which can be used (i) to test specific assumptions about the distribution of speed and accuracy in a population of test takers and (ii) to iteratively build a structural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this class of merit functions to the second-order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 (SOCCP) and show analogous properties as in NCP and SDCP cases.. In ad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