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珍視與行動─初探國民中學 表演藝術課程融入國際教育精神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珍視與行動─初探國民中學 表演藝術課程融入國際教育精神"

Copied!
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珍視與行動─初探國民中學

表演藝術課程融入國際教育精神

王姿婷

*

教師

新北市立正德國民中學

摘要

舞蹈是藝術領域中與人類最親近的藝術,因為自有人類以來,手舞足蹈即伴

隨而生。舞蹈透過肢體動作來表現,達到訊息傳遞、溝通之目的,其表現方式是

一種創意的發想與轉化,能夠激發情感、智力以及豐富心靈的藝術形式。因此,

舞蹈教育有機會走在所有科目之前,作為一種教學的媒介。2011 年 4 月教育部

公布《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確立了中小學國際教育之推展有一全面且一貫

的教育政策,說明國際教育推廣應落實於任何科目,讓學生在課堂中就能接觸國

際議題,擴展其國際視野。

近年來水資源議題相當受到重視,因為水所產生的效益不僅富裕了人類的生

活,也繁榮了整體社會經濟。然而,人類文明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因為過度開發

與不當使用進而衍生出不同面向的危機。

筆者有感於環境議題影響人類生活之迫切性,著手以「水」為出發點,將此

國際議題融入表演藝術課程,引導學習者探索肢體與議題結合的可能性,也是筆

者尋找表演藝術在國中教學現場的角色與定位的初步嘗試。

關鍵詞:表演藝術、舞蹈教育、國際教育

*本篇論文通訊作者:王姿婷,通訊方式:wangbobo.91809@gmail.com。

(2)

Cherish and Act: Explor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to Performing Art Course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zu-Ting Wang

Teacher

New Taipei Municipal Zheng De Junior High School

Abstract

Dance is the performance most related to human in arts because humans are

inherent with dance, e.g. jump with joy, dance with laughter. Through movements,

dance could reach the goal to convey message and communicate. What’s more, dance

could be viewed as an origi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reativity. It is a kind of art format

which could inspire emotion, intelligence, and abundance of mind. Therefore, dancing

education might transcend other academic subjects, and to be regarded as a teaching

medium. A White Paper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ublished in April, 2011,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and consistent

educational policy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also illustrated that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any subjects. That is, students could be in touch with international

issues and broad their horizons.

For the past few years, water resources issue has comparatively drawn others’

attention because the benefit of water not only enriches humans’ lives, but also

prospers the entire social economy. 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the excessive exploitation and improper use of water had led to many

risks at different aspects.

(3)

The author has been moved by the urgency of the environmental issues - How

have human lives been influenced by the de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The author

starts from “the issue of water”. Then, she integrates this issue into art performing

course, and guides learners to explore the combination of movements and water

resources issue. In addition, it is also the trial for the author to define the role of

performing art in secondary schools.

(4)

壹、前言

自民國 90 年起,教育部開始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1998),是以「課程 綱要」代替「課程標準」的方式強調課程統整,由原本的教學科目調整為七大學習領域, 企圖打破其界限,回歸生活實用性,培養學生可以帶得走的基本能力。而藝術與人文領 域中則強調透過廣泛而全面的藝術教育,使學習者認識藝術作品的文化背景與內涵之 餘,更促進、聯結與整合其他領域的學習。 舞蹈是藝術領域中與人類最親近的藝術,因為自有人類以來,手舞足蹈即伴隨而 生。舞蹈透過肢體動作來表現,達到訊息傳遞、溝通之目的,其表現方式是一種創意的 發想與轉化,能夠激發情感、智力以及豐富心靈的藝術形式。換句話說,舞蹈具有著重 身體、心智及情感和諧的功能(張中煖,2007)。一位具有創造力與動作經驗的人不僅 能夠擴大其個人的表現能力,更能成為開放且自主的個體,而上述能力的培養皆屬於普 通教育之範疇。 2011 年 4 月教育部公布《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是以「扎根 21 世紀國際化人才」 為願景,培養具有國家認同、國際素養、全球競合力、全球責任感的人才。確立了中小 學國際教育之推展有一全面性且一貫的教育政策,其推動策略是以學校本位為基礎,融 入課程為方向,朝深度與廣度並重的方式進行(教育部,2011)。揭示了國際議題之推 廣應落實於任何科目,讓學生在課堂中就能接觸國際議題,擴展其國際視野。 經由上述的教育政策足以得知,啟發學生主動探索與學習,並鼓勵主動解決問題、 創意思維,接納多元意見並且容許個別差異是現今教學的主體(教育部,1998;教育 部,2011)。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採用課程融入之模式,有系統的建構教學活動,藉 此培養學生足以應變社會趨勢的能力。 有鑑於近年來水資源議題逐漸受到重視,「水」所產生的效益不僅富裕了人類的生 活,也繁榮了整體社會經濟。然而,人類文明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因為過度開發與不當 使用進而衍生出不同面向的危機。筆者有感於環境議題影響人類生活之迫切性,自 103 學年度下學期開始,以「水」為出發點,將此國際議題融入表演藝術課程中,引導學習 者貼近水資源的各種樣態,促使學生能夠珍視水資源並且產生行動。 因此,本教學方案《珍視與行動─水與人類生命的交織》是為了解表演藝術課程 融入國際教育精神的可行性與學習者的學習歷程,並從中進行反思,以提升教師專業成 長。

(5)

貳、創造性舞蹈作為教學方法

李宗芹(1991)認為創造性舞蹈是一種無止境的探索過程,以適合自己的方法,將 個人潛藏的內在資源,轉化為外在身體直接而清楚的陳述。亦即,將創造性舞蹈視為一 種由內而外的表述方法,透過創造性舞蹈的學習,能夠察覺他者的想法,感受他者情緒, 也能以適切的方法表達自我想法。同時,創造性舞蹈是一種創造性藝術表現的形式,其 表現的方式與人的身體和情緒有關,能發展其身體和想像力,以反應自己和自己所處的 環境(黃素雪,1991)。至此,說明了創造性舞蹈是一種人人能舞、人人能動的舞蹈, 且能達成身體與心靈的成長。 在教學方法上,創造性舞蹈是一種能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兼顧實作與思考的教學 方法,是為達到某種目的所施行的教學方式和步驟。教師靈活運用各種方式引導學生進 行探索與表達,對於動作不下任何評斷,以開放、正向鼓勵的態度,接受學生的多方嘗 試與展現,並且尊重個別差異,以達到學生自我實現的目的(張中煖,1996)。以創造 性舞蹈為教學方法不但能夠培養學生建立其主體價值,藉由學習刺激理性、感性思維, 乃至於提升審美能力,進而塑造為一完整的全人。 統整以上幾位學者對於創造性舞蹈的論述可以發現,創造性舞蹈的精神與九年一貫 教育精神相符,也因此我們得以推論,舞蹈教育有機會走在所有學習領域之前,以舞蹈 動作經驗作為知識學習的媒介,啟發學生在特定主題上的思考、創造與表現。

參、課程實施

一、課程概念與與引導

本課程方案主要採用國際議題「水資源」為教材來刺激學習者身體動作的想像與創 造,透過舞蹈要素的認識,輔以舞蹈編創的方法,而能夠發展出一支以「水資源」為概 念的舞蹈小品。 根據創造性舞蹈專家 Gilbert(1992)整理之舞蹈要素如下:

(一)身體

運用身體各部位所做出的身體造形或動作,如:頭部(眼、耳、鼻、口)、頸、軀 幹(胸、腰、臀)、四肢(肩膀、手肘、手腕、手指、手心、膝蓋、腳踝、腳趾、腳跟) 等等。

(6)

(二)時間

動作快慢與節奏的變化。

(三)空間

身體所佔據的內在空間與外在空間、身體在空間中的路徑、水平、方向,以及身體 在空間中的軌跡(單一焦點或多重焦點)。

(四)力量

動作質地的探索與力量展現。

(五)動作

探索動作的方式、移位與組合,如:彎曲、扭轉、搖擺、踏步、跑、滾動、旋轉、 跳等等。

(六)形式

對主題的表現手法,如:抽象、寫實、拼貼、變奏等等。 上述每一項舞蹈要素並非獨立存在,也無法清楚地切割開來,但是能夠經由教師引 導,帶領學習者體驗其中樂趣的同時也領略課程要領。

二、教學對象與場域

本課程實施對象為九年級學生,共 12 個班級,約有 410 位。在進行此教學方案之 前,該批學生自八年級下學期開始,以議題融入課程的方式於表演藝術、視覺藝術、語 文領域中,理解、想像水的特性、循環以及與環境的連結。接著,針對特定水議題進行 深化討論後,透過藝術創作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水是什麼?水與人類的關係?或是爭 奪水資源造成的國家分化與戰爭(見圖 1)。

(7)

自由聯想─水是什麼 自由聯想─水是什麼 從自身─國家─國與國之間三個角 度去思考解決水困境的方案心智圖 從自身─國家─國與國之間三個 角度去思考解決水困境的方案心智圖 造成水資源困境的原因 造成水資源困境的原因

圖 1 教學方案實施前學生已完成之課程活動

(8)

紙船印象──水的祝福 紙船印象──水的祝福

圖 1 教學方案實施前學生已完成之課程活動(續)

教學實施場域為團輔室,舖有木製地板,空間與一般學科教室大小相仿,無法整班 學生同時舒展肢體。由於學校空間設計為教室對開,上課時需經常注意音量是否影響周 圍班級。此教室平日為輔導室進行團體輔導活動用,表演課則借用此教室上課,故學生 對此間教室之空間與設備頗為熟悉。

三、教學輔助工具

(一)學習單

本課程方案為教師自編課程,分三個階段實施。每一個階段都有設計學習單,輔助 學生透過書寫,再一次自我思考,亦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例如:引導學生進 入議題前,邀請學生以自由書寫的方式直覺式地記錄影片中的任何感受與想法;議題性 的表演創作後,再以省思的方式回顧創作主題選擇與創作概念之建構。

(二)線上問卷

學期末教師設計一份線上問卷,進行一次統整性的學習回饋,以作為下一學期課程 設計之基礎。

(三)心得回饋

提供學生自由的書寫空間,不預設題目,僅就上課經驗做主觀性的抒發,學生對課 程內容或教學方法有任何想法亦能提出。

四、教學活動與目標

《珍視與行動─水與人類生命的交織》教學方案是以一學年為單位按步驟實施, 每一階段實際操作過程約六至八堂課,分成舞句創作、動作轉化、舞句整合三個階段(見 圖 2)。由教師引入與水相關的議題作為課程主題,結合意象引導的舞蹈教學方式,帶領 學生認識國際議題的同時也浸潤在身體舞動的經驗中。

(9)

圖 2 教學方案實施三階段圖

圖 2 教學方案實施三階段圖

第一階段

舞句創作

實施重點─從關鍵字引發動作思考。

從紀錄片《看見臺灣》中選取五個關鍵字。

單元目標─能經由關鍵字創造出符合情境的舞蹈動

作。

教學思考─發現臺灣社會對水的運用情形。

核心問題:水資源運用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第二階段

動作轉化

單元目標─能表現紀錄片《血色海灣》中的符號意義。

教學思考─連結人類生活與海洋生態的關係。

實施重點──從符號聯想為基礎發展動作。

設定□△☆〇 五個符號連結影片內容。

核心問題:海洋生態失衡可能引發的危機。

第三階段

舞句整合

實施重點──舞蹈小品發展與呈現。

各組根據不同主題進行舞蹈創作。

單元目標─能整合動作元素與舞蹈要素完成「水舞

蹈」。

教學思考─結合舞蹈要素完成舞蹈創作。

(10)

以下分別描述舞句創作、動作轉化、舞句整合三階段之實施方式:

(一)舞句創作

舞句創作階段主要是透過關鍵字引發動作思考,組合成一個具有意義的舞蹈片段, 進一步思考臺灣社會對水的運用情形。 本階段以紀錄片《看見臺灣》1為起點,在觀賞紀錄片片段的同時,學生分組進行 自由書寫活動,將所見的影像用直覺的方式記錄在海報上。書寫的方式可以是圖像式 的,也可以是文字的,以作為接下來關鍵字選取的參考依據。接著,每一組在海報上找 出五個最有感覺的關鍵詞做動作聯想。如:重金屬、綠牡蠣、有毒物質、海、農業用肥 料,最後進行主題動作整合呈現與創作對談。

(二)動作轉化

動作轉化階段著重於連結人類生活與海洋生態的關係。透過紀錄片《血色海灣》2 考海洋生態失衡可能引發的危機。教師設定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圓形、星形五個符 號,邀請學習者以組為單位,在觀賞完紀錄片後連結影片中相關的關鍵詞,如:魚叉、 漁網、圓環、魚鰭、攝影機進行動作聯想。 學習者需熟記動作與符號的對應關係,能夠在聽到或看到符號時即時將動作呈現出 來。接著教師將五個符號進行重組與延長排列,由五個符號排列延伸至八個符號排列, 最後延長至十二個,刺激學習者的反應能力之餘,亦增加身體的穩定度與協調感。

圖 3 動作轉化階段符號重組示意圖

緊接著,教師引導學習者將原先設定的符號動作以逆向方式呈現。例如:原本由手 部完成的動作改由腳來完成;原本由上到下發展的動作改由下到上完成。待學習者熟練 逆向動作後延續符號重組與延長排列的練習,並漸次增加複雜度。其符號以線條圖像與 顏色填滿圖像為辨識方式,舉例來說:順向動作是以線條圖像呈現;逆向動作則以塗黑

1 《看見臺灣》是由臺灣空拍攝影師齊柏林執導的一部紀錄片。本電影是臺灣第一部在戲院上 映,並以全高空拍攝的畫面,講述臺灣環境現況的電影。2016 年 12 月 13 日,引自 https://zh. wikipedia.org/wiki/%E7%9C%8B%E8%A6%8B%E5%8F%B0%E7%81%A3 2 《血色海灣》是一部拍攝於 2009 年的紀錄片,由路易.賽侯尤斯(Louie Psihoyos)執導。從 一個海洋生態保護者的角度,記述日本和歌山縣東牟婁郡太地町當地的漁民,於每年太地海 豚驅獵捕殺海豚的經過。2016年12月13日,引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1%80% E8%89%B2%E6%B5%B7%E7%81%A3

(11)

圖像呈現。因此,學習者看到線條圖象符號時,需表現出相對應符號的順向動作;當看 到顏色填滿圖像的符號時,則表現出相對應符號的逆向動作。筆者發現,課程進行到此 階段,學習者的動作完成度與肢體靈活度已較之前增長許多。

圖 4 動作轉化階段符號重組與倒置示意圖

(三)舞句整合

當累積一定程度的動作量後,教師開始介紹舞蹈要素,並邀請各組將過去所發展的 舞蹈動作進行小品創作。創作過程需要考量主題的一致性並且融入至少三種舞蹈要素。 此階段,教師於排練期間走入各組了解創作進度,適時提供引導。每一堂課皆保留呈現 時間,讓每一位學習者觀賞不同組別的創作歷程,並邀請同儕給予即時性回饋。 經過舞句創作、動作轉化、舞句整合三個階段的累積,學習者體驗了動作發展到完 成舞蹈作品創作的歷程,並從中理解了水資源運用對人類生活影響與海洋生態失衡可能 引發的危機兩大議題。

肆、省思與回饋

課程發展歷程就好比是一場學習者與教學者共同創造的旅程,教學過程中能夠擦出 什麼樣的火花,最終激盪出什麼樣精采的風景,都仰賴彼此間的合作與反應,當課程結 束後,回顧整個教學歷程,往往能夠再一次看見教學上的盲點與優點。而筆者深信,每 一個教學方案都可能因為對象的不同,而產生不一樣的風貌。更因為如此,本課程方案 目的在引導學習者探索肢體與議題結合的可能性,也是筆者在尋找表演藝術於國中教學 現場的角色與定位。 以下筆者從國際教育成效面、舞蹈教育成效與課程設計面三個面向提出省思與回 饋:

一、國際教育成效面

近年來本校為新北市國際教育的任務學校,籌辦各項國際教育相關之活動經驗豐 富,由於過去參與的領域是以英語科、社會領域為主體,或者多以一次性的活動為主軸, 較少以常態性融入課程去發展。因此,本課程方案是一個新的嘗試,也因為課程是從不 同面向去貼近水資源議題,學習者得以長時間浸潤在議題中,藉由主題式的引導了解水 資源與人類生活的關聯性。

(12)

就如同學生所言: 在看《看見臺灣》時我了解了水好的一面,但也看到了破壞的一面。看完以後再用 表演的方式來呈現,在表演的過程中感覺自己的身體就像水一樣,從生活中去做表 演,徹底了解水這個依賴物。(G0515)經過了這一整個學期,我也確實才了解到 水對我們來說有多重要,對整個世界來說又有多偉大,以前不曾知道的,卻也通通 都在表演課裡學到了。(G0805) 課程實施期間,淡水地區曾遭逢風災而歷經停水數天或限水的窘境,更讓學習者意 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性。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學生利用午休時,帶著他親手繪製的 淨水系統圖,告訴筆者他想試著設計一套淨水系統來解決當前的困境,並且已利用教室 外側走廊的花圃完成初步的系統建置,希望一同欣賞。當時深受感動,只可惜無法針對 淨水系統改良給予更多的回饋,試想,若能整合各領域以同一議題不同面向的方式實施 教學,該是多好的學習模式。

圖 5 學生繪製之淨水系統藍圖

培養一位具有國際視野與素養的人才往往語文能力並非第一要素,文化理解、合作 能力、人際溝通、創造力等更是重要,而上述能力都能夠在表演課程中實踐。然而,一 個議題的發生往往是多面向的,若要進行更深入的探討需要跨學科領域共同支持。但是 就目前國中教學現場而言,要在校內整合教學有其一定難度,而這也是亟需調整的面向。 經過一整學期的課程,筆者設計一份線上問卷,了解學習者對課程的接受度與回 饋。在 203 份問卷中,有 79.3%的學習者能掌握過半以上的學習內容,理解水與人類生 活的關聯性。上課期間有 88.7%的學習者是感覺到開心的。

(13)

在本教學方案正向的學習氣氛中,使學習者感到自在與愉悅,因此提高了課堂參與 度。過程中,學習者主動尋找答案,以群組的方式挑戰每一項任務,解決問題。當學習 的主動權交給學習者,在情境中獲得成功經驗,就能夠激發學習動機: 這個學期有更多不同以往的事情讓我體驗。從動態到靜態都是和環境有關,這是和 大家息息相關卻鮮少關心的問題,透過表演課彷彿讓問題活了起來,大家更會去接 觸它,並且省思。(G0313) 過去的學習方式已無法套用在現在的環境,學生獲取資訊的管道豐富且多元,但保 持學習的動力無法透過他人來給予,唯有找到學習的樂趣,引發學習者的動機才能使學 習成為一種習慣。

二、舞蹈教育成效面

課程中有水的波浪及水的美感,而我們也跟著水的主題設計動作,使我們對水有更 真實的了解。不但開拓了我對表演的視野,也讓我對舞蹈有更大興趣。(G0303) 舞蹈,是一門透過肢體傳遞訊息與表達情感的一門藝術,也可以透過肢體探索內在 的想法與感受。筆者發現,即使沒有專業的舞蹈訓練,學習者也能夠在舞蹈課程中感受 到語言之外的收穫,進一步產生情感上的抒發: 我覺得肢體動作能讓內心的自己流露出來,我很喜歡這種感覺,……表演不是用文 字而是用真誠的內心傳達給觀眾,這種表現除了要有勇氣之外最重要的是心。 (G0205)我覺得表演課程做得非常好,不僅帶給我理性的觀察能力,也獲得創意 的想法和生動的動作技巧,雖然我不是專業的舞者,但我從表演中得到快樂,真的! (G0111) 在創造性舞蹈教學歷程中,筆者著重學習者經歷了什麼樣的探索過程,因而產生了 什麼樣的意義,最後整合這些經驗以舞蹈作品的方式呈現出來,而這樣的方式能夠幫助 學習者用更多元的視角去看待整個練習過程,如同一位學生所言: 我學習到不論是模仿或揣摩人事物,「形式」、「質地」、「力量」、「速度」等 都很重要。同樣的動作,運用不同的方式揣摩都有可能改變觀眾原來的想法,或者 徹底改變成另一種東西。還有,如果要完成一個作品,不可能單靠一個人完成,團 結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透過大家合力完成,才能造就一個成功的作品。(G0416)

(14)

透過此教學歷程印證了舞蹈具有激發人類情感、智力以及豐富心靈的功能,說明舞 蹈教育提供了學習者以舞蹈活動實際經驗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活動中真正學 習到知識與技能,而這樣的親身感受、感知是他人無法取代的。

三、課程設計面

(一)每一階段可安排議題的延伸思考與對話

《珍視與行動─水與人類生命的交織》聚焦在舞蹈教學中融入國際議題,企圖建 立學習者親近議題的管道,從中體悟水資源與人類生命的交織故事。由教師引入與水相 關的議題作為課程主題,結合意象引導的舞蹈教學方式,帶領學生認識國際議題的同時 也浸潤在身體舞動的經驗中。 每一個階段都選擇一個紀錄片為起點,從不同面向探索水與人類的關係,再以肢體 表現回應議題。單元結束後,筆者以學習單的方式邀請學習者分享心得與收穫,此種方 式雖能更進一步掌握每一位學習者的狀態,但卻缺少了共同對談的時間,而無法有更深 入的思考。若能夠在小組呈現後安排議題的對話,則有助於學習者連結身體經驗與議題 的關聯性,達到深化議題討論的效果。

(二)創意表現來自明確的規範

創造力的產生需要有內在動機作為支持,而引發學習者的內在動機需要課室氛圍的 營造。創造性舞蹈教學實施,採取的是一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給予探索空間, 信任每一位學習者的想法與表現,但並非放任或過度限制。像是筆者在每一階段會設定 希望學習者了解的議題以及達到的身體經驗值,給予明確的條件限制後,刺激學習者在 其規範下激盪創意。經過幾次的操作後,筆者發現,此種方式有助於學習者明確掌握每 一次練習的要領,不至於迷失方向。 國際教育並非菁英學生的專利,也非都市學校發展之優勢,教學者若能在課程實施 之前進行系統性的統整與規劃,採用融入課程的教學模式,在既有的架構中拓展國際觀 是最具效益的推展模式。而國際教育也非僅止於理解世界現有的樣貌,而是如何在人才 培養的思維中,提供學習者一個能夠積極參與的角色,包容多元的價值觀,透過行動參 與營造社會改變的可能。 筆者從動作探索出發,結合意象引導的舞蹈教學方式,建立學習者親近與水相關議 題的管道,帶領學生認識國際議題的同時也浸潤在身體舞動的經驗中。從課程設計到教 學實施,筆者所獲得的不僅是一次性的發現,更多的是在教學上的養分與態度建立,亦 是筆者藉由國際議題結合的方式,尋找表演藝術在國中教學現場角色與定位的初步嘗 試。因此,筆者將此次歷程以文字記錄下來,期望能使創造性舞蹈課程更多有不同面向 的運用,並敦促自己持續在教學中精進。

(15)

參考文獻

李宗芹(

1991

)。創造性舞蹈。臺北:遠流。 教育部(

1995

)。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

1998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取自

http://www.naer.

edu.tw/files/15-1000-2983,c551-1.php?Lang=zh-tw

。 教育部(

2011

)。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張中煖(

1996

)。創造性舞蹈教學與拉邦動作分析要素之運用。臺灣省學校體育雙月刊, 34,

45-51

。 張中煖(

2007

)。創造性舞蹈寶典:打通九年一貫舞蹈教學之經脈。臺北:國立臺北 藝術大學。 黃素雪(

1991

)。創造性舞蹈在藝術教育中的重要性之研究。臺南家專學報,10,

289-

313

Gilbert, A. G. (1992).

Creative dance for all ages.

VA: The 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

數據

圖 2  教學方案實施三階段圖  圖 2  教學方案實施三階段圖 第一階段 舞句創作  實施重點─從關鍵字引發動作思考。  從紀錄片《看見臺灣》中選取五個關鍵字。  單元目標─能經由關鍵字創造出符合情境的舞蹈動作。 教學思考─發現臺灣社會對水的運用情形。 核心問題:水資源運用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第二階段 動作轉化  單元目標─能表現紀錄片《血色海灣》中的符號意義。 教學思考─連結人類生活與海洋生態的關係。 實施重點──從符號聯想為基礎發展動作。 設定□△☆〇   五個符號連結影片內容。 核心問題:海洋生態失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3.16 Career-oriented studies provide courses alongside other school subjects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the senior secondary curriculum. They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The Hilbert space of an orbifold field theory [6] is decomposed into twisted sectors H g , that are labelled by the conjugacy classes [g] of the orbifold group, in our case

現時,STEM 教育已融入了在小學課程當中;不少學校在規劃及組織 STEM 相關學習活 動時,更融入藝術教育/人文精神的學習元素,以

現時,STEM 教育已融入了在小學課程當中;不少學校在規劃及組織 STEM 相關學習活 動時,更融入藝術教育/人文精神的學習元素,以

Home > Education System and Policy >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 Applicable 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 Direct Subsidy Scheme..

5.1.1 This chapter presents the views of businesses collected from the business survey, 12 including on the number of staff currently recruited or relocated or planned to recruit

A series of eight Key Learning Area (KLA) Curriculum Guides (Primary 1 to Secondary 3) and the General Studies (GS) for Primary Schools Curriculum Guide (Primary 1-6) have

新高中課程中國語文科第十個選修單元:「普通 話與表演藝術」中提到的學習目標,正是期望學 生能「欣賞不同類型的普通話表演藝術,學習語